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r教学的几点收获范文

2024-01-11

关于vr教学的几点收获范文第1篇

而在农村中学中, 新编的英语教材起点较高,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的阅读输入量较少, 再加上学生本身的语言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心理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尤其是在阅读方面, 学生的兴趣也在慢慢呈下滑趋势。如何改变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 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题所占比重及试题类型的变化, 都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从事英语教学十几年, 不论是新、老教材, 我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探讨, 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过多年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下边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切身体会, 仅供参考。

1 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

农村教学条件是有限的, 虽然从国家下了很大的力度加强教育上的投资, 但落实到农村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 成为农村教师进行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教学中,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每教一篇新课文时, 要求学生根据标题预测课文的内容。这时学生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通过讨论, 激发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快速阅读, 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 然后, 再按精读要求, 给学生指定段落, 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 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 以求弄懂。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 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 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2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齐声朗读是英语学习的方式之一, 有的学生也将朗读带到了阅读过程之中, 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学生则爱指点着单词逐词逐句去读;有的学生则咬文嚼字, 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在阅读时, 眼睛往往回头看, 重读一个词、短语、一个句子, 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读速, 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句的意义。我帮助学生逐步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 教会他们默读, 帮助他们尽力减少眼停次数, 扩大视力范围, 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

指点学生阅读时抓住文中重点段, 段中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每篇材料都配有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既可以做为理解检查题, 又可做为阅读的提纲。学生的做法往往是先阅读短文, 再看问题, 回头看短文, 然后做选择答案, 浪费不少时间。我指导学生先看问题, 理解出题者的出题目的和方向, 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句、词, 再读短文, 就能减少阅读时间, 快速而准确地做出选择答案。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 告诉学生此时不要惊慌, 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义, 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可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

3 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尤其是英语阅读氛围

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 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学习的氛围。比如英语兴趣小组, “英语角”, 英语知识竞赛等。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科学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一种高科技、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中体会语言的重要性。如关于E-mail、Robots等有关的阅读文章, 可以通过播放有关的视频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产生一种极大的兴趣, 进而通过对文章的学习,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当然, 在营造阅读氛围的同时, 教师也不能忽略了自身的情感的溶入, 教师的热情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 可以产生学习语言的“内驱力”;没有情感的投入, 学生的良好学习潜力和积极性就难以开启。

4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依靠课内阅读训练是不够的。不仅阅读量小, 也不足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到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 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我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我向他们推荐了《英语测试报》、《快乐英语》、《校园英语》和《英语漫画》等刊物,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英语程度又有趣味的阅读材料, 使他们看得明白, 读得有趣。通过课外阅读, 学生们培养了兴趣, 增加了知识, 拓展了视野, 提高了人文素养。其中一些内容健康, 思想性强的文章, 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 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 有效地实施分层次教学, 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 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基础教差的学生阅读比较简单的故事, 将其词汇的难度降为最低。基础好的也就是俗称的“优等生”任务就重些, 多是阅读词汇量较多, 而且较难, 但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含义的文章。然后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层次, 阅读难度也适中。每周都进行课外阅读比赛, 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所阅读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输出, 这样使各个学生都有参与,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扩充了他们的背景知识, 又使学生增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 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教学无定法”, 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书的同时, 不能忽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应当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与现今的教学思想进行统一,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要把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牢记在心, 通过各种教学实践, 逐步达到这一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尤其是农村英语阅读教学, 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农村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做了简单的分析后, 主要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找出合适的对策并作以细致的分析, 为农村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技巧,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 李貌.初中英语教师素质调查报告[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5.

[3] 邹为诚.基础英语教师如何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成为研究者[J].国外外语教学, 2005, 1.

[4]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Z].2001, 1.

