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从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围绕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数字化系统、财务风险管理三部分探讨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创新,以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企业财务管理 创新

当前我国处于信息化的大环境,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改革契机,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亟需进行财务管理创新以应对新的挑战。

一、网络时代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日渐成熟,包括相关防火墙技术和安全机制保证网络安全、大型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基于Internet的服务器、以及全局数据模型等。这些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企业管理带来了便利和高效率,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运用在企业预测、分析、检验领域的数据仓库技术,由于对MIS、DM和OLAP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出能够使过程一体化进行的技术。另外,随着包括CGI等接口技术的发展成熟,使WEB能够实现与数据库进行动态化的适时联接。

其次,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网络化创新提供契机。技术的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做后盾,而企业经营模式则由于市场需求的不同而进行改革与创新。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随之而来的市场需求转变使企业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电子商务转变,目前可以看到包括苏宁、国美等大型实体企业正在将线下商品搬到线上,开拓网络市场。这样的大环境使企业营运模式转变的同时,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整,使财务管理进行网络化创新从而与企业业务进行融合,达到高效率的资金运作从而为企业向电子商务的顺利转型做好基础。

(二)传统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管理机制层面,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分支机构的控制能力较弱,阻碍了企业进行高效率的资源整合,难以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另外,传统上财务管理中主要是指内部的资金投资筹资运营的管理,没有考虑到关注企业之外的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对外界环境反应的灵敏度。在资金的处理方面,传统财务管理无法与电子支付、电子票据等新兴的网络支付模式达到融合运作。

其次在信息处理层面,对于信息化时代大量信息的冲击,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在进行信息处理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在企业运营中属于独立的单元,不能与其他系统包括业务系统进行有效协整,这将导致财务管理系统对业务信息的处理迟缓,阻碍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较难,资金使用成本高,效率低,大部分财务信息对于企业运营没有价值,资金浪费严重。

二、信息化视角下的财务管理创新对策

(一)加强财务人员网络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进行改革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同样应该首先重视对人力资源网络技能的开发。人力资源的网络技能培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应该塑造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和理论基础,强调效率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的网络化创新如何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同时向员工普及网络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包括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过程中使用的ERP等信息系统运作机理,以及信息系统如何达到高效率运作。其次应注重培训员工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大型数据库的使用,包括海量信息的输入、编辑、存储等技术应该达到熟练掌握。

(二)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集中式财务管理系统

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其对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和对分支机构财务信息协调能力较弱的弊端,阻碍了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反应、即时整合资源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网络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应结合日渐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使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发集中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系统的内部资源整合。根据财务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集中式的财务管理系统应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财务决策和控制三个层面,这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算、控制、决策融为一体,有助于企业财务资源的协调和控制,对于企业进行资金的筹集、投资、资金运营等业务,提供了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三)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指企业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与控制过程,目的是使企业资金损失降到尽可能小的范围,为企业理财提供保障。在当前网络化信息时代,数据库容易被攻击,企业财务管理时刻面临较大风险,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构建财务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应该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检测和分析,同时设定预警指标和敏感性指数,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有预见性,从而将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杨丽.基于信息化视角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财经纵横.2011(1):143.

[2]Qingrong Lu.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Information.2010(1):33.

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物流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通过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互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物流信息的收集,交换和共享。物流信息化的建立,不仅为物流发布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而且还提高企业人员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物流企业也可以从中受益。

关键词: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思维

引言

为了实现物流公司的信息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并实现高效率,由于信息技术的存在,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大量信息,从而实现了物流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物流企业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之间的信息共享,管理人员可以立即获取丰富,全面的物流信息,实现物流管理的开放性,并加快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咨询,高信息的可信度,信息化数据集成了大规模的物流管理数据,形成了虚拟数据库,分类,汇总和数据信息录入,因此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最后是完善自动分析功能。在信息管理中,数据信息分析是重要的内容,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入探索物流管理信息的价值,实现自动化分析,并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物流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物流公司规模经济的发展,管理包括两个部分,一种是生产管理,另一种是业务管理。物流企业的扩张将增加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组织协调压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的系统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企业管理机制与企业发展规模不匹配,规模扩大只会增加企业的负担,造成规模不经济。企业规模的增加将增加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并且需要适当的管理系统来优化管理并降低每个链接的成本。简而言之,管理水平是否与企业的扩张相适应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公司使用的设备更加专业化,使用的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工作流程的操作更加程序化和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规模化。当公司的发展规模达到目前的顶峰时,继续扩展并不是明智的决定,并且可以基于相同规模的公司升级技术和流程,以提高生产率和产量。技术因素是动态因素,技术因素可帮助公司更好地确保规模经济。

