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2023-02-16

第一篇: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辩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辨证地思考、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收集、整理、选择有关资料,有效地解读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掌握基本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关心天下事,能辨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现象,能感悟到:在享受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要树立一定的忧患意识;要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为世界作贡献的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 树立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这是主要的,同时又带来挑战。

三、教学过程

导入:对世界而言,经济全球化己是一个现实问题;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此环节由教师展示资料) (多媒体图片与材料)

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5月16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开幕。以“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为主题,重点探讨中国及整个亚洲地区如何通过能源合作、金融合作、信息技术合作来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的主题下,“上海论坛2007”于5月25日开幕,为期三天的“上海论坛2007”共设五个分论坛,分别是:全球视野下的亚洲能源;经济全球化下的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经济全球化下亚洲经济的一体化选择;亚洲地缘经济与政治;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与会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晶,“上海论坛2007”在会议结束时将首次发布“上海论坛共识”,为亚洲各国的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建议。 教师提问:

两届论坛的举办和探讨的主题都围绕着经济全球化,涉及到哪些领域? 学生回答:略

归纳:(多媒体显示)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过程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消极的影响。

(多媒体显图片与材料)

2004年11月19日,近5万名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亚哥市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反对经济全球化 。(图文)

*“七国集团”(美、加、德、英、法、意、日)人口占世界11%,GDP占世界65%。 *目前全世界有12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下以下。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威胁到许多国家的经济安全。

*英国《卫报》2005年3月28日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荷兰警方最近在鹿特丹港口截获了1000吨来自英国的家庭垃圾。这些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被贴上“废纸”的标签,正准备启运前往中国。荷兰和英国环境部门随后进行的联合调查表明,英国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家庭垃圾被一些公司非法运到中国进行处理。(图文)

归纳:(多媒体显示)

2、 消极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A、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 B、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的全球化; C、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探究学习,思考与讨论: (多媒体显示)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前进道路上“开满鲜花”,还是“布满陷阱”?

(此环节由学生展示和交流收集的图文资料) (略) (教师也可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学生交流)(附后)

归纳:(多媒体显示)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为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供了有利时机 。 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

进行优势互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使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 ,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2、挑战

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渐露垄断之势,使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 中国步入贸易摩擦多发期 ,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风险增大。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碰撞,使中华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这是主要的,同时又带来挑战。我们应以怎样的姿态应对机遇和挑战? (学生发言)(略)

归纳: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所以谁也回避不了。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同时又要勇于面对挑战,乘风破浪,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实现跨越式发展。 (多媒体显示) 我们的正确认识: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不是反对,我们应积极面对。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我们的态度;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增强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 促进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为世界发展作贡献!

下节课探究思考内容: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四、教学设计说明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思辩能力逐渐形成,让他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和交流的形式,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收集整理挑选合适的资料,折旧市一种学习,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课后留下思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教师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数据作为补充使用,视情况而定,不一定用。当课堂上学生收集的资料不能较好地说明问题时,可以使用。

五、多媒体资料与图片 想一想

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渐露垄断之势,使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技术转让的80%,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在全球加快扩张步伐。对跨国公司的投资管制过严,就可能失去引资的机会;对本国重要产业保护不当,跨国公司的综合优势就可能冲跨当地经济,经济命脉面临被跨国公司控制的危险。

事件: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约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权益的暴力事件,世界为之震惊。

中国步入贸易摩擦多发期以反倾销为例,1995年至2006年,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风险增大。 除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外,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和环境、劳工保护等方面的壁垒不断增加,形式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

2001年初,韩国认为我国出口的大蒜价格偏低,是属于倾销,他们单方面采取了反倾销手段,提高我国大蒜的进口关税,造成我国大量的大蒜卖不出去。我国认为,我国出口到韩国的大蒜价格,没有低于成本,不属于倾销,要求韩国政府撤消反倾销手段。在韩国政府没有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我国也采用反倾销手段,限制韩国机电产品的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政府不得不要求协商解决。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碰撞,使中华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

第二篇:大论文: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西方化和美国化的暗流趋势,我们要有一种十分清醒的认识,从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的时代是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期,我国处于这样的时代,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与矛盾,而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正确的理解全球化经济对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先提出重点。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产生原因开始,引出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的机遇与挑战的表现,最后论证我们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问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机遇,挑战

一、 经济全求化与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背景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不过早在19世纪末就曾出现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这一进程被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商业贸易高速增长,国际投资日趋活跃,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互联网迅速扩。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难以阻挡的世界性进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接受者来说利与弊兼而有之。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后发性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全球化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风险。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带来国家经济安全的风

