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业最优环境范文

2024-03-26

打造宜居宜业最优环境范文第1篇

-- 大众论坛 --

版次:[ 07 ] 打造宜业宜居遵义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2010年9月14日,遵义市委召开常委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克志来遵调研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市委书记慕德贵指出:在增比进位突破中把遵义建成贵州发展一翼,要奋力实现六个加快率先突破。

六个加快率先突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体现了市委对上级讲话精神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勾画出了遵义的发展远景。其中第二个加快率先突破是“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功能完善,率先在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宜业城市上突破”。慕德贵同志讲话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特质,生态宜居宜业是城市的最佳发展目标。遵义文化积淀丰厚,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有条件在建设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宜业城市上率先突破。”第六个加快率先突破是“加快推进‘一建双创’,率先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突破”。慕德贵同志说:“遵义已创下16个国家级城市品牌,‘一建双创’活动在各方面努力下进展总体顺利,有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率先突破。”

归纳慕德贵同志这两个加快率先突破,其核心是建设宜业宜居城市,其目的是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升遵义人民幸福指数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重提包容性增长问题,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又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是让更多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两个加快率先突破充分体现了胡总书记和温总理讲话的精神,完全符合遵义实际。

两个加快率先突破的核心是建设宜业宜居城市,这是加快遵义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城镇化与城市化应为同义语,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则是指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发展,从而建成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的新城镇。新型城镇化的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满活力,首先要解决宜业问题,也就是宜于创业、宜于就业问题。创业是带创造性质的就业方式,可能给个人和

社会带来较多的利益,也可能带来大的风险。而普通就业一般不存在大的风险。一座城市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宜业问题,仅仅是建一些街道楼房,用行政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强迫农民离乡进城,洗脚上楼,从而完成农村人口转移的指标,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获得所谓政绩,而不管农民以后的日子,那么,用这种办法建起来的城市则有可能贫穷充斥、暴力横行。这样的城市不是农民的天堂而是地狱。这样的做法不是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而是在制造城镇贫困化。从这一角度看,遵义市委打造宜业城市的提法做法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如何解决宜业问题,重点要求地方党委政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贵州精神”,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广开就业门路,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实施相应的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努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促进市民创业就业。无明文禁止的行业即应视为准入,其他地方不能做的遵义也许可以做,不必跟风。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人对每件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绝对不能盲从,不能提倡奴隶主义。只要有利于促进市民创业就业,就要千方百计为之开辟道路。近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在解决宜业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一定实效,得到了市民肯定。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满活力,还要解决宜居问题,也就是适宜居住问题。宜居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面十分广泛,探讨的文章很多。有许多学者结合国内外城市建设情况,讨论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把它划分为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性等五个方面。我们认为,宜居城市的标准,简单归纳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市民居住成本要低,二是市民生活质量要高。

所谓居住成本低,主要指创业就业成本低、房价低、日常生活物价低、家庭教育性支出低,医疗支出低、行政类收费低。一座城市创业就业成本高、房价高,不是产业政策失误就是腐败现象严重。如果居民日常生活物价及其他支出高,居住不易不宜,他就不会热爱这座城市。

所谓居住生活质量高,包括生态、健康、安全、舒适、方便、和谐等诸多方面。生态方面,要求城市要顾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保低碳;健康方面,要顾及市民身体健康,医疗卫生设施要到位,全民健身活动要落实,人的平均寿命要延长等;安全方面,要求在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住房安全等方面有保障;舒适方面,要求对城市大环境、社区小环境、住宅及各类服务满意;方便,主要指交通方便、购物方便、水电方便、医疗方便、涉及政务类办事方便等;和谐,这里主要指政策公平公正,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低,贫富差距小,全体市民都有尊严感,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以上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党政努力,全民参与才能做好这方面工作。

近些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实效。遵义已创下的16个国家级城市品牌,大多与宜居城市的建设相关。正在进行的“一建双创”活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决策,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要打造宜居的新遵义。

综上所述,慕德贵同志中关于打造宜业宜居城市的讲话符合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趋势,也为遵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定下了基调。我们依此目标不断努力,一定能够促进遵义经济包容性增长,提升遵义人民幸福指数。

在遵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是牢记以人

为本的理念,并贯穿到具体工作中。要树立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切实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城市发展的实惠。不能让少数人吞并城市发展的成果。第二,新型城镇化也可以借鉴多快好省的方针。多是讲数量,快是讲速度,好是讲质量,省是讲节约环保。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方针,可以作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补充,值得我们借取。第三,城市规划要适度超前,但不能脱离实际、不自量力。第四,规划要全面协调,有风有水,不要把一座城市建成杂乱无章的乱石堆。第五,新建城镇要详查地质地貌,杜绝甘肃舟曲砂飞水走一类事故发生。第六,要依据遵义发展的实际来规划,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第七,要充分尊重市民意愿,要想到为民作主更要尽力让民作主。第八,要下大力气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四在农家”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城乡功能互补、发展互动。在这方面遵义有经验、有基础,可以早出成果,出好成果。

我们有一种共同的期待: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遵义人民连心携手,早日把遵义建成宜业宜居的生态家园。我们有一种共同的信念:遵义的城市必定会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和谐空间。

上一篇:党支部委员会选举办法范文下一篇:电子信息专业就业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