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2024-01-27

体制改革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俞可平,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学者,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导,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凯风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德国自由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作为政治学者,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民主和法治的大方向。”俞可平说。

作为知名学者,俞可平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采访请求,大部分都被他委婉谢绝了。但他并不是难以接近的埋首书斋、远离社会的学人,他的思想自《民主是个好东西》起,早已被民众熟知。采访联系了将近一个月,我和责编一起,与俞老师反复通信,他给我的感觉是温和、谦逊。他的办公室也是书房,赠人以书是他的爱好。采访结束后,俞老师选了几本书送我,我请他写一句话,他想了一小会,说:“我送你一句我常用来自勉的话吧,和你共勉。”随后,他挥笔写下:“不左不右走人间正道。”

我问:“不左不右,可以理解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吗?”俞老师回答:“孔子的中庸,更强调折中,而有的时候,(不左不右的)正道不一定是折中的。比如说,邓小平当年扭转阶级斗争,那是很多人反对的,但它是人间正道;再比如,我一直倡导民主,我认为这是人间正道。”

深化改革,是因为公共治理出现了困境

《同舟共进》:您曾经说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决定》的最大亮点,就是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当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什么中共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一个总目标?

俞可平:这既是对我们改革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目前我们面临挑战的回应。

治理改革的成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一个基本的原因是,我们不仅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变革,也对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变革。但是,中国的政治改革不是许多西方学者理解的那种政治体制改革,不涉及基本政治框架的变动。这是一种以政府治理或政府管理体制为重点内容的改革。一方面,中国政府不断重申不照搬以多党竞争、全民普选和三权分立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政治模式;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又十分强调政治改革,特别是以行政管理体制为核心内容的政府治理改革。如果按照多党竞争、全民普选、三权分立的标准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确实没有什么变化。

然而,如果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就会发现中国的政治生活在过去35年中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例如,在依法治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政府问责、政治透明、行政效率、政府审批、地方分权和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变化和清晰的路线图:从一元到多元,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封闭到公开,从管制到服务。完全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成功,或者说,中国能够在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长期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国治理改革的成功。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存的许多体制机制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我们在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仅以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为例,就可以发现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問题,包括选举、协商、决策、监督等基本民主治理制度还不健全;公共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官员的腐败和特权还处在高峰时期;公民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公共利益部门化现象相当严重,社会不公平现象突出;动态稳定的机制尚未完全确立,群体性事件急速增多,维稳的代价不堪重负;政府的公共服务还相当不足;政治透明程度相对较低;行政成本过高而效率低下;人治的状况依然严重;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自治的程度相当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公共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协调;党和政府公信力流失,等等。

尽管我不认为我们党存在执政危机和统治危机,但我们确实存在明显的局部治理危机。公共治理的危机,典型的表现就是我所称的“城管式困境”。

《同舟共进》:记得您在2012年“重构治理秩序,走向官民共治”一文中也提到过“城管式困境”,并且认为是公共政策的最坏结果,为什么这么说?

俞可平:是的,我在那篇文章中指出,在一些公共领域,我们正面临严重的治理困境,急需重建新的治理秩序。在公共治理领域,最佳的政策效果是“帕累托最优”,即政策相关方只有利益的增加,而无利益的损失。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是截然相反的情况:利益相关者都对相关政策不满意。我把利益相关方都成为输家的政策困境,称为“城管式困境”。因为“城管现象”是这类政策的典型案例:管人者与被管者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双方都不满意。人们怪罪于“城管人员”,但城管人员同样也冤屈满腹。

一种政策如果没有赢家只有输家,无疑是最坏的政策。在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随处可见。如“医闹”,大夫担惊受怕,患者则含怨藏怒。再如学校教育,学生、家长、老师都牢骚不断。更广泛地说,我们的维稳代价越来越高,而不稳定因素却日益增多;民生不断改善,而人们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却没有随之提高;举国上下都痛恨官员腐败,但腐败却仍在高位区;一方面,我们提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却又在政策上助长各地公共服务的差异化。凡此种种,都是治理的失序、失效和碎片化,是我们面临的治理困境。

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四种可能的效果:其一是政策相关方都从中获益,而没有任何损失,即全赢的局面。其二是多数利益相关者获益,而少数人的利益受损,即多赢少输的局面。其三是少数相关者获益而多数人的利益受损,即多输少赢的局面。其四是政策相关者的利益均不同程度受损,即全输的局面。任何理性的决策者都应当力争第一种结果,而坚决避免最后两种结果,特别要杜绝最坏的“城管式困境”。如何走出目前的治理困境?根本的途径就是重构公共治理秩序,努力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

《同舟共进》:很多人注意到,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提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个概念,也是首次用“社会治理”替代“社会管理”。提出这些新的概念有何意义?

