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时尚作文范文

2023-09-19

品味时尚作文范文第1篇

(一)

在公园里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二人下棋,围观者众。执子一人犹豫不定,满头大汗,显然是进退维谷,四面楚歌。这时观众大呼“跳马!”执子者茅塞顿开„„是啊,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身外的事物,以客观、冷静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往往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国维说“诗人之于宇宙、需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人生的“人”固然重要,可“出”同样不可忽视。有一位数学家致力于推算圆周率,他深入自己的研究,花费了数十年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几干位。当他把耗费了自己无数心血的成果公布时却被告知他在小数点后百位时便出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大部分的工作都只是徒劳。这位数学家“入”不可谓不深,可换来的却不是鲜花与掌声。如果他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跳出计算,以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结果,那么他的结果恐怕不会是一场空了吧。

不仅在科研、学习上,我们应把握好人生的出和入,在生活中更应如。

生活中难免会有苦难、不如意。这时我们不能沉于其中,无法自拔,而应跳出苦难,学会容忍、面对它。史铁生被禁锢在轮椅中,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他用笔为自己装上翅膀,飞向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同样坐在轮椅中的还有另一位巨人一一霍金,他只用了一根指尖便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带着信仰的力量,他飞行在苍茫的宇宙、窥破了自然的真理,成为当之无愧的巨人。跳出苦难的人将近成功。在他们面前,王国维的博学多才似乎显得苍白无力。理想的幻灭、精神的折磨使这位文学巨匠选择了死亡。其实他只要跳出苦难,站在历史的长河边以一颗超然的心面对改朝换代,那么后人在想起这位国学大师时便不会扼腕叹息了吧!

入是奋斗,是冲锋的号角·出是理智,是客观的评价。“一张一合、一松一弛”之间,人们才能迈向自己所期许的地方。愿大家在“人”之余也要时刻不忘“出”的重要。

人生作文800字

(二)

在漆黑的夜晚,谁持之以恒,谁就能发现指路明灯,通往目的地;在汹涌的海上,谁持之以恒,谁就能发现鲜美食物,享受可口的午餐;在人生道路上,谁持之以恒,谁就能成功。

持之以恒,即坚持,从始至终。它似一泓清泉,摆脱束缚喷涌而出;它如一枝独傲寒霜的梅,绽放清香之花;它像一江春水,奔流不息向东流。

翻开历史长卷,有多少名人志士的>故事广为流传,又有多少持之以恒的人走向成功。就拿“程门立雪”的故事来说,是他们的持之以恒感动了老师,老师才肯教他们知识,传授他们智慧,最终造就了人人景仰的学者。

诉说神话故事,虽是民间编造,但已经广为流传。其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无疑不诉说着坚持不懈感天动地,泣鬼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愚公精神”才会世代传承。

纵观当今世界,又有多少成功人士的坚持不懈成就了他们的人生之路。譬如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大学”。虽然不是血浓于水的的骨肉亲情,但是人间挚爱慢慢播下种子,十二年如一日,是他的持之以恒诠释了大爱无疆。

唯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就辉煌;唯有不懈努力才能造就成功;唯有坚持到底才能创造胜利。是啊,天下之大,当今世界又竞争激烈,只有持之以恒的人才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郭晶晶,国家优秀跳水运动员,荣获多枚金牌。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昼夜不舍的训练,有时的伤痛与疾病也困扰着她,但正是由于她的昼夜不舍,才会在奥运会上尽显风采。

沈浩,小岗村的村官。下车伊始,小岗村落后贫困,是他,带领农民修路建房,开发土地,遇到困难时,他不屑一顾,尽可能去解决。鲜红的手印留住了他,他的持之以恒使小岗村快速发展。现在,他虽然不在了,但是永远铭记在小岗村人的心中。

“坚持就是胜利”我以这句话来鞭策自己,拿起持之以恒的画笔,阔步向前,点缀人生风采,书写成功篇章。

人生作文800字

(三)

有一位父亲教儿子学骑自行车。儿子不过七八岁,和自行车一般高。学了半个多小时,仍旧没有进步。一上车,车就倒了。即使车当时没倒,也只是歪歪斜斜走上几米后,就连车带人一齐摔倒。这时,父亲郑重其事地对儿子喊道:“学会骑车注意三点:先要身子正,上了自行车不要斜着身子,身子歪了是骑不好车的;再是眼晴向前看,选择好前进的路;还有一点是脚下要用力,才能使你的自行车走得快,走得稳„„”其实人生就如同骑车。人的一生,首先身子要正。尤其是我们小学生,人生才刚刚起步,品德的端正,行为的规范,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人生的发展。记得又一次,我在一家面馆里吃牛肉拉面,吃完后我便拿了一张餐巾纸擦了擦嘴巴走了。可是我到家门口,正要拿钥匙开门时,我在裤袋里摸到了一张十元的纸币,“这不是妈妈给我吃拉面的钱吗?啊呀!惨了,我吃完面竟然忘了把钱付给老板了,唉,管他呢,这五元钱我还可以买别的东西„„不行,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怎么能这样呢,得把钱马上给人家送去。”事不宜迟,我骑上自行车径直向面馆飞快地驶去„„

