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

2023-03-01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礼运》 大同思想 孔子 汉儒

The Datong thought is not Kong Zis education thought,but is the Chinese Confucians education thought

Chen Dean

儒家大同思想的提出,最早出自汉宣帝时戴圣删定的《礼记•礼运》篇,其纲领内容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从这段文字看,大同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公”字,即“天下为公”。其含义有三:一是天下的财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属于公共所有,不能私人占有(货“不必藏于己”)。没有私人财产,没有私人遗产,只要不随意丢弃,一切归公。所有的人经济上一律平等。二是一切权力机关的宗旨是为公众服务,使大家都能得到幸福。权力属于大家,社会民主,人人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三是人人有为公共事业效力、为公众服务的义务,有“我为人人,人人为公”的精神风格和高尚道德。在这种“公”字当头的大同社会中,经过体现民众意志的民主选举,把那些品行优秀和才能出众的人推举出来,领导和指挥社会生产。负责社会产品的合理分配,管理社会生活,协调社会各种矛盾,教育民众讲究诚信,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友好合作。

男人们都有自己的职务,妇女们都有合适的配偶和归宿。所有的人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工作,为集体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才华和力量。社会上没有失业,没有懒惰和剥削现象存在。老年人晚年有人赡养,生活幸福,善有所终,乐得正寝。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健康地成才。壮年人根据不同的能力,肩负各种不同的重任,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才干。劳动不计报酬,消除了劳动能力的私有。那些矜寡孤独、残废疾病之人,不但不会被大家鄙视遗弃,相反地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得到社会的关怀照顾,享受着社会福利。消除了家庭私有观念,每个人都不只是孝敬自己的父母,慈爱自己的子女,而是把这种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全社会,人人都献出一片爱心,使全社会都渗透着爱。人们没有私心杂念,互相之间消除了欺骗之心、奸诈之谋。社会十分安宁,没有偷盗劫杀,没有犯罪作乱,因此也用不着刑罚,甚至达到“出不闭户”的程度。这是一个男女完全平等、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争夺和战争、人民安居乐业、团结友爱的太平盛世,长期以来为人类所憧憬和向往。

因为《礼运》是假托孔子参加鲁国年终大祭之后发出的感慨之词,通篇冠以“孔子曰”,所以,后来儒家一直把大同思想看成是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思想。特别是近代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依据《礼运》篇的大同小康说,结合《春秋》公羊家的“三世说”、佛教慈悲平等和耶稣博爱平等自由的教义、卢梭的天赋人权说,并因袭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一些片断,构想出一个未来的大同世界。康有为在此书中极力推崇和颂扬大同思想是孔子的思想,在甲部“入世界观众苦…‘绪言”中说:“神明圣王孔子早虑之,忧之,故立三统三世之法,据乱之后,易以升平、太平、小康之后,进以大同。”在癸部第二章“灵魂之乐”中说:“大同太平则孔子之志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先生也坚持此观点,1918年他说:“人类进化目的之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而为极乐之天堂也。”[1]又说:“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人民对于国家要什么事都可以共,才是真正达到民生主义的目的,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2]孙中山并手书“天下为公”的匾额挂之于室,作为他终身的理想和奋斗的方向。

经过自古及今一代一代的圣贤先哲们的口传面授,孔子似乎真的成为大同思想的创始人。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大学者梁漱溟先生首先对这一观点提出了疑问,他在《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一文中说:“新经学家如廖平、康有为辈。都以《礼运》上的‘小康’、‘大同’来主张孔子。《礼运》是否为孔子所作,本已可疑。”[3]可惜,梁先生在此文中只对《礼运》是否为孔子所作提出了疑问,尔后一生并未再作深入的探讨论证,给后人留下个问号,只能让后人去悬念和思考。

建国之后,研究大同思想的专家学者基本上都认为大同思想是孔子的思想,我们从其研究的题目便可一目了然。如《光明日报》1961年5月12日刊载任蜗的论文《孔子礼运“大同”思想》,1961年5月24日刊载关锋的论文《孔子和“大同”思想》,1961年9月15日又刊载关锋的论文《孔子“礼运”大同思想——答古棣同志》。《学术月刊》1962年第7期刊载朱谦之的论文(关于孔子的大同思想》。《孔子研究》1986年创刊号刊载陈景磐、王彬的论文《试论孔子的大同思想》。等等。

现在,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大同思想是孔子的思想。最近有部历史学著作,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章中,再次认定《礼运》中的大同思想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并认为孔子以此思想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因而肯定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大同理想教育的教育家。他说:“孔子本人正是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小康而至于大同的构想。”“孔子的仁学与大同思想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大同是孔子实施各种政见的目的,他所憧憬的‘天下有道’的社会,正是‘天下为公’的大同。因此,认为大同思想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有根据的。”“孔子所憧憬的,正是男女老幼各得其所、怡然自乐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奉行天下为公的原则。”“孔子发表过许多政见,对学生也十分注意进行政治教育,这些政治主张与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旨在实现‘大同’理想。”又说:“至今尚无一种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有过像‘大同’这样久远、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欧洲的‘乌托邦’是西方历史上颇具号召力的人类理想蓝图,但它晚‘大同’理想的提出约一千七百年之久。因此,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理想教育的教育家,这一殊荣。应当归于孔子!”