俞可平:“国家统治”与“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极其不同的意义。它们甚至不是概念上的区别,而是理念的不同。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这是全新的政治理念。这一新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从实践上说,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势必要求在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的改革。

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是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

举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到成熟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性了。前不久美国联邦政府很多部门关门了,但这并未使美国社会陷于一片混乱。什么原因呢?因为美国的国家治理已经很成熟,尤其是它的社会治理很成熟,政府治理(尤其联邦政府治理)只是整个社会治理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即使出点问题,社会大体上还会正常运转。再比如日本,近些年来,它的首相平均不到一年换一个,但日本社会仍井然有序,这也是因为日本的整个社会治理比较发达、比较成熟了。虽然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也存在问题,但回过头来看中国,你能想象中央政府关门会怎样吗?你能想象最高领导人一年换一个会怎么样吗?

《同舟共进》:“统治”、“治理”这些概念在读者眼中也许都有点专业,但您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治理问题的专家,早在2000年就主编了《治理与善治》一书,您能详细说说“统治”与“治理”的不同吗?

俞可平:是的,“治理”的概念不同于“统治”的概念。过去我们讲“国家统治”,现在强调“国家治理”,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统治就是政府依靠垄断性的国家权力对社会进行控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统治的实质就是阶级专政。治理则是各个社会主体运用公共权威来维护社会秩序。

從政治学理论看,统治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其一,权威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国家其他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其二,权威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协商的;其三,权威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其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权力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五,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统治所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广得多。

比如说,我们搞市场经济以后,企业就是一个自主的运行主体,政府不能去干预,所以我们说企业治理,但不说企业统治。对内是这样,对外也是这样的。再比如,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但美国会干预其他一些国家的事务,其他国家就会对美国不满,认为这是霸权主义。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政府的权力不能超出它的国界。还有,当代世界有大量事务是全球性的,比如环境污染、金融危机、传染病、恐怖活动等,都已经不是单个国家能解决的,必须大家一起治理。于是,全球治理便应运而生,但至今还没有全球统治。

《同舟共进》: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有何特征,或者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俞可平:我们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好,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也好,至少要有这么几个要素:

一、公共权力的运行必须制度化和规范化,不能带有随意性。它要求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

二、民主化。所有公共治理以及制度安排,最终要保障主权在民,或者说人民当家作主。所有的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体现人民的主体性。

三、法治。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里,宪法和法律是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这是最核心的。法治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宪法和法律是最高权力,一个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第一层含义更重要,那就是宪法和法律才是最高权力,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讲的是“法制”,但现在我们讲的是“法治”。这两个词是有实质性区别的。“法制”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这在中国传统社会也是有的,如明朝的朱元璋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的,谁不按照大明律例办事是要杀头的。但这永远不可能是“法治”,因为皇帝总是凌驾于所有的法律之上。而在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里,任何政党、任何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宪法是最高权力。

四、高效。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较高的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

五、协调。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至少有三个特别重要的子系统,一是政府治理,二是社会治理,三是市场治理。这三个是最重要的子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种制度安排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它不是碎片化的,才能叫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

我认为以上五点,是评价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最主要的五个要素。其中,民主是区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所在。政治学家一般把现代的国家治理简称为民主治理。在古代,也有些王朝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是不能说它有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为什么?因为它保障的是封建皇权。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保障的是主权在民,要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所有的公共政策最终要体现民意。

官员素质与民主“四字诀”

《同舟共进》:《决定》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放在一起,如何理解“国家治理能力”?

