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论文范文

2023-09-21

动物学论文范文第1篇

1 实习前的准备

按照《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范, 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 制订出可行的实习计划, 包括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 实习领导小组的组建, 学生分组, 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的确定, 实习经费预算等, 以保证野外实习的质量。

1.1 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

在每次野外实习前都召开实习动员会, 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提高课堂及实验课所学知识, 而非郊游。通过实习, 需要学会动物学野外实习的观察方法和动物学研究方法。同时在实习前将具体的实习目标和任务以及注意的具体事项打印成册发放给学生。多年来的实习经验表明, 从严要求, 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实习目标和任务是调动同学们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1.2 实习领导小组的组建和学生分组

对实习班级的组织管理是野外实习顺利开展的基础, 关系到实习的成败。在野外实习前, 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研室主任、课程主讲教师、生活老师和辅导员组成实习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野外实习计划的制订和日程安排, 指导野外实习教学工作。我们将学生分为5个大组, 每个实习大组由4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 各大组设正副组长, 使每个大组都有学生干部和体质强壮的学生, 生活用品、实习器材、标本和药品等都分配到各大组, 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每个大组安排到一个地点, 各大组再分为若干个小组。

1.3 落实实习地点和内容

野外实习的地点和实习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实习经费、实习地的具体资源和保证实习质量来定。由于实习经费和实习时间限制, 兽类及鸟类等动物标本的制作在《动物学实验》课堂内完成, 野外实习主要安排动物的野外生态观察、动物标本采集、主要类群的分类鉴定、昆虫及一些浸制标本的制作等。实习地点选择得是否合适, 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在每次实习前, 担任动物实习的主讲教师都要事先对实习点的具体情况先进行了解, 调查实习点的动物资源并备课, 确定具体的实习路线及沿路常见的动物名录。景相过于单纯就不利于实习任务的完成[1]。经过几年尝试, 我们将实习地点选择在离学校相对较近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的生境和物种多样性均较高, 有利于学生采集标本以及了解生态环境与动物分布的关系。

2 实习的实施阶段

2.1 安排好实习生活

为节约有限的实习经费, 可联系当地农家或中小学安排食宿。到达实习地点后, 将学生分为若干生活小组, 轮流负责每天的生活, 如协助农家或中小学准备饭菜、打扫卫生等。将学生的生活安排好了, 才能保证学生不至于因生活不习惯而影响实习效果。

2.2 严明实习纪律

野外实习不同于在校学习, 对于师生生命安全的保护显然比在校更为重要。因此, 在野外作业时师生均应遵守作息时间, 统一集中出发和返回驻地, 不能擅自行动或各行其是, 以免迷路或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工作, 领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只有保证安全, 才能使实习顺利完成。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都将使野外实习事倍功半, 乃至功亏一篑。此外, 在实习基地, 要教育学生务必爱护庄稼, 保护风景区或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 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发扬互助互学精神, 加强团结, 搞好驻地环境卫生和群众关系。以保证实习顺利完成。

2.3 有序安排实习进度

实习刚开始时, 尤其是前三天, 学生采集标本的兴趣较浓厚, 采集标本的效率也较高。但他们往往比较注意采集蝴蝶、蜻蜓等比较吸引注意力的动物, 而忽略地面昆虫和其他动物的采集。若每天重复采集同样的标本, 则很难在后面的实习期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应有序安排实习进度, 使每天工作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第一、二天的重点是昆虫标本的采集和鉴定, 第三天重点为爬行动物, 第四天重点为两栖类, 第五天重点为鱼类标本, 第六、七天则将重点放在比较不同海拔梯度动物群落的差异, 第八天为鸟类的观察和野外识别, 第九至十一天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等。

2.4 改革标本鉴定方法

以往学生采集到标本后, 往往不去查检索表, 而是立刻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知道的则直接告诉学生, 不知道的则让学生在彩色图谱上寻找。彩色图谱昂贵, 一个大组通常只有一两套, 很难满足全组同学的需要, 不少学生因为没有拿到彩色图谱而放弃了对标本的鉴定。拿着厚厚图谱的学生盲目地把图谱从头翻到尾, 对着看哪个像, 不求甚解, 难以掌握采集到的动物的基本和关键特征, 更无法理解动物分类的原理和动物鉴定的方法。我们认为野外实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检索方法, 而非简单地记住几种动物的名称, 若学会检索工具的使用, 则等于掌握了一把钥匙[2]。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采集到标本后不先用彩图对号, 更不得直接向老师问答案, 而是先自己用检索表查对。若检索过程确实遇到困难, 再由老师指导逐步分析, 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并试着用多种途径检索, 教学生在部分检索特征甚至某一检索环节的全部特征无从获得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往下检索的技巧, 以此提高学生的检索能力。

