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论文范文

2024-02-18

开放式基金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高级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业绩自由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一定的赎回压力可以激励基金管理人更好地管理基金,实现基金绩效和基金规模的良性循环。然而我国开放式基金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异象”,即业绩越好的基金越容易遭受巨额赎回。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这种“赎回困惑”进行解释,进而寻找出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赎回困惑 行为金融学

一、开放式基金赎回机制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申购或者赎回的基金。投资者的这种自由申购和赎回的的权力形成了基金市场上“优胜劣汰”机制——业绩好的基金能够得到更多的申购,从而扩大规模;业绩差的基金遭到大量赎回,规模逐渐萎缩,最终退出市场。由于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以基金资产为基础、按固定比例提取的基金管理费,所以在自由赎回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开放式基金在基金契约和监督契约安排方面更具优越性,基金管理人所要承受的竞争压力和提高收入水平的动力也更大,这有助于降低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能够在基金绩效、基金申购量、基金规模、基金管理人收入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种机制从本质上能够促进基金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也从根本上对整个证券市场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二、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困惑”

我国自2001年9月推出首只开放式基金以来,其数量、规模、质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投资工具。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共有开放式基金964只,资产净值合计20693.45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94.41%,份额规模合计25147.80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94.86%,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开放式基金都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赎回困惑”,即基金持有人在盈利状态下和在亏损状态下对风险表现出来的偏好与厌恶不同:基金业绩越好,基金持有人越愿意赎回该基金;基金业绩越不好,持有人越不愿意赎回该基金。投资者的申购赎回行为没有表现出“优胜劣汰”机制,反而促进了“劣胜优汰”。显然投资者的这种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并且对我国基金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今年这种情况继续上演。今年一季度股市回暖,基金也扭亏为盈。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已披露季报的39家基金公司旗下595只开放式基金一季度合计盈利285.47亿元,然而基民见好就收,一季度39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共出现594.03亿份的净赎回,净赎回比例为3.47%,595只基金平均每只基金遭遇1亿份的净赎回。一季度末,份额较年初增长的只有9家。盈利难抵净赎回,39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整体净值规模大幅缩水。

次新积极型股基中,业绩表现居前的基金净赎回比更高。根据海通证券数据,景顺核心、民生景气这两只成立于去年年底的基金,今年一季度净值涨幅分别高达13.69%、6.99%,居同类基金前十。而天相投顾数据显示,这两只基金一季度净赎回比均在80%以上。而从净申购的情况来看,净申购比在50%以上的基金均为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德盛货币A等3只基金净申购比高达200%以上。

三、行为金融学对开放式基金“赎回困惑”的解释

1、噪音交易

噪音交易指非理性地把噪音当作信息来进行交易。噪音交易者即缺乏理性的交易者,是对风险资产未来收益分布形成错误理念的投资人,他们可能因为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出现偏差,或是因为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而错误地评估了与收益相关的风险,并以此作出投资行为。一般认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较为理性,较少受行为因素的影响,而个人投资者受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限制以及一些行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与噪音交易联系在一起。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以个人为主,他们的投资行为较为短期,热衷于波段操作,很容易受风吹草动的影响而变更投资计划。当市场出现一些垃圾信息或谣言,噪音交易者便迅速赎回业绩好的开放式基金以实现收益,噪音交易行为的社会性又使得这种非理性行为逐渐放大,最终表现为整个市场的卖盈留亏的“赎回困惑”现象。

2、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处理证券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证券、继续持有赔钱的证券,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正是这种心理导致了人们长时间地持有赔钱的投资,而不是赚钱的投资。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困惑”现象也可以看作是“处置效应”在基金市场的一种表现。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上市公司素质普遍不高,绩优蓝筹股稀缺,所以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难以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股票投资组合,其结果只能是多家开放式基金重仓持有某一只股票情况的出现,这与开放式基金所提倡的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宗旨显然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业绩波动幅度极大,分红随意性强,使得开放式基金公司难以准确预测未来持有期内的现金收入流量,既不利于基金公司进行长远规划安排,也不利于基金的资产净值保持相对的稳定,其后果只会打击投资者持有基金的信心,无法形成清晰明确的心理预期,面对收益时的风险回避心理更加明显。因此,在当前的资本市场大环境中,投资者倾向于大量赎回绩优的基金,而继续持有亏损的基金。

