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2023-09-28

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摘 要:低碳经济是全世界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而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适应新形式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资源、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进程。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满足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合作的需要。本文将从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出发,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紧迫性、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使用量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以上。到21世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有效使用能源和环境保护将是我国在环境和资源方面将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随着国际社会和全球各个非官方团体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的日益关注,全球气候治理的方案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也在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世界各国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议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要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是世界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气候与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提出要把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和利用可循环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21世纪以来,在低碳环保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此方面的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也相当重视。国内的一些重工业、高污染的内陆城市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的认识上和对低碳经济实施的具体措施的选择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上也各有侧重。本文将在低碳发展的相关概念的综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紧迫性、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经济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和控制最低限度对环境的污染,在以此前提下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各个国家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技术的创新、结构的转型和人类对环保观念的重大转变。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多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手工作坊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世界各国重工业规模的无节制的不断扩张,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的气候环境变化及后续带来的多方面的问题不断地被世界各国所认识。随着大气污染、光污染、化学污染、水污染等的工业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将直接影响人类未来的生存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理念”、“低碳制度”、“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政策、新技术等应运而生。经济与社会、能源、气候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可能将为全球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世界各国普遍适用的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管理与创新技术,通过发展低碳型工业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与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前期的发展一样,我国的能源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相伴而行的。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刚刚起步,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大刀阔斧的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年加剧。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大跨步的发展和外资企业在华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问题由沿海发达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内陆偏远的乡镇、农村急剧蔓延。现在,气候环境问题与能源发展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生产和物资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国对现有能源的需求和使用量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建国初期经济落后条件下的粗放型经济的大范围扩张,造成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整个社会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环境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国家内各个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状况还不平衡,环境污染和资源滥用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还相对滞后,科技、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强的现状仍是我国现阶段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国情。我国作为全球范围内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承担起维护全球气候环境的义务,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出表率。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需要,而且也是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

在2008年的两会上,有与会代表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议题。他指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跻身于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开发利用低碳理念和科学技术发展自身经济的水平,我国政府必须尽快采取积极措施以应对未来在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面临的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在国家范围内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针对此议题立项,国家下拨专属财政资金以支持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立刻开始着手开展与此相关的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2008年6月,清华大学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低碳经济研究院,围绕国家低碳经济的开发、规划、政策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迈出有力的一步,成为国内低碳经济研发的领军团队。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设低碳经济的经验主要包括发展新的清洁技术、替代能源;推行可持续发展型城市设计和建筑;建设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鼓励民众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倡导绿色消费等。我国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惟有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研发低碳技术的发展,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在长期规划上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种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在转型的过程发掘和培育出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合理进行国家产业规划

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将意味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要从关注产业结构以及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低碳经济的开发应该从我国现有的条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按照一定的发展阶段、有秩序的,有目标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该尽快制定适应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使工业的现代化建设朝着低碳方向转型,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在国家产业规划审批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加快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严格控制资源低利用率高污染企业的排放量,严格控制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各个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条件,以保证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满足国家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家要把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要严格做好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加快制定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形成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操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不同地区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推进。把低碳经济的发展纳入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的范围中,通过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增强我国在低碳技术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2.减少碳能源的排放量,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碳能源的排放量可以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研究碳能源吸收技术,让环境空气中的碳通过特殊技术、工艺以各种吸收、掩埋的方式进行回收或再利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都比我国早,比我国发展更快,他们其中的一些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在建设经验上也比较丰富。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刚刚阶段,还处于投入较低、人员有限、技术经验不足的阶段。针对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发展阶段,我们应该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出发,促进低碳产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大力培养相关科学技术人才,组成科技研发团队,从科技、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快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发展速度,加快调整我国现有的不合理的经济产业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3.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地理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多煤,少油,少气,是一个以煤炭能源消耗为主体的国家。目前煤炭在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接近70%还多。虽然近年来通过从别国进口,石油在工业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利用率已经有所上升,但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按照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工业上以不可再生资源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变。这就需要我国在工业技术上得到改进,大力发展碳中和技术,在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前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我国在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节能减排上,大力推进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速度,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推进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能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气候、能源、环境合作的要求。因此,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在技术研发、发展规划等方面建立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取长补短,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同时在国内,也要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低碳经济,从各个领域和行业着手推广,在普通民众中达成广泛共识,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以形成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普遍认可度。以便国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和制度提供基础和保障。发展低碳经济其基础是结合产业规划、制度支持、科研技术,调整国家的经济产业发展结构,要求国家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生产方式和民众生活模式,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当今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在综合国力上有所提高,能否在经济上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制度革新、产业调整和技术开发水平。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把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能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发展相协调,相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建设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为改进全球的气候变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顿楠.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内蒙古能源消费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13(16).

