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时事论文范文

2023-09-21

政治时事论文范文第1篇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前预习中引入时政。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这样,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情、国策、发展战略的分析,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他们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升华时政。思想品德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思想品德课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的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一般来说这些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生活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学生常有“怎么我没有想到?”“原来个中竟有如此奥妙!”的感慨。渐渐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思想品德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在活动中激活时政。传统思想品德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知识竞赛。指在预习通知单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列于副板书。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先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下作业再设置拓展型的“学而用之”:你还能用这些知识分析那些现象?从而顺利完成知识迁移。

时政快讯。思想品德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窗外事也一无所知,学生视野狭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为此我特设置了时政快讯栏目。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但不确定,若重大事件发生时,甚至可以一天两次及时报道,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很好的通讯员予以奖励。时政快讯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自由论坛。我们常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的原因,真正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自由论坛栏目。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学生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或演说、或私语,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确立、会场的组织都是学生,教师是配角。回顾一下,曾有许多热点问题我们讨论过,以思想品德为主,也有别的方面的,如:家庭投资与股票、再就业以及中初中生早恋等,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发表意见,但话不宜多,重引不重论,否则,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自由论坛里,学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时政剧场。课本剧是指为强化教学内容,根据课本题材组织学生编演的舞台剧的一种活动形式。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参与意识,我在立足思想品德教材的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形式以适合本学科教学的要求。具体作法是以教材知识点或某一社会热点为内容,借鉴成功電视栏目的形式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由学生担任记者、主持人、嘉宾,编演案例。在讲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框题时,我采取这种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评比出最佳主持人奖、最佳构思奖、最佳表演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了基础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全方面的素质。

实践证明,把以上多种教学形式灵活运用于课内、课外,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思想品德课给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带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采用热点专题,在归纳总结中巩固时政。传统做法一般都是在九年级下学期开设热点专题课,但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时政,或知识零散,突然整整一本热点书都要在短时间消化,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知识接受效果差,更别说活学活用了。有人说,基础年级开设热点课实属浪费时间,到中考时热点都变冷点了,毫无意义。其实,由于学生对事物的前因后果明了,理解新问题既深刻又轻松。节省了关键时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复习效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素质教育要求全方面的能力培养,实践证明,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形成,体现了教改与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完成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政治时事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現形式较为单一,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枯燥而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影响学习的效果。而政治学科由于其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时事政治教学,在帮助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时事政治渗透教学;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时代敏感性;综合能力培养

一、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渗透的可行性

政治学科学习的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采用一种较为概念化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及事物的关系,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将最新的时事新闻融入学生的政治课堂,同时结合相应的课本知识,让学生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更为深入透彻地理解课内所学到的知识,了解其使用范围的广阔性,培养正确的适应新时代的政治观念。

二、高中政治时事政治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政治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较大,学生需要理解掌握较多文字性的知识,长时间学生必然会感觉到枯燥与无聊,逐渐失去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同时,政治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也较多,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学生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阅读很难做到深入理解,死记硬背效率也很低。为了解决这些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采用融合时事政治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一些热点事件,如公交车抢方向盘导致公交车坠江事故,学生就可以联系到课本内部关于个人利益以及集体利益的问题,同时事发后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该如何评判这件事,相关的立法机关应该如何处理这一类事件等等。对于现如今热点事件的分析,学生可以做到对知识的熟悉以及应用,不再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能够将知识更加灵活生动地运用到生活中。

另外,政治课堂上进行时事热点的分析,也能极大程度地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展示出一个时事案例,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同时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动自己的思想,且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理解方向都是不同的,对于时事案例的分析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件事情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能力以及氛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案例理解剖析很难做到全面深入,因此在课堂上引入的时事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进步,同时教师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找到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没有想到的方向或者是没有用过的知识,与学生一起进步。

三、时事政治教学渗透的具体措施

高中政治主要学习经济、政治、哲学等几大板块,其涉及的知识与定理都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在生活中直接地感受并运用课内的知识。其讲解的知识也较为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机械地学习、记忆与运用,也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采用时事案例引入教学的方式,选取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时事案例作为引导,让学生首先对于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与认知,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思考氛围,同时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教学引入时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图片、视频、音频等呈现直观的画面。例如在讲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给学生播放一些典型企业的经营模式,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是采用怎样的模式来运营,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的区别,熟悉股票期货等经济学名词,同时对于专有名词有初步的记忆与思考。又比如在学习法律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违反法律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反例教学也是政治教学中经常会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触犯法律的案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的法律以及自己今后应该如何避免犯这样的错误。这样的时事案例分析,做到了在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对学生人品道德的塑造,真正实现了教育部门所提倡的“素质教学”。

