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2024-03-15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最优路径选择日趋倾向一流学科建设,同时也面临学科设置不合理、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治理不够等困境。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在学科建设中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在学科管理中完善机制,促进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学科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充分展示了党和国家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唯有把握历史机遇,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标准,早日实现内涵式发展,才能提升办学水平。学科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布局,提升治理水平,是新形势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实现内涵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历史

什么是行业特色高校?笔者认为,行业特色高校是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前隶属于国务院行业部门直接管理,依托行业发展产生,为行业需求培养专门人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服务行业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的鲜明特征。

在我国,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从时间维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起源与建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为了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体系发展需要,国家按照“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的方针[1],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更加突出专业大类、专业学校的设置,并效仿苏联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三次高校院系调整。此次改革和调整促成了一大批钢铁、农林、地质、艺术等行业性高校的诞生,进一步强化了航空、矿产、水利、纺织等专门学校的学科力量。20世纪60年代,一大批单科性、属行业归口管理的特色院校得以建立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行业部门举办的技术性、行业性的高校发展迅速,在70年代有300 多所[2]。此阶段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高度专门化的教育体系,奠定了行业特色高校办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探索与改革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给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行业特色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功能再次得到了重視。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教育领域逐步建立了“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3]。行业特色院校经过不同程度的调整、重组和划转,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除少部分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或国防部委管理外,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直接归属省市地方政府管理,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国家宏观指导、以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适应发展阶段。在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下,不少地方行业特色院校为从地方政府得到更大支持,调整办学定位[4],在服务行业的基础上,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特色高校进入适应性发展阶段。部分整体实力较强的行业特色高校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原有学科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原有特色学科,成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部分地方性行业特色高校根据社会发展环境变化,调整发展战略。有的依托原学科优势,积极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有的通过增设专业学科,扩大办学规模,变成行业优势不再明显的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面临的问题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也是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起点。但由于历史原因,地方性行业特色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难以顺应高等教育对质量与特色发展兼备的需求,出现了超过自身承载能力而波及发展的危机”[5],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科门类设置不合理

众所周知,传统优势学科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金名片”,也是学校最有核心竞争力、最可能冲击国家“一流学科”的基础。然而,在转型发展时期,不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不科学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部分高校学科门类偏多。该类学校为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对标综合性大学发展指标,未经过科学论证、盲目拓展学科覆盖面,过度追求学科的大而全。这可从一些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更具“综合化”的新校名可见。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战略分散了行业特色高校有限的办学资源,使优势学科得到不同程度的“淹没”或“弱化”。二是部分高校学科门类偏少。部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办大学传统体制影响下,发展战略上偏重“行业”的影响[6],其学科、专业较为狭隘,学科组织结构单薄、辐射力较弱,还没有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学科发展不均衡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较好,但优势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发展水平较低,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一流学科”建设缺乏后劲。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基础夯实,学科资源丰富,发展迅速,在行业甚至国际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而特色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7]。特色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发展“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科间无法较好地实现良性竞争,影响特色优势学科后续发展速度。

2.“一流学科”建设缺乏支撑。受管理体制和学科建设模式影响,学校学科“条块分割”烙印明显、学科壁垒较强,有的学科甚至被视为单位或个人所有。优势学科与周边学科及新兴产业交融性不够,对其他学科的辐射能力不强,缺乏发展新亮点。其他学科基础薄弱,学科人才缺乏,发展张力有限,短期内无法对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支撑,各学科资源共享度不高,学科交叉融合困难。

3.新的学科生长点难以培育。因长期围绕行业需求进行规划,行业特色高校对其他学科、专业设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学科结构不够合理,学科资源整合困难。例如,学校一些资源共享度高的相近学科专业分布于不同的院系,新的学科生长点培育困难重重,学科群难以形成。

(三)学科治理不足

受计划经济观念束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普遍学科建设落后,缺乏“一流”的管理。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缺乏科学的学科规划。因长期面向行业办学,该类学校学科建设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科“功用”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科组织本身“体”的评价[8]。所谓的“学科建设”在实践中往往成了“学位点申报”,对学科布局、学科方向等自身发展缺乏必要的指导,对学科人才和学科经费缺乏统筹考虑。二是缺乏现代化的治理手段。不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规模发展时间不够长,仍然采用传统职能制管理,学科管理重心偏高,学校职能部门学科权力较大、干预过多、管得过细,学院(系)、学科带头人缺乏建设“一流”学科的积极性。三是缺乏一流的师资。从某种程度上说,拥有一流的师资就拥有一流的学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因无法复制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出现老一批高端人才退休而年轻高层次人才引进较难,学科人才梯队“断层”现象。

三、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思考

笔者认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获得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和行业转型升级动态,立足办学定位,彰显学科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生态体系。

(一)立足办学定位,做强特色学科

“方向明,则思路清”。办学定位作为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指导行动的作用。采取特色发展战略, 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是在短时间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9]。笔者认为,地方行业特色院校冲击“一流学科”,应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一是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需求,拓宽优势学科发展和服务领域,使“一流学科”具有更肥沃的社会土壤和旺盛生命力,真正做大做强特色学科。如浙江理工大学作为纺织服装类行业特色高校,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调整发展战略,注重学科内涵提升,积极围绕省政府打造时尚等七大万亿级产业、推进丝绸等传统经典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杭州“丝绸之府”、“时尚之都”的需求,大力推進产教融合,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建国际丝绸学院,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新引擎。二是立足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多年来,行业特色高校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行业全方位紧密合作,曾取得过一些行业内重大标志性成果。甚至有些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本身就代表着国内外行业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资源和优势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需要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三是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行业需要之间的平衡。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坚守行业特色的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确保办学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服务行业需求的同时,积极对接区域性发展需求,致力于区域内行业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也只有在服务行业和地方之间做好平衡,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才能通过引领和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二)坚持重点突出,优化学科布局

强化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领域,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学科资源共享、运行有序的学科发展格局,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必由之路。

