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地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教学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自然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是很大的一个版块,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一些基本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很有帮助。课本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分布有着一些规律,自然地理的占比也有合理的设计。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前很有必要对于这些因素都进行分析,要明确自然地理内容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来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让知识教学的效率有保障。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要点一般来说都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要点和日常生活也十分贴近。在进行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很有必要对于课本中这部分内容的分布规律、占比以及知识的特点展开剖析,这会让教师进一步明确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并且明确相应的教学方向,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一、把握自然地理在课本中分布的层次性

课本中自然地理内容的知识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层次性,知识间的关联十分紧密,知识的理解难度也会由浅入深的展开。教师在分析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时首先很有必要对于课本中这部分素材分布的层次性有良好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从大的方向上制定教学方案,然后再来将方案进一步细化,让教学的组织和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然地理内容分布的层次性,这会让学生以正确的视角理解这些知识要点,并且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构建。

学生在了解了宏观的宇宙环境知识后,逐步接触宇宙中的地球相关知识及其地球周边的宇宙环境,再接着熟悉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具体来说,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就是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研究某一区域内这些要素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的变化规律。人类再根据这些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这是课本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基本轮廓,也是这部分内容的几个基本层次。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层面对于这些内容有一个概念上的认识,这会给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应的知识打下好的基础,并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充分理解与吸收。

二、把握自然地理在课本中分布的比例

教师还要进一步把握这部分内容在课本中的分布比例,这也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整体来看,自然地理部分在课本中的占比是很大的,很多知识点都是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首先梳理这些内容,结合知识的分布方式、占比以及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策略。这样才能够让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在知识的吸收上也会更容易。

比如,《区域经济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除了介绍我国经济地带和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及现代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作用,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多项工程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及工程建设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对策等内容外,其他都是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从现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分布来看,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比例大。由此可知,自然地理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结合前面学生已经形成的对于自然地理的基本认识,以及已经具备的一些理论基础,来有针对性的理解与分析这些内容,这会让学过的理论知识的功效有所体现,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更容易得到良好构建。

三、加强学生对于自然地理内容的掌握

自然地理在高中课本中的地位非常突出,这部分内容并不太难,但是对于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来说效用却非常明显。某种程度来说,自然地理知识是学生分析各种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托,也是学生在分析一些更复杂的问题时的基础。教师要加强对于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有更好的掌握程度,这会让学生分析各类问题以及体会其他知识要点时都更顺畅。

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较为合理,比较符合人类生产、生活实际,是根据人们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改变来编排的,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地理学的发展,引导了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用另一种眼光来认识世界。教师要把握课本中自然地理知识分布的层次性以及分布的一些一般规律,结合这些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上会让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的知识的掌握更充分。

结语

自然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组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理论基础,让学生在分析和解答各类复杂问题时可以有的理论依据。教师要充分分析课本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分布规律,把握这部分内容分布的特点,并且剖析出最为合适的自然地理知识的授课方式。这会促进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上更充分,让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的吸收更透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理论基础更扎实,这也能够帮助学生以自然地理为依托更好的分析各类其他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莹. 高中自然地理规律的教学策略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15.

[2] 易桂芳. 高中自然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李宏伟. 高中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1 (1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

教学地理论文范文第2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打破学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是现代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物理与地理是两门比较密切的学科,深刻理解某些地理问题离不开物理知识;同样,地理知识又能为某些物理规律提供背景材料。以下引例说明物理教学与地理知识的紧密联系。

一、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地理问题能讲得透

例1:当在地球某处看到日全食时,请问在同一时刻地球的哪些地区能看到日偏食?哪些地区能看到日环食?当在地球上某处看到月全食时,请问在同一时刻地球的哪些地方能看到月偏食?