3、心理账户

人们习惯把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进行归类,行为金融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账户”。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往往无意识地把一项决策分成几个部分来看,即分成几个心理账户。对于每个心理账户,投资者会采取不同的决策。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由于缺乏优质的上市公司,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结构趋同,使基金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基金的持股集中度越高,顺利出货、成功套现的可能性则越低,一旦发生风险,整个基金都将遭到重创。只要有一只基金大规模减持重仓股,其他基金也会效仿,所以大量的账面盈利对于未来基金净值的增长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净值的变化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走势的制约。投资者认识到这一点,便把开放式基金当做自己另外一个心理账户,在这个心理账户中,为了避免未来的流动性风险,尽早实现收益,必将趋于过早的赎回开放式基金。这种行为趋势在短时间内将很难受市场状况的改变或投资者自身投资组合的调整等因素而改变,从而使得“赎回困惑”现象很难扭转。

4、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源于人们的乐观主义,大多数人在很多方面对自己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前景都表现出过于乐观,在决策中表现为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进而容易忽视客观情况变化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对不完善和投资者素质相对不高,这一现象在我国投资者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在我国基金市场上,投资者总是过分依赖自己打听到的“小道消息”而轻视基金公司业绩报表等基本面的信息,而且投资者在过滤信息时总是关注那些能够增加“自信情节”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比如在市场高涨时期过分轻信分析师对于市场前景有利的分析,而忽视后市潜在的风险等。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想当然地认为前期业绩好的基金,后市上涨的空间比较小,而那些业绩差甚至亏损的基金更容易迎来反弹的机会。另外,大多数非理性的投资者在面对损失的时候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他们把这一损失归结为暂时的回调。这种非理性的心理造成了业绩好的基金赎回率相对较高,而业绩较差的基金赎回率相对较低的现象。

5、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即“从众行为”,指行为上的模仿性和一致性。羊群效应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是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多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私人信息的行为。

投资者由于受到噪音交易、处置效应、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等非理性心理的影响,在基金交易过程当中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常常会引起众多的投资者跟随和模仿,特别是相互接触、经常交流的人群中,“羊群效应”会更为明显,从而造成只要有投资者对某些表现好的基金采取赎回措施,则会引发其他投资者跟风的现象,进而发生大量的赎回。

四、启示

1、从政府角度来规避开放式基金“赎回困惑”

(1)完善资本市场,为开放式基金理性发展提供客观基础。政府要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投资对象,积极开发多种能够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只有当资本市场具有一定数量的较大规模上市公司和证券品种,市场容量和交易规模都比较大时,才能为开放式基金的顺利运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条件,才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为其长期投资提供有力的市场保证,降低投资者大规模普遍赎回的可能性。

(2)在全社会正确宣传开放式基金,提高人们对基金的社会认知水平,促进投资者理性投资。我国投资者目前还很不成熟,投资的经验水平尚待提高,有些投资者甚至把开放式基金当作又一个市场炒作品种。相关机构应在全社会正确宣传开放式基金,使更多投资者充分认识到开放式基金“专家理财,分散风险”的特点,认识到开放式基金更适宜进行中长期投资,是不同于股票的一种高级投资工具,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减少其非理性行为。

2、从基金管理人角度来规避开放式基金“赎回困惑”

(1)完善赎回机制,提高赎回成本,抑制赎回行为。由于开放式基金最主要的特点是可随时申购和赎回,资金的频繁进出会影响到基金管理人正常的投资运作,所以可以通过对投资者的赎回行为设立一些赎回规则,加大其赎回基金份额的成本,从而抑制其赎回需求。首先,可以设定赎回基金的费率随着赎回份额的增加而提高,使得投资者巨额赎回的成本增加。其次,可以规定投资者对其持有的单只基金每次赎回不得超过其持有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再次,设置每日赎回的最高比例限制,当发生巨额赎回时,基金管理人当日办理的赎回份额不得超过基金总份额的10%,对其余赎回申请可以延期办理。最后,设置T+N的清算制度,规定投资者提出赎回申请到清算交割有一段时间(3天或5天)的资金冻结,这样一方面会提高投资者的资金成本(赎回成本),抑制赎回,另一方面也能给基金管理人缓冲的机会。但是,要特别注意到,自由申购和赎回是开放式基金优越于封闭式基金的主要优势所在,这些方法在降低开放式式基金巨额赎回风险的同时也削弱了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机制带来的自由灵活性。因此,在提高赎回成本时要注意权衡一个最优的范围,防止过分提高成本造成抑制开放式基金的发展。

(2)对基金持有人进行清单管理,建立赎回预测机制。实际上,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只能减少基金赎回,而不能完全避免赎回,因此基金应当建立赎回预测机制,为应对赎回做好准备。据此基金管理人要建立基金投资者清单,根据资金来源、持有动机、对证券市场的敏感程度、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对投资者进行以分类,制定出一份对基金表现最敏感的投资者在未来一段时期的赎回要求并定期加以评估,随时与之进行沟通,对可能产生的赎回进行测算,以做好应对措施。当各种可能引起大规模赎回的因素无法避免时,基金管理人就应该积极做好应对赎回的准备。

(3)做好投资者行为研究,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培养中长期投资群体。行为金融学认为,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还应当了解投资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中出现的高比例赎回率,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投资者存在着心理偏差,如果基金管理人做好了投资者行为研究,了解投资者的非理性心理,就能及时与投资者进行沟通,纠正其非理性心理,培养健康的投资心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非理性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并且培养出一批中长期的投资群体。

【参考文献】

[1] 陆蓉、陈百助、徐龙炳、谢新厚: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选择——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常现象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6).