关于vr教学的几点收获范文第2篇

1 目前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弊端

很多年来, 英语学习都是以一纸证书定乾坤。教师和学生都以考级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社会对此结果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因为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就是有证书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难逃其窠臼。一般高职院校的第一年是基础英语教学, 第二年是各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在第一年的基础教学中, 有全国AB级的考试, 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全放在了过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课上大量的做题, 细究各种语法现象, 满堂灌式满足于对语言材料的判断和识别, 根本没有时间来训练学生的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这种应试技巧的培养只针对考试有效, 却无法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2 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的比较

(1) 专业英语相对来说较艰涩难懂。比如普通英语在构词和意义上和专业英语大不相同。在汽车英语中燃烧室这个词英语fire是燃烧, room是室, 可是作为专业英语的燃烧室是combustion chamber。还有很多词汇在专业英语中扩展了它的基本词义, 或在翻译中改变了原来的词性:Prevailing conditions may be divieded into twogeneral groups. (通常条件可划分为两大类) Prevailing这个词在“盛行的, 流行的;当时的, 目前的;一般的, 普通的”这些基本词义中做了扩展。

(2) 在专业英语中还有很多句子是在普通英语中不多见的, 如:Landscaping and h edge and tree planting on the side and c entral reservations should be arranged to provide a pleasant and interesting outlook for the road users, to avoid monotony an d boredom. (为了避免单调、乏味, 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心旷神怡的环境, 道路两侧要进行美化, 设置栅栏, 种植树木, 路中心要设置隔离带。)

这句话虽然是个简单句, 但句子较长, 一共使用了5个连词、4个非谓语动词和两个介词, 在普通英语中很少会出现5个and连用的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 不难发现如果学生不具备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和综合运用能力, 到了第二年学习专业英语的时候, 面对完全陌生的专业英语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这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损失。

3 措施

3.1 对教师的要求

要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上为学生架设一个桥梁, 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专业英语学习, 基础英语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之外, 还要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专业以及专业英语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不断地进修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应到学生中调查研究, 找出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的盲点, 这样在授课中才能有的放矢, 起到为专业服务的作用。

同时,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改变教师唾沫横飞, 学生昏昏欲睡的老模式, 教师要有足够的想象力, 采用情境教学、话剧表演、小组任务等方法, 把死板的教材变成活的, 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起来, 成为学习的主体。

3.2 教学内容方面

在语言知识上加强与专业英语的联系。普通英语的句子按其结构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但在各专业的专业英语中就其长度来说, 简单句并非都很短, 而复合句也不一定都很长。专业英语属于科技文体, 长句占很大比例。这些长句多由复合句构成。若是简单句, 由于容量大, 句子成分间也同样像复合句一样大量借助介词、连词来衔接 (如上所例) , 因此, 教师要在句法讲座中加入此类知识点的讲授。所举实例也尽量和该专业靠近, 以便学生能够获得初步阅读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此外专业英语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多专业词汇, 艰涩难懂, 使初学者望而生畏。基础教学一定要在这个环节上扫清道路。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 不是提前把专业英语拿到基础课上来讲, 而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词汇知识的方法, 使之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触类旁通。

3.3 广泛阅读专业材料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 这一点也会在专业英语中体现出来。因此, 除课堂教学外, 教师还要结合各专业特点,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文科技报刊杂志以及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材料, 从中汲取文化知识,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专业领域的视野, 提高专业英语的领悟能力。

3.4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引导学生自己来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这个学习过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 而是引导和监控。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 学会自主学习, 对其英语能力的提高, 尤其是专业英语知识的增长大有裨益。

4 结语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 逐渐摆脱了本科教学的束缚, 本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目的, 在忠实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为原则, 改变死读书, 不会用的状况, 充分挖掘基础课的潜力和优势, 给学生插上能力的翅膀, 为专业英语的学习铺平道路。

摘要:在职业院校中, 专业英语因其词汇生僻, 语句艰涩, 成为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因此英语课应改变其独立的基础教学模式使其为专业英语服务。但是在教学中并不涉及专业英语, 不做专业英语的前期重复教学工作, 而是根据职业学院的特点,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摒弃死板沉闷的应试教学, 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即在英语学科中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期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能力训练,为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 .

关于vr教学的几点收获范文第3篇

(1) 优化教学环境, 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可将以文字为主的学习内容转变为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画面。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 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 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 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 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2) 增加课堂容量, 增大信息密度, 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 并且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表现出来,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甚至本学科的前沿信息, 可以游刃有余的扩展和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 易于突破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 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 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 也可以把一些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等等。这都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由上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但是,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 也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其目的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不足, 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手段, 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 在进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设计时,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勿以辅代主, 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盲目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 那么教师就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只起到了播音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曾经有人设想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教师这一职业将逐渐衰亡。这种观点就是片面夸大计算机技术而忽视了教师主体地位的错误想法。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计算机的特点对比, 从而更加清晰地看出教师地位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如下表) 。