在地理课上要回答这一问题好像有点无从下手,如果我们从物理角度来分析一下会使问题变得容易理解。日食、月食的发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日食是地球进入太阳照射下月球的影子中产生的光现象。图a为发生日食的光路图。月球后面的阴影区中(1)是本影区,即一点太阳光也照不到;(2)区为半影区,只有部分太阳光能照到;(3)区为伪本影区,太阳光的一部分(外环部分)能照到。根据光路可逆知道,若地球上的人进入(1)区,则一点也看不到太阳光,即发生了日全食,进入(2)区的人能看到一部分太阳光,即发生了日偏食,进入(3)区的人能看到太阳的外环光,即发生了日环食。

月食是月球进入太阳照射下地球的影子中产生的光现象。图b为发生月食的光路图,地球的本影区、半影区、伪本影区与图a类似。当月球进入半影区(或一部分进入半影区、一部分进入本影区)时,则只有一部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即发生了月偏食;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才出现月全食;因月球不可能进入地球的伪本影区(这一点可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距离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上得到证明),所以不可能出现只有外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的情况。

二、掌握地理知识对解决物理问题有帮助

例2:有一架飞机从南昌昌北机场出发向北飞1000km,接着又向西飞1000km,向南飞1000km,向东飞1000km。问这架飞机此时处在什么位置?

A.就在出发点

B.在出发点东面

C.在出发点西面

D.无法确定

分析:如果脱离地理知识纯粹从物理角度考虑,上题就会很容易选择答案(A),导致错误。如果利用地理知识加以分析,要考虑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上题不难得到正确答案是(C)。

例3: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的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这道题体现了物理学科与地理学科、数学学科的综合,是各科知识有机的交叉,让物理与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性运用。如果学生对东经98°和北纬40°的地理知识不熟悉,就很难做出地心、嘉峪关、同步卫星之间的关系图,也就无法完整解答这一问题。

三、地理知识和物理知识的和谐统一

例4:指南针的南极为什么会指向地理位置的南方?我们知道,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指南针的南极指向的是地理的位置的南方。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方法首先测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760mm汞柱高。我们知道,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为什么把当地测得的760mm汞柱称为标准大气压的值?难道在当时不能测得更大的数值吗?其实从地理书中已经知道,意大利几乎位于海平面,在当地测得的数值就是最大值,就这个数值定为标准大气压的值。

教学实践证明,各学科之间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不应出现过早的文理分科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余干县教研室)

教学地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实施,传统课堂教学中低效教学逐渐暴露。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传统高中地理课堂低效教学中存在的原因进行探究。其主要表现在:教学问题不明确,并没有教学的必要;教学方式过于刻板,教学方式有待改变;师生关系生硬等。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并通过实际案例以及教学等,对高中课堂低效教学进行有效说明。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低效教学;原因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不断做出改变,以便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使用时间长,再加上课改引进时间较短,因此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存在不少影响因素。有研究人员提出,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走出低效课堂,首先应当对课堂低效教学原因进行探究,进而根据实际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低效教学行为

笔者在进行相关调查及研究后发现,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低效教学行为,因此笔者就主要的低效教学行为进行详细分析:(1)教学问题不明确;(2)教学方式過于刻板;(3)师生关系不和谐等,详细分析如下:

1.1教学问题不明确

在高中地理新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大部分内容均是要求学生采用理性思维进行掌握。基于此,教师课堂教学中,必须利用开放式的教学问题提出,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范围,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辩证思维。但是,笔者在通过调查后发现,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以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刻板提问,抑制了学生思维发散。除此之外,传统高中地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忽略问题提问的主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倦的心态,降低教学质量。

1.2教学方式过于刻板

由于我国在长时间的教育过程中,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因此大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而导致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导致高中地理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除此之外,传统高中地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性较差,最终将高中地理教学演变成“课堂念课本、学生背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方式。大多数学生由于枯燥、刻板的教学方式,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思维固定,课后作业敷衍完成,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1.3师生关系不和谐

