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2023-09-22

茶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试图在比较分析茶文化旅游资源市场状况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和规律为依据,对临沧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可行性开发战略构想。

关键词:临沧;茶文化资源;开发构想

临沧是云南省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茶文化底蕴浓厚,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然而,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零散性、自发性的特点,还没有形成整体开发格局,缺乏开发理论指导。本文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规律,结合旅游业对临沧茶文化旅游资源提出整体性开发构想,构建临沧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本文所指的茶文化,主要从广义上进行界定,指的是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市场定位

(一)临沧茶文化旅游发展前景

临沧市旅游局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21.2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28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131.3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7.77亿元,旅游总收入达47.1亿元,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临沧“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临沧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茶文化、佤文化作为发展临沧旅游业的两个重点。同时,临沧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开展,即将建设的临沧八条二级路和临沧沧源机场等,将带来临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地位的不断稳固,拓展了临沧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临沧茶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底蕴,也将得到发展和壮大。

(二)市场竞争状况

1.与世界茶文化资源比较。世界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其次是越南、土耳其、日本等国。本文仅选取世界四大名茶所在国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进行分析探讨。

印度的茶叶产量在生产、消费和出口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2007年有关统计数据,尽管人均消费低,但印度茶叶国内消费几乎占总产量的3/4,出口消费占总产量的1/4,外汇收入与国内收入基本持平,同时,茶叶的出口经济是印度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斯里兰卡的茶叶加工业是其主要产业之一,斯里兰卡也是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茶叶出口贸易量很大比重,茶叶行业就业人数约占斯里兰卡总就业人口的1/7,茶叶出口已成为斯里兰卡外汇的重要来源。

中国的茶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很多国家包括印度、斯里兰卡茶叶均源于中国,茶籽、茶苗、茶工、种制技术曾从中国引进,中国是世界四大名茶生产国之一,茶文化内涵丰富,茶产量也非常大。

临沧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产品有著名的“滇红”、“蒸酶”和普洱茶,1938年创制的“滇红”茶产品曾享誉中外,远销欧美和东南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临沧实现茶文化产品国际化的基础和铺路石。

2.与周边地区茶文化资源比较。临沧周边产茶地区主要有普洱、西双版纳,两个地方和临沧同处于北回归线和澜沧江流域,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近年来,普洱、西双版纳茶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尤其是在基地建设、宣传策划等方面,临沧与他们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普洱曾是历史上茶叶集散地之一,目前普洱已拥有茶园66万亩,高优基地16万亩,年产量达2.1万多吨,总产值2.8亿元。西双版纳州有茶园38万亩,高优基地5万多亩。茶叶生产基地如普洱的龙生集团、版纳的勐海茶厂、六大茶山等龙头企业也在加快发展,两州市在高优茶园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无性系茶园几万亩连片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程度较高,有的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扶持企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但是,普洱、西双版纳两州市在旅游业发展中,更突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茶产品更多是作为一种旅游商品形式出现。

临沧是茶的原产地,曾经在种茶制茶方面居首位,茶文化历史厚重,有发展的优势和底蕴。据调查,普洱、西双版纳两州市的领导和企业都认为,临沧的茶叶品质是最优的,普洱、西双版纳每年都要从临沧收购上千吨茶叶原料加工。同时,临沧有世界闻名的“滇红”茶叶品牌,聚居着23个少数民族,为临沧茶文化旅游资源积淀了丰富的底蕴。

(三)市场定位

进一步总结临沧茶文化优势,寻找新的尚未被占领但在潜在市场需求的位置,同时,结合临沧旅游业发展状况,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政策的引导下,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市场定位:一是打造原生茶文化旅游和体验品牌;二是走“滇红”品牌化道路。临沧是“滇红”的故乡,“滇红”茶产品曾远销欧美和东南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负盛名。可抓住“滇红”这一品牌效应,树立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开拓市场,将临沧茶文化旅游推向世界。三是凸显民族茶文化旅游。临沧茶产业可结合本土民族文化,将茶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凸显民族茶文化旅游,努力开发民族茶文化旅游资源。

由于临沧地理位置和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资源开发中,目标市场的选择应考虑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首先可选择近距离目标市场,随着茶文化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再选择中长距离、远距离到更远距离目标市场。市场范围应先市内近区,再市内远区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然后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开发理念

临沧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我国西南边陲一块神奇宝地,由于交通、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旅游资源仍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目前尚处于原生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将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入开发理念中,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临沧古茶园、古茶树、茶乡茶园和民族茶文化原始风貌为前提,努力打造有特色、有个性的原生茶文化旅游品牌。

三、开发模式

临沧地处偏僻,区域经济欠发达,在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资金短缺是开发的首要瓶颈。要实现开发最终目标,就必须走市场化运作模式,面向市场寻找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必须依赖市场,应以市场为导向,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突出优势、独特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受众才能把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烙印在脑海,树立独树一帜的鲜明品牌形象。

四、实施形象品牌策略

临沧茶文化旅游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它具有原生性和体验性,随着现代旅游大众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可考虑打造“生态”和“体验”品牌,让游客在观赏优美景观的同时,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真正让游客参与到项目中去,亲自去接触、体验自然和理解自然。

另一方面,应抓住“滇红”这一品牌效应,借助“滇红”国际声势,大力宣传,扩大临沧茶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实现临沧茶文化旅游走向国际的远大目标。

五、多渠道筹资,获得强大的财政支持

目前,临沧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还停留在粗浅开发层面,尚待进一步深入,由于临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资源开发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资金短缺,虽然能通过政府行为筹措一定资金,但开发是一项大工程,完全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支持难于保证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应多渠道、多元化地广纳资金,政府、企业集团,包括民间闲散个人资金均应力争。可形成不同层次,多种角度的开发格局,大中型项目可以吸收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以雄厚的资金保证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中小型项目可以采用入股的形式或者项目承包开发、承包经营的方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来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德刚.旅游开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 临沧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临沧地区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3] 季少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6-11-06.

[4] 谭巍.茶文化旅游的定位与开拓[J].农业考古,2005,(2).

