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滞胀论文范文

2023-09-23

全球经济滞胀论文范文第1篇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贸环境中,要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才能在全球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充分把握经贸发展趋势,为推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新时代国际经济发展的意义

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直接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新时期,世界各国经济在不断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都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的方向。

国际经济环境优化

在新时期,国际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各国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发展空间,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增加其市场的占有份额。这种情况也让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国际经济发展的环境不再是比较单一的竞争关系,而是在竞争中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竞争的格局,推动世界经济的综合发展。

信息科技引领潮流

新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当前形势来看,生产力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推动了世界信息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科学技术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相辅相成。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也在不断加快,全球信息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新时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格局逐步深化

在现阶段的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交往打破原有局面,政治友好交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新成果。世界各国都重视自身经济发展,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基础也越来越雄厚,具有加大国际市场投资的经济能力。在经济政治合作过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以文化为媒介,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让政治合作变得更加亲密。各国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推动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不断深化。

国际经济多元化发展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进生产力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种科技环境以及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也越来越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的国家都在运用互联网来构建双向合作平台,能够让企业和个人通过互联网就能进行经贸合作问题的沟通、足不出户互动,突破了地域以及时间的制约。现在比较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适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而是需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更加规范

现在不断有国家参与到国际经济的活动中,国际经济市场在不断扩展,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竞争形式也越来越严峻。为了让经济发展的环境更加公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也要建立友好的贸易体系,突破竞争的界限,在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合作。良性竞争能够让国际经济进行良好发展。

国际经济协调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简称,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主要如下:一是能够有效降低各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缓解不同国家间存在的经济矛盾,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促进了国际资本进行相应的流动。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有效协调国际共同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中存在的矛盾,才能更好地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全球经济进行有效增长。

运用国际经济协调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策略

加强国际经济组织作用

关税、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货币组织是二战后世界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了世界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的发展。例如,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召开。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对会谈的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各个参会的成员国都表示愿意继续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经济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全球化的经济。当前存在的单边主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一定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成员国达成了一致立场,从而对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维护,意义非常大。诺罗夫表示,目标主要是在非歧视性以及多边贸易的前提下,共同构建具有开放型的经济,从而确保世贸组织的权威性以及独特性。

构建全球化的协调机制

建立全球资本流动监管协调机制,有助于发挥国际经济协调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首先,通过检测各项指标,建立预警指标体系,让各个国家都能够更好地对国际储备、长期资本流动等金融危机进行预测。监督机制也需要依据这些指标的范围以进行相应的预测,并在出现异常范围时及时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二是加强资本的管制。亚洲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市场金融结构也开始趋向弱化,国际资本流动的透明度正在得到保障,资本项目向各国和世界经济不适当开放的风险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改善国际资本流动——这个话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管,构建协调的机制。最后,严格的监管对冲基金受。随着对冲基金的发展,监管问题也继续进行解决,监管者必须加强监管,主要是通过直接监管的方式。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应遵守对冲基金管理必须遵守的法律,并制定专门的法规,及时识别资本波动。

创新国际经济协调措施

国际经济协调也成了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满足世界三大经济组织所具备的协调职能,更好地满足全球经济新发展的需求。例如,制定的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不仅极大完善了多边贸易谈判体系,更关键的是,随着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相继加入世贸组织,发展

中国家在未来的多边贸易规范中也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争取公平定位,获取合理利润,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是需要对国际经济合作政策的思路进行调整,制定中短期政策、需求管理以及供给侧改革等。第三,需要注重科技创新能力,这也是对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战略进行支撑的重要表现。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以及发展数字经济等新模式,为全球经济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从而有效地缓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增长乏力的现象,为世界经济进入增长繁荣的新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的举措

提高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新时期,必须深入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环境。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经济发展的环境,必须提升经济的开放水平。中国也要深化改革开放,鼓励企业走出去,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想在国际市场环境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跟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还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原则。

采取多边合作外交政策

国际竞争环境在不断的发展,竞争的发展模式也多种多样,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在不断增加。中国为更好地确保经济有稳定的发展环境,与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必须运用多边合作的外交政策,使各国通过经济交流保持友好关系。

结 语

在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的发展面临不同的挑战与机遇。只有积极适应时代,不断对自身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在国际交流中进行合作与发展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動国际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经济合作将更加频繁和深入。

(首尔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奇锟.新时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预测[J].现代经济信息,2018(36):158.

[2]刘馨.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商情,2018(8):78.

[3]周艳平.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展望[J].首席财务官,2018,14(11):11-13.

[4]朱天娇,王悠悠,盛凯骏,等.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态势分析[J].环球市场,2020(5):24.

[5]向辉. 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协调探究[J]. 今日财富, 2019(15).