[2] 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罗剑、汪淼:从行为金融角度浅析基金赎回异常现象及对策[J].经济师,2005(2).

开放式基金论文范文第2篇

从2季报公布数据看,基金整体表现出减仓操作,各类基金业绩的差异绝大部分依赖于减仓力度大小,基金选股能力差异没有有效体现,另外整体转向防御型投资策略,增持抗通胀和抗周期行业,而相应减持受宏观经济影响较突出的周期性行业。

概述

2008年2季度股市继续大幅下跌,且呈现出各类板块普跌现象,投资者对未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类负面信息表现出恐慌情绪,基金在本季度的操作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从本次2季报公布数据看,基金整体表现出减仓操作,各类基金业绩的差异绝大部分依赖于减仓力度大小,基金选股能力差异没有有效体现,另外基金整体转向防御型投资策略,增持抗通胀和抗周期行业,而相应减持受宏观经济影响较突出的周期性行业。2季度股市的下跌也伴随着基金操作行为的重要转变。

2008年2季度末共有5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62只1基金公布投资组合。其中封闭式基金34只(包括31只老封闭式基金和3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大成优选、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建信优势),开放式股票类基金有243只(含指数基金和ETF、LOF),货币基金40只,债券类基金40只(含保本基金),QDII基金5只。本次有18只新基金首次公布季报,其中1只为封闭式基金,6只为开放式偏股型基金,11只为债券类基金。本报告主要针对国内股票类基金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析。

资产配置:基金仓位已经降至较低水平

基金主动减仓

08年2季度末所有股票类基金整体加权平均股票仓位为71.88%,较上季度末的75.88%继续大幅下降,分类型看,封闭式基金平均仓位为62.28%,较1季度末的59.17%在绝对数值上看有增加,但考虑到4月份封闭式基金的集中大比例分红,实际封闭式基金在2季度有减仓操作;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3.01%,较上季度末的77.96%下降近5个百分点;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65.73%,较1季度末的72.47%下降近7个百分点。从对比可以发现,目前仓位水平最低的是封闭式基金,其次是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和开放式偏股型基金,而2季度仓位下降幅度也基本是这个顺序。

与历史仓位相比,目前基金整体仓位水平已经与2005年基金平均仓位水平接近,基金再大幅主动减仓可能性下降。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封闭式基金仓位水平降到历史低位,封闭式基金在不考虑资金流动性影响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仓位说明封闭式基金对未来市场表现比较谨慎,而历史上看封闭式基金做时机选择并不积极,大类资产配置调整也不灵活,因此本次大幅降低仓位可能是作为长期投资调整,并不会在短期内受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所改变。__这可能也能代表开放式股票基金的投资态度,这将成为下半年基金谨慎投资的写照。我们认为下半年基金在整体仓位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主要操作是调整持仓结构,使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增强。

从股票仓位的历史变动上看,2008年2季度基金平均股票仓位已经降到2005年股票仓位的平均水平,这反映出目前基金已经进入熊市投资阶段。而本次封闭式基金降仓幅度和速度均较大,可能与其规模固定容易形成投资决策有关。另外,目前开放式股票类基金结构有较大改变,07年牛市环境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发行较多,使得目前开放式股票类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占比加大,而受基金契约限制股票型基金仓位必须在60%以上,这无疑使得开放式股票基金的仓位下限上移,如果考虑这个因素的话,目前基金的仓位水平可能已经达到历史较低水平,基金再次大幅减仓动力较弱。

将基金资产划分成股票资产和非股票资产来看基金主动减仓程度,2季度封闭式基金股票资产下降比例为48.50%,非股票资产下降比例更高主要是分红导致现金支出增加,考虑这个因素封闭式基金仍有较大主动减仓操作。而开放式股票基金股票资产下降幅度为25.88%,较股市下跌幅度大,也高于股票基金净资产下降幅度,且债券投资比例增加,因此可比开放式股票基金也有主动减仓操作。新基金的建仓速度明显放慢,且增大了债券投资,也表现出新基金投资谨慎的态度。

仓位分布继续下移

伴随基金整体仓位的下降,基金仓位分布也出现下移趋势,目前基金仓位在60%-70%的数量占比最大,而上季度这个数量占比最大区间是在70%-80%。从两个季度仓位分布占比图形变动可以看出,基金仓位分布向下移动趋势比较明显。