[5] 汝百乐.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茶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案例很多,但是关于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反贫困协同行动如何持久却是一个探讨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模式的考察,力求剖析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在反贫困中达成一致行动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探究此模式包含的利益耦合机制,试图回答协同反贫困行动如何持续这一问题。分析认为“鹤峰模式”使得地方政府绩效增加、扶贫企业获利和贫困户实现减贫。总结了“鹤峰模式”的几个特征:其推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扶贫成本分担机制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得以重新建构,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其能长期持续运行的核心动力。鹤峰县的这一反贫困模式至少有以下3点启示:一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的贫困问题,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二是产业扶贫能否持久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三是“鹤峰模式”具备较强的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关键词:利益耦合机制;反贫困;产业扶贫;鹤峰模式

相对贫困的存在决定了反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持久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以发展产业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显得尤为重要。开发式扶贫即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主要依靠其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使扶贫工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扶贫提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要求。产业扶贫的实质是通过扶持主导产业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它同单纯的企业扶贫、项目扶贫相比,具有更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由来已久,学界也极为重视。黄荣胜在1997年就注意到企业参与扶贫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方式”。概括起来,产业扶贫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参与扶贫的动机。认为企业参与扶贫具有自利倾向,若政府不进行监管,企业很可能利用政策套取扶贫资金挪为他用,采取消极扶贫行为。二是企业参与扶贫的模式。如对“村企共建”的方式进行考察及对扶贫企业经营组织模式的考察。三是企业扶贫的动力机制。认为“企业扶贫投入是拉动力,农民正向反馈是助推力,政府是拉动力和助推力之问的调和力”。已有的研究对于企业参与扶贫的長效机制如何建立问题,没能做出明确的回答。深入分析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协同反贫困案例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已有研究多关注其中一方的行动逻辑。本文从三者在反贫困中的关系视角进行考察,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和贫困户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以有效拓展反贫困的作用空间。

传统的农村反贫困模式在扶贫目标上仅仅是缓解贫困,没有重视增强生计能力;在扶贫的手段上,仅仅是“输血”,没有重视“造血”。湖北省鹤峰县政府在反贫困中大胆创新,探索出将企业作为反贫困的核心力量,将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反贫困的主要方向,通过发展茶产业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减贫的扶贫路子,成效显著。这一创新实践获得了2001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该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探索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是一种成功的扶贫实践探索。鹤峰县政府探索“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模式(以下称“鹤峰模式”),是在认识到原有扶贫方式弊端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新尝试,把送钱给贫困户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通过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带动就业的“造血式”扶贫。其具体的做法是,在吸取扶贫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因为贫困户是包含在农户之中的,且当地贫困户数量很大,后文中的农户可等同于贫困户概念理解)手中效益不彰的教训后,改变扶贫资金使用方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扶贫方法,即“公司+基地+农户”的方法,此种方法后来演变为多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笔者在2016年8月对鹤峰县扶贫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地调研,文章根据此次调研获取的材料和思考而撰写。本文主要考察该模式中政府、企业、贫困户达成协同反贫困行动的内在逻辑,认为其中包含的利益耦合机制是这一模式得以持续的关键。笔者试图把政府、企业及贫困户作为利益相关的整体来加以考察,透视三者之间的利益耦合关系,从而解释反贫困集体行动持久运行的内在机理。

一、压力困境:反贫困协同行动的逻辑起点

鹤峰县位于鄂西边陲,为武陵山与大巴山余脉交汇之地,是一个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属于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作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县,鹤峰县素有“五无”之称,即无铁路、无机场、无高速、无国道、无水运,先后被定为国家一类老区县、国家级贫困县、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部定点扶贫县。可以说,鹤峰县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贫中之贫”的境况。面对大面积贫困的现实,仅靠政府逐家进行分散式扶持的话,是极难使老百姓走出贫困的。

要脱贫,必然要想方设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县政府意识到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这里拥有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是名优茶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该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历史贡茶和“宜红茶”的主产地,鹤峰县因此也获得了“中国茶叶之乡”的称号。可一直因为交通、信息闭塞等原因,茶产业没有形成很好的发展态势。此外,20世纪末,鹤峰县面临国企改制的浪潮,乡镇企业大面积倒闭,改制后的企业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在当时,贫困农户几乎没有土地收入以外的其他增收渠道。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贫困户,都面临着反贫困的巨大压力。

鹤峰县政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创新反贫困机制,积极探索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路子。由此可见,鹤峰县政府、企业、贫困户反贫困协同行动的逻辑起点是来自各方面的反贫困压力。具体说来,这些压力包括地方政府面对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压力、企业改制后面临的发展压力、贫困户在无增收渠道背景下面临的生存压力。

(一)地方政府的政治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略,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几乎都是由当地经济增长指标来衡量和展现的。面对县域经济极其落后的局面,鹤峰县政府将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同时,贫困问题的严重性使得鹤峰县政府面临促进产业发展和推动贫困户减贫的双重压力。在我国,地方政府处于压力型体制之内,在各种压力的驱动下运行,从上而下的政治行政命令是其中最大的压力。压力型体制并不是新现象,而是传统的动员体制在市场化、现代化这个新背景下的变形,鹤峰县政府亦不例外。在此种处境之下,县政府会考虑将优惠政策给予企业的同时让企业分担扶贫压力。具体而言,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贷款和专项资金扶持的办法,以政策支持的方式对企业参与反贫困进行捆绑式激励。

(二)企业的发展压力

20世纪末,鹤峰县所处的偏僻民族山区正迎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企业改制掀起热潮,多数乡镇集体企业都通过改制变成私人承包或股份制的私营企业。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张和改制政策给新型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困境,这些困境主要包括:企业改制造成资产流失、原材料供应不足及现代企业形象亟需形成。

1.企业改制造成资产流失。在调研中发现,鹤峰县参与扶贫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乡镇企业改制后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是企业改制的高潮时期,改制后的企业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新建立起来的公司制企业面临发展困境,部分企业因此而倒闭,部分企业则停滞不前,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特别是贷款方面的援助。面临发展困境,为获得政府的支持,企业不得不接受政府提出的承擔扶贫责任的任务。笔者访谈的x公司主要负责人就谈到,公司在改制后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恰逢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大,x公司积极加入政府提倡的企业扶贫战线,并成立扶贫办公室专门协助政府的扶贫工作。

2.原材料供应不足。譬如,改制后的茶叶公司要发展壮大,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茶叶原材料来源。当时鹤峰县的茶叶是每家每户零散种植,多数农户是把自家的一部分土地用于种植茶叶,因为缺乏技术,茶叶产量并不高。提高茶叶生产能力,在当地建立茶叶基地是最为实际的选择,因为鹤峰县的地质地貌和气候都非常适合茶叶种植,茶叶也一直都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x公司从1992年开始全力建设茶叶基地。基地建设需要租赁当地农民的土地,形成连片开发的规模效应。企业参与到政府提议的扶贫行动中来,有利于与农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实现企业基地扩张和茶源保障。

3.现代企业形象亟需形成。改制后的企业成为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需要重新建构自身的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两种经济体制处于转轨交汇期,进行企业形象的重塑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改制后的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需要在失去政府庇护后另辟蹊径,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壮大的出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其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企业参与扶贫,通过宣传运作,将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来,参与扶贫的过程也是企业形象重塑和更新的过程。

