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6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浩浩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流域面积16.2万多平方公里,地跨九江市、南昌市、上饶市及十几个县(市、区),汇集了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5大水系,河湖密布,水域广阔,就像一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赣北地区,通达长江。

鄱阳湖是长江最大的具有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的通江湖泊,是国际上认定的最大规模生物和动物多样性的湿地之一,湖区内有300多种鸟类栖息繁衍,浮游动物180多种,底栖动物100种左右,鱼类140余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3种:白鲟、中华鲟和江豚,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还承担着长江洪水的调蓄任务,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重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20年7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刘奇来到九江市调研。刘奇从瑞昌登船顺流而下,实地察看长江江西段百里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成效。破浪前行,长江沿岸水绿相接、相映如画,生机盎然,“最美岸线”已然成形。他指出,与几年前相比,长江江西段岸线已变了模样,母亲河又恢复了生机。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是让长江生态休养生息的重大战略举措。刘奇强调,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其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这场攻坚战。

江西人民一直在不断探索对母亲湖——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的有效途径,尽管江西省从2002年起就施行了从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鄱阳湖水域禁渔期制度,但也难以满足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需要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资源存在的严峻形势,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知》(以下简称《禁渔令》),明确规定:从2020年1月1日开始,长江全面进入10年休养生息期。

《禁渔令》从2020年1月1日起在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从2021年1月1日起覆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所有天然水域,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全面实施《禁渔令》。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禁渔令》的实施,刘奇书记、易炼红省长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禁捕退捕目标任务,省相关部门及时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政策。

截止到2020年4月2日,江西46个有禁捕退捕任务的县(市、区)全部发布了禁捕公告,印发了实施方案;已对全省14个重点禁捕退捕县,含传统渔村300多个,27899户(含一证多户)、10多万退捕渔民进行了建档立卡,全省共集中封存退捕渔船11145艘,拆解处置退捕渔船12094,艘,占任务书的62%。

保护母亲河,还长江生机!我省在2019年9月发布了《江西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将长江干流江西段的禁捕,与全省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时间同步,提前一年,一律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禁捕。

至此,江西的禁渔工作走在了前列。鄱阳湖在哭泣,非禁不可的禁渔。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渔业部门对鄱阳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一次普查,鱼类资源共有158种;最近一次普查是在2018年,结果是只有122种,不到20年的时间,鱼类资源减少了36种。鲥鱼、胭脂鱼等濒临灭绝,“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产量逐年减少。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加快了1000倍,比形成速度加快了100万倍,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再次成为了一场灵魂拷问。

邹友来,上饶市余干县康山大堤锣鼓山段渔民,今年53岁,船上生、船上长,鄱阳湖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他家有两艘铁壳大渔船,现如今一年也开动不了几回。

他说到,“前些年捕鱼收入还尚够一家老小维持生活,但近几年鱼是越来越难捕了,方圓十几里的湖里已无鱼可捕,大铁壳渔船出去捕鱼就是亏本,收入还不够燃油费,除了打鱼我也没其他手艺,现在养了40多只鱼鹰,勉强维持生计”。

鄱阳湖流域登记在册的渔民有10多万,像邹友来一样境况的占了大多数。

南昌市新建区南矶山乡是鄱阳湖中的一座小岛,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陈东林和婆娘在傍晚时分驾着渔船从芦苇荡里钻了出来,船舱里只有几斤小杂鱼。“我们夫妻俩从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到了湖里,一天才打了几斤鱼,鱼是越来越难打”,他站在船头低头看了一眼船舱里的小杂鱼,一声叹息。

在他印记里,80年代的鄱阳湖湖水清澈,鱼跃鸟飞。夏季,村中的孩子们在湖里游泳戏水,大人们在木质的乌篷船上打渔,不到10米的乌篷船仅能容纳1-2人,一般是夫妻搭档,男人摇桨,女人撒网。在湖里,鳜鱼、鲫鱼、草鱼、风尾鱼等等种类繁多,夫妻俩每天能捕获近百斤的各类鱼,鱼的个头也大,十几斤以上的鱼也时有捕获。

痛点一.竭泽而渔。绑着电极的线杆伸入水中,这是一种断子绝孙式的捕捞方式,一张电网下去,大小鱼全死光,没捞起来的也死在了湖底,少数存活下来的,性腺发育也受损,丧失繁殖能力,在高压电流下,虾、贝壳、藻、浮游生物也大量死亡,整个水域的生态链被严重破坏。

