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范文

2023-09-23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范文第1篇

杜威简介: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思想内容: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 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 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2、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五)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儿童中心论: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5]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世界观: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著作:《母育学校》、《语学入门》、《大教学论》、《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以及著名的教科书《世界图解》等。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学制度及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6.论道德教育: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7.教育管理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不应该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应该加倍的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范文第2篇

1 出现差生的原因解析

1.1 差生的涵义

钟启泉教授对差生的定义为: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不良”, 还包括“学习失能”。按照我们通常的说法, 差生就是:考试成绩长期不及格, 同时道德品行也比较差的学生。而在现实学校教育中, 只要“学业不良”的学生就基本被认定为差生了。

1.2 差生出现的原因

1.2.1 教育思想上歧视差生

由于应试教育的毒瘤未除, 教师更关注成绩好的学生, 从而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差生思想上的重视。既为差生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但是由于教师负担重等原因, 一连数天甚至数十天与差生都无任何交流, 这种面对差生近乎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 无疑是造成差生出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2.2 实际中对待差生过于严厉

有些教育者深信不疑的是:严师出高徒。尤其是他们认为对待差生更应该“三分教, 七分管”, 只要把学生管好了, 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亲其师方能学其道, 如果一味严厉的对待学生, 学生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敬重老师, 特别是靠体罚去改变学生, 无疑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 甚至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1.2.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当学生学力和智力不相符时, 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 都是可以逆转的。但是, 当教育者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时, 将延缓逆转的时间。在现代考试制度不可能取消时, 很多教育者就把上课——做题——考试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 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考试难度无限制拔高, 现在很多职业高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 弱化了学生实验课程, 繁重的学业负担、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喘不过气, 更使差生的转化变得不可能了。

1.2.4 师生双方信息渠道不畅, 沟通缺

在很多学校, 老师们大都认为差生什么都不行, 一无是处。事实并非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班有位学生, 数学考试每次只考20多分, 但是他在参加全区作文大赛中, 却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认为差生什么都差, 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信息不通畅所造成的。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 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丧失了, 学生也就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常出现学生即使不能理解新的知识, 也不善于向老师倾吐, 老师的教学方法即使不适合, 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的状况, 差生的转化也就无从谈起。

2 孔子教育思想下差生的转变策略

2.1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陈州绝粮之际, 子路竟“愠见”孔子,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一点也不怪罪, 而是和微微地循循善诱:“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没有因师道尊严而盛气凌人, 取而代之的是朋友般的平等。子夏因有疑问而提出问题, 得到解释的同时也启发了孔子, 子曰:“起予者商也!”, 显示了他平等对待学生, 虚怀若谷的精神。孔子终身“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 对学生无私无隐, 并常常以身作则地进行身教。这一切都是孔子与学生关系融洽的基础。

2.2 尊重学生人格, 德育为先

孔子“弟子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与孔子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是分不开的。当下, 新课程教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尊重学生人格比挖苦甚至体罚打击学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曾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人,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即:孔子认为在躬行道德实践之后, 仍有余力, 再学习文化知识。可见孔子把道德教育置于智力教育之上, 主张道德教育首位。孔子推崇德育教育, 与我们当代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按照现代人才观的质量因素划分的顺序,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永远是高于文化知识水平的, 要不“四有新人”的提法中为什么把“有道德”排在了“有文化”的前面了呢?我想, 它决不是小平同志随意侃大山说出来的吧?