全球经济滞胀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我国企业在这一背景下,应该积极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坚持独立资助、自力更生,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维护经济安全等几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我国经济和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这些策略和论述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经济全球化;策略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不管哪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世界经济的参与,我国企业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方面应该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风险。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策略,本文试作论述。

1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面临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必须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我国要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我国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为了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有正式的席位,更好地参与全球的经济分工,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可以更方便的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可以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利用国际规则应对反倾销等问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范围更大,领驭更宽,层次更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要充分利用,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发展空间得以拓展,在开放中促进改革和发展。

2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我国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了对外开放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要把引进和开发,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结合自己的创新,形成自己的优势。在利用国外资金的同时,要重视积累,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既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关起门搞建设,要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决定了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践证明,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这一原则是必须是要坚持的。否则,我们的经济建设就会碰壁,就会因为没有自主创新能力而失败。

3  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

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技术落后,通过引进外资在华投资不但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矛盾,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但仅仅依靠“引进来”的政策,还是无法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一旦外部环境有所变化,发生大规模的撤资,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同时,国内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中国的产品有了开拓新市场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些产品在国际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具备了开拓国外市场的条件。

中国的企业应该借助全球化的东风,不失时机的积极“走出去”,到国际舞台上施展身手,争取更大的发展。“走出去”的战略搞好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会增强,国家经济得以长远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一定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引进来”的政策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要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走出去”的实质是以投资换资源、换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更主动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规避其负面效应。在我国经济和企业积极“引进来”的战略后,又制定了“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努力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并让其具有国际竞争力,使境外投资上一个新台阶。

“走出去”归根到底是企业走出去,政府只能起到牵线搭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的作用,所以,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要赋予有条件的企业和相关科技单位以外贸自营权。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我国企业在参与世界经济中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我们要积极引导,积极组织国内比较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鼓励他们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充分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企业视野要放开,看的全面一些,在看到欧美市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我们要加快步伐,努力培育我们国家自己的跨国公司,让我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赢得先机。

4  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有二重性,一方面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各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在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践中,要重视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积极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抗拒,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但一定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①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治改革,提高我国政府的质量和办事效率。要提高我国共产党的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政府改革一直没有间断过,转变工作作风,严厉惩治腐败。这些建设和改革奠定了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基础和稳定局面。

②加强全球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力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我们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积极参与多边活动。积极参加区域性世界性的组织会议,参与这些组织规则的制定,积极推动构建与大国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政治上推进多极化,在经济上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③积极构建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确保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从宏观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力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从微观上要在国家内部打造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即通过对内部经济关系的适时调整和制度创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安全因素的冲击,包括构建一系列的制度安全网,如金融安全制度、贸易安全制度、产业安全制度、环境安全制度、信息安全制度等;构建监督与执行防御体系,对制度安全网进行监督和执行;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地消解经济安全的隐患。

④加大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确保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无论经济的竞争到什么地步,最后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几乎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不断理论进行创新,进而进行体制创新,进行科技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才能让我们沉着应对国际的风云变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朱久兵(1976-),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研究。

全球经济滞胀论文范文第3篇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虽然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剧。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是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世界经济就繁荣发展;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就萎靡不振。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通、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人们无论赞同还是反对,自觉推进还是有意阻挠,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不同地域的民族、国家与个人之间交往日益普遍,彼此依赖越来越紧密,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谋划发展时所必须面对的时代潮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改变了自己的面貌与命运,也通过改变自身而深刻地影响和造福了世界。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做大全球经济贸易“蛋糕”,支持完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坚持与全球贸易伙伴互利发展,相互成就,不仅成为“世界工厂”,更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巨大市场和全球创新合作的重要参与方,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貢献。

当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商品贸易出口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有能力、有信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建设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理念对矫正既有经济全球化的不足,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发挥着引领作用。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应该拿出进一步加强合作的信心和勇气,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积极推动世界经济良性发展。

全球经济滞胀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扑面而来,国际移民大潮包括偷渡在内的非法移民再次高涨。为应对这个大潮,许多国家本着“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大多采取堵截为主的政策,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欲破解国际移民活动中产生的系列问题,首先必须正视国际移民再次成潮的大背景——经济全球化,客观分析各类移民再次成潮的原因,树立以导代堵,以疏代塞新理念,协调“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扩大移民空间,特别是扩大疏导移民渠道,积极引导移民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移居,从根本上解决偷渡等非法移民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移民;疏导

文献标识码:A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4年报告:国际移民人数从1990年的1.54亿上升到2000年年中的约1.75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3%。所有国际移民中48%为女性。这佐证了世界移民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一、国际移民再度成潮追源

1.国际移民再度成潮的主要背景和重要原因:世界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主要是指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发展,贸易、金融、投资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日益融合;企业、制造业、商业等跨国跨区域发展扩展之势锐不可挡;市场经济成为全世界通用的经济模式,市场、资本、技术甚至消费行为的一体化已经和正在出现;预示着已经到来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大同的世界,大同的世界是人人向往的世界。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口号风靡世界,成为一种超意识形态。尽管国际社会、各国政府背景不同,却骤然间有了共同语言,许多人都相信“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冲破传统的国界障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频率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全世界提供“数字化”信息,创造出一种通用的“全球化”语言,也创造了一种受这种语言支配的“全球化”思维方式。

正是全球化带来世界大变动的背景,使一些经济滞后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否愿意,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以不同方式和速度被裹挟进这一大潮中。信息、科技,高科技人才、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再所难免。如中国改革开放后,为加速经济建设,吸纳境外庞大的资金,“三资”企业纷纷建立起来;同时也把广大乡村,尤其是山区的富余劳动力纷纷吸引了出来,形成国内劳动力资源配置大规模调整。各国为着本国经济的发展,从中国吸引务工人员的过程也在加速、加大。在发达国家务工可以获取比国内更高的收入,这就产生流水效应,吸引着中国国内劳动力资源向往移民,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沿袭传统渠道和历史惯性(在此姑且称之为“侨乡效应”)自发地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因而,中国劳动者自然地、合乎情势地参与全国、全球劳动力资源大调整。早在一个半世纪前,约一千万中国劳动者(占那个时期世界移民的1/10)以贩卖方式被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公司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北美、拉美、澳洲等世界各地,为那一轮的全球开发和近代文明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当今的中国劳动者迎着新潮流,走出国门,投入到新一轮的全球事业中,其贡献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示出来。而急速膨胀的人口资源,又为这种劳动力资源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国际移民再度成潮的基础:人口增长显著