鄱阳湖曾一度泛滥“迷魂阵”,鱼一旦游进去,就踏上了不归路,这种捕捞工具严重危害了鱼类的生存。

炸鱼、毒鱼,高密度渔网、机帆船大型连网等非法捕捞毁灭性破坏鄱阳湖和长江流域的水生动物资源。

鄱阳湖再也伤不起。

痛点二.鄱阳湖喊“渴”。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鄱阳湖区平均气温升高,造成蒸腾量急剧增多,上游来水量减少,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发生,干旱等现象愈演愈烈;人为活动如过垦、过伐、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泥沙入湖。垫高湖床,湖盆总体变浅;湖区的水库、水坝等水利工程在发挥出调节水资源、调蓄洪水、增长经济等方面发挥出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鄱阳湖湖泊面积;非法渔猎,采用挖堤排水、围湖造堰等干扰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平衡,过早、过快降低了湖区水位;掠夺性非法采砂行为拓宽拓深了通江水道,造成湖水过多下泻入江,同时造成湖水向地下渗透。

鄱阳湖的2019年9月9日20时,鄱阳湖湖口站水位跌至11.99米,较9月6日9时12.99米,下降1米,为今年首次跌破12米,并仍呈下降趋势,标志着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据了解,今年鄱阳湖出现12米低水位时间较往年大幅提前,比2018年出现时间提前8天,比2017年提前了65天。据气象部门预测,下一阶段江西降雨仍然偏少,长江和鄱阳湖水位将持续走低。通江水体面积减少了2214平方公里,容积减少了110.6亿立方米。

鄱阳湖枯水时成了草原。

痛点三。非法吸螺。螺蛳是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质净化、污染降解、水体凋节、环境优化都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螺蛳不仅是鱼儿的饲料,也是候鸟们的美食。过度捕捞螺蛳,不仅会影响鱼类的繁殖生存,搅乱鱼产卵繁殖场所,同时也严重破坏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据有关部门推算,我省约有800余艘渔船下鄱阳湖捕捞螺蛳,捕捞的螺蛳主要销往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用于净化水质和水产养殖。

受利益的驱动,有人竟然采用吸螺机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机器大肆捕捞螺蛳,一艘船一天能吸一两吨的螺蛳。

鄱阳县莲湖乡朱家村的老渔民朱洲超看着湖面上来来往往的吸螺船,眼里充满着焦虑。他说:“这样搞下去,我们渔民将无鱼可打了。”

长时间大范围巨量捕捞螺蛳,给鄱阳湖的水生物食物链造成巨大破坏,这种疯狂捕捞螺蛳的状况不尽快扭转,要不了多长时问,有关部门和志愿者每年向湖区投放的不仅仅是鱼苗了,到那时,“一湖清水”将成为一种奢望。

鄱阳湖自我净化功能被衰退。

痛点四.掠夺性采砂。“一艘‘吸砂王’能打IO米深的洞,能吸200-1000吨砂石,一天至少能打七八个洞。鄱阳湖采砂船数量一度高达450艘,一年的采砂量甚至达到鄱阳湖20年沉砂量,连续10多年高强度采砂使其200余年的沉砂量采挖殆尽。有关专家在不停地呼吁,如不能有效遏制非法采砂和滥采乱挖行为,斩断采砂背后的暴利链条,鄱阳湖生态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挖砂船一般先要掀掉鄱阳湖水底一層肥沃的淤泥,再挖掘露出的砂石。这层肥沃的淤泥正是水底微生物包括鱼类主要饵料的繁殖场所,挖砂加重了鄱阳湖水底的“沙漠化”。

采砂对鱼的生存带来了很大影响,吸砂王把整个河床都破坏了,微生物中的螺蛳、小蚌这些鱼类的美味全被吸干净。加之这个场所遭到破坏,鱼类根本没地方产卵。

“采砂对江豚栖息地的破坏是很难恢复的。第一改变水环境,影响江豚繁殖和栖息;第二会把湖水变浑浊,有污染;第三会有很多船只来,影响江豚活动。”2014年12月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江豚项目负责人张新桥曾说道。

