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论文范文

2023-03-21

政治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保障党内政治生活取得实效、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绩的内在动力。深入研究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战略意义、核心要素、现实问题以及拓展路径等基本问题,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内在机理及必然选择。

[关键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基本问题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实践抓手和重要依托。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从内涵上看,主要指构建一种有利于激发党员自身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党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也可以说成是激发党员参与活动能力的激励机制。构建这一机制主要致力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而形成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挖掘新时代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时代价值,进一步明确党员作为参与主体、实践主体以及塑造主体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并推动其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构建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机制对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十分必要。

一、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战略意义

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拓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以及党员主体地位理论在当代实践价值的重要方面,同时,对于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具有实践意义,对于党的建设也具有战略意义。

(一)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要求的必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97年的奋斗实践中持续保持自身活力,一个重要的密码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具体体现为“广大党员具有广泛的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得到了党规党纪的保障”[1]等诸多形式的党内政治生活实践。随着时代变迁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基本内容则成为不断激发党员参与活力、凝聚党内团结力量、保持整个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经验。

党内法规不仅是适应时代需要,更是实践的产物。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宣示了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历史关键阶段,必须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挺在前面,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2]等问题,必须遵循一系列有助于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走向现代化、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转变为更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执政党的重要准则。这些重要准则对于中国共产党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以及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使命是重要的政治保证,关系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的具体成效。

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要求必须要从党的最细小的细胞抓起。只有充分發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所在的党支部、党组织、乃至整个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实质性地提升。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就是要致力于激发党员个体从讲政治的高度,通过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升政党的战斗力、组织力、凝聚力、进化力。

(二)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生机活力的保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关系着党的形象和政治生命。

全面从严治党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3]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的逻辑起点和重要依托。

基于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践迫切性及历史必然性,更加凸显了党员个体切实参与到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之中并积极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对于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避免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庸俗化、平淡化等不良倾向,提升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能力、自我净化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进一步证实“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4]这一基本判断是准确无误的。

(三)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实现的必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伟大梦想能否成真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致力于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思想过硬、能力过硬、永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托有效的动力机制将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升党员自身坚定党性原则、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践行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实践。

积极构建起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机制,发挥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大熔炉的作用,补足党员的精神之钙、夯实理想信仰之基。无论是在战争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都决定了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与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才能起到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塑造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效果,由此,才能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核心要素

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且是一个需要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的过程。构建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机制要致力于激发党员参与活力、热情,围绕一系列核心要素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文重点考察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构建依据、构建原则、主要内容、发展动力等几个主要方面。

1.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构建依据

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必须遵循基本的依据,从理论层面看,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当代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传承。从实践层面看,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无论是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还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纵深延展,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若干实践中历练党员都更具时代意蕴;从党内政治生活存在问题的维度看,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不仅是破解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现实困境和难题的活力剂,还是激发党员个体意识,增强党性意识和宗旨的基本路径。

2.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构建原则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制度建设将逐渐健全,全面深化改革领域范围将逐渐深入,这些新实践越来越要求提高中国共产党自身体制机制的现代化程度,由此,在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合理的构建原则。

一是要遵循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构建原则。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首先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各种类型政党相关方面的先进建设经验并结合国情以及现阶段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趋势来塑造构建原则,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在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构建中的指导作用;二是要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构建原则。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构建该机制时必须要基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现有理论、积极创新理论、推动实践发展,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定位准确该机制的内涵和外延;三是要遵循问题导向和内在动力相统一的构建原则。破解党内政治生活现存问题,着眼于增强其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始终是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实践抓手,由此,在构建该机制时必须要坚持明确的问题导向的同时,明确该机制后续发展的内动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3.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主要范畴

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应该包括一定的范畴,例如包括机制主体、基本环节、基本功能、监督反馈后续保障等主要范畴,用以廓清其功能和作用,这对于整个机制的顺畅运转非常必要。主要范畴一:机制主体。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必须要明确的第一个范畴就是机制主体,该机制的主体就是实际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党员个体。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平淡化、庸俗化等问题,都与未能明确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地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首先要明确主体是党员,党员是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主要范畴二:基本环节。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要在党内法规的规定范围之内,并且逐渐地趋于规范化。当前,必须要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重要党内法规的规定下,进一步规约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环节。主要范畴三:基本功能。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党员的权利,包括知情权、表达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建设方式进一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

4.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发展动力

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推进的必然要求。如何建立动力机制推动党员真正愿意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确是必须要下功夫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来源主要基于几个方面:

一是党内法规体系呈现出不断完善的趋势。近几年来,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融合,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层面呈现出逐渐推进的趋势,基本形成了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全覆盖”框架体系。这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按照既定规则去“完善组织制度、划出纪律红线、加强监督执纪、着力选贤任能”[5],这为净化党员所在组织的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提升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热情。二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展、不断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面貌和形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动了真格、根本纠正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局面,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使党得到了革命性的锻造并且焕发了新生力量。这些都对党员个体有极大的正向的激励,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实干担当的品格,有利于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之中。三是逐渐重视党内政治文化作用在塑造现代化政党层面的作用。一个政党应该有灵魂。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进一步阐明政党发展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彰显其所遵循的价值导向,不断维护政党的肌体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时代性、战斗性具有引领作用。当前,随著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以及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合力作用将进一步明晰,对于进一步净化、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实现党员明确自身定位、树立健康向上的党员意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