品味时尚作文范文第2篇

温总理曾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读书、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人一生永恒的主题。在我的心目中,一本好书,是一种精神享受,让心灵归于平静;一本好书,更是一位良师益友,于水穷处指点迷津,指引方向。

每每回忆少年时光,那么多的充实与迷惑、喜悦与哀愁交织在一起,“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孟德斯鸠说过,“读书,是将生命力寂寥的岁月变成巨大的享受时光”。谁的年少不曾轻狂,爱散文之清幽静雅,也爱科幻小说之匪夷所思,爱历史居住之宏伟博大,也爱国外名著之自由奔放。那时既爱跟风一般的去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也爱偷偷的独享小女生情怀般的《简爱》。那个时代的孩子,大多读过《东周列国志》、《红楼梦》,《呼啸山庄》、《红与黑》,哪里就是当年所能领会的,大抵是囫囵吞枣,图个好奇而已吧。

提到读书,不得不想起一位生于齐鲁大地,最终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人物——孔子,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书的文化,他的言行也被弟子记录成一本《论语》。然而,我心目中的孔子,更多的是一张老夫子的面具。读书时经人指点,善莫大焉,于丹的《论语感悟》就是这样一本书,为我介绍了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孔子:这里的孔子,首先是才华横溢的。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三十多岁第一次西行拜望他崇敬的老子的时候,他已经带有鲁昭公赐予的车马童御。这里的孔子,同时是热血澎湃的。对如何治国,孔子用“富民、教民”四个字概括,这样最简单的回答方式表明,他早就考虑成熟,毫不犹豫。这里的孔子,也是贫困潦倒的。五十五岁那年,他踏上了西征跋涉的道路,这一走,就是十四年。这么一位大学者,却把垂暮晚年付之于无休无止的漫漫长途,这一路上,他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摇头,有威胁,有推拒,有轰逐,却没有动摇,实在让人震撼。这里的孔子,独独是健康乐观的。有一次是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儿恓恓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站在东门外,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却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真像!”这里的孔子,是善于谋划管理的。在他的团队里,有人负责吃穿,有人负责保全,有人负责外交,有人负责接应。有一次从陈国到蔡国,半道上不小心陷入战场,大家几乎七天没有吃上饭,孔子还不断抚琴,给大家打气,安慰着学生。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保持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型团队形象。通过于丹的讲解,枯燥而遥远的《论语》划过时空而来,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为我们娓娓道来。

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一本经典的好书经得起一读再读,随着自己的心境阅历而跌宕起伏。如今年岁渐大,读书的经济压力没有了,但是读书的时间却不见了。现在不是书太少了,而是书太多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让人举手之间,就可以坐拥书城。可是,一个链接带着一个链接,一个网页连着一个网页,我常常在娱乐中忘了上网的目的原本是找一本好书。在浩瀚的书海里,浮躁的心哪有空闲?时至今日,又有几人能够领悟培根的博大,蒙田的淡泊,罗素的悠闲,海明威的刚毅,村上春树的隽秀?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把住方向,做知识的主人呢?作为青年人来说,最重要是的是读书要有的放矢,因业择书。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选择读书的科目,而不是迷航在信息的海洋中。这样既能学以致用,事半功倍;又能切中要害,记忆犹新。品味书香,亲近书本,让我逐步为自己确立了“基础学牢,专业学精,理论学深,实践学博”的读书目标。读书还能帮助人树立梦想。

品味时尚作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当代时尚体系中,美早已不是时尚的必要条件;时尚追求的不是进步主义上的创新,而是通过给消费者制造经验上的不熟悉,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当代时尚体系越来越倾向于自我指涉,单纯为了变化而变化。时尚在审美品味上表现出来的追求新奇和多变,满足了人们浪漫主义式的追求个性化的需要。以近年来球鞋时尚的转变为例,通过对从小白鞋到老爹鞋的个案研究,对时尚与美、求新、求变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当代时尚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时尚;时尚理论;新颖性;变化;老爹鞋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最近两三年间,我们经历了球鞋(Sneaker)时尚从小白鞋到老爹鞋的变化。在时尚的潮流变化中,继小白鞋在2015、2016年大行其道之后,2017年秋冬开始,老爹鞋粉墨登场并迅速成为潮流人士的新宠(如图1)。虽然美丑的观念随着历史演进和文化不同而变化,但是在当今社会崇尚简约的美学风格、追求轻量化的大背景下,从一般大众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经验来看,我们还是可以认为,简约、轻巧的小白鞋符合当下大多数人关于美的理想,而设计繁复、看似笨重的老爹鞋,很自然地被归入“丑”的范畴。从小白鞋到老爹鞋,这两种前后更迭的球鞋时尚,表现出来的美学风格上的差异令人咋舌。从简洁到繁复,从轻盈到笨拙,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解释这种当代时尚在审美品味上表现出来的急遽反转和突变?