一是特色学科引领。国家“一流学科”遴选遵循的是“长板理论”,特色学科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长板”,对学校发展举足轻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若干高水平特色优势学科是最可能冲击“一流学科”,可以在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对这些学科领域进行全方位重点保障,让“长板”更长。比如,浙江理工大学将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学科两个省“一流学科”为引领学科,运用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每年7000万专项资金对两个学科重点投入,让特色学科综合实力更强,加快学校迈入“一流学科”行列的进程。二是基础学科支撑固本。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是学科交叉、融合后的产物。开展跨学院、跨学科联合攻关,对一些分科较细、方向较散的散点学科进行重组、凝炼是不少高水平大学入选“一流学科”的宝贵经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分布集中,但基础学科薄弱,学科群集聚功能缺乏,学科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因此,探索优势学科与基础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路径显得尤为必要。基础学科支撑固本,要将基础学科统筹纳入“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坚持主次有别、先后有序,发挥学科共生互补功能。例如,人文类基础学科坚持规模适度、错位发展、借力发展,凸显行业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做到“特而精”;理工类基础学科面向国际前沿、国家战略目标、重大科技计划,强化对科技原创性成果的研究,在某些研究方向或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做到强而精。三是培育特色学科新的生长点。“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是重要的学科增长点”[10]。而走“特色发展”之路是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可选择路径。事实上,同一学科,由于研究方向的差异,其对社会产生的贡献和效益完全不同。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新能源发展日新月异。围绕创新驱动涉及领域,从学校“特色学科”发展的衍生性出发,选择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较强发展潜力的学科方向或领域进行拓展,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不失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突破点。

(三)完善学科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就是要不断优化高校学科组织框架、学科资源配置和学科激励评价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唯有面向国家“双一流”建设新要求,破除影响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学科、人才、科研互动融合的运行机制,才能助推 “一流学科”成长。一是优化学科组织框架。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立“一流学科”需加强学校顶层规划,积极推动“职能制”向“大部制”改革,对学科组织予以制度安排,设立基于院系但又不限于院系的各类学科平台,构建纵横机构联动的学科协调机制,为现有学科安排“位次”,为新兴学科提供土壤。例如,在学校层面设立基于同一学科大类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平台,对个别“高峰”学科进行全方位重点打造;在院系层面设立基于研究方向的学科平台,培育一批“高原”学科,对“高峰”学科进行支撑。二是创新学科资源调配机制。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体量较小,学科资源有限。如何在不同学科间进行资源配置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原则,集全校之力打造“高峰”学科,再以点带面,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例如,可通过“学科特区”的设立,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教学科研用房等方面对“高峰”学科进行重点倾斜,创造能吸引一流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发挥“一流”人才在凝练方向、引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是优化学科评价模式。学科评价有助于管理者全面了解学科发展现状、问题,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地方行業特色高校要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指标管理、验收评价方式,更加突出一流学科人才、一流学科管理水平和一流学术成果的导向,系统深入分析学科经费投入与其学科产出效益的相关性,及时纠偏发展方向,适时对“一流学科”规模、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形成有助于“一流学科”成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唐守廉,王亚杰.行业特色型大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机制的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1.

[2]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3]王亚杰,张彦通.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J].教育研究,2008,(2).

[4]潘懋元,陈斌.论行业特色型院校的回归与发展[J].重庆 高教研究,2016,(1).

[5]王亚杰.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是学科特色型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6][7]张来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双一流”建设要把握 好三对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8]宣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6,(5).

[9]李枭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路[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2).

[10]谭天伟.立足学科特色 增强核心竞争力 推进北京化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ESI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但是,应当充分认识ESI的局限性,避免在学科建设中唯ESI化。过分追求ESI指标,有可能导致学科人才结构奇异化和学术机构人才领域趋同化,逐步抹杀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并导致新兴学科发展受限。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应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价指标,以学科顶层规划引导学科人才建设,以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并合理规划新兴学科,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关键词]一流学科;学科建设;SCI;ESI

Key words:first-class disciplines;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只有拥有一流学科才能成为一流的大学。在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ESI作为当今世界一流学科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已成为我国评价一流学科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与ESI指标直接对标,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出现了唯ESI化的倾向。这种倾向若不加以调整,极有可能导致学科人才结构的奇异化和学术机构人才领域的趋同化,进而使得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受限,影响当前国家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新兴产业的崛起。目前,学界关于ESI研究的论文多集中于ESI指标在衡量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1-5]方面的应用,关于ESI在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使用误区的研究尚不多见[6]。因此,本文拟通过对ESI指标的局限性和使用误区的分析,从完善一流学科评价指标、学科顶层规划引导学科人才建设、合理规划新兴学科等方面提出ESI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应用对策。

一、ESI的局限性

ESI,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主要是通过总被引数、高被引论文、篇均他引数、施引文献的h指数等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对22个学科领域进行全面衡量[1]。2012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将我国大学进入“ESI论文总被引频次”的世界1%作为反映大学“学术声誉”的指标,每单月推出“中国大学ESI论文排行榜”,引导大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2]。经过多年实践,也暴露了ESI作为学科排名指标存在着某些不足和局限[3,7]。

1. ESI学科分类粗略

目前ESI設置了22个学科领域,基本上按照大学学科门类进行设置[3]。然而,在该学科分类中,无法精准体现某些学科的发展趋势。目前ESI将信息工程、机电工程、自动化、建筑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等全部归为工程学,由此确定的ESI指标无法反映一个学术机构在某领域的真实水平和地位,甚至会抹杀学术机构应有的学科特色。例如,一个学校以化学工程为优势学科,而另一个学校以信息自动化为特色,但在ESI中都属工程领域。

ESI学科分类笼统,这体现于对所选期刊学科归属划分的不合理性。例如,环境工程类期刊,若将之归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则更能揭示环境学科的演变,然而目前只有部分环境工程类的期刊划归“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大多数相关期刊被归于“工程学”。这一方面致使工程学科更加庞杂(虽然环境工程也是工程学),另一方面导致不能公正地评价环境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不同位次作者的作用得不到公正体现