鄱阳湖千疮百孔。

“洗脚”上岸,开启新生活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依法注销涉及禁捕水域的渔业捕捞证,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清船”“清江”“清湖”。同时,科学有序回收船网工具,制定出台禁捕退捕绩效考核机制,对目标任务完成、渔民转产就业、再就业培训、社保政策落实、禁捕水域执法及奖补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推动各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全省按照渔民填表登记、村组评估评议、县乡审查核实等程序,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力量,联合公安、人社等部门,逐村逐户深入调查,详细了解渔民身份户籍、家庭人口、渔船网具、土地资料、医保社保、就业需求等情况,确保了在2019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退捕渔民的建档立卡工作,全部落实对禁渔退捕渔民的保障制度。

“船有千条缝,挣钱不够用。”南昌市新建区南矶山乡渔民陈华随口说出的谚语道出了现如今的水生资源现实,“即使政府不施行十年禁渔期,靠打渔养家糊口都很难了,因为没鱼可捕,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打到的鱼都不够油钱,我都不敢开动机帆船,只能用桨船打鱼。我是真心拥护政府的禁渔令,政府给我们建档立卡发补贴,还帮助我们再就业,以后我就在家门口搞鄱阳湖旅游,接待四面八方的游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变为生动实践。

“洗脚上岸、转产转业”,南矶山乡引导渔民转产发展鄱阳湖旅游,利用丰富的“候鸟”资源、芦苇荡等旅游资源,扶持渔民发展特色养殖和餐饮娱乐旅游服务等替代产业,“春看草,夏看水,秋看芦,冬看鸟”,昔日的孤岛,游客如织,生态旅游欣欣向荣,渔民摇身一变成了快乐的“鸟导”“湖导”,如今全乡农家乐已达60多家。

观念一变天地宽。上饶市余干县康山乡大山村45岁的渔民袁发亮已成为鄱阳湖畔一家农家乐的老板。“鱼越来越少,打鱼越来越难,2020年就要全面禁渔了,我就寻思着要干点别的。”袁发亮说,正好赶上当地打造忠义文化园景区,他就在景区租了间店面开农家乐。2019年国庆节农家乐开业,没想到短短7天,毛收入就达三四万元。

都昌县鄱阳湖中心腹地,因鄱阳湖而建,因鄱阳湖而兴,“五水三山分半田”是都昌的最真实写照,历来是特色明显的滨湖大县。张志远,1960年出生,祖上是都昌县世代渔民,从出生就在渔船上,是远近有名的捕鱼能手,儿女们都上岸居住了,他习惯吃住在自己的渔船上,和其他传统渔民一样,视水为田,除了开船、放网、收网和了解各类鱼的习性外,没有其他技能,一辈子离不开水。面对国家禁渔大政方针,张志远迷茫过,“开始时我是抵触,其实现在国家不禁渔,也很难打到鱼,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一年到头最多也是图个温饱,我一生离不开水,也就是懂个鱼性,我已经和几个老伙伴租赁了200亩水面搞水产养殖,政府给了我们补贴,还有低息贷款,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比现在好”他非常自信地说到。

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的转变。江西湖口县位于鄱阳湖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拥有24公里长江岸线,那里有一群特殊的守护者,如今他们放下渔网,昔日捕鱼人成为了江豚守护者,彻底告别渔业生产,退出捕捞,把自己由江豚的争食者变为了江豚的守护者。

为什么禁渔期长达十年?实际上,为了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自2003年以来,长江就已经全流域实行每年三个月的禁渔制度。但每年7月1日开捕,疯狂的捕捞就将三个月的成果消耗殆尽,许多鱼刚出生两三个月就被捕捞上岸,鱼类种群依然无法繁衍壮大。以‘四大家鱼’为例,它们通常生长四年才性成熟,连续禁渔十年,这些鱼类得以有二到三个世代的繁衍,种群数量能够显著增加。即将落实的“十年禁渔”政策,给长江水生生物留出更多休养生息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十年禁渔令,是扭转长江及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有力举措。在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

十年禁渔,拯救的不只是鱼,更是对生存环境的教赎;十年禁渔,如其说是未来的举措,不如说是纠正过往,还清欠账;十年禁渔,让鄙阳湖得以喘息,让长江得以喘息,是对长江沿岸的人民负责,也是对我们子孙后代负责。