扩大服务规模是物流公司获得规模利润的重要前提,这些扩展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的,只有大的市场需求才能保证市场规模能够满足企业的服务扩展需求,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将相应地扩大服务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可见市场需求是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根据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每个部门必须达到基本的数据共享目标,并在每个部门信息转换的前提下提高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例如,在物流和仓库信息的电子转换过程中,可以使用同一数据库共享相关信息。只要的部门不对信息系统进行大修或数据库信息不匹配,就可以结合使用共享技术来解决问题。在物流公司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各部门必须建立合作关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领导部门统一安装信息化硬件设施,对关键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并提供技术人员。有必要提高运作水平,建立系统的结构使用,维护和日常护理的机制。信息系统建成后,有必要首先进行联合调试和联合测试,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进行改进,并优化应用效果。同时,结合电子枪结合使用条码采集物品信息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的采集效率,为现代物流企业信息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人才培训和转介是公司获取技术人才的主要方式。对于物流公司,要求技术人员促进建立基于信息的物流管理系统,因此,公司应在特定实践中注意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开发。 制定计划,聘请科学人才,聘用先进社会人才,吸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才,投资建设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增强企业人才竞争力,提供物流管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 我们将继续教育在职人员,提供参与和学习内部教育的机会,并建立一个发展特殊技能的平台,使员工能够自我发展。

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是技术研究和应用,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面临技术瓶颈。为了克服这个瓶颈,有必要解决技术落后问题,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克服两个重要的技术难题:电子数据交换和产品自动识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可以实现消息标准化和文档格式化,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产品识别,语音识别目标,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为了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有必要加快物流管理技术研究进程,并充分利用物流管理的深刻需求。由于物流公司的现代管理必须基于国际视野,因此在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吸收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并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以确保公司的管理模式可以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基于技术手段,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經济效益。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对资源的开发

首先,公司必须建立一种吸引人才的招聘机制,同时阐明人才必须具备的技能或素质,从而使招聘过程更具针对性。有必要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薪水,以及更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平台。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企业必须继续提高实力,让人才看到公司的发展前景。内部人员还应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信息水平,以更好地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建设工作。其次,为了提高信息标准和规范,企业应将信息资源的使用和开发纳入其正常的工作范围,并将其置于对构建物流管理信息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同时,在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应注意信息的使用,收集,传播,处理和分析。

结束语

建立企业物流管理信息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准确地了解信息化的发展,了解当前的形式,在技术开发,资源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不断完善各个环节的工作,调整业务状况,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统。只有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才能促进公司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怡.浅谈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其策略[J].智富时代,2017(6).

[2]高岩.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34).

[3]胡胜楠.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5):71-72.

[4]何奕呈.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2):76-76.

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国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厚,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极大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生存和发展受到团青工作的直接作用和影响。基于此,电力企业应立足于具体形势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不断提高团青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电力企业;团青工作

引言: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青年员工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综合素质、技能水平等都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对当前现有资源加以整合,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开展团青工作,在提高内部凝聚力的同时,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电力企业做好团青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作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柱力量,绝大多数团员青年有着较高的学历,同时在专业技能上也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在岗位上能发挥巨大作用。在当前形势下,行业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也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团员青年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接收能力,能迅速适应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从而为业务水平的提升带来积极作用。从这一层面来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团青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

(二)提升电力企业的凝聚力

作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团青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团青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团员青年的思想认知水平以及技能水平,从而为企业工作氛围的优化带来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将得到有效提升,不仅有利于员工工作质量的提升,更能帮助企业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有利于确保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提升。

二、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团青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电力企业团青工作创新管理

在开展团青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各方实际因素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制定相关决策,从根本上确保团青工作的开展能够与时代发展相接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团员青年的实际诉求,并将团青的利益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尊重、关心团青,以激发其工作潜能,并提高团青对电力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可对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和变革,采用创新且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手段来开展团青工作。其次,还应对当前的服务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以真正发挥共青团体在电力企业中的建设主力作用,不断推动团青工作向新的层面发展。最后,企业还应深刻认识到其本身所存在的制约性和局限性,在日常工作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帮助团员青年减少工作失误,全方位确保优秀团青队伍的打造。

