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05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城镇;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产业关联

小城镇建设作为中国特殊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城市化本身。除了利用发展小城镇实现大城市工业的边际扩张,为城市大工业发展建立配套产业外,主要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小城镇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建设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客观冷静地研究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对小城镇“热”都进行了“冷”思考,共性的问题包括:缺乏科学和长远规划;人口少、投资水平低,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脱离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被搞运动式地“催生”出来,成为区域农村经济中的“奇葩”,等等。但更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在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中制造和排放出来的大量废气、废水、废固体物和居民生活垃圾,极大地污染和破坏了周围环境。小城镇建设打破了农村的宁静,实质上是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破坏了农村的田园生活风格,造成了小区域生态环境的失衡,许多地方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削弱。如何解决小城镇建设中伴生的这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甘肃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的循环经济问题

首先,环境问题对甘肃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造成多重制约。甘肃处于黄河上游,担负着黄河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的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甘肃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全国的生态质量。2005年甘肃省森林覆盖率仅为9.9%,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6.56%)低7个百分点还多,远低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加之森林的过度砍伐、毁林开荒等,使甘肃成为水土流失量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同时,草原超载过牧和干旱化使草地退化率达87%,大面积绿色屏障的消失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沙漠化威胁加大。全省沙漠及沙漠化面积30.58万km2,涉及河西五地市及白银、庆阳、甘南、兰州、定西、临夏等11个市州。受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频繁的干旱和沙尘暴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灾难。

其次,由于工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大中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低,甘肃工业污染问题形势严峻。2005年甘肃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4 250亿标m3,生产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 647亿标m3;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分别为56.25万t、16.17万t和16.63万t,二氧化硫比2004年增加了16.22%;城市中煤烟、粉尘、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质污染严重,全省28条省控河流(段)中,未达标河段达19条,占67.8%,其中,重度污染的多达11条,占39.3%。以上种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如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之一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难以顺利推进,甘肃及其广大西部地区将会继续陷入经济贫困和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就成为推进甘肃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三,城镇发展的水资源保障存在诸多问题。甘肃地处内陆地区,从气候条件来看属季风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全省的年降水量在 300~500 毫米之间,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特征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许多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是全国闻名的干旱地区之一。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300mm以下,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全省多年平均入境地表水资源量为289.829亿立方米,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l.06%,人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亩均占有水资源只有394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多水少,水资源严重不足,现状年缺水量达7.41亿立方米;中部的黄河流域地区自产水资源极少,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洮河的水量虽然充沛,但可以分配的水量有限,开发利用困难,现状缺水量达0.41亿立方米。目前,全省现状年总缺水量达11.94亿立方米。干旱少雨对城市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地表降水量少,对用水量大的城市而言,其布局一般是向河谷地带集中,或向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这些地区往往又是宜农地区,造成了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争地现象。因此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是较强的。

因此,如何实现由传统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转变,促进甘肃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的相互统一和协同进步,是甘肃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用循环经济思维破解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难题

笔者认为,目前甘肃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和运用好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所蕴含的发展道路必然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高技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较,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在这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产生大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对社会经济和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产生大量废物的恶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总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应该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倡导的理念,从规划抓起,开发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法律法则的保障作用,从而使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

3.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

严格地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河西地区由于有着特殊的区域特点,它们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内,各地区与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3.1 “点”模式

“点”包括河西地区行政区划上的各地区(市),也包括各行政区域内的工业和农村基本组织单位。从宏观上看,河西地区是由各绿洲点构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从各个地区、各行业开始,形成循环经济星火点。当然也包括建立循环经济示范点,鼓励建立生态园区。比如在张掖建立农业生态园示范点,在嘉峪关建立工业园示范点。就像甘肃省在武威凉州区建立的循环经济示范点一样,在一个地区试验,逐步推进。而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内部实施废弃物的全过程控制,达到污染物的减量化。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推广成熟有效的清洁生产技术、产品。培植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推出资源利用好、污染少的清洁生产企业典型案例,指导全行业的内部治理,使企业内部物质形式上的循环变成成本有效的、更高效益的、多效益的循环,突出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这条主线。对广大农村,从“点”上着手,在经济聚集区及城市近郊,建设布局合理的种植养殖绿色小区,建立农村生态示范点。兴建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培植“猪——沼——秸——鸡”、“粮——猪——沼——果”等各种类型的生态家园经济和生态家庭细胞。

