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6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中职会计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我国未来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会计具有庞大的市场,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职会计人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教育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中职会计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我国中职会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中职会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教育的发展,作为会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我国的中职会计教育取得了一定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缺少科学定位

中职会计教育教学面对的是中职学生,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处于初高中之间,并且生源差异较大,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符合学生实际的定位,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

(二)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

近年来,我国的中职教育院校不断增多,很多院校开设了中职教育课,但教学特色不突出、模式单一、缺乏会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此外,應试教育在我国各领域的教育教学中的影响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尤其是稍微年长一些的教师,一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一方面又很难扭转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或者有改变的想法但做起来比较吃力,这造成教学过程的单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不平衡。

(三)缺乏适应性教材

我国中职会计教育的教材主要是由一些经济领域的专家、教授、教育研究人员共同编制的,主要是教育领域的人才,缺乏专业领域、各行业顶尖的会计人才的参与,导致许多中职会计学生所学无法使用,或者没有学到企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国目前的会计教材总体上是偏理论的,学生学习中强调理论知识的识记、背诵,但缺乏实际技能的操练,对将来适应工作岗位十分不利。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的中职会计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是社会上考取了会计资格证的人员或者是其他学校其他经济类学科调过来的教师。教育系统没有专门的中职会计教师的培养,造成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学技能和会计技能、教育教学理念的不平衡,有的缺乏实际会计操作经验,有的缺乏教育教学水平,有的缺乏知识和实践的平衡教育能力等。此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缺乏创新,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等,也影响了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水平的对策

要想提高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必须针对现有问题,积极提出相应对策加以改善。

(一)明确定位,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中职会计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会计人才与高素质的会计从业者,所以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基础学科,而会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会计从业做准备的,会计学校、会计教师应在这中间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上做好平衡。应将基础教育学习和会计专业的应用性结合起来,不放弃理论,但也强调会计教育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二)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学校应避免盲目地扩张专业、扩招学生,应根据本校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水平、教育教学历史、师资力量等设置合适的会计教育专业,突出特色、多角度、多样化探索有效的会计教育教学模式。中职会计教师必须尽快调整教育教学思想,采用素质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的教学观念。

(三)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针对目前主要由教育领域人才编写中职会计教材的情况,我国的中职会计教材的编写应更多地引入社会上各行业、各领域内的会计精英人士、代表人士,以提高会计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岗位的适用性,让学生能学有所用。中职会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准备具有实际基础会计应用技能的人才,所以教材总体上应偏向实践性,在保障基础会计理论学习、职业道德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会计实际应用技能的训练。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领域十分缺乏专门的中职教育人才,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保障中职会计教育工作者的会计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三方面都得到保障和提升,同时,也提高现有中职会计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中职会计教育教学中,应让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参与。教师教学中,应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器材、教学工具,加强学生和社会的沟通,在会计教育教学中设立新鲜的、连接社会潮流资讯、时事热点的内容,吸引学生投入会计知识的学习中。

总之,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是会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十分重视这一阶段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中职会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文章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雨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蔡书云.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华倩.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校本研究[J].时代金融,2016(11).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中职会计与高职会计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不协调,导致高职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是由于中高职院校对生源没有正确的认知、互相之间也缺少沟通交流、课程开发没有兼顾到这些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正确定位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并且重新整合中高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从中职进入高职后,专业能力得以进一步的延伸与扩展。

关键词: 会计; 中高职教育; 衔接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会计专业的高职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每年为企业培养输送大批会计人才。高职院校的一部分学生来自于中职学校,他们在中职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理论上来说,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延伸与扩展,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职教育存在差异,二者在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等方面也不同。

一、我国当前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断层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標必然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必须有着传承性,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理论上来说,中职教育属技术教育,应该注重能力的锻炼,同时要补充学生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深化和延伸。高职学生相较中职学生,应该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扎实的专业技能。而现实中,中职与高职的培养目标出现了断层,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

部分中职学校急功近利,以直接就业为培养目标,平时花大量的时间培训学生的会计技能,忽视综合素养和基础理论的教育。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直接就业的那部分学生,失去提升专业技能的后劲,而升入高职院校深造的那部分学生,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大量的重复训练上面,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还有部分中职学校将升学作为培养目标,平时花大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主要学习升学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忽略会计技能的培养,这不仅增加教师教学的难度,而且中职生的专业能力不全面,降低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部分来自于中职学校,部分来自于普通高中,两个渠道的生源有着不同的基础和功底,但高职院校并没有区分生源进行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且极端,使得部分升入高职院校的中职生在学习上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由此可见,高职并未将自己视为中职学习的延续,在设立人才培养目标时也没有为中职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的使命感。中职的培养目标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出现了混乱,不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阶段性与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在培养目标上出现断层,导致中高职不能实现有效衔接,背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初衷。

