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范文

2024-04-05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范文第1篇

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林场是***县仅有的一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是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较频繁。林场总面积2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000立方米,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杨、黑杨等一大批优良树种汇集形成的特种用途林,林场的存在与发展对保证树种遗传改良的可持续性,维护树种和遗传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树种开发,提高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2002年底,林场在职职工32人,离退休职工16人,总人口17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4人,林业生产职工24人;有技术职称的职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学历的27人。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林场目前有房屋总面积2000平方米,电力设施落后,全场没有柏油路面,农机具严重老化,个别设备已经瘫痪,缺少通讯工具。84年以来,因地方财政紧缺,林场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收自支。近几年来,随着公益型特种用途林建设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80%,场内原从事其它经营的土地逐年减少,很难开展多种经营,没有稳定收入,加之实行分类经营后应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没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场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难度。目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6万元,实发13万元。林场固定资产现值160万元,债务余额50万元。在林场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连续两期完成了部、省下达的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1998年被划定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林场位于***县西南部,靠近边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又属于黄泛区,立地条件差,林地盐碱低洼,生产力低下,发展门路窄,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不能形成规模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经济困难,房屋年久失修,无力建造新房,电力设施不能配套,没有林场公路,交通极不便利,下雨天无法进行生产,通讯工具、农机具得不到配备更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林场的发展,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2、机制僵化。分配制度不完善,不同岗位间、同岗位间,工作的质和量与职工的收益挂钩不直接,职工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没有形成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没能充分发挥职工的劳动潜能,过多地强化了壮大国有经济成分,忽视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有资产闲置,造成浪费。

3、国有林场的包袱重。林场总面积有214公顷,可用林地有160余公顷,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占130余公顷,多数是汇集的良种基因,基本没有可采伐利用的林地资源,剩余的30余公顷土地,虽然林场配备了有能力、有管理经验的领导集体,但因剩余土地太少,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多种经营项目,只能进行小面积单一的育苗,来维持林场的生产经营。

加之多年来林场一直负债经营,离退休人员多,成为了林场的一项沉重负担。

4、林业政策发展滞后。***县***林场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政策没有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没有到位,县财政困难,97年以来,也没有资金或具体措施进行脱贫扶持,而且林场在生产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直接影响到对发展其它多种经营的投入,使林场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进行有规模、有秩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林场发展。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聘用专家来单位讲课,选派优秀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积极和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姻,引进智力和技术,依靠科技,增加效益。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2、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国有林场的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重点投资建设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营林生产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使国有林场路、水、电、通讯等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同时,加大扶持国有林场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项目力度,以此带动林场每家每户的大发展,努力促进国有林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3、优化国有林场外部环境。一要切实维护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犯国有林场合法权益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决不姑息,绝不能让侵犯国有林场合法权益者逍遥法外。二要改善国有林场周边环境。要以政令形式发布通告,严禁周边乡(镇)、村及有关部门巧立名目向国有林场乱摊派、乱集资或卡、拿、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国有林场发展的周边环境。三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国有林场在没有实现脱贫解困之前,建议政府应对其实行免税政策。

4、加快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和管理。***林场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事业管理。要尽快落实林场分类经营政策,及时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范文第2篇