3.2 “线”模式

这是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更高级别的循环经济模式。它包括把河西地区各地、市的星火点发展成星火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河西走廊循环经济;又包括把共生企业群层面和大范围的农村区域发展成循环经济链。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大力延伸和打造产业链,把一个地区发展成一两个产业链的中心。并且围绕该支柱产业,在河西地区建立符合该区域优势的工业系统或农业系统。但是由于河西地区又是处在不同行政区划下的独立区域,缺乏统一的规制系统。因此,各地、市必须从市场角度及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根据本地、市的优势,着力发展补链企业,区内产业链、产品链、废物链共生互补不断完善,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核心技术,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并且形成梯次发展的循环经济群。政府规划时要从地区长景和产业远景出发,防止出现在河西地区重复的产业群或产业链,并且对形成的或即将形成的产业链给予优惠措施等等。

同时,河西地区不但要大力推进以点带线、以点带面,形成河西走廊经济带状发展,而且还要在涉及生产和消费领域重点产业体系中,形成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绿色服务体系和各产业体系的有机组合与共生。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力的发展史,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初期发展阶段到工业化阶段和走向后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被动索取到相互对立,逐渐将会走向和谐统一。同样“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将从自然循环型到线性掠夺型,必将走向高级循环型的发展道路,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7]当然河西地区也要适应这一经济发展趋势。并且河西地区应该抓住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建立健全河西各地区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这是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取向。

(一)加快河西地区循环经济法制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各个方面,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自然环境的治理方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重点调整和变革。因此,河西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时,一定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尽管从全国来讲已经建立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对河西地区同样也适用,如《清洁生产法》、《固体废弃物环境防治法》,但是河西各地区还应该建立与本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比如根据本地区水资源单位立方产出率低,可建立规范性法规,提高标准,促进水资源利用。同时,各地区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不但要强化立法体系,还要加强执法体系。

(二)政府要大力规范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就政府规范来说有两层含义:其一,河西地区并不是独立的行政区域,因此,一个地区的政府只能规制一方,而很难使整个区域一盘棋,再加上有些地区不计长远利益,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所以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存在着壁垒,存在着互相拆台的现象。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省政府或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宏观调控力度,呼吁健全国家对这一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控机制,在财政、价格、税收、金融等各方给予优惠。其二,河西各地、市政府应该审时度势,建立健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制度体系。包括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财政信贷鼓励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使发展循环经济有相应的政策保障与制度保证。同时各地区政府要严格执行省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从企业到政府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体系。

(三)以市场为主导,引进市场竞争。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它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凌驾于市场经济之上,而是服从于市场经济,而且循环经济本身不只是形式上的物质循环,更重要的是利益机制驱动下的循环经济。“把污染权纳入市场进行交易,市场力量就会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决定谁会继续从事污染,以及谁会率先降低污染排放量,并提供必要的市场诱因刺激创新。”同时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原则与企业效益原则是一致的,尤其是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显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统一的。”因此,以市场为主导,以利益驱动的循环经济才是持续的、高效的,而任何逃避市场,缺乏利益的循环经济只是昙花一现,所以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时,应将市场看作主导,引进市场竞争,使循环经济立足于市场之内。

(四)建立健全科学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清洁生产需要科学技术,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需要科学技术支撑,而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果脱离科技,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河西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组建专门从事资源节约的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河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如信息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与相关产业链技术、“零排放”技术、绿色再造技术、资源重复利用技术等。并且将各技术形成技术体系,构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大力提倡引进与借鉴国内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区内与国际间的合作。采用高新技术与适应的国际国内的技术手段改造河西地区的传统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

当然,构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框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包括上述所论述的法律、政府政策、市场、技术四方面,而且还包括道德观念、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河西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3.

[2]王丁宏.西部大开发与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徐嵩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1-6.

[4]杨波,李巧玲.循环经济:河西走廊地区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模式[J].开发研究,2004,(1).

[5]谢继忠,杨芳.解决河西走廊水资源问题的战略选择:建立节水型社会[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4):84.

[6][7]邓安球.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与实践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5,(7).

[8]林青,刘进梅.循环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4,(6).

[9]张雪绸.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18(4).

[10]方创琳,申玉铭.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前景和承载能力的分析与对策[J].干旱区地理,1997,(1).

