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为服务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出口、贸易产业而创办的中国服装设计教育,能否给加速向创造型转变的服装制造业输送设计人才、创新力量,一直是产学双方企盼的。

应邀参加了多个高校服装毕业设计展后,我纠结了起来:毕业生用设计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学习业绩,学校通过毕业展来检验教学情况。高校毕业设计作品展作为学校内部的一项常规教学活动,无可非议。但当学了四年服装设计的本科生或读了七年服装艺术设计的研究生们,最后从出与服装设计相关工作者不到10%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确有必要反思一下。服装毕业设计展,如何才能秀出市场的关注度呢?

服装设计工作,是项动手能力较强的实践活动。一些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办学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装高校,将毕业设计展这项教学活动,打造成了围绕产业创新需求设计作品,促进教学与产业对接,人才与社会对接的重要实践活动。据悉:拥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法国SSMOD服装设计学院,将每年的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下一季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毕业作品与社会流行的时尚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设计的作品得到了企业和市场的检验,更让企业在对毕业生专业水准了解的基础上,促进了企业与人才的融合。

如今国内许多服装高校的毕业设计展都在邀请服装企业观摩,希望企业能从中挑选一些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但由于一些高校的设计教学贴近市场需求不够,有些学生的设计作品概念性大于实用性,有些高校设计教育没把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重要考评位置上,一些学生的设计创意好、概念新,但作品基本要请裁缝帮忙制作,难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由此使得企业对毕业设计展关注度逐渐下降。

广东政府针对服装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组织教育部门与服装行业组织,联合举办了“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将毕业设计作品的发布会场,设在服装企业聚集的市场上。利用这个平台,让准服装设计师们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吸引全国服装高校到广东展示设计成果。此举不仅为广东服装产业提供了更多挑选人才的机会,也为服装高校了解产业需求推荐毕业生创造了条件。正是这种服务产业的观念,“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平台得到了企业的支助,吸引了越来越多服装高校的参与。

由此百观,服装高校毕业展要想引起产业的关注,首先要有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秀的胆量和资本。从关门教学生概念,到组织毕业生紧踏流行脚步,围绕市场需求研发时尚商品;从毕业展秀给老师、同学看,到让产业和消费市场来检验作品的创新价值,其根本还在于教学理念的转变。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发展,充分推进“212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出特色的客观需要。为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学校坚持育人为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既重视专业、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又重视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和企业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主要方式

采用“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三、合作内容

服装工艺、制版与设计方向初、中级人才。

四、领导小组及专业委员会名单及职责

1、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祥生

副组长:邱德欢、刘家源、杨品前、陈旭鸠、肖玉珍成员:王学军、邱小芸、张小明、相关班级班主任职责:

①研究、确定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和步骤

②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③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相关机制,加大宣传力度。④每学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⑤对需要资助或奖励的学生,提供资助或奖励的意见和方式。⑥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关报告会。

⑦参入实际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和管理。

五、时间表

1、7月上旬,组织招生,大力宣传;

2、8月10日前,成立领导小组、专业委员会;

3、8月15日前,制定教学计划(含实习、见习、顶岗实习、就业等);

4、8月20日前,提供教材目录并征定教材;

5、8月20日前,确定班主任,任课教师;

6、9月1日,对学生进行考核,确定学生;

7、9月10日前,企业文化教育;

8、9月----次年3月,组织教学

9、3月----6月,到企业顶岗实习

10、6月初,考核,并安排就业。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蒙古族服饰元素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不仅可以体现蒙古族特色,同时能够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不仅能够让人对蒙古族文化进行了解,同时能够在对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以更加贴近的主流审美,从而更好地拥抱当代文化,并依托蒙古族服饰元素让现代服装设计焕发出更为鲜活的活力和气息。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元素;现代服装;设计;典型文化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计划编号:NJZY9358)。

一、蒙古族服饰元素

对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梳理发现,其具有文化性、禁忌性、实用性、宗教性、多样性等特点。在蒙古族服饰元素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元素就是通过刺绣这一考验手法的方法对民族服饰独有的特色进行体现。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蒙古族较为喜欢能够代表纯洁、吉祥和幸福的白色。对蒙古族服装元素进行分析发现,其还存留着外来民族文化的痕迹,保留了很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蒙古族服饰的款式造型