2.3 因材施教

在2000多年前, 孔子就已实施因材施教, 成为现代教学的典范。

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的选择,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 因材施教,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转变差生的重要途径。

2.4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孔子认为学生也有胜过老师的地方, 老师也要虚心的向学生请教。正所谓教与学的主体应当常常互换, 人人都是学的主体, 同时又往往承担教的任务, 教学相长正是这个道理。“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来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展,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当代, 创新教育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他们的所思所感也超过了老师的想象, 有的思想确实能给老师启迪,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5 注重发挥特长

孔子了解学生的特长, 注意给这些学生提供用武之地, 进一步引发他们的潜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智慧。

职校的学生大多厌倦枯燥的课本知识和理论学习, 但却对操作、技能等动手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 推荐学生到相应的兴趣班, 或参加有关的第二课堂, 从技能入手, 培养和发挥特长是现今职业教育的普遍趋势。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曾说过:职业教育的意义是多层面的, 其中最直接的一点, 就在于能够培养大量的我国目前急需的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差生的出现,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的因素, 也有家庭的关系, 更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紧密相关。如何转变差生, 让其回归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 以加速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制造中心, 并且逐步发展成为研发中心, 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事关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高度的关注, 也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摘要: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大量的“差生”, 研究差生的教育转变问题关系到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学家, 文章首先解析了差生产生的原因, 然后在孔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探讨了职业学校差生的转变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范文第3篇

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 从衣食住行到思想领域的塑造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我国网民中学生占比达到25.1%。学生群体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思想尚不成熟, 网络时代不断冲击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考方式, 影响着其心理发展变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以及行为模式的选择,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科学地引导舆论走向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十分重大。

高校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 他们有源源不断的求知欲, 乐于接受各种新思想, 对于社会热点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他们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习惯于用感性思维来看待问题, 加之网络的相对匿名性也容易弱化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更容易丧失自己的判断, 成为网络舆论中推波助澜的一份子。同时高校是立德树人、授业解惑的地方, 是精神产品和先进文化的生产地。高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因此, 加强高校舆论引导工作,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就要深入开展新闻观教育, 引导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二、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主体和途径

舆论的传播主体类似于传播学中的传者, 也是信源。它位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位, 是主动将信息传递给第三方的人或者媒体, 是整个传播活动得以开始的的首要条件。传播主体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开端, 也决定着传播内容在质量和走向的差别。高校舆论的传播主体通常有三个:高校的官方主体、民间主体、第三方主体。

高校的官方主体在传播活动中最为审慎严谨且具有发言权, 能够引导舆论走向。高校在公众心中的一般印象是精神内容的生产者, 是自由之精神的产生地。所以高校在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 也是一种道德和科学的标杆, 相较之其他传播主体, 高校的官方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能够得到受众的信服, 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但是如果高校官方主体传播出现阻塞、发布不及时、刻意隐瞒等情况, 则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次生灾害”。

民间传播主体是在官方信息传播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 或者官方消息不透明时, 在各方传闻或者疑似正确消息的引导下而自发产生的传播主体。新媒体时代的民间传播主体显得更加多元化, 也更具主动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 信息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交互进行, 使传播内容在速度、广度、深度上得到拓展。民间传播主体可以是为获得关注并希望成为新媒体中的舆论领袖的知悉内情的工作人员, 也可以是专业的自媒体平台, 甚至可以是获知相对片面消息的个人。

第三方传播主体通常是指在参与建构事件本身的传播主体, 是事件的亲历者, 也可以是为扩大事件、人物的影响达到聚集人气、谋求利益的目的而有意进行的非常规的传播行为, 也就是事件的制造者, 它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传播主体。

两种传播途径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媒体在高校舆论传播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信息的海量多样, 受众指向明确、定位精准, 发布、接收信息不受时空限制, 在时效性上优于纸媒等传统媒体。但是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传统媒体周期性较长,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内容进行求证, 所以其准确性往往更高, 能够减少舆情发生裂变的可能性, 对舆情的宣传更精准, 效果更佳。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

高校在处置舆论事件过程中, 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对舆论引导大有裨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心理规律所揭示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群体而言, 有指导意义的有以下规律:

