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喜剧范文

2023-09-21

黑色喜剧范文第1篇

你过得什么

我想得什么

共度的时光

一个不需要的理由

爱的人

你在哪里

高高的蓝天

听不到我呼喊

广阔的大地

沉默着我底限

如果当初

相信天长地久

如果当初

坚持亲吻下去

曾经牵起的双手

以为可以不再流浪

曾经留下的名字

以为可以青丝变白

并肩走的路

如今一个人走

松开了幸福

风里苍白容颜

随着黑色

永远断去无声

丢了幸福的猪

却看清了以后的路

共度的时光

一个不需要的理由

爱的人

你在哪里

高高的蓝天

听不到我呼喊

广阔的大地

沉默着我底限

如果当初

相信天长地久

如果当初

坚持亲吻下去

曾经牵起的双手

以为可以不再流浪

曾经留下的名字

以为可以青丝变白

并肩走的路

如今一个人走

松开了幸福

风里苍白容颜

随着黑色

永远断去无声

丢了幸福的猪

却看清了以后的路

世事易变

时光易逝

证明我们都会长大...

如果当初

相信天长地久

如果当初

坚持亲吻下去

曾经牵起的双手

以为可以不再流浪

曾经留下的名字

以为可以青丝变白

并肩走的路

如今一个人走

松开了幸福

风里苍白容颜

随着黑色

永远断去无声

丢了幸福的猪

却看清了以后的路

有太多

没来得及

黑色喜剧范文第2篇

2017年国庆中秋档8天,开心麻花喜剧电影《羞羞的铁拳》以14亿的票房成绩在同档上映的电影中绝对领先,成为继《夏洛特烦恼》(2015)和《驴得水》(2016)之后又一大获成功的喜剧。自2015年至2017年,开心麻花每年产出的一部喜剧都是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这让开心麻花喜剧电影迅速地在中国当代国产喜剧中占得一席之地。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之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其背后渗透着深切的人文关怀。本文以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三部曲”(《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为文本对象,从电影艺术结构特征与内容表达两方面入手,探析开心麻花喜剧电影表现出来的以“参与”与“和合”为表现形式,以“和”“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以及在这种人文精神下显现出的刺而不虐、噱而不俗、极具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喜剧精神。

一、“小视角”“立体式”的社会“参与”

郁达夫认为,喜剧针对的是“人的性质或社会恶德中的普遍弱点”[1],喜剧无法避免对“丑”的审美和揭露,“丑”是电影的创作者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参与”,它促使观众娱乐、狂欢之余对社会进行理性反思。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中从小视角切入,通过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反讽、对人生荒诞情境的揭示,以及对社会现实无奈的黑色幽默,呈现出全面的、立体性生活图景,传达了认识和“参与”改造外部世界的主观愿望。

首先,开心麻花喜剧电影选择“小视角”的切入方式参与社会人生。影片避开了宏大的主题叙事,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主人公经历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真实生活,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涛说:“通过一个小事将矛盾一点一点放大,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到最后走向崩溃。”[2]这种通过小人物、小事切入日常生活的方式,拉近了观众与影片中人物的距离,很接地气儿,是一种“大众情怀”。《夏洛特烦恼》导演闫飞说:“对于《夏洛》这个故事……情怀那部分就给观众一个带入感 :观众觉得我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们班的谁跟大春一样傻拉吧叽的学习不好,就是这种感觉。这一部分东西是情怀带入的,是让观众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上学的时候。”[3]“小视角”的切入方式“让观众联想到自己”,从而与影片中人物产生共鸣,这种“低姿态”的介入方式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观众的防备心理与旁观者意识,使电影的“第四堵墙”无形中消解,也是电影制作者关心底层生活、心系民生的显现。

其次,在“小视角”中展现广阔的社会人生,使社会各个方面得以立体性、全方位的展现。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三部电影都有着“正面力量”与“邪恶力量”的二元对立与较量:《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冬梅与以陈凯为首的社会混混的较量;《驴得水》中象征特权暴力的教育部特派员与实验乡村教育的几名老师之间的较量;《羞羞的铁拳》中艾迪生因为业界徇私舞弊和媒体作假而败走,影片讽刺了徇私舞弊的社会现象,并质疑了当下媒体的公正性和社会责任。在学校教育方面,《驴得水》本身就在探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夏洛特烦恼》中,通过对王老师收受学生贿赂,班长袁华(谐音“圆滑”)凭借父亲区长的身份获得一系列荣誉的讽刺和调侃,揭示了当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钱、权交易。在家庭婚姻和两性方面,《驴得水》触及了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性之间的关系;《夏洛特烦恼》通过夏洛在穿越与现实中的不同愛情际遇,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一些盲目追求、忽略眼前真正美好的人们,进而引起人们对“欲望”的深层次思考。在诘问人性方面,作为讽刺喜剧,《驴得水》有着对国民劣根性、个人主义的深刻批判,正如朱茹所说:“《驴得水》是一部喜剧,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一部讽刺剧,只不过借助喜剧的外衣淡化了它的讽刺意味。”[4]通过一个乡村学校利用一个并不存在的老师“吕得水”哄骗上级、骗取经费的荒诞故事,电影讽刺了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在强权面前的不堪一击、浮华的情感过剩。