当今世界的人们,不得不承认两个事实:第一,世界人口正以空前的速度在增长。这一星球上,急速增长的人口,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自然环境。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司长约瑟夫·沙米曾说:“在过去100年里,世界总人口翻了将近两番,从16亿增长到了61亿,而这一增长的绝大部分发生在最近50年。另外,20世纪预期寿命、生育率、人口老龄化和大规模迁移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就表明,在已经来临的21世纪,世界人口将会继续保持增长。第二,人口分布不均匀。国际移民组织(IOM)2003年报告说:“全球人口每年增长8300万,当中有8200万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是发达国家年增长数100万的82倍。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大批移民涌向发达国家。因此,约瑟夫·沙米同时说:“在21世纪,国际迁移将会有增无减。在未来半个世纪,发达地区仍将是国际迁移的净流入地方,年均至少流入200万人口。迁移到欧洲的绝大多数人来自非洲和亚洲;迁移到北美的绝大多数人来自中美洲和南美洲”。

3.国际移民再度成潮的根源: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从两者的关系分析,往往呈现这样的规律: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水平却低: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以至负增长。而经济全球化更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一个严酷的现实: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富国更富,穷国更穷。最新信息显示,我们这个60多亿人口的星球里,有28亿人每天的收入不到2美元,10亿人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另有10亿人口拥有全球的国内生产值的80%,他们大多数分布在发达国家里。按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的说法,“这是一个不平衡的世界”。即使是经济已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人均收入明显提高的发展中国家内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及个人能力差异、境遇差异等因素导致的贫富不均现象也是俯手可拾。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处于经济社会的底层和贫困线之下,他们与社会的另一部分人分处于社会经济平台的上、下两极。这两部分人之间生活境遇差距极大,社会地位悬殊,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的认同距离绝然不同,成为社会不平等、不安定的根源之一,直接间接地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交织相联,促使人口流动并成为国际移民的源泉。只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全球化,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经济收入的严重失衡、两极分化就难以消除,上述庞大的贫困群体将是今后国际移民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移民再度成潮的另类——非法移民产生根源

如果上述只是国际移民大幅产生的一般的普遍的源由,那么国际移民中令国际社会、各国政府最感棘手的问题是包括偷渡在内的非法移民暗潮涌动。据2004年7月15日联合国开发署发表《2004人类发展报告》:在目前跨国移民1.75亿的总数中,大约1600万人属于难民,3000亿人属于非法移民。非法移民之所以产生,除了前述的理由外,另有三大不可忽视的因素。

1.“大赦”引发大偷渡

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令人看不懂,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大赦”游戏:当非法移民进来有了一定数量,或经过若干年,就宣布对他们实行“大赦”,赐给定居权,颁给居留证,发给临时工作证。这些举措在美国、西欧几个大国都有推行。如美国在1993年“黄金冒险号”发生之前,极少将在美拘捕的中国偷渡客遣送回

中国。这种颇具人性化的游戏,真该为那些身受“大赦”之利的人庆幸!但是,“大赦”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信息,使那些不能合法进入的人得到鼓舞,具备了偷渡的勇气,认为只要偷渡成功,早晚会得到合法身份,所以偷渡者便不惧千辛万苦,不怕走千山万水,不畏艰难险阻,冒死闯关。殊不知有多少人梦碎偷渡路。

2.移民团聚难圆诱使非法移民

按人之常理,大凡有家人移民别国,就会有团聚问题;留在家乡的后代经若干年后也需要前往海外接办事业、继承财产、敬养老人等;在家乡的老者,失去生活能力,或因亲情,都渴望与海外子女团聚,以度晚年。所以,这种本着叙天伦、聚血亲的移民,具有极强的人性化,被称为人道移民。但是,这些人往往被移入国当局视为“负担”。这些国家对一般的移民管理极严,设卡闭关。对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则欢迎倍至。这使有移民欲想却不得的人,会铤而走险。香港《文汇报》曾指出:“重重设卡,家庭团聚往往十年八年批不下来,结果亦令不少人面对移民无路、偷渡有门的情况,间接造就不法分子非法组织偷渡。”事实上,在中国沿海某些有偷渡活动的地区,民间已形成这样的共识:孩子这么大还不认识父亲,报了多次批不准,只好“买出去”。所谓“买出去”,就是付巨款给偷渡集团实施偷渡出境。

3.政治偏见鼓励非法移民

移民需要一定的条件,但是,有一些人根本不具备移民条件,对某些异国的政治用意却能揣度几分,于是在“气候”合适时就冒险偷渡进入这类国家或地区,这类国家和地区的边防、移民当局,凭这些非法移民捏造的所谓“政治避难”理由给予“保护”、居留。如中国、古巴等国的一些非法移民都曾搞过这种“政治偷渡”。这类“成功人士”的范例,无疑是偷渡者前赴后继的最好榜样。对于劳动力紧缺的台湾而言,许多雇主乐于雇佣廉价的大陆劳工,这是偷渡到台湾难以根绝的主因。当然中国大陆向台湾偷渡移居不应列入国际移民,但经过偷渡台湾转道海外国家“避难”,却屡屡“成功”。政治偏见与偷渡结合,成为非法移民一大源流,也严重扰乱了正常合法的移民。