一、重庆市民族教育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是一个多民族教育大市。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197.3万 (渝东南“一区四县”183万) , 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东南的秀山、彭水、酉阳、石柱4个自治县、黔江区 (按民族自治地方对待) 及14个民族乡, 民族聚居区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20.5%。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 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渝”战略, 重庆市民族教育和全市教育事业一样, 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2005年, 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提前两年完成了“两基”的历史性任务。2008年, 渝东南民族地区现有中、小学1254所, 在校中、小学生52.21万人 (少数民族38.12万人) ;小学1113所, 占全市的14.7%, 在校生31.21万人 (少数民族24.19万人) , 占全市的13.90%;初中学校124所, 占全市的11.73%, 在校生17.27万人 (少数民族11.25万人) , 占全市的12.78%;普通高中17所, 占全市的6.34%, 当年招生1.19万人 (少数民族0.96万人) , 占全市的8.7%, 在校学生3.73万 (少数民族2.45万人) , 占全市的10.89%;中等职业学校14所, 占全市的5.4%, 当年招生0.77万人, 占全市的5.10%, 职业学校在校生1.67万人, 占全市的3.91%;特殊教育学校5所, 占全市的12.20%, 在校生854人, 占全市的7.02%;幼儿园258所, 占全市的7.20%, 在园幼儿数5.86万人 (少数民族3.82万人) , 占全市的10.21%。随着重庆市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为重庆建设西部教育高地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重庆市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民族教育与全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不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一是教育公共资源流向缺乏长效机制。渝东南民族地区校舍、设备、图书、师资等教育资源远未达全市平均水平, 义务教育发展存在支持方式的偏差和激励机制的扭曲, 公共资金尤其是项目资金通常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流动。二是办学缺乏规范的长效机制。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余负担过重, 对招生办法、资源配置、管理创新、收费标准、教育改革评估等缺乏制度建设和督导。三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缺乏城乡统筹规划。学校规划建设滞后, 生活设施不配套, 学生洗浴、饮用水条件差, 导致部分中、小学班额高达80人以上, 农村边远山区有的村小无法开办, 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四是寄宿制学校量少质弱。乡 (镇) 学校实验设备除了主科有基本配置外, 其他非考试学科平均达标率还不到50%。五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2008年, 重庆城市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4360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4126元, 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3159元,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经济负担重, 农村绝大多数儿童不能享受幼儿教育条件。

(二) 民族教育信息化程度低, 极大地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信息化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极大地阻碍着信息化教育的开展。二是教育信息化中出现重硬轻软的现象, 不少学校校园网上信息陈旧。三是教学软件开发跟不上教学需要, 给信息化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四是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认识上存在差距, 不少教师仍以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方式进行教学的现象较为严重。

(三) 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一是社会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误区, 造成职业教育生源紧缺、素质偏低的现象。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单一, 对提高初职和高职教育质量提高重视不够。三是实验实习基地缺乏, 专业师资量少质弱, 办学质量不高, 培养的学生没有特别的专长, 就业出口不畅。四是职业教育缺乏城乡统筹办学思路, 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衔接不够, 缺乏集约化、规模化办学机制, 职业教育未形成自身的办学活力。五是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缺口大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 民族地区因管理滞后、人才匮乏、经济落后, 导致基础教育改革滞后。

一是教学内容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结合不够, 导致不少学生缺乏生计技能。二是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速度缓慢, 教育行政部门对民族教育教学改革的分层指导不够。三是教学改革模式结合地方教育实际不够, 存在照搬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教学模式的现象, 对区域教学改革缺乏针对性。四是教学学科带头人匮乏, 教育改革及评价相对滞后, 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部分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存在权利、义务和责任界定不清, 政府对学校办学干预过多, 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的现象。

(五) 女童教育存在入学率低、辍学率高, 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缺乏家庭关爱。

一是受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 导致女童辍学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受经济贫困的制约, 造成女童入学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辍学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受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 导致不少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女童因难以克服翻山越岭的困难而辍学。四是受办学规划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忽视女童动手技能培养, 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家长及学生上学积极性。五是重庆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有30余万留守儿童缺乏关爱, 外出少数民族农民工子女不能完全享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优惠政策。

三、教育不公平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户籍制度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把农业人口束缚在农村, 人为地造成公民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的不公平。因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就近入学”原则, 造成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 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儿童只能在农村就学。重庆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加速, 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大中城市, 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缺乏竞争力, 导致教育资源严重失衡。

(二) 历史原因。

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起步较晚, 社学教育最早在后唐天成三年 (928) , 与汉景帝时文翁在成都办学相比, 至少晚了1100年左右;渝东南民族地区现在文字记载最早创办书院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 , 与南唐“庐山国学”相比, 晚了200年左右。渝东南民族地区在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 才出现第一个进士 (彭水人窦敷) , 充分证明了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由来已久。

(三) 经济原因。

渝东南地貌比较复杂, 除很少部分平坝及河谷平地外, 均是丘陵山地喀斯特地貌, 属于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再加上东西部地理环境、城乡之间差异, 就决定了东西部之间、本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直接影响地区教育发展经济能力。二是家庭经济贫困。直接影响社会成员家庭收入差距。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

(四) 文化原因。

一是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严重阻碍渝东南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导致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学生辍学, 特别是女童辍学。三是受农村不良文化影响。