[2]刘元.浅析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碳博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陆小成.区域低碳创新的文化制约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赵培华.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

[5]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70.

作者简介:曲娜(1993- ),女,辽宁省沈阳市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经济学专业

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汽车

需求量

柴油汽车

低碳、经济、环保

重要意义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汽车行业一直在寻求实现减排低碳的有效途径。在混合动力、电动车尚处于培育阶段,柴油车便成为具有技术实力厂家的首选。一提到柴油车,大家脑海中往往浮现出冒着滚滚黑烟的拖拉机或者大卡车,时过境迁,随着柴油发动机技术日趋成熟,其优势也更加明显和突出:由于柴油比汽油提炼的时间短,其价格一般比汽油更便宜;燃料效率方面,柴油车比汽油车可多跑30%以上的距离;在环保方面,柴油发动机可以比汽油发动机减少40%的废气排放。

柴油发动机在海外并非新鲜事物,相反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据了解,相比同类汽油发动机,配备先进技术的柴油发动机可降低30%的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25%,同时扭矩提高50%,动力更强劲。另外,柴油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就可以爆发出更大的马力;加上涡轮增压,在一个很低、很宽泛的转速平台上都可以实现最大扭矩输出,所以当你需要相同的动力水平时,柴油发动机相比汽油发动机用更低的转速就可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更少的燃油消耗。 整个汽车市场这几年发展非常的红火。汽车产销量09年、2010年达到世界第一位,这是世界公认的。从这张图可以看出,2020年汽车保有量有望翻一番,我们这里的统计数据在一亿五千万左右到两亿,可能和刚才几位专家的数据有些出入。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能源问题,交通问题,这些综合的问题都呈现出来了。所以我们要找一条路来降低排放、更加的节能。

很多专家都清楚,清洁柴油车和以往柴油机的概念是不一样的。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随着控制能力增强,我们清洁的柴油动力体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个是节能,第二是环保,第三是他们的扭矩,特别是低速扭矩大幅度提高,第四由于扭矩的提升,使其驾驶性非常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驾驶乐趣。

我们也可以看一下这几年的柴油车的发展。在我们乘用车上面的应用,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6年,柴油车百公里耗油6.5升,目前的话可以达到4.5升百公里耗油,加速性原来是19秒,现在可以达到9秒。另外大幅度提升了

扭矩,提高了动力性能,功率大幅度提升。这说明柴油轿车这一二十年的发展当中,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我们柴油技术,柴油车的性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如果以1990年这一款柴油发动机作为基准,它的三大指标——动力、油耗、排放作为百分之百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年和未来五六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它的动力性提高了百分之两百,油耗降低了20%,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在未来五六年排放量百分之百可降低,这是新的柴油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它可带来的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未来清洁柴油车也会比同类的汽油车平均油耗下降30%。二氧化碳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同类的汽油机会下降25%。我们看一下,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汽油机也在一步步发展,包括缸内喷射、小型化。相对应的,我们相应柴油机技术也不断更新,使得清洁柴油动力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包括未来混合动力、柴油混合、汽油混合,相对都有新型柴油技术的介入。

如果2015年,在中国市场上有5%的柴油车的话,那么根据油耗的算下来,每年有24亿吨油会省下来,足够一辆清洁柴油车往返地球月球四万五千次。以上海出租车为例,上海有四万八千辆出租车,如果出租车按10%省油量算的话,每年省的油就是1.9万吨,能省多少钱呢?可以省1.66个亿。如果取一个中间值20%的话,将省3.8万吨油和3.3个亿。当然到了50%,那个幅度会更大。当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这样的情况,如果达到20%的话,我们会有11万吨二氧化碳减排,这样的话,更有利于整个城市,或者说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的一个发展方向。

柴油车在减排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陕西汽车网总监刘红斌帮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台汽油车每年行驶1.5万公里,每百公里油耗8升来计算,其年碳排放量为3240千克。如果采用种树补偿法,一棵树一年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18.3千克,据此参数,一台汽油私家车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吸收,所需要树木总量约为177棵。