ESI给出的引文排位[8]采用了对每一位作者的贡献都给以统计的方法,用以表征每位学者对国家、机构的学术贡献程度。但是,对于一篇具体的论文,若对每一位作者采取同等贡献来对待,势必抹杀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應有的责任与贡献。

现在的科学研究更多地表现为多学科、多机构、多国家和地区的协同攻关,因此在作者署名上更加国际化。众所周知,论文的第一作者既是第一线操作的实施者和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人,还是初稿的执笔人,所以第一作者要对研究结果和数据的真实性负首要责任;通讯作者作为研究论文的指导者对选题的先进性、首创性、实验设计和方法的合理性、结论的可信性、严谨性等,以及对发表时署名次序和“一稿一投”等原则负首要责任;而论文所列出的其他作者则是参与本研究的人员。由此可知,一篇论文的贡献和责任,主要归属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ESI学科的评估中,不论作者/机构/国家排位如何,视每个作者的贡献均衡的做法,无法突出真正的贡献者(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目前有的学者尝试将不同位次作者按照一定的权重值来计算ESI,但由于经常遇到一个作者署名多个研究机构的现象,导致计算更加复杂,难以有效实施。

3.未考虑学科发展的非均衡性特点

不同的学科,由于期刊量的不同,导致引用的基数悬殊巨大。例如,医药类期刊庞杂,发文数居各类学科之首,大量的引用也导致该类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各类学科中超前。除部分综合类期刊(例如Nature、Science)之外,在2018年6月公布的2017年影响因子(IF均大于27)排前30的期刊中,有15种是医药类期刊,占到50%。影响因子大于50的6种期刊中,有4种是医学类期刊,占到2/3;其中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的影响因子更是高达244.585[4]。然而,与之相反,某些冷门学科的期刊量非常少,导致引用寥寥可数。而这些学科,有的是国家发展和国防科技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有的甚至已经达到金字塔的顶端,然而在ESI评估的排名中却非常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这充分反映ESI在学科评估中的缺陷。

二、ESI的应用误区

1. 导致学科人才结构奇异化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6年进行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由于ESI学科分类不细,有的一个学科门类包括了多个一级学科,因此在评估过程中无法将之作为一个学科的评估指标,然而这并不影响学校各学科对ESI指标的应用。例如,某学校“工程学”ESI大于1%,所以该校与此学科门类相关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工程等学科,均将该ESI成果归功于自身学科的突破。然而,ESI分析报告揭示,在该参数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化学工程与技术(34.2%)、自动化(32.7%)、环境科学与工程(30.8%),这三个学科对ESI的贡献达到97.7%。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自动化学科能够对该学科达到如此大的贡献,主要是由于该学科2012年引进了一名高产SCI论文的海外兼职教授。在2016年的论文材料提交中,该教授一人的高被引论文达到11篇,总被引频次972次,他一人对ESI的贡献率达到28.4%,占自动化学科贡献率的86.8%。换言之,该校自动化学科ESI基本由该教授一人支撑,从而出现“一个人的学科”的奇异化现象。若将该教授的成果剔除,整个学校在工程学领域就无法进入ESI前1%。

正是由于ESI学科排名只跟SCI论文的被引频次直接相关[5],因此,各个学校在人才引进时,首先考察的是被引人员的SCI论文撰写能力。甚至将SCI论文篇数,一、二区论文数量,发表论文期刊的总影响因子之和,总被引次数等作为确定引进人才层次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导致学术机构人才领域趋同化

高校领导对科睿唯安每两月公布的中国大学ESI论文排行榜非常重视,特别是地方高校,甚至将SCI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对各学院领导的重点考核指标之一。为此,各学院在人才引进时,不是完全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来考虑,而是看其是否具有撰写SCI论文的能力,甚至出现根据ESI报告筛选引进人才的现象[9]。

例如,材料科学SCI论文相对集中,某学校材料科学ESI进入全球前1%,也是该校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学科之一。然而,在该校人才引进过程中发现,不但材料学院引进材料科学的人才,而且化学院、物理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光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都引进材料科学类人才,以化解学校下达的SCI论文指标,导致该学校近三年18个学科引进的人才中63%属于材料学科。为了争夺ESI大学排行榜,多所地方高校已逐渐显现这种人才引进趋势。虽然多学科交叉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但这种趋势的发展,势必造成学科的趋同化。

3. 过分追求ESI指标,有可能逐步抹杀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

一所大学的学科优势不是一日而成的,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形成公知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发展特色不一,学科方向及优势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学校在理学基础研究上显示出非常强的实力,例如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等等;而有的学校在工程类学科上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如清华大学的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等。这些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各自的领域均为A+,且排名第一,其相应的ESI指标也位居前列。除此之外,还有一批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未能入选一流学科。所以仅凭ESI指数是不能衡量一所大学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的。

例如,某省一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经过6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化学化工行业特色,而且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全省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唯一的一个B+。学校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达到了7家,为该省化学化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化工大省的确立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2016年省一流学科评审中,由于ESI学科门类不全,22个ESI学科中没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因此该校无法入选一流学科。

4. 过分追求ESI指标,导致新兴学科发展受限

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常常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201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提出了新旧动能转化,为此,多省提出了聚焦区域优势和未来发展的产业方向,构建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导力量。在这些产业中,一方面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另一方面更加强调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

新兴产业的崛起,必须依托相关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进步。然而,在“学科评估”中以ESI为导向的学科排名,使得这些学科无法参与“双一流”竞争,得不到应有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客观上不利于这些学科的发展[10],更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