倡导并坚持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及阶段性胜利的重要经验,是传承列宁党建思想精髓、保持党员活力、永葆政党先进性的内在动力。随着新时代到来以及党承担的使命的接续,迫切要求进一步开展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以及相关机制建设等实践。

在实践中,部分地方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了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应探索,例如,有的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智慧党建,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总体看来,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去认知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践,还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

1.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必要性认知程度不足

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作为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党内事务和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党员而言,其政治本色能否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地激发出来已然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筹码。

实践中,由于在党的建设层面,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式、作用、功能、核心要素等相关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上还存在粗线条甚至是缺项的状态,明显折射出各地各级党组织在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构建这一基本问题上存在认知参差不齐,未能达到应有的力度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得到历练的成效,也存在不同程度上差异。

2.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不深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并且取得辉煌的成就,与我们党对于党的建设在理论层面的挖掘、阐释和创新是分不开的。但是,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党的建设在理论阐释层面需要进一步推进、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很大,尤其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背景下,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是一个必然趋势。

正如上面论述的那样,对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做出必要的理论阐释是迫切的,这也恰恰说明了这一机制建设进程中存在的“软肋”,例如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支撑理论匮乏、话语体系建设滞后、阐释力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削弱了该机制对于党员的吸引力、威慑力、管理力以及引导力等等,造成了党员对于党组织认同感的严重缺失,甚至造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等消极影响。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不应被单单看成是机制建设,它更是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展的基础环节和建设之基。但当前无论是在推进党建科学化理论化层面上还是在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等具体实践上,还是需要进一步地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加深理论阐释。

3.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创新实践不足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一直是党的历史上优良的传统,也是保障党坚持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等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要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下重新被审视。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一个又一个新的实践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对于党内政治生活机制建设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现实新要求。

不同的时代主题要求处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观念的党员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等大原则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思维等一切实践活动中去。当前,快速变化的实践对于执政党能力、自身建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越发暴露出来党内政治生活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庸俗化、形式化、平淡化等,这些问题实质上折射出党员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时积极性不足,创造性未能充分激发等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党员和党内政治生活之间建立起来的动力机制缺乏实践的创新性,未能有效地激发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热情,削减了其功效、挫伤了党员的热情。

4.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不完善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建设起来的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长期的执政历程中,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必须依靠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历练党的队伍和党员个体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保障的不完善进而影响党员的参与程度。

具体来说,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员对于《党章》中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规定以及对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相关规定的把握和理解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未能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第二,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评价考核体系未建设起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需要党员愿意参与其中,提升参与的热情,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规范。但实践中,保障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有效果、出实效的评价考核体系还是相对欠缺的。第三,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对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保障度不足。优良的政治生态以及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对于偏离党内政治生活初衷将起到纠正作用,对于弱化党内政治生活功能的思想和行为将起到抵制作用。近年来,党的建设存在的“宽松软”问题与部分地区甚至全国各个层面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有直接的关联;党内存在的“圈子文化”、两面人、价值导向、是非观念错乱的现象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缺失、不足有密切的关联。不置可否,政治生态以及政治文化建设上发力不狠、力度不足的情况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保障作用不足是有一定影响的。只有将政治生态以及政治文化建设内嵌到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之中,才能形成內在的推动力。

四、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实践路径

党内政治生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做实做细的重要保障。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动力和人员支持。蓝图既定,党员是关键因素,越是到关键时刻就越需要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是要求党员发挥攻坚克难的意识,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尤为必要和迫切。

1.进一步细化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可操作性、提升党员的知晓度和参与热情

随着时代发展,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应越加体现出以党员为根本的基本属性,越来越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及应有温度,越发彰显党员的政治本色。由此,提升党员对于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视程度应该着眼于进一步细化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提升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愿意参与,在其中得到思想净化和本领历练。

第一,做好党内法规之间衔接,进一步明确并保障党员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细化了《党章》中关于党员的权利的规定,尤其在党内政治生活领域做出了相对细化的规定,在实践中,必须要做好不同位阶的党内法规之间的衔接,明确权利和义务边界,使党员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更加有底气。

第二,保持党内法规适应时代发展的动态性,进一步落实党建的新要求,提升党员认同感。一个先进的政党必然主动回应时代之问,自觉使其自身成为引领时代的先进整体。政党的先进性必然会激发起党员认同党员身份的荣誉感、遵循正确的党内政治生活方式和准则,由此,必须致力于提升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之间的契合程度,不断落实党建的新要求。

第三,制定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配套的规定,进一步指导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当前,制定更加细致的配套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规定来指导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实践是迫切的,进而划清边界,规范行为,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功能,有效增强“四个意识”,维护中央权威。

2.推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理论阐释以及话语体系建设工程,提升理论吸引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尤其要在理论阐述层面说得通。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考验,迫切要求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由此,夯实党内政治生活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起点的理论阐释力度,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已成为关键。