2.5 建立兴趣小组

野外实习中学生的兴趣容易被千姿百态、飞舞跳跃的动物所吸引, 表现出采集的兴趣高, 制作和鉴定的兴趣低, 观察和思考的则更少, 出现了只抓动物, 不看环境的现象。为此, 我们反复强调野外实习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采集标本, 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每次采集都认真观察, 做好记录, 并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状况、不同环境中各类动物遇见率的差异思考和总结其分布和活动规律。为了让学生对动物的结构、功能、行为与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改变了以往给学生定标本采集数量, 鼓励多采集, 因而导致各组之间在标本采集数量上相互攀比, 终日忙于采集的做法。在实习的第4天, 我们就引导学生以5人左右的小组为单位, 根据各自的兴趣确定一个带有研究性质的小课题, 如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动物多样性的差异、动物的行为观察、常见动物种类的食性比较等, 经老师审核并指导后开展活动, 在实习期间完成一篇小论文。我们还将几年来野外实习的小论文印刷成册, 发给各兴趣小组, 以供学生参考, 并在兴趣小组确定小课题前选择其中的几篇进行讲解, 指出这些小论文的优缺点, 以提升小课题的质量。兴趣小组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 还引发其积极的思考, 激发起其投身学习和热爱自然的浓厚兴趣。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也是野外实习的重要目的所在。

2.6 优化和改革考核体系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 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 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3]。合理的考试方式对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我们采用全程课程考核, 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平时在标本采集和制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制作质量;二是对指定标本的鉴定情况, 包括检索过程和结果, 而不是仅以认识该种标本为唯一标准;三是兴趣小组科研论文的完成和写作情况, 以及每个同学在小论文的数据收集和写作过程中的劳动付出和论文质量。考核几乎涵盖整个实习过程, 避免以一次实习结束时的考试定优劣的局限性, 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 这不仅促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认真对待, 也打消了部分学生在考前突击认标本就可以获得高分的念头, 端正了学生认为实习就是采集标本和认标本的思想。

3 结语

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提高, 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 进一步完善野外实习的各项工作, 提高动物学野外实习质量。

摘要: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对提高动物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包括制订出可行的实习计划、严明实习纪律、有序安排实习进度、改革标本鉴定方法、建立兴趣小组、改革野外实习考核方法等,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盛和林, 王歧山.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2] 史海涛, 熊燕, 梁伟, 等.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四川动物, 2006, 26 (3) :217~219.

动物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结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多年教学工作,阐述了从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增强人民教师的使命感等几方面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关键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思考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关于水产动物营养原理和水产饲料学的课程,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大类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能量的营养原理和营养需求量,同时还讲授水产饲料原料的化学组成、分类、成分特性、饲用价值、品质判别、原料标准、配方技术、加工工艺、饲料法规与质量管理等内容。其最终目的则是阐明各类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特性及如何用适宜的饲料满足水产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解决水产动物的营养供给问题。饲料占水产养殖生产成本的50—80%,是水产动物养殖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对现代水产养殖生产和饲料工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推动和技术储备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营养学的理论知识及使用饲料原料设计出科学、实用的高性价比的水产配合饲料产品。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或就业奠定专业基础。本人自2006年来上海海洋大学任教以后,就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初是辅助陈乃松教授承担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主要是蛋白质营养和糖类营养等的教学。后面相继承担动物科学专业必修课《动物营养学》、《饲料卫生学》和《饲料行业调查实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研究生课程《分子营养学》、水产养殖专业必修课《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和《饲料产业综合调查》、水生动物医学专业选修课《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和水族科学专业必修课《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部分章节的授课工作,并参加了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的编写工作。在十多年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授课过程遇到很多教学的瓶颈和考验,在周洪琪、陈乃松和成永旭等老教授的悉心帮助和耐心指导及自己的不断努力下逐一攻克并逐渐提升教学质量,对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思索,现总结如下。