险,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二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与合作的战略目标。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在国际双边和多边经济关系设制中,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相继独立,在探索自己发民族经济的道路上大多数屡遭挫折,但一些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它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贸易、投资与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输出初级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给者,有的甚至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对进一步削减贸易和投资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转型道路。为尽快摆脱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全球范围谋求发展机遇,也纷纷选择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自由化经济政策,为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自由化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因此,一些地缘相邻、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与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促进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它们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与多边贸易关系的宗旨并行不悖。只要不出现排他性趋势,区域集团化也会从另一方面推动经

济全球化进程。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中国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性。正确分析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整个全球化进程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市场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展,各国经济、金融、贸易和技术发展逐渐相互渗透,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急剧增长。经济全球化成为整个全球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交通和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向,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从而分析利弊,正确理解。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 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 20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主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的挑战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作为现代化启动晚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强势,使我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的风险,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第二,经济全球化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将迫使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接受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尽管这种转移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但会对产业结构的真正优化产生负面效应,尤其是可能加剧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资本紧缺更为严重,也无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异步性规律,可能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表现出各地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日渐凸现,不论是按基尼系数还是欧希玛指数计算,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无疑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纵观完种种机遇和挑战后,合理并仔细的分析机遇和挑战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也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发展相衔接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准备工作。

三、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问题

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几率大大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有:

首先,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对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钢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如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竞争力;对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联合攻关,争取在一两个领域获得突破,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重视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变为“后发劣势”。同样,—个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剂”。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摸索适应本国发展的道

路。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加强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

再次,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国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国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当然,引进的目的还在于最终能自主开发,通过引进带动国内的技术的模仿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最后,重视人才的作用,实现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开发的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国与国的竞争最终将体现于人与人的竞争。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排在首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出来,还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存量,而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则取决于高素质的决策者、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秩序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原有的全球经济体制也产生了一些质疑,但从根本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仍将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就要认清形势,顺应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就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巨大的挑战往往也孕育着巨大的机会,在把握机会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创造机遇,汇入世界前进的洪流。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以此为契机,不断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的前进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最终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参考文献

[1]王逸舟.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冯芸,吴部锋.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郑必坚.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崛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何建春,胡南.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0 [5]樊纲.全球化中的不平等问题[J].新华文摘,1999.(7):51-54

第三篇: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作者:张洋东,赵永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6-3

本站发布时间:2009-6-3 18:46:57

阅读量:1920次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今年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称,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如何正确认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影响,搞清一些相关的基本问题,对于我们更理性更从容地应对危机,更理性更有力地扭滑促增,更理性更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是有助益的。

一、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开放的中国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各个方面都有严重影响。在金融方面,我国持有美国“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美国国债5189亿美元,金融危机使我国一万九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和损失不少;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跌幅72.8%。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2009年5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的近一年间,A股1386家参选上市公司总市值高低落差达到9.44万亿元,分摊到1.25亿个股东账户相当于户均亏损额一度高达7.55万元)。还给我国一些金融、保险、投资机构(他们因购买美国的基金、债券等)也造成了直接的不小的损失。但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相对健康,金融机构运行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几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还因这次金融危机而跃居世界各大银行前列,没有发生象前段欧美那样不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金融危机。今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时称:“中国根本没有发生什么金融危机!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畅通无阻,我们贷款增加的很快,没有什么像西方国家处在金融危机煎熬的那些地方的银行,他们的银行贷不出钱来,我们只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已,不要把概念搞错了”。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不是金融危机。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主要方面还在实体经济上。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使这些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期,消费需求大量萎缩,对中国的进口急剧减少,使中国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2008年上半年就有6.8万家加工出口企业倒闭,还有不少企业停工限产。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4月份,出口仍比去年同期下跌22.6%。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直接的影响是这些企业GDP和税收的消失以及农民工的失业返乡。间接影响是这些企业电力、原燃材料的停止和减少使用消耗,传导影响到其他生产、制造产业,造成各种原燃材料、产品的积压,价格下跌,进而造成其他生产企业的减产、限产、停产,其他生产企业GDP、利税的减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在今年“两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透露,到去年底,全国有7.5%的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倒闭(目前我国共有企业3200万家,停产、歇业、倒闭达到200多万家),这就引发了全国的经济危机。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平在《金融危机究竟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一文中说:“中国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但又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温和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中国正在经历的危机,实质上并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这里要注意的是,我国眼下的这场经济危机是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而非由它产生的,我国的产能过剩是我们自身体制、机制作用多年积累下来的。