[11]石培基,罗

哲. 欠发达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与政策构想——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6,(6).

[作者简介]石兴中(1963-),甘肃省河西学院财务处处长 ,副研究员,主要方向是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校财务管理等。

[收稿日期]2007-05-25

(责任编辑:罗哲)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教育;公共教育;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迄今已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全国有41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形成了一支由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和研究生组成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队伍,大量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然而,人们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认识却依然陌生。尽管早在学科成立之初,学界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定性为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交叉学科,但关于交叉后的问题域的确定,学者们莫衷一是。这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学科的独立与发展。笔者认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就是运用公共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公共教育管理客观规律,提高公共教育管理绩效的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应用学科和分支学科。

一、 公共教育与教育

概念是构建学科体系的基本要件,也是问题研究的起点。概念界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映了一门学科的成熟水平和发展潜力。

1. 什么是教育

在中国,独立的、具有现代内涵的教育学大约产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源自西方的舶来品。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催生下产生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关注教育学的学科化问题并力图推动教育学科学化的第一人。他认为,教育学必须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化。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了实验教育学,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学发展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重视以经验归纳为主的科学理性[1]。尽管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仍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按照科学的逻辑提出一套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教育学学科范式,追求教育学的确定性是教育学发展的根本出路。至于不可回避的教育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等问题只是研究的情境问题,不会影响教育学的理性发展。因为人类从古至今纷繁复杂的各类教育都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本质。正如柳海民先生所言:“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论我们强加给教育多少个属性、多少个性质,这都无碍于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本质规定。教育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也必定还是教育人的培养,这便是教育的本质。”[2]139正因如此,《美利坚百科全书》将教育界定为:“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2]99。“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3]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从宏观上看包括: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从微观上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但不管是六要素还是四要素,教育活动均围绕培养人的过程逻辑展开。

2. 什么是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是人们对教育诉求的产物,作为一种存在物,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准确地说,公共教育是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由国家、团体或个人向社会单独或混合提供,为全社会成员分享并服务于社会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何谓公共物品?斯蒂格利茨认为:“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4]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作出的比较严格的界定。依此,即使义务教育也不是纯公共物品。

世界银行发布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5]这一界定虽比前者更贴近现实,但仍将非义务教育排除在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之外。为了满足公共教育研究的需要,笔者对该世界发展报告中非排他性的观点进一步修改为:“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或争取对该物品消费的权利之外”。这样,公共物品可表述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或争取对该物品消费的权利之外。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竞争性,但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或具有排他性,但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前者称竞争性准公共物品,后者称非竞争性准公共物品。而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物品称私人物品。物品分类如表1所示

把公共教育界定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共教育的模糊认识,为开辟公共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共教育也称“公共教育资源”,包括公共教育投入资源和公共教育产出资源。公共教育投入资源是指为公共教育服务的公共教育人力资源、公共教育经济资源和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教育产出资源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形成的、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或社会成员自身服务的公共教育人才资源、公共教育科研成果和公共教育社会服务资源。

3. 公共教育与教育的区别

教育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可以说从蒙昧时代人类打制第一个石器开始,到火的使用、制造弓箭、编织物品、采集野果等各种劳动过程中的技能传递已经代表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教育就是人类为培养人、塑造人而传递知识、经验和培养技能的过程。公共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16世纪后半叶,德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教育成为社会共享的资源,标志着公共教育的诞生。公共教育的出现,从客观上讲,是资本主义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从主观上看,也是工人阶级为争取民主、争取受教育权利而进行斗争的结果。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动态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要求教育活动必须以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基础,安排适当的教育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开展富有人性化的教育活动。因此,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公共教育是一种物品,具有相对静态性。公共教育的目的在于探索公共教育资源的性质、特点、结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公共教育必须通过管理,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体现公共教育的价值。公共管理学是公共教育管理的基础学科。

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的客体是教育内容,教育的中介是教育方法和手段;科学的教育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的和谐统一。教育质量评估是考察教育效果的主要方法。公共教育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主要体现在公共教育管理中,政府、第三部门、学校和公民是公共教育管理的主体,公共教育资源是公共教育管理的客体,公共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是公共教育管理的中介,而绩效评估是公共教育管理的主要方法。公共教育与教育的区别如表2所示。

笔者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问题域的厘定似乎冲撞了教育管理学问题域。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正确理解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内涵及其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有必要在此进一步明确教育管理学的含义。