(一) 心理合力规律

所谓心理合力规律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互为条件, 双向互动, 最终形成合力, 形成最终结果的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 教育对象处于主动地位, 但二者的作用不可能单向发挥, 教育者的主导地位需要教育对象的配合下才能实现, 同样, 教育对象的主动地位需要教育者的有效引导才能积极发挥, 二者相互配合, 才能形成正向合力,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又称矛盾选择定律。道理很简单, 当一个人只有一块手表, 可以知道时间;但如果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时, 并不能提供更准确的时间, 而一旦出现指示不一致, 反而会制造混乱。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则提示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结合的规律。这也与管理活动中强调的单向领导不谋而合。所谓包容多样, 则是指继承, 借鉴古今中外政治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有用经验, 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替他思想文化成果。

(三) 心理“场”规律

所谓心理“场”, 是指不断重复, 营造某种氛围, 使教育对象的思维和行为在这样的“场”氛围中不断的被正向指导, 从而达到预期教育结果。人的思维和行为, 不停的重复就会被断的加强, 从而使不断被重复的东西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变成现实。“众口烁金”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 这一规律启示我们,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 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的思想的转变, 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要不断重复, 并反复实践, 从而使正确的道德观念深入教育对象的内心。

四、高校舆论引导的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泛化有很大破环性, 其正面泛化主要是作用于高校, 而负面泛化却作用于整个社会。高校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日常工作之外, 还应有处理突发舆论事件的能力。

(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舆论引导体系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信息挖掘、分析、监测, 及时发现互联网领域中的思想变动, 情绪反应常以及常态下隐含的不良问题, 在问题衍生之前进行处理, 不拖延、不堆积。

借鉴城市管理中采用的网格, 对学生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管理指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 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 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在社区内设置网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进行网格文化的建设, 处理突发紧急事件, 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工作。

多渠道多方式地贴近学生。如定期开展老师与学生的联谊会、学生代表大会、座谈会、交流会等, 多种渠道多方式考察学生在校生活中的价值观养成、思想变动, 及时沟通解决困扰, 疏通疑惑,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学校应加强校媒及自媒体的的监控管理。对各种论坛的信息分析并及时予以引导, 保证正确的导向。搭建有权威、有影响力的校媒品牌, 培养一批导向正确、专业有素的媒体团队, 使其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成为学校声音的放大器, 能够最快地还原事实, 提供真相。成立专人负责小组, 加强人员培训, 进行专业队伍的搭建, 完善舆论引导预案, 兼具科学性与灵活性。

(二) 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一是要及时准确回应。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回应, 要在掌握全部事实的前提下, 在各方利弊权衡清楚的前提下进行事实澄清, 在恰当的时间及时将真相完整地反馈给受众。二是要相信互联网的自净能力, 让各方信息在自我力量的角逐中进行事实还原, 随着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不断提高, 他们会对自己关心的事产生极大的关注, 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掌握的信息进行事实补充和还原。三是应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 在使用媒介时注意自身的标签,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正面的形象影响人, 不过激、不失范。

综上所述, 高校应重视舆论危机及舆情泛化的危害, 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 在新的历史时期, 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高校网络空间的治理, 营造高校良好的氛围。

摘要:移动互联的不断发展为公众接触互联网提供了便利, 人们既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也是互联网中内容的生产者,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爆发, 产生了许多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及信息, 这对信息的核实和真实性确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质和量的变化对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利用心理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规律,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 迟学芝.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J].青年记者, 2014 (10) :96-97.

[2] 季为民, 叶俊.论习近平新闻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 (4) .

[3] 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211.

[4] 季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担当[N].光明日报, 2017-12-11 (13) .

