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知识范文

2023-09-20

护理管理知识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灌注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1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均给予顺气导滞中药灌肠治疗,且采取结肠灌注方式;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疗效比较。结果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15例患者中未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结肠灌注;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

目前为止,针对神经源性直肠的分类国际上还没有提出统一标准。国内陈仲强教授等[1]推崇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损伤的部位进行分类。

按照损伤的部位可以将神经源性直肠分为: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与下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是指骶髓节段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这种类型的功能障碍在C1-T10脊髓损伤的患者中最常见,特征为排便的低级反射弧和肠肌丛保持完整,胃结肠反射、结肠反射正常,能缓慢的推进大便,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增强,闭合正常,但不能随意控制,盆底肌痉挛,造成大便潴留。下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是指涉及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的脊髓损伤引起一种无反射肠道功能障碍,特征为肠肌丛保留完整,能连续的缓慢的推进大便,而阴部神经、骨盆神经等中断,排便的低级反射弧被破坏,肛门外括约肌、盆底肌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大便失禁。

本科针对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采用结肠灌注治疗联合优质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科收治的神经源性直肠上运动神经元肠道模式患者1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在中医证治分类中属于实秘中的气秘,主要是肝脾气滞,腑气不通。其中,男10例,女5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15±62)岁。

12症状气秘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肋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13诊断标准诊断标准[2]:(1)排便不畅、费力,想排又排不出,大便干硬或成干球状,排便不尽,病程≥6个月;(2)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量少,每天排便小于35 g,或者有四分之一以上时间排便费力;(3)结肠或者全胃肠道传输时间有延长情况。

14治疗方法给予15例患者顺气导滞中药灌肠进行治疗:药方为六磨汤加减,本方有调肝理脾,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之便秘。具体药方:木香、大黄、乌药、槟榔、沉香、枳实,若腹部胀痛者,可加厚朴、柴胡、莱菔子以助理气;若便秘腹痛者,舌红苔黄,气郁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扑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灌肠具体方法:患者取左侧位,抬高臀部,选用一次性胃管代替传统肛管进行保留灌肠,药煎取150~200 mL灌肠液,在灌肠液中加入5 g冰片,温度控制在38~40℃[3],将肛管插入患者肛门20~25 cm深,直接将药液灌注在结肠内,灌肠速度以25~160滴/min,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宜。保留灌肠1次/日,1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4个疗程。

15护理方法

151心理护理灌肠前需要让患者了解保留灌肠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心理的焦急和紧张,提升患者信心,保持良好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

152操作前护理在灌肠前应将便盆、卫生纸等用品准备好,床上铺一次性无菌垫单,防止灌肠液外溅。同时可在操作中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提高患者舒适度。

153操作中护理严格按照正规步骤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插管深度。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导入药液时要缓慢,减少对肠腔黏膜的刺激,患者无便意感;耐心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卧位,以确保药液可顺利进入结肠。灌肠结束后为达到更好的效果,须叮嘱患者最大限度耐受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对肛周及皮肤及时护理,使患者感到清洁和舒适。

154灌肠后护理灌肠结束后,护理人员拔肛管要轻柔,拔管后用卫生纸或者纱布将肛门按住以防药液流出,并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尽量延长药液在肠内的留存时间,留存8~10 h为宜,患者排出药液时,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等不良反应。

16症状评分根据Bristd粪便分型标准对便秘进行粪便性状分析及评分[4]:(1)Ⅰ型,大便成坚果状;Ⅱ型:腊肠样,硬结状;Ⅲ型:表面有裂缝的腊肠样;Ⅳ型:腊肠样,柔软光滑;Ⅴ型:团状,柔软;Ⅵ型:糊状;Ⅶ型:大便成水样状;Ⅰ型计3分,Ⅱ型计2分,Ⅲ型计1分,Ⅳ~Ⅶ型计0分。(2)排便费力、困难评分标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3)排便时间评分:25 min以上计3分,15~25 min计2分,10~15 min计1分,10 min以内计0分。(4)有胀感、下坠、不尽评分标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5)排便频率评分:每天5次以上计3分,每天4~5次计2分,每天3次计1分,每天1~2次计0分。(6)腹胀评分:经常计3分,时有计2分,偶尔计1分,无计0分。