過去,“丑时尚”还主要局限于T台,被认为是品牌商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营销伎俩,但如今老爹鞋这一丑时尚却切切实实地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提醒我们重新思考美与时尚之间的关联。一直以来,我们对时尚求新求变的解释都有赖于凡勃伦、齐美尔等人提出的阶级区隔理论,但当代时尚作为社会地位、经济财富指示器的作用在不断减弱,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阶级区隔理论框架,对时尚求新求变的特征作出更符合当代社会现实的诠释。

一、时尚的美与丑

当代时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体现着人们对美的理想的追求,这一点在整容、瘦身等身体审美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在以瘦为美的当下,人们绞尽脑汁减轻体重,不仅追求苗条,更苛求骨感;在“颜”已经可以用“值”来精确度量和比较的今天,为了理想的脸型和五官,接受整容、微调的人越来越多。但在服饰和装扮这一最传统、且深受时尚变化体系影响的领域,“美”早已不是时尚的必要条件。法国哲人利波维茨基把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形容为“轻文明”时代。如果我们的审美品味也可以用“轻”来概括的话,那么,线条简洁、轮廓纤细、质感轻盈的小白鞋恰恰体现了当代普遍的审美标准,而外形粗大、拼接繁复、看似笨重的老爹鞋就离美的标准相去甚远了。

克里斯汀·迪奥在“二战”后推出的新风貌(New Look)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美的重新呼唤。在那之后,先锋派就几乎主导了时尚界的话语权,他们实验性的设计,创造出各种在社会大众眼中怪异、丑陋的时尚。川久保玲的酷似钟楼怪人的风衣、三宅一生的褶皱,这些先锋派设计师的作品在面世之时都被指责为丑陋。正如川久保玲认为她自己的设计从不属于任何一种被认同的美学范畴一样,站在古典美学关于美的立场上来看,先锋时尚有意地与和谐、对称、比例这些传统的美学标准发生背离。时至今日,我们只要对今天的时尚界随意一瞥,就可以发现,与一般大众审美标准有明显偏差的“丑时尚”比比皆是。高端时尚品牌在各大时装周T台上展示的是:类似洗澡时用的透明拖鞋、类似农民工进城时用的编织袋……曾经的“丑时尚”更多地限于T台,被认为是品牌商博取眼球的广告策略,但在球鞋时尚中,老爹鞋已经不再被归入奢侈时尚中那些先锋设计的行列,而实实在在进入人们的生活。继奢侈品牌巴黎世家推出老爹鞋并一炮而红后,一般运动品牌厂商竞相效仿。当人们花几百元钱就可以买一双耐克、阿迪达斯甚至安踏老爹鞋时,人们也不知不觉、轻而易举地亲身参与到“丑时尚”之中。

老爹鞋,英文名是Dad Shoes或者Clunky Shoes,直译过来就是“笨重的鞋子”,这种鞋始见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它其实就是20世纪90年代版的运动鞋。当时,登山等户外运动盛行,运动鞋因此大受欢迎,国人对此有另一个称谓——“旅游鞋”。从现在往回看,今天时兴的这种“笨重的鞋子”和父辈们在20世纪90年代穿的运动鞋如出一辙,因此它被亲切地称之为“老爹鞋”。老爹鞋在过去和现在都受追捧,但今天作为时尚的老爹鞋和当年因为实用性而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旅游鞋,外形上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承载的意义完全不同,时尚人士肯定不会因为实用性而购买它。作为一种时尚之物的老爹鞋,本质上承载的是一种时尚的观念,“物品进入消费阶段之前,就必须被定为时尚,获得大家的认同——人们虽然穿的是衣服,但是他们认为(或希望)自己穿的是时尚、消费的是时尚”[1]2。

当穿运动装、休闲装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着装规则和生活方式后,球鞋时尚一直是时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球鞋设计的美学风格方面,球鞋时尚多年来都追求简约的线条、轻盈的视觉感受,与此相对应,摆脱重力的束缚、体验飞翔的感觉是各大运动品牌厂商设计和广告宣传的理念。以轻巧、简洁、优雅为特征,一双球鞋就是美的,小白鞋包括之前流行的袜套鞋,都符合这些美的标准。反观老爹鞋,圆滑的鞋头,加厚的气垫,融合田径鞋、篮球鞋、跑鞋三种特质的繁复鞋底设计,多种布块拼接成的鞋面,甚至加上蓄意的做旧,繁复、笨拙、老气,老爹鞋的特点一目了然,这些感觉都与“丑”直接相连。老爹鞋的“丑”已经不需要多加赘述,很多时尚评论对此都直言不讳、一阵见血。

理论上,从康德开始,就已经不再把时尚与美,或者追求美的努力相联。当代时尚(尤其是各大奢侈时尚品牌)更是在自身与美之间画了一条明显的界限,抛弃了所谓的优雅、精致、和谐,和当代艺术一样,转而对传统和常规进行实验性解构,创造出一般大众眼中的丑时尚。时尚作为一种体系,它时刻在寻找下一个可以被时尚化(fashionalization)、成为时尚之物的对象,在资本主义强大的商品逻辑下,一切物品都有成为时尚的可能,美或丑的美学特质与一个物品能否成为时尚无必然关联。当代时尚体系在美与丑之间可以自由地切换,丑和美两者都是可能的选项。对追逐时尚的人而言,时尚总是熟悉和陌生之间微妙的博弈,“动物 (包括人)如果有选择的自由,它将拒绝完全的陌生,那意味着恐惧。也将拒绝完全的熟悉,那意味着无聊”[2]。在老爹鞋流行之前,人们追捧的是袜套鞋、小白鞋,这都是“轻”的审美的典范。也许千篇一律的美已经让人厌倦,当美已经失去吸引力,只有丑才能实现本雅明所说的美学上的“震惊”效果。