一、优化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优良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学内容提供的可靠保证,教学内容的优化始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研室的老师积极参与麦康森院士修订主编的新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材的编写,以新版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并结合水产养殖的新发展和饲料行业的新特色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总结水族科学专业“水产动物营养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研室的老师们广泛查阅国内外观赏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相关文献,集体编著教材《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该教材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观赏水族動物着色的内容,并在饲料原料、饲料加工等方面突出了与普通水产饲料的不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鲜明水族科学特色。在不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水产养殖、动物科学、水族科学专业、水生动物医学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在注重“动物营养学”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讲述为主,结合专业特色,特别强调“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在水产养殖、动物科学、水族科学或水生动物医学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使学生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学时压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使得课堂信息量巨增。因此,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整体把握“动物营养学”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某些内容进行取舍、扩充、合并或转移,优化教学内容,制定适合各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对水产养殖专业,突出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相关内容的讲解并增加授课学时至48学时,以便对重点、难点内容,在学时安排上给予充足保障;对水族专业,也增加授课学时至48学时且应用实例尽可能选择观赏鱼、观赏龟或观赏虾等观赏动物;对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增加了营养与水产动物健康章节的授课时间,在营养学原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强调了营养缺乏症和营养过剩产生的营养代谢疾病的典型缺乏症和应对的营养预防干预措施;对动物科学专业,合并“水产动物营养学”内容到“动物营养学”一门课中,增加授课学时至48学时,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中,对与动物科学后续课程及养殖生产实践联系又不十分紧密的内容予以删减,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做到“精、简、少”。由于“配合饲料”和“饲料加工工艺”这两部分内容对于营养与饲料方向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特别重要,在“动物营养学”授课中不再讲述这些内容,而把他们分别开设为2门独立的课;对于水产养殖和水族科学专业,这两部分内容仍然保留在“动物营养学”的授课内容中,且结合各自行业特色作重点讲述,以适应饲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产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能力的培养一般是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或科学实验来实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该课程仅设置有理论课,没有实验课时安排。为了使《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有效结合,我们拟把这3个专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授课安排在短学期实习的两头。即讲授完“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后,同学们去生产单位参加短学期实习,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动物营养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实习结束后,我们接着再讲授“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在养殖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学们带着实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听课,授课效果和质量明显提高。对于水产养殖专业营养与饲料方向的学生,“饲料分析和检测”是必须掌握的实用技能,为此,我们单独开设这门实验课程。并且在安排实验时,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数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往往包含课程中多个章节知识的贯穿与联系,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会自学,会利用信息,善于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作用,且较高难度的实验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和成功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了适应饲料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我们拟在常规饲料分析检测的基本实验基础上,分批次开设氨基酸分析、气相或液相维生素和脂肪酸分析、微量元素的原子吸收分析、电泳和层析等实验项目。结合学校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实验室和创新项目等,我们还充分利用各任课老师实验室的条件,让部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大二甚至大一就参与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性实验设计和选择性开展有关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们对营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必须增强人民教师的使命感

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上好每节课,但如果要上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却不是那么简单。特别对于我而言,由于缺乏在水产养殖基地或饲料生产单位长期实践的经历,在教学中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如按照营养学原则和方法设计的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因缺乏某种原料或生产成本过高而没有应用价值。为了授课内容能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水产养殖和饲料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及时追踪和了解国外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的新进展,及时更新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基本理论的讲解,又关注近期的生产实践及国外最新研究进展与课本内容的有机融合。牢记一个教师的圣神使命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上好每节课,十年如一日地精心备课和悉心授课,千方百计地不断提升自我的授课水平,争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全力以赴为上海海洋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贡献自己菲薄的力量。

动物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训课程 创新能力 细胞 生物技术

【基金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动物细胞生物技术实训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

生物技术的应用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发展前沿。动物细胞生物技术实训课程以细胞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进行培养。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该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創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根据国家、社会行业领域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创业/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我校于2019年开设了本课程。课程开设2年来,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以下对基于该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初步总结和探索。

1.立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计

实训类课程通常是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部分专业如工业工程、医学、药学和师范专业等的必修课程,在本科院校大部分理科专业如生物技术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南京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较早开设了《生物发酵制品技术实训》和《植物生物技术生产实训》两门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典的生物技术部分[1]。鉴于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和生物医药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我校于2018年开始组织教师进行本门课程的筹建,2019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课。据我们了解,在国内师范院校中, 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立足于细胞生物学的实训课不多。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实训课较早,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和研发训练、企业实训和综合论文等[2]。本课程基本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首先确定了“立足我校教学科研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创业/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并确定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特色。

课程内容举例:

高等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为理科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院校相比有显著的区别。

高职院校人才侧重于高技能、应用性;而高等院校理科生则要求专业知识深厚,有一定创新能力,毕业生能够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3]。课程内容必须服务于本专业这一培养目标。

根据课程内容我们首先确定了本课程的开课时间定于大三下学期。本专业的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等课程,系统掌握了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能力。因此,学生具备了综合应用相关理论和研究技术进行科研项目实践的初步能力。其次,确定课程项目研究内容。我们确立了“依赖我院成熟的科研平台,设计适合学生的科研项目”的基本思路。此外,本课程的科研项目需“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并适时动态调整”。课程团队首先设计的研究项目是:利用骨骼肌前体细胞系C2C12为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成分对于该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研究。基于以下原因:(1)干细胞临床应用广泛,是当前再生医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2)成年骨骼肌组织中存在干细胞,肌肉受损后可利用该类细胞进行修复;(3)骨骼肌干细胞是研究机体干细胞功能调节的良好模型,其研究结果对于机体其他组织干细胞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而C2C12是常用的具有骨骼肌干细胞特征的模型细胞[4],其增殖、分化的研究方法较简单,研究试剂材料价格相对较低,适合本科生操作;(4)C2C12细胞分化过程本身设计凋亡、细胞融合等细胞生物学过程;(5)中医药是祖国医学的宝库,中医药研究是医药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6)任课教师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成熟的科研平台[5-7],容易转接到本科教学中。

