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设计范文

2023-09-19

开放式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从地理学科本身来说, 它来源于地理科学, 反映地理科学的基本面貌, 是地理科学的基础, 通过开设地理课程, 普及地理知识, 能培养地理科学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 打破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适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主要就开放式地理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与阐述。

1 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走向现代化, 走向世界, 走向未来是必然的趋势。作为负有承前启后的链接责任, 起基础教育作用的地理教学,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更不能不随现代教学转变, 在教学上不断构建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人的新理念。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涵盖面很广, 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综合性强, 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在观念转变的同时, 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 要更多的注重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 注重学生分析和处理所获信息的过程, 注重对学生进行交流和实际运用知识的培养, 注重挖掘和开发学生潜能。

开放式地理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现“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就使教师的角色更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 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的主角转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学生不在是嗷嗷待哺的婴儿, 而是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2 课堂教学师生要形成互动

开放式地理教学是相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言的, 它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开放性。教育家布卢纳认为, 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兴趣, 因此, 教师用将要在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吸引学生, 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材料感兴趣, 这样才能形成互动。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在每节地理课中如都能设计出形式多样, 巧妙有趣的导语, 就会有利于迅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情绪从抑制状态重新进入兴奋状态, 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也许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就能一下子凝聚学生的心, 引起学生的注意;一个动听的故事, 就能便象雨水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田, 把知识一道带过去, 推起学生一个又一个的情感浪潮。由于开放课堂,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 使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知识信息, 从而拓宽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

3 要让学生做会做学习的主人

一些开放式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 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笔者认为教师另一种引导学生思维开放的方式是:努力创设情境, 激发他们“头脑风暴”,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 “动”起来, 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机会、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切入点, 自主地实践探索, 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和途径,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学生通过探究使结论成立的多种条件,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联想、猜想、直觉等非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放开学生, 让学生“活起来”不是指导对学生撒手不管, 放任自流。放开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 围绕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主读书, 自己观察、思考、分析资料。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合作进行讨论、探索。教师要给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4 多渠道丰富和利用各种资源

笔者认为,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适当补充一些教学资料, 丰富、活跃课堂教学。地理资源的利用不应仅局限于常规的教学资源, 如:地球仪、教学挂图、中国及世界景观图片等。作为地理教师应尽可能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资源, 借助各种条件, 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的活力。本着“一切为我所用”、“拿来主义”的原则加以利用, 以拓展学生地理学习的空间和视野, 增强教学的综合效果。

教师应结合实际和学生的需求, 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教学软件等;指导学生制作模型、电教软件、资料等, 不断扩大地理教学资源的容量, 提高其质量, 以适应在社会和科技不断进步下的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教育资源、渠道、媒体, 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校外, 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 寻求多方合作, 充分借助和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地理问题, 实行“走出去, 请进来”的策略。

教学实践证明, 采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有利于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由于开放课堂,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 使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知识信息, 从而拓宽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在师生关系上, 打破“师道尊严”的旧观念,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师生平等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 将教材内容处理成开放式教学内容, 实现教材内向教材外开放;在教学方法上, 充分暴露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展现知识产生的情境以及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方式上,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积极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因此, 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进行全面的探索和研究, 使它逐渐走向完善,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摘要:打破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适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主要就开放式地理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与阐述。

开放式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开放 生物教学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02.034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发散型教学模式。如何把开放式教学落实到生物课堂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已成为生物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 发挥教材审美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内容形象直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这样的教材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美感,不仅可以影响并塑造人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对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这种兴趣是学习者对于生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习者力求认识生物,获得有关生物知识经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因而也是学习生物的一种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生物知识应用、生物故事、趣味提问、设置悬念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违背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下,可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是对于缺乏思维能力的学生,更需要加强生物信息输入量,采用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的生物知识滚雪球似地增加,从而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

笔者在七个班290个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喜欢在教学中增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多开设实验课、拓展教学内容的比例分别占38%、41%和21%。这说明学生对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又能动手动口,并且摆脱纯理论教学的内容较感兴趣。