然而,笔者认为,大同思想不是孔子提出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而是西汉时期儒家的思想,其理由有四:

一、《礼记》一书学术界公认是战国以后儒者的作品,至汉宣帝时戴圣加以删定而成49篇,即今本小戴《礼记》,《礼运》篇即在其中。戴圣是汉宣帝时期的太学博士,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召集诸儒在石渠阁讨论五经的异同,峨圣也参加了此次经学讨论会。

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和“私”各有两种基本涵义:

1.“公”或“公室”、“公门”指诸侯。“私”或“私家”、“私门”指大夫。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就能找出若干条。如: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4](孔子进诸侯的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5](参加诸侯国君祭祀得到的肉,不留到第二天。别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馔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6]礅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馔和文子一起升为卫侯公朝的大夫。孔子听说了,说:“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予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7](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在祭祖完毕撤除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诗。孔子说:“《雍》诗唱的是辟公(诸侯)助祭,天子端庄而美

貌。这样的礼节,怎么能用在你们三家的庙堂里呢?)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8]孔子说:“爵禄之权离开鲁公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

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9]暾孔子说:“晋文公

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

之。”公曰:“告夫三子。”[10](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

去朝见鲁哀公,告诉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国君,请出兵去讨伐

他。”哀公说:“去告诉那三位大夫。”)

又如,春秋中叶以后,晋国“六卿强;公室卑(晋侯势力卑微)”[11]晋平公十九年(公元前539年),“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响语。叔响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边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12]晋平公本来已有“铜提之宫数里”,但他仍不满足,还继续修建“腮祁之宫”,搞得百姓疲敝不堪,以至“民闻公命,如逃寇仇。”[13]

从以上各种材料可证,孔子时代的“公”指诸侯,“私”指大夫。

2.“公”指“公田”,即诸侯的“藉田”。“私”指大夫和平民开垦的私田。西周实行的井田制将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两部分。公田由农民助耕,又称“藉田”。藉者,助也。私田即“八家皆私百亩”的土地,农民每户被分授百亩土地为私田,收入属于农民自己。农民“藉而不税”,即在助耕公田以外,再不缴其它任何税收。兹举文献证明之:

《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此处的“私”是指农民的私。意即农民祷告说:“雨水下到公田上,也下到我的私田上。”

《诗经•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徐喜辰教授指出:“这个‘在公’是在‘公田’上的意思。”[14]

《孟子•滕文公上》:“方里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里的“公事”指在“公田”上劳动,“私事”指在“私田”上劳动。

《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里的“公作则迟”是指农民在公田上劳动不肯出力气,活儿千得慢。

春秋时期,由于农民在“公田”上不努力耕作,甚至破坏农具,于是统治者开始改变剥削方式。鲁宣公十五年(公远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制度,“履亩十取一”,对农民的私田开始收取十一之税。这样一来,农民除了他们所放授予的土地外,连同新开垦的土地一起,都一律丈量征税。奴隶主贵族除了公田上的收入,又增加了农民私田上的税收,财富便大大增加,慢慢地成为地主。这个历I吏变化受到(春秋》三传的严厉批评:

《左传》宣公十五年说:“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

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时宣公无恩情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之。”

《汉书•食货志》也记载了同样的变化:“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讥焉。”

从以上各利喇‘料可证,孔子生活的时代,“公”是指渚侯或公田。人们还不可能把“公”理解为“财产公有”或为公众办事的公共权力机关。当时不可能出现“天下为公”的思想。

三、《礼运》通篇显现出战国、秦汉时期人的思想和语言文字的印迹,这些语言文字绝非春秋时期人所能有,如:“四灵”、“大一”、“五行迭竭”、“天下为一家”、“中国”、“后圣”等等。下面分别说明之:

1、“四灵”。《礼运》中有“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南北朝时期人所作的记载汉时长安宫殿苑囿古迹最详细的(三辅黄图•未央宫》中亦有“四灵”之词,指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是汉代人普遍崇拜的吉祥灵物,现代出土的汉代的瓦当、砖刻、石雕、铜镜、漆器、帛画中多有显现。汉章帝时期有个宫殿称白虎观,著名的白虎观经学讨论会在那里讨论了几个月。

2、“大一”。(礼运》中说:“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大一”即“太一”。“太一”最早见于(庄子•天地篇》:“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这里的“太一”是指生成万物的虚无的“道”。《吕氏春秋•大乐》中有“万物所出,造于太一。”这里“太一”是指天地未形成之前存在的混沌物质元气。西汉时期开始称“太一”为最尊贵的天神,《史记•封禅书》中说:“天神贵者太一”。汉武帝听信毫人谬忌之奏,立“太一”为最高天神,“祠太一”。之后,汉王朝一直崇奉“太一”之神为最高天神。

3、“五行迭竭”。《礼运》篇中说:“五行之动,迭相竭也。”即五行相胜相克。“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

土。”侯外庐先生早已考证:“《洪范》乃是战国的作品。”①战国末年,邹衍的阴阳五行学派,始推五行相胜相克,并创“五德终始说”。(史记•封禅书》说:“邹子之徒论著五德之运。”邹衍认为五行相胜,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又说,历史发展每过五个朝代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都遵循“土、木、金、火、水”的次序,这个次序的原则是“五德从不胜”即“五行相胜”。具体地说,木胜土,因而夏木取代了虞土;金胜木,因而殷金取代了夏木;火胜金.因而周火取代了殷金。秦始皇遵循此说,认为水胜火,自称秦为水德取代了周朝的火德,因而崇尚黑色。汉韧建国后自称继承了周朝的火德,因而崇尚红色。“五行迭竭”、“五德终始说”最盛行于秦汉时期。

4、“天下为一家”。《礼运》中说:“故圣人乃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这是宣传中国“大一统”的思想。孟子是最早宣传中国统一的思想家,《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苟子继之呼吁天下统一,他说:“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④“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汉代董仲舒更倡导“天下一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④

5、“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指京师。战国时期的人开始把我国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韩非子•孤愤》:“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囤,施及蛮貊。”

6、“后圣”。《礼运》说:“后圣有作”。“新圣”、“后王”、“后圣”一词始于苟子和韩非,和“先王”一词相对,乃指当今诸侯王。荀子主张法后王,他说:“欲观圣壬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颤把国家治好,必须“审后王之道”。《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帮季笑矣。”我们再将《礼运》中一段摘录出来:“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柏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毛。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烯,以亨,以炙,以为醚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我们把以上两段引文加以对照,可见《礼运》的这段思想文字发韧于韩非的《五蠹》。