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1)中药单体对C2C12增殖的调节作用研究;(2)中药单体对于C2C12肌分化的作用研究。首先选择了应用广泛、药理作用清楚的抗肿瘤、抗炎中药单体,如大黄素、苦参碱、粉防己等6种。对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包括药物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后细胞的活力测定,采用MTT法和CCK8试剂盒检测;肌分化诱导1天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学生在光镜下观察,在肌分化诱导3天和5天后观察肌管的变化,采用显微镜明场拍照和细胞固定后进行化学染色、荧光染色再拍照[8]。课程进行中,要求学生查阅文献了解该中药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等相关背景知识;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并完成实验,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研究总结,撰写论文;课程最后,同学们在课堂上将研究结果进行口头交流,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有开放模式、线下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等[9-11]。根据课程特点,本课程全部采用线下模式,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程不设置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根据课程需要灵活安排讲授内容。课程的项目研究部分除了少量的集中讲授外,学生的实验操作时间不少于36学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程内外全程互动,互动内容可以是生物学研究热点、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课堂内面对面交流,课堂外通过微信群无限沟通。

根据项目特点,本课程的实验研究部分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实验连续进行。在项目开始前,要求学生了解课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案等;查阅相关资料,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方法、课题的背景知识、将要采用的研究技术等。针对目前的课题,学生需要复习或查阅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骨骼肌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药单体的来源、化学结构、提取方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等。这样,在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前,学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开课后教师先讲解重点和难点,从C2C12细胞的培养方法开始。研究过程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药物浓度和处理时间。从溶剂的选择、药物储存液和工作液的配制到细胞的加药,细胞活力测定、肌管的分化诱导、细胞的固定、染色和拍照、图像及数据的处理等全部过程,均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结束后,学生以研究论文的形式提交研究总结,包括前言、研究的材料方法和结果、讨论等。课程最后,还要在全班进行课题研究汇报。

3.过程性考核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本课程是专业主干课,必须进行严格考核。项目研究部分考核的依据主要包括三方面:(1)研究过程的整体表现包括课程讨论的参与度、研究结果、操作能力等;(2)论文撰写的质量;(3)研究口头汇报的质量。

综上,本课程的课题研究部分基本模拟了科研工作的实际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了创新能力。

4.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基本分为高等文理、高等工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三种,三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3]。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科学生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对于医学、师范等理科专业,实训课程也承担了崗位能力(如临床能力、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功能,是其培养计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虽然我国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等理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没有明确要求开设实训课程,但是,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对于人才的创业/创新能力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师范院校生物技术陆续开设了实训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早在本世纪初就开设了“生物技术产业化”,西北大学开设了“综合实验”“创业实践”等实训课程或实训课程类似的大实验等[2, 12]。我校近年开设的“生物发酵制品技术实训”“植物生物技术生产实训”,取得了较显著的育人成效,培养了学生的创业/创新、沟通等能力,扩展了学生就业渠道,受到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1]。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发展前沿学科,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技术和方法在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动物细胞生物技术实训》课程应运而生。该课程在我校开设两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的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今后将继续丰富,更多的细胞模型将用于课程教学,例如肿瘤细胞模型、平滑肌细胞模型等,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魏华,梅艳珍,戴亦军等.生物发酵制品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酿酒.2018,45(2):11-15.

[2]骆静,向本琼,尹燕霞等.生物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11,(4):132-135.

[3]冯杰.也谈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区别及其应对建议[J].物理与工程.2018,28(1):89-95.

[4]Yaffe D,Saxel O.A myogenic cell line with altered serum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 1977(7):159-166.

[5]Wang L,Chen X, Zheng YY. et al. MiR-23a inhibits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down regulation of fast myosin heavy chain isoforms[J].Exp Cell Res.2012,318(18):2324-2334.

[6]许艳华,刘津,陈华群.雷公藤红素抑制C2C12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3):93-96.

[7]李粉,王丽,郑艳艳等.C2C12成肌细胞诱导肌性分化过程中miR-101a的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2(1):116-119.

[8]Veli?a P, Bunce CM. A quick, simple and unbiased method to quantify C2C12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J]. Muscle Nerve. 2011, 44(3):366-370.

[9]刘允涛,刘悦.高职计算机公共实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6):243-245.

[10]魏岩岩.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食品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开发[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6):79-80.

[11]韩丽,褚文凤.高职院校轨道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6):79-81.