“小视角”的切入方式,充分考虑了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意向,“立体式”的呈现方式,又兼顾了参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在影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上,开心麻花喜剧电影成功地将一个三维的、有声有色的和连续的世界再现在一个二维的矩形平面上。反讽、黑色幽默、荒诞中的社会观照、社会“参与”是创作者人文精神的彰显,以期促进社会的改革和进步,鲁迅先生因此将否定性喜剧视为拯救中国文化传统痼疾的一剂良药。

二、 艺术结构的“和合”属性

“参与”意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精神和民主意识,是作为个体的人力图解决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矛盾的表现。在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中,矛盾的解决以“和合”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和合”,即“和谐”“统合”之意,强调电影艺术的和谐的、浪漫主义的、诗性的色彩。“和合”使得本来犀利的讽刺含而不露,“这是软化那种犀利情绪的做法。大家觉得好像是在讽刺,但又好玩好笑。”[5]尖锐的、犀利的讽刺在“和合”的艺术效果中被软化,同时又让人在笑之后有所反思,陈旭光教授在评价中国当代各类喜剧电影时所说:“形式上的借鉴虽然难免……而是熟悉的人生窘境、社会热点、国民劣根性的准确展示以及符合‘中庸’之道的嘲讽力度,从故事表层到其精神内核都具有‘中国制造’的风味。”[6]开心麻花喜剧电影正是通过“和合”的艺术方式达到这种“中国制造”的风味。

首先,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都有着明显的虚构成分,叙事颇具浪漫色彩。《夏洛特烦恼》的故事主体是夏洛的一次时光穿越,《驴得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老师比学生多、时空抽象化的、极其闭塞的乡村小学,《羞羞的铁拳》的整个故事框架建立在主人公被雷击后实现的性别置换上。开心麻花喜剧电影用跳跃的镜头组合勾连起不同时空境况,使不同维度上的人物、动作、故事得以在电影屏幕的二维空间展开,从而使观众在非线性叙事结构中对本来历时性的、线性的故事进行横向组合、对比、分析。《夏洛特烦恼》中夏洛穿越到的青春校园生活与现实生活形成对立性存在,使夏洛意识到马冬梅才是唯一值得珍惜的人;《羞羞的铁拳》中艾迪生与马小实现性别置换后,在对立性的第二种性别情境中,艾迪生和马小揭露了既打假拳又欺骗感情的吴良;《驴得水》中所有人物在教育部特派员来之后实现性格逆转,影片的前后部分以此为分水岭构成整体对立性存在。开心麻花喜剧电影虽然建立在虚构的、甚至是科幻的故事框架之中,然而人物的行为、观点、虚构故事的发展逻辑却是紧贴社会现实的,谨遵现实逻辑,通过虚构故事的现实表达,影片中主要人物因此实现了精神和情感上的升华,小人物逆袭成功,社会不端行为的操作者受到惩罚,矛盾得到成功化解。

其次,影片中主要人物都是圆形人物,而非传统喜剧理论中已定格的扁平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而悲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7]喜剧人物是有一定缺点的、滑稽的,让人产生道德优越感的类型性人物,类似于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指称的“扁平人物”,“扁平人物”与“喜剧”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必须承认,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圆形人物匹敌的,而且喜剧性的扁平人物最能讨巧……扁平人物诉诸的是我们的幽默感和适度心,圆形人物激发的则是我们拥有的所有其他情感”。[8]扁平人物往往出场定形,因为不同于常人的性格缺陷、行为乖戾,在惹人发笑的同时能迅速被观众记住,而圆形人物往往因为情感中的高尚的部分,难以让人产生优越感,因此不可能成为喜剧人物。然而,在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中,制造了大量笑点的喜剧人物都是既能让人笑,也能让人深思,甚至让人哭的圆形人物,夏洛爱慕虚荣,却也重义重情、知错就改;艾迪生打假拳、重名利,却又正义凛然;张一曼本质是一个有着过剩情感的自我主义者,却又天真烂漫、浪漫爱美……喜剧人物从扁平人物向圆形人物的过渡,反映了编剧对人性的温和态度,在对人物讽刺、谐谑的同时有所保留,这是一种宽容的人性展现,也是一种深厚却不放纵的人文关怀。