(三)贫困户的生存压力

20世纪90年代初,鹤峰县的贫困状况前文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当时全国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摸索阶段,人口流动还受诸多限制,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很少,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民尚未形成外出务工的意识,以致当地农民除了农作物收获之外几乎没有另外的增收渠道。就x公司M基地的住户来说,他们是在其他地方生存不下去后移民来此,甚至有来自湖南省的移民(当地处于湖北与湖南交界处)。当时的贫困户(现在是M基地的住户,开荒时移民于此)住山洞、住小木船,不但“吃了上顿没下顿”,连住的房子都没有。这些生活不下去的贫困户在公司的动员下把家搬到了茶叶基地。从搬迁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参与M基地茶园建设,茶园里的茶树长起来之后就经营茶园、管理茶园,现在茶园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茶叶基地就成了移民们发家致富之地。

二、利益耦合:“鹤峰模式\"的内在机理

如果说政府、企业、贫困户共处反贫困压力困境是把三者联合起来协同反贫困的初始动因,那么,三者能够在反贫困中结成联盟并长期相互配合就需要其他的纽带来维系。必须让贫困户、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共生共在是“合作治理”走向实践的前提,共治是“合作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共享是“合作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鹤峰模式”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内含的利益耦合机制。下面将重点阐述此种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运作及效果。

(一)协同行动达成: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

要脱贫致富,就需要发展经济,支持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鹤峰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县政府也有意识地主导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县政府认识到鹤峰县是个产茶的好地方,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最初政府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做法是:政府买种子,老百姓种植。结果是:你也在种,我也在种,他也在种,千家万户的老百姓都在种茶。但是,种茶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较长时间的生长期,老百姓的茶叶管理水平有限,包括采摘技术、施土培肥、茶园修剪,都需要技术指导,再加上农户难以在短时间内从茶叶种植中获得收益,这些问题仅靠政府也是难以有效解决的。因此,政府就考虑到必须由企业来分担,由企业来管理,茶的品质才会高;由龙头企业来带动,茶产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茶产业发展的需求使得政府、企业、农户之间形成一些利益契合点,如土地、人力、优惠政策等,这些因素把政府、企业、贫困户联系了起来。

茶业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扩充茶叶基地面积。企业就以租用或流转农民土地的形式发展茶叶基地。农民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渐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逐步意识到除了土地,还有其他的增收渠道。土地租出或流转后,他们在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还可以从事自己擅长的其他工作,如务工、经商等。企业需要土地,农民愿意转让土地,通过土地将企业与农民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数量惊人的农民工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鹤峰县作为有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绝大部分家庭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剩余劳动力。地方政府要促进当地发展,就必然要想法转移剩余劳动力,而发展当地产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茶产业对人力的需求很大,管护茶园、采摘茶叶、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等环节都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基地管理人员、采茶员工、加工工人、销售人员的数量需求也随之扩大。茶产业还带动了小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和多级茶叶销售产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正好解决了贫困户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政府为扶贫企业提供支持,将企业纳入到反贫困行动中来。政府对扶贫企业的支持政策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免费建。政府无偿为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地的道路建设都由政府掏钱,当时鹤峰县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企业的基地建到哪里政府的路就修到哪里。二是资金支持。政府设有产业支持的流动资金,以项目申报的形式,发放扶贫贴息贷款,企业修建工厂、购买设备、技术更新等都可以向政府申报资金,参与扶贫的企业当然优先具备申请资格。这样,企业就被拉人到扶贫行动中来。三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鹤峰县政府通过扩大宣传、打造“茶文化”品牌等方式,助力当地茶产业发展,还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发挥协调作用,若企业在租赁或流转农户土地时出现困难或者纠纷,政府就会通过直接介入或督促当地村委会介入的方式进行协调,以保证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关系。

政府把优惠政策给予参与扶贫的企业,企业直接面对农户,把农户纳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因此,只要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就会积极参与到扶贫行动中来。实际上,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长期互惠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契合点上的一种利益耦合发展方式。企业从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利益回报,从发展困境中摆脱出来,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政府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企业发展了,政府的扶贫压力减少了,税收收入也增加了,社会更加稳定了。政府、企业、贫困户在反贫困行动中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鹤峰模式”的利益耦合机制因此建立起来。

(二)协同行动实施:利益耦合机制的运作

“鹤峰模式”中的利益耦合机制是围绕政府、企业及贫困户的利益契合点和利益纽带建立起来的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利益关系,从而构建了一个稳定的扶贫网络。政府、企业与贫困户在“鹤峰模式”中结成命运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耦合关系。企业与签约贫困户之间并不仅仅是交换式的利益互惠互利关系,其利益机制以互惠互利为前提,以合作共赢和风险共担为核心,双方在市场经济中休戚与共,形成一种利益或命运共同体收入。政府将优惠政策和各种支持给参与扶贫的企业,而企业通过各种具体灵活的方式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并保证贫困户增收。鹤峰县在发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联结公司与农民之间利益的“纽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发展、农民致富”的长效、稳定、健康的帮扶之路。鹤峰县扶贫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由最初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成了多种运作模式,即: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1+6”模式。

1.企业+加工厂+农户:体现了“车问前移”与“驻点扶贫”相结合。由企业在贫困村无偿投资援建茶叶加工厂,建成后由农户无偿经营管理,并在企业与加工厂之间、加工厂与贫困户之间层层签订脱贫协议,形成公司、加工厂、贫困户三位一体的帮扶责任体系,加工厂成为公司固定的帮扶点。采取此模式,企业可以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一批贫困对象在企业的强力帮扶下成为茶叶加工老板,通过经营加工厂,不仅自己一年就可以实现脱贫奔小康,还在他们的带动下,直接解决了其他贫困对象“卖茶难”的问题,并激励贫困户扩大生产。二是辐射带动贫困對象增加收入。对贫困户的茶叶实行加价收购,农户可增收,同时,贫困对象还可在加工厂就业,获取劳务收入。三是直接扩大了公司生产规模。企业“把加工厂建在基地,把基地变成生产车间”,相当于企业在农村新增了若干生产车问,茶叶收购量大幅增加,而收购成本则相应降低。

2.公司+合作社+农户:体现了“集约经营”与“对焦扶贫”相结合。按当地实际,只抓茶叶产业扶贫,只能辐射到80%的农户。对于不适宜种茶的20%的农户怎么办?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困村引导,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药则药,通过领办或联办专业合作社,使农民的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劳力集约投入,为不适宜种植茶叶的贫困对象找到了一条精准脱贫之路。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发挥了以下作用:一是对不适宜种茶的农户起到了“滴灌补充”的作用。公司还鼓励农户开展养殖或其他种植业,并统一收购进行销售,为没有茶叶收入的部分农户增加收入。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初步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形成了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的产业链,有效化解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链条断裂问题。三是解放了劳动力。由于农民的土地分散,难以实施机械化作业,繁重的体力劳动耗费了农民绝大部分的精力,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以后,让农民得以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务工、创业中去,提高了收入水平。四是提供了稳定增收渠道。农民在市场保护价收购及土地长期流转的承诺下,可实现稳定增收。