三、国际移民宜导代堵,宜疏代塞

移民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自然关系到当事国的利益。针对国际间潮起云涌的移民流,各移出国和移入国,权衡着本国的利益采取相应的立场和政策,这就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移民政策的本质。欲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非法移民问题,简单地堵截、防范,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应代之以疏导的政策与措施。

1.树一个理念:扩大国际移民是时代的要求

只要国家间的疆界还存在,一国的移民政策首先须以国家利益为宗旨为准则。但是,任何事物总是随时代的进步而得到发展,一国的政策同样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各国在制定国内移民政策时,须顺应时代需要,反对歧视性政策,树立扩大国际移民意识。而目前国际社会对待移民潮积极性不够。迄今全球称得上“移民国家”的为数甚少,基本是5+1,这也就是IOM报告所说的:“全球只有五个国家制定鼓励永久性移民的官方政策,这些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以色列。英国政府最近拟定出鼓励移民措施,希望每年能吸纳15万永久性移民。”最近几年,这六国每年吸收移民约100-200万人。另一方面,“面对移民数目不断上升的局面,愈来愈多国家采取了闭门政策。25年前,只有6%国家实施遏制移民的政策:目前,实施有关政策的国家达40%。”其余约有超过50%的国家,对于移民也没有十分明确的闭门或者吸纳政策,处于含混的、“中性”的、或即时应对的状态。这类国家以不同的姿态、形式和途径,接纳和吸收着为数不等的外来移民,如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分别有数十万、几百万移民暂居、定居。此外,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移民进入。

各国允许人口流动,允许国际之间的移民,是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必由之路。各国应该抓住全球化赋予的机遇,把国门敞得大一些,路子拓得宽一些,扩大人口进出流量,这在总体上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或利大弊小。可以说是一项双赢之策,国际社会应该推动国际移民的发展和扩大。

2.建一个空间:拓展移民渠道

那么少的国家“开门”,那么多的国家“闭门”,还有那么多的国家不太敢“开门”,这种局面的存在,使国际移民处于无序进行中,受影响的恰恰是那些坚持“闭门”、不敢“开门”的国家自身的根本利益。许多国家有着容纳外来移民的潜力,空间、物质都有挪“腾”的余地;而外来移民的潜力,极大增强了移入国“国家利益”的后发力。

纵观近一百多年因有移民力量而得到迅速发展崛起的美、加、澳等国的历史,更证明了这一论断。就加拿大来说,这个开放移民的国家,从移民方面的直接获利颇丰:资金携入、科技人才进入、消费市场扩大、税收增加和对人口下降的遏制等等诸多方面。其实凡鼓励移民的国家都一样获得了巨大利益,英国跟进的原因也在于此。至于接收国的潜力,只要政策确定不变,将被进一步地“发现”和挖掘出来。又如加、澳两国都曾提出扩大容纳移民的空间,加拿大在2001年就已提出给移民以优惠扶助,推动他们前往乡村落户。加拿大移民部长于该年6月表示,希望至2011年有100万新移民能到人口较少的地区发展,主要是前往临大西洋的省份和草原省份,以及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卑诗省等偏远地区。所以,IOM政策及研究总监阿佩维指出:“人口迁移已是事实,当前的问题是如何令新移民及接受国的人民均从中得益。”

3.改一项政策措施:国际移民以导疏代替堵塞

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今天应对国际移民萌生诸多启示,改堵为导,变塞为疏,拓宽多种渠道,把各类移民引导到法定轨道。将蓄之待发、潜力巨大的移民潮拢入有吸纳能力的区域内,使之转变为生产资源和社会财富。这种本着“开明渠,堵暗道”的原则,拓宽了合法渠道,引导移民合法、有序流动,让正常移民能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当中,更是最大限度地抵制偷渡、遏制非法移民活动的最治本最有效的办法。

4.寻求一种共识:加强协调制止非法移民

虽说偷渡不绝,非法移民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但是措置失当的堵截应是主要原因之一。正常合理合法、本该准入的移民申请因有关当局的人为障碍、渠道不畅,造成国际蛇头集团、黑社会势力乘机而入,引诱和组织有移民要求的人进入非法出入境的黑道。政策的失当或错误也促使偷渡的发展。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偏见或一国私利,实施周期性“大赦”,何不将国门开得大点,走法定程序,严格审批,多放些该放的人进来呢?偷渡集团还能使其技俩、“开涮”偷渡客、扰乱移民秩序吗?把这方面的讲人道、倡人权落实好,就会取得反偷渡的实际进展。