再次,大团圆的故事结局。除了《驴得水》实现从喜剧到悲剧的转化、故事结局让人沉痛、唏嘘不已之外(这跟《驴得水》作为讽刺、荒诞喜剧的艺术性质有关),《夏洛特烦恼》和《羞羞的铁拳》都是温馨的大团圆结局。这跟中国传统喜剧美的观念有关,传统的喜剧美建立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上,往往是一种美化的现实。大团圆的故事结局十分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心理,正面抒写主体对于美好事物和理想社会、人生的希冀和企盼,也是中国儒家“中和”思想和道家在“心斋”“坐忘”基础上形成的“自解”心理郁结、藉以化解现实人生忧患的展现,目的是化大治于民心,减少社会忧患。

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和合”的属性,即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诗性的电影叙事。浪漫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意志与社会缺陷的一种和解,“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強。”[9]因此,“和合”的本质是一种理性的人文精神。

三、“参与”与“和合”背后的人文精神

以批判和解构为工具的社会“参与”,表现了电影制作者直面社会矛盾和现实人生的勇气和决心,彰显了影视艺术的现实主义精神,而弥合观众审美心理的“和合”式的电影叙事,则是处理矛盾的具体策略,二者背后都是对人的本质存在、人的主体性的重新探讨,都透露着深远的人文关怀。“参与”背后体现的则是觉醒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和合”回应了中国传统艺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和谐”的人文精神。

开心麻花喜剧电影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参与,表现出浓郁的现实主义精神,社会参与以及电影中对人的欲望的肯定、电影形式上的创新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彰显的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机质中相对缺少对个人的关注,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10]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宗族观念的依赖和强调,使个人成为巨大的伦理关系网上的一个点。随着近代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各种观念传入中国,封建关系开始松动,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国民经历了一场思想上的启蒙,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对个人欲望的强调就是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其本质是对人主体性的肯定。在喜剧创作中,“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在喜剧作家的创作活动中,首先就是创作主体对于喜剧样式的持续不懈的追求”[8],开心麻花喜剧电影将故事框架建立在穿越、男女性别置换的基础上,创造出类似于科幻色彩的喜剧形式,这是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展现,个人性意味着对独特性的追求,对普遍性的超越。作为个体性的欲望诉求,《夏洛特烦恼》中冬梅对夏洛无悔的追求与付出、大春对冬梅的追求都是对个人欲望的肯定;《驴得水》中张一曼对个人身体的支配权和自主权、对浪漫和美的执着是对主体性的张扬;《羞羞的铁拳》中,艾迪生对“拳王”(声誉)的追求是贯穿影片的一条主线……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中“弱者”面对强权和恶势力总是逆袭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人能动主体性的肯定。

在主体意识确立后,人的民主意识才会萌发,林语堂说:“只有在个人的权利有了保障的情况下,人才会关心公益。”[11]个人要求“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愿望增强。因此,已经具备独立意识的个体既要求对自己负责,也要求对社会负责,作为社会公民,他有义务对社会的非理性、假、恶、丑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个体的贡献,“这种批评说以及蕴含其中的自主的理性批判精神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喜剧最重要的思想基础之一。正是它奠定了讽刺在中国现代喜剧实际创作中的主导地位”[12],中国当代国产喜剧电影同样延续了这种批判精神。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中包含着的讽刺、荒诞、黑色幽默正是电影制作者“参与”社会言说,行使自己话语权的民主精神的展现。

电影艺术结构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诗化的“和合”属性,本质是对喜剧相关元素的重新筛选和运用,成功地解构了高度参与社会问题的“戾气”,如此诗性美化的处理“润物细无声”,是一种“微笑的忧郁”,它奠定了问题思考的深度,也塑造了观众接受反思的效果。观众在这种“和合”的氛围中导向心灵的“自足”,这是中国传统喜剧精神的彰显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中心,“和”文化不仅要求各种文化的外在形态呈现为“和”的状态,还要求能通过这种外在于人的文化上的“和”导向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心形态也呈现为“和”的状态,“和”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矛盾”和“冲突”,“和性治心”,为更深层次上对社会的治理奠定基础。喜剧作为民间早已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自然受到这种主观内向性主流文化的影响。开心麻花喜剧电影,直至中国当代喜剧电影中固有的这种“中国制造”式的大团圆结局,本质是让观众在欢笑之余消解现实生活的烦恼,化解矛盾,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观众受到正面价值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建立起内在秩序,并进而自我约束,这是中国喜剧电影在意识形态上的展现。开心麻花喜剧电影浪漫主义的“和合”叙事以及最终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回归是儒家以文化之“和”促进人心之“和”的展现,而屡试不爽的“弱者”(“弱者”总是呈现为一副漫不经心、乐天逍遥的姿态)逆袭成功模式,则彰显了主体性自足的重要性,颇有道家风范。