二、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科学

教育管理的问题域模糊或教育管理问题域的扩张并挤占公共教育管理的问题域是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彷徨或踯躅不前的根本原因。当然,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并不是教育学家或教育管理学家主观使然,而是由于揭示新事物的新学科发展滞后性造成的。事实上,问题域模糊不仅不利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发展,也影响教育管理学的成熟。教育管理学至今不能成为一门独立、成熟的学科正在于此。因此,正确认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厘清教育管理学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的界限势在必行。

人们通常把美国教育家达顿和斯奈登的《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的公开出版作为教育管理学科形成的标志。事实上,在这部拥有31章、长达600余页的著作中,作者从美国学校管理介绍入手,对促进优质教育的因素、联邦政府与教育、州政府与教育及管理、地方政府与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城市学校制度及管理、公共教育财政、校舍、教科书及其提供、教学与督学、教职工、教师服务与改进、幼儿园和小学督导、小学课程学习、等级与升级、中学管理、师范学校管理、职业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改进教育管理、问题儿童教育管理、夜校和继续教育学校管理、义务教育和童工法、学校纪律与政府、教育财政、教育统计、学校记录和报告、公共教育的未知领域、学校与社会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囊括了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两个学科甚至是更多学科的内容。从学科规范的角度看,这部著作的内容充其量算是一部美国教育管理和公共教育管理问题研究的一个大综述,根本不能构成一个问题域明确、内在逻辑体系严谨的学科。

学科是特定认知活动领域中知识的集合。马克思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种科学的对象。教育管理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满足问题域明确和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学术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学科规范要求。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科学,即运用教育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学校教育的计划、组织、领导、实施和监控,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规律的科学。可见,教育管理学是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同时,由于教育管理学同教育学的目标一致,都是研究如何为培养人服务的科学,因此,教育管理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管理学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学校及其教育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校的各类社团、学术自治组织;教育管理学管理的客体包括教育及教育管理者、教育内容、教育运行、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学生等;教育管理的中介包括与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密切相关的政策、规章和制度等。这样,教育管理学的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组织、教育管理基本理论、教师(包括教育管理者)管理、教育内容管理、教育运行管理、校园环境和文化管理、学生管理、教育管理心理、教育管理伦理和教育评估等。由教育管理学衍生的学科包括:教育组织行为学、教师管理学、学生管理学、教学管理学、课程管理学、校园文化管理学、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伦理学、教育管理评价学和教育管理统计学等诸多分支学科。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管理学不同于学校管理学。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也可称学校教育资源管理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例如,对教师教育质量的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畴,而对教师队伍数量及结构的科学配置就是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三、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研究公共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科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关于公共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学问,即运用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公共教育计划、组织、领导、实施和监控,实现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律的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应用学科和分支学科。

公共管理学的形成是官僚体制下公共权力膨胀和异化导致的“政府失灵”和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由竞争无序化、“滞涨”频发导致的“市场失灵”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失灵”要求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民主化,“市场失灵”要求公共资源管理科学化、数量化。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公共教育管理当之无愧的主体,学校、第三部门和公民只是政府的附庸或管理对象。应该说,在官僚制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在公共权力常态运行的条件下,由政府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公共教育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诉求乃至对教育条件和质量的要求开始增加,由单一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资源不足和管理水平不高的矛盾突显。而公共教育资金的投入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征,非单一投资主体所能承担,或单一主体的投入能取得最好效果。公共产品理论尤其是准公共产品理论为解决公共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即运用市场机制实施公共教育费用投入多元化,建立民主化管理机制实现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公共教育管理的民主性决定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于是,伴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在各国的兴起,政府逐渐由“划桨者”转变为“掌舵人”。公共教育管理也由政府主导演变为由政府、第三部门、学校和公民共同主导。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第三部门(或称非营利部门、独立部门等)、学校和公民。需要说明的是,学校具有独立再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的功能,而且,学校管理的官僚化也可能出现权力膨胀导致“学校失灵”,学校也会面临着管理的民主化改革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管理的客体即公共教育资源(包括公共教育投入资源和公共教育产出资源)。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公共教育政策、法规、制度的科学制定和正确执行对公共教育实施绩效管理,优化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其中公共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管理的主要手段,绩效评估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管理的主要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同教育管理学的区别如表3所示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公共教育管理理论、公共教育管理组织、公共教育决策、公共教育政策、公共教育绩效管理、公共教育经济管理、公共教育财政管理、公共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教育科技管理、公共教育社会服务管理、公共教育管理心理和公共教育管理伦理等。由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衍生的学科包括:公共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公共教育决策学、公共教育政策学、公共教育财政学、公共教育经济学、公共教育伦理学、公共教育心理学、公共教育组织学、公共教育统计学、公共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教育科技管理学、公共教育社会服务管理学、公共教育人才管理学等。

参考文献:

[1]劳凯声.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J]. 教育研究, 2004(4):17-21.

