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

2023-03-19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计准则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专业技术标准,是一个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体现。而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使得采用不同会计准则的国家之间财务报表可比性较低。各国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性,稳定资本市场,基于不同国情选择了不同的会计准则趋同路径以及趋同策略。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表明了我国对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积极态度。同时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跨国企业进步,会计准则趋同化无疑对跨国企业的资本输出起到了有利的影响。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在跨国企业的应用情况出发,探讨我国现阶段应怎样选择适合国情需要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会计准则;

跨国企业;趋同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在近十年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任何一个不想排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市场之外的国家或组织,都不能无视国际趋同这一发展大势。但是国际趋同并不等于完全等同。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体系、文化水平、监管力度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忽视各国国情,会计发展阶段和不同环境差别的等同是难以实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各国国情的差异性决定了合作的自愿性,需要参与国积极且不断研究可能发生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需求、效率和全球发展多样性要求的趋同机制。在当前某个时点上的趋同,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点产生新的差异,因此,趋同更像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不是一个单项运动的过程,它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各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各区域会计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共同提高的一种双向、良性互动。对目前的会计趋同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会计准则的趋同已经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跨国企业。近些年来,跨国企业规模不断庞大,是国际贸易交易中的中流砥柱。为了提高跨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用性,经营者迫切需要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趋同,可以说跨国企业是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最大影响者。因此研究跨国企业财务工作中趋同化的会计准则的应用情况,更能直观、客观地分析出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情况,并且应采取怎样的国际趋同策略。

本文在我国2010年颁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8年后重新审视会计准则趋同化在我国的适应性程度,以跨国企业的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进行定位,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

二、我国企业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

(一)全球经济及一体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国际投资规模日益增大。跨国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促进全球资本市场加速形成,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而跨国兼并也逐渐增多,会计准则的不同,导致了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转化成本提高。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更会影响国际经济与金融活动的有效运行和正常发展。因此为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和透明度,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降低跨国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挖掘市场潜力,促进各国的经济互动,国际会计准则必将慢慢趋同化,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顺应国际趋同的浪潮

现如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以下简称IFRS)已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成功改组,在全世界范围内制定通用的统一会计准则成为了现实。随着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会计准则”意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各国会计准则纷纷向IFRS趋同。2002年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签订“诺沃克协议”,旨在推动FASB准则与IASB准则的趋同。2005年1月1日,欧洲议会规定所有在欧盟境内的上市公司采用IFRS编制年度合并财务报表。2006年7月,日本金融服务局计划和协调委员会发布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报告,旨在推进日本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直接采用国际准则。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又加快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因此,在全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中国开始与IFRS的实质持续趋同路线。

(三)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

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无疑会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简化企业全球化的财务信息,使各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可比较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各项分析和比较。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企业的筹资成本和决策成本,从而使投资决策更加合理和有效,在“走出去”的同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使各国更好的“引进来”,伴随着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各国进出口的贸易壁垒会有所降低,贸易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减少国际贸易的摩擦和纠纷,便于经济监管,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使其在吸引外资方面将更具有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准则建设与趋同历程

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到今天,近二十年的国际趋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形式趋同阶段

這一阶段为1993~2000年。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经济转向市场化,1992年发布的“两则两制”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迈向国际化道路,是我国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但由于我国的经济还在逐步开放、市场经济还在发展,大范围的变动势必造成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可控,所以这部分的引入只是技术层面的趋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与国际会计规则仍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所以当时新旧准则的交接简洁而迅速,并未对我国会计界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阶段主要是形式上的趋同。

(二)实质趋同阶段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入实质趋同的重要标志是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因为1992年发布的“两则两制”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越来越频繁以及国外资本向我国的不断流入,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减少融资成本以及降低投资门槛高使得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潮流已不可逆转。

2001年實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有了新的调整,并进入了实际趋同的阶段,这些调整主要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确认上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定义会计要素,会计计量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重计量属性,会计记录上设置清晰而灵活的会计科目,会计报告中以账面价值披露资产、丰富和细化会计报表附注等。

2005年11月8日,财政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共同发布声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在声明中予以明确。我国会计准则第二阶段实质性趋同工作就此顺利完成,但是趋同只是第一步,目标是国际等效,趋同是等效的前提。

(三)等效性研究阶段

2006年至今为止,我国正在进行的是第三个阶段:等效性研究阶段。2006年发布的新版《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准则进入国际等效阶段的重要标志。