[12]王卫卫,赵桂仿,苏晓红.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4):4-6.

作者简介:

陈华群(1968年2月-),女,四川人,研究生学历,教授,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

动物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西方国家的福利立法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几乎都侧重于缓解劳资纠纷;30年代至70年代开始转向社会保障并且福利立法开始体系化;20世纪晚期转向关注老龄化等社会问题;21世纪早期注重生态环境与高质量教育等福利权的实现。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在福利立法上的侧重点,发现福利立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着眼于发展现状,以回应社会需求与促进社会发展为着眼点,逐步建立并完善适合新时期福利制度的法律规范体系。

关键词:社会运动;福利立法;社会福利;实质公平;发展权

福利立法作为福利制度的一个主要部分,它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二次分配的实质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研究20世纪至今西方国家在福利立法上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我国应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就业、养老、医疗等日渐突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西方国家福利立法的溯源

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许多社会问题相继出现。社会主义改革运动与集体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工人阶级不再满足于市场自我调节的分配机制。此起彼伏的罢工加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使得政府不能再任由市场自由发展,开启了主动干预社会资源配置的新时代。

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期时集中于工厂劳动与公共健康领域的福利立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亟待创新。同时期的德国距离1870年统一尚不久远,以俾斯麦为首的政治家为了巩固政权的同时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险立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展身手的美国,这一时期也深受放任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危害,各种失业、疾病、伤残、养老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政府被要求从幕后走到台前为下层贫困阶级主持公道。与英德美三国不同的是,瑞典作为20世纪工业国家的后起之秀,是在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政治力量不断对抗妥协的过程中推进着福利立法进程。

2 西方国家福利立法的历史进程

2.1 20世纪30年代之前西方国家的福利立法状况

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的福利立法以英国为主要范式,英国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1900-1914年与1915-1930年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基本建立起了涉及基础教育、住房补贴、社会救助等多个方面的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框架,树立了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两大体系并存的典型。早在19世纪晚期就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德国,20世纪早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立法主要集中在保险领域,包括养老保险、遗嘱保险、职员保险等方面。

由于农民阶级政治力量强大,20世纪初期的瑞典开始实行的是福利型养老金政策,这是一项综合了德国强制保险模式与英国救济模式的优点而成的覆盖全民的强制养老保险政策。

福利制度在加拿大的起源主要归功于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20世纪之前,福利制度是由雇主个人或私人团体负责落实的,20世纪之后由政府主导并开展了立法,立法主要集中在工资标准的确定与适用人群、工伤事故赔偿、老年人生活补助方面。

2.2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福利立法状况

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包括失业、疾病、养老等在内的大量社会问题接踵显现,为缓解矛盾,罗斯福总统于1935年签署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提出“社会保障”的概念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实施。社会保障将社会救济、保险、服务等概念整合起来,使它们不再作为独立的服务部分分散存在。到二战时期,战时战后的经济大繁荣带来的不是人们安居乐业,社會秩序稳定,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于是有了20世纪60年代的“向贫困开战”,政府不断降低享受福利待遇的门槛,美国化的福利法律制度树立了这一阶段社会保障立法典范的事实。

英国的《国民救助法》建立起了全国性、单一性的资产审查形式津贴,标志着英国率先迈入世界福利国家的行列,使得从1349年开始延续了近600年的济贫体系退出社会救助的舞台。1944年-1948年的相关立法不仅考虑到了就业、教育、医疗等基础社会保障,还对国家在相关领域的责任主体地位进行了明确,走向了理论化、体系化与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同一时期的加拿大,由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相关福利立法自然转向了失业保险领域,1948年《工业关系和纠纷调查法》的颁行标志着加拿大社会福利制度的初步形成。

2.3 20世纪晚期30年间西方国家的福利立法状况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使得福利国家危机再次显现,如何在提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福利政策同时兼顾人们对社会创新与发展的积极性,在改良福利机制的过程中避免社会福利带来的弊端是这一阶段的主流思路。从这一思路出发,衍生出了三种主要的福利立法新思想:保守社群主义、左派第三条道路和福利多元主义。受这些新思想的影响,使社会福利有了私有化、混合性、慈善志愿性等标签。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福利日趋完善,反而致使许多穷人变得更穷。福利制度的负面作用使得“下层阶级理论”兴起,这直接推动了1996年《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折中法案》的出台,其实质是将劳动力市场与社会福利紧密结合,是一种典型的新自由主义福利观。英国由于老龄化的挑战,这一阶段的福利立法采用了桑德斯博士首创的“临床关怀概念和服务模式”;德国则在1994年实行了长期照顾保险制度。

2.4 21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福利立法的现状

迈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文化等的国界线也越来越不明显,各种国际组织相继出现并且在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们通过各种规范性文件及宣言、纲要等非规范性文件规范着各个盟约国家之间的社会福利措施的实行。