(五) 教育原因。

一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课程编制和课程内容奉行“城市中心主义”, 导致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地方因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投向脱离实际, 拉大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三是招生制度不规范。主要集中表现在缺乏一套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 在初中择校、高中升学考试中, 存在收择校费、权力和金钱交易的不正之风, 换取短缺的优秀教育资源的现象。

四、加快推进重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 加强教育公平长效机制建设, 推进民族教育持续发展。

一是建立公正的教育制度。健全和完善保障民族教育优先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及贫困生资助等机制和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办好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民族特长生班等政策和措施, 切实加强本科少数民族人才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 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建立和完善救助民族学生机制。进一步完善对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通过“奖、贷、助、补、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 特别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特困生救助制度。三是建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从改革中小学招生办法、教师激励机制、教学效果评价等入手, 建立完善民族教育投入、校长选聘办法、教师行为规范、职称评聘细则、教育评价机制、学校改革创新等长效机制的建立, 禁止学校招收“择校生”、片面追求升学率、增加学生课余负担、教师有偿补课及经商、中小学按地域和户籍来选择学校等现象, 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 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向民族地区倾斜。四是调整教育结构和办学体制。改革学校课程体系, 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支持社会力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办学优惠政策, 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积极性。建立与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国家办学为主、私人办学辅、社会团体办学为补充的新型办学体制, 加大职业教育、民间办学的力度, 实现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化发展, 满足多元化教育发展需求, 五是建立民族教育帮扶长效机制, 促进主城优质教育资源与民族地区共享。由市教委牵头会同市级相关部门, 引导主城区一类市级中小学帮助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重点中小学办好区 (自治县) 示范学校, 通过开展师资培训、办学指导、管理创新、教学示范、信息交流等办法,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 贯彻科学发展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

一是建立和完善重庆市教育人才横向合理流动的长效激励机制。完善促进教育优秀人才向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正向流动的优惠政策, 加强区县 (自治县) 重点中学校长岗位在全市、全国公开竞争选用, 优化教师行业人才队伍, 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三是加强学校的管理及机制创新。四是克服三种倾向、处好三种关系。五是加强教育体制创新, 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化发展。进一步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办教育, 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办学格局的办学方向。重庆发展民族民办教育的目标只能定位为对公立教育补缺, 满足一些个性化和特殊需求;民办教育应主要集中于特定领域。社会力量参与办教育, 应重点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及学前教育。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区域性不平衡问题, 应更多考虑立足公立教育资源实施布局调整, 更好地规范民办学校的发展。

(三) 加快推进民族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为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二是保证民族职业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市、区县 (自治县) 级政府应随着逐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对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投入, 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三是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质量。切实解决办职业教育实验实习基地投资大、融资难问题。四是拓宽人才培训渠道, 培养更多亟需人才。在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黔江区建一所由市政府主办、市教委主管、黔江区协办的综合性民族学院, 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是明确各级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进一步优化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争取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前瞻性。在培训主体选择方面, 应更多地发挥企业和民间培训力量的作用, 政府为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提供产业发展和职业需求信息, 对职业教育内容和方式实施宏观引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标准、教育质量以及培训价格实施严格监管;对经济困难家庭接受职业教育提供经济援助。

(四) 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管理, 推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重点推行乡 (镇) 村合并办学, 适度保留教育延伸点, 逐步提高乡 (镇) 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比例。初中布局调整主要保持现有规模, 采取扩容增效的方法, 扩大初中招生规模, 适度扩大初中班额, 平稳渡过初中入学高峰期, 突破初中发展的“瓶颈”制约。民族地区高中教育重点, 扩大“普高”规模, 结合实际, 将高中逐步集中在区县 (自治县) 城市所在地办寄宿制学校, 促进师资、设备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二是抓好教育结构调整。坚持统筹发展、合理布局、开发与建校同步的原则, 解决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城市学校规模不够,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确保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学生比例平衡, 职中与普高学生比例平衡。三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抢占民族教育“制高点”。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设备投入, 加强程序开发、师资培训、教学考核, 推进互联网“校校通”工程,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保证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落到实处, 促进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完善学校资源配置管理机制。规范公共资金对学校的投入方式, 经常性投入应严格与学生、班级数量挂钩, 基本建设、设备投入优先投向未达标学校;强化学校统一规划, 建立公共资金投入公示和问责制度, 严格控制学校的盲目扩张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学校财务管理, 明确中小学收支范围和相关标准, 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择校费”、“借读费”、因学生就读向学校交纳“赞助费”等, 对捐资助学资金的用途建立公示制度;建立均等化师资资源机制, 在有条件的区域逐步建立有约束力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在区域内定期轮换制度。五是明确政府、学校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学校的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教育目标以及基本办学标准等重大决策仍需政府确定;对学校资产处置、教育收费标准和财务收支、分配等政府必须从严监管;在部分领域扩大学校自主权, 需要与学校结构调整同步推进, 完善内部民主决策, 避免少数人滥用权力;在部分领域扩大自主权的同时, 应强化目标和过程管理, 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家长、媒体等多元化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五) 完善民族地区流动学生、留守儿童及农村女童教育优惠政策, 突破民族教育难点。

