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范文

2023-11-13

法语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试论跨文化交际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基于跨文化交际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4、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研究

5、跨文化交际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究

6、跨文化交际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7、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

8、跨文化交际中的课堂英语诗歌认知图式阐释

9、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究

10、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11、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1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中

13、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研究

14、浅谈跨文化交际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5、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16、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研究

17、跨文化交际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

18、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语言中的禁忌语

19、跨文化交际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20、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渗透教学

21、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2、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商标词翻译探究

23、跨文化交际与高级英语教学

24、探讨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5、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6、论跨文化交际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7、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28、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恭维语研究

29、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30、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语言禁忌语及运用

31、试论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

32、如何利用跨文化交际进行英语教学

33、跨文化交际与中职英语教学

34、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35、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讨

36、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分析

37、试论大学英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跨文化交际、避免中外跨文化冲突

38、谈跨文化交际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39、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

40、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沟通的有效性

41、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42、浅谈新时期的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43、跨文化交际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44、基于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

45、跨文化交际教学在英语中的应用

46、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模式及实践

47、跨文化交际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48、跨文化交际与职校英语教学

49、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法语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各位领导,各们亲朋好友:

人生能有几次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今天我才真正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更无比难忘。今天我和赵乐结婚,我们的长辈、亲戚、知心朋友和领导在百忙之中远道而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庆典,给今天的婚礼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真诚的祝福。借此机会,让我要真诚地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感谢领导的关心,感谢朋友们的祝福。

我还要深深感谢我的岳父岳母,您二老把你们手上唯一的一颗掌上明珠交付给我,谢谢你们的信任,我也绝对不会辜负你们的。我要说,我可能这辈子也无法让您的女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但我会用我的生命使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最后,祝各位万事如意、合家幸福。请大家共同举杯,与我们一起分享这幸福快乐的时刻。

谢谢!

◆ ◆新郎父母祝酒辞

两位亲家、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的儿子与赵乐在你们的见证和祝福中幸福地结为夫妻,我和太太无比激动。作为新郎的父亲,我首先代表新郎、新娘及其我们全家向大家百忙之中赶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感谢两位亲家……

缘分使我的儿子与赵乐相知、相悉、相爱,到今天成为夫妻。从今以后,希望他们能互敬、互爱、互谅、互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祝愿二位新人白头到老,恩爱一生,在事业上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这里吃好、喝好!

来!让我们共同举杯,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干杯!

◆新娘父母祝酒辞

各位来宾、各位至亲好友:

今天,是我的女儿与张吉举行结婚典礼的喜庆日子,我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坦诚的感谢!

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在我们的祝福中,又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希望两位青年人,凭仁爱、善良、纯正之心,用勤劳、勇敢、智慧之手去营造温馨的家园,修筑避风的港湾,创造灿若朝霞的幸福明天。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万分感激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婚礼的各位亲戚朋友,在十几年、几十年的岁月中,你们曾经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工作和生活。你们是我最尊重和铭记的人,我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关照、爱护、提携两个孩子,我拜托大家,向大家鞠躬!

我们更感谢主持人的幽默、口吐莲花的主持。使今天的结婚盛典更加隆重、热烈、温馨、祥和。

法语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二语习得领域曾一度重视对个体认知差异的研究而忽略了影响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因素。部分研究者只关注学习者与语法的关系,认为环境因素是可以被忽略的“背景”或“噪音”。近三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经历社会转向,研究者们日益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不再人为地把个体和环境割裂。201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经典著作《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导论:叙事视角》一书,该书将个体学习者放置在其所处的历史与环境中研究,首次以叙事的方式将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和观点向读者介绍,在语言教学领域普及了社会文化理论。

本书三位作者Merrill Swain,Penny Kinnear,Linda Steinman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语言学习观是:社会历史环境是研究者应当重点分析的对象;语言习得以社会活动为媒介;社会活动不仅影响认知,更是人类认知得以形成的过程。本书独特的叙事则包含作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搜集的二语学习数据,如研究数据和课堂任务等。将抽象理论概念以具体的案例呈现是本书的特色和创新点。全书共八章,前七章结构相似,每章先简要介绍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和术语,然后以真实的语言学习案例阐释术语,探讨相关研究,总结争议焦点,最后列出了研究问题和阅读参考。作者以理论概念和叙事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了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私人语言、协作对话、日常和科学、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活动理论和评估等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第一章介绍维果斯基的调节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从社会文化理论看,人类的高阶心理活动都通过物质或符号工具的调节得以实现。本章以一名叫Mona的英语老师的经历为例,讨论了其语言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调节工具,如语法书、电脑、收音机、英语节目、磁带、母语、社交等,对教师构建课堂学习资源以调节学生学习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第二章通过Sarah在加拿大法语浸入式项目中学习法语的故事探讨语言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作者认为在实践社区中师生、同伴共建“支架”,有助于最近发展区的实现。

第三章探讨言语化,即以言语作为认知工具表达思维的过程。本章通過Jody和Sophie的故事展示了自我语言和协作对话如何共同促进思维发展。

第四章介绍了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及其相互关联。本章以在安大略大学就读的Thaya为例,讲述了她在大学写作课堂中如何在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中转换,掌握写作技巧,理解写作过程。作者阐释了科学和日常概念的区别,认为前者是有意识的、系统的、正式学术知识体系,而后者是自发的、常识性的意会知识。

第五章探讨情感与认知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章以双语学习者Grace为例,指出语言学习过程中从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的轨迹及两种语言文化共建学习者身份的过程。在调节和身份塑造的过程中,情感和认知帮助主体理解学习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不可割裂的。

第六章通过英语教师Sandra与法籍加拿大学生Marc的邮件互动探讨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认为人类知识的建构是一个包含多人互动和社会力量的复杂过程,在活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成分为主体(即执行者)、客体(即目标)和工具(即调节手段),这三者的互动,必须遵循一定的群体规则和劳动分工。

第七章用一名加拿大留学生Yang准备一场重要的结业测试的故事探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动态评估。作者节选了Yang的两次口语考试片段,论证语言成绩不仅受语言能力影响,也受考试形式影响。动态评估本身是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反映了广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价值观,也对语言学习和教学未来将以什么方式开展产生影响。

第八章向读者呈现了两则叙事故事。作者并未对这两则叙事加以理论分析和讨论,而是鼓励读者在学习前七章的基础上,用社会文化理论对其解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语习得领域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各种新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仅2000年以来,就有数部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二语学习、二语教学法、语用学、教师教育方面的专著出版(见:Compernolle & Remi,2014;Poehner,Matthew & lantolf,2014;Lantolf,2013,2000等),这些著作对推动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某些具体概念,如调节、最近发展区、支架、言语化等,对一线语言教师、研究新手和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仍然比较抽象,也不容易领悟。《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导论:叙事视角》一书的出版及时解决了国内广大师生阅读原版理论著作遭遇的困境,有助于读者理论结合案例,从中得到启发,进而设想如何在外语学习、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应用社会文化理论的相关概念,是一本适合广泛读者群的入门级读物。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大学生英语学术写作迁移现象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项目编号15YJC740055)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第二语言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及应用研究”(15BYY077)的阶段性成果。]

(欧阳鹿,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 秦晓晴,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王建洋,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上一篇:生态 博士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本科法学专业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