笔者在进行调查与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教师在传统思想影响下,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先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长期处于高高在上为的位置,并且其权威不能被学生所挑战。据了解,大多数传统高中地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由教师一人进行教学,并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没有得到培养,课堂教学变成一潭死水,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低效教学原因分析

为了更加了解传统高中地理课堂低效教学行为的原因,笔者就课前教学设计调查分析为主要分析方向,详细如下:

2.1课前教学设计的调查分析

首先在课前教学设计的调查分析过程中,笔者共选择20名教师,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总计120份,调查得分情况详见表1.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课前教学设计上,造成教学问题不明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仅仅按照课堂需求进行问题设计,并且教师所制定的教学问题严重缺乏趣味性以及开放性,进而降低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最终导致高中地理课堂低效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刻板,并且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与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内容、方式的确定,以提高学生兴趣,扩展学生思维范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鸿雁.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杨军英.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古镇高中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金加彬.高中地理课堂低效讨论:问题及解决策略[D].苏州大学,2016.

[4]王娟.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孙坤峰.对高中地理有效与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教学地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逻辑思维可以提升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课程的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校高中的地理教学改革也制定了新的教学目标。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才能,积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才能真正将地理教学质量提高上去,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关键词】地理;教学措施;逻辑思维;创新;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课程不同于初中地理课程,高中地理课程中涵盖的知识面广泛。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高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相关技巧。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发挥地理逻辑思维,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地理知识。高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成长。高中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结合高考考试大纲的整体要求,不断引领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不断总结和归纳。高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推断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1.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的设立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创新

良好的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巧妙的教学情境意义非常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立符合地理教学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地理的学习探讨中,可以提高学生通过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每一堂高中地理课程的质量也与教师是否巧妙的设立教学情境有很大关系。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散学习思维,让学生更加灵活主动的思考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做好与学生的有效互动。高中地理课堂应该充满活力,高中地理课堂上要有激情洋溢的教师、踊跃发言的学生。高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深刻思考,引导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不断推敲,引导学生发挥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综合想象能力。

1.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思维方式,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是教学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创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不断地进行教学思维模式的创新发展。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的讲解时候,要时刻注意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简单化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重点讲解比较复杂的地理知识,充分解决好学生的疑难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和学生进行互动,积极消除学生内心害怕教师的观点,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课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充分掌握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更多的学生学好高中地理知识。

1.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掌握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掌握高中基础知识后才可以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快速教学课堂中。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本知识,才能真正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

2.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意义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思考地理知识,充分结合高中地理考试的具体要求,不断地帮助学生提高地理考试成绩。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演绎推理法、比较研究法、实验法等创新性方法认认真真地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提高学生高中地理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提高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成绩,推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在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新的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师会充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不断地引导学生培养高中地理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逻辑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地理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新课标改革下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高中地理知识也存在一定难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更好的学好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要重点把握好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积极培养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创新和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高中地理知识,为以后的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鹏.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5.11(13):67-71

[2]黄明聚.适应时代要求 培养创新人才[J].教海探航,2014.32(16):122.125

[3]高幼芳.试论高中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J].福建教育,2014.12(16):80-83

[4]汤正全.思维力,高中地理教学的聚焦点[J].教学探讨,2014.11(15):11-13

[5]刘玉霞.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实践,2014.16(13):184-185

教学地理论文范文第5篇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板图、板画和板书,统称为地理“三板”教学艺术。所谓板图,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依靠自己的熟练技巧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简略地图。板画是教师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等用各色粉笔描绘出的黑板画。板图与板画统称为“地理图像教学艺术”,有时与板书合称为“三板”教学艺术。“三板”教学艺术是以黑板作为地理教学图像、文字、符号等信息的载体,具有容量大、连续性强、反应迅速、适应课题广、可更新和远视效果好等优点。黑板和粉笔目前仍是教学的常规得力助手。因此,地理“三板”教学艺术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同地理语言教学艺术相配合,形成边讲边画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识记、记忆、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成为公认的一种地理教学基本功。