一是提高对流动学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因社会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就业机会的不公平, 而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主要来源于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二是创新流动学生受教育体制机制。加大对少数民族“特殊群体”的关爱, 杜绝市级重点中学招收“择校生”, 将主城市级重点中学招生计划部分切块下达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贫困山区及流动学生降分录取, 促进流动学生、留守儿童及农村女童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三是完善流动学生教育优惠政策。政府设立少数民族流动学生、留守儿童及农村女童教育基金救助, 对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发给奖学金和对独生女童家庭给予奖励, 在招工、招生、公务员录用中给予降分或优先录用的优惠政策。并出台市级重点中学师资向市内一般中学流动优惠政策, 新增教育资源的配置向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倾斜。四是促进流动学生受教育机会公平。出台流动人口子女享受流入地学生平等受教育机会公平优惠政策, 促进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及非义务教育公平、教育体系布局、不同地区政府间责任关系、不同类型教育属性的确定及享受资格限定等体制问题的解决。五是建立和完善对流动学生关爱长效机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外出农民工数量大的实际, 由市级人大向全国人大反映, 通过国家立法, 在全国建立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一卡通”长效机制, 农民工临时户籍在哪里, 学生凭身份证在新居住地享受国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 争取少数民族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均等。

摘要:笔者针对渝东南民族教育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实际,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根据重庆市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如何整合重庆市城乡教育资源, 突破渝东南民族教育发展滞后瓶颈, 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教育与重庆市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渝东南,民族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

[2] 中国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3]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4] 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5] 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6]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代表大会报告》;

[7] 重庆市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8] 重庆市城乡教育发展规划;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范文第3篇

1 教师结构不合理, 质量不过关

主要表现在城区学校教师数量较多, 偏远村小教师数量较少。部分教师个人业务有待提高, 他们之中有老民办教师、代课老师、政策性转为正式教师的, 有转业军人、技校生、招工工人以工代教的, 还有疾患缠身又舍不得“绩效”而不病退坚持上班的。从教师所学的专业与所任学科的差距看, 城口县农村教师所学的专业与任教学科不一致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 也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有的学校教师平均年龄高达四十几岁。年龄偏大, 知识面窄, 不具备专业知识, 跟不上课改。这不正是验证了“慢慢活, 慢慢拖, 一年还有一万多”的腐朽言论吗?这样下去, 谈何教育, 谈何发展?

2 教师的再学习不能跟上

就拿重庆市城口县修齐镇第一中心小学校来看, 2000年至今, 教师业务培训不足20人次 (不包含听报告式培训) , 绝大多数老师从来就没走出去观摩过、学习过, 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他们而言, 似乎早以不复存在。长期以来, 使得他们的思维逐渐迟钝, 激情逐渐冷却, 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 慢慢变得熟视无睹。不少教师仍把教育职业看成是谋生的手段, 而不是当成事业来追求, “靠教育而生存”。有的专业思想不巩固;有的对经济待遇不满意;有的体验不到职业的幸福感, 认为个人的价值不能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份教师的敬业精神缺乏降低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而, 教师的水平不是提高了, 而是逐渐“缩水”了。

3 各方面压力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全社会都来关心, 支持教育, 还只是口号, 社会对学校功能的苛刻要求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工作激情, 老师们疲于奔命, 压力大, 生活质量差。

