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常识范文

2024-05-01

经济管理常识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一词在各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小学语文作为基础阶段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改进的主要出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新课改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某一学科中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简单地说,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某一学科从而获得与该学科特质相匹配的品格和能力。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具备较强的人文性,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上有着得天獨厚的优势。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语文学科学习而获得使其受益终身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与美好品格。其主要表现为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等几个方面。

二、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分析

核心素养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全新的育人目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所具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使该学科成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二之选。

近些年,小学语文学科在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上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其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着较大的困境。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指向下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

前面提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包含四个方面,提出全新的“文化、文学、文章、语言、文字”等维度的育人目标。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相比,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有所变化和超越,且不断冲击着传统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学科教学目标。

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对该名词、该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不够,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能够主动地将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与教学设计相结合,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模糊不清、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少部分教师甚至“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看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但实际上还是沿袭以往的“三维目标”育人模式和手段,致使核心素养培育未能在学生身上成功地“开花结果”。

(二)教学内容零散不够系统

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学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地培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并获得恒久发展的能力与品格。

为此,对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其内容必须从零散走向系统。但是从现状上看,很多教师的教学存在内容零散不够系统的问题,比如学科教学以单元教学或者小主题教学为主,学科内各单元之间内容孤立、分散,不成体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隔绝现象,各学科关联较少,未能有效联系起来,从而导致语文教学处于封闭、静态的状态。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情感教学存在不足

对于语文这种人文性强的学科,开展情智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从当前小学生情智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中以“口号灌输”为主,这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病理”行为。在此影响下,学生所能接受的仅仅是一些难以理解、空洞的概念口号,与文本和生活实际脱节,导致学生难以真切理解和掌握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内核,更难以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点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也可窥见一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围绕“字词句掌握—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归纳”这一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展开并不罕见。该模式从表面上看似紧扣主题,但实际上却只是简单地对课文进行概括总结,并未深挖文本后面的真实意蕴。通过此模式,学生难以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感受不到文章字词句的韵味,情感教学目标沦为虚设。

(四)师生关系存在定位不准的情况

上述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对该学科进行核心素养培育,离不开道理人伦、包容尊重、人文素养等要素。师生关系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接触到最多的人际关系,其是否能够实现良好构建的是确保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人际保障。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关于师生关系的定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一是教师将自身事业定位为一份专门的职业,将学生当成工作对象;二是教师将自身摆在传授者的位置,将学生定位为学习者,师生关系处于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中;三是教师将学生看作是“朋友”或者“伙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因主观情感而对学生个体产生好恶之感。上述三种关系从单一角度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师生关系的三个不同侧面,但若是分而立之,则无法形成合力。前两者属常识性的师生关系,较为刻板,缺乏师生情感沟通,后者属感性的师生关系,其中个人主观情感较多,容易出现重视个体忽视整体的情况。

三、优化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

根据上述分析,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优化。

(一)深刻理解和领会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目标

理解和领会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开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前提。对此,教师不仅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只有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和解释,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和任务,从而从传统的“三维目标”中跳出来,做到真正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二)系统规整教学内容

总的来看,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未来的综合素养,其过程处于一个动态、发展、多元的状态。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打破传统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教学更加系统,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集中,学生学习也将更加有效。

(三)创新情智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情感经历和体验,所以在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开展情智教学,不断创新情智教学方法。如采取“披文入情”方法,依托基础文学和我国灿烂文化來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和语言的魅力,激发起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的统一。

(四)指向过程,多元拓展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大都过于强调学习结果,很多时候忽视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关注阅读的内容走向挖掘学生的更加深入的阅读能力,让他们从文字中领会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阅读时才如行云流水,使自己的理解更为透彻。

