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小康半年述职范文

2023-11-22

同步小康半年述职范文第1篇

一、工作情况

(一)、当好“政策宣传员”

我们工作组每天都走村窜寨,逐户走访、入户调查、分散宣传、集中学习等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突出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富民政策,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不断增强党在群众心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并协同村支两委定期入组入户开展保护森林植被、做好森林防火杜绝火种带入山林、搞好房前屋后院落村貌的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安全等综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

(二)、当好“致富信息员”

丫新村是普利乡较为贫困的村,由于石山多平地少,海

拔高,全村近半村民外出务工,而且在外务工人员只有部分具备一定的技术及一定的创业资金。村民对于如何发展,如何致富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然而一是由于地势高离水源地又远,到现在还没有自来水,全村80%的人口吃水比较困难,(白坪、丫口田、石板自然寨),虽然当地政府比较重视,2013年县水利局在丫口田寨子背后修近2000个立方的水池,从母猪龙水库引水提灌,现在水池也修好,但管道安装还没动工,村民吃水问题任然没有解决。逢枯水季节或干旱季节,群众时常通宵达旦排队守候取水,饮水困难问题十分突出。所以要发展,就要解决用水问题。(这个水包含人、畜饮水、生活用水,发展项目等用水)针对此情况,我驻村工作组正在和县水利局协调,得到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力争秋收后开始动工,十一月份以前解决饮水问题。二是发冲通组公路为始建于80年代的3.5米宽泥石毛坯通组公路,全长3公里,因年久失修加上多次暴雨侵袭,路基垮塌严重、山体多处塌方、涵洞跨沟桥损坏、道路泥泞沟壑纵横,发冲群众出行困难,学生上学和经济作物外销造成极大阻碍。目前,我们将积极向上级申请,争取相关部门的扶贫项目资金予以解决。

(三)、当好“党建指导员”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访问了本村老党员、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

要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丫新村全村460户,人口1932人,99%的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集居地,全村5个自然村寨,教育、文化、思想、理念、基础设施等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我们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两委以及丫新村出去工作的领导和同志,讨论研究丫新村如何发展等问题,通过多次讨论、研究、制定计划:一是结定在每个自然寨先发展一户致富带头人。

1、在发冲发展一户养鹅大户,

2、在白坪发展一户烤烟种植大户,

3、丫口田发展一户种植果树大户,

4、在石板发展一户养牛大户,

5、在新华发展一户养猪大户。本工作组通过走访调查和实地查看,了解到他们具备一定的种养殖技术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创业资金及浓厚的创业热情的人家。但是他们心里也有担忧——担忧国家政策上能否给予支持、补助。当收集到这些困难和忧虑时,我工作组到各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得到相关领导大力支持,目前,石板组杨武林的“丫石林养殖场”已经办起来了,建设规模80头的牛舍,现有牛20余头,投资近50万元。新发组龙文品的养猪场正在建设中,丫口田组王三姝也种有30多亩的苗圃,白坪组刘丽(引进来的)种植100多亩的烤烟,今年的烤烟长势良好,一定有一个好收成。我们做了一个简单规划,利用各自然寨的致

富带头人带动各寨的发展,利用致富带头人的经济效益辐射本寨村民,然而带动全村的发展。二是结定在全村开发旅游项目。利用丫新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丫新村平均海拔在1350米以上,海拔高,气候凉爽,景色适丽,加之有近万亩的经济林和自然林以及800多米独特风光的天然蛇洞连成一片,又是白苗族集居的地方,非文化遗产多,从白坪的林区到蛇洞近5公里,延通村公路绿化,种上燕山红,来回10公里。是一个适合人们春夏观光的好地方。如果能得到上级政府重视和支持,引进资金,老百姓参与开发,在白坪林区入口处修建农家乐,在林区修建水泥小道,连接蛇洞,打造农家旅游。就能彻底改变丫新村的面貌,提高全村村民生活的整体水平。