随着禁捕的实施,从鄱阳湖到长江,一大批渔民“洗脚上岸”。有的渔民已经率先转产转业,从“卖鱼”到“卖景”,从“上岸”到“上班”,从“打鱼”到“护渔”,开启了美丽新生活。

期待十年之后,鄱阳湖水清鱼欢生态美;禁渔十年,还鄱阳湖美好的明天。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室壁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90只SD大鼠于腹股沟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50 mg·kg-1,连续2 d,饲养4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结果72只成活的大鼠中有44只发生室壁瘤,模型成功率为61.1%。超声心动图显示: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4周,大鼠左室前壁厚度(LVAW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明显变薄,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LVESD、LVEDD)增大、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LVESV、LVEDV)变大,短轴缩短率(EF)及射血分数(FS%)降低(P(0.001)。与无室壁瘤组相比,室壁瘤大鼠的LVESD和LVESV增大,EF和FS%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室壁瘤模型是较为方便、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动物模型;心脏室壁瘤;异丙肾上腺素

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梗死心肌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向外膨出而形成的。室壁瘤临床发病率约为28%,它可加重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使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栓塞,是决定心肌梗死后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以往研究中采用开胸法和冠状动脉堵塞法建立冠状动脉室壁瘤动物模型,但其创伤大,动物生存率较低,且需要呼吸道管理。我们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大鼠室壁瘤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可行性,以便为室壁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一种经济的小动物室壁瘤模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关系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与稳定。为保证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实验人员及学生的安全和与健康,避免由生物有害因子引起的实验室或环境污染,应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使其规范化、科学化。本文分别从管理体制、配套设施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范与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一、引言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实验室各类危险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避免其向实验室外扩散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及公众危害的综合性措施。随着医学事业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高校科研教学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危险生物因子,而实验室生物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开始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至今,依然有国际、国内生物安全事故频频报道。在国内,2005年初在牡丹江地区某高校发生了实验室内大白鼠感染出血热事件从而造成了4名工作人员感染;2007年在中山大学实验室中心又发生了一例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感染事故;而在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的一堂“羊活体解剖实验”课程让28名师生感染了布鲁氏菌病[1]。所有事件表明,高校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我国先后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通用准则》、《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件》以及《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成为高校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管理的准则与依据。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对于学校科研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稳定至关重要[2],本文分别从管理体制、配套设施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范与措施提出建议。

二、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范与措施

1.建立管理与运行体制。为使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需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学校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立管理办公室,用以主持全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和健全学校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检查生物安全法规在相关实验室的执行情况、组织专家编写并更新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教材、制订培训计划等。高校内各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3],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菌(毒)种的保管使用制度、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废弃物处理制度、标本运送和接收制度等。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把责任分级落实到二级学院和实验室,和在实验室一线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实验人员、学生,做到权责明确,“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废弃物的管理严格执行生物有害废弃物的相关规定,应采取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方式妥善处理各种实验垃圾,再交由专业处理生物有害废弃物的公司统一处置,作好各种实验垃圾处置及交接记录。

