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

2023-09-17

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县柔远镇李庄村位于柔远镇西北部山区,由原庙巷乡撤乡并镇新设成立,是省级贫困村,现为市委宣传部和市林业局双联精准扶贫联系点。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35户1043人,贫困人口105户411人,贫困面39%;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27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560元。今年以来,李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根据精准扶贫 “1+20”方案精神,紧紧围绕驻村工作队职责,全力念好“四字诀”,力促双联扶贫见实效。

一是念好“严”字诀,精细制定驻村“职责图”。驻村工作队坚持从“三严三实”要求出发,结合全市“五个一”精准扶贫模式和驻村工作队职责要求,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岗双职位”和“一队四责”的管理制度(“一岗双职位”就是李庄村驻村工作队长同时兼任李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确保驻村工作队与村委班子协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队四责”就是李庄村驻村工作队分工不分家,由队长全面负责,承担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等职责,四名队员担负产业富民、教育强农、设施惠民、制度利民四项职责的落实),高效运转驻村工作队工作。与此同时,认真落实双联“六项工作制度” 和驻村时间规定,保证队员每人全年驻村时间不少与160天,其他联户干部不少于60天,做到驻村工作常流水、不断线。聚焦精准扶贫“六大任务”,深入村组,走访调查,绘制图表,倒排时间,压茬推进,力争让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农家和具体时间节点上,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是念好“谋”字诀,精心绘制帮扶“战略图”。针对李庄村自然条件禀赋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和群众文化素质低、“能人”带动效应不显著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与李庄村村委班子一道通过座谈、走访、调研等方式,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和村民大会,分析制约因素和扶贫发力方向、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了帮扶总体规划和阶段性计划。通过今后3年的奋斗和努力,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精、贵在准”的要求,重点突出围绕养羊、养猪养殖产业培育,油松、核桃经济林苗木栽植,全膜玉米种植,危房改造、水窖水井修建、村卫生所建设等基础设施完善,专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六个方面任务,着力“打造一个核心”(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增强领导发展、团结群众、致富带富能力),培育两个主导产业(种草养畜、设施瓜菜),破除三大制约(实现组织通砂石路、农用电全覆盖、自来水或洁净水入户率达到100%),开展四项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文化教育、安全卫生教育、文明家风教育),实施五大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富民产业培育行动、技能素质提升行动、村容村貌整治行动、精神文明创建行动),促进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创新落实精准扶贫机制,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力争在全省、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扯后腿,不掉队伍。

三是念好“准”字诀,精确制定脱贫“路线图”。全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以来,工作队配合村“两委”坚持按照“从严、从细、从快”的要求,牢牢把握摸底关、遴选关、程序关、对接关“四个关口”,采取驻村蹲点、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和“五看五问”(即:看存粮、问生活;看住房、问冷暖;看经济、问收入;看现状、问发展;看变化、问困难)的方法,全面了解全村耕地、人口、村级组织、群众收入、重点产业、社情民意情况及存在的症结性困难和问题,掌握群众“衣、食、住、行、医、学”等日常生活需求,做到了“规划到户、扶持到户、脱贫到户”。将选户定户与扶贫开发、农村低保政策有效衔接,纳入全国贫困人口信息档案,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精准扶贫一户一档工作坚持从村民实际出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逐户填写《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表》 、《扶贫手册》、《精准扶贫明白卡》等立档建档资料,让农户签字确认,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确定帮联对象;由村“两委”对选出的联系户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提交村民大会进行决议;始终坚持村组评定公开、乡镇审核公开、联系户审定公开,确保帮联户客观、公正、准确。计划2015年脱贫11户54人,2016 年脱贫21户85人,2017年脱贫51户210人,实现整村脱贫。

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作为千千万万民政工作者中的一员,我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已度过了十一个春秋。

1996年,我加入了基层民政工作者的行列。从上班的那天起,我就决心牢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为了理想和信念,用自己的