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就是什么产品有利可图,市场这只手就会聚集生产要素形成生产力。由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必然产生生产的无政府主义,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是体制的必然。

从运行机制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发展,为调动地方抓发展的积极性,我国实行财政包干体制,各级各地分灶吃饭,各级各地迫于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得不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为了加重各级干部抓发展的责任,我们实行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按固定资产投入、GDP等的增长来排名次、定奖惩、搞诫勉,这又迫使各地的官员争先恐后抓发展。这些制度、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2800多个县都拼命抓发展,自己有资源、有资金、有技术,自己能上肯定上;没有这些,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也要上。至于是否产能过剩,地方无从判断,是否重复建设,有无市场前景,各个地方也不会去顾及它。我们的体制、机制似一台强大无比的引擎,推动国家、外资、合资、民营几个轮子一起转,推动各个地方能上则上尽量上,能快则快尽量快。多年高速发展,产能迅速扩张,中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很多产能都严重过剩。

比如钢铁行业,2008年全世界钢铁产量为13亿吨,而我国钢铁产量就达5.8亿吨(生产能力6亿多吨),占世界产量的45%,明显产能过剩,而现各地仍在投资扩张钢铁产能,因而人民网今年5月13日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要求在下游行业尚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必须把控制总量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等淘汰类,2005年8月以后建设的120吨以下转炉、70吨以下电炉、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等限制类生产能力继续实施淘汰类、限制类差别电价。然而一个部的规定,哪里遏制得住各地在“扭滑促增”中的继续努力发展和对淘汰关停落后产能的软拖硬抗。

又如房地产业,2009年第7期《高端参阅》刊登的《今年股市楼市会怎样》的文章称,2008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24亿平方米,但全国只销售了5.5亿平方米,按照这样的速度,全国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将这些面积消化掉,而还不考虑到政府未来3年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投入对市场的冲击。地产大佬任志强认为,预计到2009年10月,全国烂尾房要超过10亿平方米。而今天哪个城市不是继续把房地产开发作为自己的经济增长点而在努力大上?其他我国的家电、轻纺、建材水泥、汽车摩托车,很多产业都是产能严重过剩。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接近60%,很多产品要靠外贸出口,一旦国外出口受阻,产能过剩的矛盾马上就反映出来,并迅速传导到其他产业和领域,产生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了。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自身运行中由于体制机制的作用、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鄂玉江:《中国经济危机问题分析》)。这是中国为既往过度依赖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要支付的沉重代价。即使这次美国没有发生次贷危

机(次贷危机只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就算这场世界经济危机没有发生,国内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也或迟或早会爆发,这次只是碰巧搭上了世界金融危机这趟车。

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频频出招,采取了空前的救援措施,以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防止经济滑向更深的衰退之中。但各国政府金融救援措施和财政刺激计划的效果显现还有待时日,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现在还很难说清。今天,世界金融危机仍在持续,还未见底,正在向新的方向转变,“但大患已经酿成,从全球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的转化已经是一个很难逆转的进程”(韩志国:《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传导之路》)。

一是从范围看,已由美国向欧盟、向全世界蔓延。二是从发展方向看,从最先的次贷危机转向金融危机,现在已由金融危机转向实体经济危机。许多世界500强甚至100强老牌企业生存环境艰难,面临破产边缘,并有向社会危机蔓延,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趋势。美国房价指数已连续28个月下跌,较其2006年高峰时跌去25%。美国汽车行业在08年末陷入倒闭困境,并要求政府救助。今年4月16日,美国第二大购物中心运营商“通用发展”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起商业地产商破产案例,也是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的最大非金融企业之一。4月30日,陷入困境的美国第三大汽车厂商克莱斯勒公司发表声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主要汽车企业第一次通过申请破产保护谋求重组。“内忧外患”的经济环境也令欧元区企业步履维艰。欧元区今年3月新订单指数由-57降至创纪录的-61。新订单的减少令工业信心备受冲击,欧元区3月总体工业信心指数由-36降至创纪录的-38。英国去年12月房价月降2.5%,年降15.9%,这是1991年开始收集参照数据以来最大的年比降幅。2009年1月9日,双龙汽车公司正式向韩国法院申请保护(破产管理),成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的首家韩国大公司。