教师要倡导人文阅读,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为阅读教学制订一个整体规划。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顺应学生的发展不平衡性,制订行之有效的阅读目标,为学生补齐知识结构的短板,让他们接触散文、小说、议论文、诗歌等文体,让他们在多样化的阅读中习得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需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一是定向抛锚阅读法,分组研读文本,学生边阅读、边整理、边思考,从中发现新问题,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成果展开辩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培育语感,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二是跳读法,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学生如何快速地从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成为认知的考验,跳读法能解决精华阅读与通篇整体感知的矛盾,能从一般性文本中快速地获取信息,即使在经典名著作品中,也能在减少细节纠葛的情况下获得整体感受。三是预设情境法,学生尚处于认知发展阶段,教师依托于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振”,引发情感的共鸣。

如《背影》一课表达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有思念、有感恩,也有怨恨。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决定了他们往往不能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如果教师过于“纠葛”父子之间的历史,难免会使语文教学变成讲解“八卦”。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为学生的思考指引,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五)构建科学的师生关系

毫无疑问,师生关系在整个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双方地位的问题。在过去,人们对师生的定位始终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之间摇摆,由此也产生了传统和现代不同教育观的对立。

直至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开始出现“素养本位”取代“学科本位”的苗头,教学从过去只重练习题和书本向关注学生个体、以教育成就人的方向转变。不管是对于伦理道德、人文素养,还是对于情感培养、情绪管理,都需要教师跳脱到学科外进行培养,以一言一行去以引导、去培养。

对此,要重新考虑师生关系的构建,打破过去单一的常识性师生观或单一的感性师生观,构建常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科学的师生关系。在此关系中,教师不是传统的课堂“霸权者”,学生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一般与个体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关注个体,又超越个体而获得一般性的发展。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助推器,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

[2]于洋.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6,(12).

[3]江红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

[4]王喜斌,王会娟.素养指向下小学语文课程建构与实施的可能路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

[5]董青.让课堂闪烁理性的光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

经济管理常识范文第2篇

不是看它首印册数有多少,而是要看它重印的册数和频率。也有个别编辑盲目冲动或者为了炒作,主

图书销售常识

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基本由各级图书经销商(图书批发商)组成,通常每个省会有一两家一级经销商,负责覆盖全省的图书批销,各地级市会有二级经销商负责各自地市的批销,终端则是各地图书城、书店、学校和书摊。

十年前,图书品种还不时那么多,一个大型出版社,新书主发(新书出版后,第一次发出的主要用来各经销商、书店、学校作为样书展示的书称为主发,后来补货、订货所发的称作补发)数量往往可以达到几千册,一些大的书城、书店往往可以备货几十册、甚至上百册,全国主要书店加起来就有几千册。

但新书主发不等于实际销售,经销商和书店有可能退货。

一般出版社和经销商之间会有协议,几个月周期之内退回来的图书就冲抵货款,用来更换其他图书。一般经销商退回来的整包图书还可以再卖,不成包的零散图书只能化作纸浆。

所以,看似一种书出版社的垄断利润似乎很高,但也是存在很多风险的。

通常,按照业内的经验一种图书销售3000册是一个平衡点,一种图书从生到死,如果过连3000册都没有销出,那这种书出版社基本上是赔钱的;即使是销售了3000册,基本上也算是白忙活一场,持平而已;只有超过3000册才有可能赚钱。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大致的说法,每种书情况都不相同。

比如,一种新书,首印了5000册,先后销售了4000册,然后再也卖不动了。一般出版社的新书会有一个平均的退货比例,各个出版社不同。假设这种书最后又退货了1000册,那么加上库存没有卖掉的1000册,实际上有2000册就废掉了。这2000册的成本就要摊到那实际净销售的3000册上,这3000册的利润空间也基本被挤没了。

再比如,编辑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一种新书,首印5000册好久终于卖完了,还不错,正好有一点利润。重印不重印?不重印吧,可能还能卖一点,编辑、作者都有点不甘心;重印吧,一次至少要印1500-3000册,印刷成本才合理。狠狠心重印,完了!经常是重印多少,库存多少,先前5000册销售的利润又贴了回去还不够重印成本。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编辑也很难保证一种新书,首印8000册,就正好卖出8000册,一点不退一点不存。往往,新书首印册数,大部分是按照出版社的平均规律,比如3000、4000、5000这样统一的,只有少数个别图书会根据营销、包销需要特殊处理。