所以,《礼运》篇中所出现的“四灵”、“大一”、“五行迭竭”、“天下为一家”、“中国”、“后圣”等词汇,统统是战国、秦汉时期才产生的词汇。由此可以证明。《礼运》非春秋时期人所能作,绝不能代表春秋末期孔子的思想,它只能是战国以后的作品和思想。

四、列宁说:“剥削的存在,永远会在被剥削者本身和个别‘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一些与这一制度相反的思想。”①那么,孔子是否会产生与剥削制度、私有制度相反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呢?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孔子的历史观虽然承认人类历史是进步的,是发展变化的,但他只承认后一个朝代比前一朝代有所增加或有所减损,不承认有质的变化,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般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②他生活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意识、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但他还是以周的的臣民为荣,向往周朝的制度和文化,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7]“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18]他努力从政,努力从事教育工作,目的是为了培养“博施于民而能济众”[19]贤才,以期他们对社会实行改良,以达到“为政以德”[20]“德治”的理想社会。他是要极力维护周礼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21]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2]他是要极力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等级制度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3]我们通观《论语》全书,从中找不到孔子及其弟子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和议论的影子。所以,孔子不会否定当时的剥削制度和等级制度,更不可能否定“私有”而产生“公有”的思想。只有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诛暴秦”的斗争中,对封建剥削制度的残暴性极为痛恨,并产生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4]阶级觉醒,并且,有一批对秦朝“焚书坑儒”政策极为愤恨的儒生知识分子参加了这场斗争,如孔鲋等人,这样,才有可能从他们中间和个别知识分子中间产生否定私有制度,主张“天下为公”的思想。他们根据有关原始社会的传说而虚构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大同的理想社会。牟钟鉴先生认为:“《礼记》当是汉初的作品”[25]这个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总之,大同思想不可能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而是汉初儒者的政治理想和教育思想。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汉儒不断将孔子神圣化,极力将古代一切加以美化和理想化,然后都假托归附于孔子的名下。大同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落到孑L子头上的。大同思想产生之后,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农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在中国近代又成为中国人民爱国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毛泽东同志使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以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现在,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争取世界永久和平的政治信念和理想。从历史到现在,它对人类所产生的教育力量和鼓舞效果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2页

[2]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05页

[3]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76页

[4][5] 《论语•乡党》

[6][9][10] 《论语•宪问》

[7] 《论语•八佾》

[8] 《论语•季氏》

[11][12] 《史记》卷39《晋世家》

[13] 《左传》昭公三年

[14]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3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09页

[15]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3页

[16] 《苟子•儒效》

[17] 《苟子•王霸》

[18] 《汉书•董仲舒传》

[19] 《苟子•非相》

[20] 《苟子•不苟》

[21] 列宁.《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列宁全集》,第1卷,第393~394页,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1963年第4次印刷

[22] 《论语•为政》

[23] 《论语•八佾》

[24] 《论语•泰伯》

[25] 《论语•雍也》

[26] 《论语•为政》

[27][28][29] 《论语•颜渊》

[30] 《史记》卷48《陈涉世家》

[31] 牟钟鉴、湖孚琛、王葆铉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40页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营销思想的发展有其不同的时代背景,从营销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得出对营销实践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字:营销思想;发展;启示

营销思想是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包括营销实践及其发展的观念、观点、理论,以及相应的营销策略与方法。随着社会生产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营销实践的发展,营销思想经历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认识,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营销观。

一、营销观念的演变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个企业面对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方利益分配时的态度问题,它制约和决定着企业的营销活动,决定了企业的营销战略思想。近百年来,相继出现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和大市场营销观念等六种营销观念,不同的营销观念来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状态。

1、 生产观念(18世纪末至19世纪)

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消费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产生卖方市场,产品销售不成问题。企业几乎没有专门的营销队伍,生产部门则是企业的主体。企业营销是为了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这种观念成为当时企业界的主导思想。

2、 产品观念(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

产品观念是指企业以产品为中心来开展营销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商品供应日益充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总体上看商品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企业致力于生产高质量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力求精益求精。

3、 推销观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方工商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1929年秋,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经济大萧条:产品过剩,供大于求。为尽快摆脱危机和萧条的影响,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加大产品的推销力度。当时的推销观念认为,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一般不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欲望去选择和购买商品,而需要通过企业的推销产生刺激,激发消费欲望,从而产生购买行为。

4、 市场营销观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更是突飞猛进,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同类产品不同品牌间竞争加剧,市场表现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开始注意到企业的产品应适应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即\"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5、 社会营销观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能源短缺、通货膨胀、失业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引发了企业利益与消费者、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矛盾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们提出了“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即企业营销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使企业获得利润,而且要符合消费者自身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谐营销。

6、 大市场营销观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到8O年代,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1984年,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的思想。他认为大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或在特定市场经营,在战略上同时实行经济的、心理的手段和公共关系技巧以赢得参与者的合作。”

二、营销理论的发展

二次大战以前,人们对市场营销的含义、内容和功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企业营销思想。但这些思想大都是站在生产者的立场上讨论如何更有效地将产品卖出去,还没有形成对市场营销成熟的理论认识。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和产品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大背景下,市场营销理论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机遇,并很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从麦卡锡的4P’s理论到科特勒的11P’s理论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在人们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4P组合理论,即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整体营销活动,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获利。80年代国际经济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世界贸易壁垒及公共、政治上的障碍等问题,1986年科特勒教授提出了大营销概念,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政治权力和公共关系。同年6月,科特勒又提出了11P营销理念,即在大营销6P之外加上探查、分割、优先、定位和人,并将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称为“战术4P”,将探查、分割、优先、定位称为“战略4P”。该理论认为,企业在“战术4P”和“战略4P”的支撑下,运用“权力”和“公共关系”这2P,可以排除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