据专家测算显示,如果“十二五”期间柴油乘用车市场份额能达到30%,则一年省油近300万吨。按保有量计,10年以后一年因为使用30%的柴油乘用车就能节省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而且同时每年能减少近90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的结论是,清洁的柴油汽车也能成为低碳的、节能的一个发展技术路线,为中国的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该的贡献。为我国的环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广东历来重视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全国率先响应了国家政策,并出台了《广东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政策,认真发展与推动省内的研学旅行落到实处。对广东省研学旅行现状梳理如下。

一、优势

(一)研学旅行市场庞大

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这里的中小学生指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从广东省目前中小学生就读人数来看,研学旅行市场庞大,2018年全省小学在校生数接近1000万人,初中在校生数360万人左右,高中在校人数260万左右,可见,研学旅行市场庞大。

(二)发展基础好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近代西学东渐之盛地,民主革命的发源地,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研学旅行资源丰富。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军史馆等15个单位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自行组织遴选了研学基地与营地若干,各展览馆、纪念地、农业基地等为中小学研学奠定了基础。这里四季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旅行社等机构数量众多,为中小学生短期研学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开展研学旅行为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增强青少年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认知有着广泛的影响。因而,广东省发展研学旅行有着天然的优势与使命。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东省是重要阵地。规划纲要完善大湾区各大城市的定位,在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的特色发展中,势必产生全新的知识题材,成为广东研学旅行独特的资源。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政府部门深度协作的契机,也是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省的经济水平势必上一个新的台阶,为研学旅行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协作,为粤港澳教育合作及青少年交流学习、增进感情、和谐发展提供机会,引导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爱国爱乡情怀。

二、劣势

(一)游而不学,流于形式

“研学旅行”旨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思维,旅行是形式,研学才是本质。但目前“游而不学”现象严重。虽然学生参观游览的地方并不少,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只是皮毛,反而会因为要去的地方太多,增加出行成。另外,目前市场上很多研学旅行机构仅将原来的初秋游、冬夏令营旅游项目重新包装,让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流于形式。

(二)机制未落到实处

就全省来看,现在以教育厅为主导的相关部门极力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政策一片利好,但事实上,很多研学旅行政策因缺乏明确的实施指向或因为推进的困难仍未推动,如专业研学导师至今没有权威认证,社会认可度低。一方面,是因为相关职能部门无经验可循,不知道如何开展;另外,也许是“小吏不敢放粮”的权责担当,大家都不愿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

(三)专业人员匮乏

根据《意见》,研学旅行在师资配备上,要求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旅行专业人员。现在迫切需要既懂教育又懂旅游的专业跨界人才,即研学导师。很多组织机构(旅行社为主)因找不到专业人才,一方面让传统导游转型学习教育学知识,另一方面,招聘持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人员,补充教育功能,二者配合来弥补在研学导师专业人员上的缺失,但因磨合度低,导致质量不达标,满意度差强人意,长此下去势必会增加旅行社的人力成本。

三、机会

(一)政策利好

近年来,广东省响应教育部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与鼓励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文件。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遴选和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等,对整个广东的研学旅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让研学组织机构开展活动有依据可循。

(二)多部门支持

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发改、公安、财政、住建、交通、文化、食品药品监管、旅游、保监和团委等众多部门参与推动研学旅行,通力配合为研学旅行保驾护航。如交通、铁路部门安排好运力,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文化、旅游等部门行实施景区、景点、场馆门票减免或费用全免,其他场馆(区、点)门票优惠价格低于普通票价格等。

四、挑战

(一)安全问题

研学旅行参与学生数量大,组织方的安全保障压力很大,这也是很多学校校长和教师不愿意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原因。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都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压力和责难。尽管认同研学旅行的价值,但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和对安全责任的考虑,学校会“因噎废食”。

(二)产品设计难度大

虽然研学旅行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专业人员匮乏,符合教育部“初心”的研学旅游产品少之又少。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因为太赋教育目的而使之难落地;由社会机构开发的课程又因为不理解教育目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设计一门课程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推行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要进行诸多调整,很多服务机构望而却步。

(三)缺乏评估机制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对于课堂教学,必然有教学评价。今天,对于产品、服务以实施后的效果无权威的评估体系,基本上仍停留在从业机构内部对于整体运营的评估、调整。研学旅行结束后,学生回到学校交一份评价表或总结汇报就算完成任务了。目前研学旅行组织机构几乎全部从体量上进行展示和宣传,而动则成百上千的学生,没有评价反馈如何保证教育效果呢?