所谓等效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的准则或者是国际准则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认可的关系,并且在具体的应用上应该具备同等的效力。即本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由于这些国家实行的也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故此境外上市的企业按照本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不需要再调整,只对个别项目作出适当说明或者编制调节表即可,毋须进行全面转换。等效是各国会计准则追求的目标,只有达到等效才能真正利于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而等效除了我国需要拥有实质趋同的会计准则,还需要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积极对话,现阶段我国正积极开展与欧盟地区、美国以及香港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沟通。

四、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现状

目前各企业实施的会计准则基本是由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组成。两套基本会计准则和其分别衍生的《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各套专有准则形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初,政府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部分非上市金融企业和中央大型国有企业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三年实践证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平稳有效实施,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完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后,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企业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又提出“开展必要的宣传培训,确保所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掌握相关会计准则的变化,并得到有效应用”的半强制性意见。

《企业会计准则》较《企业会计制度》而言,主要的改变在于:

1.《企业会计准则》使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果企业未能按时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负相应责任。

2.《企业会计准则》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逻辑体系。新的《准则》是以“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计量→财务报告”为逻辑体系,从会计目标出发,以会计假设和会计基础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会计信息,严谨、科学、合理的反映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

3.《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加以运用,虽然与以公允价值为主导的国际会计准则还有一定差距和保留。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

4.《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存货的“后进先出”的计价方法以及变更了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这些改变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让企业的报表能够更准确的接近实际情况,从而为相关者的后续决策和判断提供依据。

执行更标准、更国际化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会计准则体系是保证企业能够提供更准确、更有意义的会计信息给相关需求者。在这个方面,会计准则对上市企业尤为关键。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对于投资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升级。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其中一项重要的改进便是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开发热情和投入,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获得资金都有很大的帮助。

再者,会计准则也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在帮助企业财务管理者和经营者认识企业的真实运作情况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和辅助。考虑到企业实际运作中的内部管理报表与对外公布报表的不同,企业财务管理者和经营者对自己企业的认识往往会与外部相关者对企业的认识存在一些差异,如果这种差异比较大或者被长期忽略,一旦矛盾爆发则后果可能很严重。比较典型的例子即是雷曼兄弟的破产。

最后,一部更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在某些程度上会影响整个金融环境并使其更规范化更国际化。中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理解性等方面的提高,给各国企业带来了进入中国市场的信心。会优化中国的金融市场,让投资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体来说,《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本质上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当然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些实际情况和自有考量,目前在资产减值、关联方披露和政府补助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一些实质性的差异。

五、跨国企业财务的准则应用现状

(一)跨国企业的发展

跨国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跨国企业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发展,并且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19世纪的跨国企业主要是“需求资源型”。进入20世纪后,跨国企业转变为“寻求市场型”,即在国外设立附属公司主要职能是生产产品,并在所在地市场销售。

(二)跨国企业与国际会计的相互关系

跨國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发展成为跨国企业经历了一定的历程通常是从纯粹的国内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跨国企业。这一进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有其一定的特点(见表2)。

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加深,各国在原料、商品、资源上的依赖程度加强。跨国企业从事跨国经济活动逐渐增多,其在国外经营活动中的收益也迅速增长。

为了客观反映出经营活动成果,就需要合并财务报表。为了分析经营所在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就需要对财务会计准则及其制定方法加以比较和研究。可以说,企业发展成跨国企业的每一过程,都对会计产生了深刻影响,会计在每一阶段的特点都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当代经济活动的高度发展使跨国企业得以大规模兴起,跨国企业的兴起,国际间商业活动和投资活动日益频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的日益国际化而出现的。

(三)中国会计准则在跨国企业的应用

国外的一些跨国企业中,中国会计准则的应用,与中国国企和私企有两个较大的不同点:一个是会计的集团统一,另一个是财务本土化。

会计的集团统一,即一个跨国企业集团旗下的所有个体在进行财务业务时必须采用同一套会计准则。举一个例子,某总部在美国的跨国企业,虽然其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均有业务发生和相应的财务部门,但是

所有的财务部门均使用“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进行会计活动。会计的集团统一意义在于,对于整个集团而言,即使业务的发生地不同,但通过同一套准则,集团可以更好地通过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并汇总所有信息以准备后续的财务报告。而由于会计的集团统一的需要,与地区的相关政策要求存在一些无法满足的情况,这就引发了财务本土化。财务本土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将原始会计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转化,使其变成满足中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出具相关财务报表。财务本土化可以将实际的业务信息(或者是原始财务信息)按照自定义的规则进行转换。对于部分跨国企业来说,财务本土化使其满足自身财务转化的需求。根据上述情况,中国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应用和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外企在中国财务本土化过程的准则应用和本土化。所以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会计准则对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