有些作者往往会陷入误区,认为首印册数越多,销量也会越大,其实,判断一本新书是否畅销,不是看它首印册数有多少,而是要看它重印的册数和频率。也有个别编辑盲目冲动或者为了炒作,主观增大首印数和主发量,动不动几万册,但轰轰烈烈一场过后,市场反应冷淡,可能发出去的几万册,只卖掉几千册,剩下的全部被经销商退回,成了废品。

到今天,每一家书店备货的数量,一般只有几册,甚至一两册。为什么?

一方面,书不好卖了,出版社不敢多发。主发10册将来退回来8册,多发那8册干什么?另一方面,书店也没有地方摆放,书的品种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高,各大书城、书店寸土寸金,为了能摆放更多品种的样书,就仅能减少单书品种的备份量。

经济管理常识范文第3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__。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职责

2、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时,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是____ A:6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3、行政给付的对象是__。 A.地方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特定公民 D.外国人

4、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指导、直接统属的关系,一般采用__的方式。 A.组织传阅 B.逐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越级行文

5、2006年4月22日,伊拉克现任总统__在议会会议上获得连任后,任命__人士马利基为新总理,并提到议会批准。伊拉克新政府组建取得进展。 A.塔拉巴尼什叶派 B.贾法里什叶派 C.塔拉巴尼库尔德 D.贾法里逊尼派

6、在一般微处理器中,包含在CPU中。() A.算术逻辑运算章元月份 B.内存

C.逻/输出设备而不用 D.硬盘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谁提出的__。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邓小平

8、可疑支付交易里所称“短期”,是指____个营业日以内。 A:五 B:十 C:十五 D:七

9、以下各项中__是政府非常设机构。 A.国家审计署 B.省计委

C.国家扶贫办公室 D.县建委

10、报考公务员并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可以是: A.在职公务员 B.外籍华人

C.应届大学毕业生 D.中国国民

11、利息的高低与__无关。 A.政府政策 B.国际利率水平

C.借款人自身盈利能力 D.市场利率水平

12、认为物质是所谓“终极的宇宙之砖”的观点是__。 A.古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B.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13、下列部门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__。 A.建筑业 B.运输邮电业 C.农业 D.工业

14、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__。 A.经立法程序系统编纂的民法典 B.由民法专家编写的著作

C.最高司法机关关于民法的解释性文件 D.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大百科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不适用__。 A.货物进出口 B.技术进出口

C.我国香港地区货物进出口 D.国际服务贸易

16、甲将房屋两间出租给乙,租期至2010年12月止;2009年3月甲将此两间房屋卖给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房屋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出租人为丙,承租人为乙 B.房屋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出租人为甲,承租人为乙 C.房屋租赁合同终止,但甲应补偿乙的损失 D.房屋租赁合同终止,但丙应补偿乙的损失

1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__。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原则

18、某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力时,侵犯了某公民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则下列哪一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__。 A.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主管机关 C.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在地的政府

D.要看该组织行使的权力属于哪一个行政机关而定

19、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全面转型,该转型是__ A.从生产型转为收入型 B.从收入型转为消费型 C.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D.从收入型转为生产型

20、下列各项中,非法的IP地址是______。 A.127.255.255.255 B.190.256.38.8 C.203.113.7.15 D.编码解码器

2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__。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 A.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B.经济调节功能

C.货币资金融通功能 D.定价功能

2、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房价上涨过快,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国务院采取各种相关措施,使房价增幅出现回落。这体现了政府力求实现__。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B.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 C.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统一 D.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