例如,在讲授《意大利》这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画出意大利轮廓图,并指出意大利的领土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也叫意大利半岛)从北向南伸入了地中海中部。接下来讲解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南部的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组成一个“丁”字型的骨架山脉,它们都是阿尔卑斯山系的分支。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的足球赛十分精彩,这只长筒靴在踢出两个足球:一块是三角形的西西里岛;一块是长方形的撒丁岛,这就如同看一场球赛。在上述空间概念建立后,用彩色粉笔边填主要城市、矿产资源与物产的分布。这样学生从远处看去,这幅由不同色彩绘出的图似乎是一节美术课,将地理教学于美育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爱上地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图像化,类似的图形还有很多,如中国山脉的走向为“TX”型,法国的轮廓似六边形的几何图形,等等。因此,“三板”教学艺术和讲画同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反映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运用讲画同步教学法,强调先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图像,再把图像信息储存于各图,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多样而丰富的地理表象。由于图像信息比文字信息容易直接记忆与再现,因此通过图像建立起来的地理表象在记忆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样体现了地理知识与图像的不可分割性,表明了地理教学内容空间地域分布的特点,也克服了传统教法使地理知识脱离图像的弊端。例如,我在讲授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古朴秦川——陕西省”时,就运用“三板”教学艺术法,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绘出陕西省的轮廓,然后提问该轮廓的特征,引导学生讲解陕西的轮廓像一个跪着的秦俑,让学生了解陕西的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让板图来增加记忆和印象,再通过绘制秦岭、河流、地形、城市等,来让学生从画的板画中来了解地理知识点和信息,让学生懂得地图的重要性,理解“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的真正内涵。

二、易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三板”教学艺术和讲画同步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读图、绘图、用圖能力的有效措施。讲画同步是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迅速地在黑板上画出与内容有关的简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世界重要的一步,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板图板画打动学生知觉的能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抓住地理特征,掌握地理事物表象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惊讶、敬佩到愉悦、情趣高涨,使他们听、看、写、画、想、问结合起来,手脑并用,视听结合,不仅对所学地理知识巩固率高,而且培养作图兴趣和习惯,从中受到美的感染,真正体现“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巴西》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巴西热带雨林的美丽景观图片,让学生先闭着眼睛用耳朵听,描述听到的事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读图,欣赏热带雨林的风景,并提问热带雨林分布在世界的哪些地区,其中最大的分布区在南美洲的巴西,我在黑板上绘制了巴西的板图,并提问为什么会在这里形成,引导学生从所处纬度、气候、地形来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美丽的热带雨林现在正面临着危险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她,从我们身边做起,发出倡议和宣传,来保护我们人类和美丽的家园。通过读图和分析,学生培养了读图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反映了地理教学改革的图像化趋势

“三板”教学艺术和讲画同步教学法使地理知识与图像联系起来,这种形象化、简化、美化的图像更便于学生记忆,保持的持久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地理知识,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地理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在作图、用图和读图方面的能力。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直观、形象的认识,用图像、想象来激发学生兴趣及逻辑思维,使学生具有兴趣性探究性和求知欲,使地理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协调统一,容易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学生乐于学习对生活和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图像便于记忆,大大促进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例如,在《非洲》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大致轮廓是梯形加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以具体讲解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和经济情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总之,“三板”教学艺术和讲画同步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图画与地理知识点融为一体,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增加好奇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加热爱地理这门学科。

教学地理论文范文第6篇

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关联性,地理知识所涵盖的范围也很广,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新课改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何让学生加强地理知识的运用,掌握学习的方法,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是很多同仁非常关心的话题。为此,笔者从构建科学的教学框架谈起,采用有效手段,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借助多媒体优势,帮助学生认知问题,增进概念理解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概念,提高学习的时效性。但是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教学、挂图教学等不仅形式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不能自由发挥。多媒体的出现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现有情况,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把比较乏味无趣的活动趣味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知识面的广度,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展现出寓教于乐的教学优势。