三、学科建设对策分析

1. 完善一流学科评价指标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的设置上继承并发展了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建设了大量行业和专业特色型高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也是国家战略和行业区域所急需的,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10]。因此,在“双一流”的遴选导向中,应该进一步完善一流学科的评估体系,不能仅仅按照ESI是否进入前1%而确定该学科是否进入一流学科,而应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对某个学科的实际需求,以及该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特别是应该考虑行业的发展需求。例如,对地方型和行业特色型高校,可以更多地关注发明专利、成果转化、企业合作等指标;在文献分析方面,不建议简单采用ESI 等数据库,而要广泛纳入Scopus、EI 和各类行业数据库[10-11],特别是应该将其对行业和地区的贡献纳入评价范畴。

2.以学科顶层规划引导学科人才建设

在国家建设一流学科的背景下,每一所高校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学校有更多的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脱颖而出,然而在有限的资源配置里,如果不凝练学科的发展方向,这一希望将变成难以实现的梦想。为此,在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学科的顶层规划,确定建设和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的战略和理念,特别是将人才资源集中到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因为人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首要条件,没有人才的支撑,其他建设都是虚无的,更无法取得学科发展必需的成果和条件。但在人才建设过程中,由于ESI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位次作者的作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ESI的贡献不能反映被引人才的真实水平。所以,这种指標只能作为被引人才的一个参考。其实,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人才建设不仅仅是根据ESI报告引进能写论文的人才,其根本任务在于根据学科顶层设计及规划强化团队建设,关键在于优化学科队伍结构,所以培养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形成一支层次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专业人才队伍,才是人才建设的重点。

3.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实现传统产业涅槃重生

传统优势学科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沉淀了很多学者的心血,研究成果(包括ESI的积累)比较丰富,在现行的学科评估体系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学科建设的模式和思维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可能产生排斥和禁锢效应。

行业特色型大学不同于综合型名校,传统优势学科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有的已经成为地区、行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不过,在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由于评估指标的不合理性,导致某些大学由于过分追求ESI排名而忽视自己的优势学科建设,在投入和人才引育上向ESI设置学科倾斜。但是,应该认识到,地方院校因为办学基础的差异,在ESI排位中难以超过综合型名校。因此,唯ESI排名,有可能会致使某些地方院校出现,一方面对孜孜追求的ESI望尘莫及,另一方面却使其原本的特色优势在竞争中逐渐没落的局面。

所以,对行业特色型高校首先应该根据学校的定位对学科进行合理规划,依靠行业办学的思路,依托传统优势学科,打造该行业的高端技术产业,以此为引领来实现学科在理论和技术上的新突破,带动学校整体跨越式发展。对地方政府而言,应充分认识某些传统优势学科在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主体产业中的地位,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以推动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4. 合理规划新兴学科,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如果说传统优势学科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新兴学科则是大学未来发展的生机。新兴学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有的更是与国防科技密切相关,技术转型、经济结构转型、产业转型都离不开新兴学科的支撑。这些学科多具有跨学科或学科交叉的特点,但在学科水平上可能滞后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在人才资源、学科平台、成果积累等方面可能落后于传统优势学科,特别是在基于ESI为导向的学科评估中更是处于弱势。

鉴于新兴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作为一所高校,应该通过分析学校学科发展的基础来选择优先发展哪些新兴学科,而不是单纯地跟风逐流。例如,当前国内外非常注重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学科交叉,因此,有的学校在没有相应基础的前提下就成立了大数据学院和机器人学院。然而,大数据是属于信息和系统分析类的工程技术学科,需要坚实的计算机、数学、金融、统计学等为基础;而机器人则需要计算机、信息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学科为支撑。

今天的学科就是明天的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如何快速有效启动和发展新兴产业,关键看学科的基础和支撑,特别是人才的支撑。因此,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所高校要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及早启动相关人才资源的引育和学科建设投入,不能单纯追求ESI排位。应通过新兴学科的建设,来推动学科结构的改善,促进学科优势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高效配置,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四、结语

ESI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但是,我们应当充分认识ESI的局限性,避免在学科建设中唯ESI化。同时应警觉,过分追求ESI,有可能导致学科人才结构奇异化和学术机构人才领域趋同化,逐步抹杀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并导致新兴学科发展受限。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应摈弃唯论文、唯ESI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价指标,通过学科顶层规划引导学科人才建设,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实现传统产业涅槃重生,合理规划新兴学科,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基金项目]青岛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XB36)

[收稿日期]2019-02-28

[作者简介]徐仲(1969-),女,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员。

[参考文献]

许子媛.“双一流”建设下高校优势学科进入ESI动态监测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77-81.

郭战伟.高校进入ESI学科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5):45-47.

丁佐奇.中国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对ESI学科贡献度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7):722-727.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EB/OL].[2016-06-30]. https://jcr.clarivate.com/JCRLandingPage Action.action.

李兴国,赵晓冬.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与ESI学科指标关联程度的统计检验[J]. 统计与决策,2017(3):108-111.

张莉莉,李兴国. 中国ESI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2003—2017年核心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7-96.

何春建. ESI学科排名指标的异化与纠正[J]. 图书情报知识,2017(178):122-129.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B/OL].[2019-02-10]. https://esi.clarivate.com/indicatorsAction. action.

曹志梅, 刘伟辉,杨光. 高校ESI潜势学科排名提升策略探讨[J]. 情报探索,2017(4):44-47.

张磊,吴素华. 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 (7): 24-27.

王一华.基于IF(JCR)、IF(Scopus)、H指数、SJR值、SNIP值的期刊评价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1(16):144-148.