开心麻花喜剧电影很好地处理了来自中国古代喜剧传统的“和谐”气质和来自新文化思想启蒙以来的与“参与”和“言说”为主的个人意识和民主精神,并统一到“人文关怀”这个统一的宗旨之下,在“笑”之中解构,也在“笑”之中建构,实现“解构”与“建构”的统一。这种“灰色的笑”,是中国喜剧的特色,与西方以客观性辛辣讽刺为特色的喜剧截然不同,正如闫广林所说:“总是那么的谨小慎微,锋芒不露,总有一种温柔敦厚的原谅意味冲洗着讽刺的辛辣与犀利。”[13]这是对中国喜剧的本土文化色彩的肯定。

“灰色的笑”体现了中国喜剧发展在文化承载上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内向化的中国传统喜剧在诗性叙事中实现对真、善、美的个人化期许,相对忽视了外部世界的客观真实性,而以个人意识和民主精神为精神内核的喜剧主体(包括喜剧创作者和观众)的“参与”意识,是中国喜剧审美焦点从主体内在心灵转向外在客观层面的表现。而对中国以“和合”为轴心的深层文化积淀本身,又因为当代喜剧对变化的客观现实的关注而发生变异,因此,承接绝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简单复述和描摹。“灰色的笑”是主体经过理性反思之后实现的内在自我的扬弃,是新的主体性的生产过程。开心麻花喜剧电影“参与”与“和合”背后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本质上是新的主体性的生成过程,也是当代中国喜剧精神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郁达夫.戏剧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5.

[2]刘洪涛,刘藩.开心麻花的喜剧创作理念——刘洪涛访谈[J].电影艺术,2017(2):77.

[3][5]闫飞,彭大魔,李迅.我们是学院派[J].当代电影,2015(11):57,58.

[4]朱茹.《驴得水》:突破国产讽刺喜剧的新尝试[J].电影评介,2016(23):33.

[6]陈旭光、李雨谏.当下喜剧电影创作的类型化与寓言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3-54.

[7]亞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8.

[8]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62-63.

[9]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M].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46.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83.

[11]林语堂.林语堂幽默金句[M].台北:德华出版社,1982:36.

[12]张健.中国现代喜剧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9,342.

[13]闫广林.歌颂性喜剧纵横谈[M]//中国话剧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8.

黑色喜剧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传承传统庐陵文化和经典红色文化精神,更好地展现吉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文化底蕴,展示井冈山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健康的校园文化,为我校摄影、书画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展示我校学生优秀的摄影。书画作品,丰富和活跃校园生活。

一、 活动宣传期:

为使得各个班级的同学能够更好的了解活动的细节,我部门在接到通知材料后,立即将材料发到各个班级的宣传委员处,并且为其讲解一些细节处。

二、 活动开展期:

在各班宣传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作品收集非常顺利。现场书法比赛我学院派出4名同学代表参赛。摄影作品共征集到20余份,并且最终评选出4位同学的作品代表学院参赛。绘画作品共征集到10余份,最终评选出3位同学的作品代表学院参赛,并且11护理本科班应雪晴获得摄影组一等奖,11护理专3班的廖爱华同学荣获绘画组三等奖。

三、 活动总结期:

此次活动开展的较为成功,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并且更加的了解了庐陵古文化的内涵。希望以后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为我院增光。

黑色喜剧范文第4篇

“抽象表现主义”,亦称“纽约画派”(The New YorkSchool)或“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是20世纪中叶的一次美国艺术运动,代表画家有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巴内特纽曼、阿道夫·戈特列布、马克罗斯科等人。美国艺术史学者大卫·安法姆(David Anfam)曾写道:“(抽象表现主义是)艺术史特别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确,它使得美国艺术第一次赢得国际性的声誉,让纽约从此取代了巴黎,一跃成为“二战”后世界艺术的中心。2016年2月,收藏家肯·格里芬(Ken Griffin)斥资5亿美元购入两幅抽象表现主义油画,打破了全球私洽艺术品交易的价格纪录。它们分别是威廉·德·库宁的《交换》(lnterchange,1955)和杰克逊·波洛克的《第17A》(Number 17A,1948)。在五十年后的今天,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仍有如此热度,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抽象表现主义为何成为美国绘画的代表?历代学者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对于抽象表现主义最为经典的解读来自美国现代主义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在《现代主义绘画》一文中,格林伯格指出:“现代主义的本质,在于以一个学科的特有方式批判学科本身,不是为了颠覆它,而是为了更加牢固地奠定它的能力范围。”他认为,整个现代主义绘画,以走向平面而获得自我批评上的成功。作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环,抽象表现主义继承并发扬了欧洲现代主义的伟大传统,因而成为20世纪中叶最为杰出的艺术流派。格林伯格的艺术评论,不同于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Danto)的理论建构,也有别于艺术史家罗萨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对画家的心理探究,他强调现场观感与艺术经验,其理论一度成为美国艺术的正统“法典”。

