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知识总结范文

2023-10-07

滑轮知识总结范文第1篇

《长城》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2、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3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

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相机板书) 远看 长龙

近看 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 奇迹 血汗智慧

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

(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 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3)感受构思巧妙的特点

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②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垒”等词语。 ③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出示长城近景图)

④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依靠长城来作战的?(播放城台场面录像,进一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

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⑥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品读第三自然段

(1)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品读体验:

①“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

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②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汇报。

③(课件出示第2句)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

A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

B “一步一步”“陡峭”

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层楼高! C.“数不清”“两三千金重”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3)补充文言文《孟姜女寻夫》及故事。 想一想,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它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课件出示)

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 3

新时代的长城。

2、作业: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它记录下来。

课后练习:

1.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 2.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滑轮知识总结范文第2篇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届讲授的是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和各自的优点,指出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并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了它们的省力情况,把滑轮与杠杆联系在一起。最后讲述了能同时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优点的滑轮组。

经过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关键是抓好学生的随堂实验。 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②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①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②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归纳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

②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③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和教学原则

根据《滑轮》一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学生实验、放电脑动画、观察、讨论、讲解为主的多边法教学。通过观察、实验和看电脑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原则:

①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④巩固与提高相统一的原则。

⑤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分以下几个环节:

1、新课引入:

用课件(胖子和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轮,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观察、讨论与讲解相结合:

演示定滑 轮、动滑轮的用法,学生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然后此实验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减小动滑轮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 格中。各实验小组分析论证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观察实验和相应的理论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 力。

研究滑轮的实质用课件动画说明滑轮是杠杆的变形。然后这样做可以让这个问题更直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学生在练 习本上设计滑轮组,用课件动画给出答案。学生在按照图中的设计组装滑轮组,研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和绳子移动距离和重物上升的高度的关系。然后这个实验有可能出 现偏差,这时可让学生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巩固强化:

①让学生对照本节知识进行小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滑轮知识总结范文第3篇

1 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沪科版教材八年级《物理》最后一个学生实验, 也是中考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探究性实验。学习它要以掌握功、机械效率的知识为前提, 同时实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中考中属于必考内容, 而且在中考中所占比重也比较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绝不可掉以轻心。

2 教学目标的制定

依据教学内容, 我把本节课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定位为以下几个:一是让学生练习组装滑轮组,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是通过实验分析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 三是探究提高滑轮组效率的途径或方法, 四是加深对机械效率意义的理解, 五是培养学生间合作共事与协同配合能力。这五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应该说这一目标, 突出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是合理的, 也是科学的。

3 教学流程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我的设计思路是:先回顾一下“三种功” (即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的含义, 机械效率的定义、公式, 再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由学生亲手来完成实验, 最后得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这样的流程设计, 契合知识内在的逻辑性, 突出教学的层次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 实验小组的优化

为了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 并尽可能让每个小组的实验都比较顺利, 我划分了24个组 (平常是划分的12个组) , 且对全部49名学生进行了优化组合, 采用了“一好一差”的搭配方式。即便如此, 在实验中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进实验室, 加上该实验的难度比较大, 所以实验进行的并不十分顺利, 有的小组数据误差较大, 有的小组就连数据都没测完, 严重拖累了教学进程。

5 实验难度分析

纵观整个实验的全过程, 其难度点有以下几个:一是滑轮组 (包括动滑轮、定滑轮) 的组装对学生来说的确困难不小, 二是重物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便测量, 三是拉力的测量要求在匀速拉动中对测力计读数, 比较困难, 四是有的小组因滑轮本身的摩擦比较大导致测量的误差较大, 五是该实验要求两个学生之间务必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确保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这些客观存在的难度因素, 势必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构成比较严峻的挑战, 从而大大地影响了实验操作的效率和实验的成功率。

6 虎头蛇尾的遗憾

由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占用时间过长, 导致后面的时间紧张, 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时仅采纳了一个组的实验数据, 于是就导致了后面对影响滑轮组效率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和充分, 进而导致提高滑轮组效率方法的总结就显得比较匆忙, 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充分的讨论、提炼和归纳, 也导致了机械效率“万能公式”没有时间让学生在此课堂得以运用, 学生没有体验它的“万能”之处, 个人觉得这是执教此节课最大的遗憾。

虽然自己很不满意这节课, 但让我倍感欣慰的是, 通过对这堂实验展示课的教学, 我有以下收获:一是我对“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这一实验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比以往更为准确, 二是明白了此节实验课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三是明白了今后在执教这节课时应该如何调控好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四是我的课件制作水平的确较以往提高了不少。应该说当自己今后再执教这节课时, 我将变得更加从容、自信与得心应手, 可以有效避免虎头蛇尾的遗憾。

上一篇:会计职位描述范文下一篇:吉利汽车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