[责任编辑 祁丽华]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下是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新媒体这一项新型技术的产生,已经成为一场跨时代的革命,新媒体所含的信息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学科和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新媒体既是大学教育工作的希望,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高校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时代,应该主动接纳新媒体的到来,不忘学校的德育,利用网络上健康文明的资源正确引导学生,这样,高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加合理高效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德育教学

引言

新媒体其实就是利用数学、网络、通信这三种技术,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种客户端,向使用者传递资料的新型媒体。它所拥有的信息包罗万象,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有所涉及,并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来帮助大学提升德育教学,成为了广大高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的特色

1.覆盖范围广

由中国网络信息中心所发布的统计信息来看,近几年,我国网民人数日益增加,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而其中高校大学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角色。

2.人际交流的相互性

在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膜也逐渐消失,资源信息传递方式增多。在新媒体的条件下,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可以自主选择接受哪类信息,甚至于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发布信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仅是新媒体作用的冰山一角。

3.信息量包罗万象

新媒体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文字、图案、音频、视频等文件,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充满了便利。可以将新媒体比喻成一本新时代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它可以成为学生面向世界的一扇窗户,也成为一叶扁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4.及时传递信息

新媒体基于互联网以及电子设备客户端,在新信息产生的瞬间,就可通过网络以及客户端及时传送到使用者的设备上。它不像报刊,有着复杂的印刷审核,不像电视有着繁琐的录制审核。当信息发布,它就能在第一时间传送到用户的手上,几乎达到了事件发生与信息传播同时进行。

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教师的话语权受到挑战

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自由在网络上查询资料学习,而不是被动等待资料信息传递给自己。因为新媒体的原因,学生得到了资料获取的主动权。例如在一篇课文老师还没有讲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自己将课文学习完。在面对学习困难的时候,多数学生想的第一个方法是上网查资料,并不是询问老师。由此能看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的教育工作者会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一场传统教师的危机,也在慢慢展开。

2.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

随着手机网络的逐渐进步,利用手机进行网络冲浪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是其中的生力军。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网络成为了一个相对自由没有限制的平台。这也就使得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做事变得更加“随性”,引发学校、学生、社会公民等之间的信任危机。而部分学生在生活学习上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时,就会沉迷于网络,期盼从网络中得到慰藉。长此以往,这种堕落会逐渐改变当事者内心的性格,逐渐变得扭曲,走上一条不归路。

同时,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所引发的舆论道德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够准确辨别,这些都给大学的德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3.大学生道德受新媒体的影响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更多的是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网络社交,而现实生活里却与他人形同陌路,使得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将失去,从而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孤僻者。他们沉迷于网络,基本上不在生活圈里交朋友。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会变得压抑,思绪缓慢,自我认可失衡,内心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影响大家建立良好的友谊。

同时,由于监管人力的缺失,使得网络中会有损他人名利,包含黄色暴力行为的信息大量流出。然而大学生是一个自制力并不怎么强的团体,长期接触这些的信息,难免会出现内心的失衡,进而走向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一条路。

因为新媒体的存在,网络资源丰富,这又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不劳而获,直接从网上剽窃他人的知识成果。这种行为不仅仅损害了该学术研究者的产权权益,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4.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大家接受着平等自由的理念,了解到反对种族歧视,学会了维权平等。但是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违背基本社会道德的信息也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大学生占网络成员里的绝大多数,初入社会的他们对于一切都是那么好奇,但对思想判别又没有正确的标准,大家都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進行选择。对于那些不良信息,那些违背思想道德的信息,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可能就会受其影响,日积月累,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会慢慢地被侵蚀,甚至到最后颠倒黑白、善恶不分、美丑不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的德育。

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让大家主动适应新媒体,改变自身的观念

从教学上来说,老师应该放下所谓的传教者的上级姿态。老师要与学生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学会使用新媒体来帮助教学。在课堂上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后可以利用新媒体与学生成为好友,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做到心灵上的沟通,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老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防止学生思想抛锚。

2.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

老师应该从过去的教育方式里进行总结,然后结合新媒体探索新型的教育方式,增强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教学本身的感染力。可以在传统德育课的基础上,增加互动交流,开展主题活动,开展知识竞赛等新型的教育方式。

利用媒体将本校的教育模式在学院大肆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电视台等,向学生展现更多的资讯信息,利用短信、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软件,与学生进行灵活便捷的沟通。

3.与学生正面探讨问题,着重讲述网络文明

网络世界缤纷多彩,充满知识与机遇,也充满不良诱惑。高校应该在现有的网络保护以及网络规定上,与学生进一步探讨对于学校学生的网络法规。要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方式,在网络上做一个文明的人,并不能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而为所欲为,不做网络不良消息的传播者。

学校应该建设学生老师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此平台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看法。而相关的老师可以在该平台关注学生所发表的帖子,从中正确解答他们的疑问,将思想抛锚的学生及时拯救。在新媒体的帮助下,老师要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4.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养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以及坚定的内心。对于学生的高素质培养,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关于“生活、礼仪、法律、科技”的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教育学生正确行使日常礼仪,也可以请一些专家,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向学生进行一次相关讲座。所有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道德法规,在网络上合理健康的使用新媒体资源,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

结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予了大家更多的资源也给了大家更多的诱惑。而高校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时代,应该主动接纳新媒体的到来,主动学习改造传统模式,将新媒体时代的优势利用到刀刃上,充分利用其无穷的资源以及在社会服务、教学服务上的优势。而学生接纳新事物的速度是很快的,大学生在接纳新媒体的同时,应该不忘学校的德育,利用网絡上健康文明的资源,对于不良诱惑果断拒绝,主动培养自身修养。这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在学校和学生的配合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加合理高效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建设》,《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41-142页。

[2]邓淑梅:《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中国报业》2014年第24期,第86-88页。

[3]王敏、邹燕矫:《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三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168-171页。

[4]尹夏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话语权的重塑》,《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79-82页。

[5]姚福清、辛东亮:《“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5期,第200-201、207页。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大学是一个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当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存在一系列学科生态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运用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提出大学学科建设应准确定位,即找准自身在学科整体发展中的学科生态位,减少生态位重叠及防止生态位错位,发展自身特色。

关键词:生态位;大学;学科建设

1.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创立的,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其环境系统间作用规律的科学。生态意识即是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从广义范畴上讲,无论研究哪一门学科的人都应该具备生态意识。在生态学看来,没有一种生命有机体是可以孤立存在的,任何一种有机体都必须依赖于周围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都必须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