六、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选择

(一)采用渐进式的准则趋同路径

渐进式即对准则按难易程度、轻重缓急分类,一般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消化一个(批)会计准则后接着改革下一个(批),层层递进,直至全部完成趋同。其优点是慢慢过渡,企业承受的变革成本低,制度变迁所导致的混乱和损失等社会成本也较低,可以不断总结经验。采用高标准会计准则,按国际惯例核算,有助于我们在经济调查中取得主动,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跨国经济活动愈加频繁,因会计准则不同而产生财务信息差异,直接影响了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我国来说,若会计准则与国际高度趋同,便可以提高大型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二)促进财务本土化的认识与投入

我国在财务和会计方面,除了准则的差异以外,在税务、企业经营理念、资金管理思路等均与国外惯例和标准存在差异。所以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某些限制因素,完全采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或者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是不现实的。然而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趋势确实不可逆转。在这个前提下,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者和经营者来说,加深对于本国会计准则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大型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愈发重要的前提下,更加需要加深对于中国会计准则、税务、内部管理和多系统协调等财务本土化领域的认识和投入。

(三)建议在国内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双重披露准则的形式

欧盟的法定准则是为欧盟所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与国际准则一样,只在个别方面有些修订。欧洲国家的公司名义上是用欧洲的国际准则,但不少完全国际化的公司采用披露双重准则的方式,实际上对很多公司来说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异。笔者认为,如果我国要向国际准则再近一步,这也是一个可以采取的措施。

在国内允许上市公司披露依据双重准则有积极的意义。第一,可以提高中国公司财务报告的可接受度。第二,提高国外对中国准则的信任度。第三,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差异。第四,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七、结束语

国际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会计语言,这一点已经难以逆转。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准则制定的导向有不同的意见;如何确保准则实施是一个难题;各方面存在信息过多还是不足的争议;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会否使传统财务报告及其依据国际会计准则边缘化。

笔者认为我国持续全面趋同的方针总体是正确的,但仍需进一步努力。包括提高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水平的国际认知度;探索局部全面采纳国际准则的途径;确保准则在我国的有效实施,以及巩固和提高中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19):28-29.

[2]徐昀璐.我国会计准则与IAS/IFRS的差异浅析——基于资产要素的比较[J].国际商务财会.2015,(06):85-89.

[3]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趋同形式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9-15.

[4]宁婕.浅析跨国企业的经济模式与国际会计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17,1:198-199.

[5]汪祥耀,李连华. 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路径选择及其借鉴[J],财经论坛,2006,1:43-49.

[6]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6):19-30.

[7]周晨.跨国公司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于中国跨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

[8]戴淑艳.跨国公司的经济模式与国际会计发展[J],学术交流,2012(12):112-115.

[9]崔学刚,张宏亮. A股、H股报告盈余稳健性趋同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初步证据[J],2010,(9):106-114.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党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主要矛盾的变化”“乡村振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理论创新;中国化

回顾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迎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正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演进

1.1 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生产总值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依旧落后。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作出的判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自身规律,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指出正确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从分析揭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入手 ,创立了一整套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未曾系统解决而为当今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道路上普遍遇到并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2 邓小平提出“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的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快速提高经济的发展,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村和城乡发展布局不合理,农村经济滞后,村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邓小平以实际出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走得更稳。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强调“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如果只以提高经济为目标,只考虑工业发展,国家发展将失去均衡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也失去了它真正的含义。发展是全面发展,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邓小平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

1.3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思想的论述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但挑战也随之而来,我国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要抓住机会,乘风破浪,开拓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在发展常态下的新模式。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强调的发展不是我国传统的发展,它强调的是均衡发展,不是以牺牲为代价的发展,实现新发展方式,各区域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之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共同享受。

党的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方法论的深刻作用体现,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才能解决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内容

2.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为了解决发展落后的局面,国家将主要任务放在建设工业生产上,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工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后国家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提出不同的主要任务,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家经济总量大幅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有了新的要求,由简单的“物质文化”转化为“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保”等更加全面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根据新时代的具体情况,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矛盾是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要求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财富也要跟得上;创造物质基础的同时,生态建设不能落下,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很不充分的问题。这既是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2.2 加快“乡村振兴”战略

以“城乡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協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在党的带领下,中国经济达到世界领先地位,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城市化进程取得瞩目的成绩,但乡村发展还不充分,只有加快“乡村振兴”才能达到“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是“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思想既来源于“城乡经济一体化”,也根源于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如果加速工业化,快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与乡村的分工,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就会鲜明起来,将会造成城市与乡村关系的失衡,因此提出“由社会全体成员所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来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促进乡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思想是在中国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城乡关系论”的实际应用。