经济衰退令失业人口大量增加。美国今年制造业和服务业继续收缩,谷歌、戴尔、IBM、通用等大型企业相继宣布裁员,关闭工厂以削减开支,美国出现严重就业问题。2008年美国失业总人数高达260万人,为二战至今的最高水平,并延续至2009年。今年3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8.5%,为25年来最高水平,预计未来几个月可能达到两位数。英国今年2月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3.84万人,为1971年开始记录以来最大月比增幅。美联储发布的最新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12月下旬以来,几乎所有地区的经济活动都变得更加疲软:服务业和能源业无法摆脱整体经济形势黯淡的冲击;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非常糟糕;商业和住宅房地产业正在遭受信贷标准提高和信贷活动减弱的冲击;假期商品零售减少,汽车销售显著下降;制造业也几乎未显露出任何活力。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近日发布了《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前景》报告称,“全球经济正在同步下滑”、“全球人均收入将在2009年经济形势下有所下降,这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国际组织纷纷下调此前预计,认为2009年世界经济可能陷入“负增长、高失业”的困境之中,而且其“终点”还无法预测。“有人说这次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有人说是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还有人说是目前所有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没有见过的一次危机”(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危机究竟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由于这场金融危机仍处于持续发展中,危机将走向何方并止于何处?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全球。对于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势,经济学家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V”型,即衰退下降,庚

即转向上升;有的认为是“W”型,即下降上升,又下降又上升,要反复几次才能最终走出危机;有的认为是“U”型,即衰退下降后,要在底谷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方能上升,走出危机;更有悲观的认为是“L”型,即衰退下降后,将很长时间在谷底低迷运行。

对这场危机持续的时间,经济学家也看法不一。海外机构的一份调查统计称,全球100余位经济学家中有60%认为经济衰退将从2008年10月开始持续两年,此后有1年滞缓期,全球经济处于一种衰退后的“停滞”、“休眠”状态,2012年出现缓慢的恢复性上行;另有30%的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将持续衰退3到5年,滞缓期有5年。一份对近50家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商业银行的调查报告得出的一个预期是,全球整个银行业将会经历2到3年的寒冬期,而全球银行业坏账将呈现近30年来最高水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表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世界经济将进入较长时间的衰退,但是不会崩溃。PIMCO亚洲区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贝克表示,“全球的宏观经济数据现在出现一堆复杂而互相矛盾的结果,应该不会很快进入到持续复苏的阶段”。广东省社科院丁力表示,金融危机今年是初冬,明年是寒冬,后年是严冬。因此,“在这个时候判断全球经济复苏似乎太早”(PIMCO亚洲区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贝克)。

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我们重庆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多长,我们有的人认识不清。因为对我国的影响首先是沿海加工外贸企业,然后才传导到其他企业、其他地区,传导到我们地处内陆的重庆,显现滞后。去年四季度,我们重庆就有人高兴地说“这边风景稍好!”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4万亿救市计划和一系列扭滑促增的应对措施,今年其作用和效果在一些行业、一些月份有了一些显现。我们一些同志就此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对这些说法,我们认为均是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观察不够,结论稍嫌轻率。我们要看到,世界金融危机还在发展蔓延,我国经济虽下大本钱救援,虽各级采取了那么多扭滑促增的措施,有的方面只是效果初现,有的方面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有的方面甚至还有反复波折。5月15日《参考消息》刊的《出口下滑拖累中国经济复苏》一文透露:“中国出口4月与去年同期比下跌22.6%,降幅高于3月份的17.1%”、全国“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3%,低于3月份的8.3%,也低于分析家对4月份增幅的预期”。中央对这个问题是十分清醒和慎重的。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告诫:“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经济复苏过程可能是曲折和复杂的”。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时间到底多大多长?未来经济运行走势到底是什么型?我们都不必去争论,也不必过早断言。我们需要冷静观察,积极应对。在应对上,我们思想上宁愿把这种影响估计得充分一些,时间准备长一些,困难设想得多一些,措施想得更实一些,这对扭滑促增有利无害。

三、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这场由“美国制造”的世界金融危机是一部很好的教材,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也是十分深刻的。我们应当深刻反思,认真汲取。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全国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南川学习了许多关于科学发展的文件、