(二)加强团青工作经验的总结

就当前的具体情况来看,团员青年年龄较小,性格冲动,因此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近年来,团员青年人数也在不断下降。基于这一现状,电力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深刻认识到团员青年的个性化特征,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给予团员青年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参考前人的工作管理模式,总结前人的工作经验,并融入时代元素,以形成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团青工作模式。与此同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还应确保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帮助团员青年缓解工作压力,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从根本上确保团员青年的作用能够得到真正发挥。

(三) 发挥网络优势,增强团的信息交流工作

在网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网络在国民生活中的渗透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力企业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开展团员青年的管理工作。企业可构建现代化网络平台,来帮助团员青年提高对企业的认知水平,加强宣传,以团员青年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团建工作,全方位确保团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在社会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企业的团青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深刻认识到形势的特征和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团员青年工作,才能够深刻感知到团员青年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具体要求,从而为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为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四)加强团青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水平

许多电力企业的工作单一且枯燥,在此背景下,团青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不容乐观。电力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电网建设以及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电力企业的建设责任重大。而从另一层面来看,电力企业自身的建设又受到团青工作的直接作用和影响。基于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团青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以及道德建设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应通过宣传、培训等工作来帮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团青年工作的重要作用。就当前了具体情况来看,许多团青工作人员年龄较小,因此在办事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此类问题的存在,则会对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但从另一层面来看,团员青年能够迅速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因此,在开展团青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工作人员的优势和劣势,采取措施来对其进行引导,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确保团青人员的作用和优势能够得到真正发挥,从而为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市场地位的提高奠定基础。

(五)加强团青工作者技能方面的训练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电力企业想要获得长足发展,首先必须提高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电力企业在开展团员青年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技能水平,从而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對于企业而言,老员工的丰富经验能够对企业发展带来巨大作用,但新员工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团青工作者的技能水平,为了充分发挥监督和激励作用,企业还应对当前的奖惩制度进行完善,以确保团青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并提高工作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不仅有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更能为企业的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市场形势不断严峻,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首先应将青年团员的培养纳入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对工作方法加以革新,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确保工作潜能得到真正发挥,并提高团员青年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全方位确保团员青年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管向涛.“三创新”推动电力工程企业团青工作发展[J].当代电力文化,2020(11):76-77.

[2]高琼.切实做好新时代下企业团青工作[J].中国盐业,2019(18):41-43.

[3]杨君,冯文操,汪慧娟,虞玉婷.加强团青工作提高电力企业凝聚力[J].江西电力,2018,42(11):55-56.

[4]张杰,徐丹.创新思维提升电力企业团青工作水平[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238.

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角度出发,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展开分析讨论。首先对会计信息化做出扼要阐述,为全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剖析了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最后结合现实问题提出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建议。期待为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会计;会计信息化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驱动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快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步伐,也倒逼会计信息化变革创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会计信息化开始发展,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已初见成效,但是置于大数据语境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吃透企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内涵,明确会计信息化价值,把握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要求已经成为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1.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所谓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指针对会计信息化中反复出现的概念进行定义,对经常使用的软件、技术等做出统一规定,进而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规制范式,通过对会计信息化流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录入、梳理与处理、输出传递与资源共享的规制,可以生成会计信息化的一般标准,最终达成多方共识,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可持续发展。换言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就是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总结与概括出的科学制度。大数据下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元数据标准。即会计信息的表达形式标准,主要功能为对数据信息获取渠道與方式进行规制,针对数据信息录入管理系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做出解释,将企业财务数据作为基础构建数据管控中心。第二,XBRL标准,即过渡阶段以及终端输出环节的标准,具体指对会计报告的发布形式进行规范,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发布以及传递共享等流程做出规范要求。第三,数据接口标准,即会计信息在开展交换中的标准,主要用来管制与规范不同管理系统与软件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第四,会计信息安全管控标准,这一标准是确保上述三项功能或标准顺利执行的综合标准,确保会计信息安全、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使其“天职”。

2.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价值

第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积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让市场中的软件研发企业具备标准范式,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应用、传输、共享等程序具备统一标准,从而实现信息处理过程的规范统一,利于会计信息化相关软件系统的多样性发展。第二,快速建立起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让企业的各类数据信息不再孤立存在,而是与市场中的其他企业实现互联与共享,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与综合绩效,也可以促使企业工作流程更加规范、现代,同时可以为企业制定各类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另外,建立起标准体系之后,企业检索与利用信息会更加便利,可以在执行标注体系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个性化剖析与利用。第三,大数据时代中,构建企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可以引导企业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披露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从而让投资者快速地、全面地获取企业信息,对意向投资项目系统了解以及拟定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利于投资活动的顺利展开,微观上看利于企业发展,宏观上看利于推动投资结构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第四,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能够让外部审计单位更加精准地获取企业财务信息,进而精简外部审计程序,节约审计资源,利于审计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