关键是对于偷渡等形式的非法移民问题,各当事国能否本着诚意,放远目光、客观公正,寻得共识,协调步子。当然还需警惕国际恐怖势力介入或插手国际非法移民活动。实际上很多国际恐怖分子本身的跨国活动就是偷渡进入肇事地的,偷渡集团一旦被恐怖分子操纵利用,其危害将会更加严重。因此,国际社会应在“国际团结、责任共担、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把制止非法移民提到防范国际恐怖势力的高度,让广大移民不受恐怖势力左右而站到反恐怖阵营一边来。再说,即便是非法移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主观犯罪分子,他们的违法也不贯穿全过程。如中国沿海地区的偷渡客,极大多数是憨厚的农民,他们没有犯罪故意,只是对生活有期待并缺乏判断能力而被诱骗上了“贼船”;他们一般都具有申请移民的条件,取领了护照,是持护照走出家门(有些人的护照在偷渡路上被蛇头收走、毁掉);他们偷渡到达目的地后,除极个别人外,都不会从事犯罪活动,而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求生存。据此,必须把他们与偷渡的策划者、组织者严格区别开来。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把符合移民条件的人吸引到合法轨道上来,以击破偷渡组织的阴谋,防范恐怖势力的插手。鉴于此,亟需建立管理国际移民的中介机构,制裁非法迁移的组织者,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国际移民管理机构的建设,进一步修正或制定它的工作规则,以更好发挥其职能;在联合国由秘书长或安理会主持,制定治理非法移民的法规,内容包括:对国际移民当事国(含移出和移入双方)政府的制约性规定(旨在疏导和管理正常移民,消除和治理非法移民);界定非法移民的定义、分类;对非法移民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打击的制裁规则,确定对非法移民人员(即“人蛇”)的处置办法等等。只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识优于单边意识,合力强于一国的孤力。国际移民这一大问题,会沿着人们理想的轨道而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 陈孝兵)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全球经济滞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國际经济法;跨国经济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关于其概念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大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原先局限于各个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体制与经济活动在全球化进程中融为一体,世界经济自由市场逐步形成,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日渐提高;其次,世界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世界经济逐渐互通互融;再次,为了构建和谐的世界经济体制,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日益强化,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约束与规制日益显著。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为了适应各种错综复杂的跨国经济法律关系的客观需要,二战后,在突破传统部门法学分科界限的基础上融合法学和经济学于一体形成了一个新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的贸易、投资、金融、税收和运输关系(通称跨国经济交往关系) 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交易活动干预管制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国际经济现实生活中客观形成的,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共同组成、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法律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就要求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世界经济的整体利益,因此,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各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民法通则》第14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国际经济形势,国际经济法也对应作出了不少调整与改变:

首先,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的国际经济法不再如从前般受体质影响而受限其影响力和地位也逐渐明显提升。目前它所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既包括公法也包括私法。

其次,各部门间的联系更为密切。经济全球化使得多方经济交易与经济活动互相交融,互相协作。调整某一经济活动的规定、措施也可能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从而要求全球经济必须充分合作与协调,相应的管理机制必须充分保障国际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制衡。否则,全球的经济发展都会因此而倍受阻碍。国际经济法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障必将与其紧密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法的变化

(一)各国经济主权的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的经济主权由绝对转为相对,非国家行为体(含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等)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到本属主权国家内部管辖的事项中来。尤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影响最为明显。客观上讲,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主体。它是介于国家之间的组织,而非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实体,国际经济组织无权要求其成员国放弃其反映国家主权属性的基本原则,也不应该干涉本质上属于主权国家内部管辖的任何事项,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经济组织的制约范围已然深入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体内部,并对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国际商法统一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人交易量的增加,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交易双方利益,商人之间法律规定的国际统一化迫在眉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商法的统一进程已经取得了卓越的发展,国际商会结合交易实践,将商人们的习惯法确定下来,成为约束全球商人交易行为的明确规范,使原先的习惯俗成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以便于商人们从事跨国交易,极大的便捷了跨国商行为的进行。同时,国际商法的统一,驱动了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各国的国内立法也都考虑到与国际接轨,为了方便交易,制定了许多符合国际广泛认可的法律法规。

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及对国际经济法提出的新挑战

法律必须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以及国际组织功能的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地适应新挑战,逐步完善自己。国际经济法如今遇到的外部挑战大体可以概括为贯穿于国际经济法发展过程的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日趋激烈及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逐渐增强后如何保证本国经济独立这两方面;同时,国际经济法自身的本质矛盾也在不断地对立与互溶。在迎接新挑战,解决旧问题,消除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中,国际经济法从而不断得到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国际经济法必将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必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全球经济滞胀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趋势。泛北部湾具有地理位置优越、面临市场广阔、与东盟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对外交往历史悠久以及对外交通条件好等五大优势,加强该次区域经济合作,实施生产力的南向互利合作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资本扩张理论则是这种互利合作的理论基础与深层动力。

[关键词]生产力互利合作;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扩张

[作者简介54]高剑平,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教授,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广西南宁 530006

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趋势。一方面,为了获取全球比较利益和规模利益,要素流动、生产组织、贸易市场等日益全球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过程的深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理相邻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取向相对一体化,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从而推动各成员国经济的共同繁荣。这些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

在2006年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首次提出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构想;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和2007年1月召开的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提出“积极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可行性”。这说明,加强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实施生产力发展的南向互利合作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位于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具有地理位置优越、面临市场广阔、与东盟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对外交往历史悠久以及对外交通条件好等五大优势,是实施我国生产力南向互利合作战略最重要的基地。发挥广西区位优势,培育广西连接两大市场的生产力基础,不仅可以为广西乃至全中国企业走向东南亚铺平道路,也可以为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架起海陆桥梁。

一、生产力互利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后发优势:泛北部湾次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