讲话和资料,也听了多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高质量讲座,这些文件、讲话、资料和讲座,都从不同角度谈到了我国的发展方式问题。这些文件、讲话、资料、讲座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都告诉我们:曾经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拼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没有生命力了,我国的资源条件、环境容量也已经不能再继续支撑这种发展方式了,这种只顾产业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著名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指出:“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中国经济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依靠资源投入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无法再持续下去了”,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必然发生改变,我们必然要面临一个新的国际消费环境。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金融监管,金融机构也吸取了教训,已不再向没有信用等级、没有还款能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由于担心失业率将在经济衰退加深之际继续上升,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的超前消费意识正在逐渐淡化或退出,国民储蓄增加,消费需求大幅下降,以美国为首的外部需求将持久不足。全球需求大幅缩减,对于世界工厂中国来说,过多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也行不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扩大内需上来。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各产业必然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西方很多大型企业深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的已经破了产,但更多的企业并没有在那里等待死亡,他们的各类企业都在利用这次危机进行重组、调整、升级,从而甩掉过去的包袱,再轻装上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最发达国家,他们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在前些年,他们将大部分制造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着重保留金融、教育等服务业和科技产业,只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反过来,也使他们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依附海外。这次金融危机显示,那些有良好制造产业的国家所受的负面影响,远没有那些制造业被大量转移出去的国家严重,所以,美、英、法、德等国都重新注重发展自己的各种制造业。这两个因素决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努力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香港最新一期《经济导报》载文称:金融危机蔓延将推动中国增长方式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说:“这场危机启示我们,中国现在到了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了”。危机的应对之策,吴敬琏开出的“药方”是:长期来说,根本问题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部失衡的深刻根源,就是经济发展方式。如果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中资源过度投入、投资率过高、消费不足、环境破坏、金融体系等问题就都无法解决。现在很多人都说要救亡了,来不及转变发展方式。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要标本兼治,在救火的同时提升产业、改变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孙立平在《金融危机究竟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一文中写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这场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如何理解这个机遇?我认为,最大的机遇,就是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之下,下决心进行社会变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对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提出了明确的应对措施。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今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解决问题要标本兼治,要把今年的工作与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强调“一是扩内需,保增长。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二是调结构,上水平。坚持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从国情出发统筹谋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但是,眼下我们很多地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必要性仍然没有认识,思想上只有保增长,忽视甚至不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如果这样,我们不仅没有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反而使得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更为严重,我们将错失一次产业调整、产业升级的良机。我们眼下的目标,不仅是要消化金融危机的影响,更要思考和准备如何应对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经济竞争新环境。这一点上,广东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好。去年,广东已开始作产业的升级调整,提出了“腾笼换鸟”。危机到来,虽有不少企业倒闭、搬迁,但汪洋同志明确提出广东不救落后的生产力。这一做法虽然受到一些方面的质疑,但是它加速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上档升级,对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对提升广东产业今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非凡的意义。浙江省也比较高明,《人民日报》5月24日头版报道:浙江是经济外向度高的省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保增长任务很艰巨,但他们保增长拒绝粗放发展,在拒绝和淘汰“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项目的同时,将经济危机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契机,坚定不移地抓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些先进省份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

第四篇: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签订协议和制定规则,促进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并使其超越民族国家疆界和关税壁垒限制,而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展和延伸的一种客观趋势。它使世界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其典型特征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配置,国际社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贸易规模扩大而贸易壁垒大幅消除,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国际经济组织作用加强。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对中国来讲,亦是如此。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在国际上的扩展和延伸。在全球化条件下,整个世界宛如一个网络化的生产大工厂,各国都是它的生产和组装车间。发达国家利用其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利用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从国外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全球化机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事实上就是要逐步地、全方位地对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开放,是最重要的对外开放,其实质是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解决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

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解决原有经济体制僵化封闭的弊端入手的,经过放权让利、全面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等几个阶段后,现在进入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攻坚阶段,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许多做法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有很大出入,达不到国际要求的水平,所以一些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的贸易加以封锁和限制。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按世界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遵守国际规则、惯例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贸易关系,从国际规则的遵守中获得利益。因此,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一定要解决改革中积攒下来的一些棘手问题。另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在压力也会变成改革的内在动力,因为这种压力有助于我们实现政企分开,机构精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于深化改革,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任务是个良好的机遇。

3.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除了有赖于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4.经济全球化可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能够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此外,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等都有很大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综合看来,中国并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名列世界前八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属于发展中国家之列;中国对国际社会、世界问题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世界经济事务中,中国不是世贸组织的成员,没有参加西方八国首脑会议,所以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是有限的。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扩大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从而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推进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中国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近代相比,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条件在一些方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而且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威胁和挑战因素。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遭受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个别大国控制世界的战略意图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的影响是双重的:机遇和挑战共存。

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和投资不断自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想在一国范围内保持经济的自给自足已经不可能了,一国的国民经济处于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之中。

2.对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世界各国陷入失衡和危机的境地。

3.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了挑战。

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威胁和挑战加大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为西方的干预主义提供了很多的借口。