通过时事案例的分析将学生引入本堂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就要开始结合时事案例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在课堂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刚开始所展示的时事案例进行再一次深入的剖析,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与论述,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大家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能否做到有理有据,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再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每一个观点都要搭配课内知识作为论据,最后再进行总结。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正是向教师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辨别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政治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时事案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于课本内知识的结合程度,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检测与反思,如果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教师就需要反思是否是自己选取的时事案例与课内知识的联系过少,或者是知识讲解得过快学生无法吸收等等。

政治教学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质,政治教师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作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学习的兴趣以及好奇心,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中学生也需要做到关心时事,了解时事,对国内外的大事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思考,还要具备一定的时事敏感性,能够对当下时事热点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学”。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237400)

政治时事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如今社会快速發展的背景,国家对于高中学生的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只有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有政治觉悟的青少年,才是国家进步的后浪,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不可缺的强大力量。本文将通过讲述高中政治课堂中,插入对时事政治的探讨对于高中生政治意识的培养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教授时事政治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教育;学生政治意识

时事政治的教学对高中政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进行对时事政治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当今的世界中发生的大事,了解世界的格局变换。因此,学习时事政治是高中学生了解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为对政治教育的课外补充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成绩,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政治人才。

1 时事政治参与高中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1 了解时事政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体会往往是枯燥和乏味的,不少学校甚至于采用军事化封闭管理的手段,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外出放松游玩,只能每天待在学校里进行学习,有些学生甚至把学校称作“监狱”,形象的表现出来高中学生很少能与外界接触的现状。而融入于高中政治教育的时事政治,则成为了学生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调节品,使学生可以在学校内对外界产生了解,这就引起了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兴趣,继而也就引起了学生对待政治学习的热情。高中政治由于课本知识本身的限制,学习起来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而如果在结合了时事政治之后,部分学生会发现,能够利用自身在政治课堂学到的政治知识谈论时政,这就使这些学生会在学生群体表现的很博学,也就是有面子,是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地位提高,而这样又反过来影响了一批学生对待政治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愿意学习政治知识,对政治知识有了兴趣,为将来高中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解读时事政治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

在教学任务上,教师可以通过对时事政治的解读,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政治理论知识,例如2019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六部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关情况。教师可以借此对于关于我国政党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部分课本的内容。高中学生只有通过对时事政治的了解,才能在封闭的高中中对外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1.3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增加学生政治知识的广泛面

高中生对于时事政治的了解可以帮助高中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成长。由于时事政治的特殊性,它涵括某个时间段固定的重要事件信息,其中涉猎广泛,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后,同样可以增长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见闻,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政治经验储备,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时政知识的针对性举措

2.1 教师对于自身教学能力应加强锻炼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对于时政方面的学习,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对于时事政治有着正确的政治认知。教师应与时俱进,关注多方面的时事政治要点,并将其与高中政治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中,同时加强对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种网络媒介,向学生引入经典的事实政治案例并加以分析,使学生懂得隐藏在时政背后的深层政治背景。

2.2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高中阶段,学生自身的政治思想还不够成熟、世界观还未完整,因此高中生极易受到错误政治观念的影响,例如分裂主义、精日等。教师在引入这类时事政治的同时,必须做好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告诉学生什么是错误的,使学生懂得应当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与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于时政发表自身看法,在学生对外界进行自身对时政看法的表达后,教师才能发现学生是否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使教师可以及时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纠正。高中政治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更是要培育出一批拥有正确政治观念的人才,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所培养出的人才才不会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影响,人才流失海外的可能性也会减小,才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为祖国培养人才。

结束语

在高中课堂中引入时事政治,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乏味的高中学习阶段得到一部分的放松,更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政治成绩,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针对时事政治,对学生展开正确政治思想的引导,可以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拥有优秀政治思想的人才,为祖国今后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唐伟.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价值探究[A]. 《教育科学》 编委会.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 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2]李国珠.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的渗透与教学实践探究 [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2):50.