2、劳特朋的4C’s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时代,消费个性化和感性化更加突出,企业为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迫切需要与消费者进行双向信息沟通。1990年美国的劳特朋教授提出了4C’s理论,即顾客、成本、便利和沟通。该理论认为:不要再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要卖消费者想要购买的产品。暂时忘掉定价策略,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须付出的成本。忘掉通路策略,应当思考如何让消费者方便购得商品。最后,忘掉促销,加强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4C’s理论的思想基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应围绕消费者的所求、所欲、所能来进行,这与以企业为中心的4P’s理论有着实质上的不同。

3、舒尔茨的4R’s理论

20世纪的90年代末,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消费者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市场竞争空前的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在不断下降。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战略协作关系十分重要。于是,整合传播营销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提出了4R’s营销新理论,即:关联、反应、关系、回报。企业只有对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做认真的市场调研,然后迅速反应,及时提供顾客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并建立信任、互利和互动的关系,才能增强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的信赖和忠诚度。4R’s理论是以竞争为中心,不但要研究消费者的感受和需要,而且要考虑相关竞争企业的情况,以竞争为导向重视顾客需求,是对4C’s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三、营销思想的发展对营销实践的启示

营销思想的发展总是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联系,不断为解决供给与需求矛盾寻求营销上的解决思路。营销思想的变化发展,给人们的营销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营销思想越来越全面、系统

从以企业为中心的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发展到以顾客为中心的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的观念,营销思想不断全面和系统。树立大市场营销观念对中国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不但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不但要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非常重要:摈弃小生产观念,树立大市场营销理念。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世界市场,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市场资源,积累经济与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TCL和联想的国际化之路,已为国内企业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营销思想的人本化

营销思想从以“企业为中心”转变到“以消费者为中心”来考虑营销问题,进而提出关系营销、一对一营销等营销理念,逐渐贴近消费者的感情、欲望和需求,体现了营销思想的人本化特性。人本营销将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理念。其一,人本营销重视市场调查,及时、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和消费心理的变化,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以及营销决策的起点和关键点,没有对消费市场的充分认识,企业的一切活动将无从谈起。其二,人本化的服务是营销服务的最高境界,以不断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和社会需要为核心,注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采取相应的顾客满意的服务内容。人本服务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成为他们市场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方面。其三,人本营销强调营销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依靠人、理解人、尊重人。特别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本营销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为企业的营销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3、营销思想实现营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营销思想为买卖双方交换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卖方市场不存在交换的障碍,所以不必考虑市场的需求问题,企业实现利润自然不成问题;而买方市场使消费者保持强势地位,企业的产品如果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实现企业利润就成问题。所以,市场需求问题一直是营销思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有的观念、理论和策略方法大都围绕如何发现、开发、保持和挖掘市场需求而展开。营销思想追求营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对企业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企业来说,营销是手段,利润是目的,企业营销与实现企业目的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营销的效果,而忘掉企业的目的,企业可能陷入营销怪圈而不能自拔。近年来,被家电企业热捧的“价格战”搅得家电市场乌烟瘴气,不少企业因此而亏损或倒闭。没有利润,就谈不上创新,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所以,处理好营销与目的辨证关系对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营销思想追求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协调一致

营销思想越来越注重营销的和谐性及可持续性;企业应树立社会营销的观念。企业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者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企业不能孤立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而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现在中国企业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左右,比美国、欧盟、日本分别高2.4倍、4.6倍和8倍。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营销,已成为21世纪中国企业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作者单位:东莞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乔夫.第四次营销浪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席勒在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以后,在反思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之后,提出了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审美教育思想,席勒通过对人性与美的分析,证明审美教育思想能使人性变得更加完满和自由,席勒还把人类和社会分为了物质、审美、道德三个时期。所以席勒的审美教育为彰显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而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道德;游戏

一、审美教育提出的现实前提

因为地理、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法国大革命对德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当时的欧洲各国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社会各阶层起着不同反应、思想意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法国当时处于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带来来人类思想的启蒙,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变化,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划时代的转折,在1789年 7月 14日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使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这一方面由于18世纪法国经济由于通货膨胀而日益恶化,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地主因欠收加租进一步削弱农民的收入。国内最大的地主天主教會教廷对谷物征收什一税。什一税表面上减轻了国王税项对民众的压力,实际上对每天都饿着肚子的穷人而言是一座大山,人们生活困苦加重,另一方面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重要原因,人们对专制王权十分愤恨,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而资产阶级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手工工场,这些都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场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相反,这场革命中也具有一些弊端。

二、审美教育的内涵

首先席勒提出的两种冲动,形式冲动主要存在于上层人物身上,对象是形象,主要指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是理性人。其次感性冲动主要存在于下层人物身上,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感官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是自然人。而以上两者不能直接结合,只有通过中间的桥梁即审美教育的第三种游戏冲动才可实现。席勒认为艺术是精神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他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美是通往自由的不二法门,当今时代的要求是迫切的,迫切要求在政治和道德范畴建立有效标准,而这时,为遥远的“审美世界”建立“法典”,是否不合时宜,理想的艺术,必然是超越物质,表达人的理想,于精神的自由中读取。而这个时代,“有用”、“价值”被奉承,已与艺术分道而别。但人类的核心价值在于自由,每个人努力的目的也如此。他认为自由只限于个人追求,在团体、国家等聚合性理念中不存在这一概念,只存在博弈,权威者竟然假道政治以期到达。在席勒看来,自由只能依靠“美”才能达到,因而他抵抗住诱惑让“美的问题”统领政治和道德问题;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做开路者。他认为美,是手段,自由是目的,通过美达至的自由,才值得追求。