时尚的内容光怪陆离,但时尚作为一种体系,其逻辑确有内在一致性。就时尚的潮流方向来看,尽管它会沿着某一方向演进,但“在某一点上,这种进程会突然地、毫无理由地颠覆或反转。时尚拒斥它之前的潮流,但仍然受相同的游戏逻辑、相同的反复无常的波动所驱使。在时尚领域内,最少的和最多的,最朴素的和最浮夸的,一时的流行和人们对此的反应,不论产生出多么迥异的美学效果,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利害攸关的永远是变幻莫测的境界,其间充斥着对新奇和炫耀坚定不移的激情”[3]27。

二、时尚的创新与复古

大多数时尚理论家都强调新颖性(Novelty)是时尚的基本特征。康德在割断时尚与美的关联的同时,强调了时尚的新颖性。德国社会学家科宁格把时尚追随者称为“喜新成癖者”(neophilia),在他看来,“正是渴望、贪婪任何新事物的这种好奇心,促使人们想要把任何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东西占为己有。”[4]

时尚体系要求每一季都要推出新款,时尚的原则是创造不断增长的速度,尽快地将一个事物变得越来越多直至冗余,以便让新的事物有机会出现,不断用新的时尚代替那些曾经新而如今已经旧了的时尚。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时尚与现代性相伴相生,时尚展示了审美现代性的重要特征[5],不啻为过渡、短暂、偶然的最佳写照;同时,与传统不断割裂以及不断逐“新”,被认为是时尚与现代性共有的特质。沿着现代性的路径,时尚应当不断推陈出新,但有意思的是,时尚从其產生之初,就包含着向既往时尚复古循环的因素。总的来说,几个世纪以来,时尚还是被认为具有一个总体向前发展的趋势,但是今天的时尚界,千篇一律地打着复古的旗号,向既往的时尚复古循环成为时尚的准则,时尚似乎已经完全被其自我循环所吞没[6]25。

小白鞋(这里以最具代表性的阿迪达斯Stan Smith系列鞋款为例)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将近五十年,几乎每十年就重新流行一次;耐克每年都会推出Air Max 9X系列(老爹鞋的一种),这个系列一直都在向过去的时尚致敬。可见,小白鞋也好,老爹鞋也罢,在时尚的场域中,它们一直从未离场,它们游荡在时尚的边缘,等待着命运女神的眷顾,成为下一轮潮流的幸运儿。

时尚的逻辑要求这个体系必须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运作,以缩短时尚的周期,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实现更多的时尚更替。我们可以感受到,以前的时尚周期可以是三年至五年,现在或许只能短到一季。最理想的时尚就是稍纵即逝,广泛流行之后马上退潮,让位于新的时尚。在如此高速率的运作下,没有谁有能力创造出真正全新的风格来,在以前的时尚的基础上制作出一些变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复古在所难免。对时尚体系自身要求的不断推陈出新的逻辑,先锋派设计师马丁·马吉拉就提出了质疑。在1997年,他从自己过去设计的18个系列各取一件,凑成一个新的系列,然后把化肥溶剂、真菌播撒其上,故意做旧后再展出,这事实上暗示了时尚要求完全创“新”是不可能的。在时尚与创新的问题上,有更加激进的观点认为,时尚从来都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无关。人类学家冯克斯坦认为,“时尚并不是把那些真正新的东西纳入其循环之中,因为那些天才性的创新无法被快速吸收到日常生活的文化构成中。时尚,不论是作为一种实践、一种产业还是一种社会力量,都没有为新事物的完全参与提供机会。时尚不断地被循环利用,这背后靠的是不断翻新的市场营销策略”[7]。

即使时尚与进步意义上的创新无关,我们还是可以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当代时尚还是非常明显地,以创造新奇为其基本特征。在文化经济、审美品味、大众消费相糅合的当代语境下,美国消费社会学家科林·坎贝尔对“新”进行了三种明确的区分:“与磨损的、用旧的或过时的等意义相对立的”新,即“新鲜或新作”,是纯粹时间意义上的;“指经过改良的、创新的或系列产品中最新的产品”;“与新奇的或不熟悉的意思有关,这里的对比纯粹是经验性的,比如陈旧的物体对于偶然见到它们的人来说仍有可能是不熟悉的”,正是这种意义上的新为现代消费主义提供比新鲜或革新都要大的核心动力[8]。很显然,在当代的时尚中,我们追逐故意做旧的牛仔裤,热衷没有实质改变而只关乎无聊趣味的微小变化,时尚追求的“新”完全是一种体验上的“新”。老爹鞋是父辈们的旅游鞋,但却带给当代年轻的时尚消费者新奇的视觉和穿着体验,“即使是那些怀旧式的时尚,对早已消逝的生活的怀念,对当代人来说也具有新的含义。新潮、新奇、新颖从来就是时尚变化的内在动力”[9]。当时尚已经变成了一种逃避无聊的手段,人们由于对所消费之物的不熟悉而产生的新奇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构成了时尚最根本的诱惑力。