综上所述,广东省研学旅行的有利条件明显,中小学生人数众多,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及先天的地缘条件是其内在的优势;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为广东省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诸多机会,旅行发展前景一片蓝图。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广东研学旅形产品缺乏深度,游而不学流于形式,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人才短缺等都是未来要改善的问题。安全问题、设计难、效果评估难等通病也是制约着广东研学旅游发展的因素。未来广东省要高质量发展研学旅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

五、挖掘湾区特色,将特色优势转化为研学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在区位优势、经济发达、创新要素聚集、国家化水平领先等基础之上,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广东作为粤港澳大全区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深挖掘地区特色,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经济、文化、交通等转化成为研学资源,为未来大湾区发展的新生力量搭建一个认识、体验、融入大湾区的交流平台。

(一)优化人才培养,多方位发掘人力资源

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广东研学旅行的质量发展。研学导师是实施研学旅行“寓教于乐”计划的关键人物,目前研学导师作为一项新兴职业,供不应求,因此应加大对研学导师的培养,这需要政策指导、协会支持和研学组织机构配合。研学基地和部分景区、文博展馆等也应培养一批定点的研学导师。此外,部分学校尤其是师范类学校也肩负着培养研学旅行人才的责任。组织机构需要结合研学旅行主体的年龄特点、素质教育的不同需求,结合旅行资源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计划。课程的开发人才可遇而不可求。未来要大力培养,组织机构为了解决这方面的人才短缺,还可以通过购买或服务外包的形式去弥补。

(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确保出行有保障

在教学管理上,由当地教育部门与旅游部门配合,联动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开发广东研学旅行参考教材,学校可根据自身教育目标进行创新改进。配备符合资质的研学导师,合理分配带队人员的工作任务。在出行组织上,教育部门层面要建立科学的责任界定制、安全事故处理与落实机制,学校层面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活动方案以及应急处理预案,制定活动方案时要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或者委托机构组织出行,做好行前教育,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落实安全保险机制。在经费保障上,要保证研学旅行能够普及到全体学生。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财政部门为发展研学旅行设置专项基金,设置专项奖励经费来扶持旅行社及教育机构进行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此外,还要考虑到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享受到研学旅行带来的教育意义。

(三)建立评价体系,回归研学旅行的本质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保障研学旅行的过程质量,防患“游而不学,组织松散”等问题。在质量评价体系上,形成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或社会评价的全面机制。学生可以对研学过程进行评价,也可对施教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研学导师要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填写工作日志,客观记录学生参与研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参与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完成任务的情况,保留活动照片、学生作品等,从而形成对学生评价的依据。中小学研学旅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学期一次研学旅行,一直将延续到学生的高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每次的研学旅行的代表性活动、典型的事迹材料都记录、编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小学生自己的研学旅行成长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要对家长回访,了解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在质量监控上,可以开发研学旅行质量监管app,建立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服务机构、研学基地、学生及家长多主体互动的研学旅行服务平台,对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营造讨论社区,完善投诉与反馈机制,以评价促发展,让研学旅行回归其本质。

摘要:研学旅行已被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与新方式。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后,在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省研学旅行有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对广东省开展研学旅游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地发展研学旅行的策略。

关键词:研学旅行,广东,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教基[2016]8号.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Z].教育部,201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Z].2019-02-18.

[3] 杨海霞.浅析研学旅行发展下的专业人才需求[J].科技风,2018,36(26):33.