蒙古族受到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蒙古族的服饰大多数是袍,其具有色彩绚丽、宽松舒适、简洁流畅等特点。袍也不是单单的一种,其有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四种,同时,不同的袍结构包含的也较为复杂,直身、大襟、连袖、短袍以及坎肩都是其内含的主要元素,但是,从整体来看,整体呈现的是H型轮廓造型。蒙古族服饰不仅关注整体的造型,同时也对局部的造型较为关注,在蒙古族服饰设计过程中,内含圆角立领、方襟、马蹄袖等,同时,在小的局部如领口、袖口、开衩的边缘处都会根据衣服的特点以及季节进行装饰。

(二)蒙古族服饰工艺

对蒙古族服饰的工艺进行探究,发现其较为主要的一个技法就是镶边,通过在衣服的领、袖、大襟、开衩、下摆的部位进行镶边,在提高衣服整体美观的同时,也赋予了衣服更多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衣服上通过贴花、盘绣、刺绣技法多用于摔跤套裤、帽子边缘、靴口、褡裢等服饰用品上,从而让整个服饰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美观。

(三)服饰图案

蒙古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所以,蒙古族有很多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纹样图案。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属于蒙古族的服饰图案以及纹样已逐步转变成了具有艺术特征的图形,因此各种生活用品、配饰、服装上都被魅力的图案所覆盖,同时,这些图案也常常被用作服饰图案。

二、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一)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将能够反映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服饰元素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当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的服饰元素能够很好地对蒙古族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播,同时,在艺术视觉上将蒙古族服饰元素的情感特征在现代服饰中进行体现。服装是人体的“软雕塑”,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当中,能够更好地刻画现代服饰,是现代服饰细节刻画的点睛之笔。对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分析发现,蒙古族服饰在设计中通常秉承的是经济、实用、美观的基本原则。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同時审美较为多样,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蒙古族服饰需要在设计上不断地进行风格转变,设计上力求大道至简。在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当中,需要传承蒙古族服饰元素的美好精神寓意,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让蒙古族的典型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绽放不一样的色彩。

(二)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为了更好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运用蒙古族服饰元素,让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现代服饰更加受到现代人的热爱和追捧,需要根据穿着者的芳龄、形态、场合选择服饰元素,如纹样搭配。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喜欢简约美,所以,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让服饰元素在色彩、材质、造型上与整体相和谐。

形式美。蒙古族服饰元素中的色彩、线条、外观造型等都能够给人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刺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融入不同的蒙古族服饰元素能够体现不同的特征,曲线给人以畅达、律动,三角形给人以稳固的感觉,圆形给人以饱满感。

装饰性。蒙古族服饰元素中的造型、色彩以及工艺手法等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通过在服装设计中合理运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不仅能够将蒙古族的服装元素所传递的文化进行传播,同时能够整体增加衣服的美感,发挥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装饰性作用。如詹巴迪斯塔.瓦利的女装系列中合理运用了蒙古族服饰元素提高了作品的美学价值。

詹巴迪斯塔·瓦利女装中大量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不仅体现了蒙古族的文化价值,运用色彩中的明度、纯度、色相间的关系,从而让整个服饰的色调和层次都更有感觉,同时,让衣服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也提升了整个服装的广度和深度,让服装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以及艺术性。

(三)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面料创新应用

蒙古族服饰中较为重要的要素是色彩、面料以及款式。蒙古族服饰都较为厚重,冬季袍服所采用的面料是貂绒皮、麂绒等,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市面上现代服饰设计中虽然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但是所采用的面料基本都是采用较为成熟的人造制品,能够在保证美观的基础上保护自然动物。人造的麂皮绒不仅能够以假乱真,织物纹理顺畅、质地细腻、不起毛起球、抗皱能力强,也因为其色泽外观性更加妥帖,所以能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将人造制品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是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蒙古族服装元素的重要体现。人造皮草的使用是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融入蒙古族服饰元素的一个较为重要的体现,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也较为保暖,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轻盈的服装面料给人舒适感和轻盈感,同时通过身穿轻盈的服装,从而让人营造典雅婉约的形象。为此,乔其纱、欧根纱、蕾丝、雪纺等较为轻盈的面料备受广大设计师所喜爱。

(四)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工艺创新应用

为了了解现阶段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比重以及工艺创新应用情况,特进行了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了150名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群体进行了基础情况问卷调查,并邀请了10名从业人员和10名消费者进行访谈沟通,研究人员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问卷148份。通过调查了解到较多的消费者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合理融入蒙古族服饰元素较为认可,具体情况如下。

应用情况调查结果:

