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

2024-03-15

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的精髓是增进人的幸福,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获得更高的幸福。面对新型城镇化,本文阐述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作用,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 中小学教师 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服务功能农村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发展我国教育的战略选择。然而,由于农村中小学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辦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落后、教育资源缺乏,教师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心理压力加大、职业倦怠、流失问题严重,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这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效能,势必也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精髓是增进人的幸福,不仅市民要幸福,也要让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更幸福。因此,关注并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作用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满意感觉。农村中小学教师承担着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任,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效能、稳定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等起着重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效能

发展农村教育需要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效能。而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能够使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职业能力、高尚的师德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有助于稳定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发展农村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学校管理不善、自我发展受限等使得他们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导致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再加上很多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致使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区域学校之间的发展愈加不平衡。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稳定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必须采取措施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的流失问题,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有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而且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就会产生焦虑、忧愁、抑郁、烦恼、愤怒等不良心理,从而引发他们的身心疾病。若农村中小学教师有较高的职业幸福感,有乐观、愉快、积极、自信、平和的心理状态,学习、工作、生活中如果出现困难和问题,会想方设法来解决困难和问题,既关爱自己也关爱他人,心理阳光、身体健康。因此,提升职业幸福感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并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据调查,由于生活满意度低、职业压力大、职业倦怠等,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2011年宝鸡文理学院的教师对陕西省361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点幸福和很幸福的教师占59.44%,35.28%的教师认为不太幸福,5.28%的教师认为很不幸福。2014年福建泉州泉港区南埔中心小学吴加平老师参与的“中小学幸福校园建设与研究”,对500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的教师在工作中总能体验到幸福,24.3%的教师感觉比较幸福,50.5%的教师幸福感一般,12.2%的教师感觉不太幸福。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状况令人担忧。

三、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目前,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只有搞清哪些因素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社会因素

一是社会期望过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尤其在农村,社会大众、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对教师过于理想化,过高的社会期望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付出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导致他们心理压力加大,难以产生幸福感。二是工资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的高低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好坏对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来讲薪水不高,收人和付出不相符,社会地位低,物质待遇差,生活满意度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幸福感缺失。

2.教师个人因素

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不高。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但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年龄老化以及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条件受限,导致他们业务水平低,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弱,教育教学效果差,工作压力大,导致幸福感缺失。二是缺乏沟通能力,人际关系不融洽。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身心健康。但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等关系紧张,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帮助、温暖、友谊,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快乐,逐渐变得焦虑、忧愁,工作失去积极性,职业幸福感无从谈起。三是自我效能感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我认知、感受、判断和信念。它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教育教学行为等。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问题,就会产生烦躁、焦虑、郁闷、紧张、自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工作失去热情,幸福感更加缺失。

3.学校因素

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办公条件差。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办公条件差,许多学校图书资料缺乏,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无条件做,教师发展受限,久而久之,他们对工作心生厌倦,失去热情,没有幸福可言。二是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不科学。不少农村中小学采用专制型的管理模式,教师参与权不同程度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尊重教师意见,业绩考核、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奖励惩罚等措施不公,使得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感到焦虑、愤怒、烦躁和郁闷,导致他们情绪低落,职业幸福感越来越低。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过重。不少农村中小学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致使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课时多。他们既要上课(不少教师还要跨学科、跨年级上课),又要备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批改作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参与校本教研、撰写论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超负荷的工作,加之工作量与工资收入不成比例,导致他们职业倦怠,幸福感缺失。

4.家庭因素

家庭和谐是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的重要基础。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子女孝顺、父母安康、生活无忧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家庭生活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每一个家庭成员心情的好坏。如果家庭不和谐、夫妻经常吵架、子女问题多多、长辈不通情达理,生活忧愁不断,教师情绪就会低下,从而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幸福感低下。

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发展农村教育、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幸福感的严重缺失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效能,因此要加大力度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辛勤的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整个社会应形成合理的社会期望,社会大众、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对教师应理解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和职业威信。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的劳动报酬,主要体现在工资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物质待遇差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偏低,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农村中小学教师真正受人尊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和社会就要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物质待遇,尤其是工资收入,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津贴补助,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建立教师职业的国家威信,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2.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个人因素是影响其幸福指数的决定性因素,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他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一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不会喜欢一个才疏学浅、教学教育能力差的教师,同事、领导以及学生家长也不会喜欢这样的教师,因此,这样的教师在工作中是不会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强大自我,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样才能取得职业的成功,体会职业的幸福。二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等之间的良好关系分不开。农村中小学教师只有努力与他人建立关怀关系、拥有乐观的情绪与认知、学会遗忘和宽容、善于沟通才能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等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工作、快乐生活、感受幸福。三要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幸福能力。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会自我调适、学会知足常乐、学会接纳,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一切,能有效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幸福能力,提高职业幸福感。