时尚的不断创新何以成为可能?在凡勃伦、西美尔等古典社会学家看来,建立阶级区隔的压力迫使时尚的创造者社会精英阶级不断废弃旧时尚,发明新时尚。在阶级区隔理论中,不同的服装风格是标识社会地位、制造阶级区隔的手段;时尚,作为某种特定的服装风格(也包括谈吐、姿势、语言等),产生于社会精英阶级中,用来把他们自身与下层阶级区隔开来;在一个允许社会阶层垂直流动的社会中,社会下层阶级出于对上层阶级的仰慕以及对较高社会地位的渴望,就对上层阶级的服装风格进行仿效;当下层阶级也普遍采取了原本只属于上层阶级的某种服装风格时,这种通过服装而制造出来的阶级界限就变得模糊,这种旧时尚就失去了制造阶级区隔的功能,精英阶级在这种压力下就不得不再创造新的时尚,重新把自己与下层阶级区隔开来。简而言之,上层精英与下层大众为了象征性的社会地位而竞争,他们之间“模仿与反模仿、区分与反区分的斗争是时尚演进的动力机制”[10]。

不少学者认为,尽管阶级区隔模型在解释当代时尚上具有巨大的缺陷,但在解释20世纪60年代前的时尚方面,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坎贝尔提供了一种更彻底的与阶级竞争无关、对人们求新的渴望的不同理解。与“消费是渴望社会承认”这种观点不同,坎贝尔认为消费者更多地受愉悦驱动,在资本主义上升期,除了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之外,同时存在着一种浪漫主义伦理,并且一直持续至今,现代性的文化逻辑不仅仅是工具理性的逻辑,还有激情以及由渴望而生的创造性梦想[11]。沿着坎贝尔的思路,利波维茨基进一步认为,时尚的产生并非传统的阶级区隔模型和炫耀性消费可以解释,即使是在贵族式时尚兴起的年代,“时尚就已经不仅仅让个人展示其等级、阶层、国家的认同成为可能,还为个人进行自恋式个体化提供导航,成为加深对自我狂热审美迷恋的手段”[3]29。

显然,获得社会认同和体验刺激、享受愉悦,这两者并不矛盾;但在当代时尚语境中,前者的影响逐渐衰微。在今天的消费社会,在文化经济和审美品味叠合的语境下,时尚为个体制造自恋式陶醉的功能有增无减,对后现代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喜好不再从需要出发,而是更加关注时尚、‘新品’,他们迷恋短暂的热潮,渴望不断的更新……新消费者表现得好似一位‘体验收藏家’,更令他着迷的不是向社会展示,而是体验一些前所未有的愉悦”[12]。

总而言之,虽然已经很难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风貌,但当代的时尚仍然以求新为其基本特征,只不过这种“新”已经不是改良、进步意义上的创新。当代时尚更多地是为消费社会的大众创造一种不熟悉的体验,从而带来新奇的审美诱惑。随着时尚的发展,它自身的逻辑与现代性背道而驰,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创新更多地被不真实的、虚无的创新所掩盖,时尚表现了它非理性的一面。

三、时尚与改变

新的时尚都必须在旧的时尚的基础上有所改动,时尚与变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从时尚的起源来看,时尚现象的出现需要一个允许改变的社会环境。在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强调传统、因循旧制、抗拒改变的社会,时尚不可能发生。前现代社会显然是保守的,人们的着装受到律法的规制,服装是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志,而风格、外形上的模仿从而造成阶级界限模糊,是被严格禁止的。所以,作为外形风格的系统变化的时尚,只存在于富于流动性、崇尚变革的现代社会中。

作为一种体系,时尚是服饰风格的流动性。很多观点认为,这种风格的流动性,和社会结构的流动性,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心理学家福卢格尔在考虑是否历时变化、同时性条件下是否有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把服装明确分为“时髦的”和“固定的”两种,并认为,“时尚暗示着一个社区之内社会结构的流动性。首先,必须存在有社会地位的差别;然后,弥合这些差别是可能的和可欲的。在一个严格的分层社会中,时尚无从发生”[13]。在服饰风格的流动性与社会阶层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人类学家波尔希默斯说得更加明确:“服饰风格的流动性(时尚)是对社会结构流动性的一种合理的、合乎逻辑的表达……更进一步说,变化着的时尚面貌反映并表征了变化着的、富于流动性的社会情形;与之相对,反时尚(anti-fashion)的服装风格反映并表征了停滞的、凝固的、等级严格的社会环境。”[14]33-34很明显的是,这种看待时尚体系变化的观点对经典的阶级区隔模型有很严重的依赖。在解释贵族时尚、新兴资产阶级上升期的时尚方面,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很有说服力,但是在社会阶层界限已经逐渐模糊的今天,人们仍然通过服饰差异让自己与众不同,但展现阶级身份和社会金字塔里的等级已经不是人们追逐、接受时尚的主要动力。时尚的形成需要一个开放的、允许变革的环境,但这只是时尚产生的必要条件;时尚之所以变动不居,除了人们对求新的渴望之外,也有时尚体系自身结构上的原因。