(2)为西方的经济政治化倾向提供了方便。

此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另外,经济全球化在国防、科技、教育等领域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每个部门、每个行业都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基于以上具体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战略策略和应对方法。就战略而言,我们既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又要坚决维护自己基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既要抓住机遇,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又要迎接挑战,避免其负面影响;既要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又要施加影响,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具体做法上,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从中获得最大利益。第二,努力搞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型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国有企业机制转化和结构调整中暴露出来的棘手问题,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三,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消耗和成本,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第五,正确处理好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关系。我们始终要以筹集国内资金和发展国内经济为主,“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不管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我们的政策、计划、方案一方面要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另一方面要使国有大企业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起龙头作用。

做好以上几件事情,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趋利避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不过分依赖于人,不被发达资本主义牵着鼻子走。

新世纪,新景象,新机遇,新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树立起中华民族这杆大旗,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同时,中国的崛起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但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有益的经验,而且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经济问题给香港带来的问题

经济问题(转移矛盾)给香港带来的问题

对香港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很清楚,香港自从1997年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一直严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基本政策,从未干预香港社会的具体事务,更未从香港社会抽取任何经济利益。相反,为了振兴香港经济,中央政府在香港遭遇危机的艰难时刻曾给于香港巨大的帮助与支持。同时,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也并无利益冲突,平均每天有近10万内地居民到香港旅游,绝大多数的内地游客跟香港本地居民关系融洽。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港陆矛盾能够炒作起来?

笔者以为,所谓的“港陆矛盾”在本质上是有些人为了转移香港社会内部矛盾而制造出来的。

一、香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边缘化

从1949年到七十年代末,香港一直是内地跟海外的主要贸易通道。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内地的封锁,香港作为自由港一直扮演着中国内地跟外部经济往来的一个主要通道。尽管当时内地经济落后,但内地巨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给只有几百万人口的香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财富。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香港快速进入工业化社会,兴起了电子产品、手表、玩具和服装的轻工业。1960年香港工厂有5346家,到1969年已达14078家;工人从1960年的22.44万增至1969年的52.44万。到了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香港基本形成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体系。根据资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GDP中有20%的就业人数集中在制造业,人数大约有100万人。而此时香港的总人口也只有600万左右。依附于内地的转口贸易和香港自身的制造业及出口构成了当时香港经济的两大支柱,也是香港经济起飞的双翼。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缺乏独立性的香港经济很快受到严重冲击。大量的香港工厂寻求低廉的劳动力而北上迁入内地,到了1985年,香港的转口贸易已经超过本土的出口,香港经济开始逐渐转入空心化。

香港产业空心化直接导致两个重要后果:

1,香港制造业急剧萎缩,而且逐年持续萎缩而无法逆转。到2013年,香港的制造业只有2万人左右,相当于八十年代初的五十分之一,而现在的香港人数已经700万出头,服务业超过就业人口的85%。也有数据统计说香港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93%。 产业空心化是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病,目前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香港产业空心化跟欧美国家产业空心化有根本不同。欧美国家在产业转移之后,仍然垄断着全球高科技和时尚奢侈品牌。所以,西方国家经济虽然因产业空心化而困难重重,但凭借科技创新和引领世界时尚潮流,仍然居于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从世界各地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西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失去的只是中产阶级的工作机会,但从全球获得的利润却比以前更多,西方国家的社会总财富仍在在增加。相比较而言,香港地区既无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也无引领世界潮流的国际时尚品牌,而作为内地跟海外经贸联系的中介角色逐步丧失,最终直接成为全球产业链产业转移的牺牲品。目前,香港的零售、餐饮、酒店、仓库、物流、码头中的低端工作构成了普通劳工的主要就业机会。

2,由于港英政府畸形的土地制度,香港的地价本来就高。而港商的北上进一步加深香港房价的飙升。香港过去的工厂规模通常只有几十人或数百人。但这些中小企业把工厂搬到内地后,得益于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规模效应导致投资内地的港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这些利润并未留在内地,而是流回到香港,其中很大部分流向房地产市场,在内地发财的港商无一例外地都在香港购买豪宅,掀起了香港房价高涨的浪潮。

由于香港在科技文化上的先天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和内地改革开放的冲击下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再加上香港原本畸形的土地制度,香港社会逐渐形成了富商巨贾、大地产商与低端服务业员工的两个极端,而原有的中产阶级逐渐萎缩消亡,社会进入不稳定的状态。

二、自由行对香港经济发展利弊参半

2003年,香港遭遇sars冲击,经济低迷,楼市泡沫破灭,中央政府与港府决定开启“自由行”以振兴香港旅游和服务业。从2003年7月开放内地自由行以来,到2013年10月,香港一共接待了1.24亿名内地自由行旅客。仅2013年1到8月份,内地赴港游客2682万人次,占全部访港人数的75.4%。