二、大数据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困境

1.数据收集与处理困境

大数据时代中,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迅速,其中最为吸引眼球的是海量的数据资源从何诞生,以及面对信息“井喷”形势,企业该采取何种措施予以处理。享誉全球的数据专家维克托曾在《大数据时代》一文中提出,企业在顺利完成数据信息收集之后,做好处理是关键,安全存储和高效利用是难题,如实现计算机网络搜索之后,某项检索指令已经过期。大数据时代中,数据信息已然成为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本,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而且,大数据语境下企业的数据来源更加广泛,其得益于互联网的强大与快速。也正因如此,企业可以对客户经济活动信息等快速获取,随之便可以结合客户的消费喜好、需求等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但是,当企业将顾客信息上传到云端进行管理之后,各类网络安全风险,如客户隐私、信息窃取与篡改等随即来临,由此确保数据信息安全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集中关注的问题。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运行都需要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所以,如果企业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就值得考量,容易导致企业做出错误预测与策略。综上,大数据时代中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正确处理和安全存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海量信息的传输困境

大数据语境下,会计信息化运行与发展的环境基础为互联网,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企业都必须具备完善优质的网络传输环境。但是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看,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数据信息网络传输负荷量极大,导致信息传输困境重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延时与滞阻问题。就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而言,网络负荷量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数据存储与传输转换过程引发的,部分企业现有网络技术,对于网络故障检测、故障预警以及自我修复等问题无法快速解决,导致信息传递延时、滞阻。第二,计算机核算量超载。该问题的出现会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如今大部分企业依旧沿用传统会计管理系统,该系统已经无法应对大数据时代中的各类复杂数据信息业务,极其容易引发核算量“超载”问题,不利于企业及时获取精准的会计信息。第三,网络信息传递滞后性。该问题容易引发会计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完善等问题。现阶段企业普遍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基本都会遵循先交易后记录的原则,其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时效性的需求,因为企业需要随时掌握各类会计信息,这样才能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进而制定科学决策,如果无法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就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传统用户的排斥困境

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又一难题随云计算、云会计诞生而来,一部分企业会计用户主观上排斥“云计算”、“云会计”,原因在于传统会计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比较少,导致其无法深入体会云会计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现实价值。传统会计不积极应用云计算,会导致会计信息化进程放缓,最终使得企业无法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不利于企业快速融入大数据时代中。所以,积极转变传统会计用户的思想观念,提高其对云计算、云会计等新技术、新平台的接纳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数据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1.积极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大数据时代中,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是拥有可以为企业数据信息服务的平台,即云储存平台。尽管现阶段云会计服务系统的安全系数普遍较高,但是立足企业对会计信息掌握这一视角,依旧差强人意。因此,为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补发,必须积极构建拥有核心数据可的会计信息服务平台:第一,企业需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部门针对企业信息系统运行规程去建设完善的云会计服务平台,所以企业需要深化贯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信息系统》、《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文件精神,唯有如此才能为云会计服务系统建设提供科学、精准指引,进而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风险系数降至最低。第二,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与愿景诉求,科学判定各类重要商务信息是否可以放心地交给数据服务商实施管理与运行。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在于,云会计系统属于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对于企业而言势必存在风险性,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其对云会计平台做出综合评价,之后着手建立符合会计实务需求与企业发展需要的,可以掌握企业核心数据信息的云会计平台。第三,企业在构建云会计信息服务系统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经营发展中的业务类型、频度等做出灵活设计,选择适合企业现实需要的,可行性系数高的数据模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一个可以或者可能接触企业核心数据信息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实施身份信息验证,之后开展严格规范的安全系数评估,切实保证企业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2.变革企业会计经营思想

虽然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传统会计运行模式已在企业深入人心,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创新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中,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企业管理者、领导者以及全体员工数据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价值,摒弃传统会计管理思想,以全新的姿态、匹配新时代、新常态、新市场经济的理念去构建会计信息化体系,迎合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第一,企业需要在云会计、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等高新技术引入之后,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现状对会计机构做出及时调整与变革,组建能够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与云会计运行的管理框架,确保全体企业成员真正体会到会计信息化的快捷与便利,进而积极转变传统思想接纳这一新鲜事物。第二,企业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经营管理理念,设计会计岗位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权责利分离”的原则,同时还要在会计信息审核等方面强化授权、审批管理,规避不准确、不时效等会计信息的存储与应用,预防相关工作人员出现越权舞弊等行为,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管控會计信息化风险