从单只基金持仓水平看,共有22只基金2季度末持仓水平高于90%,较上季度数量明显下降,而这22只基金中ETF和开放式指数基金占有16只,且仓位最高的前9只基金均是指数基金,这也是基金产品差异的不同。对主动投资股票基金,目前海富通股票、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海富通风格优势、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中邮核心优先、信达澳银领先增长等股票仓位超过90%。

行业配置:防御特征显著

行业转向防守型

基金在2季度投资真正转向防御性投资,一方面仓位下降以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则是调整持仓结构,转向业绩增长平稳和受宏观调整影响较小的行业是本次基金行业调整的重要方向。

基金在行业变动上主要体现在大幅增持采掘业、医药生物和电力煤气和水板块,而相应大幅减持房地产、社会服务、木材家具、机械设备和金属非金属行业,目前处于较高超配的行业是采掘业、食品饮料和批发零售,而明显低配的是金融保险和电力行业,从历史数据对比看,虽然基金大幅减持房地产行业但其超配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而金融保险业则处于历史相对配置较低水平,基金在后期操作可能重点放在调整持仓结构上。(对各行业基金在各季度的投资比例和市场标准配置比例对比,可以参看工作底稿中的数据表)采掘业的大幅增持是基金对煤炭行业的重点配置,而食品饮料和批发零售一直是防御性板块,在市场不确定环境下这两个板块的超配比例一直较高。历史上看,基金超配和低配行业可能对行业后期变动有影响,在基金低配较多的行业中如果后期基本面变化好于预期将会有较好表现,而基金超配的行业则面临着估值水平过高的风险。

基金调仓对行业表现影响增强

2008年2季度基金对行业投资的变动直接反映在各行业收益表现上,也可以说2季度在单边市场下跌中各行业表现差异与基金的整体操作有直接关系,这也反映基金成为2季度市场表现的主力,其它类型资金对市场参与力度减弱。

基金增持幅度最大的采掘业获取超额收益最高(这里超额收益是与沪深300指数收益对比),而减持幅度最大的房地产也相应表现出最大的下跌幅度。从各行业表现和基金行业调整幅度对比看,金融保险和农业板块基金增持比例较低,但两个行业表现相对较好,这可能与其它资金对这两个板块有增持有关。电子和综合类行业基金调整幅度不大而行业表现相对较差,也反映基金在这两个行业主导力不强,从这些对比可以看出基金与其它资金对各行业的配置差异。

股票组合:集中度提升

集中投资应对风险

2008年2季度基金表现出较强的熊市投资特征,持股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均提升,以应对股市下跌风险。但从绝对数值上看,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仍低于2007年初水平,但行业集中度已经处于相对高位,这可能与目前基金数量增多,基金投资风格已经有所区分有关。

集中度的提升反映出基金认为目前市场风险仍较高,集中资金投资可以应对市场风险。但我们也看到对于一些稳定性行业,如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本身市值占比较小,股票流动性较差,因此对于资金规模已较大的基金配置意义降低,这也是基金目前不可能再回到2005年的情况即基金群体的“抱团取暖”。在精选个股的情况下,行业特征和差异仍较大,因此集中投资优势行业适度分散个股是目前最好的投资策略。

2008年2季度基金核心资产数量下降到49只,同时重仓股数量下降到357只,这反映出目前基金在持股集中度上升的过程中加大了对重点个股的持有,减少投资范围,抓住优势个股成为基金目前的操作方向。从基金交叉持股的前20只股票的集中情况看,2季度与1季度持有集中度比较接近,说明基金对大家一致看好的个股仍保持了较高的持有量。

减持钢铁,增持二线蓝筹

在08年2季度基金重仓股中减持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银行和钢铁股,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唐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增持幅度较大的是中信证券、长江电力、浦发银行和中国神华等。

目前基金的前十大核心重仓股中已经加入了如贵州茅台、苏宁电器、盐湖钾肥等业绩稳定增长的防御性股票,且基金持有量均较大。这也反映出目前基金仍以防御为主的投资思路。

基金经理观点汇总:谨慎乐观,重视选股

我们汇总了本次公布季报的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工作报告(详见2008年2季度基金经理工作报告汇总),这里我们简单汇总一下基金经理观点。

对市场看法:目前市场估值已经处于合理区间,再大幅下降可能性降低,但估值合理并不是被低估,因此目前市场环境并不会出现立刻转暖的情况,市场在上半年单边大幅下跌后,可能会选择振荡调整来逐步消化未来的不确定性。

对行业看法:防御投资仍是主要观点,对稳定增长的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仍看好,同时对于受益于资源价格改革的行业会加以重视。