[3]王妙良.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J];教师;2015年18期

政治时事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通过简述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通过展开论证、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通过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对比,阐述了网络思政教育的优越性,在对目前网络思政教育形势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關键词] “互联网+”;网络平台;思政教育

[

一、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9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此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现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民人数日益增多。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2%,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20至49岁的网民群体占65.6%,数字新青年不仅构成了中国网民的主力,也是引领数字潮流的风向标。所以,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动力和源泉,这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

(一)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不足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不再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知识的主要方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反应冷淡,“低头族”的现象更是尤为显著,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反映了传统的讲课方式已经不足以吸引一部分学生的注意。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课现状不理想主要有学生思想问题以及教学方式陈旧落后的问题。有些大学生还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为思想政治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用处不大,更有甚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现在多数教师仍只是靠一本教案、一间教室、一个黑板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理论与现实脱节,使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

(二)“互联网+”与教育的不断融合

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最新驱动力,“互联网+”是一种创新的经济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融合性的发展引擎,它能够把网络和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创造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我国《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以互联网为基本发展要素与各个领域相结合,并鼓励高校教育深化“互联网+”行动,打造网络化教育新模式。

2019年1月25号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社会的大趋势下,高校发展网络思政教育也成了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网络思政教育途径多样,不同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只能在教室中进行知识的传播。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新媒体的涌现,QQ、微信、微博及各种知识性平台,都可以成为传播思想政治知识的途径。另外,教育平台的改变也会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接受知识也不是单一的课本,有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样的方式。这些方式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真正地做到让学生边“玩”边学。

网络思政教育不受过多限制。网络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让学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都可以学习。又因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必限制于单一的课堂,这样也更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在传统教育中由于上课时间以及上课次数的不足,使得多数思政老师并不能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则能够改善这一点,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比起在同一时空多人上课,一人授课模式,网络思政教育比起传统模式更有针对性。

网络思政教育更有效果。网络思政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也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手段。相比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网络思政教育有更新颖的方式,更广的传播途径,随时代潮流不断更新的大量信息,这些都使得网络思政教育更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平等、互动的特点,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自由,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推进提供了莫大良机与动力,但也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新的困境,即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重视的欠缺、网络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水平不一、大学生对新媒体过度依赖等的困境。

(一)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投入欠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意识到要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但由于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认识并不清晰,且具体案例表明如何正确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有的高校相比于建设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他们更倾向于建设网络专业教学资源,因为在他们看来教学资源建设更迫切,更容易出成果。这也使得各大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投入不足,这也造成了现如今的网络思政教育水平不高,效果并不明显。

高校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使得高校建造的网络思政平台不够专业。出现网页设计不合理,相关教育资源空缺,时事政治更新不同步等问题,并且高校没有及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因素让平台不能长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使得教育情况没有起到高校预想中的效果,如此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会越发下降。各个高校应当对网络思政教育足够重视,用心规划平台的未来,才能使网络教育发挥真正的功能。

(二)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水平不一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00后”,网络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面对着这些网络原住民,从事思政教育的“80后”网络“移民”教師显得准备不足,对于那些有着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经历的老教师来说,不能熟练地使用QQ、微信、微博、知乎等平台,为他们传授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相对经历较少的年轻教师来说,无论是学习使用新平台,还是利用新平台进行知识的整合及传播,都有相对的优势。如何将新老教师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是每一个高校在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时都要面临的问题。

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各个高校在建设一个高效实用的平台之前,也要考虑到如何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在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抖音、微信、微博、知乎、b站等平台可以让大学生在其中学习到知识,但是这些平台对于青年学生的吸引不仅在于知识,当今许多大学生都沉迷于这些平台的娱乐活动中,所以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所以各个高校在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同时,教师们也应该给学生们提供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的建议,防止大学生们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

三、高校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

即使在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途中,各大高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在社会潮流的引领下,网络教育一定会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各个高校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探索网络思政教育高效进行的途径,真正做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一)搭建实用性知识平台

首先,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或者开通官方微博账号,以此为宣传阵地,推动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建设。在学生常用的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宣传,利用该平台本身就具有巨大学生流量,可以更好地使大学生长期接收该方面的信息。因为国内还没有关于如何正确打造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所以教师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其打造成符合本校的特色平台。该平台要能及时发布最新政治动态,让学生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事件,并在第一时间有自己的思考,同时该平台也要对一些常见的谣言进行辟谣,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教师可以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实时观察和调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为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