会计信息、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如技术因素、操作失误以及自然灾害等。为确保大数据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必须综合多方面措施控制各类风险。第一,企业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计算机病毒与网络黑客攻击,强化网络风险防范能力。同时,企业应该引进最新数据加密技术与防火墙技术等,为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持。第二,企业在组建云会计服务平台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内部操作制度,以制度约束和规范相关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的操作行为,阻止非相关人员的越权行为。如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设置身份验证,并且设置好会计信息储存与处理的隔离装置,以及规范的计算机操作与接触日志,为保障企业会计信息化安全提供人为全力支持。第三,企业在引入会计信息化系统之后,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计算机、机房、供电系统等区域实施定期检查,排查各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对各类会计信息实施备份与加密处理。在预防企业会计信息被窃取、篡改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可以快速恢复运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必须深入剖析现存问题,积极转变传统会计思想,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脚步,推动会计信息化变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郭建立.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252.

[2]于阗.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9(14):166-167.

[3]刘欢.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191.

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5篇

“点菜式”与“交钥匙”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996年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H股和A股。当时公司主营以细纱机为主的棉纺织机械设备、化纤设备及其专用配件。1999年开始,先后通过重组并购,形成了全国唯一一家具有棉纺织成套设备全流程工艺研究和设备研发、制造、营销能力的大公司。产品包括清、梳、并、粗、细、络、捻、织为主导的成套装备(包括棉纺织主机及专件)。

随着完成重组并购,经纬纺机针对棉纺行业内由用户“点菜式成套”向提供“成套交钥匙”一站式服务的发展需求,提出发挥自身优势,由成套销售起步,进而组织成套开发,到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纺织全流程成套解决方案。

到“十一五”前期,国内纺纱设备成套水平,除清梳联用的企业较多外,其他连续化技术较少出现于国产装备。网络监控和管理方面,绝大部分工厂还未进入信息化的轨道,停留在人工管理的水平。用人多效率低,数据准确性差。只有个别厂家实现了以提供产量数据为主的联网。用工水平方面,国内万锭用工先进水平在50~60人左右。只有个别企业的个别新型车间达到万锭用工30~50人。能源消耗、质量指标等方面一直是棉纺企业关注的重点。

国际纺纱设备成套先进水平,自动化程度方面,实现大部分纺纱工序的连续化生产,实现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网络监控和管理方面,应用先进的数字化网络技术,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控,对产量、质量、设备状态和报警、工艺设计与专家分析系统的应用等,工厂用人少。用工水平方面,国际上先进的纺纱厂万锭用工已达到30~60人的水平。欧洲全自动纺纱车间的万锭用工仅为6人。

为了缩短与国际成套纺纱设备之间的差距,提高装备水平,为纺织企业提供高产、高速、高质、高效、高稳定性的现代化设备,实现纺织企业的全程在线控制、网络管理,实现产业升级。2008年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纺织设备”项目,批准立项由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的研制。

高效现代化棉纺成套设备重点攻克成套设备中的数字化单元机的高产、优质和提高可靠性技术;粗纱自动落纱和空满管输送技术;细纱集体落纱和留头技术;带识别功能的细络联系统;棉纺设备网络监控与管理技术;以及高效现代化成套设备的纺纱工艺、质量控制模式、设备维护等技术。实现高效现代化棉纺成套设备的自动化、连续化运行。

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与国外最先进成套棉纺设备相比,可以为用户提供成套棉纺设备、工艺及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强。而国外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完整棉纺成套设备解决方案。

高效升级领跑行业

能源消耗、质量指标等方面一直是棉纺企业关注的重点,2008年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纺织设备”项目,批准立项由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的研制。这是为了缩短与国际成套纺纱设备之间的差距,提高装备水平,也为能向纺织企业提供高产、高速、高质、高效、高稳定性的现代化设备,实现纺织企业的全程在线控制、网络管理,实现产业升级。

高效现代化棉纺成套设备重点攻克成套设备中数字化单元机的高产、优质难题,并提高了其可靠性技术。我们还研发了粗纱自动落纱和空满管输送技术、细纱集体落纱和留头技术、带识别功能的细络联系统、棉纺设备网络监控与管理技术,以及高效现代化成套设备的纺纱工艺、质量控制模式、设备维护等技术,实现了高效现代化棉纺成套设备的自动化、连续化运行。