近20年来,除了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福利权的实现,生态福利也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福利立法重点。例如美国就致力于不断规范生态公园建设与保护动物方面的立法,并且将福利目标转向个人责任与公共救助;英国也建立起了由检举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来保护公民的生态福利权,并且确立了社会给付的分配原则;德国则通过《联邦自然与风景保护法》《环境权利救济法》等一系列立法确立了环境团体诉讼制度,督促行政机关履行环境修复义务;加拿大的许多省份也通过修改《环境管理法》并颁行配套的实施条例来明确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与承担方式;瑞典更是采用了多角度的法律规范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保障公民的生态福利权,特别是通过立法提倡全民参与资源节约与开展可持续发展的义务教育课程自然地将福利责任分配给社会生活的个体参与者,体现了社会福利责任主体的多元化走向。

3 西方国家福利立法的启示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类社会问题的成因日趋复杂、相互交错,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不断提高,缓解社会矛盾的方式不再呈现单一性,体现在各国的福利立法上就是越来越趋于共通性与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各个国家对社会福利理解的不断深化,对政府职能的定位也不断转变,但根本上都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形成了系统化、实用性强的社会福利法律体系,这对于新时期致力于社会保障建设的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 福利立法要从法理上入手,明确核心法律术语的内涵及外延

考察当前我们国家的福利立法现状,对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救助等概念的界定模糊,不利于相关立法的开展与深入。就目前来看,许多权威学者就福利立法与劳动保障立法、社会救助立法、社会保险立法等往往分开论述,但从上文中西方国家的福利立法所涉领域由最初只包含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或者社会服务某一方面到最后全部都囊括的进程可知,社会福利的范围不应局限在医疗教育上,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民的发展需求不断扩充,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福利立法的国际性凸显。因此,从法理上厘清这些核心概念,有利于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福利立法理念和价值观,有利于确立社会福利法律的立法原则,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3.2 福利立法应立足于国情,立足于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当前,我们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的重难点就是要做好各个分散的社会福利规范的衔接与修改,具体而言包括几下三个方面:

(1)立足于建设法治国家的现实国情,注重体系化、层次化、具体化。具体而言,一是要做到适时调整相关法律规范的位阶,推进真正惠及人民的政策的普及;二是要及时制定高位阶的福利法律规范的实施细则,保证重点福利措施的落实。

(2)立足于经济发展与人民需求,使得福利立法目标由保障生存权平稳过渡到发展权。进入新时期,福利立法的目标必须适时做出调整,不能再以保障人们的生存必需为主旨,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发展需求。

(3)不仅要做到形式公平,更要注重实质公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前,我们国家要从源头上预防贫富加剧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就必须从社会福利的立法阶段彻底贯彻实质公平的宗旨。

3.3 福利责任的承担主体应是与时俱进,多元化的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如今,我们国家的社会福利责任几乎是政府独自承担。七十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治理难度也越来越高,仅凭政府的一己之力很难面面俱到,导致相当部分的公民社会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随着新时代的開启,我们的福利立法在责任主体方面也必须进行调整,应当逐渐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模式。

3.4 注重软法在福利立法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21世纪,全球性福利分层和制度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成文法或者判例法不再是福利法律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新兴的软法由于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实用性强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青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在外交领域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与主导者,有我们国家积极参与或者领衔建立的一些国际组织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的福利立法在明确责任主体不限于政府还包括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的同时,还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赋予那些与国际接轨的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软法规范以强制效力,并将其纳入我们的社会主义福利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维佳.瑞典“福利型”养老金制度起源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0):103.

[2]雷雨若,王浦劬.西方国家福利治理与政府社会福利责任定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2):135-136.

[3]刘茜,赵琪.生态福利权及其救济制度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84-90.

[4]张国,韩巧欠.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综述[J].长江论坛,2019,(5):41-48.

[5]刘继同.欧美社会福利立法典范的制度演变与历史规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5):34.

[6]章楚加.德国环境团体诉讼制度之立法嬗变及动因分析[J].德国研究,2017,(4):81-93.