为了更好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使用印花工艺

印花工艺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别称,那就是戴着枷锁跳舞的艺术,其也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艺术形式。在使用印花工艺的过程中较为考验面料,不同的面料上使用印花工艺呈现出的效果会有较大的不同,为了让现代服装设计和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融合受到更高的认可,同时能够更为广泛地进行运用,需要不断地使用印花工艺,利用印花工艺,让内含蒙古族服饰元素的现代服装具有更高的审美和应用价值。

2.刺绣工艺的应用

蒙古族人们都有信仰,较为崇尚“万物有灵”,所以对蒙古族的服饰进行研究发现,蒙古族服饰中较多的图案有灵动的蝴蝶、绵延不绝的卷草纹样以及娇艳欲滴的鲜花等,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这些较为常见的事物进行更好的刻画,将刺绣工艺在袖口上、香包、袍服、坎肩、靴子等日常用品上进行刺绣纹样。蒙古族人民将生活中的事物运用刺绣工艺合理地刺绣到蒙古服装上,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三、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策略

为了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需要服饰元素融合策略、品牌开发联动策略、应用场景开发策略以及文化内涵彰显策略等多种策略并行。

1.服饰元素融合策略

不管是现代服装还是蒙古族服装是两种不同的服装类型,其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如服饰造型、关联配饰、面料材质、图案纹理、服饰工艺等。为了更好地将蒙古族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当中,需要对同一元素进行叠加相融、基础混搭。如,将印花工艺以及刺绣工艺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的剪裁和设计当中,不仅需要保暖的实用性,同时也要关注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2.品牌开发联动策略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为了让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运用,应该使用品牌开发联动策略,让人们认识到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多元化以及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加强与品牌的合作。通过品牌的号召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蒙古族服饰元素产生认同感,并多渠道的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蒙古族文化。通过利用品牌开发联动,不断探索以蒙古族服饰为代表的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创新结合的新型高端品牌。

3.应用场景开发策略

蒙古族服饰元素是蒙古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蒙古族服饰的设计、图案有区别于其他服饰的特点,但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还是较少数,为了将两者更好地进行融合,需要使用应用场景开发策略,如在婚庆场所。婚庆场所中内含婚庆服饰,中式婚纱在传承华夏文明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的契合点,通过在婚纱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从而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

4.文化内涵彰显策略

看到蒙古族服饰元素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文化、文化的传承,所以,为了让两者进行有效融合,需要采用文化内涵彰显策略。如蒙古服饰中的头饰、配饰、帽饰,男性与女性、青年与幼童、已婚与未婚等在头饰佩戴、服装穿搭等方面都有区别以及各自的讲究,为此,现代服装设计者可以利用消费者好学的心态从而将具有隐喻意义的蒙古族服饰元素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如蒙古族服饰中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都有自己较为突出的民族特色,所以,现代服装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从而为蒙古族的文化正名。

(二)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款式造型

现代服装最能够体现设计者的设计就是服装的款式造型,观众首先看到的是服装的造型,能够给人最直观的视觉体验。所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均衡对称”“调和对比”等表现手法。如对现阶段较为流行的设计如宽松膨体茧型设计、Oversize风格、0形和H形的流线型设计,将流行设计和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结合,从而让消费者能够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较强的认同感的同时,对蒙古族服饰元素产生较高的兴趣。

2.色彩

现代服装一个较为重要的点就是色彩,不同的色彩能够体现不同的审美。蓝色蒙古是人对蒙古族的第一印象,蒙古族装饰物的颜色较为艳丽,蒙古族服饰元素对比强烈的靓丽民族色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蓝色作为蒙古族服装元素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备受各大设计师的喜爱,很多现代服装设计师都在自己所设计的作品中使用蓝色这一元素,在给人清新感的同时,让人想到蔚蓝天空的蒙古。

3.面料

现代服装不仅强调简约,同时也强调舒适,所以,在面料选择上根据“轻、薄、软、挺”的特点,通过选用具有“轻、薄、软、挺”等特点的面料能够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很好地融合到现代服装当中,不仅能够直接进行缝制,同时可以满足服装舒适性功能和美学功能。同时,能够在选择好的面料上进行印花工艺和刺绣工艺,通过款式修改、打版、修版、缝制衣服,再进行后期整理,从而实现蒙古族服饰元素和现代服装设计的有效融合。

四、总结

蒙古族服饰元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随着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民族习惯和信仰观念等变化而不断地进行改变并不断完善、成熟,蒙古族服饰元素承载着蒙古族的文化,所以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为了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应用到现代服装的设计当中,需要了解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对在现代服装中如何更好地将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思考,并结合时尚潮流款式和创新的蒙古族服饰元素设计在现代服装上更好地创新与运用。希望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打破人们对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固有认知,通过服饰元素融合策略、品牌开发联动策略、应用场景开发策略、文化内涵彰显策略、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从而实现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雪婷.蒙古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思路与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0(8):137-138.