(二)专业课程设置重复

对比高职会计与中职会计的教学计划,发现存在大量重复的专业课程。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这样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中职会计的重点课程,又出现在高职的教学计划中,而且课程内容没有什么变化。中职生已经学习过这些课程,进入高职又重复学习,精神上的懈怠导致积极性不高,就算教师想要深化与拓展部分课程内容,也难以克服中职生先入为主的心态,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一定难度。重复设置专业课程,使中职生在升入高职后,不能继续提升专业技能,扩展知识面,浪费资源与精力,还消耗了中职的教学成果。

中职会计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是主体,包括基本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顶岗实习等,而数学、英语等退居次位,甚至有些学校不开设这些文化基础课,导致中职生欠缺文化基础知识。高职作为高等教育,对文化课的比重是有要求的,所以进入高职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差,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成绩远远落后于同班的普高生,这也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

高职院校的生源部分来自于中职学校,部分来自于普通高中,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刀切,不论是中职生还是高中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计划,没有区别对待。事实上,中职生的实践技能比较好,而文化基础比较弱,高中生文化基础比较好,会计专业的学习是零起点。对这两类教学对象采用同一教学计划,达不到查缺补漏的目的,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在教材的选择上,也采用简便原则,没有对症下药,根据教学对象选择不同宽度、难度的教材,这也使得中高职的会计知识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

(三)技能课程倒挂

中职会计发展较早,但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实操能力,还是注重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并未达成共识。有的中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训练学生珠算、小键盘录数据、点钞等,学校也举办这些技能方面的比赛,鼓励学生参加考级。事实证明,在高职院校,中职毕业的学生确实比普高毕业的学生,有更好的操作能力,但是他们的专业理论课程基础太差,学习非常吃力。中职学校很少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有的学校的学生在一年级直接学习专业理论课,因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理论知识就变得抽象与生涩,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就更加不可能,达不到教学目标。有些教师采取强制学生背诵重点的考核方式,而事实上,更加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另一些中职学校则认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将考证的三门课程“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学习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大幅度削减其他技能课程的课时。这些学生的部分专业理论课程掌握较好,但是实操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职升级而来,高职会计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有些高职院校在中职时就开设了会计专业,因此在专业建设方面,无论是师资、设施还是管理都比较完善,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高职会计毕竟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而这些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还停留在中职阶段,限制了高职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有些高职院校在中职阶段没有会计专业,在目前高职会计办学理念还不是太成熟的情况下创办会计专业,师资、教学设施设备都严重缺乏,不能为学生提供比较好的会计技能训练条件,这就出现了中职会计与高职会计技能课程“倒挂”的现象。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对中高职生源缺乏正确认识

中职入学的学生是应届毕业的初中生,年龄上还是未成年人,处于需要家长和学校帮助克服逆反心理、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中职学校通过思想教育课、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收效甚微。这些学生缺少的是正确的观念、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算是十分浅显和简单的道理,也需要有人去引导他们。高职入学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性格比较稳定,比中职学生有更强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中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一律采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的模式,不顾生源的特殊性,盲目追求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样做的后果,导致课程内容重复,中高职教育脱节。

(二)中高职学校之间欠缺沟通交流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缺少沟通交流,这是制约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不仅高职与中职学校之间缺乏交流,而且中职学校之间、高职学校之间也缺少交流,这些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之间没有固定的切磋协商的渠道,造成中职会计与高职会计难以有效衔接。

(三)课程开发没有兼顾差异

中职会计大多把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放在首位,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不够重视,所以学生的基础功底不够扎实。有的中职学校一年级就开设专业理论课程,学生难以消化生涩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有的中职学校过分强调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安排的顺序与类型不合理。据统计,中职会计毕业生放弃直接就业,选择继续升学的学生超过50%,为考证而教学的模式显然打乱了他们前行的脚步。升入高职的中职生基础不一,有的专业技能好一点,有的考证理论课学得好一点,这些特点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的第一年就明显表现出来。但是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的差异,有时甚至对普高生和中职生采用同一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中高职会计教育有效衔接的方法