总体说来,自由行对香港的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和运输业这四大产业有很大贡献。自由行除直接带来旅游业收入,还涉及多种经济活动,覆盖香港服务、金融、运输等多个行业。自由行给香港经济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给香港提供了大量的低端就业机会。目前,尽管香港经济低迷,但失业率很低,大约只有3%。这跟自由行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有很大关系。

但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自由行给香港民众带来低端的就业机会以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据统计,2012年“自由行”的消费为香港带来261亿港元的增值,占当地GDP的比例仅有1.3%。与此相比,贸易及物流业对GDP贡献超过25%,金融业贡献超过15%,专业服务及各种生产性服务接近15%。也就是说,自由行给香港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防止了香港社会因产业空心化带来的大规模失业。但自由行带来的工作大都局限在低薪的零售服务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意义并不大。真正从自由行中得到巨大好处的是西方奢侈品牌商和香港的物业拥有者。

自由行实行10年多一点的时间,这期间,西方各大奢侈品牌连锁店在香港急剧扩张,大街小巷都是西方奢侈品牌商的店铺。香港的街头风貌每一年都在变化。前几年旺角地带还有一些当地人开的传统小店铺,但现在这些小店铺已经越来越少。潮水般涌来的西方奢侈品牌商把当地人的传统小店铺挤走。所以,尽管内地游客给香港零售业带来了繁荣,但游客在香港消费的金钱主要被西方奢侈品牌商和物业拥有者赚走,香港本地人只是得到低薪的零售服务员工作。

更为严重地是,西方奢侈品牌商的大量涌入迫使香港大量的小商铺因无法承受暴涨的租金被迫关门歇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行客观上帮助西方国家的奢侈品牌连锁店挤垮了众多本地的中小商铺,这对香港本地经济结构极为不利。自由行十年人数增长4倍,香港商业区的租金也增长数倍。香港商铺的租金之高全球罕见,有的月租已高达每平方米3万港元。原本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商铺、小餐厅、便利店在昂贵租金的压力下不断撤退,奢侈品商铺在港岛迅速蔓延,本地居民的日常消费在物价飙升下受到严重冲击。

总体来讲,自由行对香港经济的输血利弊参半。大量的内地游客涌入确实能解决香港社会的就业问题,但自由行客观上也起着消灭香港本土零售业,催涨房价和租金的作用,这对整个香港经济结构的改善与发展极为不利。与此同时,难以控制的游客数量也冲击着香港社会原本的社区结构和消费习惯,催生了香港部分本地普通市民对内地游客的反感

三,大资本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与贫富悬殊的扩大 根据《福布斯》2013年公布的香港富豪榜,第一名是长实主席李嘉诚,身家达2340亿港元;第二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身家约1560亿港元;而新鸿基地产的郭炳江、郭炳联及其家族,以净资产192亿美元排名第三;新世界发展创办人郑裕彤排名第四,净资产160亿美元。

由于香港畸形的土地制度,土地垄断的情形早就存在。在七八十年代,香港几大洋行拥有大量的土地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香港回归后,英资几大洋行的土地通过市场整合,逐渐形成了今天香港地产商的四大家族。这四家最大的地产商在上世纪末就已经控制了香港55%的房地产市场,如今新的地产商已经极难进入这个市场。而大地产商凭借地产事业获取的暴利,进而收购拥有大量土地的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机构,今天香港的公共交通、煤气、电力以及超级市场等,大多皆由大地产商所控制。

在这十几年香港大学所作的历次民调中,香港社会“公平”指标得到的评分,长期在各项指标评分中殿后,远远落后于自由、文明、治安、廉洁、繁荣以及法治等指标;2011年12月公布的民调显示,若要在“繁荣、廉洁、公平、自由或福利社会”中做出选择,最多港人选择的是“公平社会”,其次才是廉洁和繁荣的社会。

港府曾经一度实行换地政策。地产商在原则上收购了农地两年以后,可以申请把它变为非农地。这个政策导致香港主要发展商抢在政府还没有批准某个地皮发展之前就大面积收购农地,然后囤积起来等待政府批准开发再更换土地性质从而获得土地增值暴利。由于发展商抢先收购香港农用地,目前香港的农地大约有三分之二被大地产商囤积在手中。这导致香港现在整个城市扩大的时候,却面临土地紧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的经济空心化,中产阶级急剧萎缩。普通市民的收入实际上处于负增长状态。香港普通雇员的工资在回归后十几年一直没有增加。一个大学生毕业,十几年前是一万港币左右,现在仍然如此。但十多年来,香港的楼价和租金迅速攀升,普通物价也不断上升。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香港变成了承租者的社会,绝大部分社会财富都被业主占有,普通香港人都在为地产商打工。