俞可平:这里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其实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把两者放在一起,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是同一个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不过,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除了制度因素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治理主体的素质。纵使有最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如果官员的素质很差,贪污、腐败,没有公信力,能力很弱,你有再好的制度也运转不起来,也不能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所以,要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或者说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除了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以外,还要提高官员的素质。提高官员的素质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对官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公民教育和能力培训。第二件事更重要,要有一整套民主的选拔机制和权力的制约机制,不但把公民当中高素质的人选出来,而且当发现某个官员不称职时,还有权罢免他。前者叫“授权”,后者叫“限权”。民主其实很简单,要义在“授权”“限权”四个字。民主就是一整套人民对政府进行授权限权的制度机制。

在古代,可能个别官员的素质很高,但很难保证整个治理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每个王朝最初建立之时都朝气蓬勃,治理能力很强,但过不了多少年就又被另外一个王朝给替代了。所以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他指的是,中国历史无非就是一个王朝替代另外一个王朝,周而复始地循环。黄炎培问过毛主席,怎么跳出这个周期?毛主席说靠民主。毛主席说得还真对!

实现“制度的现代化”,需要“有破有立”

《同舟共进》:那么如何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破解公共治理的“城管困境”呢?

俞可平:《决定》已经构划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我还特别想强调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努力突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力呼吁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有两句话很好,我希望各级官员能够深刻理解其意义。一句话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福祉,是我们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这句话表明,所有的观念、所有的制度、所有的改革,说到底是为了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福祉。这就像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一样,只要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福祉”,什么都可以试、可以倡导,而不要先问姓“社”姓“资”,属“中”属“西”,是“马”非“马”。第二句话,即三个“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个“永无止境”,首先从时间维度来说,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永远不会终结。但我觉得还有一个空间的维度,不是到某个地方就停止不前了,任何领域,包括政治领域,都需要改革。否则,怎么叫“全面”改革?只有全面改革,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部门主义、地方主义,都是现行体制的弱点。一方面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这是我们成功的经验;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顶层设计,因为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必须从整体上规划和考虑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必须超越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而且要挣脱既得利益的束缚。

三、要善于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的经验,及时地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上升为国家制度。这些年来,很多地方做了一些很好的治理改革。在这一点上我有发言权,我主持“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有14年了。我们有两千多个案例,比如一站式服务、决策的听证制度、两票制、公推公选、政务透明、政务公开、问责制、离任审计等,很多是我们倡导和推动的改革创新经验,有些在全国推广了,但还有更多没有推广,甚至人走政息,挺可惜的。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应该把地方的改革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因为只有制度化,才不会人走政息。

四、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好的经验。治理体制和治理行为更多体现的是工具理性,而不是价值理性。治理创新、治理改革是世界性的趋势,我们应当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当然也包括政治文明的成果。中国这些年来在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除了我们自己创造的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得益于借鉴国外经验。比如听证制度,过去把它当作典型的资本主义制度,但现在我们也普遍推广,这是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不可或缺的制度。其他还有一站式服务、律师制度、问责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等等。

五、要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制度的现代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破,另一方面就是立。

破——就是一定要破除有弊端的体制机制。对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要坚决破除。我们现在有些体制是违背政治学公理的,比如说,权力与责任应当成正比,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部门权力大无边,却几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还有一些体制机制,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例如这次三中全会《决定》废除的劳教制度。还有不少制度要么设计不合理,要么相互打架。例如,党内的廉政法规有100多个,是全世界最多最齐全的,甚至具体到吃饭要四菜一汤。但是效果好吗?显然不好。这些制度该修改的要修改,该废除的要废除。

立——就是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现在还有很多好的制度没立起来,比如人民代表制度。这次关于深化改革,《决定》中讲了一条,“要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这一条在我看来就很有针对性。人大代表是反映民意的,可是选民把代表选出来之后,怎么反映民意呢?我们现在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机制。一些地方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效果非常好,“上访”数量明显下降。大家都说这个制度好,但不能推行。为什么?据说是因为有人担心“人大代表联络站”会变成西方的“议员办公室”。其实,这完全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我们的整个人大制度,包括人大代表联络站,本来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有什么好怕的?如果没有畅通的代表联络机制,不就是成心不让人民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吗?