在时尚内容的变化方面,我们经常希望在变化和外部世界之间找到某种关联,很多观点认为时尚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一方面,时尚处在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对话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时尚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时尚是特定时代的“话语”模式[15]。但是,“如果对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真的可以为时尚中各种各样的变化提供注脚,那么,光靠它们自身,永远也不能够解释时尚的新颖性,时尚不可抹减的带有偶然性的特质,以及时尚中既不合理也非必要,但却永不停歇的型变”[3]27。在看待当代时尚变化的特征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运用反映论,而应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时尚体系自身。时尚研究学者川村由仁夜在对巴黎时尚进行实证调查后提出了“时尚体系”的概念,并认为正是时尚体系给时尚中风格的不断变化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1]5。

在面料商、设计师、时尚杂志编辑、买手等时尚职业群体的共同努力下,当代时尚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自律性的体系,这个体系既维持着时尚的物质生产(时装),也生产着时尚的观念。当我们考虑时尚变化的的因素时,不能不把这种体系内部的力量置于首位。当代时尚的变化,“首要的基础是建立在它之前的时尚之上,而并不是作为一种‘对社会的意见’或类似的事物而凭空出现。如果在某个季节里流行长裙子,其原因并不是由于社会变得更像清教般拘谨严肃,而仅仅是因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流行短裙子。”[6]23-24换言之,时尚变得越来越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成为一个“自我完备的社会亚系统”[16],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逻辑,“文化的某些层面,比如时尚,有可能变成一种自我内部整合的文化体系,这种系统性的体系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则。对于其自身的这种规则,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动只能对其进行颠覆或破坏而已。因此,时尚中变化的发生,不仅仅由于社会变动,更直接的是时尚体系自身这种内部性的、结构性的变动”[14]41。

当代的时尚体系是一个为了改变而改变的系统,时尚体系这种自身的逻辑使得其中一个个具体的时尚之物的意义越来越空泛而没有内涵。在解释老爹鞋的流行时,有评论认为这承载了女性政治解放的意涵,因为这种丑鞋与穿着高跟鞋的优雅女性形象截然相反。但正如裙子的长短一样,为什么笨拙的老爹鞋会突然流行,从时尚体系自身来看,也许仅仅是因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球鞋时尚界几乎以轻便的小白鞋或者袜套鞋为主。波尔希默斯对时尚和反时尚所做的符号学分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老爹鞋作为一种时尚出现时,它已经与性别政治并没有多大关联。波尔希默斯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时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即反时尚物品被时尚化,从而讽刺性地被改造为一种新的时尚,比如我们熟悉的朋克、嘻哈服饰,起初都是作为一种亚文化装束出现,与主流时尚争锋相对,但最后都被收编入时尚体系当中。波尔希默斯认为,时尚类似符号学中的符号(sign),是任意性的、本身没有意义的;反时尚类似象征(symbol),这些反时尚本身,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有其天然的、明确的内涵。当反时尚被时尚化的时候,这些本身有内涵的反时尚风格,就从象征变成了任意性的语言学符号,“在时尚的语境中,反时尚的圖像失去了它们的象征意义,而变成了——像口语中的音素一样——任意性的、我们称之为时尚这一意义体系的构成模块……嬉皮士、地狱天使帮、农民和工人阶级的装束,当它们被时尚人士穿着,就不再是民族服装或者真正的街头风格了。这些风格外形上还是与之前保持一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它的意义已经被彻底地改变了。”[14]58更进一步地,作为任意性的能指符号,单一的时尚图像根本无法为我们传达出有效信息,“穿妓女装的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这种装束,肯定不是在传达,‘我可以提供性服务’,她仅仅是在说‘我很时髦’罢了”[14]51。因此,对于老爹鞋的风潮,我们也不需要从性别政治的角度进行过多解读,人们穿着老爹鞋,除了自身收获一份新奇的体验,如果也同时想表达什么,那也不过是向身边的人表示“我很时尚”,表达他们希望展示不断变动的审美品味以及跟上时代的愿望。

今天,作为一种体系的时尚,不仅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频繁。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时尚体系机器一旦启动,它就按照自身的逻辑持续运转。变化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只能往更高的速率前进。身处时尚世界的我们都在抱怨时尚变动得太快,但时尚体系本身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意志而放缓变化的脚步。这就是西美尔所说的“文化的悲剧”,客体精神压倒主体精神,文化由人所造,却发展出了自身的逻辑。

过去,服饰、身体装饰是时尚活动的主要舞台,如今的时尚已经全面入侵其它消费领域,甚至一种与时尚特点相似的、拥有加速的变化、糅合了审美品味的“超时尚经济”(hypermode)正在崛起。在当代语境中,时尚与美已经没有必然的关联,时尚的诱惑力来自新颖和变化。当代时尚求新求变的特征,需要我们摆脱阶级区隔框架进行重新诠释:当代时尚体系越来越自我指涉,内容越来越空泛,单纯为了改变而改变;时尚不再追求一种进步主义意义上的“创新”,而是给消费者制造新奇的审美诱惑;越来越频繁、剧烈的时尚变化,带给人们愉悦,满足了人们浪漫主义的、自恋式的追求个性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Kawamura,Yunia. Fashi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Fashion Studies[M].London:Bloomsbury, 2018:2.