然而自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批评诞生以来,就不断受到其他学者的质疑。这种质疑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高潮。以科兹洛夫(Mark KOzloff)和居尔博特(Serge Guilbaut)为首的一批学者认为,现代主义批评的眼光过于狭隘,它只将注意力放在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素上,却忽略了艺术作品与美国文化及政治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居尔博特的《纽约是如何窃取现代艺术观念的》(HOW New York Stole the ldea of Modern Art,1983)转而从美国“二战”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与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这一画派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兴起的原因。居尔博特认为,比绘画中的美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在于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共鸣”。换言之,正是纽约画派的艺术家持有一种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并将其倾注在绘画之中,才得以引起美国批评家、博物馆和政府的注意,进而走出美国国门,被推广至全世界。居尔博特的书成为这股“美学修正主义”潮流中的代表作。

修正主义批评让人们开始看到——面对艺术史,学者们可以做出与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研究一样丰富、扎实的研究。不过情况也正如学者弗朗西斯评价的那样,虽然修正主义批评学者有贡献,但一种“公允(modest)的、理论充分(well-theorized)的历史著作应该被创作出来”。20世纪90年代初,对于现代主义和修正主义研究的反思和推进,最终在以迈克尔·莱杰(Mich88l Leja)为代表的当代“新艺术史研究”(New ArtHistory)学者那里得到了实现。

莱杰花费十年写就的《重构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的主体性与绘画》(Reframing

“新艺术史”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息息相关。沈语础教授曾指出:“欧美的视觉文化研究,由于借鉴了哲学/符号学、社会思想及文学批评理论的大量成果,曾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它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文化批评、性别理论、酷儿理论等等角度,重新审视视觉图像的生成、诠释、传播及其效应,得出了不少富有意义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艺术史、艺术理论与批评的惯性,呈现了视觉研究丰富多彩的局面。”《重构抽象表现主义》的重心,就在于探讨意识形态与不同的视觉表现形式(如“纽约画派”的作品、黑色电影)之间的关系,其多元化的理论维度,无疑拓宽了以往艺术批评的思路。

在本书前言里,莱杰如是描述他与居尔博特对“意识形态”一词的不同理解:

对居尔博特来说,意识形态指的是围绕着某个政治联盟而组织起来的一套明显的、人们有意遵守的信仰和承诺。在他的研究中出现了新自由主义、保守权力,以及共产主义左翼的意识形态。但是,在我的研究中,意识形态与人们有意遵从的信仰和政治联盟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它指的是一整套包含着信仰、假设和倾向的隐形结构。换句话说。是一系列关于现实、自我和社会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态度,它们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表达和话语中,看上去显得相当的真实和自然。即使这些观念偶尔遭到挑战或质疑。它们还是会不断得到人们的重申、保护和巩固;它们已经交织在人类的整个经验结构中,因为它们系统地构建了人们所有的表达行为,涵盖了一切知觉、分析、论证、阐释和说明活动。

莱杰所认识的意识形态,突出表现为“原始性”与“无意识”两大元素。迈克尔·莱杰认为,20世纪40年代,“纽约画派”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中,都体现出两种元素的痕迹。正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研究学者安·伊顿·吉布森(Ann Eden Gibson)所言,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关注的不仅是艺术的最近历史,而且关注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和心理学在当代的发展。换言之,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有意识地想在作品中引入对思想的探讨。例如,波洛克在接受心理治疗之际接触到荣格心理学,从此致力于在其绘画中展现荣格的原型意象和象征国式。纽曼、戈特列布、罗斯科等人假设现代观众与所谓“原始”观众具有相同的心理结构,试图复兴北美印第安人的图像素材。人类头脑中存在“无意识”和“原始性”的观念,通过一些探讨哲学、心理掌和人类学的文本传达给他们,成为他们作品中力图表现的内容。而包裹着这些观念的载体,则被莱杰统称为“现代人话语”。莱杰在全书中的目的,就是要重构“那个塑造了纽约画派的形成、又被纽约画派所塑造的话语领域”。

因此,我们会发现,本书的深层结构是对“现代人话语”的知识考古。福柯曾在《词与物》(order of Things)中提出,某种话语结构会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经历转型与断裂。本书认为,在19世纪晚期与20世纪上半叶,包括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在内的美国人对所谓“现代人”本质的追问,就符合福柯的这种逻辑。福柯写道:

当自然史变成生物学,当对财产的分析变成经济学,甚至,当对语言的思考变成文献学,当“存在”和“再现”同时存在的经典话语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在这种考古学的转变所产生的剧烈动荡之中,人类在他模糊的位置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知识的对象,也像是一个知性的主体:他既是被奴役的君主,又是被审视的观众。