[2]范诗畦,白金龙,董璐红,周成鑫.基于色彩和纹理视角的蒙古族服饰艺术设计及现代应用研究[J].设计,2019(19)

[3]朱琼,燕倩,上官玲莉.蒙古服饰元素在服装实践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皮革.2019(13).

[4]奥运俄尔德妮(OyunErdene).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蒙古国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5]敖其,斯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服饰之科尔沁服饰[J].内蒙古画报,2010(5).

[6]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0(2).

[7]包安琪.简论蒙古族服饰的改良与审美观念变革[J].内蒙古艺术,2018(3).

[8]刘斯琴高娃.蒙古族服饰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纺织导报,2016(9).

作者简介:刘雪婷(1987-),女,汉族,江苏省,教师,高校讲师,硕士,研究生,服装设计、服装设计教学。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当前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服装设计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如何培养服装设计人才是服装设计教学的最终目标。从当前服装设计教学现存问题出发,简单探讨服装设计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    键   词]  服装设计;教育现状;改进策略

一、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专业基础课缺乏针对性

当前我国各大院校服装设计课程,普遍比较重视学科的系统性、顺序性,都比较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可否认,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人才必备技能之一,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服装设计是一门实用型学科,教学应更注重其实用性能,当前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这就直接导致了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也就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一些学生甚至连基本服装设计工艺、服装构造都不是特别了解,就业、择业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自然可想而知。

同时,当前院校的服装设计教学普遍注重素描、水粉等基础课程,但这仅仅是服装设计的基本功之一,耗费太多精力在这上面,必然造成学生缺乏对服装设计的全方位了解,实际技能不强,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培养出的人才不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以往的教学模式普遍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理论知识,如今我国在逐步推行素质教育,但是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響较大,普遍存在重视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对实践性比较强的服装设计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的缺乏直接造成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低下,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只会“纸上谈兵”,同时,由于缺乏实践的机会,与市场接触比较少,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种培养模式显然不是当前市场所需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当前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不断推动教学改革。

(三)课程内容陈旧

当前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没有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仍以课程讲解为主,大部分院校教师只是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重视,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一般不高。

同时,不少教师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对当期服装市场行情知之甚少,教学理念落后,在很大程度了影响了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认知,这也是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一大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招工困难,而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业困难,这种矛盾由来已久,由此看来,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也是势在必行的。

(四)注重艺术性,忽略技术性

教育事业在近些年也在不断变革,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太多学生过分注重服装设计的艺术效果,对实用性考虑不足,设计出的服装与市场需求脱节。究其原因,每个年轻人都有着远大的抱负,认为毕业学成后就会成为有名的设计师,因此对服装设计中的服装制图、裁剪、打版等相关技术性工作往往一知半解,不愿花费精力去钻研,但能成为优秀设计师的人才少之又少,教师应让学生对自身有着清晰的定位,不要眼高手低。

二、服装设计教学创新研究

(一)树立以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当前的服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实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高水平的服装专业人才,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放眼市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知名企业一夜之间倒闭,当然这其中有着诸多因素,但是笔者认为没有正确把握市场节奏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作为教师,我认为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应立足与服装市场中的产、供、销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建立具备现实性、实效性的专业,不应仅着眼于设计专业,毕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高端优秀的设计人才,学校应培养既懂设计又熟悉工艺的多面人才。

(二)注重设计理念、审美能力的培养

正如大脑控制行为一般,设计理念关系到最终的设计结果,设计理念不同,设计出的产品也是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当今的服装、服饰已经不仅仅是一件遮羞御寒的商品,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审美水平,展示了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因此,服装设计过程就是一项艺术品创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对服装设计有清晰的认识,了解服装设计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设计理念。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艺术涵养的培养,让学生对时尚和美好事物有着自己独立的洞察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服装设计学习的必备技能,设计者只有对美丽的概念有清晰、正确的认知,才有能力设计出高端、优雅的服装,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审美需求。服装设计教学除了日常的视觉培训、艺术造型的培训,更应该注重其服装的艺术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服装设计融入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仔细观察周边的色彩,春夏秋冬,美景各不相同,将视野拓展到大自然中去,去寻找服装设计的素材,去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丽事物的“火眼金睛”。