六、要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的流毒。良好的国家治理,用我的话讲就是善治,制度是决定性的,但是光靠制度行吗?治理主体的素质也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有个最大的阻碍就是官本位。

“官本主义”就是“有权就有一切”,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为什么我近来研究历史上的官本主义?就是因为我想不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市场经济也建立了,民主法治也在推进,但社会的官本位现象却更严重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是院长、系主任,但我们从来不叫他院长、系主任,都只是叫老师。但现在,对一个院长、主任,只叫老师好像不行了。许多大学老师都想着做官,深圳有一个大学招聘处长,二十多个教授去竞聘。学术领域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领域。

现代政治文明和传统政治文明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传统政治文明的基础是官员的权力本位,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是公民的权利本位。如果不肃清官本主义的余毒,那我们理解近代两次民主革命的意义,先贤烈士的血岂不是真的白流了?所以,《决定》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可谓切中要害,我很高兴。

现代稳定是动态稳定,以疏为主

《同舟共进》:《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与您一直强调的观点吻合——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动政治民主发展。您曾说过有两种稳定——“传统的稳定”与“现代的稳定”,目前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才能实现“现代的稳定”?

俞可平:我一直倡导动态稳定,并把动态稳定界定为现代稳定,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以疏为主。老百姓有什么要求,对政府有不满,都可以让他们说出来,要有合理合法的制度保障老百姓的权利。我把静态稳定叫作传统稳定,它是以堵为主,什么都不让你说,什么都不让你干,这种稳定是维持不下去的,这样的时代应该过去了。

我一直特别强调动态稳定,但是动态稳定对政府来讲是极大的考验。第一,官员的素质要很高,要敢于面对老百姓。如果你自己也贪污,能力很弱,没有公信力,你肯定不敢去面对老百姓,去了以后老百姓也会把你困住。而素质高、能力强的官员,就不怕直接面对老百姓。现在的问题是,在现行选拔机制下,这样的高素质官员不太容易产生。第二,要有一些合理的制度机制,让老百姓自由表达其诉求。像人大代表联络站,就是很好的机制。

《同舟共进》:2013年初,《旧制度与大革命》因领导人的推荐而“走红”,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来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您怎么理解这句话?当下的改革是否存在这样的风险?

俞可平:很多人对此都有过解读,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说是在提醒统治者注意革命的情势、革命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总之不能太开放。另外一种解读是,提醒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革命的结果未必更好,整个社会被打乱,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

但我认为要说革命,还是马克思讲得最好。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是什么呢?他认为,革命是客观环境的产物,革命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爆发革命?那就是,当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而被统治阶级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时,危机就爆发了。他还有一个更深刻的观点,即政治的上层建筑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要冲破那个旧的制度时,如果旧制度还不做改革的话,就可能爆发革命。

讲革命,我认为更多的还是要看客观情势。为了避免革命,应当不断进行体制改革来满足社会经济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还要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求。

除了决心,还要“有宽广的胸怀”

《同舟共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很多亮点,比如您刚才提到的“要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但大家会否和以前一样担心“政令不出中南海”?

俞可平:遇到阻力能不能往前推动,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些阻力既来自于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但也可能来自决策者的优柔寡断,缺乏担当和责任。但是,中央既然有这么重要的一个决定,我相信我们党是有足够力量去落实的。如果真要做的话,也一定能够做到。比如禁止中秋发月饼,一个文件下来,都不发了。这说明中央的组织和动员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所以,能不能落实,关键是看决心大不大,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和高度的政治智慧。下定决心后,就是如何通過合理的设计,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改革不仅要集中全党的智慧,也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即将设立的负责顶层设计的中央改革领导小组,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将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点也非常重要,决策者和执政者要有宽广的胸怀。这个胸怀是什么呢?就是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定要超越任何阶层、团体、组织的利益,要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和全体人民利益的角度来推动改革。全部改革,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你担心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能不能真正落地,而我还担心另外一点,就是怎么做。有些改革其实并不难,完全可以做到,如单独子女放开两胎、废除劳教制度等。但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背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总目标。

首先,一定要按照法律办事。党既要依靠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来实施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但更要依靠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科学执政的现代治国方略。