当前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如何使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中职会计与高职会计协调发展,实现中高职之间的有效衔接,使中职生在进入高職后,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持续的提高。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我国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一)正确定位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只有中职会计与高职会计之间协调连贯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中高职会计间的有效衔接。在学习专业理论、培训操作技能方面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划。传授正确的三观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中高职院校对各自的培养目标清晰定位,共同商量制定培养方案。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生源有普高生和中职生,基础不一样,高职院校要分别制定培养目标。普高生是专业零基础的学生,文化基础课比较好,制定三年制的培养方案。针对中职生,应该由中职与高职院校的教师共同协商,制定一个六年制的方案,这个方案与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又有区别,因为五年一贯制是指在同一个学校完成五年的学习,而这个六年制的方案适用于学生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两个学校完成。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都应以市场需求定位培养目标。中职生的就业岗位是会计基础性的工作,培养侧重于会计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高职生的就业岗位更广泛,包括财务、成本、税务等专业岗位,培养侧重于会计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培养目标不一样,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

(二)建立中高职之间积极有效的沟通渠道

中高职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才能实现中高职之间的有效衔接。这种交流合作有益于中高职院校明确各自的任务,最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中职与高职同属于职业类教育,有各自的问题,也有共同面对的问题,应该积极敞开大门,拓展渠道,开展各方面的合作交流。就教学、管理等问题进行切磋,可以集思广益,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协商,可以在互相了解的情况下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

(三)整合中高职课程内容

会计专业有十门左右专业理论课程,加上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训课等,共同构成一名会计人员要求具备的知识体系。为避免重复或遗漏,中职与高职要明确分工,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共同搭建这样一个知识体系。中职阶段,专业课不能太多太深,“会计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流程,“会计电算化”要求学生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常规业务的核算,“成本会计”可以选择几种比较简单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训中够用为度,“税务会计”也可以挑选几个常用的税种例如增值税、所得税等,学生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能学得懂,既能满足就业与考证,也能为进入高职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深入一点的课程,例如“财务管理”“报表分析”“高级财务会计”等,留待高职再学习。那时学生的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会更好。整合中高职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会计专业的系列教材,要求中职与高职教师统筹安排,共同开发。中职会计与高职会计的教材内容应合理衔接,具有连续性。

四、结语

不论中职会计还是高职会计,目标都是服务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实践型、技能型人才,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中职会计与高职会计要实现有效衔接,就要明确各自的定位,规划好自身要做的工作。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与学生的前途紧密相连,办出特色,办出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峰. 高职会计技能实训五步走方案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6(27):38-39.

[2] 曾洁容. 高职院校会计技能赛资源库的建设研究[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4):42-44.

[3] 梁迎春. 江苏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25-26.

(責任编辑:程勇)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信息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着创新和改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规律、学习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多样、创新、高效的教学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促使中职院校培养出专业能力强、操作水平高、知识能力硬的优秀会计师。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教学质量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互联网、软硬件等信息技术介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优化会计专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为中职学生提供高品质、高水平、高效率的会计专业教学活动,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会计技能教学效率,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技能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提升学生的会计技能水平,注重良好职业素养的渗透,培养学生成为当下企业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一、信息化背景下开展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会计专业知识学习表现出兴趣不一的状况。教师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锻炼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有意向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比如,传统教学中,教师运用黑板、粉笔,来传授会计专业知识,运用测评式方法夯实中职学生会计专业技能,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影响教学效率。但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后,学生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学习活动,全面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化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教师将知识转化成思想传授给学生,使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既可以学习会计专业文化知识;又可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有效拓展会计专业综合能力。另外,在当前多样性的就业环境中,会计师必须掌握电算化操作技能。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拓展数学逻辑思维,进而全面增强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建立和应用。

(三)有利于提高实务能力

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都是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要想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学习意识,促使两者进行互补互进。教师要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只有为学生提供多样、高效的实践平台,才能促使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更强,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应用更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使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比如,在进行会计实务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Excel”软件教学,帮助学生既练习会计实务能力,又锻炼计算机基础能力,充分践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教学理念,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教学支撑,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具备高效的学习效率,为进行高效的工作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二、信息化背景下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工作场景,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

现有中职会计技能教学更多是分散地、零星地穿插在会计理论课程中,从社会实际需求来看,企业更需要实用型的会计技术人才。因此,中职会计教学更迫切需要整合专业资源,形成一套更切合企业实际,对学生更具有实用性的会计技能项目教学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微小企业会计岗位设置,构建会计技能项目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会计岗位职能要求制订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并确定考核评价标准,进而进行特定岗位训练。会计技能教学的综合实践性较强,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并且需要学生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将分散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并将课程相关资源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开放,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再学习,根据技能项目完成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

(二)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新时代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个从教育部门每年都举办的信息化教学比赛中可以看到信息化手段今后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探究,多参加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多了解信息化技术手段,也可以通过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运用能力。特别是中职会计技能教学,如果能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把抽象、枯燥的模仿通过信息化手段形象、具体化,那么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吸收。同时,在教学中借助微课、网络平台和计算机软件等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视觉限度,多维度、多层次展示操作技巧。

三、结语

现代职业教育应该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立足于社会,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会计人才。新时代下的中职会计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不把只看到时代的表面发展和表象需求,而应该积极思考在新时代下如何培养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会计基础人才。新时代下的中职会计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会计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技能,成为企业需要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參考文献

[1]王亚.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8):125.