狭义地讲,泛北部湾次区域包括中国环北部湾地区省份与海上东盟6国。广义地讲,泛北部湾次区域则包括中国环北部湾省份与整个东盟10国(本文取广义)。东盟10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广阔的潜在市场;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的富矿带,锡、锰、铬、镍、玉石等居世界前列。铅、锌、石油、天然气、煤、磷酸盐等矿产资源也占有重要地位;东盟年产稻米一亿多吨,泰国和越南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大米出口国;东盟热带经济作物丰富,盛产咖啡、香料、橡胶、棕榈油、热带水果等;东盟木材积蓄量248亿立方米,年产原木约3亿立方米,其中柚木的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东南亚的近海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捕鱼区。东南亚国家中的新加坡、文莱属于高收入国家;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属于中等收入国家。随着中国—东盟各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购买力不断增强,将会形成一个新兴的、充满巨大潜力和活力的市场。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8亿,近3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①。这是继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的又一世界重要的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其主要内容有:货物贸易关税的减让;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简化和协调关税程序;采取有效的贸易便捷化措施,简化海关程序和制定相互认证安排;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东盟新成员国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扩大中国与东盟在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产品、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2003年10月1日,中泰两国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率先实施了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零关税,迈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实质性的第一步。2004年1月1日,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全面实施,中国对来自东盟的500多种产品(主要是农产品)降税。同时,中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这些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保障。2005年7月20日起,中国与东盟将正式开始对双方约7000种产品相互削减关税,其中大部分产品逐步取消关税,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6国将于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FTA),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4个东盟新成员则可享受五年过渡期的优惠待遇。

2004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59亿美元,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1304亿美元,2010年双边贸易额将突破2000亿美元。

通过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加强广西生产力基础,发挥出广西北部湾的区位优势,将中国与东南亚两大市场融合在一起,那将是一个拥有不同消费结构、消费层次,对高、中、低档各种商品都有巨大需求的广阔市场。实施生产力发展南向互利合作战略,可以使中国一东盟各方获得共赢,它将为中国一东盟两大经济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更大的上升空间。

(二)生产力南向发展: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可行性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南亚经济产业链条即所谓的“雁行模式”,已经在上个世纪末断裂。这意味着日本在东亚区域分工中的头雁作用已经丧失。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原尾随日本的东南亚诸国,正改变策略,尾随当今的中国。目前形成了整个东亚范围的对话与合作即“10+3”、东盟自身10国的发展与合作、东盟分别与中日韩的合作(即三个“10+1”)、中日韩三国间的对话与合作等四个轮子并行运转的东亚合作格局。在三个“10+1”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渠道是目前公认的最现实的合作机制。已经签订的《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国与东盟开始建立面向繁荣与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我国同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政治法律基础。这也为巩固我国的周边环境、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然而,令人更为欣喜的是,泛北部湾次区域内的贸易正在发生转变,

从原来的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贸易格局转变为以规模经济和产业内贸易为基础这二者并重的新贸易格局。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次区域内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为实施生产力南向发展奠定了坚定而扎实的基础。

高度重视泛北部湾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将促进中国与东南亚两大经济区在经贸、科技、社会各领域的密切合作,推动中国与东南亚两大市场的融合,从而创造出广西乃至华南、西南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重大机遇,将为我国西部提速,东部扩展,东西互动,拉动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资本扩张:泛北部湾生产力互利合作的理论基础与深层动力

一切社会都存在着利益的驱动,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类追求自身利益表现为两种形态——消费形态与资本扩张形态。它们决定着人们处置剩余劳动的方式。当人们把几乎全部的剩余劳动都投入到消费之中,那么社会生产系统将会处于持续的简单再生产状态。而当人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投入到现实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造成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于是,社会经济系统便会以不可遏止的力量将所有资源不断吸收到资本的漩涡中运转,推动着社会经济无休止地扩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资本理解为一种组织社会生产、迫使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并进行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分配的社会关系,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资本就成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建构力量。资本的逻辑构成了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关系结构。形成了现代社会。资本的增值于是产生了一个不断扩张的社会结构。

在西方流行的经济学看来,资本被理解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投入到经济生产过程中与劳动和土地相并列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制品的资本与劳动、土地相结合,组成自变量,决定了产品的产量。由此形成了生产函数。西方经济学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资本的价格。

不论资本如何定义,其公认特征是资本的扩张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这种扩张本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理论说明: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资本,投入到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而使其自身得到增值,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不断扩张。西方经济学外在地描述了资本的扩张现象:厂商追求利润,使经济体系不断扩张。

这种扩张意志通过两个方向上表达自身:一是在空间中进行的量的不断扩张,不断把尚未资本化的资源卷入到资本化的漩涡中,由此产生了经济全球化运动;二是在生产力的质上的扩张,不断迫使经济系统进行科学技术创新,以开辟新的市场,开辟新的资源流通渠道。

(一)空间扩张:经济全球化运动

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追求最大利润的资本将会产生出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一是原有市场内企业不断联合兼并而走向垄断,二是向国外寻求新的空间。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垄断集团向国际市场的扩张。随着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必然把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未资本化的资源——包括处于处女态、封闭态与闲置态的资源,吸收到国际性资源流通网络中,实现资本化,进行全球性资源配置。由此形成经济全球化。通过全球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经济系统越来越成为全球性市场经济网络系统。

通过全球化过程,那些在原来市场体系中沉积的不能流通的新增资本,一下子打开了流通的渠道,重新获得了生机。因此,全球化是解决资本体系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全球化过程是发达国家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从发展中国家赚取巨额利润的过程,必然受到各种政治的、文化的和经济的力量的反抗与阻碍,招致各种“反全球化运动”,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冲突与国际政治经济事件。