二、 创设悬念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让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疑点,将学生的认知和教材表述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空间,把学生带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排”境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完《花的结构》,讲授《开花和结果》时,拿出几株本地人爱吃的南瓜花,问:“为什么瓜农不把花留下来结南瓜?卖一只南瓜可要比卖一朵花收入高很多啊!”又如,学习了《种子的结构》之后学《种子的萌发》,课堂上先播放一段农民播种后幼苗纷纷长出的视频,当大家都以为是茎和叶先长出的时候,老师却说:“种子萌发最早长出的是根。”这样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和设置悬念,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开放式生物教学,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另外,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把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获得享受生物魅力的机会。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的格局。

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信息量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可通过创设情境、运用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来实现。体验性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去体验、去交流、去感知,它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认知,更能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知情合一的学习。例如,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和《人体的营养物质》时,将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外,在学生中开展“一人吸烟,众人受害”和“水的奥秘”两项研究性课题活动。学生有的查资料,有的去环保部门采访,有的走访医生、家长或教师,收集了丰富的材料,写出了颇有质量的小论文(参加市青少年科技大赛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和新的能力,要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很快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自主体验较为全面、完整、真实、趣味的生物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实现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和信息互换。

四、 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物

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它图、文、声、像并茂,能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创设标致逼真的情景,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乐学、爱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如以往用语言和图片很难将《根尖在土壤中生长过程》、《尿是如何形成的》及《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的流动》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但利用CAI动画的演示,学生就如亲临其境,一目了然。另外,开放生物课堂,走出户外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缤纷多彩的生物界,直接接触研究对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使他们体验学习生物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户外观察昆虫中蝶、蛾等变态发育的几个过程,相关的生物概念就不再是一些没有感情、没有色彩的概念,在真实环境中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都提高了。

总之,运用开放式手段创新教学,能让生物学的魅力尽情抒发,从而能让学生在这种魅力的吸引下,愉快地完成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人生体验。

(责编王学军)

开放式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代表《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课题组做开题报告。我的报告分为七个部分。

一.研究现状与进展

目前,与本课题有关的课题研究有,以1993年进行数学开放题的数学实验为起点,199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1998年10月,在上海举行了"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学术研讨会",为此,数学开放题就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新起点;此后,在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纷纷从"开放型的数学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型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开放型题还需开放型教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放性办学、合作式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99年4月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开放式教学研讨会"。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改革教学内容(开放题研究)和改革教学手段(开放式教学的课、内外途径,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出一些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做法。而对于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及其课堂教学模式,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过。从上述现状出发,我们认为国内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仅处于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手段的研究上,而并没有从理论上及课堂教学模式上去深入研究。为此,本课题试图在摸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开放式课堂教学理论,探索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综上所述,现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采取调查、观察、测查、收集个案作业、作品等方式,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包括理论方面的经验和实践方面的经验),定期召开论文交流与评比、案例分析与讨论和教学实践系列研讨活动,请专家对这些经验予以鉴定、好的经验及时推广。

三.研究的设计

㈠ 实验的理论依据

1.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①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②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③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④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⑤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⑥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这对我们进行小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它讲究的是人本主义观,把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强调尊重人的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当作一个充分的生命体,而不只当作认知来研究。

3、素质教育论: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发展,要重视个性发展。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通过观察、操作、实践、讨论、尝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

㈡ 研究的具体目标

1. 对探索性、开放性问题设计,作一些理性思考,整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思路。

2. 探寻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以及开放式评价体系。

3.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4. 探索一条减负高效的新路子,促进广大师生更新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㈢ 研究的具体内容

1.探究设计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现行教材中绝大部分的习题的条件不多不少,答案也是唯一的,属于开放性问题的题目很少。因此,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设计、整理更多的数学开放题。那么该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呢?研究设计开放性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进行探索。传统的练习设计,条件是完备的,答案是固定的,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的定势。设计开放性问题时,可以从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或者解题方法开放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

2.探寻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以及开放性评价体系。 数学教学长期受着传统教育影响,教学的题材往往缺乏应用味、生活化和开放性,人为编造痕迹很浓,教师也往往拘泥于教材。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味、生活化和开放性,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有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3.数学应用方面的研究。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这一理念阐明了数学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教学。如:调查、统计、测量„„,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㈣课题研究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要实施设计开放问题的探究,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束缚。

2.主体性原则。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3.发展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情,教学环境,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要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4.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技能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化地运用各种技能于教学之中,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时候,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出神入化。