对个股看法:精选个股成为下半年的主要任务,在上半年基金可以靠仓位制胜,下半年的差异则更大体现在选股上。目前市场整体估值相对合理情况下,个股的估值水平差异较大,一些优质个股价值可能被低估,大多数基金都表示将在下半年重点挖掘这些被严重低估的个股,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开放式基金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利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能够助推其早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可能会遇到交叉持股、被认定为关联方等事项,影响其转型升级的顺利推进。上市公司在设立并购基金之时,只有规避掉可能的风险点,才能实现其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早日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基金;风险点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极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在我国经济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经济现阶段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投资驱动型的经济模式造就我国经济过去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该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现在面临着产能过剩、竞争力不足及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污染等突出问题,亟待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处于转型升级的最前沿。

上市公司不论是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还是产业链条的调整上,都有提升公司价值的内在需求。上市公司基于自身的资金实力,选择并购标的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实则难以达到最初的战略目的。上市公司通过与PE机构合作设立并购基金,运用私募机构成熟的并购经验,结合自身产业运营能力,达到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并购理想标的成功概率。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中,鼓励企业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重组活动。在2014年证监会新近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取消行政审批(不涉及借壳上市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且鼓励上市公司与有关机构合作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重组。国家在最近几年连续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显现出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也预示着在政策层面上助推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重组活动。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已渐成潮流,在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及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好的政策推出,在其初期都会存在政策的不明晰,上市公司开展业务时亦处于摸索之中,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到并购完成装入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风险点,如果这些风险点不能有效的避免,会阻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顺利推进,导致上市公司大的战略不能有效的实施。

二、文献综述

陈忠勇(2013)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在并购重组中的所具有的意义,并提出了并购基金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金玮(2013)研究了“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指出并购基金有利于并购的成功概率,且在外汇管制严格的背景下为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提供帮助。张驰(2014)研究了“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认为该种模式下的并购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提高并购的成功概率。范硕(2014)研究了“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从双方角度出发,分析了产融结合的原因,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段旭凌(2016)研究了天堂硅谷和大康牧业联合设立并购基金的案例,指出并购基金的必要性,但是在并购基金运营管理等方面有待提高。马才华(2016)对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股价效应进行研究,指出并购基金具有短期正向的股价效应。何孝星(2016)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不仅具有明显为正的股价效应,并且杠杆水平高的公司拥有更明显的股价效应,相关行业并购比不相关行业并购具有更明显股价效应。

基于国情的不同,在国外尚缺乏相关并购基金模式研究文献可供参考。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并购基金的模式、动机、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短期的股价效应等,但对并购基金设立到标的装入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研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研究,以期能使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过程中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最终顺利实现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顺利转型升级。

三、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并购基金在国外已经形成成熟的市场,但在国内有关并购基金的设立在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由于我国并购基金刚进入成长阶段,上市公司在设立并购基金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可以借鉴的蓝本,所以只能依照于普通的PE基金来进行组建。对于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来说,缺乏一套运行良好的内控制度,且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也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么在并购基金设立到并购标的装入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点,对并购基金的顺利推进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影响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根据本人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结合往来案例分析总结的经验,及问询政府监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总结出并购基金设立到并购标的装入上市过程中可能风险点。

1.决策机制的合理性问题

上市公司借助于并购基金开展并购的主因之一即是利用杠杆达到并购标的的目的。上市公司在并购基金中的出资比例较低,但通常并购标的主要退出方式是装入上市公司,在并购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以下简称“投委会”)中上市公司谋求标的退出时的一票否决权。上市公司委派在并购基金投委会中的委员拥有标的退出时的一票否决权,此时上市公司成为并购基金的对手方,其有权利要求并购基金强制按照自己的要求将标的转让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只是并购基金投资人之一,其他基金投资人的利益如何在标的退出时得到合理的保障。通常上市公司主要以发行股份收购并购基金所持标的的股份,此时上市公司如何保证发行股份定价的公允性,这也将成为并购基金各方投资人博弈的重点之一。

2.标的优先收购权和回购义务的不均衡

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主要目的就是围绕上市产业链或其转型升级开展并购业务,因此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通常会有优先收购权的要求。如果上市公司拥有对并购标的的优先收购权,那么就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样对并购基金其他合伙人保持公平。在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时,如果承诺收购并购标的,则可能出现并购标的发展态势不符合上市公司的收购标准,或者受到来自证监会的监管压力等造成不能收购并购标的,上市公司需要承担可能造成的风险。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规避掉收購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如果把并购标的后期的发展态势中不利因素都归因于上市公司,那么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初衷就不能有效的实施。

3.利用内幕信息或进行市场操纵

上市公司主导设立并购基金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等,在并购标的培育成熟并准备装入上市公司之时,如何保证标的装入上市公司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隔离,防止内幕消息的被利用或操纵市场境况的发生。如果并购基金所制定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将极有可能导致被证监会认定为利用内幕消息谋取暴利或操纵市场的嫌疑。