第一,构建围绕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以及党内政治文化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党内政治生活与政治生态以及党内政治文化三者是一个统一的、同向的体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政治生态、孕育积极党内政治文化的动力源;政治生态的优良需要依托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以及健康积极的政治文化得以获得;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得以开展、政治生态得以形成的价值指引。由此可见,三者具有统一性和同向性的特征。依据于此,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理论阐释以及话语体系构建不能脱离开政治生态以及党内政治文化,应该围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话语体系。

第二,在阐释清楚党内政治生活与全面从严治党联系基础上构建话语体系。任何的话语体系的构建都是要阐述清楚问题、指导实践,党内政治生活相关话语体系也是如此。基于此,要深刻阐述党内政治生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需要将其放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去认知,也就是要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将党内政治生活的内涵、外延、必要性、两者关联等要素阐释清楚。

第三,在阐述清楚党员与党内政治生活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话语体系。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力和鲜活性都来源于党员积极地参与行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既是政治纪律的集中体现,又是不断历练党性,提升自我政治认同的必要途径。两者结合得越紧密,越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只有党员切实参与到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去,才能进一步深刻获取到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动力,进而激发党员愿参与、能参与、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走向规范、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各项任务的落实,形成良好的互动。

通过以上几个层面,进一步廓清党内政治生活理论阐释和话语体系,为开展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3.从多个渠道和途径大力探索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在实践层面上的创新

要实现团结党员、提升整个队伍的战斗性、革新性等目标,必须要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层面下功夫。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践就是拓展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重要领域。积极探索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践,尤其是创新型实践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探索、经验积累非常必要。

第一,总结以往良好经验实践为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提供遵循基础。党员以往的任何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成功实践,都是完成感受、認知、参与、实践等一系列环节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得到的历练越正向,党性意识、理想信念越发坚定。由此,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时,必须要积极吸收借鉴以往实践中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实践经验,并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

第二,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拓展新的实践领域。实践发展不仅包括时代主题的转化、时代精神的创新,还涉及到人的观念的明显变化。由此,如何在一系列新的实践背景下、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新时代目标和使命的呼唤下,激发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是迫切而必要的。针对当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创新性不足等问题,第一,要致力于搭建历练能力的平台,切实提升党员的参与荣誉感。具体来说,党组织针对明确主题,设计以党员个体为主体的,有特色的活动。例如,涉及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实效性为主体的微讲座、微演讲以及主题宣讲等等;第二,要搭建激发党员严格自身要求的平台,提升党员政治能力素质。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制定明确责任到人的党内政治生活实施细则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升党员认知。

第三,对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实现“全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互联网+党建的相关实践已经开始探索,这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也将产生积极的借鉴。大数据云计算提供的大量数据支撑以及分析计算等技术,对于提升党员参与到具体的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非常有裨益,如提供在线学习、参与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制度等方面都有明显体现。

4.积极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

针对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相关保障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相关保障层面也必须不断地完善,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和党员发展需求,进而形成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和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积极的实践效应。

第一,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的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将党内法规分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七类。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相对于党章、准则、条例来讲,是对于党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做出的具体规定。在构建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动力机制中,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于实践中积极地推动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评价考核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对于监督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效果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既要立足于“实、细、效”,又要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指向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两者不能偏废,不能脱节。一是考核评价体系要突出切实性、避免形式化。建立考核体系就是要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应有的状态、热情激发出来,并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政治塑造和历练,不断提升党员思想层级。由此,考核体系必须要避免形式化,要突出“实”,真正让每一位党员得到历练、得到提升;二是考核评价体系要突出精细化、避免粗线条。围绕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就不能不关注考核评价体系的精细化,要关注党的最小细胞党员的政治坚定性和思想过硬性,这对于最终目标的实现是重要保障。三是考核评价体系要突出效用性、避免无收获。党员参与到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一方面要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在党内形成一种遵守政治约定的良好氛围,进而使党员得到教育、获得收获。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相关规定,将其中的主旨内容融入到制定合理的标准中,在党员经受考核过程中深刻把握准则的精髓。

第三,积极开展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对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氛围保障。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与党内政治文化在理论层面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在实践层面看,积极开展净化政治生态以及构建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和氛围保障。一方面,政治生态的不断净化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体现出氛围支撑保障。政治生态包含政风党风社会风气等层面,是一个地区、部门政治的风向标。不良的政治生态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冲击,尤其会挫伤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性;另一方面,政治文化是党的建设走向的基本指导、是党的建设的价值指向。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党建设状况。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对于历练出进取、坚韧的政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长期不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个政党的肌体就会从内部开始被腐蚀,党员的价值观被扭曲、认识不清醒等情形出现,甚至在黨内政治生活方面出现“圈子文化”、两面人等现象,最终对于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起不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改伟.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问题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6).

[2]樊金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J]学习论坛,2017,?穴1?雪.