[5] 谢芳.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构建新闻舆论生态的路径[J].青年记者, 2017 (7) .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范文第4篇

一、授课行为停留在传统模式

现在教学中依旧存在以传统教学为主的模式, 直接传授给学生结论性知识, 弱化学生们的亲身体验。例如古诗的讲解, 教师一般总是对古诗进行全篇的内容和情感分析, 而不是引导学生去逐字逐句的分析体会, 缺少了课堂的环节性和互动性, 学生沦为了课堂的配角。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 教师认为课堂的教学行为就是教师的行为, 教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和关注, 以及在访谈中, 学生也讲述过, 由于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原因, 更倾向于老师满堂灌的教学行为, 所以造成了这种现状。

二、课堂教学手段安排不妥当

网络、科学技术, 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多媒体在教学中被教师广泛运用, 所以教师往往会对多媒体和网络行为形成依赖性, 例如在很多语文课堂中, 教师只注重对多媒体的利用, 而缺乏了对课堂的设计行为, 在网络上进行课件或者视频搬家, 缺少教师自我的情感和文本认知, 又如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这种问题的形成, 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合理, 对课文文本没有做足功夫, 没有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三、讨论行为流于形式

首先, 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 教师对课堂的自主讨论过于形式化, 所提的问题不明确, 学生讨论过程中, 容易思路混乱, 没有目标和方向。一整堂课下来, 实质性的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只是看似热闹的课堂形式。其次,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当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教师留给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是较少的, 问题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讨论上面, 教师就急于给出答案, 或者抛出下一个问题。没有将讨论或者自主思考的意义得以实现, 也起不到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在探析以上问题之后, 我们将利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作为理论指导, 尝试给出语文课堂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给予语文教学中最优化的策略。

1、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针对上文中提出的, 语文课堂还过于停留在传统模式中, 而现代语文教学中, 缺少的是对话式教学。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六大解放”的教育理念, 老师的一个眼神, 一句赞扬, 一句点评都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可以影响到整堂课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他是课堂的主体, 老师需要每一位同学的配合, 让学生享受到主人的地位, 教师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前提之下, 充分发挥其自身创造性,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眼、鼻、手、耳、口、脑, 这样的课堂才可以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行为优化

1) 讲述行为

教师应该比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 整节课要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 启示教师们不应只注重课本, 应该在课堂“民主化”的基础上去进行授课, 教师要自己对文本有自我的独特认识之解, 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运用好发散性思维, 把握文本主线, 逐层拓展, 授课时抓住一个点去重点讲解或者让学生重点讨论, 不求快, 只求精。有取舍的去讲解, 运用好自身良好的教师素养, 生动的语言, 优美的话语, 悠扬的语调和标准的普通话, 让学生对语文课的看法大为改观。

2) 讨论行为

首先, 课堂讨论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无论是学生的思想层面, 语言层面还是审美层面, 尽量给学生机会去尝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 讨论学习中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之中, 就需要教师做一个监督者, 去监管学生的状态, 给学生积极纠正偏离思想, 有效掌控课堂节奏, 也可以避免冷场或者讨论过热的场面出现, 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对文本分析的新的闪光点, 充分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运用到课堂之中, 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课堂讨论中需要老师及时的捕捉, 分析学生的观点, 关注到平时安静的学生, 鼓励他们发言,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3) 评价行为

在教师访问中出现的一些评价性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细微化, 让学生了解到他的答案闪光点是哪里, 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也允许学生对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有多元化的解读, 但是教师要注意, 当学生出现偏激化观点时, 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去引导学生回归到课堂的正题。这时,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便提示我们, 教师的评价可以回归到生活中, 运用生活中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语文与生活的异同, 学生观点激化的原因, 在生活中细节性上的评价赞美会更让学生印象深刻, 更具体化。教师要避免一些, 赞美评价雷同化, 或者是空洞化, 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这也会使评价行为逝去他本来的意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基本素养, 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 评价不仅要因人而异还要因地制宜, 不要运用过度宽泛的词语。其次, 课下增加师生互评的环节, 无论课上课下,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建议, 也会使语文课堂不断的完善。

中学语文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语言文字的培养还是思想情感的培养, 都会决定个人今后的语文素养。所以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发现不足, 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去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可以改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学习效果可以真正的有所提高, 让中学语文教学实现更大的发展。