2.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今,全球迅速发展,各国各领域各行业联系更加密切,挑战也更加剧烈,诸如战争、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全球性疾病蔓延、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你我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这样的世界环境,中国共产党十九会议上,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单独部分来阐述,并纳入《共产党党章》。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各领域发展的新理念, 其蕴含的发展动力、发展思维、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存在高度的内在逻辑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要以创新为动力, 引领世界发展;命运共同体解决的同样是南北差异问题,与协调性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各国之间开放发展等这些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发展理念”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再现。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价值

3.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价值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理论价值。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在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具体化、人性化的特点,从“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保”等各方面提出新要求,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对马克思社会矛盾学说的推陈出新。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将满足人民的新要求为目标,推动新发展理念,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具有实践价值。“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更明确的规定,对工作效益提出了更高期望 ”。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在众多领域还存在短板,党中央从实际出发,以解决主要矛盾为目标,对国家发展布局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的部署是为解决国家发展不平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发展的总任务。

3.2 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理论价值。“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历史继承和最新体现”。1982年国家推出“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的政策;1986年提出“土地承包期在15年以上”的新规定;2006年“取消农业税”;2009年“土地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2017年农业改革又提出新的方案,将农业供给侧结构进行改革,实现农业增收;2018年我国在新时代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问题一直是党关注的重点问题,从政策上的支持,到结构上的改革,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不断进步。“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三农”问题明确发展内容。农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农村治理是社会基础,农民基层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实践价值。2020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小康社会不仅强调小康,更注重全面。农业发展是我国的短板,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一旦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乡村振兴”也推动了文化发展。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乡村是农耕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能够缓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提升全社会的道德素养,促进乡村文明。

3.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理论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科学的世界观。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世界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国际问题“世界怎么了”,党中央进行深入探究,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世界眼光,提出对世界的整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符合最大公约数的科学判断,这一世界观既是国家针对现实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是属于全世界的财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具有实践价值。它为构建国际秩序提供了新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秩序,對于各国之间的矛盾和争端,不再采用传统的战争方式来解决,而是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利益共同体的构建,突破了文化信仰、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差异,在国家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会让世界人民接受,也能成为世界各国在制定政策时所利用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曾蔚.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思想初探[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5).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王辉,曹峰旗.邓小平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及现实启示.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

[5]徐国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环渤海经济瞭望[J].2019,(0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陈玉斌,刘友田.新发展理念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9,(02).

[8]常春,逄奉辉,沈旭,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价值认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627).

[9]曲延春,王海镔.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意蕴、当前困局及突破路径[J].江淮论坛,2018,(05).

作者简介:夏爽(1989-),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自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在逐渐加强。这种区域经济的整合从欧洲开始,逐渐扩散到北美,亚太,非洲和拉美地区,欧盟,APEC,NAFTA等区域一体化组织相继建立。将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中的制度因素,并讨论这些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因素;交易费用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学是国际贸易中的新生事物,其核心理论关税同盟理论的提出,也仅有半个多世纪。一般认为,瓦伊纳在1950年发表的《关税同盟问题》为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之后,伴随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Shoup(1953)、米德(1953,1955)与Tinbergen(1965)等经济学家的研究基础上,才开始发展形成大量的理论文献,事实上这些文献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近20年的产物。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通过制定共同的经济贸易政策等措施,消除相互之间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成员国的产品甚至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内自由流动,进而协调成员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超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成员国的资源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 国际贸易中的制度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模型与H—O模型为基础的静态比较优势分析。比较优势的形成用俄林的话说,是由自然历史过程决定的。李嘉图模型与H—O模型都未解释自然历史过程是如何形成比较优势的,而是将其视为内生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克鲁格曼提出了学习曲线,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动态比较优势分析完善了静态比较优势分析。但是在比较了许多国家(印度和日本,美国和俄罗斯,韩国和朝鲜)的贸易状况后,我们会发现,决定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各个国家的制度而不完全是要素禀赋。

制度有两层含义:第一,制度是行为规则,它决定了社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方式。第二,制度是人们结成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或体制,它决定着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的展开的框架。制度规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一词的外延十分广泛,但其主要内容在于产权结构、企业组织、市场体制、国家制度及意识形态模式等。制度是通过改革国际贸易主体的行为函数而影响国际贸易的。