[2]郑也夫.论时尚[J]. 浙江社会科学,2006(3):141-148.

[3]Lipovetsky, Gilles. The Empire of Fashion:Dressing Modern Democracy[M].trans by Catherine Porte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4]Koenig, Rene. The Restless Image of Fashion:A Sociology of Fashion[M].trans by F. Bradley,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73:77.

[5]杨向荣,雷云茜.轮回中的现代性魅惑——从齐美尔到法兰克福學派的时尚话语构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8(1):60-70.

[6]史德文森.时尚的哲学[M].李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Finkelstein,Joanne. After a Fashion[M].Carlton: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1996:5.

[8]坎贝尔.求新的渴望[C]//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6-284.

[9]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J].学术研究,2005(4):122-126.

[10]孙沛东.论齐美尔的时尚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5-99.

[11]Campbell,Colin.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M].Oxford:Basil Blackwell,2002:227.

[12]利波维茨基.轻文明[M].郁梦非,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17.

[13]Flugel,J. C. The Psychology of Clothes[M].London:Hogarth,1971:140.

[14]Polhemus,Ted. Fashion and Anti-fashion:Exploring Adornment and Dress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M].London:Thames and Hudson,2011.

[15]贺雪飞.潮起潮落:时尚文化解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5):70-74.

[16]洛伊特纳.论服饰与时尚的美学[J].卢幸妮,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8(1):54-59.

作者简介:卢幸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审美人类学,时尚理论。

品味时尚作文范文第4篇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变革时期,改革开放让警察这一个职业越做越难,当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警察更难。警察从事高对抗性、高危险性、高敏感性的工作,不仅有常人常有的情绪困扰,还担负着常人所没有的职业压力,特别是当前我们广大民警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群众对人民警察期高、要求高,执法环境日趋复杂等等,经常使我们喘不过气来,思想上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调整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言行,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那么,如何走好、走正、走出精彩的从警之路呢?我借用古人的四句哲理谈一下自己从警以来的一些感悟,与战友们共勉。

第一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是从警之道。孔子有个叫子张的学生想要去做官,就让老师告诉他一句最管用、最实用的一句话。孔子就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多看多听多思考,少说不切实际的话,少讲假话空话大话,不做后悔终生的事,不做莽撞冲动的事,不做心存侥幸的事,你的俸禄就在这里了。这句话依然可以用在我们这些当代人身上,如果失去这份警察工作会怎么样?我们可以算算几笔账:一是要算好“政治账”。我们不难发现,违法违纪的民警大多都很年轻,还有的是中层领导干部,前途光明,事业进步,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或一丝杂念,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酿成了终生悔恨。二是要算好“岗位账”。现在,公安机关每进一名警察必须经过严格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再经过入警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公安民警序列,穿上这身警服。每年的公安民警岗位都是公务员报考的热门,从中不难看出当一名警察有多难,我们这些在职的民警更应该懂得珍惜。三是算好“名誉账”。如果家人中有一个人是警察,往往全家人都以他为荣,如果因为违法违纪弄得自己身败名裂,带给亲人的将不再是自豪和骄傲,而是嘲笑和打击。四是算好“经济账”。我们每月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每一位警察都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没有每月工资保证,我们的生活将怎么维持?谁来赡养老人?谁来照顾孩子?再往远想一想,如果没有退休金,没有公费医疗,我们的晚年生活如何保障?据我所知,那些离开公安队伍的民警们,当中有许多人并不见得生活得更好,依然每天在社会上辛苦打拼,其中的艰难滋味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离开警察这个岗位又能干些什么?

第二句“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心灵之道。清朝重臣曾国藩一生都非常信奉这一哲理,因为月盈则亏、日中则昃,鲜花完全开放了,便是凋落的征候。我粗略地理解,就是“不要更好,只要正好,不要刻意去追求那些不现实的东西”,这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的目标。现在许多人总感觉自己不幸福、不开心,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却降低了,当老百姓累、当官更累,没钱累、有钱更累,我看就是追求得多了、高了,虚荣心、攀比心强了,心里也就感觉不到幸福了。我们民警每天都生活工作在社会面上,接触的有钱人多,接触的阴暗事情多,难免心理失衡,个别人认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总感觉吃亏。别人开奔驰宝马,自己也必须有一辆;别人吃鱼翅燕窝,自己也要吃一顿;别人穿华丽衣服,自己也要买一件。这些东西日积月累,就会使思想观念发生偏差,让人内心不安定,去主动追求一些不现实的东西。我们要经常把眼光往下看一看,把自己摆放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审视一下,出劳务的工人冬天在大道边一站就是一天,冻的直哆嗦,有时候一天都没有活干,一分钱也挣不到;我们的保安员不分白天黑夜值班站岗,每月工资才800多块钱。比较一下他们,我们民警心中会平静很多,毕竟世界上比尔盖茨只有一个,李嘉诚也只有一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俗话说“知足常乐”也就是这个道理吧。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受欲望左右的;知道把握分寸的人,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所以他们能够避免事端,平安幸福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第三句“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是修身之道。这句话出自《尚书》,意思是说:在细小的方面不严谨慎微,最终会败坏大的品德,丧失美好前途。有的民警会认为,小事情、小错误危害不大,不必过于深究,不必认真对待。但“大”和“小”是相对的,大错误都是从小错误开始的,由好变坏,也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对于我们广大民警来说,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方向、有警察形象、有魅力人格,一个在小节上过不了关的民警,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周围的小事,慎重对待身上的小错误,始终“警钟长鸣,慎独慎微”,做到酒色金钱面前不动心、是是非非面前不冲动、威胁压力面前不低头。