摘要:语文, 作为一门学科, 它是独立的。并且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语文学科在高考学科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作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 语文教育也在不断的受到国家的重视。现如今中学语文教学当中仍出现许多问题, 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 对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解决, 以及对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 何宏玲, 陶行知生活的教育[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 200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9:411.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范文第5篇

1.1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儿童的内在精神

福禄贝尔强调精神力量对人的重要性, 认为自然和精神达到统一才能实现“生命统一”, 儿童本身对“精神的统一体”有着内心的渴望, 并指出这种渴望是人实现真正的发展和形成的基本条件, 然而充分满足这种渴望的首先是家庭生活。因此, 对儿童最初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应在儿童与父母相处的家庭生活中进行。在早期的家庭生活中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的共同感情是儿童最初的精神力量的根源, “这种首先把孩子同母亲、父亲和兄弟姐妹结合在一起的最初的共同感情是更高的精神上一致的基础”。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应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2 在家庭生活中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1) 正确认识儿童的发展阶段。

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并将儿童的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和少年期。他指出人的发展应是循序渐进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 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 人的教育应按照儿童本性连续的协调的促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发展。福禄贝尔特别强调家长应正确认识儿童年龄发展与身心、情感、智力发展水平等相匹配的问题。他写道:“父母常常容易忽略和轻视的一点是:当一个人到达少年期时, 他们便相信他是少年了, 并把他作为少年来对待, ……而只有当他到达幼年和随后的少年期时他与他的智力、情感和身体的要求相符合时, 才成为少年和青年”。

(2) 正确认识儿童自我发展的本能。

福禄贝尔认为儿童生来就有发展的可能性即本能, 提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 挖掘儿童内在生命的潜力。从儿童刚出生起, 人们就应当和必须按照他的本质去理解他和正确对待他, 让他自由地、全面地运用他的能力。他形象的描绘到, 小鸭子喜欢奔向池塘, 小鸡喜欢用爪子刨地, 而小燕子喜欢在飞行中觅食, “人们给幼小的动物和植物提供安宁的环境, 并力求避免用暴力干扰他们, 因为人们知道, 相反的去做会妨碍它们完美的发育和健康的成长”。以此来警示家长, 不应把家长过去的成长模式和使命强加于儿童, 从而毁灭了儿童自我发展的天性。

(3) 正确认识儿童的世界。

儿童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 成人应多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理解儿童的世界。“幼儿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我们看不见;幼儿的生活是生动活泼的, 但是我们感觉不到”, “我们说他天真, 因为我们不理解他, 因为我们没有看的眼睛, 没有听的耳朵, 并且还缺少同情孩子的感情”, 所以往往我们无法理解儿童的世界, 也就无法向儿童解释清楚生活的意义。

1.3 在家庭生活中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

福禄贝尔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 指出幼儿的游戏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深刻的意义。游戏是发展儿童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好的一种方式, 而儿童的游戏最初是在家庭中与母亲的相处中产生的, 孩子也是从最初与母亲的游戏中开始了解自我, 了解客观世界的。母亲以愉快地做游戏的、逗引的方式引导孩子去认识他自己未曾看到过的和观察过的鼻子、耳朵、舌头、牙齿等身体部分是十分重要的。这样, 母亲的天性和爱把孩子狭小的外部世界由整体到局部、由近到远的逐渐展现在他面前。

2 福禄贝尔的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2.1 家庭教育应凸显儿童精神成长的意义

儿童内在精神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显得弥足珍贵。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父母是儿童最为重要的教育者, 父母也是儿童精神最初的“守护者”。关照儿童的精神已经成为“儿童的世纪”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精神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 儿童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有着其独立的精神世界, 并以此孕育未来之人格和精神世界。然而, 很多家长在教育中忽视了儿童精神的独立性和存在性, 往往以成人的要求和眼光对待儿童, 导致儿童精神的削弱和消逝。儿童的教育应是“关注精神的教育”, 以关照和塑造人的精神为终极的价值取向。教育尤其是儿童的教育不应是单一的注重外在的知识传授、规则的训练或技能的习得, 更应注重对儿童的情感、品性、志趣等内在精神世界的培养和关注。