㈤ 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案例、课堂实录、影像资料、经验总结等,课题的研究报告。

四.主要措施和主要步骤

㈠ 研究的措施

1、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教改意识,明确大纲中的要求。

2、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创造地运用教材,适当改动教材中习题,让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

3、贯彻实践观点,搞好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仔细研究和发现题中隐含的内容,从而多角度、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知识的僵化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㈡ 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课题方案设计阶段(2006.6---2006.10)学习有关理论,成立课题小组,制订课题方案。拟定研究计划。

(2)第二阶段:课题组织实施阶段(2006.11---2008.8)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总结,修改方案,总结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做好“五个一工程”即:每人每月上传一次研究性材料,每人每学期学习一篇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每人每学期上一堂示范课,每人每学期发表或形成一篇论文。每人每学期发表或形成教学设计。

(3)第三阶段: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08.8---2008.10)根据实验目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查、测试、分析、撰写论文、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五.研究人员与研究任务的落实

1.陈沛英,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调控,统筹课题实施工作。

2.潘清华、游红军、高建平、欧国兵、王小林、李自强课题组成员分工具体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潘清华、游红军进行探究设计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建平、欧国兵进行探寻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以及开放式评价体系。王小林、李自强进行数学应用方面的研究。

3.欧国兵、李自强具体负责网络管理工作及课题资料上传、下载。

六.本课题可能有创新的地方

目前,国内外对开放教育的研究有一定进展,大体在以下内容上: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的研究、开放题的研究、开放式教学评价的研究、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初步探索,但在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系统研究方面还很欠缺。为此,本课题试图在摸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开放式课堂教学理论,探索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综上所述,现将“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

七.本课题可能有困难的地方

1.我们本课题提出的这种观点不被社会、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的认可和支持。 所以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把课题研究坚持下去。

2.在课题具体实施的研究的过程中,担任课题的老师有可能调离现在的工作岗位。我们要扩大该课题研究教师的储备,将对课题熟悉了解的教师吸纳为本课题的实验教师。

3.缺乏与课题相关的专家智囊团的指导。我们尽量争取到大足县教科所和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专家的指导。

开放式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摘 要: 文章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为例,结合当前中职校学生特点和体现为学生服务的职教理念,从实践教学引领和推动理论教学、课程结构及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阐述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中职校 《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化工原理》是中职化工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工程应用观念很强的技术课程。内容涉及动量传递过程及设备、热量传递过程及设备、质量传递过程及设备等。在《化工原理》教学环节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计算机仿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讨论比较重要又比较常用的一些单元操作。主要内容包括:流体力学如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离心分离、搅拌、固体流态化等;热量传递如加热、冷却、蒸发等;质量传递如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结晶、膜分离等。化学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开发、设计与操作,即探索最佳的流程与设备,定出最佳的操作条件;规定设备应具有的性能,选出合适的形式并确定其主要尺寸;对日常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并使设备能正常运转,对现行的生产过程与设备作改进,提高效率。所有工作都要求对各个单元操作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由此可见,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容易造成教学形式枯燥单调,学生不易产生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化工生产中比较重要的单元操作,达到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原理,而且掌握设备的有关知识,树立工程观念和经济观念的目的,是本课程改革的关键。

1.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联系实际不断提出问题。

改革教学方法要贯彻培养能力、启迪悟性、挖掘潜能的原则,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及课程的兴趣,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课堂上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提出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牵动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流体流动”一章中,提问为什么一般液体在管内的流动速度范围是“0.5~3m/s”?为什么液体在长距离输送时要设中间增压泵?等等。通过提出问题和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定期安排讨论课。

那种试图通过课堂上讲细讲透“帮助”学生学习的想法和做法,不仅不能扩大课堂信息量,反而会助长学生学习依赖心理,严重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主张把习题课改为讨论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因为只有那些在课后查阅资料、反复推敲、充分准备的教师,才能在讨论课上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颇有新意的议题,给予学生满意的答复。

3.重视实验课。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我们采用单独设课的方式,实验内容按专业功能分为四个层次:演示实验、一般综合性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通过实验理论课、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课考核等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4.完成课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及能力放在首位,就要让学生养成用“工艺头脑”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课程设计不失为良好的培养手段。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二、反思与建议