2.1 制度影响国际贸易中的交易费用

在李嘉图模型与H—O模型中,都不曾考虑国际贸易中的运输成本与交易费用。二战以来的国际贸易模型开始考虑运输成本问题,但一般仍假定交易费用为零。但国际贸易中交易费用比国内贸易更高更复杂。杨小凯证明,当分工与交易的效率大于由此而产生的交易费用时,分工与交易才会形成,那么,同理,当交易费用大到足以抵销潜在比较优势时,国际分工与贸易就可能不会发生。

交易费用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首先是信息搜寻成本。国际贸易不仅涉及风险,更涉及奈特意义的不确定性,存在着大量的信息问题。当一定的制度安排导致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时,信息搜寻成本就会放大。其次是企业谈判成本。当产权界定不明晰时,就会出现科斯意义上的“外部效应”、“高额谈判费用和监督费用”、“缺乏效率”与“搭便车”等现象,从而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最后是道德风险。当一个社会的商业信誉遭到普遍破坏时,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就增加了,这一方面是增加了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又导致交易一方因相信另一方在博弈中会出现承诺不可信,从而放弃贸易合作

2.2 制度影响贸易国的技术禀赋

首先表现为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威廉姆森与德姆塞茨等人就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展开过充分的论述。如果产权边界不明晰,技术创新就会出现外部效应。在理性人假设前提下,必然会抑制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与创新者的产权收益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是正相关的。

其次,表现为政治法律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保护,其核心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保护,技术创新者就必须独立承担创新的成本,而其创新收益却为大家分享,创新活动必然受到抑制。

当今世界上,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一定是知识产权得到很好保护的地区,相反,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護的地区,肯定是创新严重不足的地区。最后表现为企业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传导。僵化的企业制度既不利于开发技术,又不利于传导技术创新。我国目前的情形就大致如此。当企业发展出某种新的组织模式时,就能够对技术的开发提供企业组织的制度保障,又能创造一种传导技术的良好环境。

3 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3.1 分工与交易费用

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分工和专业化紧密相联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交易是不同专业之间联系的纽带,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有分工就有交易,有交易就存在交易费用,分工经济与自给自足经济最大的不同就是交易双方必需支付交易费用,而且分工的细化会导致交易及其成本增加。

分工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交易费用的提高,一方面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会带来经济主体之间更多的交易行为;另一方面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会受到交易费用的制约,过高的交易费用会阻碍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减少人们之间的交易行为。因此,只有分工的效率足够高并使分工带来的好处超过交易费用,分工才会不断演进。交易费用的降低会促进分工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加速市场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分工与专业化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构成了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

3.2 降低交易费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内在动因

科斯将企业的边界刻画为交换的范围,企业作为一种契约组织,与外部市场相比具有减少交易成本的优越性。当市场失效了,使用市场的成本大于使用直接权威的成本时,企业管理机制将替代市场机制来协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和配置资源,即企业将交易内部化。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努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但在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作用不大。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或是为减少贸易逆差或是出于政治原因,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设置贸易壁垒或限制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时,贸易自由化无法实现,交易成本增加,资源也就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交易成本具体表现为国际市场的分割、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专业化市场细分等等成本,而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安排可有效降低这些交易成本,释放出更多的潜在利润,从而给区内的人们带来报酬递增。

当我们把国家看成“超级企业”,顺着科斯定理的逻辑将市场内部化理论从微观向宏观加以扩展,有些国家逐渐地意识到:如果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经济联盟,使得交易在新制度规则约束下能够绕开各种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交易的风险,减少广义交易费用,实现了各经济体的共同发展和优势互补,将一部分全球化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从而降低经济全球化的非系统性风险,最终使双方或多方获得的收益大于创造这种制度的成本时,一项新的制度就会产生。而当一个国家周边的国家都加入区域经济组织的地缘经济环境中时,这些周边国家通过一些制度安排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得后发性和内生性的优势,同时,大多数一体化组织对外的贸易壁垒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对非成员国采取种种歧视性措施,从而改变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格局。

因此,区域外的国家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最明智选择就是加入该区域经济组织。因此,不断地追求最优交易费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因。而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国家谈判,通过各成员国协商一致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兼顾了各方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对各国的外资政策改革进程进行了锁定,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来实现。

3.3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区域内的产业聚集效应

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为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提供了空间上的优势。国际间的分工与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就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與协作,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国际生产和交换关系绕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了各种壁垒对国际分工的阻碍,使得在区域内部要素能自由流动,从而提高了区域内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效率。