(2) 勿滥用多媒体手段, 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多种信号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 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教学服务, 而不是在课堂上为了展示技术而应用技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 盲目使用各种媒体, 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 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 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其结果不仅不能辅助教学, 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本着“宜平不宜动、宜简不宜繁、宜静不宜喧”的原则, 也就是能够用平稳的画面效果就不用动画, 能够使用简洁文字的内容就不要纷繁啰嗦, 能够赋予安静的效果不添加音乐和解说。尽量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利于思考和学习的和谐环境。

(3) 勿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 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 以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 只注重人机的对话, 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 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

(4) 勿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模拟现实, 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但是, 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 势必会降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医学院校的学生要做大量的试验, 如果只是观摩试验而不亲自动手操作, 那么无论计算机模拟的试验多么惟妙惟肖也是无用的, 要知道“看会了绝对不等于学会了”。

(5) 勿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优势, 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但是, 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形象的画面替代本应该经过学生思考和想象才能产生的景象, 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充分地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 必须注意不能让过度的媒体挤占学生探索、想象、分析、思考的时间, 必须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 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要以“学会使用、恰当运用、当用则用、不可滥用”的原则进行运用, 力争真正使计算机辅助教学用得好、用得妙, 用在刀刃上。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已经日益深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并且凭借其多种鲜明的优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补充, 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易于突破教学难点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要注意不能以辅代主、滥用多媒体手段、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要做到当用则用。

关于vr教学的几点收获范文第4篇

1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整体上呈现出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由重学轻用向学用兼顾的可喜转变, 尤其是新教材的使用更多地体现了现代语言教学的重要思想。然而, 也正是新教材的使用, 看似对英语知识方面降低了难度和要求, 实际上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入调研, 笔者认为,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生学英语缺乏内生动力, 处于“被动学”状态的不在少数, 有的把考试作为学习准则, 考什么就学什么, 什么能拿分就学什么;有的“知难而退”, 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 随便学学就行;有的感觉授课内容太简单吃不饱, 有的感觉授课内容太难吃不消, 久而久之就“不愿听”、“不想学”。

二是学生的中心地位不突出。教学中,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一定程度存在, 不少教师仍采取“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布置作业——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路径, 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三是对新教材研究不够。部分教师或由于从业时间过久不愿意更新观念和知识, 或是从业时间太短还没有完成掌握教材, 对新的教学思路、方法掌握不准, 缺乏从系统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步骤不够清楚。

四是教师学生沟通不够。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 与教师之间很容易产生代沟, 教师和学生不易做到相互交流;另外, 不同于其他学科, 学生能通过母语清楚地理解教师所要传达的意思, 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需要把英语和母语进行不断地相互转化, 为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又设置了一道阻碍。

2 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

针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不足,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 笔者提出以下五条解决对策:

2.1 更新教学观念

我校创始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观点。《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代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学生是主动寻求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认清“英语是学生学会的, 不是老师教会的”, 认清旧大纲中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到新大纲中改为的“指导作用”的深刻转变, 改变“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 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 教师越教越吃力, 学生越学越没劲”的落后模式, 坚持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 以学生为本,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此外, 还要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上课的传统观念, 与时俱进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 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2.2 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任务重、班额大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是不争的事实, 加上学生在学习基础、家庭背景、生活阅历、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若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则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甚至会让不少学生对英语打退堂鼓。为此,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动感性强、互动性好等优势, 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感官冲击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互动式教学, 引导学习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配合活动, 例如, 每课一则英语笑话, 每周一次英语小演讲, 每月一次英文电影, 每季度一次英美文化讲座, 等等。另外, 我们每位教师还应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另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主动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 许多研究也不断证实, 他们中的不少人学习潜力强于“好学生”, 我们如果能够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 开展深入研究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吃透标准和教材, 准确把握学生特点, 主要要做到“三个深入研究”:一是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由于目前我们仍处于任务型教学阶段, 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把课程标准作为重要依据,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求,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二是要深入研究授课教材。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难度大, 是教学中的基本资料, 必须要花力气下功夫去研究, 梳理知识要点,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老师也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其他课内和课外资源。三是要深入研究授课对象。要加大对90后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身心特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掌握第一手资料, 并按照新课改的理念,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灵活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体现针对性, 力求实效性, 富于创新性。