-

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我镇民政工作的新篇章。

“人民满意我满意、人民高兴我高兴、人民幸福我幸福”,是我追求的目标。 ——为民解困,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救灾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是考验民政工作者的关键时刻。为加强救灾工作管理,尽量使灾害防患于未然,我深入六个村两个居委会进行走访调查,进一步规范完善了镇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物分级发放制度。灾害发生时,为把人民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我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为群众排危解难,并以最快的速

度进行核灾报灾,尽快争取政府对灾区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祝

石柱村刘村组村民胡根友家住在山脚下,由于几天连降暴雨,泥石流不断下滑,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当时,我正在石柱村查看灾情,发现情况后当即和其他工作人员将胡根友家中的家具及其他物品迅速转移。府祝村田大富家在暴雨中土房已坍塌了一角,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并造成人员伤亡,我动员他搬出土房,但他家人意识不到危险的到来,不愿意搬,最后,我协同村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勉强将他家东西转移到邻居家并为其找了暂时住所。当天夜里,他家的房屋轰然倒塌。田大富一家人顿时醒悟,紧握着我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说“谢谢你”。上门村肖守义一家人全部都是智商低的残疾人,一天夜里不慎失火,正在值班的我闻讯后及时赶到,同村干部和周围群众一起将人和剩余物品抢出。石柱村耿宏祥鸡棚升温不当,造成火灾,血本无归;朱村卢青霜鸭棚遭受冰雹袭击坍塌,损失惨重;这样的事例太多,数不清多少个双休日,多少个夜晚,当我从睡梦中被电话惊醒,我和同事们的身影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妥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灾民需要解决的困难。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伟大工程。特困户、低保户是社会的弱 。 势群体,是公认的“最可怜的人”,目前我镇纳入低保636户815人,其中:农村低保454户544人,城市低保182户271人。贫困面大,低保对象多。为规范管理,

我拟定了《XX镇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通过调查摸底,逐户核实,张榜公布,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建立低保对象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

石柱村下阳组26岁的村民张美琴,家中5口人,小孩不到1周岁。2006年元月经市医院检查患子宫癌晚期,用去万余元医药费,母亲又患有子宫肌瘤无钱医治卧床在家,生活十分困难。我得知情况后,将该户纳入了农村低保予以救济。此外,我又在镇政府各个部门发动捐款,并个人带头捐助100元,同时积极向市局争取福利彩票公益金救助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共计帮助解决资金6千余元,极大缓解了其生活困难状况。

——拥军优属,做优抚对象的知心人。“万物升华通过火,人类升华通过爱”。优抚对象曾为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由于他们对现行政策理解有偏差,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用爱作为动力,满腔热忱地做好他们的思想疏导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是我们民政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原8023部队退伍军人近年来经常聚集上访。我得知这一情况后,认真分析,抓住重点,多次挨家挨户走访,苦口婆心地讲解文件精神,深入细致地宣传国家政策,使他们很快明白事理,思想稳定下来,妥善地预防了数次赴京、赴市上访事件发生。同时我们积极配合市民政局组织他们体检,按照规定程序,有2名退伍军人达到了评残标准,拿到了定期补助。

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同志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能够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同志有

着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思维缜密,决策果断,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敢于承担责任。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工作敢想敢干,务实求真,率先垂范,开创了全局宣传工作新局面。

***同志工作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三年来,在该同志的组织实施下,宣传思想工作荣获多项殊荣。先后荣获******等荣誉称号。

不足:在具体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死角死面,深入基层指导调研不够。

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村属省级二类贫困村,市级脱贫攻坚示范点。辖1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751户294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90户899人,2017年有贫困人口189户572人,2017年脱贫153户501人,未脱贫36户71人,贫困发生率为2.4%。已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我从2017年8月开展驻村至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学习、勤于走访、深入调研,摸清社情民意,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学习省、市、区关于驻村工作的相关文件材料,了解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相关要求,熟记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同时,通过组织参与群众会、院坝会,进村入户遍访贫困户、走访老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征询发展意见建议。2017年,组织召开群众会30余次,走访群众1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通过走访调查,制定了《***驻村工作组帮扶方案》、《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方案》,拟从基层组织建设、惠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风民俗等方面开展帮扶。