在实质上,艺术家们通过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构建出一个充满原始冲动与无意识本能的美国中产阶级形象。而这一形象,也广泛栖居于当时的各种文化产品之中——如黑色电影、通俗哲学和通俗心理学读物。莱杰试图证明,这一形象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所认可的典型形象,它在大众之中的传播与流行,是意识形态在社会个体身上产生作用的结果。这种主体形象的传播,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巩固整个美国社会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基石。

按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时存在两种国家机器:一种是暴力性国家机器,一种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或者说,所有国家机器都通过意识形态起作用。意识形态以其强大的自我维护动力将个体塑造为意识形态下的主体,从而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最终,是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一方面,“纽约画派”的艺术家成为主导性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主体,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和复制者。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暗合了主导性意识形态的话语结构,这些绘画才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受到美国政府推广,成为美国前卫艺术的代表。莱杰认为,全面认识抽象表现主义背后的文化语境,是认识其历史地位的重要前提。更重要的是,借助对纽约画派的分析,作者将视线投向整个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的美国文化思潮,并由此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立场。

对于《重构抽象表现主义》,美国著名的《选择》杂志评论道:“迄今为止,在讨论纽约画派的作品及其含义丰富的主体性方面,这本书是最为出色、最为详尽的一本著作……这是一本天才之作,材料丰富、视角敏锐、思维超群。它不仅让之前的理论著作黯然失色,也为后人提供了崭新的批评视野。我们向读者高度推荐此书。”而《牛津艺术杂志》的编辑安德鲁-海明威则说:“这是近年来最打动我的艺术史研究著作之一……正如书名所示,《重构抽象表现主义》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新型研究框架,以帮助人们理解20世纪的艺术热点,同时,本书也对纽约先锋派的形成与实质提出了新的看法,其重要性不容小觑。”两位编辑的称赞并非夸大,就在2008年,莱杰因此书获得了美国文化艺术领域最高奖“古根海姆学术奖”。

《重构抽象表现主义》中译本是关于纽约画派的第一本西方专著。在此之前,国内的相关研究长期集中在探讨美国政府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推广之上,可以说,思路并不开阔,研究材料也较为匮乏。作者莱杰在十年的写作中搜集了大量研究资料,如艺术家手稿、作品目录、作品草稿等等,无疑将丰富我们对于纽约画派的美学价值的认识。译本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的成果之一。相比其他人文学科,我国美术学科的建设,尤其是对当代艺术理论的研究,仍然显得非常滞后。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优秀理论著作为切入点,从多元化的角度展开西方现当代艺术研究,对于我们把握艺术运动的发生和发展、理解艺术家的自主选择、促进政府的艺术推广活动,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重构表现主义》一书的译者,我对作者莱杰教授感激不尽。正是由于这本书,有了我的导师沈语冰教授向莱杰的推荐,译者有幸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与莱杰教授当面交流。莱杰教授在中文序言里提到,译者有“超乎寻常的耐心”,其实,这是美国教授对学生常见的鼓励。这句话用来形容莱杰教授本人更为合适。就在我留学期间,教授每周都会抽出一到两个小时,就书中细节对我展开指导。我们的谈话讨论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具体词句的翻译、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历史,以及哲学术语的运用。北美四月,春意盎然,在前往纽约市郊DIA美术馆的巴士上,我与莱杰教授就现代艺术诸问题总共讨论了六个多小时,窗外美丽壮观的哈德逊河,只能得以匆匆一瞥。在我回国前夕,莱杰教授更是不惜牺牲周末时间与我会面。本书涉及大量理论观点,有时候,我即使查阅多个资料也无法弄清楚。看到我着急的样子,莱杰教授会轻声地鼓励道:“没关系,它们是很难的。你不明白的话,我再给你讲一遍。”我对教授说:“您一定是个超人,才会写出这样一本巨著。”他笑着说:“那么,你一定是个女超人,才能翻译它。”临别之际,教授回忆起我们几个多月来的交流,竟不禁落泪。我不敢自诩为教授的知音,只怕自己辜负了他的深厚期待。我与教授,因译事而结缘,将来如果有机会,我还会翻译他的第二本、第三本著作。

黑色喜剧范文第5篇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广告传媒有纸类(新闻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分类其实有多种说法。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

第一类传媒,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口语与体语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早的信息交流。

第二类传媒,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中,信息的接受者人绕要靠感官接受信息,信息的发出者则开始使用一定的传播设施。

第三类传媒,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都必须借助传播设施。这类传媒包括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等。

大众传媒视之为普通大众所使用的传媒。

现今有人喻手机视频将成为第四类传媒。

黑色喜剧范文第6篇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由于战争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量空前发展。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英法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大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4850亿美元,人口死亡2000万。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40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技术革命。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

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对美英不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尖锐。

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主张联合国必须有力;必须坚持大国一致原则。

2、重视在东欧建立保卫苏联安全的屏障。二战期间斯大林就想把历来对苏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欧变为自己的控制范围。雅尔塔体制便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受历史传统影响,翻了一些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模式拖累了各国的经济。