17疗效评价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痊愈:主要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8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x±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治疗前症状评分为(1731±544),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评分为(1231±427),第二疗程后为(930±377),第三个疗程后为(692±322),第四个疗程后症状评分降为(317±159),由此可见采用此护理方法,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22疗效15例患者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可见,采用此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23不良反应15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给予患者结肠灌注能有效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3讨论

目前认为[5~6]直肠功能障碍比膀胱及性功能障碍更加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1%的患者认为排便功能障碍是中等或严重影响其生命的问题[7]。排便功能障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也是评价康复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排便障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便秘时,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会加重或引起肛裂、直肠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患;较硬的粪便压迫肠腔阻碍结肠扩张,易形成溃疡甚至肠穿孔;便秘会导致粪便滞留,大量有害物质会被吸收,易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嗳气、口苦、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表现;粪便中含有致癌物,若长时间不能排除可增加结肠癌几率。便秘会导致患者屏气用力排便,极易引发心绞痛、脑出血、心肌梗死发作、中风猝死等心、脑疾病发作;粪便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如氨、甲烷、酚等扩散入中枢神经干扰大脑,造成思维迟钝,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便秘可导致患者性生活障碍、妇女尿路感染、痛经等。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分为虚实2大类。实证有热结、气滞和寒积3种,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4种,但总的原因是大肠传导失职导致。其病位虽然在大肠,但常与脾、胃、肺、肾、肝等脏器有关。虚证患者应给予滋补,实证患者给予通泄。

本文选择实证中的气滞患者,该病主要以行气导滞为主。笔者给予治疗组患者六磨汤加减,其药方中的木香调气,沉香降气,乌药顺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每日取150~200 mL药液进行保留灌肠,本科选择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行保留灌肠,再使用输液器连接导管,不仅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还可控制灌肠速度并延长药液保留时间,降低了患者灌肠费用,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灌肠液的温度应在38~40℃[2],温度太低会减弱肠蠕动,不利于药效吸收,温度太高又会刺激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合适的温度能使患者感到舒适,而使效果提高。直肠长度为15-20 cm,传统灌肠是将肛管插入肛门

10~15 cm,正好在直肠处,易对直肠产生刺激而引起便意;本科将肛管插入肛门20~25 cm,将药液灌注于结肠内,避免直肠刺激,且延长了药液保留时间,减少患者不适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便秘情况,在灌肠治疗过程中给予结肠灌注护理。在进行灌肠治疗前,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还需嘱咐患者将个人卫生做好,及时排空大小便,保持外阴干净,有助于增强灌肠的治疗效果;在灌肠中,一定要控制好药量、温度及插管深度,而导入药液时一定要缓慢轻柔,患者无不适感且有助于药液的有效吸收;灌肠后指导患者加强腹肌锻炼,并在每天同一时间如厕,养成定时排便,每天至少排便1次,但不要过度人为控制排便时间,有便意应及时如厕排便;排便时间应快,不宜在厕所内看书、看报或抽烟等。早上起床后可出现结肠运动,患者可采取此时间段如厕排便。注意饮食习惯,多喝白开水,助于软化大便,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高纤维素食物,多吃豆类、甘薯、粗粮等含B族维生素食物,帮助肠蠕动,患者应忌刺激性食物,少吃或不吃荤腥味厚食品,如浓茶、咖啡、烈酒、辣椒、蒜、韭菜等。现代社会因工作、学业等激烈的竞争,给人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这也是引起便秘的突出因素,因此要合理放松自己,劳逸结合,舒缓压力,自我调节。本文研究显示,采取结肠灌注,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88%,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任何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

综上,采用结肠灌注治疗神经源性直肠并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仲强,周谋望,刘楠,等脊髓损伤康复速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52-5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9):619-622

[3]闫桂玲中药灌肠与盆腔炎治疗仪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2(28):689~690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