老师们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造成了部分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长期处于紧张、疲惫的状态。“高分数”指标达不到, 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学生能力跟不上, 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学生安全, 学校安全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新的高危险职业。学生出了事故, 家长有理无理找学校、找老师, 老师被“社会”吓怕了, 哪怕自己无责任也不愿与家长理论。教师处于“保守”状态, 生怕出现一丁点儿安全事故, 不敢开展大型体育活动, 不敢搞社会实践活动, 不敢组织春游、野炊等活动, 甚至连学生在校期间的行走路线, 活动范例, 都作了统一规定。特别是春游、野炊等到稍大型的活动, 上至领导, 下至老师, 压根儿就不敢提上“议程”, 这类活动好像已成为上个世纪的事情, 属于“已经灭绝”的教学活动, 这样, 拒绝了学生的亲生经历、体验, 拒绝了学生培养自己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让学生如何创新?如何全面发展?就算老师想跳舞, 但戴着镣铐, 你叫他怎么放得开?

4 教育评价机制制约城口县教师发展

虽说“素质教育”的口号响亮, 但是老师们成天做的几乎都是“应试”。老师们都是埋着头, 各自耕耘着自己的田地, 你不管我怎么搞, 我不管你怎么搞, 最后一考见分晓。以考试成绩作主要手段来评定学生、评价教师。因为上级教育部门, 要向校长要“质量”, 校长要老师出“质量”, 家长也看老师“质量”, 老师逼着学生考“质量”。好一个“质量”, 使得学生整天钻在统考科目 (小学语文、数学) 里, 无课外活动, 无自由安排时间, 更没有社会实践活动, 就连课间十分钟, 也被迫埋在课桌前, “加班加点”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也难怪学生发展不协调, 也难怪双百分的孩子, 连《国歌》也不会唱。一项研究表明, 当教师处于高利害评价中时, 往往会被动地为迎合评价而改变工作策略, 导致其丧失创造性和思考能力, 变成机械的, 技能的简单创作者, 基于教师评价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压力, 教师对教育的理想, 一步步地都被学生的学习成绩所淹没。综上所述, 教师评价机制问题, 成为了制约城口县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

4.1 优化教师师资配置, 缓解城口县更偏远地方师资薄弱的矛盾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更大力度增加越边远地区教师的优惠政策与福利, 让人人都愿意在边远地区服务。并让“定向服务合同”真正落到实处, 努力形成农村师资保障的长效机制, 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交流机制, 制定灵活的留人用人机制, 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4.2 规范教师培训, 使各种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第一, 要让教师树立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 抓好教师学历提高教育。尤其要加强短缺学科教师的培训培养, 要注重农村教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 时常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 加强教师岗位业务培训, 不断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第三, 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更要注重目的性, 要有计划、有阶段性、有针对性, 更要注重培训的可操作性。第四, 教师的学历提高培训不能只交学费不学习, 不能只要考试就通过, 不能只要见到文凭证书就加工资, 上级部门要重视培训的过程, 不要只走过场, 只在台上呼喊不深入基层, 不要尽让教师成为高学历低水平的工作者。

4.3 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促进教师管理的科学化

要对教师实行多样评价, 在评价的各项指标中, 各个指标、各个内容均要齐全, 要涉及到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 甚至各个方面的各个细小环节, 分值划分具体而固定。要富有弹性, 让教师在教学领域富有特色, 从而促使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和热情。同时更要重视评价对教师的作用, 评价不是只对教学成绩予以检查, 更要对教师各方面, 全方位地进行检阅。评价不光对教师过去工作状况进行鉴定, 更应该主张在宽松的环境下促进教师自觉主动的发展, 让教师能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 又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成功感、幸福感。

4.4 规范农村学校用人制度和管理机制

上级部门要严把“进门”关, 从源头开始抓“教师质量”。这不光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录用教育工作者, 更应该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不同专业应聘者要采用不同的录用办法, 用不同的办法录用不同的应聘者, 让其能利用专业优势, 发扬长处, 走入工作岗位后, 发挥专业作用, 促进教育发展。千万不要让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去和姚明赛篮球。再说, 既然有“聘任”, 就应该有“辞退”, 让将教师工作视为“铁饭碗”的教师意识到也有失去“饭碗”的可能。同时县级行政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教师的职责更要落到实处, 越偏远的学校, 教师“先天”不足, 偶尔“输血”后, 又遭流失之痛, 导致越边远的学校, 越“缺血”, 形成恶性循环, 更加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 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些精辟论断,深刻阐明了发展文化产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结合湖南实际, 我想谈谈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不仅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的客观需要。