席勒认为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进而具有人性的标志是喜欢假象爱好装饰与游戏,假象有两种,一是审美假象,另一种是逻样假象,审美假象是游戏,与现实和真理有严格的界限,不冒充,是正直的自主的。逻辑假象是欺骗,与现实和真理混淆,伪装现实和真理,是虚假的。首先席勒认为当自然还处于清淡贫乏的情况下,它不会为人类提供任何快乐,他认为审美的心境来自于自然,仔细咀嚼席勒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当自然美要启发更高级的艺术美的发生,前提必须是自然要有美的属性存在,只要在欢乐的条件下和幸福的地带的美的属性下行动导致享受,或者说享受导致行动,比如贫瘠荒凉的自然,是难以刺激人类对美的思考。所以只有感官与精神,感受力与创造力均衡发展才会让美的灵魂和人性相统一。

其次,他认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而且他认为人一开始用眼睛来享受,而且观看对他来说具有了独立的价值,他立即就在审美方面成为自由的,游戏冲动就立刻开展起来。就是将审美对象幻象化,用感性来探寻自然美,并试图发挥艺术家的想象构思,让艺术家对于幻象的理念上升到精神的产物的艺术美上,艺术家对于自然美的审美标准是不求实用和理性的,有的艺术家将自然幻象化后加以拟人化处理,赋予一些生命情感体验,思想寄托于其中,感觉真正高水平的艺术家还注重去探寻自然事物本身的美,并通过艺术提炼,让自然美纯粹化后自然上升到艺术美的范畴,自然美的存在首先要保护好自然的生态属性的完整性,在对待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问题上,要保持自然原始的美学特征并将其纯粹升华到艺术美的范畴。同时席勒从纯粹的物质状态到审美游戏的发展过程,并从这个角度分析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席勒认为当人或者动物为了生存而进行活动时,这种活动的性质为工作,即以缺乏推动活动,则为劳动,而当过剩的生命力刺激他们活动时,这种活动的性质为游戏,即以丰富推动活动,则为游戏。这是我们认识审美假象的前提。其次对于“审美假象”,这里的“假象”并非指虚幻不真实,而是指一种纯粹的不受物质影响的状态。这个概念在席勒看来是尤其崇高性的,不是能够轻易达到的。“不合格”的素养只会让这个概念被滥用,而如果滥用的现象消失则意味着文明的“跃进”。而这种跃进不是无处可寻的,席勒总结了其发展过程或者说规律。物质的匮乏,生存的压力迫使人进行活动,即劳动。这个阶段人只为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是纯物质的。而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人开始追求富余,这种富余既是指物质上的余裕,同时也指物质之外审美层面的附加物,这里席勒的叙述是人主动追求利余,而我个人更愿意解释为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当这些富余推动人进行活动,游戏就出现了。最初的游戏是由纯感性冲动驱使的感官感受活动,即物质游戏。到这里为止,在席勒的阐述中人或者动物都还处在一种“轮环”的生活中,围绕一点,循环往复。而当这个“轮环”被打开,就变成了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即理想之路。而打开“轮环”的关键一点则在于人不再满足于物质游戏,不再满足于纯感性冲动驱动的感官感觉享受。人不再满足于此时的享受,而开始追求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享受,开始探寻独立于材料之外的形式上的享受。而这种追求是有“危险”的,甚至有害于使其生存的感性内容,因此在追求的过程中需要精神与感性冲动抗争,需要为假象牺牲实在。而当人完成了这种对抗,摆脱了感官感受的束缚,能够脱离材料而享受形式,就可以说进入了审美游戏的范畴“,轮环”被打开,人性开始显现。所以席勒认为审美的王国与世俗的王国是对立的。因为世俗的王国中,人和人要么以力(自然状态)相遇,要么以法律的威严(理性状态)相遇,而这一切都无法保证人的自由。只有在美的社交圈里,在审美的王国里,人的自由才有保障。因为在这里,人必须以形象的身份显现给人看,人与人之间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发生联系。通过自由去给与自由,这是审美的王国里的基本法律。而且个体的人的价值是不断被发现、不断被肯定的过程。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完整的美育理论,通过尝试将理论的美学引向行动的美学,试图借助美育建立起一个审美的王国。在他心目中,心灵自由是一个具有绝对价值的概念。他甚至不愿意以牺牲个体的心性自由为代价去换取审美王国的实现,因为那样将走向美学精神的反面。总之,席勒的思想就是为了人格的完整而走向社会和谐之路。

三、审美教育的作用

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论证,最终实现其通过审美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美好愿望。试图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对人格的改造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这样一种唯心主义基础的审美教育思想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问题,完成社会的变革。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对理想的审美效果让心绪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让感官感受与抽象思维达到平衡,使人可以不加限制地注意到各个方面的各种可能性。在这里席勒提出,艺术作品对美的表达应当通过形式,也只能通過形式,而不是通过内容。内容只能对个别的力产生作用,这对于思维而言是一种限制,使人们无法在欣赏作品时达到心灵纯净的美好状态,这种限制与席勒所追求的理想审美效果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席勒提出真正的艺术家就应当用形式消除材料,即使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也要尽可能减少材料对观众的引导,这种引导是限制性的,会把人的注意引向个别的特殊的方面,而无法整体地全面地进行感受,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同时,在欣赏艺术时,席勒认为,缺少形式感的观众(即主观对艺术进行判断的判断者)同样无法欣赏好的艺术作品。当一个人只用纯抽象思维或纯感官感受欣赏艺术作品时,他就只能看到他想看的部分,完整的艺术作品在其眼中会被肢解,忽视了整体的美感而执着于细枝末节,让作品的和谐被破坏。而对于这种缺少形式感的审美,席勒同样进行批判。