传统习惯与当代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存在冲突,阻碍现代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表现在:(1)教学内容陈旧,学科体系难以打破。(2)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师并没有完全抛弃注重教的思维习惯,没有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过多研究教师教法,较少研究学生学法。(3)职业学校要以培养技能型毕业生为目标。但是,许多课程并没有与职业培养目标相结合,没有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4)教育教学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教师、媒体的多向交互过程的现代教育过程还停留在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状态。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当代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导思想。修订教学内容,打破学科体系,用生产实际或教学实验项目带动理论教学,应该成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媒体的多向交互过程,应该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

综上所述,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解教学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手段调整学生学习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學生顺利学好化工原理课程,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等.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2]王志魁,林义英,李云倩等.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3]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宋国利,盖功琪.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2).

[6]王振芳,张长桥,任晓红.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工程特色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7(02).

[7]邱运仁.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04).

开放式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摘 要】要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发扬民主,可先向学生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开放;个性;民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形式,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心”、“书本中心”、“老师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本身具有现代性、社会性、主体性和全程性的特点。必须开放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立形成发挥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开放教学,让学生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针对小学开放式教学这一课题,分别从开放学生的身心、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形式四方面展开论述:

一、开放学生的身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空气、阳光和水。”这句话是叶澜教授说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涌动着的生命体,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教师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教师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与学生相处时,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同时,教师要守诚信。

在教学中,以营造开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如引导课前预习,可先向学生开放教学内容,让学生事先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等,引导有错必纠(包括对教师、教材和权威出项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解疑,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氛围,学生心情愉快,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个性得到解放,老师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寻回自身劳动价值的快乐。

二、开放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提出: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个性选择,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1)为学生创设联想的时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舞台。这样的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个性。

(2)查找资料。在教学中,如,教学《小兴安岭》一文时,布置预习任务中,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使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如“小兴安岭盛产东北三宝: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小兴安岭的交通工具很特别,有雪橇……”等。这样,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不仅扩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学生的丰富个性也得到了表现的空间。

(3)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陶行知曾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到生活中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

三、开放教学方法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放教学方法,要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在教学《小兴安岭》一课时,这篇课文记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和特点,我设计这样的环节: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然后请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重新编小组。喜欢春天的同学编成“春之歌”小组,喜欢夏天的同学编为“夏之声”小组,喜欢秋天的同学编为“秋之韵”小组,喜欢冬天的同学编为“冬之旅”小组。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他们的喜好得到肯定和满足,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学习就更加积极主动了。

四、开放学习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开放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使合作学习充满生命的个性。

在学习《全神贯注》一文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自学,围绕“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现罗丹的全神贯注?”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方式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成为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又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挚关怀,为自己的收获而感到高兴。

叶澜教授认为:人是世界上最具有丰富性的生命,我们要开放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让学生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我们相信:教师开放教学,放飞学生个性,教育将活力无限。

参考文献:

[1]杨江南.浅谈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25):35-35.

[2]陶新美.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进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2015,(9).

开放式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摘 要:开放式教学是与封闭式教学相对立的一种教学。在合同法课堂教学中,应用开放式教学,一要设定开放性的教学问题,二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三要选择开放性的教学法。同时,要求教师要有开放式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能力,要组织学习小组,要注重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要注重教学评价。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法;合同法;应用

一、开放式教学的概念及其基本步骤

开放式教学是与封闭式教学相对立的一种教学,它指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使其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法,它还是一种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开放式教学的基本步骤,一是设定开放性问题,即通过问题设定,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激起学生的想象、探索、发现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选择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教材教案,不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二、开放式教学在合同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设定开放性的教学问题