[2]赵雪梅.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20年8期(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2017年10月,财政部颁布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并且宣布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全面实施,鼓励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开始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这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在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来进行。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于中职学校账务处理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强中职学校账务处理的改革策略。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中职学校账务处理的影响

2017年10月,财政部颁布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并且宣布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鼓励众多行政事业单位提前进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这对公办中职学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制度当中要实行双重记账的模式,要求财务人员将单一的核算方法逐步转变为平行记账的模式。那么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执行日常工作。

首先,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中职学校重新构建会计核算模式。在新制度当中提出的会计核算体系中,预算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必须要遵循平行记账的要求,通过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来进行计量,在预算会计制度当中必须要对预算的收入、支出、结余进行明确记录,而在财务会计核算当中必须要对资产、净资产、费用、收入负债等方面进行记录,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都要通过双功能记账的方式来进行衔接以及分离,这就更加完整地反映出中职学校的账务信息。

其次,新会计制度要求整合基建会计核算。中职学校针对基本的建设投资,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来进行,不需要再区分基本建设以及非基本建设,需要在进行记录的过程中,根据项目进行单独核算。因此,这项规定使中职学校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过程大大简化,使账务处理更加高效。

再次,新政府会计制度当中引入了固定资产结构的规定。在新会计制度当中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必须要按照历史成本、市场价格、评估价值等方面的因素来进行计量,使得实务操作性更强。在新会计制度下,必须要将固定资产按照期限进行折扣,使得资产的原始价值可以在记录期间合理地反映出来,从而能够对资产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

最后,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提出了必须要构建政府报告体系。当前的会计制度,要求中职学校根据决算报表来进行编制,并且需要建立预算会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在预算会计报表当中,主要包括收入、结余、财政拨款等方面的收入和支出,财务报表主要包括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现金流量以及合并财务报表。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则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必须按照经济费用来记录相关的费用信息,同时建立了新的政府报告体系,从而全面反映中职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使学校的运行成本得到更加合理的计量。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中职学校账务处理改革的策略

首先,中职学校的财务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执行相关工作,加强工作的规范性。在新会计制度下,对于会计的核算方法以及会计要素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中职学校的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地学习新会计制度,将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起来,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中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建立新的财务会计科目,这就需要根据新制度的要求来进行调整,包括坏账准备、计提折旧等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代管款项的核算。

其次,中职学校要加强账务处理的信息化工作。在新会计制度下,学校的会计核算体系要实行平行记账,因此账目记录的类型和数目就会增加很多,同时在进行账目记录的过程当中要进行计提折旧,需要根据相应的进度来确认费用以及收入,这就使得日常工作的报表工作量大大增加,在此过程中,中职学校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工作,并且可以借鉴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来建立财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内联和外接,校内要对接教务科、人事科、总务科、学生科等科室,校外要對接银行、财政局、教育局、税务局等部门,从而实现财务工作的预算、收入、核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压力,提升中职学校账务处理的水平。

最后,中职学校在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新旧会计制度在核算以及会计基础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因此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充分领会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掌握基本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建立起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行的记录方式。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经常派财务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更新会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会计账目和报表中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清理旧账,建立新账,保证学校的账务处理工作能够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顺利实施。同时,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写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核算手册,从而方便全校教职工进行查阅,不断提升学校会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使得当前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得到了完善,同时也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做好新旧账目的衔接,加强新会计制度的学习,改善日常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账务处理的效率。(作者单位为桂林市卫生学校)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各个企业都对财务会计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渐提升,也提出更高要求。中职学校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财务会计人员,中职财务会计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有效的创新,改变教学方法,应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中职财务会计;实践能力

近年来,各类的职业学校中的财务会计专业都在实施,与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让会计专业的教师根据不用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效率与成果。