席勒在那个时代证明了道德自由与感性依附在什么状态下的可相容性,席勒阐述了审美状态的独立性与自由性,要将其实现有一个自材料到形式,自有限到无限,自感觉到思维的过程。席勒从另外一个方向上限制了他的理论向功利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否定了理性的人的优越性,赋予了审美活动以绝对的价值。席勒把人的发展审美经过物质状态,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三个不同的阶段,人类最初是没有理性的,而就算理性的最初出现了,那也并不是人性的开始,人还不是人,而是有理性的动物。总之,席勒的思想就是为了人格的完整而走向社会和谐之路。

总结

席勒从时代背景出发去发现人性,因为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使社会中的人全完被分割,社会中的一切彼此被分立,现代分工导致的那种碎片化的人,即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下那种异化的人。其次人性的本真性受到了压制,他批判了这种社会现象导致的不自由和不完整的人,他认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审美和自由与道德应该分开,因为道德对美的活动是强制性的,人仅仅是在道德的领域里还不能完全达到自由,还不能彻底地通过道德运用美使人和世界和社会消解现代性,也只有在游戏的状态里,人才能消除强制性,用游戏去使人感性和理性进行一个统一,主动的进行审美活动,从而获得自由。并且艺术和审美弥合分裂人性,构建审美的王国,使国家的制度和要求内化为公民自觉的需求,用艺术改造人的灵魂,实现人心灵自由的基础上去构建和谐的社会。所以他认为只有主动进行审美教育,只有通过美才能改变现状实现自由,才能使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席勒的审美教育对后世的美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席勒(德).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出版社,1985.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国轶颖.试论席勒“游戏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作者简介:

付文汐(1996年 -),女,汉,黑龙江,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美学。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与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念,形成优良思维品质的关键。数学分析是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它内容多、理论深、知识结构复杂、思想方法精深,是学习数学专业许多后继课程的阶梯。这门课程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好、学好这门课程,对数学专业的师生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探讨数学分析课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课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当前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关于数学思想方法

1.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指人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程序和格式,是实施有关数学思想的技术手段。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思想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数学方法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思想比方法在抽象程度上处于更高层次,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思想是源泉、精华,而方法是实践行为的体现。数学思想都是通过某种方法来体现,而任何一种数学方法都反映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因此,我们可以把数学思想与方法,看作统一的整体,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2.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性

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着数学科学的产生而产生的,人们最初的数学活动经验实际上就是最原始的数学思想方法;随着数学活动的深入,人们对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就形成了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抽象概括,再抽象再概括的不断发展,就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由此可见,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有层次的,根据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低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可称为基本技巧型方法。该层次中的方法,基本上是机械的、程序化的、具体的,它们与知识并行共生,其特点是和解题紧密相关,也可以说是一些具体的解题术。例如,数学分析中的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积分学中的换元法则等。

(2)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逻辑型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确定的逻辑结构,是普遍适用的推理论证模式。如,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这类方法的掌握要靠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从数学教学内容中去发掘,并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

(3)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全局型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们较多的带有思想、观点的属性,它们提示的是数学发展中极其普遍的想法,为数学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这些思想方法虽不像解题术那样具体,却牵动着数学发展的全局,或为新学科的诞生起着指导作用。如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互逆型思想等。

各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如下基本特点和关系:

(1)低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经过抽象概括就会上升为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因而较低层次数学思想方法是较高层次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和基础;较高层次对较低层次有指导意义,而且通过较低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自身的运用价值。

(2)越是低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越侧重于具体的一招一式,可操作性强:越是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越侧重于抽象的思维方式,概括性强。因而人们有时把较低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称为数学方法,而把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称为数学思想。

(3)各层次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人们经常将其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尽管如此,在我们的思想上却有必要弄清楚它们各自不同含义和特点。

3.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科学方法,是培养智力和提高能力的桥梁。

数学教学内容不仅是一个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反映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映出它的文化价值。数学学习的过程是知识获取与观念形成同时发生的过程,课堂不仅是学习发生的地方,也是文化观念形成的场所。数学结论不过是学生所学到的数学内容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对数学的真正认识、数学信念和价值的形成。并且,这种意识和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今后怎样使用所学到的数学。

因此说,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二、数学分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分析教材蕴涵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所谓数学分析思想方法是对数学分析所研究对象的统一的、本质的认识。数学分析的思想方法,一方面指数学分析自身的论证、运算以及应用的手段,另一方面还包括数学分析概念、理论、方法产生及发展规律。学习基本的数学分析思想方法是形成和发展数学分析能力的基础。

数学分析思想方法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低层次的数学分析思想方法,就是指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解题方法,它们可操作性较强。比如极限的计算方法:利用两个重要极限、等价无穷小、两边夹法、单调有界法、罗必达法则、级数法等。再比如,在导数和积分计算中的基本法则,也属于这一层次。

较高层次的数学分析思想方法,是我们从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证题方法出发经过分析、归纳而得到的具有普遍性的数学分析思想方法。例如,变换的思想方法,就是数学分析中的一类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课中当进行到不同学习阶段,就有相应的变换方法,如求极限中有变量替换法,求导数、求积分中有换元法,在级数中有著名的阿贝耳变换等等。变换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海涅定理实现了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理论方法上的转化,微分中值定理架起了函数与导数之间的桥梁,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实现了微分与积分的转化。变换的思想方法,优点在于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新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能力。构造性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中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中常用的构造性方法有:构造辅助函数法;构造点列、子列法;构造开覆盖法;构造区间套法;构造反例法等。在数学分析中,估值思想方法,可以说是用得最多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变换的思想方法主要用在等式的研究中,而不等式的研究更是数学分析中运算的核心。也就是说,在数学分析中大量的是不等式的运算。而估值法实质上是一种不等式运算。在数学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估值法有:分段估值法;小区间法;逐项累加法;取中值法;阿贝耳法等,它们都可将复杂函数问