[2]柳海民. 教育原理[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39.

[3][JP2]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JP][4]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147.

[5]世界银行.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Administrationthe Management Science of Public Education

SONG Guan-dong, ZHAO Wei, HUANG Xiao-lin

(School of Humanities & Law,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Key words:education; public educ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责任编辑:王 薇)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极经济管理 积极经济管理 关系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替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广泛开展的背景之下,经济发展开始迎来崭新的变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特色的充分结合,成功开辟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道路。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角度上来说,经济管理作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其在引导经济发展方向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价值。根据实际情况,经济管理的方式有多种类型,其中,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都是经济管理领域中的有效手段。正确认识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本文即围绕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消极经济管理

(一)目的

消极经济管理是国家政府经济管理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以实现与古典经济理论模型假设接近的情况为目的,从而使整个市场经济秩序更加的稳定与有序,并最终达到促进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产生原因

消极经济管理模式的产生原因与市场竞争,价格变动,以及经济体系均有密切关系。首先,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上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当中,部分参与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开展各种不正当的竞争(包括垄断等在内),需要通过消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对此类行为进行遏制;其次,从价格变动的角度上来说,价格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动,可能导致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化率失衡,在两者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经济损失问题,因此需要消极经济管理积极干预;最后,从经济体系的角度上来说,由于自身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市场经济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发生偏离后,就需要政府部门及时通过消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与调节。

(三)管理手段

消极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实现手段包括经济层面、行政层面以及法律层面。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手段的实施中需要正确处理垄断方面的矛盾,在不完全消灭的基础之上对其生长进行严格控制。

二、积极经济管理

(一)目的

积极经济管理同样是国家经济管理中关键性的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经济管理达到语气的目标,确保政府经济管理最大化,在此过程当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手段。

(二)产生原因

积极经济管理的产生原因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安全均有密切关系。首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上来说,分析认为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但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功能是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目标的。因此,就需要政府通过对一系列积极经济管理措施的应用,辅助资源配置最优化目标的实现;其次,从经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实施积极经济管理的方式,确保在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安全可靠。

(三)管理手段

积极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实现手段同样包括经济层面、行政层面以及法律层面。但其更多的是采取引导性的手段,如通过实施相关措施对税收进行调整,从而限制进口,保护出口,并达到确保经济安全的目的。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在成因与目的上的关系

从管理方式的成因与目的角度上来说,消极经济管理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现实客观的经济条件无法实现建立在一定人身权利以及财产权利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目标,从而需要通过实施消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加以调整。而积极经济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则表现为:政府在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目标的同事,还需要兼顾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但在此过程当中政府的偏好倾向与现实经济的发展趋势之间存在一定偏差。换句话来说,就是政府偏好无法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消极经济管理的成因是包含于积极经济管理成因当中。具体而言,消极经济管理所追求的目的在于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目标。但这种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状态可能并非是理想的状态。出现此情况后,就需要重新设计人身权利体系以及财产权利体系,使经济运行模式自我调整与控制,以达到最理想的经济状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当中,要求政府部门能够以一种平等性经济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发挥其对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从而使市场经济结构以及价格机制均产生相应的变化,最终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良性统一,而这也正是积极经济管理的最主要手段。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在政府部门对市场经济进行积极经济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以消极经济管理为基础与前提,在实现积极经济管理目标期间,不能够以对经济平等性,秩序性,以及自由性的牺牲为代价。换言之,政府部门重新鉴定人身权利体系以及财产权利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使得消极经济管理的开展更加顺利,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高度重视。