一、行动导向法的基本内涵

行动导向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践与理论循环的教学模式,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的运用,完全取决于学习的方法与内容,从而营造出教师与学生之前的有效互动,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过程中,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和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尤其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行动导向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教学课程当中,中职财务会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份模拟的方法,进行岗位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不同会计职位的基本工作内容,并从中得到感悟。另外,中职财务会计教师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关于会计方面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完成相关活动的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内涵。

二、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让中职财务会计教学走出误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来源于德国,在德国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核心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职业素质。而在我国,以往的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一般情况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其次才是教师对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账簿的基本内容的操作演示,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师傅在带徒弟,让教学目标发生了转变,而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会导致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课时增加,能够用一节课讲完的内容,延长到两到三个课时才能完成,不仅浪费了教师和學生的时间,还消耗了大量的会计成本。因此,中职财务会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让中职财务会计教学走出误区,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相融合,并应用中职财务会计的教学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与探讨。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因材施教的理论,在中职学校当中,学生的生源质量并不是很高,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对于这样情况,中职财务会计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手段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在讲授财产清查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可以利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置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从中让他们找出造成账实不符的根本原因,让他们在其中找到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主动告诉学生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让他们了解清查方法,其主要的清查方法都是什么,这样更容易让学理解,从而提升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以合作带动能力发展的目标

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财务会计是主要的课程,会利用各种教学设备进行各个会计岗位的仿真训练,利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突出以合作带动能力发展的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可以提升学生实训的成效,采用身份扮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学生根据不同的会计岗位身份,掌握不同的岗位职责与基本要求,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会计信息的分辨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个人的反应能力等。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一定的关键性作用,提升了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例如,中职财务会计教师课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会计方面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以后,小组人员合作共同完成要求与任务。同时这样的小组协作方式又为学生们提供了新的挑战,如果小组中的任何一个学生无法适应小组内的学习方式,会对个人在今后的会计岗位上造成一定的影响,缺乏团队意识,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甚至会被淘汰。教师要注重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合作的方式带动发展,提升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让教学更加宽松,完善了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评价体系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为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作为中职财务会计教学课堂当中的主体,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财务会计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学习,并且根据每个小组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及时掌握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进行学习成果的演示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氛围,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意识,让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更加宽松。另外,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对考试评价方式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从多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与专业水平。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可以填写评价结果当中,可以组织学生对个人情况的表现进行评价,确保对学生评价的真实可靠,进一步完善了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评价体系,确保每位学生遇到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从而提升自身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职财务会计教师要充分发挥行动导向法在作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中职财务会计教学走出误区,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宏昕.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赤子,2018(35):242.

[2]唐港.试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人文之友,2021(22):204-205.

[3]黄丽娜.试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5):94-94.

[4]宋锐林.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会计师,2018(11):68-69.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当前中职会计教学而言,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体验性教学模式融入课堂,将会计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中职会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学生未来的会计实务工作奠定基础,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关键词:中职会计   体验性教学模式   实践

相比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而言,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中职会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从而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而体验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中职生在未来社会中的良好发展。

一、体验性教学模式概述

要想充分将中职会计教育与体验性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何为体验性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体验性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课堂互动,掌握某项专业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对分析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进而深入而准确地分析问题。

在中职会计教育的过程中融合体验性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课,并且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会计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反思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困难克服的精神,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質中职会计人才。

二、中职会计教育现状

对我国中职会计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笔者发现,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岗位的需求,整体教学模式滞后等,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中职生的文化素质不高,学习能力不强,文化基础薄弱。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需要理解和记忆,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在中职会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被动的灌输式教育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习能力。最后,在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

三、中职会计教育中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的作用

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形式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教学主体是教师。然而,在体验性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提高中职会计教学的质量。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理论和实践衔接不强,存在割裂的趋势,而教师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会计知识,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为学生未来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中职会计教育中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

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发展。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实事求是地制订完善的教学目标,为中职生未来良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会计基本职能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再通过模拟会计实务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在教学内容中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建立适合学生长期发展的教学策略,促进中职生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体验性教学模式实践,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财产清查形式、账务处理方法,以及具体的会计工作流程等抽象内容,并让学生在体验性教学模式中,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处理,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3.在其他方面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会计制度正处于深入改革的新时期,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多改变。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教师必须推陈出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在教学“对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模拟公司对账的情境。在教学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公司的会计员,通过提供对账的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等,有效开展对账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巩固本课知识,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为未来真正参与工作铺好道路。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会计教育方式,通过体验性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智平,张容芳,黄建华.浅谈体验性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

[2]张惠芳.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6(17).

[3]刘婷.体验性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19).

[4]徐铭阳.体验性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2018(8).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国际经营集团税务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