生态位理论是生物学中研究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范畴。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常是指在生态系统及其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它既表示物种生存空间的特征,也包括置身其中的物种的概貌,如物种可利用的资源条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生态位理论揭示,在自然界中,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没有两个物种生活在同一生态位中:如果同一生态位中出现了两个物种,则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既便是亲缘相近,具有相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两个物种也不例外。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以弱化与其它物种的恶性竞争,确保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和稳定。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理论不仅是分析物种的资源环境与能力如何协调统一的重要方法,也是探求在物种与物种互动、竞争和协同的过程中,物种个体如何提升自身当前的生存发展水平以及未来演化能力的重要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一个由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学科或学科群的某些特性,直接影响大学系统的特性。大学中的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某一学科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进而引起整个大学系统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应映或变化。同时,大学中的学科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个单体学科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组分,如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条件,而且还有自己的系统边界,以此区别于与其他学科。作为大学系统的子系统,学科具有结构与功能双重属性,即学科的组分与结构发生某种变化,学科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若某一个学科的学科梯队发生变化,该学科的地位、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就会发生相应变化: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可以帮助一所学校创建高水平的学科,但是其离去也会给该学科带来重大损失。

大学学科关系十分复杂,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线性的链状关系,还存在立体交叉的网状关系。大学中的每一个学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组织,有各自的边界和小环境,但本质上所有学科都是同一“学科谱系树”的一个分支,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同时,大学学科系统具有显著的层次性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表现出垂直和水平分离特征。从纵向看,大学普遍存在大学科系统套小学科系统、小学科系统套更小学科系统的现象,逐级叠加构成学科生态“金字塔”,从塔顶到塔底依次为学科门类群、一级学科群、二级学科群,每一学科门类通常包含多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往往拥有多个二级学科,而每个二级学科常设多个研究方向即三级学科。从横向看,同一层级的不同学科彼此相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一个学科往往既是另一个学科的资源争夺者,同时又是该学科的重要资源,即不同学科之间既竞争又共生。

学科类似于生命体,具有一般生命有机体的功能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欲望和新陈代谢,也经历着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并接受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选择,具有食物链特征、种群特征、群落特征和生态系统特征等。和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大学学科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由小变大的生物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学科不断出现并替代老学科,学科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生态化趋势。

大学的学科生态位,是对学科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存、发展与演化水平的一个客观定位。学科生态位以大学学科个体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大学学科群内单体学科相互之间的差别,探究大学学科之间及学科所占据生态位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学科生态位是由学科自身状况、外部环境、环境对学科的影响、学科对环境的作用以及学科与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是学科在与外部环境“平衡一不平篌__一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逐渐形成的。

大学学科生态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整个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代表了对该学科发展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走向的预见,如带头学科和当采学科;二是同一学科在不同大学问的生态位,它反映的是水平,展示的是特色;三是不同学科在一所大学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表现为强势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定位。

在大学生态系统内,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相应的生态位,学科间的竞争表现为生态位的争夺。通常学科的多样性、异质性程度越高,学科生态位的差异性、空间就越大。如果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学科种类数量少、异质性程度低,大量相同或相似学科的生态位难免相互叠加,致使生态位空间变窄。而假如大学系统中的学科多样而异质,不仅可以弥补学科生态位空缺,使学科生态位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使系统中的不同学科互为资源,优化整个学科系统资源结构,从而优化大学系统内部生态环境。

2.大学学科生态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建国后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发展一直滞后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科的生态性。例如,对学科生命现象缺乏了解导致学科定位不清,对学科生长方式缺乏认识导致割裂学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学科生态环境缺乏综合考虑导致重物轻人等等。学科生态现象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不清:过分注重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没能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重视组织结构的调整,忽视学科之间协作、互动机制的形成: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等。这些问题已危及到了大学学科建设。

从生态位角度看,高等院校特色的形成首先需要科学的定位,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类型和层次,即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还是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确,学科发展战略定位趋同,特色不鲜明,片面追求“高、大、全”,平均发展和机械模仿现象突出。由此导致综合性、多科性和高水平等成为我国大学学科发展战略定位上的流行术语。同类型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生态位重叠主要表现在同类型、同水平和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之间差异不大,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表现为千校一面。在高等教

育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部分院校在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上盲目攀比,脱离自身院校的办学资源和学科基础的实际情况,不考虑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一味追求规模大、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求学科发展之全,在学科建设上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忽视自身学科结构与特色而盲目效仿重点院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建设,陷入随波逐流,没能形成特色和优势学科。这种学科建设的发展,从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看似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实际上却忽视了原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没有形成准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定位。

上述问题的成因,根据生态位理论可解释为学科生态位的争夺,即低位上移和同位相类。例如,在我国大学中,一些处于高水平的学科,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片面追求短期收益,不惜以丧失发展机会为代价,利用自身优势而高位低移,竞争、挤占其它学科的生态位;一些处于较低层次和较低水平的学科,不顾自身条件限制而低位上移,盲目机械模仿高水平学科的发展模式;一些层次和水平相近的学科生态位趋同,致使资源重复分配,学科间竞争加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我国目前许多同类型同水平和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差异不大,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表现为千校一面。也就是说,在生态位上定位雷同,这就难免会存在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导致同类生源的竞争就业市场和科研市场的竞争以及对师资资源的激烈竞争等等。为避免这种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同类高校应在学科建设上做文章。

3.大学学科建设的生态位策略

学科生态位是对学科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存、发展与演化水平的一个客观定位。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内,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相应的生态位,学科间的竞争表现为生态位的争夺。

大学提升学科生态位的关键环节,就是要根据学科自身固有属性以及对所处生态位的认识与把握,调整其具体战略定位与战略行为模式。每一学科只有在自己适宜的空间才能生存和发展,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是强者,弱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生存并寻求发展。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的选择总体上应坚持生态位策略,即生态位分化策略、生态位扩充策略与生态位协同策略。

首先,应科学地进行发展定位,要切实制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办学层次、规模、学科和专业、科研的发展规划,在学校的发展中有意识地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扩大学科生态位空间;同时每一学科应立足于自身生态位基础之上的竞合互动,认清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科学布局与规划,明确其在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与目标。