2.4 密切师生情感

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是紧张而艰苦的, 学生是否对学习英语知识及文化有积极的情感, 关系到本人能否保持住攻坚克难的动力和勇气, 而良好的师生情感正是学生热爱英语的重要因素。当今的高中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教师总是以俯视的态度、家长的眼光和学生交流, 则师生的情感很难融洽, 这就需要教师要主动扑下身子、放下架子, 主动与学生做朋友, 倾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让他们从喜欢老师开始喜欢英语。课堂上, 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和感召每名学生, 让学生从老师的面部表情、声调、身姿、手势等的变化中感受传达可亲近的信息, 不将自己的意志、思想强加于学生, 营造平等、尊重、互动、融洽的气氛, 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更能激励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5 坚持学用合一

高中英语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满足升学的需要, 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达到学习语言为的是进行交流这一根本目的。学语言如同学游泳, 必须放在实际环境中去锻炼, 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活动, 不应该仅注重课堂教学, 还应注重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高中各年级还可结合实际, 组织开展英文名篇朗诵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课外活动, 为学生使用英语搭建平台, 寓教于乐, 帮助高中学生从紧张的学习氛围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中释放出来。英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英文报刊杂志, 收听收看英文广播电视, 把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3 结语

努力解决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是每名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学习英语的领路人, 一定要正视困难和问题, 积极转变观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开展深入研究, 积极探索适合当代高中生的教学之路。既重视成绩, 更重视能力, 那么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成效, 新课标所倡导的培养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如何解决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已作为重大课题摆在英语教师面前。本文在剖析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五条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效果,思考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施良方.课程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慕丽.中学英语教学研究[M].当代教育科研出版社, 2010.[2]慕丽.中学英语教学研究[M].当代教育科研出版社, 2010.

关于vr教学的几点收获范文第5篇

1 目前技校物流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设备简陋。由于办学经费紧张, 许多技校物流办学条件简陋, 物流设施设备无法跟上。即使有一些条件稍好的有少量的先进设备, 但是和学生的数量相比, 比例严重失调。在进行实训教学中学生们只能一部分实践, 另一部分等待。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也造成了时间上的极大浪费。

(2) 实训教学设置不合理。目前绝大部分技校的物流专业实训教学设置不合理, 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只是一味的照搬一些大专院校的实训设置, 根本没有考虑到招收学生的差异性。

(3) 实训形式单一。由于自身和所在地区发展的限制, 很多技校校外物流实训课程主要以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参观为主。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们留下一些直观的印象, 且企业的美好的发展前景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和未来就业的信心, 但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技能。而校内物流实训课程, 目前很多技校以物流模拟软件操作为主, 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但是长期以往, 学生们容易失去兴趣, 电脑中的模拟训练并不能让他们得到实际的经验。而且软件的使用往往需要既懂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又懂物流专业知识的专门人员, 对于资金本来就很紧张的技校这无疑成为了一大负担。

(4) 设备利用率低。由于地区发展迅速和主管部门投入较大, 有些技校很幸运的建立了自己的物流模拟或高仿真实训室, 投入少则几十万、几百万, 多则上千万, 但是效果如何呢?由于担心一些昂贵的先进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 很多技校限制学生们的操作时间和次数, 教师上课时也总是缩手缩脚, 这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另外设备买回来之后维护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需要配备专人保养和做相应的配套, 从某种程度上说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花瓶式的实训室是非常不可取的, 而且这对于那些绝大多数资金缺乏的技校也是不太现实的。

(5) 实训师资力量缺乏。由于技校的教师教学任务很重, 有些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 参加各种物流培训学习的机会有限, 进企业、下工厂进行实际动手训练那更是少之又少。有些教师尽管取得了物流职业等级资格证书, 但是技能操作根本没有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这就导致教师的实训教学实际上只是将理论教学更换了一个场地。而由于资金的问题许多技校更不愿花钱从社会企业中聘请一些有经验的物流实际工作者来作为实训教师。