3.公司+基地+农户:体现了“源头管理”与“集中扶贫”相结合。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结合在一起,公司引导农民干、指导农民做、帮助农民销,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路子,实现“产业规模化、管理标准化”。

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可实现企业对基地的源头管理。有利于超前规划建设茶旅观光景点。企业兴建基地,可充分发挥其独具的市场眼光和创新精神,把分散的农户、农田集中起来,变分户管理为统一规划,按照景点的标准和要求建设,使产业基地同时变成旅游观光的景点。

4.公司+大户+农户:体现了“产品创新”与“示范帮扶”相结合。这种扶贫模式,扶持具有示范作用的大户,不仅对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还承诺以市场保护价收购其产品。通过扶持具有示范作用的大户,问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通过“公司+大户+农户”的帮扶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能直接帮助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有的养殖大户之前本身就是贫困户,企业帮助其发展特色养殖,按市场保护价收购其产品,把风险降到最低,能够确保这些贫困户收入稳增。有些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家底薄,担不起风险,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扶持大户示范效应,使他们也能找到致富之路。

5.企业+就业+农户:体现了“企业用工”与“爱心扶贫”相结合。当地扶贫企业优先接收本地农民进厂务工,既提供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让企业获得了一批稳定可靠的工人。基本上可达到“用工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除此以外,公司还拿出专门资金救助因学、因病或因灾致贫的贫困户,为重点贫困村添置办公设备。吸纳扶贫对象在本地企业就业,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问题。还解决了扶贫对象若外出打工不能兼顾家庭的困难。贫困户中很多因为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劳力无法外出务工,把他们吸纳到本地企业务工能有效解决这一困难。

6.企业+电商+农户:体现了“市场拓展”与“智慧扶贫”相结合。鹤峰县作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探索出了一条“企业+电商+农户”的扶贫模式。很多公司在电子商务线上已开通阿里巴巴中文站、阿里巴巴国际站、淘宝网店、微信三级分销、工行“融E购”、土家购等多家企业店铺,主要通过020(线上到线下)、B2C(商家对个人)和C2C(个人对个人)等形式实现销售,把生产的商品及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打造电商平台,一方面,方便了农产品交易,既可以帮助农民把自己的土特产品“卖天下”,也可以帮助农民对想要的东西“买全球”,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产品交易;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企业效益,带动了农民增收。

鹤峰县通过“1+6”扶贫模式,实现了企业、农户的利益捆绑,而政府为助力产业扶贫,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如给茶叶基地修路、提供贷款优惠、实施奖励性政策等。同时政府与公司签订扶贫责任书,要求企业在获得政府支持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扶贫行动中来。按照划片原则,将贫困户划归到各个企业名下,企业必须按照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帮助贫困户脱贫。

(三)协同行动效果:“鹤峰模式”的反贫困效应

协同反贫困行动让政府、企业、贫困户等三方主体分别获利。地方政府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了政府反贫困和社会治理绩效。企业从中获得政府的贷款、修路及其他政策支持,并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贫困户从中获得技能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这样通过“分别获利”把三方主体拧成一股绳,形成反贫困协同行动的可持续效应。

1.地方政府绩效增加。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的推行及其良好效果的呈现,不但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还以地方政府创新的形式获得了上级政府的关注,中央及其他地方的政府部门多次到鹤峰县学习“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的经验和做法,并作为一种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在其他地方推广,形成宣传效应,提升了地方政府形象。鹤峰县政府的几届主要领导都因经济发展及扶贫工作优秀而被提拔到更高层级的政府部门任职。地方政府反贫困的成果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绩效。

2.企业获利。利润是企业的根本,是否有利可图是企业采取行动的主要动机。在参与扶贫中,企业获利明显:一是获得贷款。贷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如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贷款等,这些优惠政策首先让扶贫企业优先享受。二是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当地政府在参与扶贫企业的茶叶基地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修路,茶叶基地的路全是政府出资修建,基地建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在适宜观赏的地方还修了观望台、休息亭等。三是提升企业形象。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帮扶贫困户和资助困难学生都能为企业形象加分。鹤峰县部分企业打出“良心企业的口号”就是基于其扶贫参与行为进行的提升企业形象的宣传行为。企业参与扶贫的动机遇到政府鼓励企业参与扶贫的优惠措施,二者不谋而合,在产业发展上达成共识,参与扶贫带来的正面效益符合企业发展的利益需求。

3.贫困户减贫。贫困户反贫困行动的目的极为简单,那就是增加收入,实现自身减贫脱贫。产业发展除了基地建设需要农民工,公司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员工,这些员工基本上是本地农民。当地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政府可以获得流转收入,摘茶叶可以获得务工收入,在企业上班还可以获得工资收入,而且不用外出其他地方务工,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在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博弈中,企业不可能以低于农户自己种地收入的价格实现对农户土地的租用或流转。农户通过出让自己的土地获得一定的收入,加上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务工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缓解了农户的生存压力。

三、结论与启示

鹤峰扶贫模式作为地方政府探索出的一种成效显著的扶贫路子,其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机理或特点。

(一)“鹤峰模式”的推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扶贫成本分担机制建构过程

在当前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单靠政府力量推动扶贫,效果是极为有限的。随着人力、物力和土地成本的不断增加,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及后续发展成本的不断增加,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及后续发展成本投入成为移民和各级党委政府面对的最大问题。因此,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必然之选。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建立健全东西部地区协作、党政机關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

“鹤峰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以对企业实行政策激励和责任分担的方式,将政府繁重的扶贫任务部分地分解给企业,让企业在承担任务的同时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在完成这一任务时,还能提升企业形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可以说,“鹤峰模式”的探索过程就是一个扶贫成本分担机制建构的过程。

(二)在政府主导下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得以重新建构

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是在政府扶贫行动中长时间摸索出来的适应本地扶贫要求的一种社会参与机制。“鹤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企业与农民间的关系:一是建立了合作关系。农民出租土地给企业,企业或者支付资金给农户,或者以农户人股的方式成为公司或公司茶叶基地合作社的股东。不管是这两种形式的哪一种,农户的主体性、自主性明显增强了。农户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完全的买卖关系。二是有了利益契合点。企业要完成政府分配的扶贫任务,才能获取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更多支持。因此,企业帮扶贫困户脱贫和自身发展目标相一致。这可以有效地将二者动员起来,形成合力。企业与农户间的关系在扶贫行动中得以重新建构,打破了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或“雇主与雇工”关系。

(三)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协同行动得以持续的核心动力

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能持续20多年并产生越来越好的扶贫效应,究其原因,还得从经济利益这一根本原因去思考。政府、企业、农户能够栓在一根绳上,并在协同行动上相互配合,需满足三方面的需求:一是政府扶贫增效,当地产业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二是企业获利,包括经济收益和社会效应。三是贫困户增收。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若是哪一方面缺失,必将影响到反贫困协同行动的效果。因此合理地建构政府、企业、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能长期坚持并良好运行的关键与核心。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紧紧抓住这一模式的核心动力机制,并在出现问题时,合理地调整,将企业参与扶贫做得更实在、更完善。让政府、企业、农民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的关系,共同迈向致富之路。