其次,应该在加强自身特色建设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的思想来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根据生态位分化、生态位扩充策略来定向扩充和改变学科生态位,实现差异化竞争。要在创新中提升,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其他高校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市场需求和新的竞争对手的情况,科学分析和制定发展战略,发展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在创新中不能简单地丢弃原有特色,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优化和发展自身的原有特色。

再次,要强化创新中的特色建设,各学科要在把握自身已有的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从质量、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度等创新点中寻求重点,集中精力在某一或某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从而逐步形成适应新生态位空间的特色。要找准学科发展生态位,通过生态位分离来减缓竞争压力,根据自己独特的优势,发展若干重点学科,建设好特色学科并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在适宜的空间生存和发展,避免学科生态位重叠,防止因生态位错位导致丧失特色而弱化竞争能力。一是保留若干具有深厚学术底蕴、能够体现学校传统特色且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二是扶持和培养一些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学科。而这些学科并不是凭空制造的,它是建立在某些有共同学科背景及良好结合前景的学科之上,这些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学科间互相支持、互生共长,形成和谐、统一、结构合理的基础型学科。千万不可“高位低移”、“低位高攀”或“同位相类”。

最后,大学学科生态系统是一个各学科共生、共栖的环境,是有规律的有机共生,彼此提供营养,相互作用。大学应根据生态位协同策略构建整体优化的学科生态系统结构和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环境,形成各学科同生共荣、协同进化的发展态势。

总之,大学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有找准自身在学科整体发展中的客观位置即学科生态位,科学合理地定位,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积极推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集中体现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寻求学科发展的合理生态位。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 吉林省于2006年开始, 相继启动了《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吉林省人才支援农村医疗卫生项目》等人才兴业战略项目。

我们依托吉林市卫生局, 对吉林地区乡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吉林地区乡镇卫生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中, 中级及以上技术人员只占18%, 无技术职称人员占9%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17%, 无学历人员占25%以上。乡村卫生从业人员总体知识结构不合理, 基础理论不够扎实, 专业知识不够全面, 基本技能不够熟练, 业务能力偏低对农村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缺乏有效措施。因此, 对乡村卫生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学历后的继续医学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目前, 吉林省在五所高校设立培训基地, 对大专以下乡村医务人员进行专科学历教育, 此项工作将大大改善乡村医疗队伍的学历结构。然而, 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制教育, 知识更新较快, 课堂教学不能一劳永逸, 各级政府对乡镇卫生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还没有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加之农村地理位置偏僻、信息资料匮乏等因素的影响, 使基层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 要想彻底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 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必需将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构建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体系是解决乡镇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构建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体系的可行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 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 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 在25~45岁之间的农民中, 有85%的人在使用互联网。信息产业部也提出十一五“村通工程”目标, 到2010年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到2020年基本实现电话家家通的“电信小康”目标。由此可见, 广大乡村医务工作者有条件利用互联网来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体系的建设也必将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3 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的现状

在农村网民增速强劲的同时我们也发现, 目前医疗卫生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 资源城市化, 乡村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非常匮乏, 内容不成体系;

(2) 较大的医学资源网站基本上是由多家网站链接而成, 内容重复, 杂乱无章, 缺乏资源的合理整合;

(3) 以广告和收费为目的的商业网站居多, 用户很难快速、全部地查阅网站信息资源;

(4) 在内容体系上突出医学的难点、纵深及前瞻, 忽略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资源的建设, 缺乏普遍性;

(5) 资源建设队伍结构不合理, 缺乏资源的整合以及资源与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

医疗卫生网络资源的现状, 严重阻碍了广大乡村卫生从业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之路, 从而也影响了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4 构建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 是实现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该建设队伍应由教学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和医学专业人员组成。

4.2 内容体系建设

依托各级卫生管理部门, 深入调查研究, 掌握本地区乡村医疗卫生现状, 制定出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为主, 兼顾乡村卫生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内容体系。

在充分考虑用户便于查询使用的基础上, 兼顾医学科学的结构特点, 科学合理的划分内容结构。将农村常见病的诊治、临床基本操作技术、常用药品的功效及使用、各年度国家基本药物、医疗法规、中医中药处方、本地区的医疗卫生信息等内容作为重点加以建设。

4.3 资源的收集与遴选

资源的收集是“体系”建设的基础, “体系”的建设必须有涵盖医学各个领域的海量信息资源做支撑。因此, 首先要调动高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教学和临床实践的需要, 收集不同内容的信息资源;其次要组织专业人员, 通过网络、卫星电视、卫生出版单位等多种渠道进行采集;注重现代多媒体形式信息资源的采集, 方便广大乡村医务工作者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资源的遴选要符合内容体系要求, 要充分考虑乡村卫生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 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为主, 突出乡村特色。

4.4 技术处理

按照网络媒体信息技术要求, 将所遴选的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 既要考虑网络的承载能力, 同时还要确保资源播放质量。同时对每个信息资源设定科学准确的关键词, 以便于用户进行搜索和查询。

4.5 平台的搭建

采用最流行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信息资源网络平台, 确保网络平台的可扩充性。

链接明显易辨, 有明确的指示标签, 学习者无需特殊帮助就可轻松地操作导航路径, 能标记和记录学习者学习到的位置。

有通过关键词检索信息功能, 便于用户对海量的资源进行查询和检索。

对学习者的操作做出积极的响应, 提供明确完整的帮助, 开设论坛、用户咨询和专家反馈互动版块, 用户不仅可随时提出疑难问题进行讨论, 而且还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网上答疑。

总之, 构建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体系, 既要突出乡村卫生医疗的特色, 同时又要兼顾乡村医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使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资源体系充分发挥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功效。