2 建议——规范的“校企合作”, 将实训室开设到企业中去

通过以上分析, 技校物流实训教学的改变已经变得迫在眉睫。这有待我们这些物流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本人自大学毕业以来, 在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从事物流教学工作已有5年的时间。在这几年里, 本人一直在思考技校的物流实训教学应该采取哪种模式, 思考如何解决目前技校物流专业实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将实训室开设到企业中去, 是一个不错且必然的选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人觉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校要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保证与物流企业合作有效运行。实际中建议技校成立由校领导及物流系部负责人、物流实训负责人以及物流骨干教师代表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 主要分析、研究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模式、方法, 找准办学定位, 全面指导协调技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2) 牢记与物流企业签订协议。现在很多技校都发现单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实训的, 纷纷开始尝试校企合作, 但是这种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有相当部分的合作是口头上的承诺, 随意性较大, 合作的成效参差不齐。学校通常要根据物流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 不断调整自己的物流实训计划, 有时甚至有无法履行实训的情况发生, 这使得我们的学校非常被动, 对于学生的技能培训也是极为不利的。而与企业签订协议不但可以规定双方的责、权、利, 使合作更加趋向规范化和程序化而且使我们的技校可以抽出更多的经历专心于教育教学活动。

(3) 共同制定实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企业要认可, 学生也要容易接受。学校与物流企业之间还要分工承担了实训任务, 定期召集双方的人员, 一起研究教学、实训工作, 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物流企业还要定期派专业人员到技校为教师组织培训, 而技校也要分批安排教师到物流企业实践, 而这种实践不能再像以前去企业几天, 业务流程刚刚熟悉又要离开, 而是要以学期为单位, 这样既能让教师技能得到锻炼, 也便于企业的管理。

(4) 注重物流企业与技校文化的交流。学校有学校文化, 企业有企业文化。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文化, 这就要求在进行物流实训时注重企业文化的渗透。要创造性地将物流企业文化融会贯通到校园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流企业校园文化。学生教室, 物流企业文化要上墙;实训车间, 学生要统一着物流企业实习装训练;实习管理制度要与物流企业接轨;文体活动, 师生与物流企业员工同场竞技。这样, 学生作为物流企业的“准员工”, 在技校就可以得到浓厚的物流企业文化熏陶, 接受的是具有物流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

(5) 精心搭配实训学生。实训是维系和深化校企关系的重要环节, 企业一般根据学生们的实训表现挑选所需人才。而我们技校去企业实训一个很大的目标是推销毕业生, 但从一般情况来看, 企业总要求学校派最好的学生, 而学生不可能没有差别。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就要采取搭配办法, 尽量把所有学生“推”向企业。所谓搭配, 就是根据学生素质层次、性别、个性、特长等因素, 将不同层次精心搭配, 决不能把最好的都给一个企业, 也决不能把最差的集中在一个企业。

(6) 物流骨干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开发实训教材。目前技校物流教材的数量和种类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各种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理论性太强, 实训内容偏少且过于枯燥, 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物流实训的需要且超出了技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 建议技校物流骨干教师与企业中有实际经验的物流工作者、专家合作, 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具体可以由技校专业教师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 企业的发展需要, 针对本地区和本校学生的情况, 编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教材, 从而提高本校的物流实训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

3 校企合作——将物流实训室开设到企业中去的意义

(1) 切合校企双方希望。一方面企业要发展, 需要学校不仅为其输送合格物流技能人才, 而且还要为其提升在岗员工的技能;学校发展也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用结合的人才。企业和学校双方各有所图又各得其所。

(2) 只有校企合作, 才能产生规模效应。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的一个专业面对一批企业合作, 培养的也是一批技能人才, 解决的也不是一个企业, 而是一批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3) 只有校企合作, 才能走上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不仅能够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问题, 还能解决速度问题。与传统的师带徒和企办校制度相比, 效率更高。

(4) 只有校企合作, 才能保证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培养物流技能人才兼具校内文化知识教学和企业岗位能力实训两个领域、两种空间、两种能力教学的特点, 是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结合, 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切实体现。

4 将物流实训室开设到企业中去仍需完善的方面

一是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如没有指导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考核奖励办法, 对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调动和保护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 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的充分协调。

二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一些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脱节现象。企业希望获得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 却又缺乏参与合作办学的热情, 只想用人而不愿意培养人。在实际操作中, 不愿提供先进甚至是闲置的设备、不愿提供技术熟练工人指导供学校培训之用, 学生到企业实训只能做一些熟练和打杂的工作, 无法学到真正的技术。