2.2 家庭教育应尊重儿童自我发展的主体性

教育应顺应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尊重儿童自我发展的天性。儿童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不是成人的缩小版, 更不是成人生活的延续, 家庭教育应充分尊重儿童自我成长的机会。家长不应成为幼儿成长的“控制着”, 而应该是一个良好的“指导者”, 引领幼儿的成长, 而不是抹杀其成长的主体性。现今随着经济世界的日益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 很多家长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更偏重于知识、技能等功利性的学习, 而忽视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兴趣和需要。相当多的家长本着“技多不压身”的观点, 为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兴趣班, 而不顾孩子自身的感受, 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 严重的摧残着儿童的身心世界。家长和教育者只有注重儿童发展的主体性, 了解儿童发展的兴趣与需要, 才能真正的为儿童提供他本身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指导和促进其发展。

2.3 家庭教育应体现亲子游戏活动的价值

游戏与儿童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 父母是儿童游戏的最初指导者和亲密伙伴。父母积极地参与幼儿的游戏, 与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愉悦的互动, 不仅能提升游戏的品质, 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尤其我国目前多为独生子女, 在家庭中缺乏游戏的伙伴, 很容易养成单一的依赖电视、游戏机等作为游戏的替代的习惯。所以, 家庭中的游戏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同时也能满足幼儿对于家庭亲情的需要和渴望。另外, 在亲子游戏中, 父母也能体会到游戏的愉悦感和亲情的温馨, 从而舒缓工作压力等。在家庭亲子游戏中, 家长应该具备科学的游戏理念。首先, 家长在游戏中应避免游戏的功利性, 多注重游戏中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的获得。其次, 可将游戏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去, 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 很多家长只是在专门的时间进行游戏, 这样就割裂了游戏和生活的联系。

摘要:家庭教育是福禄贝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指出家庭生活对儿童来说就是他生活的楷模, 会对他的生活发生强烈的影响。福禄贝尔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提倡应在家庭生活内关照儿童内在精神的培养, 强调在家庭生活中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以及重视家庭内的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福禄贝尔,家庭教育,儿童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范文第6篇

1 当今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道德教育呈边缘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教育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知识教育被日益强化而道德教育逐渐衰弱。这表现在: (1) 评价标准:一所大学的优劣通过师资力量、学生生源、报考研究生人数、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来衡量。大学不再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而变成了企业;学生不再是具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的个人, 而成为被批量生产出来的“知识机器”。 (2) 在教育目标上各高校毫无例外地把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放在教育的首位, 英语、计算机、专业课获得了真正的重视, 学分成为衡量学生才能的主要标准, 价值体系及道德观念被置之一旁。尽管学校也强调道德教育, 但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附带品, 学生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 功利主义很强, 把学校看成为实现自身利益的跳板, 对将来能获得利益的知识加倍训练, 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如道德则敷衍了事。道德教育日益被冷落, 逐渐走向边缘化地带。

1.2 德育方式呈灌输性

高校德育的基本模式以灌输教育为主, 即“我讲你听”的说教式。在德育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 满足于学生的记忆和模仿, 而缺乏启发和引导, 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忽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环节的转化, 缺乏社会实践。使得大学生只是接受了一些道德信条而不是形成高尚的道德信念,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德育“知行脱节”的现象, 难以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大量的新思想、新观念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 大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怀疑性、自我选择性, 对从外灌输的思想道德理论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所以僵硬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并不能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水准, 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1.3 德育内容呈虚伪性