[3]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EB/OL].http?押//cpc.people.com.cn/n1/2017/0103/c64094-28995008.html

[4]刘勇.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专家称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实现全覆盖[EB/OL].http?押//www.china.com.cn/19da/2017-10/23/content_41777136.htm

责任编辑 彭 坤

政治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初中政治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并且对学生实际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构建生活化课堂,既有助丰富政治课堂,让生活化元素点缀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能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理解相应的知识。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要注重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让生活资源走进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堂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

【关键词】  初中政治 生活化 课堂构建

一、引入时政案例,丰富课堂教学

政治学科,要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认识,要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时政案例的引入,要让时政案例走进学生的生活,从时政的理解中,强化道德品质。例如,在《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国家中赋予我们的权利,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大量维权的案例,如:常州一家培训公司未经台湾明星陈乔恩的允许,使用了大量陈乔恩的照片解读其穿衣风格,被陈乔恩及其经济公司提出诉讼,主张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近日来的一曲相思被网络明星阿悠悠翻唱至爆红。但是,由于该曲并不是阿悠悠创作,并且未经授权用作商业演出中,也被本首曲子的创作者半阳维权,阿悠悠也即将面临数额的赔偿;西安研究生女车主坐在奔驰车上维权,虽历经挫折,最终也邪不胜正,得到了权益的有效保护。从以上时事热点事件中引入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入时政案例,更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也就主动参与课堂案例的分析中,对于国家赋予我们的权利也就更加重视,维权意识也就伴随着学生对权益的理解更加强烈。再比如,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自己设计生活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引入近两天“华为”事件作为对学生科技意识培养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呈现近年来华为的高速发展和即将开发的5G技术,而正值这一当口,美国开始贸易限制,ARM停止与华为的合作。偌大的科技企业一度陷入危机。而正是由于其总裁任正非前瞻性的眼光,始终在坚持着研发工作,让自己研发的产品“转正”,缓解了美国对华为的致命打击。否则,华为公司也就是下一个中兴。从这一案例中,学生意识到:只有科技超前,只有在先进科技水平的推进中,国家才能变得兴盛富强,一个企业才能不依赖外界的支持,依靠自身实力让自己始终处于先进的水平和地位中。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播放华为总裁在受访时,谈及的国家和一个科技公司对人才资源的渴求,人才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教兴国也绝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资源的呈现,教师引导学生从时政资源中深入认识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也将会变得更加异彩纷呈。

二、构建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深思

对学生的品德素养的培养,道德认知是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辨析是帮助学生拨乱反正、提升认识的过程。而引导学生将积极道德观念奉之为自己的道德信仰,才能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践行品德观念的关键。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需要有效融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基础,才能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提升认识,更让学生在生活启发中,获得相应的情感累积。例如,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情绪时可以调节的,情绪的好坏受到自身认识的影响这一特点,教师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生活化资源挖掘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引入生活化情境:夏季放学时,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此时,小敏同学认为:烦死了,又要下雨了,自己又没有带伞,新穿的鞋子可能会被弄脏。小林同学则认为:期盼已久的降雨终于要来临了,炎热的夏天带来的一场暴雨,是自然的一种馈赠,给自己带来一丝清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以上情境进行辨析: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两位同学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生活中的我们,对待同一件事时,需要向哪位同学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心情更好?由以上生活化情境的构建,学生也就认识到:一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己如何看待实际生活有关,与自己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事件有关。因此,生活中的我们,应当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更加积极的情绪和态度辩证看待生活,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积极的价值观念。

三、挖掘动态生活化资源,构建活力政治课堂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资源生成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动态教学资源的挖掘,让学生在表述中主动说出自己对生活中的一些看法和思考,从而挖掘呈现出一些 生活化的资源。例如,在《合作竞争》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对合作和竞争的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挖掘教学资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对自己生活的一些影响,说出自己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合作和竞争获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秉承着怎样的合作理念,才能发挥这两种形式的更大价值呢?以上教学资源和动态课堂的构建,学生在表述中也就获得了活力的释放和能力的提升。

总结

生活化初中政治课堂的构建,可以从引入生活案例、构建生活情境和挖掘动态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刘瑶.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103-104.

[2]罗新海.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名师在线,2018(29):35-36.

[3]王殊华.生活化思维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78.

政治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重要表现。政治参与结构的调整是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实现,公民依法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参与结构的非均衡性。表现在:政治参与主体结构的非均衡性;政治参与制度化水平的不均衡性。造成政治参与结构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及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差异;社会阶层结构发育存在区域不均衡导致政治参与的非均衡结构;现有参与制度及运行机制不完善;公民文化素质不高,参与意识薄弱等。要达到政治参与的均衡结构,应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建立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制度;提高公民参与者的素质。

关键词:政治参与;均衡结构;利益结构

公民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促进依法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并保持其均衡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利益关系、收入水平、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非均衡性,从而影响政治参与的效果。因此探讨公民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结构,寻找合理的平衡支点,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参与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政治参与空间上的均衡性。空间上均衡参与主要是指在不同区域之间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相对平衡。二是政治参与结构上的均衡。参与结构的均衡是指政治参与主体及参与社会环境的平衡性,主要指不同社会职业、阶层的公民在政治参与方面的均衡性。政治参与均衡性体现于政治参与活动的良性运行中,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而政治参与的良性运行需要稳定的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发展环境。

“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民在大规模的政治单元中参与政治和受到政治影响的程度扩大了。”政治参与的程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政治参与结构的均衡性影响着政治参与的程度,因此优化政治参与结构,培育现代化的公民文化可以为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快,公民的政治参与也日益扩大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公民政治参与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同时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政治参与还存在着无序的状态和表现。其中之一就体现在政治参与结构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表现在政治参与主体的不均衡性和制度化参与水平的不均衡性。