这是开放式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师生的纽带,是互动和开放的基本前提,师生通过解决一系列事先设定或临场提出的问题来实现教学目的。所以,设计问题极为关键。设计问题一般要注意把握以下要求:一是问题的选择要考虑到合同法教学的具体目标。这是问题设计应坚持的首要原则。二是问题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实际。三是问题必须能够引出合同法学习的概念和原理。四是所设定的合同法教学中的问题应尽量是开放、启发、有讨论价值的。这样可以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合同法教学问题情景中,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合同法的概念和原理,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五是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2.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贯彻“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围绕“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这一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具体可以从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来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一是自由分组,让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扮演好这个角色。二是制定规则,保证学生的学习分工和合作有序进行。三是创设氛围,使师生相互了解和熟悉,形成毫无偏见的良好氛围。四是分配任务,让学生在独立或合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五是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学习。六是教育评价,检验、评价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演好总导演的角色。在开放教学中,教师是总导演,这要求教师扮演好以下角色:一是教学设计师。整个教学规划和制度性建设由老师设定。二是学习引路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必然会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教师要把握争论焦点,掌控全局,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三是激励大师。掌握合同法众多抽象概念和原理,难度较大,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在所难免,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四是教学总结者。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使开放教学更加完善。

3.选择开放性教学方法

一是案例教学法和问答式教学法并用。通过设定典型案例,把枯燥的合同法概念和原则隐含于案例中。先由学生概括争论点,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揭示有关合同法律规则、原理及将之运用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

二是诊所法律教育法和练习法并用。诊所法律教育法是法学教育仿效医学界利用诊所供医生实习的方法。该方法运用于学生已掌握相应合同法概念和原则之后,通过模拟法庭,模拟律师办案来训练学生运用法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结合练习法,通过布置学生撰写作业,强化学生对相应合同法概念和原则的掌握与运用。

三是专题讨论法和课堂教学并用。提前布置专题讨论题,由二人以上的学生准备,让他们在讨论课上作报告,并经全体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分析总结,引出、讲解相关课程内容。以上教学法综合运用,能够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和开放,离不开“问题”这一纽带。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为师生互动和教学互动。而互动的全过程,始终围绕着问题而进行。问题的提出,意味着互动的启动;对问题的思考、反馈和回应,就是互动的展开;教师对问题的总结标志该轮互动的终结。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应拥有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能力

(1)教师应当树立开放式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能从各种教学法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学会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合同法开放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坚持贯彻师生平等,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与学生平等相处,保证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更利于培养学生必要的职业技能。

(2)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表现为:1)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不断激励和启发,鼓励他们提出批判性评价。2)具有筛选和整合信息材料的能力。3)能制定开放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问题,推动教学良性互动。教师把握争论焦点,掌控全局,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锻炼和提升能力。4)能与时俱进,满足开放式教学的要求。让开放式教学与时代同步,让教学成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欢乐世界。5)善于归纳总结。教师能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地总结经验。

2.应着力组建合同法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管理形式,是开展开放教学实践的基本单位。它有利于教师组织开展或学生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依托学习小组进行专题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教学活动。

学习小组的组建,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思想条件。要求学生具有共同的愿望、态度,能够产生心理认同、情感认同,这是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二是个性条件。拟成组的学生具有互补的优势和可能。三是组织条件。学生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召集者,是小组的核心人物,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全组的协同学习,是学习活动得以开展的保证因素。

3.应注重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教学实践基地是法学理论与法学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也是开放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我们曾先后创建了模拟审判、维权中心、法学研究所、法律服务所及相应实习基地等,为师生提供了教学实践平台,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局限性与教学要求广泛性的矛盾,既锻炼了法学教师,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合同法理论解决各种合同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训练。

4.应注重教育评价,这是促使合同法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的修复机制

我们认为,注重教育评价应至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价:

(1)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包括开放型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体现为师生交流民主化。教学气氛体现为“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讲堂变为学堂,多了动感、生气和活力,课堂成了学生情感交流、生命涌动的场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程度。由于合同法是由众多复杂的概念、术语、制度、规则和原则构成的,且枯燥难懂,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开放教学的一个重要成功之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合同法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参与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学生提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开放性教学的关键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敢问、善问、广问和深问。教师应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发学生问的潜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要把会提问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5)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包括:1)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包括会不会思考、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成功的开放教学不一定是看课堂上的热闹程度,更主要的是看学生会不会思考及思考的角度和深度。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学生运用合同法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6)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程度。开放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工作方式、专业水平都提出了挑战,有利于教师升华教改经验,提高教研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也是衡量开放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方流芳.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王利明.合同法要义与案例分析(总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张煌.合同法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http://www.cqdd.cq.cn.2004-11-08.

〔责任编辑:姚 丹〕

上一篇:地产广告策划范文下一篇:我们一起走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