3.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水平

学校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做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能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要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公条件。要改善办公条件,政府就要加大对教育的投人,确保各项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充实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农村中小学工作环境变了、条件好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自然也会提升。二要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公正合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考评制度。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农村中小学就要采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尊重教师意见,使教师的业绩考核、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奖励惩罚公开、公平、公正。三要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过重的工作量,防止职业倦怠。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工作量大的问题,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教师,科学进行编制,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与教育教学无关的重复性劳动,减少规定的工作量,防止职业倦怠,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4.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努力打造和谐家庭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是建立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上,家庭和谐是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的重要条件,和谐家庭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与家人同甘共苦,相互承担责任、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努力打造和谐家庭。爱人的尊重信任、周到体贴、支持理解,孩子的天真可爱、健康成长、懂事孝顺,父母的身体健康、生活安乐、通情达理,家庭生活无烦无忧,会大大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孙梅.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

[2] 马多秀.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2(7).

[3] 魏后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2013(5).

[4] 吴加平.争当幸福教师共筑幸福夢想——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透视与思考[J].文理导航,2014(7).

[作者:马雪(1964-),女,河南武陟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与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杨 子】

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进程当中,高等院校开始面临着越发复杂的育人形势。单纯地以专业育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培育出德才兼备、素养出众的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本文就《财务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就《财务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探索中的问题予以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务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实施路径。面对当前课程认知、资源开发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高校《财务分析》教师应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以卓越的政治责任感实现方法的创新和路径的优化,扎实推进《财务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合;财务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当中旗帜鲜明低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最终做到各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共行[1]。各高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就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将思政教育贯穿到课程教育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财务分析》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着很高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专业学子们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建设力量,处在企事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因此,《财务分析》课程的思政理应走到前列。就《财务分析》课程思政的探索当中,虽在理论探索、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践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实施效果上看还存在着一些显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就实践中的问题展开全面的分析,以路径的优化更好地推动《财务分析》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1《财务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针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实际而生发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将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嵌入到高校各门类的课程教育当中,进而构建起一个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教育闭环,引导大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实现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涵养和塑造[2]。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要能够充分地挖掘专业教育当中的思政因子,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在提升课程内涵的同时,提高课程育人质量。财务工作在专业性和职业性层面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在201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曾发文《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为根基,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当中需从二元层面出发,即要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展开规范的专业技能教育,又需要对其展开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等方面的职业教育。就前期的实践来看,《财务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无论是对于思政育人,还是对于专业建设都具有者很高的推动意义。《财务分析》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当中的融入点较多且能够覆盖专业学习和岗位实践的全过程,经历了课程思政教学教育的学习,在工作当中表现出了更高的专业性,同时较好的展现了新一代会计人诚实守信、严谨踏实的风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2《财务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探索中的问题

2.1岗位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不足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课程思政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专业教师在教育中的出发点、发力点和落脚点。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财务分析》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对于专业教师而言然要能够担负起育人和育德的双重重任,充分地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实现对专业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的激发,并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子潜移默化的教育。但就前期的实践当中可以发现,《财务分析》的课程思政教学当中,专业教师仍未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脱离出来,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入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方式,而不是融合式的方式,导致实践当中出现了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两层皮。在这样的教学架构之下,思政教育的内容太过突显,导致学生对于思政版块的学习未免有心生抵触[3]。

2.2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相对滞后

优秀的职业素养是人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关键,这其中的素养既包括了专业素养,也内涵着对于思想政治的隐性要求。《财务分析》的人才教育当中,要从课程的维度加以丰富,从单一技能性学科建设向多元综合性学科建设迈进。资源是课程教育的重要支撑。这一资源在课程思政的显性要求之下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财务分析》的课程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也需要基于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求实现对课程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就现实情况来讲,后者具有者明显的短板[4]。一方面,《财务分析》的课程思政资源的探索未能够实现顶层设计上统筹,导致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有个人的能动性行为来达成。另一方面,对于《财务分析》的课程教师而言,他们自身在思政层面存在着显性的专业短板,这在一层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开发的深度。