(一)政治参与主体的结构不均衡性。政治参与主体的结构不均衡是指由于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导致的政治参与主体的构成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所呈现的结构性失衡。“每个受社会变革影响的社会,都会出现许多参与政治的新群体”。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转型和国家发展政策的调整,社会利益和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我国原有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具有不同经济地位和利益特点的社会阶层。多元社会阶层的出现导致了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初步形成。由于各阶层政治参与主体所具有的文化修养、经济水平、价值观念和职业不同,导致他们在参与实践中形成独特的参与理念和参与行为,从而决定了社会不同阶层政治参与的种种差别。社会结构变迁中产生的新兴社会阶层由于其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要求,使其政治参与意识高涨,加上该阶层参与渠道多样化,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政治事务,其参与效能在各类参与主体中是比较突出的。而社会中间阶层多数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们强烈拥护既有政治体系,其政治参与方式主要以制度内参与为主,组织性参与多,政治参与意识也极为强烈,其政治影响力已大大超过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除此之外,社会其他阶层(主要指相对弱势阶层)的人数比重在社会总人数中是最大的,由于我国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使这部分人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总体减少,社会地位相对下降,经济收入也有所下降。这部分阶层作为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主体,相对于那些经济地位上升的、从原有利益结构中分化出来的新阶层,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挫折感和相对抛弃感。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呈现出政治参与冷漠态度,加之其参政能力也较低,从我国政治参与的整体来看,其政治参与程度显示出明显的不足。造成了各政治参与主体参与程度的非均衡性,并促使政治参与主体结构不均衡性的形成。

(二)政治参与制度化水平的不均衡性。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是指政治参与的制度规范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和人们参与的时间过程中获得价值认同的模式化的过程。如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高,公民就可以通过完善的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渠道来实现其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求,公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就会相对较少,进而保证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及有效性。如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滞后,公民通过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进行利益要求与表达就会存在着参与渠道的不畅通,就会引发公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我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不均衡主要就表现在政治参与体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程序化程度低。

政治参与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和秩序,这种规则和秩序的设计正是国家政治参与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它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条件决定的。我国的参与制度设计尽管具有自身的特点,但仍存在着某些制度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会出现各参与主体的政治意愿、利益表达不能很好地通过参与制度设计的途径和渠道得以实现的现象。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化程度较高,其他参与体制的制度化程度较低。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特别是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相互监督力度不足,相互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理解。缺乏公民可依据法律规则和程序对政府政策过程施加影响的有效参与形式,导致部分公民政治参与意愿以体制外方式表达,对我国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政治参与过程中也存在着无序现象。政治参与规则设计的不完善,阻碍了我国依法有序化政治参与的发展,影响着国家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行。

政治参与主体的结构不均衡和政治制度化水平的不均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政治参与实践上看,主要受社会经济地位、制度不完善和公民参与文化素质不高的影响,公民参与政治反映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优势越大,公民政治投入的程度就越强烈,反之则冷漠和低度。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参与程度的差异会造成政治参与主体参与水平的差异和政治参与的不均衡。具体而言,政治参与非均衡结构的产生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及社会阶层政治参

与差异。“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社会经济发展是政治活动的基础,社会政治参与的程度和质量的高低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政治参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加深了人们的政治参与需求,并为政治参与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主要包括资源、知识、组织,以及技术性手段的支持,使社会成员政治参与更加有效和便捷。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削弱或瓦解了旧有的阻碍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价值观和文化。在我国,城市相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先进,伴随而来的即是我国城市的政治参与需求和政治参与质量较之乡村而言明显较高,加之城市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组织程度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优势也使城市政治参与结构得以优化,人们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政治活动。就区域对比情况而言,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明显要好,东部地区的民众有更多的政治参与需求,其在价值观的世俗化程度上,组织程度和技术水平发展上也快于西部地区,从而促使东部和西部在政治参与需求和政治参与质量上有两极分化的倾向。

(二)社会阶层结构的发育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导致政治参与的非均衡结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社会阶层结构复杂,具有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即贫困阶层规模越来越小,中间阶层规模越来越大。而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社会阶层结构简单,具有传统社会的特点,即贫困和平民阶层规模较大,中间阶层规模较小,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的区别非常明显。随着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掩盖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别开始显现出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差别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固有化的阶层结构很难使弱势群体在改革中普遍受益,形成贫富差距过大,并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我们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补偿利益受损者,但由于进行补偿的制度设计难度大、利益调整阻力大等原因,造成利益结构多元化,社会阶层结构存在不均衡,导致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非均衡性。

(三)现有参与制度及运行机制不完善。依法有序参与制度的理论建设滞后,具体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着问题,导致在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度较低,一些只是建立在工作经验和习惯基础上,带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影响政治参与的规范性,加上在公共权力运行中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单向性,忽视了自下而上的沟通体制建设,民意表达机制受阻,造成政治参与结构不均衡。使政治参与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随机应付,甚至会由于急于适应某些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要求而导致政策多变或政策失误;二是以旧体制和老办法来对待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变化。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不利于公民政治参与均衡结构的形成。