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已经获得专利授权87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设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连续化:粗细联合实现粗纱自动落纱、空满管输送;细络聯设备实现集体落纱,管纱自动分拣、引纱、导入络筒单锭生产,实现粗细联合、细络联连续化设备的国产化配置;信息化:系统实现在线检测、远程诊断、网络管理,达到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的目的;工艺技术:通过对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工艺研究和试验,设计了全套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达到USTER2007公报5~25%的水平;节能技术:细纱机采用高速节能锭子,碳纤维滚盘,超高精度罗拉;自动络筒机采用变频负压吸风风机闭环控制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同轴传动技术;万锭生产示范线在除尘空调等方面节能降耗有突破。以上技术应用降低能耗达10%左右;可靠性研究:首次进行棉纺主要设备可靠性摸底试验及认定,完成了可靠性评价文件,并在行业推广。

“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关键技术及工艺开发成功,体现出成套项目中各工序的协同效应,提高了每个单机的综合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将加快棉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善棉纺织企业招工难和纺纱成本日益上升的趋势,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效益。带动了各关键单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推广。2010~2011年,经纬股份成套销售以集体落纱细纱长机为标志的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人民币,新增利润5756万元,新增税收3453万元。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和改造纱锭500万锭,按综合市场占有率40%计算,每年有200万锭需求,按该项目带来的增量需求20%计算,再加上出口10%的比例,可带来年增量销售45万锭。 生产网络监控系统是我国棉纺织企业信息化的薄弱环节,设备绝大多数处于没有网络的单机作业状态,不利于决策者快速和及时掌握生产状况。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拥有棉纺设备1亿锭,多数未配置网络管理系统。从2011年开始,经纬纺机每年至少有200万锭棉纺设备标配联网系统,若加上对棉纺企业现有设备的信息化改造,市场潜力巨大。

企业信息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中小企业信息化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吉林省中小企业正在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直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统计的数据显示:87.9%的吉林省中小企业认为高层领导给予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有64.8%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配合是保障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仅仅有26.4%的中小企业认为相应的专家咨询是重要因素。因此在政府和企业高层领导的推动下,进一步推进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将有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管理基础薄弱, 基础数据不完善。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在发展进程中, 近三成的中小企业在数据管理都存在诸多问题,28.1%的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吉林省部分中小企业对科学管理方法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所需的基础数据很难系统地、完整地采集, 增加了信息化普及的难度。(2)吉林省中小企业管理者认识观念不到位。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人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一些优秀人才流失。这是吉林省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3)吉林省政府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当今吉林省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比较重视,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工作却始终提不到更高度来对待。虽然相关政府部门在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给予优惠政策,又成立了中小企业专家咨询组织,但是这些支持并没有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氛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缺少一个公共信息平台。(4)信息化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的问题。信息化供应商没有很好地正确引导和帮助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和生产流程,没有能够让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在信息化后期服务上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用户和供应商不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另信息化供应商没有针对吉林省中小企业各自所处行业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小模块式的信息化软件操作平台,制约了吉林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二、加速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1)推广科学的管理方法。吉林省政府要在万名老板培育工程和千户企业成长工程中,通过对吉林省中小企业的领导人进行培训,组织参观优秀企业,让其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及给企业带来的重大成果。(2)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建立联合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协调、相互支持、积极协作。同时结合吉林省的区域特点,积极务实推进各项信息化工作,努力构建一个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平台。(3)强化人才的培训质量和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要实行多层次培训。首先对中小企业的领导给予信息化的培训,使其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其次培养企业的相关技术人才,逐步在企业内形成信息技术人才梯队;再次积极引进外部高级信息化人才,充实本企业信息化方面的队伍力量。通过这种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和引进可以更好地使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快速上升到新的台阶。(4)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吉林省中小企业和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有着相同的特点,那就是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泛和规模小、发展不均衡。在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源优化、信息表格化、流程程序化、分工契约化。这就需要吉林省在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过程中,依据整体规划和分期实施的战略部署思想,完成这一项系统工程。(5)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吉林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投入,在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树立信息化榜样,发挥好典型效应。政府部门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吉林省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6)为企业量身订做信息系统。吉林省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因其行业及其规模等方面的特点,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在建立在ERP系统的时候,其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与大中型企业的要求均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软件供应商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同的参数,开发适合的信息系统来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帮助吉林省中小企业分担风险,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致力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冯涛.浅议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企业导报. 2011(21)

[2]张庆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障碍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上一篇:协调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绿色税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