[5]Martens F,denHollander P,Snoek G,Koldewijn E,van Kerrebroeck P,and Heesakkers JQuality of life in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a Brindley bladder stimulator compared to a matched control group[J].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2011,30(4):551-555

[6]Furlan J,Urbach D,and Fehlings MGOptimal treatment for severe 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a decision analysis[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7,94(9):1139-1150

[7]Stiens SA,Bergman SB,Goetz LL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jnjury:clinical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ve management[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7,78(Suppl 3):S86~99

护理管理知识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于2020年1月-9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讨论,采取随机法将其均等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选择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33%),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加强护理质量,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该护理方法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

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临床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因临床护理工作繁琐复杂,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存在季度疲劳,导致护理质量低下,从而出现医患纠纷事件。正因如此,急诊科室医护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激发自身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为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保障。本文特将12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讨论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于2020年1月-9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讨论,采取随机法将其均等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31:29,年龄均值(48.44±3.43)岁,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80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6:34,年龄均值(44.15±3.16)岁,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28岁。两组患者基础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疑问解答、用药指导等。

医护人员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1)加强医院的行政管理,以保证每位护士都有一个好的形象。为此,必须实行护理管理的方针、合理的人员配置、调整护士的工作量、制定适当的休息制度和合理的工作安排。同时,在工作之余,可以安排护士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投身于临床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人溫关怀管理。护士长要发挥好自己的领导作用,熟悉相关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理念,并与病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指导护士,提升团队协作能力。(3)成立人性化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方面,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指导护理工作,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从中了解到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思想,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应用。(4)为患者营造人性化环境。根据医院的情况,对设备进行更新,对科室的布置进行优化,对护士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对护士进行激励。在病房里,要保持病人的舒适,保持室内的通风和温度,同时要对病人的生活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人感染。同时要保证病房内外的安静,给病人一个安静的治疗环境,尽量降低灯光和噪声对病人的影响。(5)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因为护士与病人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操作,要不断地学习,用自己的技术去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并定期的进行训练,以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强护士的责任心。(6)了解患者个人情况。对每个病人都要进行细致的观察,与病人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并在治疗前与病人进行沟通,让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制订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减轻病人的负面情绪,发掘其个性,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患者开展调查,问卷所得分数的100分,所得分数低于70分为不满意,所得分数在71~90分之间满意,所得分数在91~100分之间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等级资料则行秩和检验,非等级资料行x2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分析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33%),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人文关怀护理指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为基础,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性化的作用,挖掘护士的潜力,并为其提供发展机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运用人性化,既能提高护士的工作品质,又能充分发挥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临床护理期间,从心理、环境等方面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使其在舒适的环境中疗养病情,缓解内心不是感觉。此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应用能通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最好的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并始终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33%),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综上,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加强护理质量,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该护理方法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菊红,洪燕玲.人文关怀在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22):39-40.

[2]郭建芸.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S1):141-142.

[3]唐文巧.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147-148.

护理管理知识范文第3篇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门诊部 陕西西安 710032 )

摘要:目的探讨岗位量化考核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对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意义。方法选择门诊部门2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6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45例为观察组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制度,2019年6月对照组收集45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价、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工作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工作质量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采用岗位量化考核,可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提高工作效率,且利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管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岗位量化考核;门诊护理;管理

引言

随着优质医疗实践的深入,加强岗位量化考核已成为各级医院的共识。门诊是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就诊量大、护理强度高等特点。是医患矛盾比较集中的科室。近年来,我院针对门诊部护理需要,积极推进岗位量化考核,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门诊部门的2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护士在研究期间无变动。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9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2017年3月~2018年3月未实施岗位量化考核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2019年3月實施岗位量化考核实施后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后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管理。