(四)公民整体参与文化素质不高,参与意识薄弱。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因为有健全的认知技巧,学历高的公民政治关心程度也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着教育与政治参与的关系。”而受教育程度低者在政治参与中处于不利地位,他们对现有较复杂参与形式很难把握和利用。弱势参与主体由于其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利益表达缺乏群体代表性,表达的内容也不全面、不深刻,缺乏对本群体整体利益的全局性认识。同时,受传统政治文化中对权威的畏惧与服从政治心理的影响,公民的自主意识比较差,对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参与技能的缺乏,制约着政治参与水平及其功效。一部分人虽然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愿望,但却不懂得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更不会知道如何实现有效的参与,造成政治参与的动机、意识、意志水平的低下,从而影响政治参与的均衡性结构。

政治参与水平的均衡性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公民生活会越来越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各阶层必然寻求政治上的支持。政治参与结构上的均衡是政治参与有序有效的前提,对于促进公民社会形成和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完善利益分配制度。一个社会的政治参与水平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落后弱势群体权益分割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社会救助体制不完善以及利益结构不合理使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致使落后地区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参与的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参与结构的非均衡。

我国的政治参与非均衡性结构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要消除这一非均衡性,就必须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平衡利益关系、调整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社会公正与否是影响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参与的均衡程度取决于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因此,政治参与结构的均衡问题,是社会公正的实现问题,而社会公正的实现,在理论上又可以转换为利益均衡和利益保障的实现机制,二者都是基于社会各阶层利益协调的价值认同,也是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利益生活的原则。所以要实现政治参与的均衡性,一是要完善社会公正保障机制和利益的均衡制度机制,二是要完善权利保障的制度机制。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福利的资源分配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适时、适当地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注重利益追求转向注重权利保障,在保障权利的前提下实现政治参与的均衡结构。

(二)完善和加强依法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制度化建设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民主政治要求政治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规模扩大的需要。要确保社会公民进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国家现有的政治参与体系需提供制度化参与渠道和保障。通过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公民政治上的合理要求可以通过参与得到满足。而且这种制度安排不是简单地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而是利用制度的优势,把分散的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转化为集中在制度框架内的参与,通过这种参与,筛选、吸纳和提取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得以表达,从而引导人们的政治参与保持在一定的秩序内。因此,必须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前提下,依法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并约束非理性行为。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和公民信访制度,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政治参与制度的规范体系,丰富参与形式。拓宽参与渠道,清除各种障碍,确保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根据多层次、全方位拓宽政治参与渠道的要求,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和激励公民依法有序政治参与。要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新方法,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政治参与形式和方式的同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依法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保证。

(三)促进参与文化建设,提高公民参与者的素质。社会转型后,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不同群体的政治价值。因此,必须继续推进新型政治文化建设,使其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并为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的实现,与其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及其所具备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息息相关。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强化公民政治主体意识,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对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加强公民教育,建设公民社会,使公民自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塑造其独立的政治人格,形成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心态,使其踊跃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李元书.论政治参与制度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5).

[4]徐久刚,冯进成,刘润民.中国民主政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唐德先.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略析[J].松辽学刊,1999,(3).

(责任编辑辛世俊)

政治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政治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把握政治方向,确立政治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建立党心与民心的血肉关系。中共政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一是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二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立足点;三是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全方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四是立足“初心”,践行“使命”,抓住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

【关键词】政治建设;统领地位;初心;新中国;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围绕坚持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进行的自身建设,是直接关系党的宗旨,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直接决定党在政治上成熟程度的根本性建设”。a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明确了其统领地位。正是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确定了政治目标,才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引起全世界注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是坚强有力的。因此,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政治建设的历程及创新,总结其经验,以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远大理想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把握政治纲领,确定政治方向

任何政党都要承载政治使命,实现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其先进性的本质体现。习近平说:“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b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般都在党的政治纲领中得到明确表达,因而,党的纲领在党的政治建设中从来都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时非常重视党的政治纲领,认为党的纲领“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c这说明,党的纲领表明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所以,制定党的纲领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进行政治建设的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纲领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近百年历程中,制定了鲜明的政治纲领,以阐明党的政治主张。党的纲领既包括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制定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包括确定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明确宣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即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经过28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开始了为实现最高纲领而进行的艰苦探索。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至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由理想变成现实。正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所说:“解放后前八年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共产党确立的目标与它使用的方法之间没有任何可以觉察到的不相容之处。”a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中共对当时国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遗憾的是在随后的国家建设中,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上,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作用,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并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二大明确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习近平对中共十八大精神作出高度概括:“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十八大以来,在中共领导下全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面对国内外深刻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共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十九大报告也成为新时代兴党强国的政治纲领。当前,从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核心就是一定要弄明白党的纲领和根本任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毋庸置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有助于涤荡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增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要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坚持问题导向,确立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的制定尤其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确定,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一些党员干部表现出一种“打江山坐江山”的心态,出现贪污腐化、不团结的现象;另一方面,党的组织发展太快,影响了中共先进性的彰显。因此,中共中央緊紧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号召全党继续保持革命时期的战斗精神。1951年,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提出的共产党员八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为“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以后,还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一切党员必须具有为彻底实现党的这些目的而坚持奋斗的决心”。a在“大跃进”高潮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党的组织工作要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这一阶段党的政治纲领大大激发了民众热情,提高了民众政治认知能力,巩固了新生政权,顺利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但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使党和国家的建设经受了重大波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共确立了“四位一体”的党建布局,强调制度治党。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四位一体”的党建布局上又增加了反腐倡廉建设,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党建布局,及时解决了党内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新形势下,中共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尤其一些党员干部不仅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消极、模糊、动摇,甚至政治立场、政治原则产生了严重偏差。这些对党的前途产生严重影响问题的存在,与一段时间以来党的政治建设软弱、不到位密切相关。对此,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告诫全党,要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为此,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要求党员在事关重大是非、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等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

