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记读后感范文

2024-02-24

毛泽东传记读后感范文第1篇

没有人能在世界“弃你”,除非你自己自暴自弃,因为,我们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事情已经发生了,要面对的情况才是实际的。不要去想未来的事情,也不要去想前途茫不茫然,在目前来说,这不是当务之急是要使自己的心平静。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没有了爱人,你也有能力一个人过活。你有死的勇气,难道就没有生的勇气吗?给自己时间,不要急,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

—————我们总是认可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困难,翻了一个页面,却又说死比生更有勇气,想想并不能挑出什么不妥之处来,可见人的思想,总是游走得那么矛盾。

《快乐》:

比较快乐的人生看法,在于起床时,对于将临的一日,没有那么深沉的算计。完全没有缺乏的他不可能有更多的快乐了。快乐是一种等待的过程。突然而来的所谓的“惊喜”,事实上叫人手足无措。一般性的快乐往往可以言传。最深刻的快乐,没有可能使得他人意会。快乐和悲伤都是寂寞的。快乐是不堪问的鬼东西,不相信,请问自己三遍,我快乐吗?快乐是另一种一件国王的新衣。这一回,如果国王穿着它出来游街,大家都笑死了,笑一个国王怎么不穿衣服出来乱跑呀!

毛泽东传记读后感范文第2篇

革命的先驱——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其早年学习于香港西医学院,后毅然弃医从政。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实乃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积弱积贫,孙中山最初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从那一时期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在今后的若干世纪内,中华儿女也仍将继续为之奋斗。孙中山思想的核心的部分是坚决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历史实现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古老的中华大地升起了“共和国”的大旗。此后的历史虽然反复多变,但是,将我国建成具有高度民主水平的现代国家始终是中华儿女不变的奋斗目标。孙中山不仅期望国家富强,人民民主,而且期望民生幸福。孙中山高于他的同时代战友的地方就在于,他在领导人民进行一般的民主革命的同时,还创造性地提出“民生”问题,要求建立一个新社会,人民普遍享有“文明之福祉”,达到“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境界。

孙中山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从提出“驱逐鞑虏”到提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从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到提出国家政权应该“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从提出“平均地权”到提出“耕者有其田”。 处处体现出,孙中山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思想。孙中山又是一位大公无私的爱国者。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民国初建,他将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固有“知人不明”之憾,但同时不也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公,视个人权位如敝屣的博大胸怀吗?孙中山还是一位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家。最初他只是一个人,然而,却毅然决然向清王朝这个庞然大物发起 冲击。民国建立,是孙中山理想的成功,然而,失望与挫折接踵而来。孙中山一次又一次掀起革命斗争。在晚年,他更改组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重视和扶助工农力量,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打下胜利的基础。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而且在经济上也颇有建树。他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对外开放的思想是随着他的革命斗争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打开门户、引进外资、引进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这是孙中山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中山先生的对外开放思想作为三民主义体系中的一部分,与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理想一脉相承,实质就是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他利用外资、外才大力发展实业,加速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宏伟抱负虽然未能实现,但却给 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对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型国家大有借鉴意义。

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中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戾恣肆,对资产 1

阶级的社会政治制度作了某些批判,称道了“比较代议政体改良得多”的苏维埃国家“人民独裁政体”,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生主义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的观点,阐发了“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思想。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

9、197

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其经历、事迹、精神、思想都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在中华民族最终完成国家统

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珍贵财富的作用。一切中 华儿女都有了解孙中山、学习孙中山、继承孙中山事业的义务和责任。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爱祖国。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为近代中国的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

毛泽东传记读后感范文第3篇

邹俊宇

济南路小学 四年级五班

这段时间,我读了<<名人故事>>这本书。说起助人为乐人们一定会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雷锋是我心中最崇拜的英雄。