其次,要遵循增量改革的道路。《决定》所涉及各个重大领域的改革,有些条件已经成熟,有些则只是指明了方向,应当分轻重缓急,选择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最后,要通盘考虑,统筹协调,体用并进。治理体制虽然更多体现工具理性,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体”与“用”,是互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如果不改“体”只改“用”,“体”和“用”之间的张力就会越来越大。例如,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现存的意识形态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张力,如果不努力进行理论创新,那么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将遭遇合法性的挑战。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体制上也要与时俱进。现在着重强调“协商民主”,要作为重点推动,我对此很赞成。但是我每次都要讲,一个完整的民主政治,第一要素是选举,如果没有正当性的选举,把具备优秀素质的人选上去,能协商出什么结果来?如果不能在官员滥用权力的时候,把他限制住,协商民主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在协商民主之前,还要有选举民主,它能解决前面提到的民主“四字诀”里的“授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有”和“权为民所赋”讲的都是授权。到现在为止,在制度改革上,“授权”没有太多的突破,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影响改革的效果。

体制改革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正面向纵深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最具时效性和 针对性的公共课程,借力互联网平台,迎来了创新教学理念和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的黄金时期。就“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机遇、现状和举措浅谈几点思考,力求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力行的教学目的,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互联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

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在我国8.54亿网民中,从职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分析,青少年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这表明“互联网+教育”的纵深融合发展趋势以及青少年学生是其重要的参与者和获益者。所谓“互联网+教育”,是指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向纵深融入教育行业,促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跨越时空地域等限制,助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等各个方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

(一)提供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库

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具有突破时空限制、传播迅速便捷、资源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为思政课教师搜集多元的思政教学素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思政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对网络热点资源进行严格筛选和提炼加工,使其与理论知识高度融合,成为丰富与活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生动案例和现实素材,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温度和深度,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奠定丰富的资源基礎。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跟随者和接受者,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纵深融合,青少年群体作为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主力军,享有更多的空间和平台,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如何扭转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枯燥乏味、说教味浓、假大空的普遍误解,如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模式,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并借助学习通、蓝墨云班等App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强化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从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着手,深挖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切入点,引导学生辩证思维,以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抽象知识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现实的温度,也有理论的深度。

(三)搭建共享优质资源的多元平台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手段愈加普遍的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改革,为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多覆盖面的传播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畅通的平台,最大限度地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有助于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

二、“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制度化建设仍然空白

首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由于受办学条件、生源条件、重视程度及投入度、培训力度、信息化运用能力等各方面实际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先进教学理念只停留在认知半认同阶段,真正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教师少之又少。其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但各高校仍然缺乏院级或校级兼具针对性和统筹性的改革实施方案,没有制度化的纲领性文件做指引和监督,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进程和力度。最后,大部分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中,理论课时远远超过实践课时,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法为主,课堂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参与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枯燥乏味。

(二)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热情,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受教学模式、课程特征以及学生对思政课存在主观上的认识偏差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只停留在“保过”层次,这是思政课教学最大的失败之一,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原因。

(三)思政课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评价体系

目前,各高校思政课考核采取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笔记、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面;期末考核主要采取课程总结、开闭卷考试、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此种考核方式看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则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仍然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考查,忽略了学生自评互评,影响学生自我教育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忽略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改进和完善。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三观、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坚定的家国情怀,最终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高校管理者在思想上要重视,在行动上要支持思政课建设

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要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做好顶层设计,搭建畅通平台,强化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思想上要重视思政课,在行动上要支持和助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自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和培训力度,组建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人员齐备的思政课专业教师团队,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升育人水平和质量。

(二)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是否能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忘教育初心,找准职业定位,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心中既要有历史视野和当下时局,还要有未来远见;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引路人;要善于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借力网络平台和资源,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多渠道优势,促进思政课堂与时代同步、与教师共鸣、与学生合拍,提升课堂的活力和吸引力,强化育人实效。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精彩思政课堂