一旦全球化过程达到它的目标状态——全球资源全部实现资本化之时,或者资本的全球化过程遇到的障碍越来越大之时,新增资本便失去了通过全球扩张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这些矛盾便会激化。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部矛盾的一系列理论预言,将会比今天更充分地表现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二)科技创新:经济扩张质的表现

新增资本不仅通过全球化过程横向开拓新的市场,而且还会在质上寻求新的出路——这就是科技创新,它在原来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出拥有新质的经济。

首先是因为它创造的新产品与产业能够开辟出新的市场。例如,电视广播的出现,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移动电话的问世,都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市场,那些被困的过剩资本逐渐找到了出路,同时自然界更多的资源被圈人到资本化的漩涡中。于是,社会经济扩张了,变得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庞大。

其次是一旦某一科技创新获得成功,将会吸收传统产业中的各种生产要素,导致落后产业面临瓦解—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被困于落后产业中的生产要素将会被释放出来,经过改造与转型,又被重新吸收到科技创新产业中,并且获得新的价值——超过它们在旧产业体系中的价值。这个过程被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称之为“创新一毁灭过程”。于是,旧的社会产业体系被提升为新的产业体系。这既是质上的经济扩张,也同时实现了量上的经济扩张。因此,科技创新所获得的经济扩张,是最有效率、最有前途的高质量经济扩张。

(三)资本扩张:全球化过程与科技创新过程的统一

现实的经济扩张过程,是全球化化过程和科技创新过程的辩证统一。

首先,科技创新必然会生成和诱导全球化过程:由科技创新产生的技术势差,是推动全球化经济运动的动力源,它产生了新产业从产权国向全球推进与扩张的波浪。其次,全球化必然会诱导科技创新:因为全球领域中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各个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从中国手机市场可以看出,全球各大厂家,如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等,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纷纷进行研究和开发,以生产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创汇能力,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地供应原材料与初级产品,而是努力进行科技创新,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

因此,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全球性经济扩张过程。这是资本的经济扩张力的最宏大的表现,它造就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运动的主要潮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与曲折,但是,人类要解决经济生活基本矛盾的巨大力量,驱使着这些矛盾总要得到某种形式的解决,而解决的方式则总是进—步的经济扩张。当代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的资本化力量,来实现经济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

在中国参与和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一体化的建设,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一体化的区域,并且由此可以推动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实施,不仅将促使中国一东盟两大经济区的共同发展,而且将进一步充实和丰

富中国—东盟合作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极,从而促进东亚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因此,资本扩张则是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层动力与理论基础。

三、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生产力互利发展与区域内资本扩张

中国与东盟国家要么陆上相连,要么海洋邻接,在空间上连为一个整体,同处于太平洋西岸,是太平洋经济圈和印度洋经济圈的结合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适时提出,为区域内产业结构重组、生产力空间布局、区域内资本扩张提供诸多便利的条件。

(一)地缘临近:具备合作的便利性

首先说广西。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区位优势。广西有8个边境县、市与越南广宁、谅山、高平3个边境省接壤,边境线长637公里。双边沿陆地边境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它们是东兴—芒街、凭祥一同登、友谊关一友谊关、水口—驮隆、龙邦一茶岭。此外,还有7个国家二类口岸和25个边境贸易互市及沿海有4个贸易码头。广西与越南的进出口贸易逐年上升,越南已连续7年成为广西对东盟贸易的第一大伙伴国。

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对广西对越南乃至对东盟国家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里,广西扮演的角色是一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双向交流的桥梁。广西成为中国与越南之间的桥梁是毋庸讳言的。东盟国家中最有条件利用博览会平台的就是越南。地缘上的接近、文化传统上的许多相同之处、交通的便捷、经济的互补、甚至广西壮族与越南京族语言上的相似等多种原因,使得越南参加博览会。十分便利。越南既可来南宁推销产品,增加出口,又可来南宁招商引资,引进技术。

同时,广西也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其他国家的桥梁。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国通过中国南宁的货物进出口也变得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商品中的桥梁作用将变得更加明显。

其次说云南。云南涉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及“两廊一圈”中的西廊,即“昆明—河内一海防”经济走廊。“昆明—河内一海防”经济廊内有着10多个大大小小的口岸,其中河口与老街、天宝与清水河、金水河与马鹿塘是经济走廊内三对国家级的口岸。

近10多年来,云南与周边国家都十分重视边境口岸的建设与发展,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发展生产、经营、基础设施,推动了口岸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单一通道功能发展为综合型多功能的,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货物过境运输、免税仓库、免税商店、展览会、交易会、生产企业、进出口商品加工、国内外公司办事处,口岸集市、基础设施投资、服务、旅游、酒店、娱乐文化等各行各业在口岸得到迅速发展。

再次说广东与海南。广东与海南主要涉及“环北部湾经济圈”经济合作。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的海口、洋浦、八所、三亚港,都是北部湾区域内的海上交通要道,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东盟双方经济合作的推进,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将得到不断完善,合作将日趋紧密,“泛北部湾”的地缘邻近性将进一步凸显,陆海通道将更为便捷,为双方合作奠定扎实牢固的基础。