“鹤峰模式”作为一种成功的扶贫模式,它能在扶贫经验上带给其他地方哪些启发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点可以参考或借鉴:一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的贫困问题,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同,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或减贫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政府主导的扶贫行动,其目标是解决大面积的贫困问题。让企业参与扶贫,走以产业发展促进脱贫之路,把促进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通过利益分配机制联系起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扶贫途径。二是产业扶贫能否持久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鹤峰模式”之所以能有效运作和持续发展,原因就在于其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如果没有利益耦合机制的存在,就不可能調动起企业的积极性,难以取得良好的扶贫效应。因此,产业扶贫的核心是要建立起政府、企业、贫困户等三方主体问的合作纽带,此种纽带能为集体行动传送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鹤峰模式”具备较强的推广性和可复制性。虽然“鹤峰模式”主要以茶产业为基础,看似具有特殊性,但仔细探究发现,其与其他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等农村产业发展有着相似性,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土地、人力等资源。“鹤峰模式”经验完全可以在其他农村地区实行,只要将当地的产业特点结合起来,变通具体的实施方式即可。

(责任编辑:马欣荣)

茶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企业员工是企业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够反映出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塑造息息相关。旅游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员工行为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员工行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基于员工行为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关键词:旅游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员工行为

1.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文化传统等内容。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整个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不断地约束、激励员工的行为。旅游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企业文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

1.1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文化性

旅游行业属于休闲娱乐的范畴,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更注重文化性。旅游本就是文化消费,如果缺乏了文化底蕴,旅游就会变成单纯的观光。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与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少文化享受息息相关,一个高水平的员工需要具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旅游项目和游客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都有足够的了解。随着体验式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兴休闲方式的兴起,旅游企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开发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文化要素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时不可忽略的一环。

1.2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服务性

旅游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服务,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应当注重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塑造。与一般的企业不同,旅游企业需要与各种各样的消费者直接接触,为他们进行路线规划、背景介绍、游览陪同等工作,决定旅游企业水平高低的不是切实可见的产品,而是消费者对旅游企业的满意度。因此,旅游企业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服务的意识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始终,让优质服务成为整个企业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准则。

2.员工行为塑造对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员工是旅游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这是由旅游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旅游企业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并提供服务,员工行为的好坏就决定着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态度和评价。旅游企业只有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认同并自觉维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2.1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

旅游企业的产品是虚拟的服务,而服务的提供者和接收者都是“人”,所以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核心就是“人”。这里的“人”,指的不仅仅是企业家、管理人员,也包括企业中的每一个基层员工。服务需要员工与消费者面对面地相处,员工需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为他们制定旅游路线、规划行程安排、介绍景区景点、提供游览协助等。接待、导游、司机等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决定着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企业对员工给予足够的尊重,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真正的以顾客为本,更好地尊重和服务于消费者。

2.2良好的员工行为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员工行为和企业形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员工行为可以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对于消费者来说,员工就是企业的代表,员工的行为、仪表、服务态度等都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旅游企业的员工中,导游是与消费者联系最为密切的,也是最能代表企业的。素质较高的导游可以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他们提供热情的服务并留下良好的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以促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行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2.3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执行者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能动性的资源,员工既是受到企业文化规范的主体,又是创造企业文化的主体。旅游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每一个方面的质量都会对消费者的旅游体验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旅游行业自身的特性,很多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员工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素养,并实现彼此的相互协作。员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使得企业不断地变化成长,而企业文化又反过来为员工提供了指导和约束。

3.基于员工行为规范的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员工行为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促进员工表现的提升,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对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3.1以人为本地树立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员工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旅游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做到以员工的需要为中心,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尊重和关心。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员工,在制定政策和工作内容的时候,兼顾企业利益、管理者利益和基层员工的利益。其次,企业应当营造一个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让不同员工之间实现相互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最后,企业还可以针对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和职业规划,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和课程,让员工能在企业内部拥有提升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的机会。

3.2树立起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让员工真正认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必须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当把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建立真正受到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上下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觀念。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文化,不是企业所有者个人的企业家精神或者管理者的个人偏好。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发行内部刊物、组织文体活动、表彰先进等各种办法,使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同时调动员工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与自己价值观念相违背的企业文化。

3.3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

企业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也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是企业文化的体现,管理者应当制定出制度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让员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有所依凭,及时地规范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并且,员工工作行为的规范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员工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不断优化和调整规范。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日常工作,让新入职的员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且,企业进行制度化的建设,本身也可以增进企业内部的沟通和整合,促进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提升自身素质。

4. 总结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员工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旅游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员工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处理好员工行为规范的问题。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做到以员工为中心,树立起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行为准则。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而良好的员工行为又能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苗银家,于松. 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关系探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6,(20):37-39.

[2]张凤举.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的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2):104.

[3]任新华. 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16,(05):75+44.

[4]李春景,陈军,张建忠. 员工行为管理:在“嘴上”更要在“脚下”[J]. 中国农村金融,2016,(04):47-48.

[5]杨汉东. 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实践[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23-25.

茶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信阳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态势喜人。在推行全域旅游的大环境下,信阳市的旅游产业想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需将旅游产业与本地特色茶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在分析信阳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危机的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利用“旅游+”“互联网+”等模式,通过茶旅融合延伸产业链,规划茶文化旅游载体,开发茶旅纪念商品等方式,打造信阳旅游品牌,与高校合作等方式,从本质上提高信阳市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信阳茶旅;全域旅游;SWOT分析

信阳是中国主要的茶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历史,其盛产的信阳毛尖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本文以全域旅游为视角,调研信阳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状况,探讨该如何更好的将该区域的两个特色产业相融合,以达到信阳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

1 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背景

全域旅游,是在2016年1月29日举行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由时任旅游局局长李金早首次提出,旨在转变旅游发展思路,推动中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8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全域旅游成为新的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概念上来解读,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性,一方面,旅游业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的业态,在拓展旅游业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能够对茶产业的更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带动促进作用,挺高区域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以“茶”为媒,赋予“旅游+”新的内涵,用茶文化为旅游铸魂,是对全域旅游因地制宜的展开。2016年 3月,中国茶叶协会在《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明确指出,茶叶既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也已经成为茶产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要抓住机遇,促进产业转型。信阳作为中国茶叶主产区之一,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通过旅游业与茶产业的融合发展,结合政策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产业差异、经济利益等方面所造成的发展障碍,走出一条适合信阳的产业发展之路。

2 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国内外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对策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对区域旅游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全面分析,从而更好地制定或者修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并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参考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市场发展日渐成熟,如今的旅游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旅游目的地的先天资源优势竞争,而是趋向于依靠服务、名气等软实力的竞争,所以信阳茶旅融合发展规划需要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那么运用SWOT分析法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进行背景分析就尤为重要。