良好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收到不错的效果。多媒体以其独特的光影优势以及生动性,不仅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师教起来也会感觉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太阳系模式图的时候,其中有根据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所提出的问题: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相同吗?行星公转的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等等。这样的提问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仅仅凭借插图进行回答的话,一来比较抽象,不能充分展开直观想象;二来形式呆板,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播放太阳系行星运动的科普录像,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用方向和轨道。在视频中教师可以放慢播放速度,让学生看得清晰明了,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学生们就会一下子了解了这一概念,不仅看得兴趣盎然,也会对平时不了解的东西产生好奇心,不仅能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在观看的同时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题意。因此我们在遇到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防借助多媒体来帮帮忙,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基础复习模式

传统的高中地理复习中,往往会以题海战术为主,加深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尽管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几轮的测验下来,学生往往会疲于应战,加上复习的内容繁多,时间又很紧迫,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想在短时间提高成绩是不太容易的。这样一来,形式枯燥的复习会使学生对过于繁重的学习发生抵触情绪,产生厌学心理。基于这种现象,我觉得对中等生和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尝试着用一些比较适合他们复习的模式。我们可以精选习题,精练试卷,注重难点重点的分析和拓展,以经典题型扩展延伸,让学生举一反三,既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

一般情况下,试题的选择要经过教师的精挑细选,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和辅助性。一道试题能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而解决这些问题正好能充分利用上所学到的知识,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知识点上加强培养。还有一些试题看似杂乱无章,毫无联系,其实要求我们能对一个知识点或者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教师在复习时应该通过分析、归纳揭示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让学生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迁移运用知识,因为平时的考试是对一段时间内学习的总结,而高考则是对所有学过知识的总结,会覆盖全部知识点,因此在平时就应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地理学习中有很多的图形信息,学生在平时就要学会读图,学会利用经纬度、河流等进行定位,这些都是地理考试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出现试题老化、难度太大或太容易等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复习,也会让他们减少思维的欲望,对试题出现厌倦或者轻视的心理。

三、加强类比运用,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改进教学思路,采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技巧,真正做到“会学”,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学会”的教学思路。类比法是通过对比,将同类的概念知识进行比对,坚持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式,并且能够论证、运用这些概念,在经过训练后,能巩固知识,加深理解,长期应用,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进行类比的时候,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归纳到这种教学手段中。例如,近似概念的类比,相反概念的类比,都会让学生从这一过程中受益匪浅。又如,我们在学习国土和国土资源,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天气和气候等近似范围的概念时,难以分清,容易混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而对于寒流和暖流,重工业和轻工业等概念,从字面理解比较好分辨,掌握其中的一种再向反方向延伸,就能够正确区分。类比法还包括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很多大的概念会包含小概念,小概念又蕴含更加精细的概念,只要我们能正确区分,确定关系,仔细辩证,就会认清其中的奥妙。

四、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适应新课改教学模式

要让学生能够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就应该让学生在思维上活跃起来,让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及课下的交流中,多向学生进行熏陶和启迪,让他们将视线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之内、课堂之中,更应该瞭望更远、更广的世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处处留心,去发现、感受、观察、探究身边的地理知识,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做到“活学活用”。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和使用知识的乐趣,也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打开地理教学的新局面。

我在课堂中不再只注重成绩,而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态度,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细微的进步,呈现出崭新的课堂局面。为了创设出和谐、民主、愉快的教学情境,我经常用一些趣味知识来活跃课堂气氛,用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小讨论、小争辩、大家议等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起来,并在辩论和讨论中,交流心得,健康成长。同时还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常识,开展重新设计布局城市、建设家乡、为工厂选址等讨论活动,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秉承科学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本,创设有效的教学模式,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责编 闫祥)

上一篇:论企业投资风险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档案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