4.被认定为关联方

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到并购基金的设立越来越普遍,大股东的参与无非是为了获取并购标的在装入上市公司前后估值之差或者进一步巩固大股东的控股地位等。但在上市公司成立并运营并购基金的过程中,可能被证监会认定为关联方,从而导致并购标的被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大股东新持有股权的锁定期、表决权的回避以及标的未来业绩补偿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重大限制。

5.被认定为交叉持股

上市公司通过外延式扩张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风险低、效率高、杠杆高等效果,通常与私募机构联合成立并购基金。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并购基金持有并购基金的份额,并购基金并购标的培育成熟之后,在符合上市公司标准的前提下装入上市公司时,并购基金又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从而出现“交叉持股”的现象。当上市公司和并购基金之间出现“交叉持股”时,在标的装入上市公司之时会受到证监会的问询,极有可能增加通过监管审核的难度。

四、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风险点的规避

1.决策机制的合理化

上市公司在并购基金谋求一票否决权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服务于其自身的发展战略,那么在标的的选取、标的的并购时有必要拥有一票否决权。但是在并购标的培育成熟,如果投委会决议将标的装入上市公司时,此时上市公司派往投委会委员要进行回避;如果并购标的培育未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则放弃将其装入上市公司,此时上市公司没有动机谋求一票否决权的必要。

2.标的优先收购权和回购义务的均衡性

上市公司的优先认购权和回购义务不能一概而论,要对其优先认购权和回购义务在成立并购基金之初进行权衡。上市公司在享受并购标的优先认购权之时,要保障并购基金其他合伙人的基本利益。在履行回购义务时,上市公司也会对培育成熟的标的有一个基本的认定标准,即是保障上市公司收购风险处于可控之下,也是对基金管理人管理并购标的时的内在要求,促使其勤勉尽责,提升并购标的的内在价值,以达到各方的认定标准,实现共赢。

3.规避被认定为利用内幕信息或进行市场操纵

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时及之后的管理过程中,并购基金关联方应当严格按照证监会的规章制度要求,及时做好信息的披露工作;在并购基金并购标的时及标的装入上市公司时,有关敏感性信息要控制在尽可能少的人之中,切勿外传。

4.规避被认定为关联方

在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到并购基金时,根据证监会的规章制度及对现有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规避被认定为关联方的一些措施:(1)并购基金合伙协议要约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应放弃其表决权,仅仅作为财务投资人,谋求投资收益;(2)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LP时,应少出资或不在并购基金中出资,以确保出资比例足够低;(3)上市公司大股东在GP 中的份额较低或尽量不持有GP份额;(4)上市公司大股東尽量不在并购基金中担任要职,且不谋求控制并购基金。

5.规避被认定为交叉持股

根据证监会规章制度及对已有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规避被认定为交叉持股的一些举措:(1)并购标的在装入上市公司时,并购基金不以换股的形式退出;(2)并购标的在被装入上市公司之前,上市公司退出其在并购基金中的基金份额。

五、结论

一个国家建设资本市场的初衷,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为其国民谋福祉。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是为了服务于上市公司产业链的调整或产业的转型升级的需要。上市公司在设立并购基金之时,只有规避掉一些可能的风险点,才能顺利实现其战略目的。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是为了其更快、更好的发展所需,也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陈忠勇.利用产业并购基金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研究[J].财会学习, 2013(08): 62-65.

[2]金玮. PE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作用、影响与发展趋势——理论、实务与案例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04): 41-47.

[3]张弛.上市公司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并购基金:运作模式、动机及风险[J].会计师, 2014(13):5-7.

[4]范硕.产融合作式参股型并购基金:发展动因、模式与争议[J].浙江金融, 2014(04):66-70.

[5]段旭凌.大康牧业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6]马才华,马芸.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事件短期市场价值效应检验[J].财会月刊,2016(04):120-123.

[7]何孝星,叶展.并购基金是否创造价值?[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5):50-60.

作者简介:

周明威(1990-),男,当前职务:硕士研究生,学历:在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开放式基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住宅维修基金,基金管理

一、住宅维修基金概述

住宅维修基金包括住宅共用设施专用基金和住宅本体维修基金。住宅共用设施专用基金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不得挪作他用。其中,共用部位包括:住宅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户外的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是专门用于共用设施设备大修的资金,包括:电梯、天线、照明、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住宅维修专用基金实行“钱随房走”的原则,房屋转让时,账户里的余额资金也随之转移给房屋新的产权所有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所有权人决策、政府监督的原则。

二、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住宅维修基金处于空白状态。旧式的商品住宅和已出售的公房维修基金收取率低,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广大业主观念上没转变,认为房子买了维修的事属于国家或单位负责。