文章中的雷锋是这样的,一对母子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突然下起了瓢泼下雨,雷锋看见了,连忙把自己身上唯一的雨衣给了她们,把小女孩抱起,艰难的走了两个钟头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看到小女孩子冻的瑟瑟发抖,把自己的大衣给了她们接着又把自己仅有的馒头给了她们,用自己身上全部的钱给她们买了车票。

雷锋的助人为乐的事迹数也数不清,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这让我想起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我要像歌里的雷锋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雷锋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学校中我也是一个活雷锋呢,同学有不会的难题,我会主动教给他们,直到学会为止。同学忘记拿学习用具的时候我会主动借给他们。在生活中,我也做过活雷锋,帮助小区找不到家的小妹妹,把她送到门卫联系到了她的家长,她妈妈在电话里连声道谢问我名字的时候,我自豪的说请叫我活雷锋吧.

毛泽东传记读后感范文第4篇

一月十一号那天,我去了姥姥家,在姥姥家我有一个弟弟叫牛牛,比我小不了多少,上四年级,他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瓜子脸,塌鼻梁,个子不高,很瘦,猛地一看还以为只有骨头没有肉呢!

牛牛他很调皮,也很任性,有时还耍二皮脸。一次我在写作文,牛牛闲着没事就去找我了,他看见我正在写作文就一把抢过我刚写了一半的作文认真读起来。“我还没写完呢,你给我”我冲着弟弟大喊,可弟弟竟装没听见,还给我做了个鬼脸,吐了吐舌头,一扭头又转过去继续读,我一生气冲过去想把作文抢回来,可没想到弟弟使劲一扯,作文成了两半了,我望着那已成两半的作文无奈地摇了摇头,再看看弟弟,他正捂着嘴笑呢,我看他高兴的样子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让我忘掉了已经两半的作文。

这,就是我的弟弟,一个总是伴随着笑声的阳光男孩。

我的同学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

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

“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她心里有些着急,那黄色的小球似团小火焰,烧得人心里发慌,尽管她左闪右闪,提打旋杀,对手却纹丝不动。

毛泽东传记读后感范文第5篇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在我们小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但是那时也许还不知道毛泽东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这样歌颂他。

看过《走进毛泽东》这部纪录片以后,我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更加尊敬和佩服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名字,有人说:“他是诗人,也是革命家;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从未开过一枪。”所以,又有人说:“毛泽东是用笔杆子打天下的。”

毛主席的一生,充满了战斗经历,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毛主席的一生,充满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

毛主席的一生,勤俭节约。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毛主席的一生,孜孜不倦。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正是毛泽东的这种精神,让他深受全国人民的尊重。

毛主席的一生,胆才勇智。他自己向记者说自己是被逼上梁山的,殊不知梁山上个个是好汉,毛泽东与宋江相比更是强过百倍,我在看水浒传时,总觉得宋江“亲解其傅”的描写过于单一与频繁,而是得有些虚伪做作,但是在毛泽东身上却没有这些,他可以穿着睡

衣走在群众中,他可以当着来访者的面潇洒地游泳,他所有的只是自然的亲和力。他曾说也总是说自己原本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或老师,并且在他即将离开政治舞台的时候,也还是对这一理想矢志不渝,教员当不成,他也只是想当个编辑,写写文章,可见毛泽东是一个放得开的领导。

毛主席的一生,是平凡普通的一生。 他对子女严格而慈祥,他对学习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在衣食住行上的节俭,他回乡拜访乡亲的挚情„„一幕幕生活画面,使我看到了作为儿子、兄长、丈夫、父亲的毛泽东,一位普通人。有两个片段在我脑海中萦绕不去。一个是毛泽东离开家乡时,他写下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为了追求革命真理,他在外餐风露宿,毫不退缩。他的志向多么坚定,他的意志多么坚强!让我感动的还有毛泽东对写作的态度。八十高龄的毛泽东不顾年迈体衰,把自己历年写过的文章重新整理,修改一遍又一遍,如此慎重,为的是给后人留下完整的诗稿。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的故事催人泪下、使人振奋。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为了保卫祖国,无数军人奔赴疆场。毛主席也忍痛割爱,把身边唯一的儿子毛岸英派遣到朝鲜,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当时,许多同志劝毛主席还是把岸英留在身边作伴,可是他坚定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到了朝鲜后,全身心地投入了战斗,把生死置之度外,忘我地工作。一天,他正在指挥部队认真标图,突然,五架敌机从头上俯冲过来,投下两颗炸弹,毛岸英为了掩护战友,自己被熊熊烈火夺去了生命。在场的同志不约而同地流下了泪水。毛主席知道儿子牺牲后,十分悲痛,但他把痛苦埋在心底,仍然竭尽全力地工作。