另一方面,区域内的企业关联还可以带来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如果将区域经济一体化视为在宏观范围内通过实现自由贸易来节约交易费用的话,那么区域内的分工和专业化及乘数效应则是在微观范围内通过产业集群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

区域经济“横向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了梯度发展格局及有活力的内部贸易和投资网络,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速产

业的整合与重组,进而导致外部聚集规模经济的内部化,亦即转化为单个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从而实现完整的、良性循环的产业价值增值链和产业群。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中的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有重大的影响。制度因素主要影响了国际贸易中的交易费用的大小,所以,努力协调国家间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降低国家间贸易的交易费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机。所以,制度因素可以进一步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成员国的选择,贸易政策的协调,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内部化区域间相对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由市场费用或贸易壁垒等形成的外部交易成本,还可以形成区域内的产业聚集效应。与市场因素主导的全球化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可以安排和设计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基于自身的战略进行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但能增加参与国家的福利,还会促使国家谈判将一部分全球化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从而降低经济全球化的非系统性风险。现阶段看来,区域化对成员国的经济影响远高于全球化。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81.

[2]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经济发展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务必要进行企业内部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因为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改进人力资源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企业要将人力资源经济理念纳入到企业发展的决策当中,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隊伍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大环境下进行采用人力资源经济理念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贯彻人力资源经济理念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

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下,国内外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近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放缓。企业要提高警惕,想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势必要对企业内部进行创新和改革。尤其要提高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和人资管理创新意识。要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清楚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通过不断加强人才的外部招聘、提高企业内部人才的培训水平、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进一步促进企业的人资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要站在不同的维度对自身的人资管理进行深度思考,准确把握人资管理的发展趋势,吸纳企业内部员工提出的意见,满足人才的真实需求,避免人才的流失。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建立健全员工保障制度,让企业员工能够踏实认真的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一)进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全球化的经济战略发展,标志着我国已经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越走越近。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已经能够初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势必会迎来更大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清楚认识到人才竞争、信息竞争和科技竞争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的竞争问题,只有企业自身做好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信息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目前,以往的人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变化,难以满足我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企业要积极进行人资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跟随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企业应该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经济理念,利用好人资经济这一企业管理工具,不断加强人资团队的建设能力,以此来带动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具体的岗位需求,对员工进行招募和培训,才能提高企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对企业进行全新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还能真正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打造出知识型人才群体。

人资经济能够让企业的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这种管理方式实际上就是对人力济源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计量人资数据和模型统计人资数据这两种方式。人资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应用性强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它不仅能够直接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还可以根据分析所得出的数据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能够合理预测企业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趋势,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向,便于企业进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整体规划,为人力资源决策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人资经济的具体内容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大体上分为五个方面:人力资源投资分析、成本分析、价值分析、收益分析和决策分析。其中,投资分析是所有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企业能够将这几项分析所得出的具体数据进行大数据整合,明确企业在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根据这些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善,这种有效的分析方式能够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现代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因

人才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强的积极性和活跃性。现如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剧,我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企业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务必要不断对自身发展的战略进行创新和调整。企业应该牢牢把握住人才竞争的态势,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很多企业虽然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却缺少对于人才管理的能力和策略。最明显的就是很多企业虽然重视对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但是却没有合适的人才管理队伍,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频繁发生。事实上,只要提高了企业自身的人才管理队伍水平,掌握了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必然会有所增加。并且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决策,甚至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故而,企业想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加强企业的人才竞争能力,一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提高人资管理的实际水平。

三、人资管理团队能力建设及其内涵

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一般都是由企业的决策者进行,这样的管理方式非常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近年来,企业已经认识到对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并设立了专门的人资管理部门。这一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专门对企业的员工进行选人招聘、岗位培训、业绩考核、保险办理、岗位调动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整个管理团队涉及到企业的各层级人资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企业对人资队伍的能力建设等同于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团队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作为人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个方面的能力:

(一)分辨、培养人才的能力

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要有分辨和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的工作人员开设职业发展的路径,还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展现工作能力的舞台。在培养分辨人才方面,人资管理人员要从众多面试者中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进行聘任,在内部工作人员中发现能力出众的人才进行合适的岗位安排。在培养人才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岗位培训,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规章制度。

(二)与各部门工作人员沟通、协调的能力

人资管理者是企业开展人事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需要有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通过和其他员工的交流和谈判,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要对管理学、心理学、谈判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和研究。人力资源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人资管理的对象既有普通員工也有可能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

(三)熟练掌握各项政策的能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对国家的劳动保障制度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合理地进行人事安排,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定期进行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学习,熟练掌握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保障制度,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的工作安排。在进行员工聘任和培训时,也要重点对于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培训,熟练地给企业员工做出相关知识的解答。