(二)产业合作:增强互利共赢效应

中国—东盟双方在经济合作各方面都存在者很强的互补性,而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技术水平方面,互补性更强,有利于加强技术协作,互相开拓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区域内产业转移与承接,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广东、马来西亚等产业发达地区正处于加快产业转移速度,提升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而中国广西、云南、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特色优势,实现产业的迅速转移和承接,进而达到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实现生产力互利发展和利益共赢。另一方面,在一些传统的合作领域,如旅游、贸易与物流、矿产与能源、海洋产业、海洋开发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各方依然具有很强的产业合作与开发空间。

从次区域的合作层面看,由于我国珠江三角洲、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已经形成了发达的产业优势,与广西、云南以及越南的产业互补明显,因此,“泛北部湾次区域”内将出现三级产业分工梯队。第一阶梯是珠三角、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第二阶梯是我国广西、云南、海南;第三阶梯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珠三角的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竞争力,比较优势明显,呈现出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态势。

(三)要素流通:投资贸易便利通畅

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积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各方正在优先制定便利化措施,相互简化出入境手续,推进一站式通关,降低并统一区域内与货物贸易相关的通关、检验检疫、运输、仓储等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区域内银行间跨国结算机制,促进区域内人员、货物、资本等要素的快速便捷流动。

2008年2月21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将广西沿海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区来统筹开放开发,并建设成为“重要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区”,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创造条件。为此,广西方面确立了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有以下六项:(1)实现货物通关便利化;(2)实现人员签证手续简化和通关便利化;(3)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基本对接,增加互相之间的航空、海港的航线、航班,形成海、陆、空交通枢纽的雏形;(4)实现降税计划目标;(5)建立常规化、有效的协调机制;(6)实现北部湾新区的率先发展。

这些措施必将加快要素流通,便于投资贸易,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便于区域内资本扩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契机,实现率先发展。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世纪90年代,以浦东新区开放开发为契机。上海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长三角经济圈。到20世纪末,我国沿海形成了以“两角”即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形成“两湾”新格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将带动环渤海地区和辽东南地区的发展,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将带动我国广西、海南、粤西地区乃至带动云南、贵州的开放开发,并促使我国沿海开放开发格局逐步从东南沿海向沿海整体方向的转变,使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更为深入、全面和协调。“两湾”新格局的营造及其形成,实际上是运用马克思资本扩张理论指导实践的继续。但是,从资本扩张的角度观察,这里面呈现出两个新转变:

1、第一个转变:我国对外开放的方式从当初的“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

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方式主要是“引进来”,即引进外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都是属于“引进来”阶段。此阶段,主要是营造一种氛围,让外部资本(外国资本及我国港澳台资本)能够比较好的进入我国,寻找价值和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的增殖和扩张,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向前发展。但随着对外开放的目标指向的转变,“走出去”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提出了对外开放的“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走向国际市场,拓展海外基地,包括拓展海外市场,建立生产基地,扩大海外投资,开拓能源基地,扩大资源合作等等。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以后都是属于“走出去”阶段。此阶段,我国自身的资本发展不仅有了巨大的量的积累,而且有了质的飞跃:诞生并成长出一大批有相当实力的企业,外汇储备也有了飞速的增长。这就需要国家导引方向,为这些资本寻求出路,需要营造另外一种氛围,让国内的这些资本进行增殖和扩张,因此,“走出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提出,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找到了准确、合适的定位,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拓展了巨大的空间。

2、第二个转变:我国对外开放的途径从经贸关系和经贸、产业领域的开放,向积极参与和推进区域一体化转变。我国对外开放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初为第一阶段,主要体现在经贸关系的开放上,以吸引外资,扩大贸易为主要目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2年为第二阶段,随着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和外资吸引量的迅速提高,吸引外资全球最多,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于是逐步对经贸和产业领域开放。加入WTO以后,经贸和产业领域的开放成为主要途径,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经贸领域包括服务贸易都已经基本开放,产业领域也已经基本开放,投资领域除个别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领域外,也基本开放。以2002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为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第三阶段,主要呈现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并且将成为我国下一步对外开放的主要途径和方式。除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外,中国还启动了与俄罗斯、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国与南非、中国与巴西、中国与澳大利亚及中日韩等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在酝酿或者进行之中。显然,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是下一步对外开放的趋势,也是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的重点。区域一体化是对外开放层次更高,合作更深的形式,使中国经济更加全面的与世界融为一体,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空间实现要素市场流动和资源配置。那些原来在国内市场体系中沉积的不能流通的新增资本一下子打开了流通的渠道。通过区域一体化找到了扩张的土壤与空间而重新获得了生机。因此,区域一体化是解决国内资本体系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区域一体化,让这些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同台竞技,摸爬滚打,全面博弈,一较高低,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获得锤炼,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张、发展和壮大。

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就是主动运用马克思资本扩张理论的实践成果。划定宏观经济区域,精心营造,让资本等发展经济的关键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由于资本的本性,它会带来横向扩张——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它自身发展经济的质的扩张——科技创新,从而带来生产力的互利发展,带来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乃各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古小松,2007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侯振宇,扬鹏,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概览(东盟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古小松,广西参与北部湾经济圈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5]万辅彬,中越两国建立“两库一圈”相关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6]高剑平,东靠西联,南向发展——论广西在中越“两廊一圈”中的战略定位[J】,学术论坛,2005,(11)

[责任编辑:罗运责]

上一篇:经济民主评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学习焦虑状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