[4] 杨鹏.小学研学旅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 因而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迅速发展, 目前, 全国共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同时以专业方向和高职高专等形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累计超过400多所, 电子商务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

而在广东省职业类及本科类的93所院校中, 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仅约32所, 其中本科专业有10所, 专科专业有22所, 在河源市除我院招过一届电子商务中专班外, 根本无其他学校开办电子商务专业, 由此可见广东省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展速度缓慢, 而本专业在我市基本属于空白。

广东省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迟缓的原因一方面和政府、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本地企业经营营销观念传统落后有关;一方面也和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有关, 经过对广东省32所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发现无论本科或专科专业, 96%以上的本专业培养沿袭了自2000年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当前电子商务人才“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不致用的就业困难的局面, 这同时也大大限制了本专业的发展。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 对广东这个外贸大省影响巨大, 众多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 尤其是中小企业, 这次危机使我们认识到企业要想在危机中生存, 必须要转变增长方式, 改变传统营销观念, 压缩成本, 拓展国内市场, 而要实现这一切, 必须依赖电子商务。

艾瑞研究发现, 在这次危机中, 使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网络交易的中小企业, 生存状况远远优于囿于传统线下模式的企业, 陷入困境的线下企业比例高达84.2%, 而线上企业仅为16.8%, 两者相差5倍。

2008年4月, 在省委书记汪洋带队考察全球著名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总部后, 率先鼓励佛山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意预全面推动广东中小企业应用和普及电子商务, 开拓国内外市场。

《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决定以及当前经济形式下众多中小企业急需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的需求决定电子商务专业未来必定飞速发展, 而发展的方向主要在电子商务平台及设施的构建、网络营销2个方面[1]。

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统计及分析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主要决定于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自身情况等外部环境,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兴市场, 且发展速度让人难以想象。对广东省而言, 目前广东已经拥有中小企业近百万家, 根据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以及金融危机形式下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急需来判断, 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通过对各企业单位的调研, 目前河广东省对该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方向人才需求量在30000人左右, 对该专业网络营销方向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求在180000人左右,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普及, 预计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呈现40%左右的速度增长。

3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层次分析

通过对广东省及河源市本地若干企业和单位的调研, 结合省内外职业培训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广东省淘宝联盟提供的信息, 我们得到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

本次调查的人员对象包括企业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淘宝、百度电子商务平台10多位员工、部分“中国十大网商”成员及广东淘宝联盟成员、物流公司经理和一些直接参与员工招聘的管理者 (以人力资源主管为主) 。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 大致上可以将电子商务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 从事电子商务应用性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网络市场营销、服务工作, 对他们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根底, 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 具有较强的管理和营销能力, 同时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法律。

(2) 从事电子商务技术性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根底, 熟悉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网站设计、美术设计、安全、系统规划等知识, 了解商务流程, 顾客心理和客户服务等。

(3) 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对他们的要求是既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都有深刻的认识, 又有过市场的磨练, 需具有丰富的电子商务工作经验。

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自身条件,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培养从事网络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 兼顾培养电子商务技术性工作专门人才。

4 电子商务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深入已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公司, 并对大量从事电子商务自主创业人员进行详细调查, 详尽了解高职层次人才的核心及相关工作岗位, 总结归纳具体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认真分析出职业岗位以及创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如表1所示) 。

5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在网络营销和自主创业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从事的最主要方向有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网络营销和自主创业, 对于电子商务平台开发, 除要求拥有非常好的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外, 还需精通编程、语言等, 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难度太大, 很难实现, 而且目前淘宝、易趣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比较成熟, 中小企业不愿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费用去开发的新的平台;对于网络营销, 除相关知识技能易于高职层次学生掌握之外, 且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营销成本, 扩大国内外市场, 促进企业发展, 其符合企业利益要求;对于自主创业, 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留给大学生的最主要的就业出路, 高等教育最终必由就业教育转为创业教育[4]。因此, 综上所述, 将我省高职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网络营销和自主创业方向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摘要:广东省在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 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 促使电子商务专业在广东省迅速发展。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近年来一直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为使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我院对广东省电子商务专业开展情况进行了专向调研。本文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纳, 分析了广东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及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次、岗位及职业能力, 明确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Z].2007.

[2] 广东省互联网协会.广东互联网发展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 吴秀红, 付达院.看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 析电子商务教学[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8) .