现代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首先,青年學生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海量知识传输和多元价值取向,思政课教师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自主交流平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价值,并结合理论知识和热点案例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引导;其次,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性别比例、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知识储备等标准精细化分组,指导学生充分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搜集资料、筛选整合、组团设计、分工合作等环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打造精彩无比、活力四射、形式多元的思政课堂,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激发对思政课程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家国情怀,锻炼语言表达、团队协作、信息化运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最后,坚持从学情和学生所学专业出发,在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性质,将专业职业素养和思政课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搭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互联互通、同向同行的有效交流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大思政的育人环境,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重建思政课在学生心中的灯塔地位。

(四)细化课程考核指标,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检验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行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以思政理论课程特色为依据,能够反映出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实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细化课程考核指标、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过程性与成果性相统一、自主思考与团队合作相统一、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相统一、课上与课下相统一、校内与校外相统一、自主自觉和互相监督相统一、奖惩相统一的八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实现理论认知—价值认同—自觉践行的伟大转变,将三维课程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纳入评价体系,并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为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改革的黄金机遇,以敏锐的洞察力感知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并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上下求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步伐,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仲福.“互联网+”视角下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8(14):229-230.

[2]谭利,刘波亚.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思考[J].农家参谋,2020(11):240.

编辑 刘莉琴

体制改革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许多学生对于高中政治课的印象和概念都是说教课,认为主要熟背课文就能够做好考前突击,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当前,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许多时候,教师过于注重形式,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于当前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清楚的认识,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不断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关键词:政治教学;改革;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研究,找到当前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政治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于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政治教学活动,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灌输式方式仍然存在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在新课标下,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对于旧教材中内容掌握得比较透彻,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许多时候还是教师在讲解知识,采取一言堂的方式。这样就会使学生难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高中政治知识学习中,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 缺少启发式教学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政治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充分锻炼自身的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引导,只注重灌输学生政治知识。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 形式主义严重,教学缺乏有效性

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认真落实,许多时候只是形式主义。有的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了探究活动,但是过于注重形式,没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几个学生好像是在一起讨论政治问题,但是实际上却难以得到有效的探究结论。因为教师没能够开展更加有效的指导,政治教学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到了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四) 过度利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凭借其集视频、动画和图片于一体,对于学生视觉可以形成有效的冲击力,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完全依赖于网络上的课件,许多时候更是直接拷贝网络上的幻灯片,没有进行更多的内容创新和形式修改。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不适合学生的特點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 解决高中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 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养

想要更加有效地开展高中政治教学,保证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高中政治教学。

(二) 改革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

课堂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对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收获,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启发,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政治学习中有更加丰富的收获,充分保证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指导,让学生重视高中政治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不应该单纯地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政治知识。

(四) 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政治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对于提升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前提应该是教师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课件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一些适合学生的内容。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作用,让学生对政治知识有更好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找到更加有效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策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意识和态度,能够培养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加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加有效地开展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为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金春.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发展及问题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01):113.

[2] 周小爱.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亚太教育,2015,(27):40.

体制改革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大数据环境氛围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催生集成化、智能化思维。大数据技术的融入与应用,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创新渠道和有效途径。高校思政教学需应用好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整合、分析、量化,乃至交互等功能,使之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军师”、“武器”。为此,文章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和思维,浅析并提出几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数据技术是营造和支撑大数据教育环境的支柱。它是工具性的,是辅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型“武器”。高校要灵活运用这一武器,促使自身教改理念革新,对教学计划及目标进行科学化定制,并对教学评价量化执行。由此,使“大数据+”教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任务达成的良好范本。

一、树立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工具化思维,落实人本教育

1.学生本位为核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本,是让当代青年学生能够依托于系统的思政理论学习,获得思想意识的进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归根结底进行的是人本教育,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主线,并将其融合于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中,坚持做到“学生的思想走向哪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跟进哪里”的工作思路。思政课教师需确切地理解好大数据时代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善用数据化平台和工具化思维进行教学,既要把准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又要丰富和拓展教学形式,在新教育技术环境以及新技术应用中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2.数据资源为工具。教师教学理念及教育目标的落实,需依靠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来实现,现代化教育手段是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大数据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大数据教育技术应用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思考欲的“诱饵”。例如,教师在讲解唯物论的“量变与质变”时,将数据资源寓于课程内容设置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思政教育学科资源平台“深挖思政资源素材“,搜索、利用、整合相关资源,进行本课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拓展。另一方面,青年学生面对以技术为支撑新的教学形式、氛围,会倍感新奇,乐于对教师的引导作出回应,借此,教师的思政理论指导更容易入学生耳,乃至入学生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学生的喜好相契合,力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以往理性、抽象,乃至枯燥的理论学习,在新的传授形式下变得更有魅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去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当然,树立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工具化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全盘式”应用,而是要特别注重合理分配数据化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比重。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要注意对新技术应用的合理化认识,适用之、慎用之,以防过犹不及,淹没了思政教育的“生”本核心。