3、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新战争的产生。

4、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页库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纵深防御。

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欧和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

随着美国逐渐挑起了冷战,苏联采取相应的积极防御方针,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1947年后成立了情报局;在德国问题上,与美国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实行莫洛托夫计划;在军事上扩大军队编制,并加紧研制核武器,55年建立华约组织,与美国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苏争霸成了国际关系的主流。

三、美国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

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要地区死守不放,如大西洋共同体的国家和地区;地中海和中东各国等。而对此要地区在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二是认为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因此,主张从经济援助下手,以美之长攻苏之短,进行和平演变,分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他特别主张:马歇尔计划应由欧洲主动提出,包括复兴德国;对苏联和东欧也要提供经济援助;改变对日政策。

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杜鲁门政府实际上采纳了遏制政策。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革命风暴席卷整个亚洲。印度也掀起了要求推翻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新高潮。英国为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引起印度国内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仇恨不断激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冲突不断。

1947年6月,英政府宣布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割为巴基斯坦国、印度联邦和王公土邦三部分。同年8月,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之后,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

导致印巴分治的原因有很多:

1、是印度人民直接、长期反对英殖民主义的结果。印度历史上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2、是英殖民者在印度地区长期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

3、也是历史上印度地区民族冲突和教派冲突的结果。

4、经济因素是导致分裂的根本原因。

印巴分治使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未受削弱,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原是印度北部的王公土邦,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是保持独立。印度利用印度教王公所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并入印度。但这违背了蒙巴顿方案中大多数人口为穆斯林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的原则。因此,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印巴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主权,在19

47、1965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 经过几次战争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约2/5的地区,约100万人口;印度控制3/5地区,人口约400万。

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世界的热点一直至今中东地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多年动荡不安的地区。

巴勒斯坦原先的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来人,由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迁至巴勒斯坦地区,并建立国家。后来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迫害政策,迫使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政府巴勒斯坦,逐步完成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

19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运动的影响下,流亡在世界各地饱受其时的犹太人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鼓励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国家。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破坏阿拉伯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挑起宗教和民族矛盾。二战期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也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美国不断排挤并逐渐取代了衰落的英国的地位,支持犹太人大搞反英排阿运动。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决定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由于在土地面积分配不公,引起阿拉伯各国的强烈反对。英国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反对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委任统治,以色列国当天下午宣告成立。美苏立即予以承认。阿盟各国出兵反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的压力,英国停止支援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很快掌握了战场上的优势,并向阿拉伯国家大举进攻,迫使各国签订停战协定。通过战争,以色列不仅没少领土,反而侵占了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五分之四,致使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流落在各阿拉伯国家。联大决议中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建立。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不多县嘎拉博国家侵犯,阿拉伯各国不断反抗,中东陷入长期的动荡和冲突。第一次中东战争使巴勒斯坦问题更加复杂,民族、宗教、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直至今日,巴勒斯坦问题仍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六、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开幕共有来自亚洲和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 会议召开的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亚非许多国家仍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状态,他们面临着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

3、中国、朝鲜在朝鲜战争中取得胜利,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的胜利,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亚非国家以独立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

过程:

1、首先是一般性发言阶段,大多数国家表达了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表示希望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但伊拉克、土耳其等国手美国挑拨,把矛头指向中国和共产主义。对此,周恩来总理重新准备了发言稿,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然后是分组讨论阶段,各国代表分成经济、文化、政治委员会三个小组进行主体讨论,虽然争论很激烈,但在求同存异的原则指引下,最终达成了协议。

3、1955年4月24日,会议通过最后公报,是会议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总结。 影响:

1、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讨论自己的命运和问题的会议,这本身就反映了亚非国家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2、开创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增进了各国的了解,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万隆精神,即亚非国家为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建立和发展友好团结合作关系,维护世界和平而求同存异,共同斗争的精神成为指引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奋斗的指针。

七、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调整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赫鲁晓夫上台后,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冷战气氛浓厚,美国广泛建立军事包围圈,德国和柏林问题亟待解决,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赫鲁晓夫不仅对国内政策进行了许多调整,对外政策方面也有很大变化。

他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提出了“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个口号,并作了解释:和平共处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的竞赛,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胜;和平过渡,指社会革命的形式有多种,暴力和内战不是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

在“三河”路线指引下,

1、苏联开始解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解冻的重要标志是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的日内瓦会晤,以及东西放在战争遗留问题上一系列协议的大成。同年9月同联邦德国建交;12月,苏联从奥地利撤军,承认奥地利的中立地位。

2、调整了同东欧国家的关系,纠正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主要体现在改善苏南关系的事件上。19