正是从政治建设的高度思考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对此作了解释:“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把准政治方向。当前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党的纲领,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说明,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从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处理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阶段关系,中共的政治方向就不会发生偏差,就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建设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中共的纲领规定了其最终目标和各历史阶段的近期目标,党的政治路线则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具体的途径和道路。党的纲领决定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实现党的纲领的保证。因此,无产阶级执政党要从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不仅要确定正确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以保证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二者紧密相连。

(一)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有无成效,决定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党的自身建设的命运,因此,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毛泽东曾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强调:“党的建设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这样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d他在《矛盾论》中指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e可见,制定一条不同历史时期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正确的政策,认真实行了“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后,毛泽东把握时机,制定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时推进“一五”计划的建设。至1956年,中国不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因此,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八大的决议充分显示了中共超强政治能力和高超的政治水平。新中国初期七年,中共比较好地处理了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问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但在随后二十年的建设中,在处理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建设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上逐渐偏离了中共八大的政治路线,出现了失误,其教训就在于中共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执行了“左”的方针和政策。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制定了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说:“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就是搞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b叶剑英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c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定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指出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经过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中共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路线问题逐渐有了较深入的认识。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国情认识的精准把握,再次显示了中共高超的政治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要求“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e无疑,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问题,江泽民强调全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揭示了“一定要讲政治”的深刻内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根据党的建设新情况指出:“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正確、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干扰,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三)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2012年11月,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党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他强调: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就会沦为一句空话;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进入新时代,党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并要求全党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习近平在推进管党治党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b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就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党的各项建设工作,保持政治定力,切实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无论将党的基本路线上升到党和国家能否经受生死考验的高度来认识,还是视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来看待,都足以说明中共制定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多么不容易,要经过许多困难和曲折,进行不断探索和经验总结,才能认识和掌握它。但先进理论一旦被真正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三、党心与民心血肉相连: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从政党理论来说,政党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通过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的表达获得选民或民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践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就是党心与民心紧紧相连的历史。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说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c这段话鲜明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及其内容。

(一)党的政治建设一定要站稳人民立场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首先要把握根本政治立场,即站稳人民立场。党在制定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时,党员干部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工作时,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个人、集团或政党利益的最大化为工作的出发点,这既是中共根本宗旨的体现,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和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战争年代,中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革命实践中更多是解决政权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广大人民获得解放,翻身做主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这一时期党群关系主要体现为党领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纲领与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广大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进入新时代,中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利益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复杂,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党群关系更多表现为服务群众,与群众沟通,建立民主、协商、平等的党群关系。但不管时代如何发生变化,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变化的是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中,根据时代要求在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着力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评判各项政策成败得失的根本依据、党员干部工作实效的根本衡量尺度、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党员受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公仆”意识淡化,背离群众路线,漠视群众心声,无视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的形象。面对改革开放复杂的局面以及中共党内建设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相信人民的力量和智慧。邓小平甚至认为中国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a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邓小平更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各项政策成败得失的根本依据”。b心中有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邓小平用极为通俗、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实践标准,至今成为检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效的基本遵循。沿着这个基本遵循,江泽民强调,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也要以此作为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从而将这个评判标准进一步上升为党员干部工作实效的根本衡量尺度。随着中国发展路径的创新,胡锦涛则将其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并在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的基础上,要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c这既体现对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尊重,又切实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广大群众对党内存在的作风问题表达强烈不满。习近平明确指出:“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d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告诫全党:“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e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f从这些表达中不难看出,习近平对党风建设超常重视,将其与中共的生死存亡、民心向背紧紧联系在一起。

找到问题后,破题是关键。中共十八大后,中共中央紧紧抓住民心政治,从党内脱离群众比较严重的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入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据统计,自2013至2018年,“中央纪委共通報曝光40批23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形成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g这些举措消除了广大群众的疑虑,使其认识到中央执行八项规定不是运动式的,而是中共政治生活的常态,从而极大提升了中共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中共十九大报告总结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经验,不仅明确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而且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在此共识基础上,习近平特别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h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宗旨和政治本色。习近平这段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宗旨的内在逻辑关系,说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四、党的政治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一)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历来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表明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说明,在近百年风雨历程中,政治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没有缺位,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从理论维度来说,政党是政治组织,这注定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政党天然具有政治属性,它必须讲政治,否则何为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更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即使没有将“政治建设”概念单独表述出来,并出现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但是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则一直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中,起着党的建设的政治引领作用,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的始终。