摘要:结合吉林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 探讨医学院校如何发挥优势, 构建乡村医疗卫生资源体系, 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下很多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定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发挥育人重要保障作用的同时,在形成优良学风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风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学风建设与学生教育管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风建设 大学生教育管理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指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良好,不以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为取向,而以适应岗位能力和职业适应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能够将科学技术创新性地用于生产实践,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才。①本文着重分析高素质应用型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围绕学风建设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和途径。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学风建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改革与发展上。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尤其是中低层次高校的生源质量开始下降的同时,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有所放松。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没有科学的认识,教书育人的意识退化,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未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缺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同时,高校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短缺问题,为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制约着学风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侵袭了部分青年学生的心灵,多元的价值观导致学习动机和目的的多样化。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驱动文凭心理,造成学生只追求能否拿到毕业证、学位证,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必然导致学风不良。②另外,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夹杂着一些社会关系的竞争,社会环境的不公平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学生,致使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总之,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受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冲击,一些社会问题折射进校园并在校园内以特定形式予以表现。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散、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教育管理问题,对创建优良学风和人才培养极为不利。学风问题已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 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意义

2.1 学风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强化学风建设是深化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

学风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优良学风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积极的影响。学风中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大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引起内在的矛盾思想运动,通过内在的矛盾思想运动转化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③学风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以间接的方式实现的,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其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的教育形式,能够持久地、深刻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他们的思想认知与觉悟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优良的学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无形的力量。这种优良的育人氛围不是自发建立的,而是通过多方努力才形成的。强化学风与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营造起来的优良学风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这些内容通过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同化功能和协调功能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优良的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产生凝聚力,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由此可见,把学风建设纳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发挥学风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会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丰富、更具体、更有效,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2.2 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培养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当体现在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学术世界,应当具有志存高远和探究前沿高深学问的学术精神,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最核心部分密切相关,关系到大学能否为现代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问题。④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反映和重要标志,直接体现着大学精神,良好的学风凝结着崇尚真理、不懈追求的大学精神风貌,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而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责,就是围绕育人目标,培育大学精神,完成高校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教育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学习纪律,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人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说明创建优良学风既是高校赋予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职责,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3 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高校的德育工作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大学生只有把理想信念与自己的切身行动,把满腔的爱国热情与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理想抱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落实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来,认识到只有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将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参与经济建设,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在了实处。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德育工作又多了一个“落脚点”,多了一个载体,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教育的思路与领域。同时,作为从事高等教育重要组成工作的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把德育工作与培养优良学风结合起来,把学风建设做为德育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4 强化学风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尽快改善高校学风现状、促进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正确,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控能力;很多学生学习没有方向和目标,学习没动力,考前才临阵磨枪,有严重的应试心态;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给予大学生太多的诱惑,而学生又往往是非观念淡薄,辨别力、自控力不强,部分学生很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专业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的关系,不重视专业学习,热心于其他方面素质的锻炼培养,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学校虽然大力加强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但学生纪律松懈,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建设优良学风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问题。

过去,我们对出现不良学风的原因,常归咎于高效规模扩张导致的师资力量跟不上等问题,而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各高校也通过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来增强办学实力。但学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下滑的趋势。这说明不能仅从客观办学条件上找原因,还要从主观思想认识上、从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成效上寻找原因。⑤事实上,目前高校对学风问题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抓学风的办法不能与时俱进,投入也明显不足,没有真正把学风作为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主动把学风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

3 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相结合的学风建设体系,探索、实践强化学风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3.1 加强领导,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首先,学风建设与学生教育管理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性和相互关联性,高校要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及时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切实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要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常抓不懈。通过各级领导、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搭建学风建设的平台。其次,学风建设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相结合的学风建设体系。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上,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坚持细致的思想教育与严格的科学管理相结合,坚持学风建设与学术建设相结合,坚持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加强目标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优良文化氛围,建设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学风建设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1)深入开展督导检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建立学风预警制度,采取德育实践教育,对违纪学生进行帮扶,对学业有困难学生进行督导,大力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优秀的人物、事件、氛围影响带动和塑造学生。提倡以学为主,诚实守信,创业创新,全面发展,把思想教育贯穿学风建设的始终,激励学生共同致力于目标实现的良好氛围,实现学风良性循环。(2)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多鼓励、多赏识的理念。结合对学生在学业深造、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技能比赛等方面成绩的宣传,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为学生树立信心,树立好理想目标,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大学生活。(3)开展“大学生涯目标规划”活动,进一步明确大学各时期的目标任务,帮助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4)制定学风建设长期规划,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整合,加强学风建设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多渠道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理解、支持学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5)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起紧贴市场的专业开发机制,通过开设选修课、企业进校等形式,增加实用型、技术型和研究型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合格加特色”的学生,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6)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将家庭教育有机地纳入到学风建设的制度体系中来。(7)建立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机制,落实辅导员深入课堂制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8)严格落实学籍管理及有关规章制度,对学业成绩不合格、经常违反教学纪律、学习不求上进、表现差的学生要严格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以增强制度的严肃性。(9)加大考风建设,保证优良学风建设成果。突出对考试环节的管理,严把成绩评定关,严肃考试纪律,端正考风。

3.3 抓好班集体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学习标兵队伍”三支骨干队伍建设,实现学风建设的基础保障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教学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载体。⑥班集体建设和学风建设密不可分,学风建设应该以班集体建设为突破口,只有做到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而培养良好的学风是班集体建设的中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爱之心,容易形成良好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环境,以此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合作交流,不断实现学生教育再教育的目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班级的核心,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成绩对其他同学起着示范作用,对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切实重视培养,加强教育与考核,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学业优良。要把班风作为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深入开展争创优良班风、学风活动,推进各班级学习风气的浓厚和学习竞争的广泛开展。① 周洋.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70-175.

② 宋明江,李德全.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6(8):80-82.

③ 谭箬.学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13-15.

④ 罗标.大学精神与学风建设[J].高教研究,2009.12(5):43-45.

⑤ 胡祖吉.创建优良学风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1(1):97-100.

⑥ 赵秀文,张丽娟.浅谈和谐班级的构建[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110-112.

上一篇:教师师德内涵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战略管理会计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