(二)两者在管理手段上的关系

消极经济管理以及积极经济管理的构成元素是基本一致的,其中涉及到了包括经济计划,经济指挥,经济决策,以及经济组织协调在内的相关内容,但其内部构成元素相互之间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只有在具体到经济活动行为的时候,才有划分与界定的必要性。一个大规模的经济管理可以由多个小规模的经济管理单位构成,同时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对于某个经济管理而言,其主要职能是指挥与协调,而对于另一经济管理而言,其主要职能则是决策。在两者管理模式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这三种类型。虽然两者均有各自所特定的管理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准确的界定。相对于一个具体的管理手段而言,其可能从属于消极经济管理,同时也可能从属于积极经济管理。换句话来说,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两种经济管理方式决不能相互分离,而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具体需求,同步展开消极经济管理以及积极经济管理,两者同步开展,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作为政府经济管理中最主要的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应用价值。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对经济职能进行优化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消极或积极的经济管理手段,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大众生活水平,引导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晶.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视野,2014,(16):471-471.

[2]孙慧,梁富,周士敏等.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商贸,2011,(18):91-92.

[3]祝佳红.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4,(7):42-43.

[4]贺林民.经济预测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视野,2014,(10):93-93.

[5]李秀敏.市场经济视域下经济管理的要义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4.

作者简介:张异(1977-),女,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从事工作:经营管理,专业:会计学,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快速时期,而这其中各种各样的企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逐渐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随着其不断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的加大,而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强经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一、前言

如今的我国正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而现代企业也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很多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经济管理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概述

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内的经济进行适当的调配、管理以及组织规律的研究从而让企业能够对自身的经济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率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进而保证企业能够在经济市场中更加顺利的发展,同时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要与企业的发展宗旨相互结合从而制定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同时经济管理体系之中包含着众多的职能和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有效的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并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率同时让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更上一层楼。而且经济管理的体系中还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定要符合遵守法律法规,任何一项制度体系的建立都要在法律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所以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同样要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之中更顺利的发展,没有法律基础的经济管理体系是不完善的而且也不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有效方式;另外经济管理的内容一定要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对企业经济的预算、结算以及经济数据的分析管理都包含在内进而实现对企业经济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最后就是体系之中还要设置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加强企业经济的管理,只有完整的企业经济管理机构才能够对企业内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工进而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完善,这也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现存问题

如今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而企业的发展也要随之进步虽然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现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还有一些问题。

1.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这是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各项科学技术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而企业的发展的经济管理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适应时代背景的经济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经济管理的方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方式落后无法适应现阶段企业的发展,因为现阶段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每天的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文件和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多,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一定不适合现在的企业发展,而且曾经的方式不一定能够对这些经济管理的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而如果在经济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将会影响到企业发展决策,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企业的经济发展甚至给企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所以这是现阶段企业主要问题之一。

2.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单一

企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在企业之中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其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现在的企业之中经济管理组织模式都非常的单一,而这种单一的组织模式非常不适合企业现在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想要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符合信息化时代经济管理的要求,单一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式会阻碍企业的经济进步与发展,一些企业在经济管理的组织模式方面一直在遵循传统的方式不知道变革导致这些企业在现在的经济市场中发展越来越慢最后只能够被淘汰,所以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之中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已经成为一个弊病,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方面现存的重要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低

企业经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着企业经济的命脉,所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企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企业的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自然能够帮助企业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但是现在的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人力资源水平很低,有的企业只知道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经济管理并不重视,所以这方面的管理人员在专业的知识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很多的管理人员不能对自身的工作认真的负责,甚至有的企业之中对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都无法管理好而且很多工作处理还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企业经济管理方面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水平较低造成的;除此之外很多的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不仅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而且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的觉悟也不是很高,因为企业高层人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这些工作人员也不重视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而导致经济管理水平落后,这种问题也在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地也是经济管理中的现存的主要问题。

4.企业经济管理思想落后

这是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基础就是创新的思想观念,这是企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能够加强思想上的进步对企业的发展进步来说非常有利,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只有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都有了系统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企业的经济分析进行更加准确的统计,这是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重要的思想方向,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经济管理之中依然只是进行数据的统计过程而对于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的了解调查过程就已经忽略了,而这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很有可能统计出来的结果不准确造成企业的经济决策失误进而给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被淘汰,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思想问题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虽然现在企业在经济管理的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有着解决的措施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1.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

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其在管理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不适合企业现在的发展,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进行优化才能够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稳定,首先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所以要在经济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改善传统的管理方式,让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利用现代的新型科技进行对经济管理的方式进行优化,而经济管理人员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经济管理的工作认真负责,另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监督体制对这项工作进行认真的监督防止出现管理上的失误。