2.3课程思政融合成效未能显现

就理论层面而言,课程思政不是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当中,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需要从基于二者的相同之处,实现以思政为内核的大融合,要通过思政课程来涵养课程思政,同时又要通过课程思政实现对思政课程的丰富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在二元体系下对于思政教育的深度推动。而就当前的实践来看,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是,课程思政的教师对思政课程内涵的引入不够,导致思政课程内涵在《财务分析》的课程教学中的体现不够具体,不乏有牵强之举导致未能够收到思政教育的实效。二是,《财务分析》的课程思政的内容对于思政课程的涵养不够,其价值应用未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5]。

2.4体系的互融有待进一步发展

对于課程体系的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对于理论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更应该在宏大的时空之内为专业学子搭建课程思政的实践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成上述目标。当下来看,这一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其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课程思政实践平台虽以搭建,但教师对其后期的引导多是一种松散式的态度,由学生独立在岗位实践当中品悟思政价值,课程思政未能够实现对这一过程的覆盖。二是,随着互联网+向课程层面的不断渗透,课程思政与互联网+的结合开始兴起。互联网+能够给课程思政实践带来平台、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撑。现阶段,这一融合性的实践在开展层面相对苍白。

3《财务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策略

3.1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实施者。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将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达成高度。因此,持续提高《财务分析》课程思政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就显得尤为低重要。《财务分析》专业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着高度的认同,深刻学习课程思政理论,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同向同行,自觉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育好人、为国家育好人、为社会育好人、为家庭育好人。高等院校在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中,要做教师的引路者、知心人,常态化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邀请思想政治教师开展讲座,加大课程思政的跨学科、跨学院研究,进一步提升《财务分析》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力,用队伍素养的提升夯实课程思政深度发展的基石。

3.2立足课程教学植入思政教育内核

在《财务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推进中,专业教育本身需要担负起“隐性思政”的教育内涵。应立足于《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地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学的内核融到了《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当中,进而有效地实现特色发展与特色教育的深度结合,专业发展与文化诉求的深度融合。个人认为,在这一实践过程当中,可以从《财务分析》课程和思政教育两个层面开始建设,既要找到《财务分析》课程教育当中思政的契合点,又要实现思政理念于《财务分析》课程教育的柔性体现,促成课程思政与《财务分析》课程教育融合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入发展[6]。

3.3创新课程思政教學的方法与路径

《财务分析》专业教师以知识获得为基础,在严谨、细致的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的基础积累。思政课教师要以文化引入为导向,在自然、宽松的情景当中完成对学生的点醒[7]。这一教学上的互补,逐步使《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走向了一个理想化的情景。可以预见的是,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能够更好地建立起知识与人、社会、生活的关联,对于提高育人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必然会诱发新一轮的创新,《财务分析》课程教师和思政教师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未来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意义,以更为宏大的视角来实现基础教育、文化教育中与思政教学层面的元素融入、内容发掘、价值迁延,这将对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3.4推动思政课程融合实践的深度发展

《财务分析》的课程思政探索即要保证《财务分析》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又需要能够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学的元素进行全面的发掘,并进行迁移模糊的实施。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要兼而有之。就当前课程思政融合实践当中所出现的浅层融合、形式化融合等问题,应从真正地从学生成才的需求出发来实现对形式、平台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持续优化,使《财务分析》的思政探索不仅有课程思政之表,更有课程思政之魂。如可展开对《财务分析》课程思政网络展现平台的自主打造,使学生在更具时代感的参与方式当中,实现对课程思政的学习和实践[8]。

3.5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考评方案设计

在不断地推动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平台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在课程思政的终端环节加大考核,以考评来倒逼《财务分析》课程思政的深度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财务分析》教师的考评力度,要在对《财务分析》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考核的基础上,就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展开课程思政实施专项能力的考察。同时,也要加大对课程思政的过程性考察,扩容思政课程教师的考核维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学子的考核力度,改变以往只注重书面考察、结果考察的形式,增设学生自评、互评等内容,以更为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来全面反映学生在专业技能及思想道德层面的学习成果。也需要就考核的结果加大运用的力度,以彰显考核的强度,更好地引领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和实践。

4结束语

高校的人才培养当中,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这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国家和人民的重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补强专业教育短板的同时,构建起一个更为宏大、科学的育人体系。这一体系的深入践行将能够助力高校真正地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发展目标。面对前期探索中所出现的认知不足、融合不够等问题,应在未来的实践进程当中通过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立足课程教学植入思政教育内核、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与路径以及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考评方案设计等策略的实施来加以优化,以更好实现《财务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其安.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分析[J].才智,2022(03):32-35.

[2]者吉莲.TOPCARES-CDIO模式下融入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2):184-186.

[3]彭贵芝.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化考核路径探索——以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05):79-81.