观察组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制度,具体的建立方法如下:①建立并完善量化考核方案,对我院护理人员的岗位状况进行评估,制定一套有针对性、人性化岗位量化管理方案,邀请院内医护人员共同讨论和协商,完善和改进缺点。②建立量化考核管理组。管理小组由各科室的护士长、护师和护士组成,护师为小组组长,护士长是管理负责人,对组长和其余护士负责,组长管理护士,护士之间形成自我竞争和监督的形式,管理组人员应挑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和工作态度端正的护理人员。③护理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环境、治疗操作、护理安全、病历书写以及急救护理知识等,医德医风考核、科研专利考核、专业技能、工作量指标、纪律性指标等,通过考核计分方法评估每个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每月对科室工作者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录在个人档案中,每月的奖金、提成等福利与考核结果挂钩,并将月考核成绩进行年终汇总,评选优秀工作者并给予对应的奖励。

1.3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23.0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率

对比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护士的工作质量

评价制度观察组护士对各方面的工作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对照组后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2.22%),投诉率(0.00%)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门诊是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保障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但门诊也具有门诊量大、工作强度高、患者护理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受门诊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限制,门诊难以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加医务人员是根本途径。但是,要在短时间内有效增加医务人员数量是很困难的。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岗位量化考核已经被证实是现代管理最重要的措施。通过岗位量化考核,有利于让岗位更规范、合理,提高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实现各岗位的高效工作和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曹绣花.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3):166-168.

[2]黎春玲.探讨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3):174+187.

[3]李贞.改良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在门诊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3):103-104.

[4]曾英,赵小兰,李效全.平衡计分考核在急诊门诊护理绩效分配中的对比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06):615-616+618.

[5]黄波霞.改良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对护理质量和全方位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2):119-121.

护理管理知识范文第4篇

【摘要】 临床科室护理骨干在临床科室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临床科室护理骨干精本专业而不通其他专业、精技术而不通管理、精局部而不通全局入手,探索临床科室护理骨干职能科室管理岗位制度,培养了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

【关键词】 临床科室;护理骨干;岗位轮转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临床科室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管理质量,是医院管理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传统临床科室管理大多以病区为单位,以科主任为抓手,护理起着辅助管理的作用。而现实工作中,临床科室主任基于临床及教学工作繁忙的实际,大多科主任成为“甩手掌柜”,而护士长则成为科主任的“拐杖”,是科室真正的“管家”。因此,科室护士长队伍素质的高与低,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医院临床科室整体管理质量。

近年来,金乡县人民医院创新临床科室护理管理队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并开展了临床科室护理骨干职能科室管理岗位轮转的有效尝试。轮转人员全部脱产,轮流到职能科室部分管理岗位任职,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传帮带、直接参与管理。培养了一支既懂本专业技术,又精通其他专业技术;既懂业务管理,又精通专业管理;既懂局部管理,又能驾驭全局的高素质护理管理队伍,临床科室的管理力量和质量控制力度明显加强,为医院做好整体质量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 临床科室护理骨干职能科室管理岗位轮转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1.1 精本专业而不通其他专业的“只精不通”现象 目前大多数医院护理队伍的培养模式为护士招聘入院后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教育,教育的内容涵盖安全、消防、计生等一些院内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性知识。教育结束后进入临床接触专业的护理工作,这期间要进行大约一年的科室轮转,医院尽可能让护士熟悉全院多个专业的护理知识,轮转结束后开始定科正式工作。科室确定后几乎每名护士都要经过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近十多年的本科室本专业护理工作,很少有人能够离开本科室、本专业。实际上都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是名符其实的“专才”。而对其他专业护理却不熟悉,所以少數优秀的同志再进入科室护理管理岗位后大多也只在本科室或专业相近的科室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从医院层面讲,由于这种“只精不通”现象,不利于护理管理队伍全院性科学调配。

1.2 精技术而不通管理的“短腿”现象 前些年,护理部根据护士工作年限、日前表现和个人意愿定期选拔培养一定数额的护理骨干,采取短期授课、现场观摩和座谈多种形式,重点培养聘用护理骨干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和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护理骨干管理能力培养,壮大护理骨干队伍。现实工作中,由于科室护士长大多由本科室、本专业及相近专业提拔产生,都是本专业的技术精英,对科室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业务性工作做的十分扎实、到位。由于培训时间短,形式单一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护士长管理能力普遍存在“短腿”现象,对科室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护理管理、科室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文化提升等专业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制约着医院整体管理质量的提升。