2.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多样化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经济管理不仅仅是要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包含多项工作,所而曾经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单一早已经不适合现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对于经济管理的组织模式要多样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对这项工作进行分工负责,加强机构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够更有效的加强企业经济组织的管理,对于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要尽量的减少组织层次同时加强管理的力度,而且还要制定相关的组织规定让其中的管理人员能够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进而进一步加强经济组织的管理,这样对经济管理组织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也是一个有效方式。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对这些人的专业能力有求是必须的,而且他们的责任意识也不能差,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导致这些工作人员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来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企业招收的工作人员要对他们进行考核确保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其次还要定期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我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这个过程中建立监督机制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

4.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思想

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落后一直到是影响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因为很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已落后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经济管理的工作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出现问题,所以现在在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如此才鞥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有必要对工作认真负责,不能仅仅依靠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了避免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进行数据分析不准确就要对企业中各项工作认真的调查进而找出准确的经济管理数据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五、结束语

我国企业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经济管理,只有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在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找到了解决的措施从而进一步的加强了企业的经济管理,这为企业以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丁肇霞.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J].2016.(7)166-167.

[2]韩雨桐.关于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探讨[J].2015.(9)178-179.

[3]田衡.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探究[J].2015.(7)106-107.

[4]戴德群.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2014.(10)124-125.

[5]谢玲.试论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为问题及对策[J].2014.(9)286-287.

[6]李胜珍.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J].2016.(4)180-181.

作者简介:徐宝勤(1964.07- ),男,本科,副教授,陕西省凤翔县人,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统计系,现任职宝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经管专业教学及管理

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帮助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开展副业经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小额贷款的逐步推广,其风险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不到位,评级操作不规范;农户生产经营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收益难以保证;信用意识淡薄等。针对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提出加强贷款管理,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农业保险,提高农户信用意识等风险管理建议,希望对农户脱贫致富与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小额贷款 风险表现 风险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经济行为日益活跃,其自有资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扩大生产规模或增加副业投资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主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为缓解农户融资困境,支持农民发展产业,扶助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开展,由于农信社内部管理不完善、操作不规范以及农户收入不稳定、信用意识差等问题,导致小额贷款的风险不断加大。因此,识别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风险成为决定其存活和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内部风险

1.管理风险

(1)贷款管理制度不到位

农村信用社在农户申请贷款时会对其资金用途进行审查,以此作为是否发放贷款的决策标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贷款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覆盖面广,农户居住分散,而基层工作人员不足,导致小额贷款后续管理、监督工作的难度增大,出现“贷款项目难评估、资金使用难监控、到逾期后难清收、出现风险难处置”的情况。此外,大部分贷款农户除了春耕秋收在家外,平时一直外出打工,使得信贷员很难发现农户是否将贷款资金投向申报项目,是否符合信用评级且具有还款能力,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增加了小额贷款的风险。

(2)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现有的农户征信体系规模较小,很多地处偏远,与金融机构交易不频繁的农户信息未能进入个人征信系统。并且,入库信息只有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及借还款信息,对其信用的相关资料掌握不全面,征信体系功能发挥有限。此外,农村信用社对农户信用等级实行“一年一审”制,农户在获取贷款后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在征信系统中,若农户信用下降,则会对其按时还款的能力产生影响。

2.操作风险

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制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分表,我们发现,只有家庭基本情况、信用记录、家庭财产可由系统根据实际数据进行自动评分,其他项目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操作性,例如,农户为了申请到较高额度的贷款或使自己显得具有高还款能力,可以虚增家庭人均年收入;农村信用社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评级工作中不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为了谋求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以人情关系为基础,凭个人主观意识对农户的道德品质、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合作状况进行定性选择评分,虚增信用等级,导致评定结果失真,增加了小额贷款的操作风险。

3.财务风险

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少,业务能力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之不熟悉当地农情,因此在一年一度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或者审核过程中,不得不邀请熟悉情况的村委干部或者农民参与,支付给他们的劳务报酬大大增加了成本开支。此外,小额贷款的本息回收,不像对农户的存款本息支出那样呈现刚性,若农户出现还款困难,导致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本息收回率低于一定比例,则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外部风险