2.住房维修基金部门的核算不合理或不公开。由于住房维修基金关系到产权单位、开发单位、广大购房者和物业公司等利益,因此各地住宅维修基金的管理主体由上述情况的不同也不尽相同,这些必将影响到住房维修基金核算的及时、准确。《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商品住宅的业主、非住宅的业主按照所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情况,合理确定、公布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并适时调整。”这意味着要求各地要定期公布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这就存在不合理之处,众所周知,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和地基地质状况、地段交通环境、楼层屋数、楼层层高、景观标准、气候环境、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以地方定期分布的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为基准进行缴纳,显然将上述因素都视为相同,这就会导致不同地基地质状态的住宅、不同小区的住宅、不同施工单位承建的住宅、不同建设单位开发的住宅都要交纳相同的维修基金,而它们每平方米造价显然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小区不同两栋同层高同层数的住宅由于地质状况的不同,每平方米造价会相差很大。由于以上因素的不同,它们的致损因素、机会与实际维修成本都会相差很大,这显然是吃大锅饭的方式。

3.目前住房维修基金的财务会计报告不统一、不规范。而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住房维修基金营运进行监督的需要,更是企业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

4.住房维修基金的审计监督及查询、对帐制度还需待加强。住房维修基金来源于百姓,而不是来源于财政,因此其应真正用在百姓的住房维修上。

5.住房维修基金利息结算未落实好。住房维修基金存入住房维修基金专户之日起按规定计息,而住房维修基金计息收益转作住房维修基金滚存使用和管理,但不少住房维修基金的管理主体,哪怕结算了也未将计息净收益转作住房维修基金使用和管理,或者并没有按规定将住房维修基金利息按年度结算,这都对广大业主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

6.住房维修基金挪用现象存在。在政策还有被修改之前,住宅开发商可以代收代缴住房维修基金。一些开发商在帮助业主办理住房维修资金手续时不经允许就擅自截留或挪作他用,开发商代收住房维修基金,在完全办理完房产证之后才将资金转到专项帐户上,就导致了资金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有时甚至导致住房维修资金和银行实际存款之间存在较大数目的缺口。

7.住房维修基金监管力度不够。使用不容易,而大量的闲置资金,又给贪污腐败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一些内部机制不完善的机构将住房维修基金用于投资风险大、安全性低的项目,给住房维修基金能否安全使用带来很大的隐患和威胁。

三、住宅维修基金管理措施

1.完善相关专项法律法规。购房者交纳了维修基金才准许购房者办理产权证明,这样才能保证新售商品住宅维修基金收取率。法律法规还应完善到房屋產权转让、过户手续办理也要看维修基金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包括老式的商品住宅和已出售的公房根据所在地房管部门核算情况交存维修基金,保证住宅的使用寿命。

2.加强维修基金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应减少对住房维修资金使用的行政干预,着力培育业主自治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以业主、业委会、主管部门多层面的监管制度,并对违规使用维修资金、超过法定期限不予维修的行为及时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是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一种发展趋势。业主可以通过建筑安全评估机构、监理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物业管理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介入,共同参与、监督维修资金的管理使用,将维修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并做到价格合理、使用分摊合法。

3.有效实现住宅维修基金的保值增值。住房维修基金要得到更好的保值增值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而且还与管理机构的投资决策水平息息相关。根据经济形势,住房维修基金可用于国债的现货和国债回购、新股认购等。

4.简化住宅维修基金的申报程序。政府制定相关法规,简化在住宅维修基金的申请程序,以方便居民使用住宅维修基金,同时政府应该是制定规则,提供必须的公共服务,履行监管。

随着住宅维修基金归集规模越来越大,引起广泛关注,申报程序繁琐,欠缴迟缴,监管力度不够,保值增值得不到有效实现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出台相应专项法规,设立统一的机构等加强对住宅维修基金的管理,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邮箱:378989981@QQ.com 手机:13903757781

开放式基金论文范文第5篇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内涵

尽管国际上对主权财富基金定义存在争议,但可以做以下理解:(1)主权财富基金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2)主权财富基金的来源存在区别:一是石油商品基金。由于石油等能源价格和矿产价格总体持续走高,中东国家及其他地区能源出口国获得丰厚的石油收入,这些资源出口大国利用这些收入建立主权财富基金。另一种是非石油商品基金:它来源于国家在非石油方面的巨额贸易顺差,东南亚国家是其中的典型。(3)主权财富基金政策目标的差异。根据主权财富基金实行政策目标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稳定性主权财富基金。主要由自然资源富裕的国家设立,目的是用来使预算和经济免受商品价格(往往是石油价格)的影响。这些基金在财政收入充足的年份进行资产积累,以为收入欠佳的年景做相应准备。2)冲销型主权财富基金。一些国家和地区为缓解外汇储备激增带来的本币升值压力,便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分流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冲销市场过剩的流动性。3)储蓄型主权财富基金。主要目的是积蓄当代财富,为子孙谋福利。