(四)、当好“民生服务员”

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以来,我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驻村工作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各级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帮助种养殖户跑项目、做项目资料、办理各种相关手术、联系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作技术指导等,帮助村委协调资金,改善办公条件,新修办公楼的附属工程,建篮球场等等

(五)、当好“矛盾调解员”

在驻村工作中,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定期召开会

意,排查村民与村民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切实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回顾半年的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实事,是打开丫新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支持村级班子的各项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认真履行职责,践行“四访四问五落实”,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为贯彻落实“全省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动丫新村的同步小康社会发展而做出更大的奉献.

同步小康半年述职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岩脚镇田坎村位于岩脚镇的东部,距岩脚镇镇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面积6.8平方公里,辖区内12自然村寨,12个村民小组。承包土地面积为5284亩,林地235亩。全村人口734户3088人,建档立卡户210户876人,目前已脱贫户190户

795人,其中2018年脱贫75户286人,未脱贫23户81人,贫困发生率为2.6%。村集体经济累计20.387万元。

二、履行驻村工作队职责,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基层的工作

1、作为驻村工作队,了解民情、摸清底数是工作的开始,只有对所驻村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便于工作自己的开展。于是我们坚持进村入户了解民情,通过走访了解和把握本村农户实际情况,才能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才能了解群众的所想、所忧、所盼。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争当贫困户。有的认为国家政策真好、可有的则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不明白国家的扶贫政策来自方方面面。于是在工作中我们通过走访、院坝会等形式向农户宣传教育资助、营养午餐、医疗补助、养老保险、高龄补助、特惠贷、危房改造、财扶资金分红、养猪补贴、涉农补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都是惠民政策。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不断增强党在群众心中的感召力、凝聚力。

2、作为驻村工作队我们为力求在工作大家互相支持、配合,形成合力,推动驻村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在工作开展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村支两委成员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困难大家一起想,要攻坚大家一起上,责任大家共担,压力大家分,成果大家享。

3、作为驻村工作队帮助推动精准扶贫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之一,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工作面较广。有时感觉工作压力大,尤其是在第三方评估前,甚至感觉力不从心。记得部长到田坎村时对大家说“马上就要进行评估了,你们一定要从思想上紧起来,统筹协调好各项工作的安排,”从部长的话中我们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于是在工作中我们实行每日一调度,总结当天的工作,安排落实第二天的工作,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使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4、作为驻村工作队为民办事也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群众对之前村委工作很不满意,好像有憋着一肚子气找不到发泄地方的感觉,我们认真分析每个农户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对其进行说明、进行疏导并对其解决政策宣传。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帮助群众解决合理的诉求,针对部分群众的不合理述求,核实情况后一一答复。田坎村十组村民付应良是个脾气暴躁的老人,对村委的个别同志经常出口大骂。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来到付应良家中,发现他家庭实际困难,于是便召开会议讨论付应良夫妻的低保问题,并与付应良老人谈心,直面问题,化解他与村委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作为驻村工作队我们认为要努力与群众融为一体,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当老百姓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尽所能去帮助他们,所以半年来我们先后为秦其英户送去了床、被子、餐桌等生活必需品、为外出二十多年后回来的秦廷禄申请了1000元的临时救助并申请了低保、七组陈文美女儿秦廷英因病死亡后为其申请3000元的临时救助、为苏远会户因火灾申请4800元的临时救助、八组雷正英户因家庭困难申请了2000元临时救助及全户低保。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驻村的职责。

三、存在的问题

转眼2019年即将过半,回顾半年的工作,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可我们肩上的胆子还很重。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1、在思想上,片面的认为第三方已经评估结束,脱贫攻坚就结束了。存在消极行为、厌战的情绪、松懈的思想。没有严格按照市委王忠书记的“五个百分100%”、“五个一”、“五先五后”、“五个认真查找”开展好各项工作。