[4]翟一.高校课程思政的专业协同创建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公关世界,2021(24):44-45.

[5]周移红,侯红英,张昱.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同向育人的实践探索——以《财务链管理系统》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65-67.

[6]刘维华,刘丽梅,刘布天.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6):66-69.DOI:10.13787/j.cnki.43-1374/z.2021.06.017.

[7]邸砧.课程思政融入“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6):72-75.

[8]木宗香,桑智慧.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推进路径的思考[J].科教导刊,2021(32):139-142.DOI:10.16400/j.cnki.kjdk.2021.32.046.

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认为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内涵,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机制制度创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育、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型”团队建设、改善教师发展服务工作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设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党、国家和人民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是职业院校重要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等国外先进模式,不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形势下“双师型”队伍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和系列文件,为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高素質“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党的十九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发布的首个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意见》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和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保障《意见》各项举措的落实等方面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指出了工作的目标、重点和实施的路径。这是党和国家高起点谋划和推动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思路、方法和着力点,为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意见》释放新时代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强烈信号,对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和保障,教师的地位、待遇、培养等指明了方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不例外,不但总体上有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全面的要求,也专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举措,热切回应了实践需求和社会期待,凸显了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二、正确理解新时代对“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意见》提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方向、强化保障、突出师德、深化改革、分类施策”,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等五部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把“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加师德教育实效性”作为第一目标任务,把“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作为第一措施。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必须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加师德教育实效性。要通过选强配优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党员学习教育等来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等,引导教师坚持“四个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教师。

三、当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基本实现了从转型、提量到提质的过程,基本满足了职业教育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对教师数量的日益增加的需要,满足了社会转型、工业企业技术升级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提高的需要。但新形势下,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仍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引进、交流、退出机制还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对“双师型”的概念和内涵仍缺少统一认识,对“双师型”认定缺少统一的标准,“双师型”素质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团队中缺少高层次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承接重大实践项目的实力;兼职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等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职业院校对“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机制和制度不够健全,措施和标准不够完善和明确,职业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还不够到位;“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思路仍不够清晰,缺乏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和教师发展需求的深入研究,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教师培养、培训缺乏系统的、整体的设计;人才引进的途径和渠道不够畅通,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制度不健全,行业企业对兼职教师的支持不够;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不完善,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这些突出问题依然严重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亟待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得到改善。

四、准确把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新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概念用语,从1990年首次出现“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到现在,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在学术界和政策文本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有“双职称”“双能力”“双素质”“双证书”等说法,在实际操作层面,个体与团队、评估与认定、项目与项目等之间都存在不同的标准和定义,在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中,对“双师型”的对象范围、内涵确定、比例和标准设定上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的提高,近年来不同地区的教育主管理部门相继推出如何认定教师具有“双师型”教师的文件,如吉林、江西、广西等已试点对职业院校教师是否具有“双师”素质进行认定,“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内涵已呈现对象扩大化、内涵深入化、名称使用多样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发展。各地的认定标准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突出了教师师德师风。认定标准从教师师德师风、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操作和技术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提出综合性的基本要求,特别突出了对师德师风的要求,强化了作为教师应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教育之初心。同时,把教师具有专业操作和技术服务能力作为认定“双师型”的重要条件,强化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导向性。

二是“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得到了拓展。“双师型”的概念从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进一步拓展到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对“双师”素质的“双师”和“双证”拓展到多种不同职业实践能力。如一些“双师”认定条件中既设置了必备条件,还设置有较多的拓展条件、破格条件。在实践能力条件上主要考核是否具有较强的项目研究、设计、发明创造、制作生产、技术服务、技能操作或其他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而不是仅仅考核是否具有非教师系列职称或技能证书。同时,对于不具备规定的教师职称条件,或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条件的,也设置了可以破格的条件。

三是认可“双师型”教师之间存在水平高低的差异。认定标准根据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设置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不同等级的认定指标,而不是一个等级,对具有不同教师经历、教师职称,不同企业经历、不同科研项目水平、不同的职业技能资格、不同的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等级等认定到不同的等级。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切合实际,也能更好地发挥认定的激励作用,学校也可对不同等级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不同的待遇,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任务。