与普通市民实际收入不断下降相比较,几家控制了香港经济命脉的大地产商每年都获取巨额暴利,根据《福布斯》财富榜,李嘉诚在2012年的财富增加了36%,增值高达624亿港元,这跟普通市民的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香港大资本对社会的垄断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丧失在香港普通市民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也引发了强烈不满的情绪。

四、香港回归17年的变与不变

中国政府在跟英国政府商谈回收香港主权时提出了五十年不变的原则。这个原则最后写进了中英联合声明,也写进了基本法。但是,事实上,这个五十年不变的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回归后的事实。

香港回归后的十七年确有不变的一面。中央政府在回归后严格遵循了五十年内不让香港制度向内地社会主义制度变化的诺言;但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制定《基本法》时就已经做出了让步,允许香港制度向另一个方面变化,即从过去港英时代的港督大权独揽的政治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从《基本法》中已经可以看出香港特首的权力和立法会的设立等与过去的港英制度已有重要不同。

在香港回归前,香港政治制度是按照英国的《英皇制诰》和《皇室训令》这两个文件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制度中,港督大权独揽,处于权力的中心,行政局、立法局都从属于总督。今天依据《基本法》中设立的政务司长在港英政府那里不过是港督的首席秘书(Chief Secretary)和首席政策顾问;《基本法》设立的立法会在港英政府那里不过是隶属于港督的法律质询机构而非立法机构。港英时代立法局议员的产生、立法议案的提出、签字、公布生效等都由总督控制,立法局的职能仅是就立法议案进行一般性辩论和质询,它们无立法动议权。反观今日之特区政府,特区行政部门已经沦为一个弱势政府,立法会权力大为膨胀,政府的决策处处受立法会掣肘。

香港回归后另一个重要政治变化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管治权的弱化。由于港英时期的制度是基于《英皇制诰》和《皇室训令》这两份政治文件,英国政府的意志完全体现在香港的政治现实中。在香港回归前,英国政府要求香港市民必须承担驻港英军费用的一半,对此,香港市民绝无半点权利抗辩。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虽然拥有对香港最终的管治权,但这个管治权是委托给香港特区政府的,中央不插手香港内部的经济政治事务,国家驻港部队的费用也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如果把今天北京的中央政府对香港事务的直接管控程度跟英国政府当年对香港的管控程度做一个对比,二者的差别显而易见。一些打着英国米字旗攻击中央政府干涉香港自由的人,从来不敢把香港回归前后的自治程度作具体对比。

所以,从现实情况看,《中英联合声明》所讲的五十年不变,在现实中只做到了香港的制度没有向内地制度变化,但却明显地向相反的方向变化。任何一个人,无论政治立场如何,只要把香港今天的政治制度跟回归前的港英制度进行比较,都不得不承认二者已经大相径庭。强调五十年不变的人,包括中国政府的部分官员,往往忽略香港政治已经大变的这个基本事实,而这个忽略是有政治风险的。

当前问题的严重性在于,香港的政治反对派并不满足于上述变化,他们还要进一步突破《基本法》,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要把中央政府对香港的管治权彻底否定掉,把香港变成一个脱离中国的“自治领”,这是香港的激进反对派试图把香港内部尖锐的社会矛盾和转移到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身上,大力炒作港陆矛盾的根本原因。

相对于《中英联合声明》所讲的五十年不变,香港已经发生的政治变化实在太大,而且目前的变化已经是在准备突破中国宪法,突破基本法的边界。对于香港政治生态的恶性变化,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都应当严正表明态度,并采取必要措施。香港确实需要改革和变化,但这种变不能是朝着背离中央政府,脱离中央政府管治的方向变;不能是朝着破坏香港法治,毁坏香港国计民生的方向变化;不能是朝着挑动香港内斗,撕裂香港的混乱局面变化。

今天的香港不需要挑动社会内斗的政治运动,而是需要走出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边缘化困境的经济改革。香港社会精英应当思考的是,如何才能维系香港优良的法治传统?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经济中找到香港的立足点?如何才能遏制大资本对香港经济的垄断?如何才能让香港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如何才能让香港经济重振上个世纪七八十级年代的雄风?一句话,香港需要的是经济改革,而不是转移社会矛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急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下一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