(三)课程内容的创新

现阶段我国的服装行业虽然是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但是服装设计专业所采用的教材比较陈旧,虽然每过两三年进行一次调整,但是整体变动不大,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当前服装业严重脱节。很多学生毕业后认为所学内容对本专业技能关联不大,对日后自身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服装设计专业所采用的课程进行变革与创新。

同时,为适应现代服装设计需求,本专业应与国际服装设计教育理念接轨,让学生对当今服装设计、潮流有着全新的认知。其实,发达国家的服装设计专业一般都会开设艺术史这门课程,但是我国院校的服装设计对艺术史的基础理论课,一般都不会专门设置课程,或是仅仅供学生自修,对此不太重视,认为与本专业关联不大。但实际上,艺术史、艺术流派等相关的艺术理论课对当前服装设计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当前服装设计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知之甚少,没有发挥着自身潜力,设计思维有所限制,无法更好地理解国际高层次的设计作品,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课程安排的变革

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应该是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服装设计专业也不例外,涉及学科内的各项课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倘若各项课程安排不合理,便会给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带来诸多不良的教学效果,当前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就存在课程安排不科学的现象。

其实,变革课程安排能够有效避免专业课程间知识的断裂,假若将服装设计专业中的几门联系密切的课程优化整合,综合成一门大课程,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水平的增强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以童装设计为例,假若将童装款式设计、纸样设计、缝制工艺优化整合在一起,再从实际操作出发,为幼儿园小朋友免费设计服装,经过这种实践形式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模式的创新

虽然服装设计专业的每项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所在,教学方式、方法也因教师所偏好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讲,以往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培养出的人才与当今市场不匹配。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因而他们的思维、思想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追求个性、追求自由,思想更加活跃,对当前的一些新鲜事物接触比较多,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物。教师应充分把握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适应教学需求。

(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服装行业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懂得服装设计开发、营销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不是仅仅能“纸上谈兵”的理论型人才。因此,教学应以培养综合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应与企业单位相结合,在不同的环境中塑造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与相关企业相结合,实行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建立产学研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设计、生产、运营,锻炼学生交际能力与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实习是很多国家教育时间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不例外,实习大致分为基础实习、专业实习两个部分,所谓基础实习,就是实习的初期阶段,利用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深入企业,有助于了解服装行业的相关行情、当前信息等。专业实习是更深层的阶段,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以一个设计师的角色参与服装行业的信息调研,参与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等。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对服装行业的前景有清晰的认识,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是每个学习服装设计学生的梦想,但服装业竞争激烈,况且,再优秀的设计师也需要对服装的生产、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学生不应该眼高手低,对一般性的技术性工作不屑一顾,应对自己的职业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当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教学理念、审美能力、课程安排、教学模式等多方面来进行创新、改革,力求把学生打造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玉红.关于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案例分析[J].艺术教育,2006(12).

[2]金双.服装设计专业“分段式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明日风尚,2016(13).

[3]王萌,黄瑞.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环球人文地理,2014(16).

[4]金双.“工作室”教学模式对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明日风尚,2016(15).

[5]姜昱.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6(24).

編辑 陈鲜艳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服装纹样设计中,二方连续纹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研究二方连续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对我们能够灵活的运用二方连续纹样进行服装款式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二方连续纹样;服装设计

一、二方连续纹样概述

1.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与特征。二方连续纹样是以基本纹样为单位纹样,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构成的一条纵向或横向的带状纹样。

采用二方连续纹样作装饰,能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容易取得较满意的装饰效果,这是二方连续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二方连续纹样的结构组织表现出的缓慢、激进、回旋排列形式中的奇数、偶数、顺排、间排、等距和不等距等都蕴涵着不同程度的节奏或韵律。

2.二方连续的纹样组合。二方连续在服装中的单位纹样组合可分为两种形式:具象纹样和抽象纹样的二方连续。具象纹样是运用夸张、趣味化等手法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仿照设计;抽象纹样是完全凭人的想象或感觉自由创作的纹样,这类纹样形成的二方连续可以通过几何线的形状,或是改变纹样之间的距离使二方连续纹样产生节奏感。

3.二方连续的骨法。二方连续纹样由排列方式、单位纹样、装饰线三个要素组成的。二方连续的排列方式有直、折、曲和综合等,二方连续纹样则依据排列方式加以适当地穿插和配置,当完成图案设计后,形成一条带状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排列方式大致分为7种,如表1-1