2.1 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

2.1.1 茶与旅游结合紧密

信阳市目前是我国长江以北区域规模最大的茶叶产销基地,是信阳毛尖的重要产区,而信阳市西南地区就是荣获国家金质奖的“龙潭牌”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一门”,因为此地区多为高山,云雾多且光照适宜,且所产茶叶品相好、品质优而得名。除此之外,信阳的商城县、光山县、罗山县、新县、潢川县等地区皆产茶叶,且所产茶叶多出名茶。信阳茶业产区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动植物品种丰富,云雾缭绕,空气湿润,负氧离子量高,山色葱翠风光旖旎多姿,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全境有A级旅游景区43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4处,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鄂豫皖苏区首府等景区在周边省市有较高的知名度。全市旅游发展“红”“绿”结合、协同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且旅游资源与茶文化联系紧密(见表1),拥有得天独厚的茶旅产业融合发展优势。

截至2018年,旅游总收入对市GDP的贡献量突破10%,达到13.14%(见表2),虽然信阳市的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还没有达到高度关联的程度,但信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旅游关联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

2.1.2 区位优势明显

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端,位于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区位优异,北接中原经济区、南邻武汉城市圈、东靠皖江城市带的结合部,且处于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的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中西部人口密集区的中间位置。信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京广、京九、宁西铁路,沪陕高速、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106国道、107国道、312国道,以及京广高铁等多条重要交通要道,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黄金交叉。淮河航运又使信阳成为河南最大的内陆出海口,明港机场的通航使信阳成为河南省第四个民用航空港,另外还有正在规划中的潢川物流机场。

2.1.3 品牌知名度高

信阳毛尖享誉国内外,从古至今屡获殊荣:早在1915年,信阳毛尖就已经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1958年,信阳毛尖摘获了“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称号; 1990年,信阳毛尖在全国绿茶评比中,以最高分的成绩获得中国质量奖金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信阳毛尖斩获博览会金奖; 2007年在日本,信阳毛尖再次为国争光,获得了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2010年,信阳毛尖入选中国(澳门)国际茶业博览会最受港澳茶客欢迎的中国茶品牌。2013年初,信阳市被人民网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茶产地的第一名;2014年,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经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国第二位。信阳毛尖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不少客商和游客慕名而來。

2.1.4 文化底蕴深厚

信阳毛尖栽种历史悠久,据载始于东周,扬名于唐、兴起于宋、盛名于清,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区。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并评价道“淮南茶光州(今信阳)上”;“淮南茶信阳第一”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对信阳毛尖的高度称赞。据说,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女皇武则天,在饮过信阳毛尖后,久冶不愈的肠胃疾病顿除,这位女皇为此精神舒畅,对信阳茶赞不绝口,故赐下银两在车云山头修建了一座千佛塔。在信阳,不仅客人登门要以一杯清茶敬客,而朋友往来也多以茶为礼,从故乡归来总不忘带点上好的茶,千百年来,信阳以茶为媒,在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茶文化风俗习惯。

2.2 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劣势分析

2.2.1 茶旅游资源挖掘不深

特有的茶乡生态、茶乡风情、茶文化等亮点在旅游开发中未能得到充分展示。其次,受环境和饮用水源地等客观因素影响,尚未能形成规模化、產业化运营的旅游景点和茶旅游品牌。茶产业的资源优势没有实现优化升级,茶文化旅游景点开发不够,茶馆、茶楼服务缺乏文化氛围,茶企业形象挖掘开发和展示不够,专业茶艺人才较少,尚未形成茶企业、茶产品、茶艺表演、茶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茶业产业链的延伸创新不够。

2.2.2 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有待加强

信阳市旅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缺乏统一、高效、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资源调配能力,当前我市茶旅融合的旅游发展模式尚处在摸索阶段,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大于发展当地文化事业的动机,没有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城乡政府部门和旅游规划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其次信阳市部分旅游目的地基础和服务设施稍显落后,部分茶产地的交通条件、住宿状况、环境建设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尽管信阳毛尖所具有抗养功能和独特魅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但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平台,每年的茶叶节没有把茶文化与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茶叶节的举办与旅游的推广脱节。茶旅融合仅仅从政府层面做整体形象宣传,还未能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开展专业的市场推广;目前的信阳市旅游宣传仍以宣传个别景区为主,没有系统的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形象,营销手段有待加强;信阳市尚未专门针对游客开发包装质量上乘、价格实惠、易于携带的茶旅游纪念品。目前市场上的茶旅游产品以茶叶及茶油为主,价格昂贵且不便携带,让游客望而却步。

2.3 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机遇分析

2.3.1 休闲旅游经济升温,康养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的旅游市场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这种转型对信阳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信阳市位于三省交界处,旅游资源品质高,吸引了大量短途自驾游旅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养旅游的概念正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人们的出行旅游不再单纯的关注美食、美景、历史文化,而是开始注重环境养生。老龄化现象使得老年游客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客源市场,而老年游客正是休闲旅游和康养旅游的主要客源,养生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信阳市拥有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茶道养生理念,理应抓住机遇,深度挖掘。

2.3.2 搭乘“老家”宣传列车,打造信阳茶都品牌

河南既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中国的旅游经济大省。最近几年,河南在国内外采用因地制宜的宣传营销手段,拍摄“老家河南”系列纪录片,策划了众多的推广宣传活动,这使“老家河南”品牌形象获得业界和公众的广泛认可。据相关统计显示,仅2016年,河南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高达58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76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了1237%和1447%,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老家河南”旅游主题品牌提出,使得中原旅游市场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信阳应抓住机遇,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信阳“休闲茶都”的品牌形象,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康养旅游,借助“老家河南”的名气,打响自己的旅游品牌。

2.3.3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构建“智慧旅游”体系

牵手互联网,利用其便捷、高效、信息丰富等优势,构建信阳市“智慧旅游”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化、智能化的旅游产业,重点关注旅游服务品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信阳市“智慧旅游”的体系建立进行整体规划,建立数据中心、内部信息管理平台、电商平台等信息化基础建设以及游客流量监控预警系统、线上线下门票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微信平台等数据应用系统,为游客提供免费的WIFI无线网络覆盖、电子门票、在线预订、智能导游和信息推送等一系列智能旅游服务。完善“信阳旅游”等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功能设置更加人性化,增加评论建议功能,了解市场需求并及时调整改进;实现导游、导航、导购、导览等基本功能;建立成为一站式服务平台,游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享有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