首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产业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既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将成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文化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0%左右。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文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大,但其发展前景令人鼓舞。文化产业对传统经济乃至整个 经济起着十分明显的优化、改造、刺激和拉动作用。它的市场潜力之大,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和反哺作用,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它是推进经济结构调 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产业。

其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 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 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同时必须看到,加入WTO以后,国外文 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服务将进一步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只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抢占战略制高点,才能与之进行竞争,并使中华文化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走向世 界。总之,我们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要求日益高涨。发展和维 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文化产业作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 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活动,有着复制性、批量化和标准化的生

产特征,有利于发展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有利于继承、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引起了文化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10多年来,湖南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9.4%,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电视、 出版、文艺等文化品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广播影视业一个品牌栏目带出了一串精品节目,一个品牌频道激活了一批节目生产单位。出版业打造了“湖南人能吃辣椒 会出书”的整体形象。连续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湖南都有两种以上图书获奖。连续三届全国书市上,湘版图书订货码洋名列前茅。一大批文化优秀人才脱 颖而出。在近20万文化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就达4万人,占23%,还涌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创作、出版、主持等文化名人。这些都说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 到了一个新阶段,并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中央的精神与湖南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理顺思路。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 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要适应加入WTO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升档次,逐步形成“一区三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布 局。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以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为“两翼”,着力建设京广线、潇湘流域和大湘西三个特色文化产业带,做到广电、出版、报 业、娱乐“四轮驱动”。二是科学规划。在《湖南省文化产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了整体目标、主要发展方向、主要建设任务和主要措施。 三是完善政策。我省相继出台了三个文件,即《关于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湖南省“十五”期间发展文化 产业的若干意见》,在土地、税收、分配、人才培养等方面,给文化产业以鼓励和支持。四是增加投入。各级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 来,全省文化产业投资额近300亿元。长沙金鹰影视文化城经过近几年的配套建设,现已形成整体规模,完成投资近25亿元。湖南出版科技园已完成投资5亿 元,建成了占地1400多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世界之窗、毛泽东文学院、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新闻大厦等一批先进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有力地改善了文 化产业的硬件条件。五是整合产业。在尊重客观实际和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我们适时推动文化经营单位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1998年开始,先后组建 了湖南影视产业集团、湖南出版集团等4个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改善了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提高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当然,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的文化意识还比较滞后,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社会平均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拉动作用不 大;文化产品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有些脱节,出现了盲目追求“贵族化”的文化经营现象,致使一些地方高档次文化产品无人问津,而中低档次文化产品又不能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新严重滞后,

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僵化的文化管理模式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 的桎梏。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三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思考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第一,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根据湖南省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思路是:努力把长沙建成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 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体育竞技业等四大产业;集中力量建设影视产业、出版印刷、体育竞赛和出版物流等四大基地,加快培养壮大湖南 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十大产业集团;高水平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开发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力争到2005年,全 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80万人。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占GDP的7%。文 化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4%。通过10年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把湖南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 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活跃、竞争力强、影响面大的文化大省。

第二,加快文化产业体制创新。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原则,强化文化行政部门宏观调控、公共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切实抓好监督、评估、执法和服务,坚决 克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弊端,扩大文化产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文化产业单位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 业单位分开、经营性机构与非经营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对现有文化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对文化公益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重要的新闻媒体,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 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等,政府要予以支持和保障,切实加强管理;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逐步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 化管理,向市场要效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加快各类国有文化企业体制和运行机制转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 企业制度和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积极进行体制创新试点,创办文化产业开发试验区,提高试验区自身造血功能,实行滚动 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第三,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 识,消除一部分同志对文化产业的疑虑和误解,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决策上来。在市场环境方面,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 市场管理机制,采取专项治理的办法,坚决消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毒品和文化垃圾,坚决打击盗版、造假等侵权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整顿和规范文化产业市 场秩序。在政策环境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作用。在加快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文 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在法制环境方面,主要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理顺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避免多头管理、

重复审批、完善和加强文 化市场监管,集中打击走私影片放映和非法出版物,依法保护文化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四,切实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收入分配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对现有的文化经营骨干不仅要给予应 有的政治待遇,而且要给予适当的经济报酬。对有突出贡献的,可试行年薪制、承包工资制、奖励工资制等多种形式,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抓紧培养一批熟悉市场 经济规律,懂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造就和引进懂科技、会管理的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积蓄人力资本。要改进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聘任制、签约制,积极推广文艺人才代理制。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 业,促进管理的社会化和科学化。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范文第5篇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