动物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针对部分高中学生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生物学术语进行浅析,指出学生易错的一些形式,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学术语 混淆

正确理解生物学术语的含义,对于正确认识理解生物现象、本质等有重要作用。

1 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壁后得到的就是一团原生质体。

成熟植物细胞内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是原生质层。只在成熟植物细胞才有,动物及细菌细胞无此结构。部分学生常把去掉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部分答成“原生质层”。

2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膜指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半透膜是没有生命活性的,如赛璐玢(俗称玻璃纸)。有些生物膜死亡后可以变成半透膜,如鱼死亡后,鱼鳔可用于渗透原理实验。

选择透过性膜是活细胞内的生物膜,主要由其中的载体决定物质是否能够通过。这种特性使生物膜起到了半透膜的作用,但不属于半透膜。学生易把选择透过性膜等同于半透膜。

3 脂肪与脂质

脂肪指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属于脂质中的一类。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其化学组成元素是C、H、O。而脂质指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常见的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化学组成元素主要是C、H、O。学生易混淆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二者的关系。

4 提取液与层析液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中,提取色素时,常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作提取液,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叶绿体中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色素的分离用的是层析液,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从而将色素分离开来。提取液与层析液在本实验中使用的目的和实验阶段是不同的。

5 中心体与中心粒

中心体是动物和一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的一种没有膜结构的、由蛋白质形成的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参与形成纺锤体。而中心粒只是中心体的组成结构的一部分,不是细胞器。学生看到有的地方写成中心体,有的地方写成中心粒,就误认为这是同一种结构。

6 姐妹染色单体与染色单体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一个着丝点上连着的两条DNA分子(及其上面的蛋白质等)就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着丝点一分为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新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分别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称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这四条染色单体中,既有姐妹染色单体,还有非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不能说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学生常理解为四分体中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

7 龙胆紫与龙胆紫溶液(染液)

龙胆紫(俗称紫药水)是氯化四甲基副玫瑰苯胺、氯化五甲基副玫瑰苯胺和氯化六甲基副玫瑰苯胺的混合物。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染色体染色用的是质量浓度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而上述实验中对染色体染色的是配置成的特定的溶液。所以不能说用龙胆紫染料对染色体染色。与之类似的还有醋酸洋红、醋酸洋红溶液及醋酸洋红染料的区别。学生答题时经常写成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8 基因突变与突变

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又称为点突变。它是可遗传变异中的一种类型。

教材中生物进化内容里面,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方面,它是生物进化重要的原材料。在遗传学中,基因突变属于狭义的突变,进化内容中的突变属于广义的突变。学生回答“什么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时常错误答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9 生长激素与生长素

生长激素是由动物垂体产生的一种多肽类动物激素;而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激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酸。二者虽然分别对动植物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其来源、产生部位、化学本质等方面都不同。学生常见错误是将动物产生的“生长激素”错误写成“生长素”。

10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细胞液是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中的液体,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坚挺。细胞内液指存在于细胞内的所有液体,属于体液的范畴。学生将二者混淆主要原因是对二者的含义没弄清楚。

11 二苯胺与二苯胺试剂

二苯胺是一种白色至浅灰色的晶体物质,有毒。

选修一中鉴定DNA分子用的二苯胺试剂,课本中的配制如下:1.5 g二苯胺溶于100 mL冰醋酸中,再加1.5 mL浓硫酸,用棕色瓶保存;临用前,在10 mL的上述溶液中加入0.1 mL体积分数为0.2%的乙醛溶液。溶液一般指物质的水溶液,很明显二苯胺试剂是一种较复杂的溶液,不仅仅是二苯胺的水溶液。DNA分子鉴定的显色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染液染色原理是有色染料物质附着于物体上使其显示出染料的颜色来,所以本鉴定试验中颜色的出现与染料染色原理不同,不能说是二苯胺染液。学生答题时常将“二苯胺试剂”中的“试剂”二字漏掉。

12 双缩脲与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指两分子的尿素反应生成的分子,在碱性条件下能于Cu2+发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是鉴定样品中是否有蛋白质而用的专门的试剂(由A液: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B液: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组成。)。蛋白质鉴定时,依次向样品中加入A液和B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紫色,说明样品中含蛋白质。学生往往答题时写成用“双缩脲”检测蛋白质,没搞清楚二者的实质。

13 胚胎与胚胎时期

胚胎是指受精卵经过多次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有发育成生物成体能力的雏体,指有性繁殖发展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物质实体。

胚胎时期是指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的时期,指的是一段时间。在做填空题时,有些学生老是填成“人体细胞分化的最大限度是胚胎”,将实体结构与时间名词混淆。

14 自交与自由交配

自交是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

自由交配也叫随机交配,指种群内各基因型个体之间均可进行交配,包括相同基因型个体间,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随机配对交配。而有的自由交配(像自然状态下的豌豆)实质上还是分别自交,所以在答题时应注意亲本能否自由交配。在已知亲本,计算子代基因型频率时,前者只需分别统计各自自交结果,然后相加就行,而后者往往要利用基因平衡定律(如果适合)计算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学生往往容易将两个名词意思理解错误,导致解错题。

15 基因重组与基因自由组合

广义的基因重组指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狭义的仅指DNA分子内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都可以发生,真核生物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原核生物中的转化、转导、结合过程等都涉及基因重组。高中课本中的基因工程原理、格里菲斯及艾弗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的实质都是基因重组。