二、二方连续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二方连续纹样装饰部位

(1)全身二方连续纹样。在整件服装上使用二方连续纹样是服装常用的设计形式之一,如毛衣中经常整件服装使用二方连续纹样,它给人的整体感觉比较饱满、充实、丰富。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全身的二方连续纹样,可根据不同的元素组合和结构形式体现出着装者的不同气质。

(2)局部二方连续纹样。局部二方连续多应用于服装的肩部、袖口、前胸、腰部等位置,也是服装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视觉上相对全身二方连续饱满度和充盈感会略弱一些,但能体现出服装的简约风格。需要注意的是,在局部二方连续的设计中,要适当地调整图案的排列分布,保持二方连续的图案与服装整体相协调,使整件服装保持一种和谐状态。

(3)点缀二方连续纹样。除了在服装上大面积使用二方连续外,更多的时候二方连续纹样是作为一种装饰边使用,起到点缀装饰服装的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缀式二方连续多用于修饰领口、袖口、下摆等部位,不仅活跃了服装的整体气氛,更给人一种精致、细腻、讲究的感觉。

2.二方连续的装饰方法。确定服装装饰部位后,首先要考虑服装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的规格、大小和采用的组织形式。二方连续的大小,是由被装饰的服装所决定的,服装的款式、比例、衣身面积等是制约二方连续形态的重要因素;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的大小比例要从服装的总体效果去考虑。二方连续纹样的形式是由服装的形式和风格所决定的。服装有粗犷、精细之分,二方连续纹样的形态也有粗犷、纤细之别,他们的风格情调也应该是统一的,决不能只为了二方连续的好看二忽视了二者的关系,造成二方连续装饰纹样与服装风格脱节。

服装中二方连续的色彩,也是取决于服装的色彩。二方连续纹样色彩与服装色彩可以构成统一、相似、对比三种层次的关系。与服装色彩统一的二方连续纹样,可以依靠二方连续纹样的材质、色泽差异而区分二者的不同;与服装花色相近的二方连续纹样,服装与纹样产生呼应效果,整体性较好。装饰鲜明而突出的,服装效果明快、醒目,多用于舞台表演装、名族服饰中。

3.二方连续的表现形式。在服装设计中,二方连续纹样应用的表现形式有以下4种。

(1)横式。横式是指呈水平方向的二方连续形式,能增加服装的安定美,会产生平稳大方、娴静柔和的审美效果,同时也会引导向左右拉伸,产生横向拉宽之感。

(2)纵式。纵式指呈竖立的二方连续形式,能增加服装的挺拔感,能引导观者视线向上下移动,从而产生高长感觉。

(3)斜式:斜式排列的二方连续能增加服装的动感,同时能起到服装设计中的分割作用。

(4)边缘連环式。边缘图案可产生夸张服饰结构,突出服饰特点,修饰体形美和突出脸形美得效果。

三、二方连续纹样的变化设计

1.单位纹样。在日常见到二方连续的设计中,总是将某一个图案作为反复连续的单位纹样,这对于应用于服装装饰的二方连续来说,有时同一单位纹样的反复连续会使得服装略显单薄。如果能在保持连续的基础上对单位纹样数量进行增加,如将2个或3个对象作为一个单位纹样进行反复连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点缀二方连续的图案内容,更可以增加其作为装饰的效果,增添了独特的两点,使原本一成不变的连续具有活力,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美感。

2.外观形态变化。水平线形式的纹样是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最基本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其中又以同宽度的规则水平条纹为主要形式。作为水平线的一种形式的二方连续纹样,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时其基本的排列方式,因此,设计的变化点主要在反复连续的单位纹样上。如果设计师能够在把握整体感的前提下,将二方连续纹样作为一种填充,比如把二方连续纹样填入一些几何体、字母、数字之类的形态中,形成一种“图中图”的构图效果,丰富设计的同时,增添了趣味性,也使得一贯保持横平竖直的二方连续更生动。

四、结语

在服装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对于如何设计出更好的受消费者喜爱的服装,需要我们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员在不斷学习的基础上,紧跟时尚潮流的步伐,做出更能大众所接受和喜欢的服装。

参考文献:

[1]叶泓《服装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2] 沈雷 张佩敏 《二方连续纹样在毛衫设计中的应用》. 毛纺科技 2010.4.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基于服装智能设计的特殊性与传统服装设计理论不适应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情况,进行相关探索,从交互应用获得启示,初步形成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基本框架。认为应基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定位,对各设计要点进行统筹,从服装产品体验、设计策略、设计模式的思考为出发点,形成一条集用户情感体验、互动体验、情景体验为一体且相对完整的设计体系。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是关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方法的思考,是对现阶段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升级的一次探索,使产业在开展具体智能化产品设计时找到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智能服装;安全设计;设计模式;体验