毛主席的一生,对权力的占有欲不强,却是一个有资格掌权的人,最会掌权的人。一个想当教员的人的头脑居然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了建国之路,在为他鼓掌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惊叹,真的要为他叫一声好!他是一个敢于正视错误的人,虽然他犯了一些错误,当农民因苛税而怒喊“为什么不炸死毛泽东”时,他有的不是愤怒,而是派人展开调查,查清原因,及时解决错误。

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老当家。在看他青少年的照片的时候,真的没有发现他长得这么帅,比起周恩来,他在我看来就稍逊色一点,不过晚年他却让人感到很和蔼可亲,他说自己长了一张大中华脸,确实天庭饱满„„一看就是个充满智慧的脸,头发也多

了,额头爷露出更多,验证了中国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但风采依然在他的脸上,还平添了一份和蔼可亲,他在与非洲总统妻子握手的时候,总统妻子给他施屈膝礼节时,他亦会这种礼节。并且笑得喜人,面容全部舒展,宛如一位农家老爷爷。

毛泽东是一个毕生反对剥削压迫,为工农兵争名争利争自由的人。 他是一个历经二十八年艰难险阻,硬是把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牛做马的亿万奴隶托为新主人而把骑在奴隶头上作威作福的“原主人”打翻在地的人。

他是一个造就千百万治党治军治国的英才,带领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人。

他是一个把火柴称为洋火,铁丝称为洋丝,棉布称为洋布,水果糖称为洋糖,却把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改变为能够制造两弹一星,工业门类齐全让世界刮目相看,令欧美又恨又怕的东方巨人。 他是一个手不释卷而又不唯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孜孜探索理想社会发展模式,为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人。

他是一个虽然在人们心中贵为天子却身穿补丁衣服补丁鞋的,以辣椒红烧肉为佳肴却又三年忌肉与人民共度艰难的人。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

看完《走近毛泽东》,为他的深谋远虑,雄韬大略而折服,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也为他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拥有渊博的才学,他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如今我们的学习条件已经很好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把握每分每秒,做时间的主人,利用现在的大好光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正像一首诗词那样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存光阴。我们要珍惜这宝贵的时间,不能虚度光阴。我们应该像毛主席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一生。我们应该培养一点高雅的兴趣。

毛泽东传记读后感范文第6篇

——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每当我静默地翻开《毛泽东诗词》,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便向我滚滚袭来,有巨鳌鼓浪,截断众流之势;有鲲鹏振翮,扶摇羊角之姿。如疾矢,如飞瀑,如山岳崩颓,如万马奔腾,滂滂沛沛,荡气回肠。