1.3 精局部而不通全局的“本位主义”现象 一是与医疗的关系。临床科室科主任主要负责医疗工作,而护士长主要管理护理工作,在业务上接受科主任的指导,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互相交叉,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碰撞,有些护士长认为科主任只是“甩手掌柜”,科室大部分管理工作由护士长来完成,护士长才是真正的“管家”,工作中与科主任之间关系不协调。二是与护理部的关系。临床护理管理在行政上隶属护理部直接领导,部分护士长认为只要把科室常规护理工作抓好就行了,至于护理规范的完善、工作流程的再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拓展性的工作应该由护理部来做,护士长抓好落实就行了,没有从全局考虑配合护理部做好全院性护理管理工作,存在本位主义思想。三是与其他职能科室的关系。部分临床护理人员认为职能科室人员整天没事干,存在瞎指挥现象。而职能科室同志认为临床科室人员有服务、配合医院管理的义务,现实工作中存在不配合、不听招呼的现象。

2 临床科室护理骨干职能科室管理岗位轮转的方法

2.1 人员选择 参与轮转的同志必须是热爱科室管理工作,有团队意识,参加工作在五年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发表过管理论文或在校担任过班干部者优先考虑。护理部严格把关,层层筛选,每次安排4名同志到职能科室参与管理岗位轮转。

2.2 时间及岗位安排 每年初护理部制订全院临床科室护理骨干职能科室管理岗位轮转计划,每次安排4个临床科室各一名同志分别在护理部、质控办、感染管理科、公共卫生科等科室担任科室干事,每个岗位轮转一个月,职能科室轮转时间为4-6个月,每年度安排10个临床科室各1名同志完成轮转任务。

2.3 任务 一是结对子,传帮带。轮转人员到达指定管理岗位后,该科室副主任与轮转人员结成对子,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带领轮转人员熟悉轮转计划工作安排及管理流程。二是学规范,建流程。轮转人员首先从学习医院发展历程、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员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入手,配合所在职能科室完成日常性管理工作,参与修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三是抓管理,提能力。轮转人员要协助科室利用管理工具管理软件,要求在轮转周期内至少学会使用2个以上管理工具,不断提高轮转人员的管理能力。四是参与查,重实践。要求轮转人员参与职能科室全院性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并由轮转人员形成质量检查通报。五是压担子,交任务。职能科室负责为轮转人员提出不同的管理课题,要求轮转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的研究、论证,轮转结束后认真撰写职能科室轮转报告,医院每年组织对轮转人员进行测评并作为选拔进入中层干部队伍的依据。

3 临床科室护理骨干职能科室管理岗位轮转的效果

3.1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方便调配 经过两年的实践,目前已经完成20名临床护理骨干职能科室管理岗位的轮转。回到临床后,对科室的管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有10人已经通过竞聘担任科室护士长或副护士长职务。同时,由于轮转人员在轮转期间业务知识、管理知识的提高,有效的拓展了整体素质。20名同志中有6名回到临床后又调配到其他科室担任护理管理职务,有效的解决了护理管理队伍全院性调配困难的问题,为医院护理管理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3.2 科室护理软件齐全 以往,临床科室缺乏软件管理的意识,科室软件管理不规范,不统一,不完善,整理不及时,一旦上级检查时由职能科室突击帮助整理,问题较多。轮转人员回去后,按照职能科室的标准对本科室管理软件统一管理,及时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科室软件整齐划一。完善、规范、整洁的软件建设对规范科室管理、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3 增强了理解,有利于沟通、协调工作 通过轮转,增强了轮转人员与职能科室同志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双方都充分认识到前期由于岗位的不同而对对方产生的片面的认识,增强了彼此间的理解,方便了职能科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促进了和谐,提高了工作效率。