四是强调了队伍建设的“双师”结构。认定标准把校外兼職教师纳入认定对象,而且要求与校内专任教师不同,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认定,不再只以教师资格证为条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实际,为更多的兼职教师参与认定创造了条件,鼓励了更多的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入兼职教师队伍。认定标准更加认同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即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构成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策文件要求,结合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来源、培训培养体系、教师典型工作任务、教师职业发展等实际,就当前来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应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于教师个体,是指教师具有双重素质和能力,即教师既具有常规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还应具有工程师、技术专家或技师、技能大师般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能在课堂上讲好课,传授知识,又能亲自动手完成实践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维修等,能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二是对于教师团队,“双师”是指教师团队中,既有学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学校的专任教师既能讲理论,也能带实践,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除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外,同样具有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和技能的素质和能力。

五、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意见》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多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为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参考,职业院校自身应着重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加快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机制制度创新。一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师德师风标准、规范、制度,建立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建档制度,建立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规范教师行为。二是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基地共建、人才互聘、资源共享、课题共研、学生共育等系列制度,切实保障校企合作共赢。三是健全学校教师引进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引进、培养培训、考核、评价、激励等管理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做好“双师型”教师认定和激励,大力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四是落实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制度,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教师人事管理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自主评聘制度,大力引进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建立师德师风标准。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的总体要求,各职业院校应参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学校本身的文化和精神,制定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教师师德师风标准,并以此要求全体教师按标准履行教师职责。二是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制度。职业院校应加快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学术研究规范等,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存入个人师德档案。建立师德建设年度评议、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师德建设督导评估制度、师德申诉机制,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制。三是开展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包括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举办师德论坛、组织新教师入职宣誓、学习培训、演讲征文比赛、思政教育创新案例评比、师德工作创新案例评比等,以活动营造氛围,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三)加强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育。一是大力引进人才。从高校毕业生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中引进高端人才,或是通过设立“特设岗位”,聘请客座教授、首席专家、建立专家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水平专家、技能大师和科研团队。二是完善人才分类管理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实行不同的工作制度、薪酬福利待遇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建立高端人才定向定期联系制度,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助搭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从服务、待遇、建设资金、工作环境条件建设等多方面保障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出成果。三是搭建平台培育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及各级政府人才项目、学校优秀人才工作室建设项目等培育领军人才,对领军人物培育实行项目管理制,根据每个培育对象的特点建立培育项目,制定培育目标计划和管理办法,每个项目由专人负责,定期跟进,并协助做好相关协调工作,从学习发展、待遇、研究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与知名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推进在知名企业建立“双师”教师培训基地,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参加本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工作站,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组织专业教师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拜师结对,与知名企业或认证机构联合开展教师职业能力认证。

(五)强化“双师型”团队建设。一是建立兼职教师特聘岗位制度。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对接产业、实时更新、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企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工程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学校任教,开发针对兼职教师的教育培训项目,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参与教改科研活动、申报教学研究项目、申报教学改革成果。二是完善专兼教师互补互助互促机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完善专兼教师合作授课机制,根据课程内容要求,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特长,共同承担同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鼓励专兼职教师合作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组织专兼职教师结对学习,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及工作经验、教学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的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和兼职教师聘用有效对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六)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提升。一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培训。通过专题培训研讨、教学观摩、工作坊等形式,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本质、并将教学理念其实落实到教学行为中,真正使学生受益。二是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培训。进一步推广专家引领下的翻转课堂工作坊研修,移动学习等线上+线下混合式信息化教学培训,帮助教师切实掌握信息环境下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的策略和方法。三是开展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训。根据教师教学工作需要开展微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通过在线课程平台使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师生互动等专题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七)改善教师发展服务工作。一是建立教师成长发展机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能力特长选择专业技术、技能、管理等发展方向,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各发展通道阶段标准并开展发展诊断,发展标准包括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素质标准和业绩标准,对教师成长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同时,畅通各类人才的晋升渠道,打破按职称和级别定收入标准办法,给教师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二是系统设计教师学习培训体系。根据教师发展阶段主要任务设计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专业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等学习培训项目,学习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学校文化、教学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國际化、身心健康等方面,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引领教师发展。

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走向产教融合,落实专业规划、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从实施“双元制”“学徒制”人才培养,到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和学生学徒“双身份”,关键也在于“双师型”教师。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意见》的重要性,建构一整套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制度体系,打通职教、高教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工程师转换或兼顾的一些制度障碍,不断探索形成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新方法,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管理,以及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立发挥作用,从而为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范例。

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第二,创业精神。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绝不能因此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对立起来,实际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才是双向的,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成才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毁灭自己,不是照亮别人的必要条件,并且简单地毁灭自己也不足以照亮别人。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