55、56年双方相继发表《贝尔格莱德宣言》和《莫斯科宣言》,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3、开始向第三世界大力渗透。56年进入埃及,60年渗入古巴,60年代又向非洲南部渗透,想通过经济、军事援助扩大苏联的影响。 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调整是从实力地位角度出发继续同美国抗衡。在此前提下表现出一种灵活性,向西方发起了所谓的和平攻势,顺应历史的潮流,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进行了许多干涉,大国沙文主义依然存在。

八、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过程、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战后中苏关系史上最不友好的时期,双方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的恶化又到全面的对立和对抗,甚至发生了边界冲突。

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1、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引起中国方面的异议。②关于战争问题,中国坚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原则,苏联认为在核时代,战争是可以避免的。③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过渡”问题,中国坚持通过暴力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

2、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①赫鲁晓夫试图把中国纳入苏联的战略轨道。②苏联要求中国的对外政策服从于苏联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反击印度在中国边境上的入侵表示不满。③苏联在边境和领土问题上挑起争端和冲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过程:1958年苏联无理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因此遭到中国坚决拒绝。1959年6月,苏联撕毁协定,拒绝供给中国原子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同年9月,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公开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将中苏关系破裂公诸于全世界。1960年开始,中苏关系进入全面恶化时期,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建设造成严重困难。在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攻击中国。在国际上竭尽全力孤立中国。1962年,在新疆地区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1965年,苏共在莫斯科召开19国共产党分裂会议,中朝等7国拒绝参加,中苏关系全面破裂。1969年3月,两次入侵珍宝岛地区,挑起边界武装冲突。

影响:

1、公开分裂了社会主义阵营,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可乘之机。

2、使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为准备军事对抗花费大量资金。

3、使中国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推进了中美在这一时期建交。

4、暴露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使其在对外关系中处于被动。

九、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外部原因有:二战使殖民主义大国普遍衰落,为非洲独立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亚非会议1955年的巨大成功,加强了非洲各国的团结;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鼓舞了斗志,战后出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同情非洲。内因有: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教育了人民,培养了革命力量。非洲人民提高了民族觉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政党;泛非主义,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民族主义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其中1958至60年代末是独立运动空前高涨时期。1960年,17个国家独立,当年被陈为非洲独立年,此后许多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是非洲各国人民反帝反殖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1963年5月,31个非洲国家首脑举行会议。5月20日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非洲统一组织宣告成立。根据宪章规定,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统一与团结,协调非洲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方面的合作,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解放尚未独立的非洲领土。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和刚果民族独立运动都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历史上的光辉篇章,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增至41个。直到1990年,非洲国家全部独立,宣告了殖民统治在非洲的结束。

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发展的特点有:

1、为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由分散走向联合。

2、泛非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为非洲独立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

3、虽然政治上摆脱了宗主国的控制,但是经济上还受殖民主义者的控制。

4、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性质,具有反帝特点,但并不彻底的反封建。

十、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959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任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他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核心是在维护民族独立、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使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政策提出的背景:

1、战后法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法国在经济、政治上受到美国的限制,希望能有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2、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美苏冷战使法国感受到安全的威胁。

3、戴高乐个人同美国关系不好。美国二战期间没有支持戴高乐,使其怀恨。 其政策基本内容有:1促进法国外交上独立自主。①反对美国的霸权,维护民族的独立,谋求法国的大国地位。主要反对美国大西洋联盟的霸主地位。②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戴高乐认为美国灵活反映战略是与欧洲盟国脱钩,对美国保卫欧洲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法国在北约中有损法国的国家利益。③主张建立三位一体的核力量。1960年试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

2、加强法德合作,推动两欧的联合。戴高乐认为德国的分裂及美苏对峙对德的控制使德国不能成为法国的威胁,而且欧洲联盟的建立也不能缺少法德。1963年法德签订《法德合作条约》,实现历史上的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3、调整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①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②对苏联既保持警惕,又希望建立缓和谅解的合作关系,扩大法苏经贸合作,通过向苏联靠拢摆脱美国的控制。

4、非殖民化的问题,使法国赢得有利的国际地位。

戴高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维护法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提高国际地位,推动两欧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雄心很大,经济不足是其弱点,不可能使法国从根本上改变其国际地位。 十

一、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所实行的一套全球战略已无法照旧执行下去。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他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背景:

1、美国实力地位的下降。经过

五、六十年代的朝鲜、越南战争,美国元气大伤。由于美国长期巨额的军费开支,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国内还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爆发了大规模群众性反对越战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美国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于战后初期相比大大下降。而苏联实力地位有所增强。

2、两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的崛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打乱了美国的全球部署。

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势力”和“谈判”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根支柱。其涵义是,美国继续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同时利用中国同苏联的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

在战略方面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①在核武器上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②把“两个半战争”变为“一个半战争”。③分担负担的防御方针。

实施:

1、军事方面:①开始削减军费。②开始削减军队。③对海外驻军削减。

上一篇:中秋节内容范文下一篇:乒乓球比赛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