二是建强基层党建、抓好班子建设。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责

1 任就是“抓党建 促发展”。为此,我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活动要求,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掌握省、市、区、镇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是倾听群众声音,化解矛盾纠纷,为民排忧解难。认真收集群众建议意见,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今年,协助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召开群众会开展政策宣讲20余次, 接到群众咨询电话近百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0余件,得到了群众好评,为全村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积极建言献策、引导发展产业促农增收,推动脱贫攻坚。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巩固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1000亩精品水果基地和黑山羊养殖基地,与镇村干部一起规划建设了2300羽规模的土鸡养殖小区,为11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鸡苗6970羽。

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在***村***、***等6个村民小组发展茶叶产业,得到了镇村领导的打力支持。目前,通过与***扶贫办、镇农旅办干部对接争取项目扶持,召开十多次群众会动员,群众已经种植300余亩,引进大户建设示范基地400亩,总规模为700余亩的茶叶基地正在紧张筹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制度建设薄弱。村党支部班子虽然工作激情热情很高,但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工作程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永乐村现有党员69名,年龄结构上老党员多、青壮年党员少,文化结构上文盲半文盲多、有知识有发展头脑的少,性别结构上男党员多、女党员特别是年轻有知识的女党员少,年龄老化的现象非常突出。

三是发挥作用不够。多数党员年龄偏大,精力跟不上,家庭负担较重。有的党员思想意识不正,甚至发挥副作用,群众不信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村级工作的需要。

四是农业结构单一。主要农作物是辣椒、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增收效果有限,缺乏主导产业。

五是基础设施滞后。虽然通村路通组路串户路已经全覆盖,但受地理条件制约,区位缺乏优势。

六是村风民风较差,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告状的时有发生,矛盾纠纷较为复杂,不稳定的隐患和不和谐的因素仍然不少。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查找自身在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进一步推进“一宣六帮”驻村工作内容,并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和落实,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帮扶资金,根据永乐村实际情况,推进基层组织、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工作开展,积极为群众做好产业规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切实

3 将帮扶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李佳贺扶贫事迹

李佳贺是市委分配到常堡乡福兴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负责该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在驻村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李佳贺同志深深扎根基层,与福兴村的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贫困户脱贫谋出路,为村域发展谋良策,为群众幸福谋利益,带去了党对贫困群众的关怀,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组织对驻村工作队的重托,经过将近一年的相处,他与福兴村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李佳贺到任伊始,针对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不了解、存在攀比心理的情况,结合精准扶贫"回头看"阶段工作,他与乡和村屯干部一道,经过深入村屯农户深入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方针、政策,了解民情民意,尤其是草泥结构房屋的收入支出情况作重点了解,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帮群众算经济账,排除群众的攀比心理,剔除困难户9户,新增困难户1户,采取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评议以及公示等方式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群众和被剔除的困难户都没有异议。

通过对全村335户1032口人逐户深入了解摸排,基本掌握了每户的生活情况以及地域总面积10平方公里村容村貌,对于被剔除的9户贫困户,李佳贺心里也有着难言的酸楚,按政策论收入上他们不符合精准扶贫户的标准,按生活状况他们却明显低于平均标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些问题重重的拷问着李佳贺,划进来违反政策,剔除去于心不安,李佳贺决定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李佳贺买来衣服、鞋袜、被褥等生活用品十二套慰问被剔除的困难户4户12人,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与温暖,直到现在李佳贺始终坚持节日里采办豆油、白面等生活物资去看望他们,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经过"走村串户",李佳贺了解到福兴村7个自然屯有4条未硬化的道路,年久失修,群众出行非常不便,村里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无力维修,自掏腰包1.2万元购买石料17车、408立方米,由群众和村屯干部监督修缮"水泥路"7.5公里,把"水泥路"变成了砂石路,切实地为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大问题。