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我们每天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学生,这应该是师德水平的重要体现。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教育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召唤,“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他所说的使命、召唤,不是一种象征或比喻,而是一种十分深厚、十分真切的感受,就像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下就唤起了年轻的父母成为父亲或母亲的神圣的使命意识,感受到吸引自己全部身心投向自己孩子的那种召唤,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无数次这样的感受,都会有无数次从学生的眼睛里,话语里感受到他们的召唤。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只注重培养学习优秀生,对他们春风满面,关怀备至;而对后进生不管不问,甚至厌恶、歧视。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进步,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 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文章在充分讨论国内外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现状和实际运行情况基础上,提出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定义应具有“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并利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提出增强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交叉有效模式。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交叉补贴;有效

作者简介:张德红(1962-),女,山东东平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管理和会计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10542029

一、 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ICM)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内部资本市场产生的客观动因的总结。Chandler(1987)总结了美国、德国和英国三个典型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集体的历史,虽然没有提出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但却间接描述了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配置效率及规模,认为现代企业为了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需要用一只“看得见的手”在不同部门之间调配资本、劳务和技术等内部资源,以提高投资效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与在这些单位内部更加有效率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内部市场机制的组织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1](P15-19)。Williamson(1975)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通过对分部的会计查账程序削弱信息的不对称性,ICM在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均占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也相应加强;二是移置成本低,在ICM中,企业很少不协作和不积极的分部经理,企业能更迅速转移、配置资源,通过削减对某些业务的资金配置,将其重新分配到更有前途的业务中;三是ICM增强了企业的调节能力,总部通过授权方式避免陷于对分部活动的非连续调节,最终可能实现最佳的资本资源配置[2]。20世纪90年代以后,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开始规范化,主要研究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Thompson(1997)指出:“通过改变而获得的竞争优势只有在组织结构也做出主动调整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而不能是由于外部的压力。”[3] Scharfstein(1998)从总体上研究了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在从事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低效率的交叉补贴(cross-subsidized)活动,即把大量资本配置到低q分部[4]。

国内研究主要从本世纪初开始。李善民等(2004)的研究表明:收购公司绩效逐年下降,目标公司绩效则有所上升,但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下降显著,并购没能实现其价值创造功能[5]。周业安等(2003)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以国有股为主的股权结构为内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范围[6]。曾亚敏等(2005)研究结论否定了内部资本市场假说,认为公司实施收购的动因是滥用自由现金流 [7]。

从国内外研究可见:ICM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经验证据,但是,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甚至有“有效率”、“低效率”和“无效率”之争,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理解存有“偏见”,没有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内部市场交叉补贴现象的必然性和显著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性质对建立完善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积极意义,进而提出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模式。

二、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一)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历史基础

20世纪初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杜邦公司的创立者创造了垂直式综合类型的企业,这种企业类型产生的经济动力是,在一个管理良好的等级企业里可能比在外部不可靠的市场交易中有更多的获利机会。然而,垂直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管理效率降低和所有者目标弱化的趋势。为克服这两项不利因素,导致了以通用汽车为典范的多部门企业的出现,这被誉为“资本主义20世纪最重要的改革”[8](P57),其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主要在于:

1.建立与完善了内部“准市场”体系。工业革命前,交易记录的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在市场中确定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记录在企业内部单位之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出现了内部核算单位、内部银行、内部仲裁机构等“准市场组织”,“市场机制”成为与内部“计划机制”并行的一种管理控制企业的有效方法,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两种机制的有机结合。市场机制在企业“外部”和“内部”都能有效发挥“看不见的手”的职能,扩大了市场机制作用的范围。在企业内部的准市场里,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协调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建立“自我调整”的市场体系。

2.内部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能够提供“可想象的”管理信息。从信息角度分析,“准市场体系” 的建立,根源于对内部信息的要求。20世纪初期,伴随市场竞争产生了“内部复杂的企业组织”和“广泛的企业组织”。管理人员需要短期决策信息对内部经营进行有效控制,而市场价格超过了管理人员控制范围,不能“适时”取得。因此,内部“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企业家的希望和需要。外部市场机制只能提供“刚性”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而不能提供决策和控制企业所需要的“可想象的”信息。信息的功能包括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成品和中间产品的消耗水平,衡量生产过程的效率,激励生产工人,评价和监督生产过程的管理人员,分析资本使用的效益。内部管理信息可以由决策者依据企业发展目标的要求而制定,而且根据管理需要是“可想象的”,有利于内部关系的协调和企业发展过程的控制。