(二)组建专业教师团队

各个高校要以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为目标,加强对传统思政工作队伍的网络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使用相关平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高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帮助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掌握发送公众号以及微博的方法,并培养个别教师设计公众号,以及布置推文的能力。让公众号或微博内容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要有符合内容的图片,也可以制作有关视频、漫画,这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接收到的信息更为丰富,现阶段大学生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使得媒介素养的培养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着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网络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更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增长。

最后,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来改变我们的教育现状,在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培养更多的教育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推动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大高校可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理念的网络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周典典,孙迎光.解构与重塑:信息碎片化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1).

[2]龙曼琳.融媒体传播格局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3]王志清.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6).

(责任编辑:王义祥)

政治时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时事政治教育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非常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目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时事政治教育对提高高中生政治觉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以及克服高中政治教材的滞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时事政治  高中  教学

政治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借助更多时事政治话题的探究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借助各种时事政治的分析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1.学科性质决定

社会性、实践性是政治课程的特点。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从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目标取向看,改革中的政治课日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对能力的要求比较特殊,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如果这些实际的东西,都是老师的灌翰和讲解,学生学习就非常的被动,缺乏活力和激情。

2.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是新时代教学的基本思想。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应该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体现。新的课程将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时事政治所涉及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关心时事有利于开辟第二课堂,如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教育等,从而打破课堂45分钟内师与生,讲台与课桌间的时空局限,使政治课程由“念经”、“枯燥”而变得丰富多彩。

3.高中学生身心和品德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他们的认知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增强。用什么样的方法调动他们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较好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各种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政治教师的困惑所在。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学的有效策略

1.课前时政事件讲评

通过课前时事政治事件的讲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在此环节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搜集时政事件相关资料,每节课前做出简短的新闻报道,教师不可对报道范围或者报道内容做出过多限制,报道完毕后由教师从旁指导,全体同学负责该则报道的讲评,根据讲评内容做出总结。应注意在时事讲评中激发学生参与性,要求学生从演讲者的角度来分析时政事件,并随机抽取各小组组员代表上台演讲,以此来激发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关注时事政治,养成关注时事、分析时事的习惯,通过报纸、新闻等媒体途径收集时政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在演讲课堂上灵活运用,其他同学则应分析演讲内容,并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与政治理论知识相结合展开论述和分析。以党的十八大为例,笔者组织学生参与时事演讲活动,以十八大报告精神为中心,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出发展开分析,期间通学生各抒己见,深入讨论,课堂氛围极为热烈。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改往日单纯而枯燥的讲解模式,而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引导其参与课堂,鼓励其主动学习、勇于质疑,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营造课堂活跃、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进一步加深,思路也变得开阔。

2.在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问题

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对时政热点和关键问题渗透,改变了简单的教学方法,为其补充时政材料;也可以使用包括多媒体教学工具,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政治事件的生动和直观的认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以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为例,、将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这一时政热点大事引入课堂,不少学生对于“两会”这个词语耳熟能详,但对其具体含义却了解不多。笔者由此在课堂上普及:“两会”并非特定机构名称,而是一个统称,意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者会期大致重合,对于国家运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们对“两会”概念有了明确认识后,笔者提出了问题:“两会”中二者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各自的职能又是什么?由于笔者在课前已经布置收集“两会”资料的任务,因此学生们有所准备,并纷纷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民主监督以及政治协商为主要职能”,这些答案均与教材知识点相契合。笔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不少明星委员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3.课后多组织学生开展时事政治辩论活动

要学好高中政治,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要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后定期组织热点时事政治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时事政治的水平和能力,让学生在辩论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教师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章节知识点以后,可以以郭美美事件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正方坚持消费有理,而反方则认为储蓄有道,学生可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会认识到合理消费和必要储蓄同样重要,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政治教师要想教好政治这门课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政治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运用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政治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穿插时事政治。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多方面收集相关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袁忠典.浅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渗透时事政治教学[J].学周刊.2013(01)

[2]陈燕湘.充分发挥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作用[J].西藏教育.2012(08)

[3]袁丽君.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J].现代交际.2014(01)