2.完善配套设施。实验室基础条件设施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4],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是生物安全的基本保证。在新建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需要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并按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综合考虑实验室选址、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给水排水、配电、自动控制和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的要求,要求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同时考虑本实验室的专业特点及具体要求,科学规划布局,合理规划,确保师生和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5]。对已建立的并在开展有害生物研究的实验室则需要定期检查,并确定其生物安全级别,按照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对实验室进行评估,定期检查,确保是否具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以保证各项指标和工作运行良好。一旦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存在,则需要及时排除隐患,从设备设施上进行维护更新,以避免实验室感染事件。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技术指标上,要求实验室地板、天花板和墙壁光滑易清洗并不渗液;墙壁碰角则选用易于清洁的弧形彩钢板;试验桌台面应选择耐酸碱、消毒剂及有机溶剂腐蚀的材料[6]。实验室还应配备洗手设施、洗眼器及紧急喷淋设施;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灭火系统(消火栓等)、报警系统(报警电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隔离系统(防火卷帘门等)、疏散系统(疏散灯/门、广播等)、相关监控系统(闭路摄像监控等);设立水处理系统;设置急救设施,配备急救药箱、防毒面罩等。实验室内应购置生物安全柜、通风设备及同位素实验防护设备等实验室运行必需的安保设施。其中生物安全柜是为实验人员操作有毒有害实验材料时,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材料和实验室环境,防止气溶胶的扩散,避免暴露于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中,是实验室最主要的隔离设备。生物安全柜应安装在远离人员活动、物品流动以及有潜在干扰气流的地方,以确保安全柜的生物安全屏障作用。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注重自身的保护,即着工作衣、工作帽、口罩、手套、工作鞋,严格按照生物安全二级防护要求;必要时还应外加穿隔离服,戴防护眼镜和双层防护手套。购置固体污染物、污染液体、实验有害微生物和实验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设备,从源头确保实验室安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是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首先应严格将各种废弃物按照分类原则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分别进行无害化处理,再交由专业的公司统一处置,从而避免实验室或环境污染,保证科研实验人员的安全及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如实验室配备的高压蒸汽灭菌锅,用于整个实验室标本及感染性废弃物消毒处理。建设科学规范的实验动物中心,遵照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有关实验动物的法律,根据实验需求,配备不同等级的动物设施,为生物实验提供具有安全保证的实验动物,降低由实验动物带来的安全风险。实验动物的设施广义是指实验动物饲养、保种、维持、生产、实验研究、生物制品生产等设施的总称。狭义上指保种、繁殖、生产、育成实验动物的饲养场所。根据对饲养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和空气净化程度,实验动物设施可分为开放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根据实验的用途和种类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设施系统。

3.加强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几乎都是人为事故,实验者对实验风险的无知最危险。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让师生树立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作、增强应急能力[7]。首先,对专职科研及实验人员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实验技术培训及日常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到生物安全国家法规政策、实验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实验技术、事故紧急处理等方面,清楚了解实验工作中潜在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级别,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培训结束后持证上岗。针对医学或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则应开设独立的生物安全教育课程,由专业教师向学生授课。课程可涉及放射性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基因工程生物安全、化学品生物安全和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等。通过授课,让学生掌握生物安全的基本法规、实验室危险因子的分级分类、危险因子的防护和措施、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危险物品和药物的使用等。学完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室。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规范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按照教师的要求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注重个人防护与实验室安全行为,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合格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研教学的重要场所,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和安全,对师生的健康及周围环境也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通过规范化布局设计后,应配备必需的生物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合理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师生的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并加强生物安全意识,最大程度降低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恋,博晓真,沈晓玲,李超美,陶格斯,卢莎,谢军.医学院校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的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2(35):180-182.

[2]王小利,杨怡姝,沈思嗣,李泽琳.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32):243-245.

[3]潘欣,张彦国,李屹,龙明,陈晓,梁灏,曾光辉,蔡家麟,吴鉴今,陈龙.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隔离系统的建立[J].医疗卫生装备,2012,2(33):1-4.

[4]刁奇志,董林玲,王婷玲,莫展.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及生物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9(22):4305-4307.

[5]王俊丽,崔长海,聂国兴,卢龙斗.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32):427-429.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提出的背景

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提出取决于山焦的行业特点和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公司的发展要求。

1、产业结构和行业特点

焦化行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人们形象地称该行业是“五毒俱全”即存在废水,废固,废气、噪音、电磁辐射等多种污染。山焦生产的产品大都属于初级能源产品,不易更新换代,产品的形成大部分在管道和设备中进行,难监测、难控制、难管理。生产的主要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易泄露、易污染。若不进行有效的“三废”治理,环境质量将会不断恶化,不但直接影响广大员工的身心健康,也给子孙后代和社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2、企业现状及问题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山西焦化厂始建于1970年,由于基建阶段处于文革时期,特殊的原因及历史的局限导致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未从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设计和施工中对焦化、化肥、公用工程三大系统未能同步考虑环保设施和投产后“三废”的治理问题,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先天不足。

3、特殊的社区环境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山焦坐落在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洪洞县广胜寺,文物古迹属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企业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4、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公司高层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前瞻性地提出了进行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二、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内容及运作

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管理理念,以绿色过程工程为主要手段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及科学的管理促进焦化产业的升级换代,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生产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使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同步,达到建设生态型工厂的目标。