(四)公平公正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任人唯亲现象的发生。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进行人才的选择和岗位的配置过程中,公正对待每一个企业员工,切实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岗位安排,才能保障员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人力资源管理者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制定出最佳的人才配置方案,避免企业内部因为不公正的待遇造成人才的流失。

四、贯彻人力资源经济及人资管理团队建设的有效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

当下,企业在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前提之上,必须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和重视程度,要坚决贯彻“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尤其是在人资管理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深入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这样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只有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尊重,才能获得员工的认可。企业决策者如果“独断专行”,不允许员工表达真实想法,不采纳员工有效建议,很有可能造成决策上的重大失误,甚至造成企业工作人员“离心离德”,一旦企业遭遇风险,很有可能形成“树倒猢狲散”的悲凉现象。因此,企业决策和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一定要和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利用问卷调查和会议等方式让员工进行意见反馈。在日常管理中真正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对于一些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付出的意义以及被领导的认可,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除此之外,要对员工的薪资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保障真正按“劳”分配,在保证基本工作量的基础之上,对付出较多的员工进行适当的绩效奖励,也要不断完善企业除了物质以外的奖励制度,例如: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奖励员工假期、奖励公费旅游和外出学习机会等。在进行团队建设时,不仅要满足工作人员的物质需求,也要关注企业工作人员的精神需要。

(二)加大对企业内部的治理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增强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持久力,必须要先对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治理和整合。不断完善企业人才管理模式,提高企业人资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企业要想要利用人才竞争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将人才管理摆在企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其中,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治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企业要对自身的人资管理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根据现阶段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预测好在人资管理之中可能发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还要对不同岗位的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准确评估,将人才的优势和特征进行深度的挖掘,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以便于做出最恰当的岗位安排,合理进行人才优化配置。

(三)健全绩效考核内容,创新考核方式

企业要不断健全人才绩效考核的内容,创新员工考核方式。在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从企业员工的角度来说,进行完善的绩效考核能够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有助于在员工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绩效与薪酬挂钩也能激励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工作的优缺点,能够让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做出调整,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和专业化能力。目前,进行员工绩效考核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置绩效考核内容时,一定要把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员工的薪酬待遇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很好地保障企业薪酬待遇的公平性。

2.在考核过程中应该注重调查员工对企业是否有强烈的归属感,对企业文化是否认同。要通过绩效考核让员工清楚认识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把握住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争取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要在考核的过程中注重对企业员工责任意识的培养。根据员工对企业的付出程度和工作主动性,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员工进行深度的责任意识教育。绩效考核要细化岗位责任,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工作与自己的紧密联系。

(四)打造新型企业文化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又一重要阶段,企业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牢牢把握住发展的机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提升企业文化,让企业在人才竞争的过程中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无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优秀企业文化的影响。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我们都尤为重视文化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愈加丰富,企业精神愈加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就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方面,做好企业文化队伍建设,能够很大程度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语

综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受到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利用好人力资源经济这一管理工具,不断加强人资管理团队能力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重视对人才的选聘、培养和维护。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打造创新型的企业文化,通过积极采纳员工意见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利用科学的绩效考评方式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人才配置,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日益成为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该文分析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应用的问题,重点从创设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参与性、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师资力量四个方面探讨了具体对策,以期发挥“教、学、做”一体化實践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ENG Huiling

(Ha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aikou, Hannan Province, 571100 China)

1  政法类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是“教”。教是指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 二是“学”。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三是“做”,即将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该模式从教学理念到培养目标,强调“教、学、做”三个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在教中学,学中做,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将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用于实践,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政法类高职院校以法学、政治学为主要学科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满足培养应用型法治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加快培养具备法律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法治人才,推动法学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将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与法律职业能力有机统一,使得政法类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2  政法类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应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环境创设较难

政法类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目前还存在诸多困境,实践教学环境创设较难,从客观上制约着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景难创设,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将“教、学、做”三个环节关联起来,各自孤立的教学模式难以发挥一体化教学效果。二是法律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不明确。三是空间和资金投入限制。“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相比,无论是在实践教学空间方面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支持,实际教学中面临着空间和资金投入限制的问题,制约着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迫切要求引起重视[2]

2.2  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足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足,也是政法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如今,在政法类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课程比重有所增加,虽开设有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了学生发展实践能力的空间,但由于设备数量有限、学生受专升本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等学业考试的影响,主动实习、主动参与实践学习的人数较少,难以实现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相当有限。