枣庄市辖五区一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即68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5.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7。近几年来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富裕,加快了林业事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3.6万亩,森林覆盖率27.5,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全市林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0年增长299.4。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林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运筹

加快林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我市山区面积24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6.5,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种粮产量低、效益差,同时由于森林资源总量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煤炭、建材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消化污染,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市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立足市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五大生态工程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全市林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近几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枣庄的决定》、《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枣庄市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枣庄市40万亩经济林和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10多个文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把市、区(市)、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业局(站)长确定为林业建设的“五职责任人”,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有力调动了各级党政干部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春季、雨季造林和冬季森林防火动员会议,市人大每年都视察并审议一次林业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搞绿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造林48.6万亩,比2000——2002年全市造林面积增加72.9。

二、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突破口,带动镇村绿化快速发展

我市共有64个乡镇(街道)、2095个行政村,镇村占地70余万亩,植树绿化的潜力很大。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我市农村实际,在全市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村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2004年搞好46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00个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2005年创建了106个,今年又确定了104个,推动广大农村向着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扎实迈步。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是明确标准,坚持把造林绿化列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在30多项创建指标量化考核总分105分中,绿化占20分。各级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村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老百姓在受益中”为目标,大力组织创建村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52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标准,新增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60万株,绿化率均达到35以上。创建村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带动了全市镇村绿化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新增农田林网42万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810公里,村镇植树2400万株。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范文第6篇

兰木乡文化广播电视站

韦善与

连日来,我乡在开展“深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发展”的学习和有关文章,深受鼓舞,促动很大,感想颇多。我乡在开展“深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大讨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非常重要!

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思想观念,也要常变常新,而且思想解放并不能一劳永逸,观念更新也不是一蹴而就。只有把解放思想当做是一项长期任务,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才能为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原动力和突破口,推进改革发展进程,破解改革发展难题。解放思想要培养四大品质。解放思想,要始终保持强烈创新的良好愿望,形成改革的风气、开放的风气、竞争的风气、创新的风气;始终保持容纳创新的宽广胸襟,形成善于创新、锐意创新的风气;始终保持创新的良好本领,形成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提高工作本领;始终保持创新的巨大勇气,形成敢于创新,大胆创新、争先创新的风气,克服怕出乱子、怕犯错误、怕担风险的思想。

解放思想要树立三种理念。一要树立敢于率先突破发展的理念。二要树立捕捉机遇、抢抓机遇、创造机遇的理念。借助市里的五大工程建设有利东风,我们要善于调查研究,捕捉各方信息,透过现象,捕捉机遇,赶超发展;要抢抓机遇,用好用活政策,尽量与当地党政机关多沟通,争取更多的发展推动力;要创造机遇,善于争先创优,善于发现优势,打造优势,利用优势,开发优势,把优势当作发展资源来经营,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形式,只求实效;不求表扬,只求特色;不求独树一帜,但求多点开花。要用文化广播电视的业务开发经验带动各村屯文化活动。三要树立长远眼光、共赢共荣、包容发展的理念。只要有利于推动突破发展,有利于赶超突破发展,有利于率先突破发展,都可以为我所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达到双赢。

在学习中我们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既赶超发展、率先发展,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尤其是要突出抓好重点业务、亮点业务的快速发展。既注重总量,又兼顾结构;既注重规模,速度,又重视质量、效益;既注重企业增强实力,又关注员工提高收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推动改革,深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必须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重长远,打基础,坚持技术创新,提升长远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业务赶超发展的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优先保证这些关系到文化广播电视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长远发展的项目,坚持科技兴文化战略,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推动传统文化广播电视的转型和腾飞。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加强队伍建设,是文化广播电视实现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增进团结和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协调沟通机制,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清醒地看到文化广播电视基础还不牢固,发展还不平衡,效益还不稳定。因此,对文化广播电视的今天和明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还需要继续发扬拼劲和闯劲。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文化广播电视这个实际出发,既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又要充分考虑建设现代化文化广播电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企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何凝聚创造性,调动积极性,发挥主动性,是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满足人民精神理想需求。只有形成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关系,激发劳动者活力,保持文化广播电视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敬老爱亲美德少年范文下一篇:急救现场救护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