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通常是依照法律或习惯专门给予一名职业上和学历上合格并在其从事建筑实践的辖区内取得了注册、执照、证书的人,在这个辖区内,该建筑师从事职业实践,采用空间形式及历史文脉的手段,负责任地提倡人居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福利和文化表现”。由于建筑物投资规模大,存在时间长,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大,因此各国均立法强制要求所有非本人及本家庭使用的建筑物均必须有设计、审批、建造、验收、使用的法定程序,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个人或机构来完成。建筑师及设计机构具有编制施工文件的垄断性地位,并负担保障建筑物成为适用、经济、美观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从现代社会的承认和规范化的行业标准来看,作为一种职业的建筑师必须具有两种素质和三重法律身份。

两种基本素质:一是要求具备作为行业专家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巧;二是要有作为社会公正和公平维护者的诚信和责任感;

三重法律身份:1.作为独立的合同执行者具有独立性;2.作为业主的代理方具有服务性;3.作为准司法性的官员又具有公正性。

从现代职业建筑师的产生历史来看,建筑师从历史变迁和现代职业确立之始就是以建造项目的管理服务为核心的,是以建造全过程中业主和公众利益的维护、建筑专业品质的达成、建筑市场的公正维护为目的的,而非以建筑产品样式为目的。因此建筑设计服务涵盖了一个空间环境需求从设定到满足的全过程,作为职业建筑师的定位应是项目全程的管理者和服

1 务者。

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精神原则”早在1999年的第21届代表大会上就已确立,即专业(Expertise,专业能力,专业性,科学性,专长)、独立(Autonomy,学术独立,独立性,自主)、承诺(Commitment,诚信承诺,公正性,奉献)、责任(Accountability,职业责任,服务责任,负责)的四项基本原则。应以最高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赢得和保持公众对建筑师诚实和能力的信任。

二、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

国际通行的职业建筑师职能体系与我国现行的建筑师服务仅限于设计阶段不同,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 全面代理,全程服务——建筑师不仅仅是做设计,而且是作为业主代理的建造全过程的监控者;目前,国际通行的建筑师需要负责从项目的设计、施工、交付的全过程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和合同、文档管理,职业建筑师的职能就包含了设计和监理两块内容。联合国的产品目录中也将“建筑服务”定义为建筑设计和合同管理的综合服务。建筑师作为业主的代理,对建造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业主的利益和城市、建筑的公共利益。业主是投资者,负责整合土地、资金、需求、对建造过程可以全权委托建筑师来执行,不需要另行筹建专业的管理团队。 2. 产品导向、过程控制的设计服务过程——一个需求到产品的技术翻译、客户价值创造、解决方案提供的过程;由于建造过程的项目特征,建筑生产过程是一个建筑产品制造和相应服务的提供过程,从项目管理系统的角度,可以归结成一个需求发现和满足、

2 一个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一个建筑生产的全过程是一个空间环境的求解过程,是一个建筑需求、业主目标、资源限制中需求平衡和共赢的过程。职业建筑师通过建筑实践提供的建筑服务,而不仅仅是设计图纸等文件,还包括整个设计,建筑过程的管理,最终为业主提供一个完整的环境解决方案。 3. 专业化的技术,职业化的精神,产业化的管理——建筑设计服务的方式从服务管理和营销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服务产品无形,单品生产,智力密集,技术适宜,过程管理,个性突出的工作,设计企业都是项目流程管理的企业和服务产品的供应商。如同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其他企业和产业一样,需要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而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商业模式的标准化,程序化和可复制化,这是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绩效考评、研发拓展的基石和抓手。设计服务是一个典型客户价值创造的流程,是一个有明确的输入资源和输出成果的特定工作;而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范和新的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地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最终价值的创造就是通过流程的优化和再造而得以实现的。

因此,建筑设计是面向客户的专业化技术、职业化精神、产业化管理、全程化过程的服务。设计是一个立足于现有资源条件下最适合,最优化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导、求解过程。

三、 我国建筑师职能体系的特点

1. 与国际通行的建筑师全程代理、全程服务不同,我国职业建筑师本应承

3 担的建造活动的管理由建筑师、监理工程师、业主工程部来承担,建筑师的服务仅限于设计阶段的图纸交付,建筑师没有权利控制材料、质量、进度、造价,自然也无法控制整体的建筑质量,作为社会责任监管的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和质量检查部门只负责建筑的最低限度的合格质量,监理工程师缺乏对设计的整体了解和学术支撑,缺乏为业主利益和设计实现的解释、变更、监控的地位和能力,造成现场只能照图施工,制度性的造成了建筑师在建造现场的缺位。由此,建筑师往往将建筑设计称为“遗憾的艺术”建筑师的职业训练和设计观念也由此停留在图纸设计和表面的形式上,对建筑的技术、材料、施工、管理等知识的缺乏成为中国建筑师的软肋,也是中国建筑师和建筑设计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和国际竞争中缺乏话语权、缺乏竞争力、无法制定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在我国由于职业建筑师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的缺位和服务的片段化,造成建设市场中价格成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严重阻碍了建筑施工、部分厂商、建筑设计行业对技术研发的关注和投入,造成整个行业的畸形运转和巨大浪费。对于服务标准,我国目前还只是从设计深度和设计收费的角度对服务流程提出了一些外在的检验指标,而且仅涉及建筑设计环节,前期策划和后期监督都未涉及,就不用说从服务质量本身的过程控制与管理的标准,也无法针对设计服务的产品无形、个性密集、单品生产、技术适宜、过程管理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监控,更无从提高设计品质和促进产品创新。