毛泽东,一位推翻旧世界的时代英雄,一位戎马半生的治国领袖,一位名垂千古的历史伟人。我叹服他诗词的大气磅礴,有包囊八荒之胸襟;我折服他诗词的瑰丽壮美,如龙飞凤翥玉树琼花;我佩服他诗词的理想远大,给亿万人民带来希望的曙光。毛泽东的诗词,又恰恰是一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壮丽史诗。可以说,他的诗词,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概括,体现着伟大深邃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的诗词,俯仰之间,纵横捭阖,“其神韵以骨气取胜,豪迈奔放,激越昂扬,气象恢弘,叱咤风云,具有帝王气魄,堪称一代大家,当之无愧。”毛泽东,作为一位从前未有的敢向旧世界宣战的大智大勇者,他的诗词中横贯着的千古豪气与魄力,以及诗词中表现出的深厚文化素养兼天赋过人的才华,谱写出的光彩夺目、豪气慑人的旷世再难觅的诗词,古往今来,无出其右者。他穷极一生,歌颂大革命时期革命先驱英勇激昂的战斗风貌,咏叹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卓绝奋进,高唱抗日救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赞美人民解放战争史无前例的伟大胜利,描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宏伟辉煌的蓝图,表现共产党人的反帝、反霸、反封建的坚强斗志与决心。 当毛泽东在夜里望见白雪皑皑,素裹银装之时,信口一咏便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他的眼中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好像银蛇曼舞,那辽远广阔的平原仿佛蜡象奔驰。望着这一派莽莽的天地,望着这一幅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毛泽东思如泉涌,倚马可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可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吐纳八方,包举宇内,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雄视千古,深刻批判了三千多年来的封建主义,指出无产阶级才是当代的真正英雄,才能在当今的世界环境中,独领风骚!

毛泽东,一位时代的掌舵人,在那个风云际会、战火不断的岁月,擎起整个世界的船桨,向苍穹高昂,奋力地在时代的涡流中划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他,驾着时代的马车,在那崎岖艰难的道路上奔走扬尘,他立志挽救民族的危亡,怀揣着英雄式的豪气与梦想,带领着人民穿越千年的苦难,雄狮般的,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而且,毛泽东的诗词风清骨峻,字字珠玑;大气磅礴,声势浩荡;雄绝千古,一扫宇宙。毛泽东在诗词中蕴含着的帝王之风、霸者之气与豪士之情,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他的诗词中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君且看那“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气象之雄,“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之壮,“狂飙为我从天落”的气魄风神以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霓虹之志。孟子曾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毛泽东便是一个善养浩然之气的人,至大至刚,充塞寰宇,“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岭,如决大川,如奔骐骥。”

古往今来,作词豪迈者岂可与之比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在赤壁下对月高歌,也终不免轻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渴望“赢得生前身后名”,也不过最后悲歌“可怜白发生”;岳飞“怒发冲冠”“笑谈渴饮匈奴血”,可最终却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陆游看着梅花,叹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可毛泽东,心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歌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他“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的心中,时刻充满着崇高的理想并时刻都在将其付诸于伟大的实践当中。

而毛泽东的抱负与追求就是改天易地,从社会结构上推翻旧世界,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宏伟目标。他为此整整奋斗了一生,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青年,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中年时代,再到“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的耄耋之年,风雨沧桑,但他,未曾改变过初衷,一直像一支射出的箭一般,矢志不渝。这种高远博大的志向,是雄伟非凡,远出于众人之上的。而他的诗词中既表现了他的远大理想与宏伟志向,又体现出他对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思考,蕴含深刻的哲理,不仅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教益,让人醍醐灌顶、如沐春风,并且,指引着人类未来道路的前进方向,而这一点,又是自古洎今,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李白固然能高唱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亦能企盼“至君尧舜上,还使民风淳”,柳永能吟哦“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哀婉,纳兰容若也能抒发“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悲叹,可是在历史的舞台上,在诗歌的花园中,有谁,能像毛泽东一样豪情壮志、积极昂扬?有谁,能像毛泽东一样,既怀揣着高远的抱负,又能在屡次的革命斗争中不畏艰险,保持着乐观精神奋勇向前?

“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纵观毛泽东诗词,就是一部奥德赛般的辉煌璀璨的史诗。毛泽东一生酷爱诗词,但这种兴趣也是与他从事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以诗词抒豪情、寄壮志,愈是戎马倥偬之时,愈是于危难之间,愈是在革命的关捩之处,他愈是能够洋洋洒洒几千言,下笔如有神。他的诗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既雄壮辽阔、豪情万丈,又能细致入微、反映民声。而诗词中洋溢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决心与勇气。

上一篇:内部审计期末资料范文下一篇:民营肾病专科医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