题转化为简单函数的问题。

在数学分析中,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1)公理化思想方法。这是现代数学中普遍使用的最基本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结构论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中实数的完备性理论中,就体现了公理化的数学思想。这种思想方法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清晰性、深刻性,养成“刨根问底”的精神和毅力。(2)符号化思想方法。现代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数学尽量形式化、符号化,使其更易于抽象统一,也使复杂的内容与关系更加简洁、清晰,更易于开展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提高解题能力。这一方法不仅为现代数学的发展起了突飞猛进的作用,而且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数学本身,它为信息时代、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互逆型思想方法。数学分析中的互逆型思想方法主要包括概念上的互逆和运算上的互逆两种。概念上的互逆有收敛与发散,各种极限定义及其否定叙述、连续与间断。而运算方面的互逆关系有导数运算与积分运算,级数收敛与函数级数的展开等。学习任何一个数学概念、定理以及考虑各种数学问题时,不仅需要从正面理解,沿正向探索,而且还要从反面理解,沿逆向探索,这样才能对数学概念、性质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才能开阔视野,不至于走入歧途。

三、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

1.数学分析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必要性

数学科学的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蕴涵于知识中的思想方法两个组成部分。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是数学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些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而蕴涵于知识中的方法和思想的掌握是长远的。对于知识,其教学价值早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隐含于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的教学价值却未能充分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原因主要还是人们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实际上,数学思想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二是提供数量分析及计算的方法;三是提供逻辑推理的工具。因而它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正因为如此,在数学分析这样一门大学数学专业中的主干基础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为该专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有必要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落实到数学分析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要通过教师坚持不懈地、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及反复渗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逐步理解它、领悟它,从而实现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在数学分析教学中,要挖掘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数学知识的教学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把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到基础知识的范畴,使学生从数学分析的学习中获得教益。强化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分析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途径

数学思想的传播、数学方法的运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蕴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推论、习题的推导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都是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1)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被发现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等等,来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极限思想方法贯穿于数学分析学习的始终,在教学中要特别向学生呈现出,从有限过程中研究无限过程的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要通过像导数、定积分等数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的教学,教会学生用极限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本身上。

(2)通过课程内容小结、课前复习和课后总结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可以通过数学分析的各种内容表现出来,而同一数学思想方法又常常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知识点里,因此在每次课或每节、每章教材内容结束或复习时,把知识所揭示的本质因素,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弄清章、节知识或问题解决过程中集中反映那些数学分析思想方法。

例如,在讲完不定积分一章内容之后,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小结时,可概括性地向学生指出不定积分的计算实质上是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即化未知为已知。所以我们首先要熟记基本积分公式和法则,然后对一般的、复杂的不定积分,则可通过恒等变换、换元法、分部积分法以及其他方法,转化为基本积分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3)开设专题讲座,升华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可适时地开设专题讲座,讲清数学分析中重点知识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作用功能等。这是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认识外显的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可能会遇到一些思想障碍,比如说,学生水平低,无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课时紧,没有时间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等。我们认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紧密结合教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它不在知识教学之外,要融于知识教学之中,重在教师的有意识的点拨与渗透。

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方法和思想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只受益于一时,方法和思想将使学生受益终牛。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德国,领土面积35.7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80万人,GDP为3.47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20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7人(2016年底),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以温带气候为主,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德国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市镇三级,共有16个州,包括勃兰登堡州、黑森州、等13个联邦州和柏林、不来梅和汉堡市等3个市级州。

一、林业历史

直到中世纪(约公元476~1640年)前期,由于气候环境条件优越,森林植被一度繁盛茂密。11世纪中叶时,德意志土地上的总人口数约为五六百万,大多数人生活在偏僻的小村落或孤独的农庄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原始,但中世纪的德国已经不再是部族而是封建制社会了。这个时期,日尔曼地区的大领主和小领主在采邑继承上进行了无休止的争斗,小采邑有了继承权后,在大贵族和农民阶层之间又出现了新的爵士阶层和附庸骑士。以后的几百年时间,德意志地区充满了政治矛盾和宗教冲突,国王无法有效制约贵族,反抗和内战不断,持续的纷争和战乱不断地消耗着森林资源。此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用地的扩张,森林和沼泽的面积在不断缩小。欧洲造船业的发展和对外扩张,对德国森林资源消耗也不可小觑。16世纪初,德意志人口已达到1600万,由于土地和资源压力加大,各地爆发了周期性的农民运动。1618~16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交织着宗教和政治争斗的欧洲大战对德国森林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破坏。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德国开始发生巨变,席卷全国的起义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断,一直延续到1848年大革命爆发。然而在社会的剧烈变动中,工业化时代也开始崭露头角,德国从一个农业国家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工业资本主义的中心。重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德国的冶炼业起初也大多选择在林区周边设厂,以方便利用木炭作燃料。到1840年前后,普鲁士生铁生产主要还是采用木材为燃料冶炼的。此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建筑的扩建、铁路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1871~1918年,德意志进入第二帝国时代,期间,人们对森林的功能需求日益增多,一方面: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认为森林是国家财产,希望森林能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带来集体精神和服从意识;自由主义和家园保护联盟认为“与享受海洋权力一样,人人应该享有陆地表面的权力,支持无限制的无伤害的在森林中的徒步旅行”;社会民主主义及工人代表则希望城市工人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休闲空间,用来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农民则希望从森林中获取薪材,采集非木质林产品。另一方面:容克贵族和地主则要求严格保护他们森林的所有权和狩猎特权,不允许外人入侵他们的领地。1880年的《田野与森林法》,支持领地所有者对森林的财产权利,并对森林盗窃处罚做出了严格规定。法律的公布在大贵族及大地主阶级、中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之间引发了大范围的激烈争论,随后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对森林的冲突与矛盾。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大大地加重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特别是二战时期,虽然纳粹政权也强调森林永续发展,但更多是政治考量和统治之需,紧迫的现实和利益的权衡,还是将天平倾向了保护森林的对立面,森林再一次遭到了洗劫。