二、依托于数据集成与分析定制教学计划和目标,做到因材施教

1.数据集成与分析的应用。在相关教学改革中,思政课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的采集、分析等功能,形成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反馈,从而总结出客观规律,如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规律、思政知识的内化规律等。这样,教师严密监测、干预、调整思政理论学情就成为可能,也能够基于可靠性的数据反馈来定制特色化的教学計划、目标,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学情掌握与评析的可视化。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配备的各项智能仪器设备能够成为学生数据采集的工具,例如依托智能传感器来采集学生的校内活动轨迹、学习生活规律、关注热点及喜好等。具体而言,对学生应用一卡通进行图书借阅的数据,应用门禁卡在各个教学楼行动的数据,在网络化教育平台搜索和观看学习资源的数据、在校园门户系统内提交学业分析、进行课程教学评价和满意度测评等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储存于相应的智能芯片或云空间中,利用相应的算法把有利于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参考信息提炼出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可视”,从而进行进一步分析。此种可视化的、客观的学情反馈能够极大地避免思政课教师主观判断的片面性,为他们制定符合学生真实需求的差异化教学方案(计划、目标)提供数据支撑。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集成与分析功能,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及结果加以量化,构建评价体系

1.量化教学结果与评价。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数据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可仅依赖经验直觉的主观判断,可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如在线打卡学习时长、出勤情况等等。学生也可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和反馈、问卷调查和主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教学相长。

2.基于双向反馈的评价体系。思政教师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思政教学互动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形成用于反馈的数据。在翻转式的思政理论教学中,可以互动学习平台为依托,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平台上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总结的全过程。此外,在线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选择,是网络时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师生应用数字化平台的同时,在平台上留下“轨迹”,形成数据。这些数据在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后,便具备了挖掘和分析的价值,教师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完善教学设置,学生对学习评价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大数据工具的合理应用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综上所述,大数据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的改变、教学实施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的量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将数字化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打造技术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局面,推进本思政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卫灵.加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代化,国际化步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5):4.

[2]刘洋,沈佩翔.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质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4):6.

体制改革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初中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现象。新课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新课改  问题  策略

初中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下,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不少政治课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至深,他们对政治课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影响了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学习认识不足,他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乏味,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不够重视,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一些初中政治老师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对新课改重视不够,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落后,他们还是用习以为常的老一套的方式来授课。政治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一支粉笔,一张嘴进行讲解,他们往往一节课伊始,先照例提一两个上节课的知识点复习一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接着进行新课。学生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不时低头记下笔记。考试之前,政治老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整理,塞给学生,叮嘱学生好好复习背诵,整个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课上,学生学习政治的过程成了听讲、背诵的过程,从短期来看,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考试成绩,但是新课程理念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学生成了政治老师知识点的填充器,学生的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2.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进行授课,教学过程中,师生没有互动环节,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也没有互动。课堂上,老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内容,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进度,关注的是自己的教案能否实施完,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关注。至于学生们是否听懂,哪些地方需要强调,哪些地方还需要举例说明,学生是否存在困惑,政治教师无暇顾及。教师对于学生听讲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没有关注,也没有顾及学生个体,没有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发挥,没有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单一枯燥的授课模式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以发展,学习能力未能得到提升。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授课模式,消磨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3.忽视体验学习,脱离生活实际