通过对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文件的深入学习,李佳贺了解到国家精准扶贫的目标在于全面精准脱贫,要实现精准脱贫在于产业带动,针对福兴村的贫困户脱贫问题,他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谈心了解情况,掌握思想动态,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念。困难户高阳一家5口人,儿子进了监狱,儿媳妇离婚出走,剩下老两口领着孙子无依无靠,孙子到了入学的年龄,家里分文皆无还欠了不少外债,老两口是欲哭无泪。针对这种情况,李佳贺召集村屯干部、包户责任人以及乡里的包村干部召开会议专门讨论高阳的包扶问题,最后为高阳及爱人在五常找了工作,租了房子,把孩子送到了实验二小学入学读书,后来为了解决高阳的住房问题,利用市里的扶贫政策帮助高阳在村里修建了40多平米的彩钢房,并且安装了水净化处理设备,解决了安居以及饮水安全问题。高阳实现了当年脱贫。对于其他的贫困户李佳贺也都采取这样的方式逐户研究脱贫办法,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帮助精准脱贫,切实起到了驻村工作队的作用。

今年,李佳贺打算利用福兴村的五常市区近郊的区位优势,打造产业扶贫项目—绿色采摘园。为了能使项目尽快落成,他积极与市扶贫办以及常堡乡政府沟通,还亲自驱车到200多公里以外的宾县考察调研并向有关部门递交了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的论证材料,得到了乡领导和市扶贫办的认可。该项目一经建成,不但可以解决20户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还可以为其他村的脱贫贡献力量。

"丹青有情叙日月,芳华尽处润民泽",在驻村工作队进驻福兴村以来,李佳贺已经忘记了有多少无眠的夜晚,有多少撼动人心的画卷,有多少次亲人们亲切的呼唤,有多少次无语凝噎。心里只有贫困户们满意的微笑,而他也只是在努力践行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职责。

同步驻村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尽锐出战,确保优秀干部下到一线

一是用最严格的举措选派干部。

出台《镇安县关于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办法》,将1200余名优秀干部下派到了一线。凡是镇办和部门派不出的,取消该单位评优评先资格;凡是派出干部不愿下的,一般干部考核不定等次,后备干部取消资格,科级干部予以免职或降级处理;凡是因选派干部工作不力,造成帮扶村未完成当年脱贫攻坚任务或造成重大失误的,对驻村干部和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二是用最暖心的举措激励干部。在政治上,凡是选派驻村的一般干部直接确定为副科后备,副科干部直接确定为正科后备,正科干部直接确定为重用提拔对象;凡是县委研究干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必须占到半数以上。2017年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干部重用93名,占提拔重用总数135名的68.9%。在经济上,除按规定足额落实第一书记工作经费1万元、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2万元、通讯费1200元外,每年还拿出100万元,对50个驻村帮扶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年终考核中直接评为优秀。对已退二线自愿驻村帮扶的干部,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奖励。广泛开展“脱贫攻坚红旗村”创建活动,每两个月评选出30个“红旗村”,入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报酬每月上调500元,其他村干部上调300元。在生活上,为所有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一次体检。双职工家庭错时驻村,集中安排食宿,给予伙食补助。三是用最长效的举措提升干部。除定期选派干部外出学习外,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员培训,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县扶贫局、县农广校负责组织实施,邀请专家学者或者业务骨干授课。

严格管理,确保良好形象树在一线

一是制定铁律严格约束。

出台《镇安县脱贫摘帽六条铁律》,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所有干部必须吃农家饭;县领导每周驻村不少于“一天一夜”、包户干部不少于“两天两夜”、驻村工作队员不少于“五天四夜”。二是强化督查从严问责。成立以县人大主任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四名人大副主任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督查工作组,抽调专兼职工作人员57人组建“一办两组五队”,开展明察暗访,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同一问题第一次进行约谈并公开通报,第二次诫勉谈话并给予相应处分,第三次就地免职。2017年,共问责干部321人,召回第一书记3人,调整村党支部书记7人。三是创新举措充实力量。在全县150个村(社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20-30户左右为1个片区,推选1名扶贫“中心户长”,全县共推选扶贫中心户长3050名。户长重点当好“五大员”,即扶贫政策“宣传员”、脱贫工作“指导员”、联系群众“信息员”、脱贫攻坚“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每月给予50分爱心积分,作为薪酬用于“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压实责任,确保四支力量干在一线

上一篇:罗福欢范文下一篇:公司总结大会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