4 讨 论

4.1 部分科室不理解,要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抽调护理骨干到职能科室论专加重了科室的工作负担,部分科室同志不理解。有的认为轮转只是为职能科室干活,只是为了减轻职能科室的工作压力。针对这些认识要及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尤其是通过轮转人员现身说法,以亲身体会做好科室的解释工作。

4.2 轮转岗位要相应增加 提高轮转人员的综合素质,仅仅在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几个业务相近的科室轮转还不够,要增加轮转科室,尤其是一些相对专业的科室,如:人力资源部、医院办公室等,甚至可以考虑到医务科、安全管理科轮转。

4.3 轮转制度再完善 轮转要形成一种制度,要制定详细的轮转计划,由专门的部门人员组织实施。要探索形成轮转的奖惩机制,把轮转人员的成绩与轮转科室的绩效相挂钩,与轮转人员的职称晋升、岗位责任相挂钩,提高轮转人员及轮转科室的工作积极性。

4.4 探索在其他专业开展轮转 实践证明,临床科室护理管理骨干职能科室轮转工作是一种提高护理管理骨干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医院管理者要积极实行在临床科室医疗管理骨干职能科室进行轮转,甚至可以采取临床科室管理骨干与职能科室管理骨干交叉轮转的办法,为医院储备综合管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护理管理知识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中国;护理职业教育;发展史;教育现状

一、中国护理职业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护理职业教育最早是以学徒制中医护理形式出现,中医护理强调整體观念,常用的护理技术有:针灸、拔罐与刮痧、推拿、中草药护理、太极、气功等。现在很多中医院的护理往往结合西医护理技术,对治疗慢性疾病或者疑难杂症比较有效。被公认为正式的护理教育是1860年英国的南丁格尔在伦敦的Thomas医院创办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开始的,她结合自身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经验,探索护理教育的最佳方式,认为护理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护理教师应当由具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护士担任。此后由她创立的护理教育制度成为后继出现在欧洲、北美及日本等国家护理教育的标准模式,这些国家普遍建立了以医院为基础的护士学校[1]。从此拉开了全球护理职业教育的序幕。

西方近代护理作为西方医学的组成部分,进入中国的最初形式是通过传教士开办医院的方式。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首创护士学校,开始用比较正规的方式培养中国护士。早期的护士学校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带教式的也就是学徒制,学校附属于医院,几乎每个医院都有一个护校。中国最早的专门护理人员正是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

1921年,开办高等护理教育,1950年停办。1931年,开办红色护士学校,1941、1942年护士节,毛泽东先后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尊重护士,爱护护士”。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学士学位教育于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办护理系,目前18所院校设立了学士学位的护理教育。研究生教育是1990年批准,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开设护理硕士教育,学制2~3年,目前,开设护理硕士教育的大学越来越多。2004年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两所大学开始招收护理博士。因此,我国现在的护理教育主要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五个教育层次,以大专、本科教育为主。我国的大专、本科的护理教育现状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大多按照医学教育模式来安排,没有完全分成人、儿科、老年、精神障碍等不同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同一岗位上从事相同的工作,只有科室的区别,而没有分级别安排在不同的岗位,故部分学历高的学生就业后难以安于岗位工作。继续教育是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目标的进修课程,是向在职护理人员开设的课程[2]。这是学习美国的管理方式,要求每年一定的学分才能有效延续注册。但在目前大多数从事医学教育的专业人员来看,中专和大专属于职业教育,中专是属于中职教育,而大专属于高职教育。

近年来,虽然高职护理招生随着高考人数的减少而有所影响,少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堪忧,但在国家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鼓励下,加上我国“未富先老”老龄化严峻的形势下,护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护理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