2.3  实践教学方法与理论难融合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目前而言,在政法类高职院校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形式多样,但相互独立,缺乏综合性,实践教学方法与理论难融合,难以实现“边做边教边学”。没有理论指引的实践就会盲目而低效,没有实践的验证所谓的理论也缺乏实效性。政法类高职院校在理论融于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各项实践课程分散于学习的不同阶段,实践学习的及时性难以实现,影响实践学习连续性。另一方面,“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体系有待完善,不同教学内容上发生重合或脱节的情况,导致实践教学方法与理论难以融合。加之没有相应的制度监督“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缺乏监督,容易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3]

2.4  政法类双师型师资不足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过硬,才能言转身就指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目前,政法类双师型师资不足制约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具体说来,政法类高职院校能够担任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有限,有些教师自身的理论教学经验丰富,但实践教学不足,而且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也有限,对律师与公司法律实务方面的实践技能游刃有余,而对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相关的实践技能则无法准确到位,难以胜任“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任务[4]

3  政法类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3.1  创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创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教学环境,在具体做法上,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景。教学场景的创设,可以是情境式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具体的情境之中;也可以是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场景的创设,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同时,政法类高职院校要创设合适的,可评价的教学活动,以评促教,促进实践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二是明确法律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做法上,政法类高职院校在教材上的改革必不可少,要从教学目标上肯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价值,要有符合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统一的教材,紧紧围绕着政法类高职院校法律专业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加大对实践教学特色教材的研发,以便教师教学有章可循。三是增加实践教学空间和资金的投入。“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资金缺口较大,为更好地应用这一实践教学模式,还应在实践教学的空间和资金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确保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空间有资金有序运行和开展[5]

3.2  提高学生“教、学、做”一体化的参与性

“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既要注重教学做合一,也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性,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学有所得。在具体做法上,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开发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应用中,要强调政法类院校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开展任务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和技巧,强调学生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淡化为什么这么做,理论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度,淡化理论分析,强调理论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才可能更好更多地掌握基本的法律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3.3  重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

政法类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强调政法类学生法律思维培养,并突出实务技能教学和实训,不断强化培养政法学生法律知识应用能力和法律事务处理能力,促使其能够在具体问题中,以法律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要深化改革,建立起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大胆尝试。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完善案例教学、实习、实训制度,优化实习管理工作流程,落实实习管理责任制。同时,必须要有具体的监督规则,确保“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其次,教学组织形式应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转变,比如:通过典型案例研判、学生撰写相应法律文书直至组成不同模拟演练的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再次,还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考虑将案例教学法(理论案例和实务案例)、实践教学法(课内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校外实践)和研究性教学法(启发式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与微课、慕课等新技术综合运用,并通过“考核模式”的应用,达到理论、课内实践、案例分析全面训练的目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6]

3.4  增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师资力量

政法类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师资力量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主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最大化发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价值。在具体做法上,一是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科学构建覆盖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全过程的制度,要有培训的规划和具体的计划,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在内容上,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高职法律职业教育的理论、理念作为主要的内容,并培训考核评估措施,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二是要完善教师的实践锻炼制度。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一步拓宽教师多元化、多渠道的培养途径,对实践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应有具体规定,以便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样保障双师型教师能够从事相应行業,完善教师到一线实践锻炼能力。三是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兼职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将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考核、待遇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化,面向社会广泛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实务型人才,充实到政法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积极引进真正有法律职业能力又具备相应教学素质的人才,既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又是推进和深化政法类高职院校改革的有效举措。此外,兼职教师从行业中选聘出来,培训也必不可少,需要教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培训,强调培训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发挥其强大的智力支持作用。

4  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以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主,力求打造国际一流的自贸港,在依法推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对政法类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堪当重任。为此,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主线,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开展应用型法治人才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衔接,共同助力于高水平、强能力应用型的培养,可以为政法类高职院校教学起到提质增效的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秀鹏.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价值与改革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183-184.

[2] 侯永兰.诊所法律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思路——以江汉大学诊所课程教学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1):118-124.

[3] 唐彬彬.从线下到线上:法律诊所教学的反思与创新[J].法学教育研究,2020,31(4):211-228.

[4] 刘晓明.法律诊所教学方法问题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23(1):37-43.

[5] 张立强.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9):47-49.

[6] 丰霏.以学习为中心打造教学相长新格局——如何用好《法理学》第五版教材[J].中国大学教学,2018(7):86-90.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法律类专业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项目编号:Hnjg2018-97)。

作者简介:彭慧玲(1967—),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律。

上一篇: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机电设备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