1.自然风险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承贷主体是农户,他们主要将贷款资金投向种养殖业的简单再生产或者扩大再生产,并以农业生产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户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一旦突发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便会受到重大影响。此外,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没有普遍开设,农户的投保意识淡薄,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除了数量有限的政府救灾款外,几乎没有其他补偿途径。以上原因造成了农户还款困难的问题,并最终使其遭受的经济损失部分转化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风险。

2.市场风险

(1)农产品结构趋同,调整难度大

目前,我国农户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这种小生产的经营模式易造成农户产品出现结构趋同的现象。即同一地区的农户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种植习惯影响,在种养殖业的品种选择上往往相同,这必然导致同种产品的市场供给大于需求,致使价格下跌,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农户收入也因此降低。然而,由于种养殖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即使农户认识到了过量供给导致的价格下跌风险,也不能马上改变现有的种养殖业状况,只能继续维持经营,承受价格损失。

(2)市场信息不充分,风险规避有困难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网络不健全,导致农户很难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此外,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难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农产品市场规模与价格,更无法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来降低风险。因此,为了规避风险,在“跟风”心理的影响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社会需求稳定的农产品,其收益也随之降低。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最大风险。因为借款人的道德品质受种种因素影响,在短期内出现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由此引发偿贷能力的下降,很容易造成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风险。此外,部分农户的逃债行为在农村产生恶劣影响,导致赖账思想蔓延,农户信用意识淡薄,贷款到期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建议

1.提高贷款管理能力,完善信用评定制度

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小额贷款的贷中、贷后管理,信贷员切实了解农户的贷款用途,并主动为其生产经营提出建议,帮助农户提高收入。在贷款发放后,信贷员要经常关注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信用社,以保证农户按规定的用途和要求使用贷款,以更好的预防贷款风险。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户信用信息的收集力度,同时,鼓励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征信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农户申请小额贷款的便利度。在评级过程中,尽量使用量化指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性打分的时候,应严格遵循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数据真实可靠,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信贷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激励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员工培训投入,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尤其是信贷员,不仅要掌握工作知识,还要对种养殖业的市场供需状况、农业政策有所了解。

农村信用社要健全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权、责、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要相信员工的工作能力,在一定限度内给予其自主决定的权利,同时,也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农信社带来的影响,明确责任意识,在其违规操作时严厉惩处。在员工业绩突出的时候,农村信用社要及时奖励,以此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努力为农信社的发展做出贡献。

3.优化电子办公环境,降低经营操作成本

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成果,优化小额贷款监测系统,实现对内部账目、贷款流程以及客户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有效跟踪,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更好的做出放贷决策,减少小额贷款的风险。

此外,农村信用社还要在各营业点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网络,信贷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管理层传递农户信用信息,此举提高了农户信用审核速度,加快了业务办理流程,降低了操作成本,加强了工作效率。

4.落实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农贷风险补偿

我省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时间较早,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状况的差异,该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因此,各地方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户提供互助性的保险业务,增强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此外,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等相关政府机构,应积极探索建立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在其因自然灾害或市场行情突变等不可抗因素影响下出现还款困难时,启用风险补偿基金,以弥补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损失。

5.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农户生产经营项目的成功率是决定其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而也影响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安全程度。但是,由于农户的消息渠道闭塞,很难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项目失败的概率较高。然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大型社会机构,信息网络广泛通畅,可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因此,农信社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为农户无偿提供产品市场信息或农业技术交流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农户提高项目的成功率,降低小额贷款风险,同时也在农户心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声誉。

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户信用意识

农村信用社要大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小额贷款宣传工作,使得农户对小额贷款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引导农户在资金短缺时,通过向农信社申请贷款的方式来缓解融资困难。

此外,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农户的诚信教育,使农户真正认识到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维护自身信用档案的重要性,让共同保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户的激励制度,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户的信用状况和还贷能力,以及对揽储、催贷、宣传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对各方面评级较高的农户在申请贷款时给予一定的优惠。

参考文献:

[1]曾之明.后危机时代小额信贷信用风险优化管理探讨[J].征信,2012(2)

[2]王雅玲.农信社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与评估[J].现代金融,2008(6)

[3]李键.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J].金融经济,2010(4)

[4]熊学萍,易法海.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表现、成因与应对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5(11)

作者简介:曹琳(1991—),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郝飞熊(1993—),男,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会计学

上一篇:经济与环境论文下一篇:经济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