3. 在我国职业建筑师并不能成为建筑设计服务市场的主体,由于我国规定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执业活动的建筑师是受聘并注册于国内的一个具有

4 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那么就形成了以设计院为基本单位来管理设计企业和建筑师,且由单位承担经济责任、个人承担技术责任的捆绑形态,形成了多重主体和职责不清的局面。职业建筑师的独立执业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承认,建筑师不是建筑设计服务市场的主体,不能承担建造过程中公平、公正的第三者裁判和社会监督的职能,也不利于发挥建筑师职业的自律性和自主性。

四、 我国职业建筑师针对当下职能体系应采取何种态度

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旅游大省, 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前列, 对旅游的需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亲子旅游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途径, 越来越受到我省年轻家庭的青睐。但我省目前市面上的亲子旅游产品, 更多的是在大众旅游产品上打着“亲子游”的旗号, 缺乏实质性的配套产品及服务设施, 与真正意义上的亲子旅游产品相差甚远。

一、广东亲子旅游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亲子游的组织形式

1. 在家庭结构上

有“一大一小”、“两大一小”、“两大两小”、“一大多小”等组织形式, 但以“两大一小”家庭结构为主。

2. 在出游方式上

一种是自驾游, 另一种是跟团游。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 所以以自驾游为主。

3. 在旅游范围上

包括中短线游和长线游, 前者一般安排在周末, 后者一般安排在寒暑假。由于城际铁路以及高铁的普及, 广东省亲子游以周末的中短途旅游为主。

(二) 主要的亲子旅游产品

从各大旅行社及其网站调查了解, 省内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人工主题公园, 如广州及其周边、深圳、珠海、顺德等地的动植物园、主题游乐园、博物馆等, 主要以交通便利、价格优惠为竞争优势。

(三) 亲子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1. 各类市场主体抢占市场、恶性竞争

面对亲子游这个巨大市场, 传统旅行社、旅游景区、培训机构、游学机构、在线旅游机构、各种会员俱乐部等市场主体纷纷进入, 想从这个大蛋糕中分一杯羹。而国家相关部门并未对这些市场主体经营亲子游产品提出更多的要求, 其结果就是各类市场主体为抢占市场、恶性竞争。

2. 产品缺乏针对性, 产品同质化严重

面对庞大的亲子游市场, 众商家急于求成, 在未做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创新的情况下, 大量推出亲子旅游产品, 同质化问题严重, 目前市面上的亲子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适合小孩子游玩的动植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或类似乐8小镇类的角色体验主题园区, 内容主要为观看动植物、爬山、戏水、果蔬采摘、烧烤等。

另一类是直接在原有观光游产品上简单加以包装, 加入了一两个亲子主题元素, 然后贴上“亲子游”的标签进行销售, 完全没有针对亲子游的特性重新设计有助于家长和孩子互动的内容, 与真正意义上的亲子游相差甚远。

3. 缺乏统一标准, 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亲子旅游产品。但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亲子游的产品标准, 一些旅游机构把凡是涉及孩子游玩的常规线路, 都贴上亲子游的标签, 有些机构只是对不同的传统观光产品进行调整组合, 并未针对亲子群体进行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新, 但却打着亲子游的旗号, 很多消费者真正消费产品的时候才发现上当。

4. 缺乏大型的、综合性的亲子旅游目的地

目前我省市面上的亲子旅游产品, 多以一天或两天的短线游为主, 主要行程是参观动植物园、博物馆, 游玩游乐园、森林公园等内容, 行程中的行、游、娱、购、食、住六要素分散, 整个行程下来, 游客要走很多个地方, 缺少旅游六要素齐全的大型的、综合性的亲子旅游目的地。