1、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公司最高管理层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环境是生产力、是资本、是效益。为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领导将焦化企业生态建设的管理工作摆在议事日程,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筹安排。首先,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各主管副总经理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领导组,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公司、车间,工段或班组的三级环保监管队伍,公司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成了管理网络,从组织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为实现建设生态型工厂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公司根据总目标及指标要求,制订了《污染治理项目管理规定》、《“三废”综合利用管理规定》,《节能管理规定》、《绿化方面管理规定》、《污染防治设施管理规定》,《污染事故管理规定》等各项管理标准。

2、转变观念,增强意识,是实现目标的前提

建设生态型工厂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使企业员工深刻理解并在实践中处理好生产与治理、环境与效益的关系,公司不断引深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开展了全员培训教育。先后举办了多期由中层干部参加的环保法规知识培训,分期分批对全公司千余名班组长及环保员进行了环保法规知识培训。公司党委宣传部和环保部联合开展了融监督、管理与检查为一体的“山焦环保行”检查采访活动,采取查、看、听,问及晚上突击抽查方式,检查公司各车间生产过程中是否有随意排放等违反环保法规行为,并对公司有关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规划、措施向员工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激发了广大员工建设生态型工厂的积极性,使公司上下已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治理,全体员工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建设生态型工厂的良好氛围。

3、技术创新,投资到位,是实现目标的基础

(1)突出“四新”技术应用,加强原污染源治理

公司针对原设计的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高、重污染的问题,在建设生态型工厂的过程中,注重“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在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公司针对焦化行业生产连续性很强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应用了带压堵漏技术。在生产系统不停车的情况下,多次消除了工艺设备及工艺管线出现的泄漏难题,有效地杜绝了由于系统停车而导致的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高,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情况发生。

(2)强化“三同时”管理,防止新污染物的产生

为彻底根治污染物的产生,公司始终遵照国家,公司有关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三同时”管理规定,坚持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保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方针,做到了污染防治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计划、同时安排、同时实施。

(3)绿化美化环境,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

环境的系统保护最终体现为生态的保护与平衡,体现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抽调得力人员,先后对国内绿化、美化搞得比较好的先进企业和城市进行了参观学习和考察,经过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目前,公司基本建设成绿色花园式工厂。做到了春有花草,夏有绿荫,秋有美景,冬季常青。形成了拥有广场花园,休闲花园,组合花园等园林景点,还有假山、凉亭、花廊,汉白玉雕塑、音乐喷泉的绿化美化格局。厂区及厂周围的道路,也形成了覆盖全厂。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路路有景的绿色网络。

三、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成效

山焦人更新观念,转变思路,与时俱进,创新管理,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山焦特色的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之路,成功地处理了企业与人、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和谐共生,达到了多赢的效果。

1、通过实施焦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不仅解决了污染对企业发展的制约,而且使资源、能源得到了综合利用,企业基本实现了建设生态型工厂的目标,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2、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冶金焦成为低硫,低灰、高强度的清洁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且大部分出口德、日、法、美等国际市场,煤化工产品生产链向两头延伸,深加工能力逐步提高,生产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精细化工产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良好的成长机制,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后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强化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朝着做实、做大,做强的方向,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为推进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与资源的掠夺日益加剧,各种资源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与生产活动最为密切的农业生态环境首当其冲遭受污染与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5年粮食产量高达6847.9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其中,大豆产量居全国首位,稻米质优享誉全国,可见黑龙江农业的生产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保护好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环境保护;路径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有清晰地正确的价值理念,先进的环保的生产发展模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体系以及技术创新与推广保障体系,多管齐下,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从源头遏制,从过程防治,有监督保障。特别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全力保护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从环保意识、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以及经济手段等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路径。

一、培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通过对社会公众的环保宣传与教育,使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伦理观,以达到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农民的认可与支持,所以必须让各级政府和农民充分认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关系,了解各自地区以及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清晰地认识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深远意义,牢固树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全省民众的宣传教育,普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通过电视、广播和杂志报刊等途径,大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形成共识、深入人心,并体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行动中。同时,农业生态环保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在农村中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加强环保教育。其次,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使公众了解生态环境,尊重生态环境客观规律,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在这种尊重生态环境及其规律的思想中,促使人类转变对待环境态度观念,转换社会生产、经济发展方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代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为提高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成果,为环境保护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后盾,黑龙江省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不断的补充关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立法,完善具体可行性条款,明确环境保护法律的主体与范围等相关细节,使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能够切实解决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此外,需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树立全新的环境行政执法理念,增强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环境行政执法必然涉及并影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环境行政执法中必须强调发展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即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当做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