2、作为驻村工作队没有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没有抓好政策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好各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

3、没有抓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工作中还存在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同步小康半年述职范文第3篇

摘要: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缩小我国地区差异,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省份,不同民族汇聚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与习惯,这对实现绿色经济与小康社会建设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要想实现贵州省的经济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工业,保证贵州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贵州;绿色经济;小康社会

绿色经济是21世纪倡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它在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指导之下,改变传统经济增长结构与增长方式。事实上,绿色经济就是以经济协调发展、生态协调为中心的可持续经济的经济发展,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维护人类身心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强调生态的平衡。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绿色经济作为主要动力,不仅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同时可以促进贵州省加快进入小康社会,让绿色经济充分发挥作用,这是贵州省,乃至全国实现绿色经济与小康社会同步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发展绿色经济与小康建设同步的战略发展意义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加速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绿色经济是主要实现途径之一。绿色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人们提高生活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既满足当代人的生产需求与生态需求,又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不剥夺下一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贵州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贵州经济发展大部分仍以传统经济模式为主,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引领传统工业变革,大力发展高科技。这对于生产领域来说,传统工业主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但是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单纯强调地区GDP增长及经济增长速度,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长可以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哦局部与全局之间仍然不可持续发展。贵州地区经济经济发展总体落后,更加不能为了短期利益忽略长远发展,必须坚持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具体来说,发展绿色经济与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积极意义:

第一,綠色经济与小康社会同步发展有助于解决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第二,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依托,促进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也是贵州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更加有利于帮助贵州省实现社会经济转型与实现小康社会;第四,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将贵州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科学有机地统一,以创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绿色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走上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上,既考虑到当代人的生存需求,又照顾到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这对贵州省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如何实现绿色经济与小康社会的同步发展

(一)积极发贵州省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指的是通过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乱用基因工程和化学物质污染环境,保护农产品的健康和农业发展的未来,在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业生态化、标准化、无公害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改良为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的核心就是将资源、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兼顾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贵州省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具有特殊的石漠化地质结构,所以,贵州省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一特殊的地址条件为支点,加以充分利用,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农业。在具体实践方面,贵州省应该以特色农业开发为主,扩大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与绿色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化绿色农业转型。

(二)加快推进贵州省生态工业

传统工业经济发展始终走在高投入,低产出的路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提倡绿色工业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绿色产业聚集建设,深入推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对工业废物加以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控制能源消耗,优化资源配置,事实上,这是逐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使工业发展对环境污染降至最低,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贵州省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重工业居多,主要以煤炭、铝和磷矿为主,所以,贵州工业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合理调整工业发展结构,实现生态化、信息化、工业化相融合的工业道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造成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循环经济与新能源,积极开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这是贵州工业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三)合理发展生态旅游

贵州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近年来,气候凉爽的贵州已经成为更多人的避暑胜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虽然生态结构比较脆弱,但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瀑布、严冬、峡谷、温泉、秀水明山、奇峰异洞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是一种无烟工业,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发。将西部开发、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协调生态经济发展。此外,生态旅游以构建绿色生活理念为主,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促进贵州绿色经济与小康社会的同步发展。

三、总结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建设省份之一,绿色经济与小康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者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是贵州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助推。因此,贵州省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绿色经济与小康社会的共同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02)

[2]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05)

[3] 杨龙,胡晓珍.基于DEA的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地区差异与收敛分析[J].经济学家. 2010(02)

[4]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

[5] 周长城,陈红.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4(05)

[6] 江霞.江苏发布现代化指标:市民年均可支配收入需达7万[J].江南论坛.2013(06)

[7] 白建新,牛冲槐.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8] 史安娜,夏建伟.以科学发展观完善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9] Hu J L,Wang SC.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China. Energy Policy .2006

[10] Cooper W W,,Seiford LM,Tone K.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2006

(钟利那: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一篇:实验学校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托班体育教案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