二、广东亲子旅游产品开发初探

(一) 增强服务理念, 创新亲子旅游产品模式

“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是家长们对亲子游的产品诉求, 目前省内的产品大多停留在传统观光层面, 难以满足家长们的需要。高品质的亲子旅游产品需要在线路设计、导游讲解、互动体验等方面下足功夫, 将文化、旅游、教育三方整合, 从而带给孩子和家长们不一样的旅游互动体验。欧美发达国家的亲子游产品, 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1. 租赁模式——亲子开心农场

欧美亲子农业伴随着休闲农业而产生, 起步较早, 目前己经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阶段。租赁模式能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一起体验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收获过程的机会。广东作为经济大省, 大部分孩子在城市长大, 没有体验过农耕生活的乐趣, 在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开设租赁农场模式, 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2. 乡村博物馆——历史大课堂

乡村博物馆是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 农村当地人追忆往昔生活的场所, 盛行于英国、德国、挪威、加拿大等众多欧美国家。在珠三角选几处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具典型代表意义的村庄建乡村博物馆, 能吸引周边城市的家长带孩子前来参观学习。对父母来说, 可以在这里回味历史, 给孩子讲授农村相关知识;对孩子来说, 可以了解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3. 乡村娱乐模式

欧美亲子农业中, 通过乡土化的休闲体验和趣味性的乡村娱乐活动, 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有趣的乡村生活体验。在广东的乡村, 也可根据当地特产设置原生态的互动体验项目, 如:稻草人制作比赛、小猪赛跑比赛、亲手喂食小兔子、牵牛吃草比赛、瓜果采摘比赛等, 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起体验与动物接触的感觉和丰收的愉悦。

4. 农业创意节庆模式

在美国农业节庆中, 有南瓜节、草莓节、樱桃节等创意节庆活动。如美国的草莓节包括草莓采摘品尝、副产品加工制作、草莓小姐选举等众多娱乐项目。广东特产资源丰富, 如湛江的菠萝、韶关的三华李、茂名的荔枝、中山的龙眼等, 都可以举行相应的创意节庆活动, 吸引周边城市家长和孩子过来参与互动。

除此之外, 欧美发达国家还有森林幼儿园模式、融合发展模式等值得借鉴。广东旅游企业应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 针对亲子旅游产品的特性, 设计符合我省特色的、差异化的亲子旅游产品。

(二) 细分年龄段产品

亲子旅游产品要真正体现与教育成长相关, 应充分考虑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差异化需求, 比如5岁以内的孩子更喜欢感知世界、6至12岁的孩子则偏爱体验旅行等。针对以上特性, 对5岁以内的小孩, 行程不宜奔波, 以休闲度假为理想类型;5至10岁的孩子可由父母陪伴去海边、草原、森林感受大自然, 增长知识;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亲人陪同去感受人文类景观, 了解我省不同地方的丰富文化底蕴。

(三) 规范市场主体、统一产品标准

目前省内亲子旅游市场主体多元, 产品标准缺失, 严重影响我省亲子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为规范我省亲子旅游产品发展, 应规范市场主体, 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设计产品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参与人员的需求, 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要进行设计, 打造更多大型的、综合性的亲子旅游目的地。

(四) 做好亲子游活动的安全工作

小孩年龄少, 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带孩子出游, 无论是跟团还是自由行, 安全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旅行社在设计旅游线路时, 要考虑安全因素, 设计安全系数高的项目, 选择正规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要针对孩子的特性, 不断更新完善设施和服务体系。

在注重“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当下, 我们看到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安全和品质, 更看重融入文化、旅游、教育等多种元素的旅游方式。旅游企业应主动迎合旅游消费的新变化, 以需求为导向,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升级和创新产品和服务, 开发设计出更多符合我省家庭需求的“互动性”亲子旅游产品。

摘要:本文以广东为例, 在详细分析亲子旅游产品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广东亲子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增强服务理念, 创新亲子旅游产品模式;细分年龄段产品;规范市场主体、统一产品标准;做好亲子游活动的安全工作。

关键词:亲子游,租赁模式,乡村博物馆,乡村娱乐模式,农业创意节庆模式

参考文献

[1] 骈丽军.我国亲子旅游产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5 (3) .

上一篇:关爱空巢老人案例欣赏范文下一篇:供货实施保障技术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