品味时尚作文范文第5篇

些人并不明白懂得享受孤独是一种可贵品质,他们无法安静,拒绝孤单,总是拉帮结派的娱乐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缺乏安静的观察与思考,他们不相信孤独的力量,内心无法平静,因此在满目创痍的繁华背后,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有机会直面和审视自己的心灵。我不相信一个成熟的人总是热衷于交际和娱乐,更不要说热衷致力于各种炫目的活动和事件。孤独状态不是说地理上的偏居一隅,更重要的是要在心灵里留有自己足够安静的时

一个成熟的人,是懂得孤独的意义的,它与安静联系在一起。安静是我们在烦琐嘈杂的现实生活中的另一种解脱。在信息爆炸性泛滥的现在,如果没有对“安静”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即便躲在深山老林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独。安静是一种状态,会给我们足够大的空间和足够长的时间,与生活拉开距离,才能深刻诠释内心真实的想法。

能与一个成熟的人相处,是一件极好的事。他(她)像一团祥云,接近你便给你以自然、和谐、安祥的感觉。不张扬,不患得患失,既无架子又无酸溜溜的语言,他(她)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永远不会与你斤斤计较。这当然是很难得的,如果你懂得欣赏一个人。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孤独当寂寞,孤独和寂寞是两回事,寂寞的人内心是空虚的,即便他去找朋友狂欢或是躲在某个角落吸烟喝酒,那也是一时的宣泄,到最后照样回归原来的状态,内心烦躁,不敢直面自己,像无头苍蝇。而孤独能够给我们足够的空间去审视自己,独立的、安静的、激励我们去思考的。

也许我们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有机会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怎么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怎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让身边的人快乐?有一天当你发现自己不再盲目地喜欢和一群人混在一起,不再用哭闹来解决问题,开始遵从自己的意愿做自己需要做的事,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得失方面变得大度慷慨,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那么独处也就变得充满意义,成长有迹可寻。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独来独往的,没有谁可以陪你走一辈子。你可以回过头去想想,有谁在你一生下来就一直陪你到现在的?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活得有所收获,才算成长,不是么?

品味时尚作文范文第6篇

对于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我们开始弄不明白,快乐和幸福的人生,就像一只蝴蝶,你越是用心去捉捕,它越是飘忽不定,但当我们不再奢望,安静认真的去做自己本份的工作时,它却自动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肩膀上。也许,这就是告诫我们,人要知足常乐吧。

很多人都奢望着幸福降临,却常与幸福失之交臂;很多人都很热爱生命,却不得不向生命告别。

所以,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对疾病缠身的人来说,健康就是快乐,健康就是幸福;对于饥饿者来说,温饱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快乐。不管金钱、地位、名誉、权势如何,它并不是获得快乐与幸福的绝对保证,心念才是快乐和幸福与否的关键,而天堂、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如果心念像太阳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看其光明的一面,那么快乐总会多一点,而“欲望孽生贪欲,快乐源自平和的心地。”物质的进步通常总是刺激更甚的欲望,它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只有当内心洋溢着快乐知足时,快乐才是真正持久的。

人生短暂,人必须要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天、每刻、每分、每秒,因为“人生如白驹过隙”,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一刻的你也许就和上一刻的你完全不同

比如,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都还很年轻,对生命有着太多的梦想,可还没来得及去实现,病魔就过早的眷念着不放过他们,使他们不得不向热爱的生命挥别。而活着的我们,是否愿意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是否可以多爱自己一点,是否对家人对朋友对一点关心多一份真诚,是否遇到不如意时,换一种思维方式,对生活多一点宽容?不管多么卑微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人,活着就要活得好,更好。

“出生是一件很凄惨的事,生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好死不如赖活”,生而为人真的不容易,要有各种因缘才行。要对赐予你生命又给你生存权利的世界心怀感激。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应该好好的活,活得好是为自己,不为别人,活得不好问题在自己,不怨别人。

而快乐、痛苦、幸福大部分是来自心的感受,没有调适的心态,遇到逆境时,内心要有安身立命的灵水源泉,倘若能随缘度日,只要自觉心安,就能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海阔天空了,这种精神修养与幸福、快乐知足的领悟能力有着绝对的关联,它无法馈赠、积存,只有靠个人修养与定力去体会。

人的情绪不能像依草附木的孤魂,逐境生心,毫无自主能力,没有自主能力就会随着环境的喜怒而喜怒,自然不会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可言。快乐就是一种想法,一种氛围,一种心念,一种感觉,关键是,你是否让快乐的种子种在你的心田,让它生根、发芽、结果,让它伴随你终身快乐幸福。

上一篇:初中招生范文下一篇:写水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