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真核生物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中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属于基因重组中的一个方面。有些学生答题时因不清楚二者的范围和具体指代而答错。

16 起始密码子与启动子、终止密码子与终止子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都在mRNA分子上,在翻译过程中起作用,起始密码子是AUG和GU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分别是UAA、UAG和UGA。启动子是基因5’端上游的一段DNA序列,是转录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开启基因转录的。终止子是位于基因尾端的一段DNA序列,在转录时起转录终止信号的作用。此处两类密码子与启动子终止子在部位、起作用时间和作用方面都不相同。学生混淆这几个名词的很可能的原因是对其实质未理解清楚。

动物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系統生物学是以系统观点研究生命现象的交叉学科,代表着生物学未来研究的方向。然而,系统生物学涉及学科多,内容跨度大,学习曲线陡峭。针对系统生物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教材选择、课程内容优化以及教学方式等不同方面探讨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教学改革;工科院校

自日本学者北野宏明(Hiroaki Kitano)2002年在science上撰文系统阐述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概念后,在短短十几年期间,系统生物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传统的基于还原论的生物学研究不同,系统生物学尝试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角度从整体上研究复杂的生命现象,构建复杂系统元素间相互作用的网络模型,以期对各种生命现象的内在机制进行合理解释和预测,其研究方法涉及生命科学(以各种组学研究为主)、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目前,系统生物学已渗入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系统生物学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新靶点的寻找以及个体化医疗等方面。目前,系统生物学正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上述背景,在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系统生物学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本文针对笔者在讲授系统生物学课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从多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策略,以期降低学习难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系统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科发展历史较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1)相关教材的缺乏:与传统生物学科诸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相比,适合本科生学习的系统生物学教材十分匮乏,目前已出版的中文教材,有的内容深度不够,有的又过于偏重数学分析,单一书籍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2)学科知识分散,内容庞杂:系统生物学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分散,尤其是存在大量跨专业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由于学时有限,不可能把相关知识点讲解透彻,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知识比较零碎,无法对该学科形成框架性的认识,往往是浅尝辄止,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系统生物学是一门涉及多专业的新兴交叉学科,对高等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有较高的要求,但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上述学科的基础知识均比较薄弱,这也极大影响了课程的学习效果。(4)传统的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不适应系统生物学的教学: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并不适用于系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由于课程中涉及较多数学及统计学运算以及计算机编程的相关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单纯的课堂讲授较为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影响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系统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生物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1)选择合适教材: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适合本科生的教材相对缺乏,国内出版的系统生物学书籍要么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不足,要么是针对某领域的研究专著,对统计学和数学的要求较高,并不适合作为本科生的教材。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课程中同时使用了两本教材,将张自立,王振英编著的《系统生物学》作为课程前期的教材,主要用于介绍系统生物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而在课程后期使用U.阿隆的《系统生物学导论:生物回路的设计原理》,围绕转录调控网络进行深入讲解,将二者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针对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特点,补充相关学科基础知识: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在课程中适当穿插讲解统计、高数以及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讲解希尔函数推导的过程中,适当复习了高数中函数求导、积分以及微分方程求解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上布置若干习题,通过强化练习以提高学生对相关数学运算的熟练程度,使其能更好地理解课程讲授的相关内容。(3)由多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讲授课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自身知识体系的局限,在涉及跨专业知识的讲解时感觉比较吃力,由于目前专职的系统生物学教师十分缺乏,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可以组建跨专业的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并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案,相互取长补短将能显著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4)优化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视频动画及计算机仿真演示等多种手段,将课堂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加以呈现,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也设置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将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比如,指导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立简单的转录调控模型进行仿真演示,通过改变相关参数,观察对动力学模型的影响,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方程有了直观、鲜活的认识,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5)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系统生物学课程本身并非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需要在完成多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讲授,且系统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阔,每个领域都自成体系,因此,本科阶段的系统生物学课程并非追求内容的深入,而是让学生对该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性认识,了解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为学生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结

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生物学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在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阶段开设该课程还存在诸多困难。为进一步普及系统生物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课程教材、师资等环节入手,逐步积累经验,优化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验并重,逐步完善适应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的教材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具备生物、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阿隆(Uri Alon).系统生物学导论:生物回路的设计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陈奇.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系统生物学课程教学体会[J].科教导刊,2017,(32):100-102.

[3]顾云燕.医学院校计算系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8):252-253.

[4]Hiroaki Kitano Systems Biology:A Brief Overview[J].Science,295(5560):1662-1664.

[5]谢青,吴元喜,杨广笑.用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系统生物学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9):105-106.

[6]张自立,王振英.系统生物学[M].科学出版社,2009.

Key words:Systems Biology;teaching reform;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上一篇:环保节能行业发展范文下一篇:策划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