二、中国护理职业教育现状

(一)我国的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现在的护理教育主要分为五个教育层次即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护理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基层。从1950年实行中专教育以来,接受中专教育的学生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之前可以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都是成绩名列前茅才有资格参加中专考试,成绩在全省市排名靠前才有机会考入中专学校,而现在形势完全不同,初中升高中考试成绩靠后不能继续就读高中的学生才进入中专学校就读;进入大专院校就读的学生部分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才选高职院校就读,容易让人误解为成绩不理想者就读职业教育,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劣势。另外,虽然从中专层次到大专层次及本科层次也有流通渠道,但是考虑到经济因素或者基于极少数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原因,导致往上提升学历就读的学生很少,远不如美国护理教育那样易于流通。因此,我国的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可以尝试部分教育专家曾经呼吁过的将职业教育体系独立成一个类型,像台湾护理教育就是如此,职业教育在台湾非常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欢迎。

(二)培养目标具有特色

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职业教育比较积极,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兼具行业特色,如我校是属于民政行业,在培养目标上就描述为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必备的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和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服务专门人才,也体现对人的尊重等理念和职业特征。

(三)课程设置能体现改革

我国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转变的,经历了“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提出了“循证护理”“整体护理”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等。但从文献查询和交流得到的信息是大多数护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还在沿袭传统医学教育框架,虽然提到过弹性学年制,大多数还是学制3年。

分析目前国内护理院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或者教学计划发现,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仍呈明显的三段式,即一年级设置基础课,包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多为体育、政治思想、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二年级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专业课基本沿用医疗的分科体系,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精神科护理等课程,部分高职院校也曾经尝试与国际接轨,开设成人护理课程,将内科、外科护理融合,但在实际尝试过程中,还有水土不服的状况发生,例如學生到医院实习,医院带教教师部分认为这样的课程不太适合中国实践,学生也茫然这样是否恰当,需要花费时间将护理专业传统的课程融合到这门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三年级进入临床集中实习。目前我国若想像英美国家一样实行全过程理论和实践结合,实施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尤其是没有附属医院的学校很难达到。医院也不会像国外那样由学校安排教学任务,我国实习医院是自己安排实习任务。

(四)教学模式改革较活跃

从教学模式上来看,我国护理职业教育的改革算比较活跃,我校在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中先后领先试行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模式,改革了教学方式方法,如基于问题的教学(PBL)、信息搜索和分析系统式(ISAS)、翻转课堂、微课、慕课、采取问题导入式、临床案例分析、岗位情景模拟、仿真教学、分组讨论式、角色扮演式、学生提问式等教学方式,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借助大学城平台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改革较活跃,近两年在积极倡导现代学徒制教学,我校也在积极尝试。

在考试考核方式上,护理职业教育也大胆尝试了多种评价方式,我校目前课程学习过程学习成绩占到70%,期末考核占30%,更注重过程考核,摒弃了一考定结果的不太合理的考核方式。学生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调动。

(五)护士执业考试体系逐步完善

2003~2010年与初级(士)资格考试合并后的考试分为4个科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前面3科目考试内容融合了内、外、妇、儿科护理的知识,专业实践能力测试的是护理学基础知识,分2天进行考试[4]。2011年开始只单独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科,内容除了以前考试包括的内容外,还有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法律、中医护理、医学基础知识、生命发展保健和精神科护理学内容。目前我国考试方式主要还是纸笔考试,而且一年只有1次考试机会,今后也会尝试多样计算机考试方式。

总之,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徒制中医护理到今天的现代学徒制,可谓发展迅速。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护理职业教育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国际接轨转型时期,从高职护理有效教学方法、课程重构、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护士职业准入制度即护士执业考试的改革,从最近的考试新大纲可以看出我国的护士执业考试内容部分借鉴了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的内容,考试涵盖面扩大。今后我国护理职业教育包含的内容更广泛,更注重实际综合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及素质。

参考文献:

[1]毛莉芬,周川.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苏州大学,2008.

[2]梁春光,郝桂芬.英国护理教育与我国护理教育的比较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凌玉.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进展[J].中國护理管理,2007(7).

[4]唐鲁,姜安丽.中美注冊护士考试大纲的比较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

护理管理知识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分析骨科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原因,寻找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结果:各种安全事件发生明显减少,患者的滿意度提高至96%。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可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骨科 护理 安全管理

作者:沈克秀

上一篇:读书学习活动总结范文下一篇:家庭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