3、()不属于企业存货。 A.库存商品 B.在产品 C.接受外单位委托代销的商品 D.原材料

4、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功能有__。 A.保持流动性,获得收益 B.为银行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C.合理避税 D.分散风险 E.提高资产质量

5、在Windows98的资源管理器中,要选中一个文件夹中的所有内容中使用的快键是() A.CTRL+S B.ALT+S C.CTRL+A D.ALT+A

6、需求弹性有哪些类型

7、有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的说法是__。

A.它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B.它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 C.它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D.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

8、定期存款在存期内如果遇到利率调整,则__。

A.整个存期内利息都按照调整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

B.调整前的利息按照存单开户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调整后的利息按照调整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

C.整个存期内的利息按照存款到期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 D.整个存期内的利息按照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

9、出纳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10、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__ A.通知当事人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受理 B.裁定不予受理

C.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D.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起诉

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表是动态报表 B.利润表是动态报表 C.现金流量表是动态报表

D.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项目的补充说明

12、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企业中,应当必须设置总会计师的有__。 A.大、中型国有企业

B.大、中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

C.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D.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13、下列关于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表述,正确的是__。 A.国债是银行最安全的中长期投资品种 B.国债是银行最主要的中长期投资品种

C.国债是银行最具流动性的中长期投资品种 D.我国的公司债包括企业债和金融债

E.银行可以将金融债作为投资和融资的工具

14、总分类账登记常见的依据可以是__。 A.记账凭证汇总表 B.汇总记账凭证 C.原始凭证汇总表 D.记账凭证

1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是__。 A.增强全民民主意识 B.扩大基层民主

C.扩大个人民主权利 D.实行直接民主

16、私募发行的优点为__。 A.手续简便 B.筹资迅速 C.流动性强 D.推销费用低

E.要求的投资报酬率较低

17、在五型肝炎病毒中,经粪—口途径传染的病毒是 A.甲型 B.丙型 C.戊型 D.乙荆 E.丁型

18、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承揽加工合同,从即日生效,当天是2004年6月8日,这天在民法上被称为__。 A.期间 B.期日

C.诉讼时效的时间 D.生效的时间

19、__不是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 A.赔偿金 B.酬金 C.定金 D.违约金

20、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具有如下的重要作用__。

A.能从经济利益上激发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能使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自发地走向平衡

C.能广泛地开展竞争,推动科技进步,促使生产现代化 D.能促使横向经济联系的发展,推动生产的社会化 E.能促使个人收入等量增加,达到同步富裕的目的

21、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说明__。

A.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主次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经济管理常识范文第4篇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错)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 资源配置基本手段:计划与市场。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

范,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规范市场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对)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发挥宏

观调控的总体功能。(错)

(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4.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错)

(是基本标志,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

5. 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错)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6.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下调存贷款利率,是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促进投资与消费。

(错)

(不是财政政策,是货币政策。)

7.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错)

(前者侧重数量,后者侧重质量。)

8. 我国现在已达到全面小康的水平。(错)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才实现,目前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

9.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错)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10. 一个国家在某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比其他国家高,表明这个国家拥有生产该产品的相对优势。(错)

(是拥有绝对优势。)

11. 对外依存度越高越好。(错)

(对外依存度越高越容易受到别国的牵制。)

1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技术全球化。(错)(将技术全球化改为资本全球化。)

13. 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全球化来实现的。(错)

(是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14.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错)

(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15. 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错) (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16.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错)

(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17.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经济管理常识范文第5篇

1、排除法

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常识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如果选项中有自相矛盾的,立即排除一个。其实有些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第一印象法

有些试题,考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读完试题及选项的瞬间,大脑便有这样的一个强烈的信号,此题选某项。但静下来仔细考虑时,却又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先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解答。如果仍不能找到合理的理由来确定正确选项,便可将第一印象的选项选出。虽然这种选法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这样选出的答案往往是正确的。

3、猜测法

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耗费过多时间并影响考生的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4、去同存异法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5、比较法

上一篇:税收征管体制下一篇:税务稽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