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实行农业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激励和保障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益相关方,实现多元主体的共赢。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带有惩罚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它是一种多元的保护机制,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大的意义。就黑龙江省而言,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为维持生存对生态环境进行的破坏;其次,政府还应采用银行贷款、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渠道,对因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而减少收入的农民进行补助,尤其是对兴建生态保护林体系的农民进行鼓励及补偿;第三,对于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采取优良措施的以及使用对环境保护有利方式生产的农户给予一定奖励;最后,可以利用项目管理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即运用项目支持或项目奖励的方式,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安排到农业环境治理中,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补偿,其目标是形成农业地区的自我发展机制。

四、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

加强水资源管理。黑龙江省目前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是分散的各自为政,这样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推行,黑龍江迫切需要协调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关系,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流域水资源统一考考虑需要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协调上下游用水矛盾,协调地表水、地下水关系,大力提倡和推广节水产品和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流域生态。

加强土壤保护和管理。不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防治土壤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改革耕作制度,保持水土。根据条件,推广少耕和不耕栽培技术;选用抗病虫害的作物,控制农药的使用量,生产使用无毒、低毒农药,特别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减轻化肥农药对农田、渔业水域和农产品的污染。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对养殖规模小以及散养的畜禽粪便结合农村沼气池进行处理,改善黑龙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加快农业生态环境预防监测网络工程建设。黑龙江应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利用现有各种监测预防设施和机构,建立现代化的包括水环境、区域生态与资源、地质灾害以及重大气象灾害等多因子、多层次的综合性的预防监测网络体系。加快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各类污染源监管、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形成完整的污染源监管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构建一系列的保护体系——认识体系、法律体系、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等综合发挥作用来得以实现。从认识体系方面要着力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因为环境意识的高低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素质高低;在法律上应完善环境立法,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立法,同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经济手段的实施,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遏制污染趋势。技术手段则是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梅琳琳,冯树丹,王冰,关兵兵.黑龙江省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3,02:103-108.

[2]吕维峰.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

[3]路璐,胡胜德.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对策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3:

[4]程灿.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5]尹喜霖,杨文,姜吉生,董世毅.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02:111-114.

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新媒体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政治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新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使用将彻底打破“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转变教学方式,还带来教学边界的突破、师生关系的重塑以及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极大的促进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政治;教学运用

新时代,新媒体,新教育,这是新时期我们所面对的教育生态环境。2018年4月18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教育要经历从信息化1.0时代到信息化2.0时代的跨越,吹向了新时代新教育信息化的号角,也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不同于传统多媒体信息技术,新媒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依托各种APP程序软件,借助卫星、无线通信网、计算机网络等渠道,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移动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时传输、可视化、互动性、大数据精准分析等优点,政治教学可以将课堂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与互联网信息融合,生活与课堂链接、大数据与学习过程结合,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改变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给人留下了脱离生活实践、陈旧过时、晦涩难懂、灌输说教的印象。

创设沉浸式情境,激发课堂活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论性性极强,对于知识学习更多需要借助感性材料,来自于视觉、听觉、触觉等的材料感应更能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大脑在接受感性认知之后经过老师引导进行学科术语化引导,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教师习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但是传统信息技术主要借助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播放视频音乐等,形式内容比较单一,情境比较呆板生硬,学生缺乏互动体验,调动兴趣有限。

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沉浸式体验情境,将一些晦涩难懂、纯理论讲述的知识进行生活化、直观化、形象化处理,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性,更好的让学生融入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特别是3D技术以及VR虚拟数字技术可以为我们随时呈现真实生活场景或模拟生活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学习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知识时,打开电脑网页“数字敦煌”的洞窟实景漫游厅,就可以带领学生身临其境、高清晰地观看欣赏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领略敦煌文化,体会和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的教材知识;此外,打开在线旅游就可以让学生游览观看长城、北京故宫、陕北窑洞、乐山大佛、乌镇牌楼等体会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传统建筑这一“凝固的艺术”,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打开谷歌、百度等超清实时卫星地图就可以为学生呈现学校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政府、人民代表大会、政协、联合国大楼等身边政治场景,教师借助这些新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沉浸式体验情境,创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生活场景,极大的增强知识体验,激发课堂活力。