2.4 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威胁分析

2.4.1 同质化竞争激烈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物质保证,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信阳市独特的旅游资源,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但却并非不可替代,信阳地处大别山脉淮河流域,论山不如河南北部和西南部的太行山脉及伏牛山脉险峻,论水不如长江和珠江流域壮阔,旅游资源并未达到区域内最优标准,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又缺乏统一规划,再加上以往的旅游开发并未对信阳市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利用,仅按照一般的旅游产品开发观点和思路来对信阳市的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没有根据信阳市旅游资源的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这使得信阳市的旅游景点各自为政,缺乏地域特色,所面对的同质化竞争挑战严峻。

2.4.2 旅游发展“软环境”的欠缺

第一,缺乏人才资源,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起步晚,发展慢,缺乏对旅游行业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人才的匮乏造成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也同样制约着信阳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第二,旅游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需要,跨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相关部门联动协作,以防造成“爹不亲,娘不爱”的“孤儿”产业。第三,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信阳市茶产业供销市场缺乏统一的生产评价标准和价格体系,“信阳牌的外地茶”和哄抬茶叶价格等欺客行为比比皆是,而这些行为却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约束,长此以往,会有损信阳市的旅游形象,不利于口碑营销。

3 全域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发展对策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发展目标,是在信阳地区,以旅游业作为发展龙头,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信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要充分挖掘信阳市自然生态环境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细分市场,打造“山水信阳,休闲茶都”的品牌形象,以自然、文化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游和康养旅游为重点,以生态旅游和商务会议旅游为新的增长点,将信阳市建设成知名康养生态茶旅游目的地。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综合功能,开发特色旅游,重点打造茶文化旅游,加强宣传推广,积极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茶与旅相辅相成,全面提升信阳市旅游业综合竞争力。

3.1 合作高校全面创新

依托本地茶品牌龙头企业,重点围绕茶叶生态标准化規模化种植、茶叶加工、科技研发、茶旅融合和品牌建设等内容布局,从全产业链条打造信阳茶叶产业园。推广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联合培养对口旅游人才;加强企业、茶农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大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力度,挖掘茶产品的康养价值,探索研发更多以茶为原料的新产品,引领茶产品创新升级,促进茶叶产业链健康发展。

3.2 规划茶旅旅游载体

依据信阳茶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结合乡村旅游实际发展需要,主推一批与茶文化资源有关的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以“生态茶园、田园观光、茶园体验、茶叶加工制作”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度假区。改造一批集采茶、制茶、品茶与吃住乐一体的特色原生态茶旅游村,改善环境条件,提升功能,打造茶乡风情村(镇),建设高端民宿,如茶园客栈、茶园木屋别墅等;打造若干亲子游项目如茶园迷宫,乡村游乐园等;研发茶园特色美食,打造茶园特色“农家乐”;开发茶园夜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旅游消费;开发建设一批具有观光功能的茶产业观光、文化体验园项目,让游客能够参与进来,从基本的田园观光形式到能够让游客融入茶叶采摘、茶叶制作各个环节的参与形式,把观光、参与、娱乐、休闲等要素融合起来,提升游客体验度与参与度。

3.3 挖掘茶乡风俗文化

统一茶旅游品牌形象,深度利用每年一届的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做好节事与旅游的融合,提升茶旅游的影响力。深入挖掘民间茶道、茶艺、茶礼,斗茶、茶联、茶会、茶宴、祭祀茶、喊茶等茶文化,并进行包装宣传,培养一定数量的茶艺、茶歌、茶礼表演队伍,分配并常年活动在各原生态茶村、茶观光园、茶庄,打造独具特色的饮茶文化旅游项目。此外,以乡村文化为基础,将信阳市传统民俗文化、民间表演融入其中,创意提升皮影、民歌、花挑等传统文化,组建民俗文化演出队伍,让游客到茶乡能感受到浓郁的茶乡风情,以茶为引,打造特色旅游。

3.4 开发茶旅纪念商品

旅游纪念品开发应做到小巧、精美、有特色的、便于携带等要求。首先,保证主打产品“信阳毛尖”茶的品质,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其次,研发打造相关茶产品及茶制品,深入开发茶饮料、茶糕点、茶多酚、茶油、绿茶天然纤维内衣等系列茶衍生产品系列;再次,推出精美、价格适宜的茶工艺品,如茶文化旅游代表物(吉祥物)、反映民间饮茶生活的木雕、按比例缩小的茶具、茶桌椅、茶乡建筑等;最后,将乡村土产包装售卖,乡野腊肉、蜂蜜、板栗、香菇、山野菜打造成为信阳旅游必买土特产。

3.5 打造智慧网络茶乡

积极推进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信阳智慧旅游移动终端软件的开发与推广,着力丰富新型信息服务,开发集城市景点、美食、住宿、购物、娱乐、旅游导图、推荐路线(项目)、评价打分等本地生活化服务的移动旅游公众号或旅游APP等,使游客实现智慧出行,智慧游览,为商家提供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为政府部门提供智慧管理、智慧决策,将互联网与旅游深度融合,相辅相成。

3.6 鼓励茶农积极参与

信阳市旅游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突出以茶为本,强调茶产区的特色民风民俗,和原生态生活体验。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度、游客体验度、茶产业关联度和产品品牌形象,形成特色,彰显个性,增强信阳茶产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首先,成立市茶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茶旅融合发展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规范引导、资金保障等事项,促进相关部门和产业功能区联动,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低效利用。 其次,搭建平台,提高当地居民旅游参与水平,如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发展乡村教育,提高茶农参与能力;多种渠道建立和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如定期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协商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培育乡村社区社会资本,增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紧密性和认同度,进而增强地区整体参与能力。此外,实行投资商和当地居民按资金和资源的配比共同建设,合作经营,避免投资商与当地居民因利益不均,引发各种问题。

3.7 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随着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旅游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个性化发展趋势,旅游消费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焦点将是品牌的较量。因此,信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强化品牌个性来体现旅游产品差异和凸显竞争优势,旅游目的地一旦具备强有力的品牌形象,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程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优势就会增大。信阳市的旅游发展,必须重视品牌打造,根据季节变化适时举办“登山大会”或“万人徒步”“氧吧太极(瑜伽)”等活动,对茶叶主产区的山水生态环境进行推广宣传,吸引更多的生态观光需求者和康养旅游爱好者。通过整合各种旅游资源相关要素,增强核心竞争力,明确信阳市的品牌定位,将“山水信阳,休闲茶都”的品牌做大做强。

信阳市的旅游发展,应在依托信阳市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在旅游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宣传能力、宏观规划能力、资源协调能力、和资金筹措能力,创建相应体制机制,发展的同时做好保护工作,坚持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相结合,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适度,谨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条。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实行“茶+旅游”的发展模式,突出信阳毛尖产地茶文化浓厚的特点,强调生态环境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提高信阳毛尖品牌形象以及茶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关联度,在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用信阳独特的茶文化为旅游“铸魂”,使茶旅成为信阳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以特取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3/22/content_5276447.htm,2018-03-22/2019-06-08.