(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立足点

邓小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这就是当前中国的最大政治;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习近平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就是紧紧围绕人民的幸福线而展开的,其立足点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说道:“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改革遇到阻力时,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将改革成效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切身感受上,落实到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上。同样,习近平也强调“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c进而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说明,一代又一代的中共领导人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都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三)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全方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建设的政治引领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贯彻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得到了印证,但正式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范畴,并明确其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是在中共十九大上,确立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是习近平对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中共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案要案,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指出这些案件不仅说明党员干部在经济上存在严重问题,更暴露出他们在政治上也存在严重问题。“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a在指导党的建设工作中,习近平逐渐形成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系统思维,从“两个务必”到“两个永远”,杜绝“七个有之”,坚持“五个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等,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话语文库,如政治属性、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根基、政治定力、政治能力、政治意识、政治原则、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政治本色、政治风险、政治追求、政治使命、政治标准、政治教育、政治训练等等,并赋予了其深刻的内涵。在习近平的指导下,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涉及中共政治建设的党规党纪,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所有这些加强中共政治建设的举措,不仅突显了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彰显了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而且体现在将有关中共政治建设的具体内容落实到中共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建设系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不断走向完善与成熟。

(四)立足初心,践行使命,抓住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已成为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461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国执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党员淡化甚至背弃了党的宗旨和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松懈,政治立场不稳,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另外,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出现了代际消减,一些年轻党员思想平庸化、庸俗化。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35岁以下党员共有2211.6万,b占党员人数的24.4%。青年一代的党员生活在物质文化比较丰富的环境下,其中的一些人对“理想信念”“吃苦耐劳”“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话题不感兴趣,甚至对这些理念的应有宣传进行讥笑,这些人的政治方向是迷茫的,思想意识是动摇的,忘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忘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征。为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會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c中共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的主题内容。

坚守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灵魂;背离了初心,政治建设也就失去灵魂,党的各项建设无从谈起,党的使命更无法实现。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的血脉相承,是全面加强政治建设的目的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其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已彪炳史册,习近平运用历史思维,站在历史高度,透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忘初心”的政治话语,提出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熊秋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治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在计算机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研究探索技工教育政治课与信息技术之间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十分必要:一是过去一本教材、一张老脸照本宣科式的政治教学显得落伍而枯燥,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形式学生不愿意接受;二是技工学校学生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对于哲学、方法论等部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有必要采取措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实际的形象的有说服力的生动事例;三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现代化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促使政治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二者结合的可行性有三点:一是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广泛普及,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在加强,完全具备从内容到形式上结合的条件;二是新一代年轻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也在提高,大多数能熟练使用电脑,不少老师能自己制作课件,另外,学生对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较感兴趣;三是目前互联网上政治学习的资源相当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德育、职业指导等网站或资源为老师和学生丰富完善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创造了条件。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有机结合的方式

1.利用政治或德育网站教学

把内容丰富、形式鲜活、贴近技校政治课实际的网站推荐给同学们,或者与同学们一起登录一起研究、学习、提高,把呆板的书本和文字变成入眼入脑入心的典型教育材料,使政治教育变得灵活而富有新意,提高教育和学习效果。

2.恰当运用网上搜索

互联网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提供了方便,应成为学习的有利助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德育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关键词,之后布置一些作业,叫他们结合网上搜索来完成,看谁解决得更为圆满、透彻,在班级里面交流,共同提高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尝试建立校园网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计算机老师帮助建立校园政治或德育网站(有校园网的可以建立政治或德育栏目)。政治课教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叫他们搜集素材,然后由专业的网站制作老师指导,建立政治或德育学习网站或网页,使政治教育的表现力更强。为此,班级可以建立政治或德育兴趣小组,吸收优秀的同学加入,把它当成政治或德育教育网建设的主要力量。

4.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每一名政治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特点,课件是展示自己对政治课内容的把握以及计算机与政治课结合水平的窗口。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要加强政治课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又要适时组织政治教师进行交流推广,为他们提供更多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5.利用电视等媒体加强政治教育

政治课要紧跟党的形势,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外的一些重要事件。主流媒体上的报道理应成为政治学习的材料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认识的机会。比如,组织学生观看党的代表大会,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学习中央对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政策,了解对汶川、玉树地震进行赈灾的基本情况等,以利于广大学生对政治课的理解,有助于其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

三、实践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成为政治课的主导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偏离了国家对技校政治课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政治课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内容,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完善政治课教学,教师的指导、教育作用不仅不能忽视,相反要加强,不是加强其照本宣科的能力而是要加强其运用各种方式实现教育人和塑造人的综合能力。

2.在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的同时加强网络监管

互联网有利有弊,网上信息和资源极其丰富,但青少年的甄别能力有限,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往往乘虚而入,所以要对学生上网给以必要及时的过滤,给他们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3.在政治课教师中普及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多种政治教学的辅助工具中,要重视加强政治课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开展网络知识、课件制作、网站的制作等知识的培训。在计算机广泛普及的今天,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须要做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理所应当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组成部分。

4.加强政治课教师的学习交流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政治课教师学习交流会,推广教学经验,交流授课心得,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研成果展示给大家并逐步推广,以此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龙口市技工学校)

上一篇:政治诚信论文下一篇:军事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