新课改强调,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操作,指导自己的实践操作。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自己传授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忽视了联系学生的生活,造成了政治课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我们学生的生活又处处体现出教材中的内容。如《建设法治中国》一课,相关法律知识时,所列举的事例,就是普通人身边的事例。再比如《遵守社会规则》一课中,关于社会规则,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无论何时何处,我们在生活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源于我们学生的生活。但是,政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一味地注重理论教学,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和背诵,忽视了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引用学生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案例,没有让孩子们走进自己的生活,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缺乏生活体验,没有调动生活积累,因而就觉得政治比较枯燥乏味。

二、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1.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素养

初中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政治教师要运用所学到的新课程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理念,改变自己以往高高在上的单一的授课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政治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合作者、引路人。教师要弯下腰来聆听学生的需求,深入学生当中,精心调研学情,根据学情的需要进行备课,上课,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地讲解,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

“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主動探求知识。如教学九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一课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商场,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都有什么样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我们应该如何遵守,不遵守这些规则会有怎样的后果。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很快就能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走路需要遵守规则:走路靠右行;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这是交通规则,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商场里,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买东西要排队,不能插队,讲究先来后到,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等,只有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才能秩序井然,和谐文明。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则,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探究性的学习,印象深,感悟多,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理念。再比如,教学《创新驱动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到生活中探寻,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小发明、小创造,这些发明创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创新是如何驱动我们社会发展的。

3.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初中生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还是喜欢学习具体可感的内容,因此结合活动学到的政治知识,对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孩子们一定会终生难忘,有利于孩子们道德素养的提高。政治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组织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会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可谓是一举多得。相对于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们更加愿意到活动中体验,自主学习。

比如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些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就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走进课堂,带来他工作中接触到的鲜活的事例举办讲座,举事实,剖析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网络时代,学生们对关于网络的话题不再陌生,也很感兴趣。比如学习《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自己收集网络改变世界,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哪里。再组织学生搞一次辩论比赛,正方辩论观点:网络带给我们利大于弊;反方辩论观点:网络带给我们弊大于利。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学习这一单元的基础上,上网收集或者去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论点,在彼此唇枪舌剑般的辩论中感悟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他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多姿多彩的活动,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创新教学手段,注重过程评价

新课改下,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学习,合作中,小组同学分工明确,互相交流,有效沟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等模式进行教学,如学习法律知识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集声音、影像、动画等为一体,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要求我们不仅僅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及时为学生导向。同时,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鼓励学生独立思维,积极创新,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探究,提高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性。

结语

总之,在初中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毛. 初探中学政治课改革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5).

[2] 丁艳.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初探[J]. 现代交际,2015.

[3] 全贵州.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J]. 时代青年:教育,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学校)

体制改革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6篇

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观念, 实行教学改革创新。在实际教学中,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 只重视考分, 学生普遍缺少创新思维能力的状况。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要想迈上新台阶, 就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 要跳出传统教育的老圈子, 转变旧思想, 进行大胆改革创新, 加快创新教育的步伐。因此,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一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应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方向、课程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要践行新课改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高中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 要与时俱进, 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注重学生内在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 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必须充分重视教学导入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寻求规律、发现创新。因此, 考察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过程是评价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

教学要紧扣时代的脉搏, 理念要符合教改的新精神。教师要跟随时代发展, 善于钻研, 勇于创新, 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尽量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 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新问题, 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来应对。

学生是有差异的, 尊重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 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教师要想方没法赋予思想政治课趣味性、生动性, 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和方法, 力求做到科学的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为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而重要的是要能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尝试。

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勇于做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运用教材中的“相关链接”、“综合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才能让学生积极地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铸造人格, 提高素质。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之上开辟属于自己的空间, 利用自身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敏锐捕捉新信息的能力, 善于利用时政热点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教材相联系的特点, 处理好相邻学科的关系, 使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思维, 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尤其是高一年级使用着新教材的思想政治教师, 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除了要转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 意味着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让学生自信地想和说。教师要善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格”和“瞎想”。在创新性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 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决定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有多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加强专业知识和新课改理念的学习, 提高理论水平;要作有心人, 善于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每天的时政新闻中搜集资料, 为课堂教学积累素材;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尝试。

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政治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 大胆改革, 勇于突破, 善于创新, 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 投身到素质教育中去。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 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及其途径。

上一篇:网络优化移动通信论文范文下一篇:民族体育传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