3. 内部市场使“利益相关者”转为“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主要是收益期望,而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应有的责任承担。比如销售商经营由多家制造商提供的多种产品,他们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无需给以足够的关注。相反,销售商会利用制造商的竞争得到更有利的商品,不仅是对个别生产者造成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率的极大损失,而且影响了所有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者建立和取得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原材料来源渠道的需求使“利益相关者”转化为“利益共同体”,企业由兼顾相关者各方利益转化为直接协作实现“共同利益”。

(二)我国企业建立内部资本市场的现实基础

上市公司作为改革制度的先驱首先接受了市场的检验和推动,其资本运行和财务状况诠释着社会总资本的周转率和经济发展状态。

上市公司发展的早期,国家着重考虑了管理制度改革、经济与产业发展政策需要和企业历史积累。对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而言,也有两个共识:企业已经业绩优异,发展前景良好,因此,不仅鼓舞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当前的投资热情,而且也鼓励了潜在的投资者。但是,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随后上市的企业过多地注重了上市所带来的融资功能。即使是已上市企业也积极配股和增发,“资本运营观念”和“圈钱效应”迅速膨胀,作为资本增值真正来源的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被历史地“旁置”,“强融资”和“弱经营”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就有了对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动因的如下理论解释:收购发起公司在收购后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变动均与收购前所持有的自由现金流显著负相关,股权收购是投资过度的表现[7] 。

从另一方面观察,即使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取得了所设想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效应,目的也十分明确和积极,但是,普遍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企业体制的根本改革,“规模不经济”问题显著。企业在内部管理上还延续着一套旧的体制,造成公司经营缺乏活力,资本成本观念淡薄,资本资源在企业内部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资本不仅不能流向投资效益高的部门,反而更多地流向了低效益分部。犹如在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资本再一次流向低效率部门。(如图1)

2000年起,我国企业开始卷入巨大的兼并和收购浪潮。股票市场发出的信号对并购浪潮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公司宣布并购信息时,其市值平均上升30%-50%。然而,由于并购企业具有大规模、多活动的复杂性,管理者难以了解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信息,因此陷入“双重”信息不对称困境,即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管理当局信息不对称,企业高层管理当局与各分部、分公司信息不对称。对应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多数采取了集中管理的途径,而这又必将导致企业陷入无效率的官僚主义困境。

总之,我国社会再生产资金运动因金融市场运行和公司内部资本管理的缺陷而低效或无效,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质性障碍。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建立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并且积极探索完善和发展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模式。

(三)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ICM的存在性可以哈药集团为例。哈药集团的内部架构可概括为集团母公司和集团的控股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和哈药股份。哈药集团是企业架构中的枢纽,集团下属29家企业,其中包括哈药股份和三精制药两家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历经三步战略环节:三精制药借壳上市;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哈药股份持有的三精制药16.07%的股份。哈药集团目前的资本构成如图2所示。同时,哈药建立了良好的“内部产品市场机制”。在定价政策上采取各方以自愿、互利、公允的原则进行内部交易。采购原材料的定价依据是公司保留向第三方选择的权利,以确保分部之间以正常的价格向其他部门提供产品,双方在参考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协商定价。销售产品的定价依据是公司销售给第三方的价格。采购原料质量稳定,保证了公司的原料供应,有利于公司的稳定经营;公司产品销售建立了稳定的渠道,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委托代销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销售,为其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效益。2007年哈药内部交易环节与额度预计达21 084万元,其中,向关联人采购与主业生产有关的各种原材料6995万元,向关联人销售上市公司生产或经营的各种产品、商品 10 281万元,受关联人委托代为销售其生产或经营的各种产品、商品3808万元。总额比上年增长134%。(资料来源: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预计日常关联交易公告)

哈药集团正在不断扩展内部市场的交易活动,其具体的交易政策、交易目的和交易对公司的影响都证明了哈药集团内部存在“准市场”而且能有效运行。

三、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交叉有效模式”的提出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所认为的“强市场”体系往往是一个“强计划”体系,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就是将“看不见的手”尽快转变为“看得见的手”,直接指导企业内部每一个经营单位的活动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提高企业总资本的运用效率,实现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需要提出和设计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交叉有效”模式。

(一)模式提出的概念选择

目前,国内外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定义主要有三个角度:资本市场运行范围、资本分配机制和内外市场功能互补。从资本市场运行范围定义,内部资本市场是企业内部各分部围绕企业内部资本展开竞争的市场。定义突出了内部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企业外部资本市场相对独立的市场“系统”,以“模拟”外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功能为目标,强调内部市场调节。从资本分配机制角度定义,内部资本市场是企业总部在内部各部门之间分配资金的一种机制,定义体现的是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不同的资本分配机制,外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价格引导资本流动,内部资本市场是运用“价格手段”依靠计划机制分配资本。从内外市场功能互补出发,内部资本市场被定义为企业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本市场的互补关系来提高资本资源配置的一种财务战略,企业可以利用市场互补性创造价值。定义的三个角度记录了内部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交叉有效模式”应当在“现实”和“现时”的限制下提出。