综上所述, 虽然将物流实训室开设到企业中去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 这种形式目前是符合技校和企业之间利益的;是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也是契合家长、学生的就业目标的。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技术、手段、政府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 技校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会越来越顺畅。相信这种实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 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摘要:目前技校物流实训教学存在很多弊端, 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不能满足市场和就业的需要, 这就要求技校在物流实训方面寻找解决的途径, 而建立规范的“校企合作”, 将实训室开设到企业中去正好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在选择这种实训方式的时候也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

关于vr教学的几点收获范文第6篇

1 了解学生, 摸清学情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教学中的主体也是学生,那么我们的教就必须指向学生、研究学生,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学生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与优化;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的过程才有可能真正变成师生情感交流、心灵对话、智慧碰撞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我们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现在仍有不少年轻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教材,以为钻研了教材,写好了教案,讲课时条理清晰, 讲出了重点、突出了难点,就算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殊不知,“目中无学生”的教学不管你对教材钻研的有多深,付出的劳动有多大,只会以失败而告终。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人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始终把了解学生,摸清学情,放在教学的首位。比如我所教的这门课,是高职新生第一学期就开设的课,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的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为了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开设这门课之前,我搞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经济学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他们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了解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态度,及对老师教学的期望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制定授课计划,设计教学方案,筛选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上逐渐向大学生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实践证明只有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才有可能搞好课堂教学。

2 吃透教材,精通业务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师生沟通的中介。要把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所谓吃透教材, 就是把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内在联系搞得明明白白, 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的清清楚楚, 对每章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做到熟之又熟,透之又透,不仅宏观上掌握好整体脉络体系,同时微观上熟知每一个知识要点,能够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并随时掌握新的理论动态, 才能更合理、更科学的制定出授课计划,才能在授课时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也才能在授课时把一些抽象的经济概念、枯燥的经济学原理用恰当的比喻、比方通俗易懂的表达出来, 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 水到渠成。搞好课堂教学,除吃透教材、全面而娴熟地掌握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以外,还必须要学习与该课程相关的学科,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加深理论功底。俗话说:“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本人几年来先后自修了《西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和《财政学》、《金融学》等与经济学基础相关的一系列课程。实践证明,只有专业精深、学识广博, 教学中才能居高临下,得心应手。

3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把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再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一刻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搞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调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当然,启发学生思维有很多方法, 在经济学教学中,我常采用的就是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可以体现经济学应用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社会经济生活,讨论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感,从而产生对教学内容浓厚的兴趣, 进而主动自觉地融于教学活动中。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呈双向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对案例教学通盘设计、铺路搭桥,指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从而促使学生动脑动口, 查阅资料, 质疑探索,提出新思想、新观念, 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多向交流与互动, 以强化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除案例教学法外,问题式教学法,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问题式教学就是师生课堂互问的一种方法,当然老师提问学生,必须注意提问的技巧,讲究提问的质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 提问具有启发性。是指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动机,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问题讨论的深入,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在讲完“边际理论递减规律”以后, 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水的价格比钻石便宜?“物以稀为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学生兴致很高。 (2) 提问具有现实性。提出的问题必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在讲完“均衡价格”以后,以当前猪肉价格上升为例,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猪肉价格会上升?为什么政府很重视猪肉价格的变化?怎么样才能把猪肉价格降下来等问题, 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为寻求答案,学生必然会积极思维。另外,课堂提问不仅是老师提问学生,老师还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因为教学应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仅有单向的老师提问,会使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寻着老师预设的轨道思考,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会更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这正如经过自我咀嚼的食物,更容易被消化一样。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也有利于拓宽老师的思维空间。由于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的视野日益开阔,思维比较活跃, 他们所提的很多经济问题往往是老师没有想到的,这就会促使老师去思考、去探讨、真正的做到教中学、学中教,不断使自己的知识量更充实、更丰富。实践证明,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是搞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4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要素结合为一体,能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全方位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经济学基础课程, 里面涉及了大量的图表, 案例。特别适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为此我们从2002年就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一边使用一边完善, 教学实践证明, 经济学基础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它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节约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文字板书、图表描绘时间,大大增加了一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大容量的信息、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课程的表现力,美感度,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生动,与学生的互动联系大大加强,课程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因此, 经济学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是帮助教师把抽象的理论能更标准、更生动表达的工具,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学校应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的特点,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提出并分析了搞好经济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前提,基础,关键,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亚妮.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6 (10) .

[2] 王正宇.对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7.

上一篇:管理者常犯的11项错误范文下一篇:名人的诚信小故事3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