二、林业经营思想

历年战乱与纷争,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给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原有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和森林多功能性的发挥。为此,德国人也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在争辩与实践中摸索前行,林业经营思想和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并在一定时期内引领了世界林业发展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永续性”作为森林经营理论最初由卡洛维茨提出,他指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艺术、科学、努力和组织的基础,是营造和保持能够持久地、不断地、永续地利用的森林”。此后奥托尔特、哈尔蒂希、哥塔等从不同层次对“持续经营”做出了补充和完善,总的来说,森林永续经营就是追求最高木材产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采伐的木材不能多于也不能少于在良好经营条件下所能够提供的数量,同时让后人也能得到现代人所得到的同样多的利益。后来洪德斯哈根出版了《林业科学方法论和概论》等著作。由此,在森林经营史上闻名遐迩的“法正林”理论横空出世,成为森林永续和均衡利用的经典理论。“法正林”是具有理想结构和理想状态的抽象化的森林,是由同一作业法、同一轮伐期所构成的经营整体。它应满足以下4项要求:一是它的林分具有最高的平均生长量,即具有法正生长量;二是在轮伐期范围内所有的龄级都是法正林分,且面积相等;三是法正林分的空间配置应该是满足在执行各项营林措施时,经营上不受任何损害,即林分法正空间排列;四是在投入营林资本获得满意利润条件下,法正生长量的质量和法正蓄积组成应保证固定的最高林业收入。当经营总体的四项法正条件全部实现时,结果必然具有法正蓄积量,即在轮伐期范围内全部龄级的同等面积上,法正林分所获得的木材数量。几十年后,弗斯曼发表了“土地纯收益理论”,迎合了林业轮伐由资源导向转变为经济导向的趋势,并在德国盛行了20多年。1867年,弗斯曼的理论遭到了普鲁士国有林业局局长哈根的批判,他指出“经营国有林不能逃避对公众利益应尽的义务……不主张在计算利息的情况下获得最高的土地收益”。这一理论被誉为经典的“森林效益永续经营理论”。继他之后,针对人工纯林发展出现的种种弊端,嘎耶提出了“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恩特雷斯又提出了森林多效益问题,进一步发展了森林效益永续经营理论。该理论在二次大战前对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指导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为现代林业经营奠定了基础。战后,随着德国的分裂,东德和西德走了不同的林业发展道路。民主德国为了实现木材生产、树脂提取、水土保持、游憩等多种功能,森林经营实行高度集约化经营;联邦德国的森林经营继承了永续林经营的理念和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围绕“船迹理论”和“和谐理论”展开了激烈争论。“船迹理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认为森林的其他效益可以随之自然发生;“和谐理论”坚持永续原则,主张具有不同主导功能的森林平衡发展,森林各种效益协调一致。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德国的近自然林业理论,自从嘎耶提出“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以后,克雷门、凡克,莱泼恩德古特、瓦尔腾斯普尔、奥克等从不同角度对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做出了突破和改进,使得近自然林业的理念在德国,以至于在世界现代林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自然林业利用自然进程维持森林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排斥杀虫剂和肥料,关注物种多样性,特别是生态相容的混交林和自然更新的天然林。森林服务必须以森林可持续性的方式开展,认为森林生物量的获取,必须是在森林良好维持并逐步提高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措施造林,保证森林的多功能性。近自然林业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保护和建造结构多样及近自然的混交林;二是适地适树,稳定树种和树源;三是生境条件合适时,利用自然再生能力;四是最大程度减少皆伐作业,适当采取间伐等措施;五是最大限度利用土壤和空间,营造多层林;六是从关注种植密度到关注立木个体生长;七是保持土壤肥力并力争增加;八是必须引进外来树种时,进行引种实验并确定能带来生态和经济益处。

三、林業现状及发展战略

根据2012年德国第三次全国森林清查结果,可以将资源现状细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总体概况,德国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为11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2%;二是森林权属方面,48%是私有林,29%为联邦州(国有)林,19%为社区林,4%为联邦政府(国有)林;三是森林结构方面,从树木特征看:在可及的林地中,针叶林为590.02万公顷,落叶林为472.73万公顷;从生长结构看,76%混交林,其余为纯林;从林相层次看,有林地中,32%单层林,57%双层林,11%多层林或砍伐结构林;四是树龄及树种方面:从树龄看,在德国,平均树龄达77年,其中橡树102年,榉树100年,冷杉96年;树龄超过100年的占24%,超过120年的占14%;从树种看,主要树种是云杉、松树、榉树、落叶松、道格拉斯冷杉(花旗松)、冷杉,其中云杉的面积最大,为276.32万公顷,其次是松树,为242.96万公顷,再次是榉树,为168.07万公顷,此外,在德国,全国共有2.24亿立方米的枯死木,平均每公顷20.6立方米,相当于活立木蓄积量的6%,这些枯死木,作为树木自然生长循环的一部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一些稀有生物(真菌类、地衣类、昆虫等)依附于它生存,一些鸟类更是以它为家,觅食、遮护、饲雏等;五是森林蓄积方面,木材总蓄积量36.63亿立方米,其中,针叶林22.42亿,落叶林14.21亿,每公顷蓄积量336立方米,每公顷年增长量为11.2立方米;六是木材利用方面,保持高水平木材使用,从2002~2012年,平均每年采伐利用原木0.76亿立方米,低于总的年蓄积增长量1.22亿立方米;七是采伐限制方面,91%的森林木材利用是不设采伐限制的,并且这还包含有些不必采伐的地区。

德国《2020森林战略》预设通过可持续森林经营,保存和发展特定区域的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健壮的森林,以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森林提供必要的原材料,提供各种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实现保护功能,同时延伸休闲服务功能。森林的生态健康、稳定性和多样性明显增加。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论文下一篇:建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