A Study on Designing Models of Smart Safety Clothing

Key words: smart clothing; safety design; way of designing; experience

智能化安全服装是指模拟生命系统,以感知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通过各元件机制的反馈,实时对各种变化做出反应,以此消除外界环境对人体产生安全威胁的服装。

1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与市场现状

1.1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是近几年来可穿戴服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十三五”规划中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升级的重点突破口。自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智能可穿戴计算机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可穿戴技术及其与时尚的融合创新应用设计研究。同时,随着时尚文化产业的跨界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在于追逐于艺术美感,更在于对通过以智能化手段来满足人体穿着舒适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以电子材料为元件、智能传感技术为手段、现代新型纺织材料为主体的现代新型服装设计。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为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提供了多科学理论技术支持与设计方法。

国外,J Rantane在设计雪地救援智能服装时,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将电子元件隐性设计于服装内部结构中,从而达到保障人体在特殊环境下的活动安全。L Li等创造性地将电子智能材料与纺织材料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将针织技术应用在智能服装面料中,从而形成有特殊安全功能的服装,并从美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面料与人体的的紧密结合度,既实现了服装的特殊安全功能性,又改善了服装的美学效果。在今后的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中,其设计领域不延伸拓宽,因此,一个生物医学领域的智能化安全服装项目VTAMN通过在服装面料上嵌入设计柔性电子线路,将服装结构中的传感元件、传输模块、接收模块相连,从而通过微型传感探头对人体的生理信息传输,实现实时监测人体基本生理指标。

国内,逐步开始对智能化安全进行系统开发研究,主要在航空航天、军事军工等方面将电子元件技术植入服装中。随后,根据热湿传递原理、智能传感原理等,设计出符合人体舒适的智能化安全服装。例如,以智能传感器为安全因子的尿湿感应短裤设计,将微型湿度传感器融合设计在服装内部结构中,并结合人体活动需求,及时将婴儿尿湿信号反馈于家长,从而起到及时护理的作用。以iBeacon为定位元件的智能化安全童装设计,将热敏感材料与电子元件组合设计而成的荧光反光校服。

1.2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市场现状

智能化安全服装市场消费多样,无论是对消费者的个体差异,还是商家与企业对市场的把控与分析,都出现不同的层次化。这是由于智能化安全服装面对穿着者所具有的特殊性,服装所穿着的环境具有针对性,因此,整个市场应用中应充分考虑以上两点要求。由此,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安全服装市场的业务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国内运动(针织)品牌为主的高端智能化安全服饰设计,如李宁与QQ物联联合设计的儿童智能定位安全鞋、智游人律动智能内衣等;(2)个体定制设计的智能化理疗功能为主的安全服装设计,如无锡华晨之光设计有限公司独立设计的智能理疗安全短裤、理疗保健腰带等。

在目前的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领域中,品牌服饰逐渐将智能化时尚设计作为企业与公司转型升级的又一条出路,而这无不反映着中国服装制造逐步走向“智”造,因此不断出现了一批智能化服装产品。而作为特殊而又实用的安全功能性服装产品,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服装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其主要市场应用领域为运动休闲、生理监测与健康护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针织运动休闲服装品牌纷纷将设计转向智能化,转变其传统的设计理念,以通过智能化优势代替成本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未来服装市场中将占据较大的份额。

2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理论

2.1 基础理论

智能化服装设计是关于服装的计划和科技文化的规划,它以外部轮廓造型为基础、内部结构为核心、智能科技材料(元件)为关键的整体性融合设计。因此,其不仅是对服装材料、色彩、工艺的设计,更是对科学技术与服装内在局部细节的完整性设计,从而实现穿着者着装状态和方式的改变。

2.2 相关设计思考

2.2.1 融合性设计

对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其智能设计要求相对较高。调查表明,在借鉴功能性服装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过程相对于常规服装设计周期长、过程复杂,尤其在考虑与人体融合的设计时,是体现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展现。

为了使所设计的服装产品能更好地适应人体的穿着,在进行智能化元素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其物理性能与人体表面接触的障碍,并将其与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充分比对整合应用。与此同时,应思考智能化元件与服装工艺、结构与色彩的融合,使其既能实现产品实用价值,又能展现其艺术美感,真正实现服装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2.2 系统化设计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本质要求是智能化的元件优化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间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使其智能化元件模块与服装基础工艺形成良性的无缝对接。同时,使产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与安全设计目的呼应,从而实现新型服装在元件模块组合选用、结构工艺、面料色彩上的系统完整性。