[4]丁丽霞.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0)

政治时事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初中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基础政治知识的方式是在学校接受道德与法制教育,在校学习完成政治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内容中,时事政治是重要内容。在教学工作中穿插时政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所以,将时政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政教学

一、时政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国家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品德课教育工作意见要求可以看出,中学思想品德课在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工作时还要注意社会发展的脚步,将国内外时事政治引入思政课堂,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时政热点,让中学生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这不但能抵消初中教材存在的滞后性,还能为学生理解实事政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国家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二)决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经济、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与发展。由于各国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文化的不同,特别是西方国家意图通过文化影响改变我国青少年意识和立场,这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育方式都受到严峻挑战。为了培养我国青少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意识,思想教育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我国与世界发展情况,让我国青少年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肩负社会发展责任和历史使命,脚踏实地,拥有社会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加强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致力于将中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兼具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培养自身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兼具实践性、人文性、思想性,在该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格并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腐朽思想入侵时不被误导,不随波逐流,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情况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让初中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且偏理论,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的意识形态并不健全,很多学生并不关心国家政治,因此对课堂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整节课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来完成。在整个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往往用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不重视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因此,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更重视理论教学而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环境中去领悟、学习和交流。长此以往,许多学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师欠缺知识储备

初中道德与政治课程教师队伍庞大,其中不乏部分教师本身的政治素养就不高,也没有对时事政治过于上心,进行知识积累,不重视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世界政治体系发展的了解;还有部分教师本身历史知识不健全,也未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理论,没有良好的教育逻辑性,无法正确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和判断,更不用说将其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工作中;而有部分教师即便其政治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但由于不重视吸收新的思维,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所以,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不但要重视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还要不断吸收当今正在发生的时政知识,以弥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三)教材资料存在滞后性

在过去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教材是课堂的关键,教材内容涵盖了学生要学的所有理论知识,虽然教材也在进行不断地调整,但仍然无法跟上时代变化,因此教材中所撰写的案例对学生来讲都过于陈旧,部分案例虽然时间上比较新,但也无法让学生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致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政治知识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关联,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帮助。由于教材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导致课堂教学和学习也会产生相应的滞后性。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融入时政知识作为理论支撑。

(四)不重视政治教育的开展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会将多数学习精力放在“语数外”上面,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专注度并不高,也并未将其放在心上,甚至某些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都没有教学保障和时间保障。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其知识点偏理论且枯燥,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来达到考试获得高分的目的,多数学生都希望通过少量时间的背诵而获得考试优异的成绩,因此并不重视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政治素养的培养。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关注时政热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时政知识来改变学生对课程的看法成为教师最为重视的问题。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时政教学的措施

(一)利用微課来开展课堂教学

当前,新媒体技术被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新媒体技术也让该课程更具时代吸引力和创新性,政治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搭建微课教学平台,使学习环境更加自由、生动和有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所有的知识点,这种简短的课程学习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获得学生喜爱。目前,在思政课堂上运用微课比较广泛,尤其是以PPT的形式展现的微课最为常见,因为PPT形式的微课制作简单,能将时政热点所需的视频、照片、文字等融入其中,让本身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堂充满生气。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以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为主的课程,本身课堂理论知识就过于抽象和枯燥,无法引起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让课堂生活化、情境化,为了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进行展示等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融入有趣的时政教学素材

在思想与政治教育中融入时政素材时,教师要注意挑选素材内容,将近期发生的有趣的素材融入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首先,教师本身要关注国际时事,及时收集最新素材内容,时刻关注国家会议开展情况,以与初中生联系密切的新闻实践为主,让教学课堂更加丰富,挑选时政材料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理解和知识面拓宽;其次,挑选的时政信息不能所有的都是正面信息,还要挑选部分能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的负面信息,进而激发学生思考,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反面教学案例让学生感受社会的不良诱惑与危害性,时刻警惕社会诱惑,增强自身保护意识。

(四)实事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一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力求实事求是,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方向,通过中国革命客观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盲从。新时期,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意结合正确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目標,坚持实事求是。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密切相连,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教师要重视结合时事政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合理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有利于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巨生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3):58-60+71.

[2]陆晨.时政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19):16-17.

[3]冀心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研究[J].法制博览,2019(2):295.

(责任编辑:吕 研)

上一篇:文员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儿童餐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