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面对的困境

1、一些外国政府的所谓“主权财富基金威胁论”

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国际机构对主要来自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感到忧虑,常常以国家经济安全为由,抵制主权财富基金的进入。他们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在成为所投资的东道国公司股东后并不完全追求盈利,而是有着政治和其他动机;同时由政府控制的主权财富基金将利用自身特殊地位危害到东道国政府的主权。

2、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挑战

中投公司将面临收益率的挑战。财政部通过发行债券,向央行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运用。从基本的资金成本看,发债的筹资成本加上可能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大约在10%左右。而20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机构要持续保持这样的投资收益率并不容易。如此巨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运作,必然会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关注,很难维持匿名性与私密性,因此投资成本会很高。另外,中投公司如果大量投资于石油等能源、原材料战略领域,保持稳定的收益率,往往会引起东道国各方的猜疑,带来无形阻力甚至公开敌意。而且一些发达国家还对外资并购设立了一系列的投资限制条款,这种限制还有蔓延至发展中国家的趋势。

3、风险管理和退出机制的安排

市场化商业运作必然带来风险。当初中投公司用30亿美元购入美国黑石集团公司9.9%的股份,一个月以后,随着黑石集团股价一路走低,中投公司账面亏损达到20%。虽然股价的涨跌和账面盈亏并不重要,也不能排除未来或不久的将来会获得更多的盈利,但给予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所担心的是,如果中投公司出现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容易把损失归类为政策性亏损,将会出现预算软约束的典型现象。

4、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的约束

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的成功经验表明:在进行多层次外汇储备管理的过程中,都对外汇资产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建立了复杂的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并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有章可循。作为中国外汇管理基本法规的《外汇管理条例》,对外汇储备的使用没有规定。另外,《公司法》也没有牵涉到外汇投资公司的条例约束。因此。中国非常有必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以规范和控制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运用。

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策略

1、避免政治化投资,降低投资的政治风险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壁垒就是金融保护主义。东道国往往以国家经济安全为由抵制或者违约,使得投资造成重大损失。某种意义上,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面临政治环境的考验,尤其是我国。中国崛起给西方国家造成很大冲击,中投公司在他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中投公司在投资过程中尤其要考虑政治上的风险。一方面在投资区位选择上,重点考虑对与我国关系处理得比较和谐的国家进行投资,同时谨慎对待战略资源投资如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不要激起东道国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另一方面在经营策略上,要增强透明度,增强东道国的信任。可参照挪威央行的NBIM主要经验:不谋求控股地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投资,不涉及私募股权投资;在投资组合变化后适时披露信息。中投公司要低调处理投资行为,避免政治干扰,尽可能降低政治风险。

2、实行有效的公司治理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

公司化运作是中投公司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管理体制上要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仿效国际金融市场私人投资公司组织,突出董事会与专业投资委员会的核心决策职能与自主权,权责利明确,按照组织结构的精简与高效进行人员有效配置。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专业化人才,实施战略管理。中投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大都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行政背景较强。虽然这些人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学识水平,但大多数不具备国外金融衍生品投资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的背景。为了追求更好的绩效,可以借鉴美国著名大学投资委员会的做法,把大部分资金优先委托给国内或国外真正高资质、具有国际经验和发展潜力的专业投资管理人,进行专业化管理。

3、投资多元化,进行风险投资组合

主权财富基金必须重视风险及其防范,对风险进行测度和防范是科学投资的前提和关键。投资品种按照风险从低到高的顺序逐渐扩展,包括:国债、政府债券、机构债券、货币市场产品、房地产金融产品、公司债券、实业公司股票、金融公司股票、金融衍生产品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开展直接投资。主权财富基金进行投资时,一定要审慎,积极采取和研究先进的风险计量和评估技术、工具,进行风险投资组合,尽量达到较小风险和较高的稳定收益。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投资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经验,设立中投公司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成立内部风险控制部门,每周评估公司的投资风险,每天评估下属基金公司的投资风险,内审部门按期轮回审计公司各部门,法律部门负责监督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4、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中投公司的投资行为

现在各国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例如,韩国专门制定了《韩国投资公司法》,对韩国投资管理公司运作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规范外汇投资公司的行为,明确其职责,而且也将增强其在国际市场活动的透明度。因此国家有必要为此专门制定法规,可以考虑制定《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提高资产质量和投资收益,加强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促进外汇投资公司的健康运行,从而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要认真研究主权财富基金造成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主权财富基金母国与投资的东道国之间的投资协定,实现双赢的目标。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责任编辑 仲仁)

上一篇:封闭式基金论文下一篇:开放式股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