2.2.3 评价体系设计

在进行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时,以服装美观性、经济性、舒适性、时尚型、安全性和智能化等作为其系统评价指标。在智能化安全服装产品设计中,其评价指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使用-保养的体系,逐渐将智能化安全服装引入市场,最终实现其产业化应用,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关注度和品牌核心竞争力。

2.3 设计理念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完成,一方面基于服装工艺设计、款式设计、色彩设计、结构设计等基础设计内容的完善,另一方面强调设计过程中消费者的体验、科技与服装结构融合的手段,还依赖于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用户需求体系。其特点是:基于用户面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安全隐患,以通过智能化手段在服装中的设计得以消除为目的的设计;基于纺织材料的可纺性与智能材料融合的改性设计;基于完整新型服装的结构化设计。因而智能化服装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款式、色彩、面料的设计,而是科学技术与服装工艺的结合应用,从科技的手段出发,结合传统服装设计理念,将现代服装设计赋予智能化功能,以此进一步完善现代服装设计的智能化应用。

3 智能化服装设计模式

3.1 用户体验

就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而言,用户的价值体验是围绕其需求与服务同时进行的。因此,应分析消费者在不同环境的需求诉求点,例如根据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与作业,确定其活动与作业的规律,从而确定服装的穿着场合,进而将服装各部位结构设计具有特殊安全功能。服装款式、色彩、面料与工艺引领的时尚潮流也是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标准,但这并不是最高标准。只有将科技与服装融合才是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最高美学标准,才能最终得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体验。

3.2 评价策略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核心策略建立在产品评价效果之上。与传统服装区别,在智能化安全服装效果评价时,策略的重点是基础物理性能分析、电子元件性能测试、服装系统功能测试的组合。

3.3 设计模式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如图1 所示。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包括需求部分、战术部分和评价部分:(1)需求部分完成从用户群区隔到用户特定生活模式的设计定位,主要包括智能化安全服装消费群定位;(2)战术部分是基于设计定位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包括设计的技术应用、材料应用、融合应用和服务设计以及科技与服装结构工艺的融合设计研究;(3)评价部分是智能化安全服装产品在应用中的检验,通过在各设计环节中的精细化设计与效果评价,实现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体系化。

4 结语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区别于传统服装的设计方法与流程,其主要差异为:(1)重视设计动机,将用户需求作为重要设计定位依据。作为特殊服装的艺术形式,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安全威胁成为整体设计关键要素;(2)基于设计个性化需要,将用户的智能交互体验融入到设计细节中;(3)强调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复合型需求,为设计提供一个包括交互性、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等多个环节在内的“体系化产品”。

参考文献

[1] KIEKENS P,LANGENHOVE L V,HERTLEER C. Smart clothing:a new life [J]. Internation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16(112):63-72.

[2] 沈雷,洪文进,唐颖. 基于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J].上海纺织科技,2013, 41(6):48-50.

[3] COATES J F. From my perspective the future of clothing[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5,72(2):101-110.

[4] TENG X F, ZHANG Y T, POON C C Y,et al. Wearable medical systems for P-health[J].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8(1):62-74.

[5] DELKUMBUREWATTE G B, DIAST. Wearable cooling system to manage heat in protective clothing[J]. 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12(5):483-489.

[6] FINLAY D D,NUGENT C D,DONNELLY M P,et al. Opti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lead systems:Practical scenarios in smart clothing and wearable health system[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8,12(4):433-441.

[7] BONATO P. Wearable sensors and systems[J].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agazine,2010,29(3):25-36.

[8] Pantelopoulos A,Bourbakis N G. A survey on wearable sensorbased systems for health monitoring and prognosi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 & Reviews, 2010,40(1):1-12.

[9] Bahadir S K,Koncar V,Kalaoglu F. Wearable Obstacle Detection System Fully Integrated to Textile Structures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J]. 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2012,179(4):297-311.

[10] LI L,AUWM,LI Y,et al. A novel design method for an intelligent clothing based on garment design and knitting technology[J].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09,79(12):1670-1679.

[11] Fabrice A,Pierre Michael S,Claudine G,et al. Flexible technologies and smart clothing for citizen medicine,home healthcare,and disease preven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5,9(3):325-36.

[12] 吴艳,洪文进,沈雷. 定位元件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近场定位性能[J]. 纺织学报,2015,36(11):146-149.

上一篇:表现技法论文范文下一篇: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