然而,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定义应具有“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内部资本市场机制应在企业总部的整体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本配置到效益较好的部门和环节中去。因此,这种模式的内部资本市场基本上符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二)内部资本市场“交叉有效模式”的内涵

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是“价格”,但是,“价格”在市场中是以“不确定”为主要特征的。正是这种“不确定”导致了“高效率”和“非经济性”的“共生”与“共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强化“高效率”和削弱“非经济性”。内部交易系统具有将不确定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的管理机制。内部交易系统受市场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少,可以在减少交易系统风险的同时,显著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和机制,发挥价格机制的积极功能,化解“外部”市场价格“不确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应建立一种内部资本市场“交叉有效模式”:即在一个企业组织内部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利用“计划机制”将每一生产经营过程的业绩同整个企业的业绩联系起来,评价整个企业的业绩,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每一生产经营过程的业绩,最终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和社会总资本的周转效率。

“交叉有效模式”可以使内部市场体系发挥比外部市场更好的功能。

1.内部“市场机制”最具意义的是直接将利润和基本生产工人的效率联系起来。利用“内部价格”的基本目的是帮助管理人员评价和控制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效率。一般的市场环境下,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增长因素,没有基本生产工人的任何利益。但是,在企业内部的“准市场”中,可以创造“如果基本生产工人能提高效率就能分得利润”[8] (P135)的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借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优势。

2.“交叉有效模式”能为管理人员追求利润的目标提供强烈激励,通过内部市场规则增加激励的权威,以连续合理的方式分配现金流量。这一模式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利用先进和复杂的财务控制技术和管理会计体系,彻底检查和及时提供关于下属单位的业绩信息,提高高层管理部门的目标与公司业主目标相一致的可能性。

3.内部资本市场以资本的商品化为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反映灵敏的市场机制,将资本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合理分配给内部各种产品和各个分部,以满足各部分的发展需要和企业总目标实现的需要。内部市场主体拥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产权”,资本是从总部有偿取得的,分部可以在企业总体计划目标范围内追求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自由选择投资方案,进行投资决策。“交叉有效模式”的显著特征是用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指挥市场运行。

4. “交叉有效模式”可以使内部市场体系发挥比外部市场更好的功能还在于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应是一种社会资本资源的配置方式,要从宏观去认识,不能只从内部微观个体理解,提高的是社会总资本的效率而不仅仅是个别资本的效率。

(三)“交叉有效”模式的设计与效率均衡

内部市场不是给定的,需要依据管理者恰当的“想象”和“期望”设计而成。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本市场的互补,企业总部就可能有充足的资金来为内部各个投资机会融资,并通过投资机会的排序和内部资金再分配来强化控制力。同时,内部资本市场的构造可以使各分部达到各种再融资标准,放松企业整体和各分部的融资约束,同时,获得投资的最大利益。

“交叉有效模式”实现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外部资本市场效率均衡的行为过程,如图3所示。对于进一步研究ICM在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有效与高效,研究“社会主义性质”对建立完善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积极意义,研究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和“剩余控制权”机制,实现企业内部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企业这个“理想王国”中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机制”进行较为完美的结合,“交叉有效模式”的提出都具有基本前提意义。

按照“交叉有效模式”设计企业结构和控制程序,能够使庞大的企业组织克服低效率和官僚主义状态,进而提高社会总资本效率。本文提议进一步研究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交叉有效模式”的影响因素、运行规律及其特征,探讨国家、企业和分部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和协同,总结运行效果的经验数据,建立效率评价模型,尤其是深入研究社会主义交叉补贴的宏观效应。最终建立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为建立“强势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 WILLIAMSON, 0.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 trust implications[M]. New York: MacMillan Free Press,1975.

[3] 王劲.小型企业在旅游实践中的竞争与生存之道[OB/EL].http://www.dss.gov.cn/

[4] SCHARFSTEIN,David S.The Dark Side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Evidence from Diversified Conglomerates[R].NBER Working Paper,1998.

[5] 李善民等.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配对组合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6).

[6] 周业安,韩梅.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

[7] 曾亚敏,张俊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动因研究[J].世界经济,2005,(2).

[8] H.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S. 卡普兰.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国胜铁]

上一篇:家庭教育班级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