链接社会生活,打破课堂边界

高中政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化特征,新媒体技术特别是短视频直播平台作为为新的的教学平台,通过卫星网络实时数据传输,极大的突破了社会生活与校园以及课堂的时空局限,使得学生即便坐在教室,也可以遨游于社会生活广阔天地,对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在社会生活实践的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接触社会难、生活体验少和课堂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难题。例如,笔者讲解高中政治必修2《民主管理共建幸福家園》一课时,学情调查发现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村(居)委会的位置,更不知道村(居)委会是干什么的,对村委会、居委会以及基层如何自治毫无体验,对基层民主实践缺乏政治认同。为了增加学生的直观映像与体验,我想到了平台直播的方法,通过与政治组同事合作,由他担任现场“记者”,我担任课堂教学“主持人”,学生都是课堂“直播室的观众”,上课过程中借助抖音直播平台,课堂与社区现场连线,同事作为“现场记者”为学生直播展示学校所在社区的张贴的居委会机构设置、居委会公约、居务公开栏等民主管理实物并邀请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各自的作用,让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鲜活的生活现场,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还可以和现场记者、社区工作人员互动提问,有的由现场记者解答,有的由我解答,有的由居委会工作人员解答,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验证和学习了书上基层民主自治的知识,还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内容和知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与思考,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信服力与认同感,课堂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原本枯燥的政治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学生,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的一亩三分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实现了知识从生活中来。

大数据调研,助力精准教学

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依靠老师手阅试卷、作业,对知识掌握情况只能靠人力统计,费时费力,而且只能把握班级整体情况和最终分数,而对于学习过程和个体学情很难精准统计。但是借助大数据技术,例如“知心慧学”、“和教育”、“钉钉”、“好分数阅卷系统”等系统可以将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场考试的学习过程数据收集记录下来,将每次鼠标点击、每道试题的分数转化为清晰的个人能力模型和精准的学情分析报告,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教学。例如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我借助学科网作业本的班级错题本功能,及时分类整理班级错题、个人错题,通过错题集找出学生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极大提高了反馈效率与教学效率,同时针对学生个人错题集进行个性化辅导,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于讲评课,在讲评前的考试练习中借助“知心慧学”系统,及时统计反馈学生做题情况,并打印成错题本再反馈给学生,教师可以借助数据统计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极大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与效率。

交互式学习,重塑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获取知识途径单一,老师拥有比学生更加丰富的知识,老师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者”、“主导者”,也是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判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在学习中天然处于被动地位和弱势地位,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合作学习以及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实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普通教学工具,例如在京、津、江、浙、沪、深、广等沿海地区许多学校已经基本实现学生人手一个笔记本的现代化教学课堂,内陆许多学校也在实验。学生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就可以获得海量信息,极大的方便了知识的学习与获得,打破了课堂传授知识单一途径,老师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学生和老师可以实现信息交流和互补,真正实现“弟子不必不如师”,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师由权威者转变为参与者,由主导者转变为合作者。教学中,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基本依据,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提出问题,自定主题,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拓展外延,解难释疑,分析和解决问题,合作学习,主动求知,并借助信息技术记录学习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的交互式学习,例如,以下是我为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建幸福家园》设计的课前“学习任务单”: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师生是学习的合作者,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互助,实现了师生互动的信息教学的优势,达到了更深层次的教学相长,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

此外,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搜集和提供生活素材,学生用手机、照相机等将自己搜集的素材及时通过微信、QQ等传输给我,让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而我将这些学生自己采集的鲜活的素材运用与课堂教学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与获得感,从而激发了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时政,师生合作丰富教学素材,也丰富了课堂内容,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新媒体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是一项意义非常重大的改革,新媒体技术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运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寻找新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新媒体技术融入政治课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突破教学边界、重塑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让新媒体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也让新媒体技术点亮我们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亚娟.多媒体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0(8):23-23.

[2]李昭焘,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9年93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刘淑芝,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变化,《吉林教育》2002年12期

[5]陈福东,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课外阅读:中下》2012年24期

作者简介:杨军河,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中政治教师,已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江西教育》、《中國校外教育》等杂志。

(汉中市龙岗学校)

上一篇:生态系统社会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体育分层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