目前高校德育理论性、政治性相对较强, 而现实性、针对性明显不足;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层次的内容较多, 道德规则方面的内容则较少。全球化条件下, 高校德育尤其要弘扬民族精神, 重视公民基本道德建设, 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而当前的道德教育则从无条件的完全利他的德育理想出发, 以单一性和终极性道德理想取代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世界, 缺乏对人的生命伦理和生命价值的关照, 忽视了道德理想所需要的生活基础。强化的是德育本身, 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方面的教育却在不断地被弱化。这种道德教育实质上是相当虚弱、伪善和无效的。也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脱离社会、学生实际, 教条地灌输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空泛道德理论, 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出现名义上的“加强”而实际上的“淡化”和名义上的“落实”而实际上的“落虚”现象, 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2 借鉴儒家道德教育思想, 创新高校德育

2.1 真正把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核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对整个社会同衷共济、安定团结关系重大。因此, 儒家在执教过程中, 既重视才能的培养, 更致力于道德的教化, 主张“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1],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2], 循循诱导弟子门徒“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3], 使道德教育在儒家教育实践中处于“为先”的地位, 起着统帅的作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聪明强毅之谓才, 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 ……是故才德全尽, 谓之圣人;才德兼亡, 谓之愚人;德胜才, 谓之君子;才胜德, 谓之小人。”这段话可谓集中表达了儒家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然而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方针上虽然一再强调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但在实际执行中却总是把智育放在了压倒一切的位子上, 因此, 要想德育真正收到实效, 必须正确弘扬和发展儒家置德育于首位的优良传统。

2.2 重视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情感, 坚定道德信念

“情感是道德信念和精神力量的核心与血肉, 没有情感的政治理论就成为空洞的说教, 道德将变得枯燥无味。”[4]道德情感可以合理地引导人的欲望, 从而使个人的心理欲求与道德规范相一致。如果道德认知未能上升到道德情感, 那么这种道德认知一定是不稳固的。难以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因此, 儒家十分重视道德情感的陶冶。孔子曾说:“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5]“好仁”而“恶不仁”, 便能做到“仁者不忧”。“不忧”, 人便可在心理上克服私心欲望, 从情感上爱好仁德而成为“志士仁人”了。他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知之”只是低层次的情感, “乐之”则是高级情感, 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感, 孔子重视“诗教”与“乐教”, 他曾表示道德教育是“兴于诗、成于礼”[7], 主张以诗、乐等声美教育去培养人的道德情感, 坚定道德信念。因此, 高校德育应吸收和借鉴儒家重视道德情感培育的德育理念,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使道德的语言、行为变为其内心感受和动机的一部分。

2.3 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统一

在儒家德育观念中, 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并不算是有道德, 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 才算真有道德, 应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孔子曾以学《诗》为例:“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8]即使将诗三百烂熟于胸, 却不能处理政事又有什么用处?他还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9], 都是在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价值。儒家还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融德育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觉悟和践履等方式方法以便做到“内得于己”, 朱熹主张“圣贤千言万语, 教人且从近处做去”。因此, 高校德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性思辨的层面上, 而应该深入到感性的现实生活中, 落实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把学来的理论指导行为, 躬行实践, 从小事做起, 日积月累, 方能积善成德,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德育也才真正收到实效。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儒家道德教育中的许多遗产, 经过改造、过滤、加工后, 可以利用其先进的成分, 促进高校德育创新, 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 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摘要:我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 如仁爱诚信、崇义重德的德育内容;因材施教、重体悟轻灌输的德育方法;注重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观念等。因此, 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借鉴儒家道德教育的智慧以创新高校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讨课题。

关键词:儒家道德教育思想,高校,德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战国) 曾参, 子思.大学·中庸[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4, 3 (2) :182.

[2] (战国) 曾参, 子思.大学·中庸[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4, 3 (2) 8.

[3]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62.

[4] 朱永新.滥筋与辉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24.

[5]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31.

[6]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56.

[7]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1, 77.

[8]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130.

上一篇:企业放心消费创建方案范文下一篇:民俗节日论文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