[2]黎公论.基于SWOT分析的越南富寿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3]顾永泽,尚海龙.全域旅游背景下黔东南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生态旅游,2018,(10):141.

[4]侯玉霞,代猛.全域旅游视角下民族地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旅游论坛,2017,10(6):120-128.

[5]郭思蘭.今年河南省将力争实现 旅游总收入6513亿元[EB/OL].https://www.zyjjw.cn/news/henan/2017-02-16/411966.html.2017-02-16/2018-10-27.

[6]王志远.全域旅游背景下对西部县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J].绿色科技,2016.(9):209-211.

[7]张斌.茶文化视野下河南省智慧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18,(11):135.

[8]陈汉林,余少武.遵循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潮州市饶平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概况.广东茶业,2019:43-45.

[9]杨环焕.全域旅游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山西农经,2018,(13):59-60.

[10]吴雪莹,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孫万心.绿色赋彩主色调 茶旅融合成大业——湖北恩施州宣恩县茶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民族大家庭,2019,(3):67-69.

[12]严旭阳.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J].旅游学刊,2018,(10):1.

[13]戴学锋.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旅游业的核心战略[J].旅游学刊,2018,(10):1-3.

茶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基础上,评述国内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运用动力系统理论,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并对产业融合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动力系统理论;产业融合;机制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中长期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之间存在自然的密切联系。我国旅游产业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游客的旅游诉求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再简单追求感观上的体验,而是更加重视通过旅游过程获得精神文化上的享受和通过对异质文化的接触与学习实现自我增值。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发展,不但符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顺应了中长期的市场需求,因此,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方兴未艾,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方向,目前处于理论发展和案例实证阶段,全国众多历史名城、旅游名城以此为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对培育文化产业和提升旅游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茂名市文化产业起步较迟,社会普遍认识不足,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扶持,使文化经营产业化,形成保护、传承、教育、收益的良性循环,实现文化发展的目标。虽然茂名市旅游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门类种类齐全,运作模式成熟,但由于产业结构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依赖少数自然景点支撑,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对相关产业融合进行创新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突破原有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010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共茂名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共茂名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把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茂名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茂名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环境,现阶段对此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二、国内外关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评述

产业融合的现象早在20世纪60代就已出现。罗森伯格将技术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种相同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原先分立的产业变得紧密联系。马健提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业户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产业界限的淡化甚至重划产业界”[1]。

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主要探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黄耀丽指出,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鉴赏、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经营企业,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李蕾蕾对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进行了个案研究,认为旅游表演是旅游体验的重要来源,通过艺术和商业的融合,形成福特-后福特双重机制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2]。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现有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大多是立足于两者各自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意义的诠释,或者把两个产业的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探索其中价值。本课题拟从动力系统学的角度,把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作为经济社会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研究两个产业关键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模式,结合个案分析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研究

(一)系统理论

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分解法,系统研究采用的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合)”。系统学家钱学森指出,“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3]

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结合不同角度对系统要义的概括,系统可定义为一个由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各部分(单元或要素)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为同一目的完成某种功能的集合体。系统主要特性表现为层次性和目的性。一个目标系统必然地被包含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这个更大的系统就是目标系统所处的“环境”,目标系统内部的要素本身也可能是一个较小的系统,从而形成了不同级别系统的垂直层次关系。从系统动力学的特点来说,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动态反馈性系统,也就是存在输入和输出反馈关系的闭环系统[4]。

最早将系统分析方法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的是Gun (2002)在1972年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该模型分为需求和供给两大部分,包括旅游人口、交通、吸引物、服务以及信急促销等5项。杨颖(2008) 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包括旅游的体验性、闲暇的二重性以及企业对经济性的追求;徐虹等(2008) 指出,促使旅游产业发生融合变化的内在动力在于旅游产业系统的强关联性以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冲动性,其外在驱动力则由市场需求的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技术创新拉力和规制放松助力构成。张辉等(2011) 认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以旅游者的需求变化为导向的,其根本动力是旅游需求变化,旅游方式与旅游类型多样化是促成旅游产业融合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一种手段,起到助推的作用;余书炜以“消费—供给”模式为基础建立了“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这一模式将旅游活动理解为经济学现象,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旅游因子的演变规律。作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业系统具有其独特性,分析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因素应该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其次是产业融合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二)产业融合动力系统互动机制

1.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机制

两个产业由于自身的功能、作用、技术、优势、特色等的不同,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四种。资源融合: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可挖掘元素,能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文化产业将其创意和科技转化为创意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市场融合:旅游产业的市场容量大,市场群体主要是户外活动爱好者,而文化产业则能发挥互补作用,动静结合不但扩大了整体市场规模,而且提高了市场的质量。技术融合:文化产业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技术优势比较明显,它的引入和融合会带来旅游业科技含量的提高,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功能融合:旅游和文化产业都具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文化产业因旅游形式的注入更易于接受,旅游产业因文化融入而更富有内涵[5]。

2.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学模式

根据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系统结构正是这一动态过程的外部表现。由供给系统所产生的推动力、需求系统产生的拉动力和外部环境的支持力,共同构成了两个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基本模式,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6]。

(1)推动力系统(市场供给)

两大产业融合的供给系统就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力,这是由旅游企业、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共同决定的。发展具有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可增加旅游的供给因素。文化产品具有展示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点,这就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通过向大众开发,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加速文化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力度。同时,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也是动态地发展变化的,其范围与深度是随着人们的经济能力、消费需求、认识水平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文化产业中文化及创意能够满足游客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形成旅游资源的新的供给。

(2)拉动力系统(市场需求)

拉力系统是指拉动产业融合内部力量,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时间越来越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个性化、多样化、精神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加。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思想、理念、知识等为核心的价值链高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正是顺应了旅游市场发展的潮流趋势。

(3)支持力系统(外部环境)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外部大环境,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方面主要指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政府从宏观决策、地方管理和行业管理三个层面影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行业的投资和经营方向,采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和刺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等。经济方面主要是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为企业发展跨产业的战略联盟提供更加雄厚的财力基础和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方面主要是指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丰富旅游资源类型。

参考文献:

[1] 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2,(4).

[2] 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8).

[3] 蔡林.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6-32.

[4] 黄细嘉,周青.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2,(6).

[5] 李洋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

[责任编辑 李 可]

茶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6篇

隆化县始终把传承、弘扬好“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董存瑞精神作为全县文化建设的根本和总方向,坚持在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中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多年的宣传打造,董存瑞烈士陵園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河北省廉政教育基地。

苔山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牺牲的地方,距县城仅1公里,海拔高度750米,气势雄伟,植被茂盛,在历史上曾有“伊水托蓝”、“西山塔影”、“古刹清钟”、“苔山老母庙”、“龙头崖”等文物古迹。苔山区域内,年平均气温7℃,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宜人,属承德市旅游避暑的中心区域。

上一篇:圣诞习俗范文下一篇:内部审计缺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