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范文

2024-04-20

政治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从未来信息化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和高职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个性教育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高职;学生个性化教育;信息化

个性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此现在已经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如今我们终于认识到教育思想与观念上的落后,终于能够摆脱种种束缚而大张旗鼓 地提倡个性教育。当前,关于个性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尤其是高职院校如何看待和开展个性教育,仍有深人探讨的必要。

一、现代社会呼唤个性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话的社会,同时也是一场新的信息革命,这场信息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 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必将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社会里。纵观古今中外的人才成长史,不难发现创造性人才首先是个性化人才,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往往是富有个性的人。在信息时代,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还在于网络成为人们相互联系与交往的重要方式,家庭办公、网络大学、网络商务、网络银行等大范围普及。其结果是,一方面凸现了人的个性地位和特征,另一方面也为人的个性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前所未有 的广阔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化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个性化社会,它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个性,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在我国各类学校开展个性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高职学生需要个性教育

所谓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即是个性的代表特征。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个性状况直接影响到自身素质乃 至将来的就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将来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他们的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于本科生在个性发展层次上也有所差异,但是这绝不 意味着个性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实际上,高职学生的个性基础与本科生相比一般偏低,他们更需 要也更渴望学校能够针对他们的情况开展个性教育。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职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无 关紧要。这是不恰当、不全面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高质量的高职学生同样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当然,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能力不是一个含义,它主要是指在职业岗位上 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单纯地强调 职业能力,而忽视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就会对他们的个性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的“产品”就有可能变成缺乏个性与活力的职业工具。高职学生个性教育的紧迫性还在于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这对高职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个性教育就是要帮助高职学生增强自身的个性特征提高应对就业问题的能力。

三、个性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开展个性教育,必须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个性教育的原则。个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搞好高职学生的个性教育,首先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变传统教育为现代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全的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品格与性格。要把个性教育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 环节和全过程。学生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要围绕个性教 育来设计、进行,在教学上同样要提倡个性教育。目前,个性教育原则在教学上的应用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教学中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应当引起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的重视。举一个简单的例 子计算机教学中汉字输入部分的内容,学生选择哪种汉字输人方法,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只要能达到教学上的要求就可以,教师没有必要统一要求学生学哪一种输人法,或者教哪一种输人法 (例如五笔),也没有必要在考试时考象五笔字根一类的内容。类似的问题,关键看个性教育的思想是否在教师的头脑中扎根,并自觉指导教学 活动。

四、开展个性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积极倡导与正确引导的关系。高职学生的个性教育,一方面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加 以正确的引导,防止和矫正不良个性的产生与发展。这是一对辩证关系,只强调哪一方面都是不恰当的。特别是注意在倡导个性发展的同时不能让不良个性恶性膨胀,不能给极端个人主义存在的市场。

2、处理好鼓励个性发展与严格管理的关系。开展个性教育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在方法和形式上与之相适应,讲究管理方法和艺术,摒弃不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管理内容 和方法。但是,不能因此认为可以取消学校的严格管理。

3、处理好个性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的关系。鼓励学生个 性 发展,不能排斥集体主义教育,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学会与人合作;既要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又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个性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割裂开。

4、处理好鼓励标新立异与提倡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关系。高职 学生的个性教育必须有时代特征,鼓励竞争精神,鼓励标 新立异,敢想敢干。与此同时,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2] 邹欢艳.对高职“90后”艺术生实施个性化管理的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3] 何 彦.高职教育中的学生个性化教育[J].教育艺术.2006(12)

政治教育范文第2篇

党员干部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是规范党员干部政治言论、政治行动和政治立场的行为准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各级领导班子继续换届之年,国际国内高度关注。三令五申党的政治纪律,这是在重大时刻对党员干部提出的特殊要求。

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但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政治观念不强、政治纪律松弛的现象。有的在公开场合口无遮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编造和散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自视“消息灵通”,透露一些所谓“内部消息”,泄露工作秘密;还有的对社会上、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政治谣言和错误言论,不抵制、不斗争,甚至随声附和。党员干部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政治纪律上出现差池,就会授人口实、给人把柄,产生极坏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已有一些流言、猜测和谣传,敌对势力也趁机兴风作浪,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严守政治纪律要锤炼党性。政治纪律上出问题,说到底是党性不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用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严守政治纪律要强化责任。政治纪律无小事。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不碰高压线,不越雷池一步。要坚决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令行禁止,不信谣、不传谣、不散布小道消息。要严守党和国家机密,不跑风漏气,做到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

严守政治纪律要弘扬正气。要有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勇气,对违背党的政治纪律的言行,坚决抵制、勇于斗争,决不能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党的政治纪律建立在广大党员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要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组织原则,有不同意见,可在党内进行讨论,通过正常渠道向党组织反映,决不能随意在党外扩散。

各级党组织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负有重大责任。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维护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反政治纪律,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依纪依法予以严惩。

汇报人:xiexiebang

政治教育范文第3篇

今天我讲的这一课是主题教育第二专题。说起有本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想问问大家“怎么理解有本事”,有的说:“上学的时候,觉得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就是有本事”;有的说:“当老板挣大钱是有本事”;还有的说:“考军校当上干部才是有本事”。可见,对于本事的理解,会随着一个人的工作性质、人生经历的变化而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本事”?军人为什么要“有本事”和“本事”从哪里来?这就是我要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谈一谈什么是“有本事”

所谓“有本事”,在辞海里的解释是:个人或集体的办事能力,掌握并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可以说,本事是个人生存的基础,成长发展的阶梯,成就事业的法宝。那么,对于我们新一代革命军人而言,怎样才算有本事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理解。

一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革命军人有本事,思想素质是关键,但同时也要经得起各种考验。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又要在冲锋陷阵时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三句话:一是有不动摇的政治觉悟。军人最可贵的初衷,是党旗下的宣誓、军旗下的诺言,对党的绝对忠诚。从一定意义上说,军人有本事最重要的就是对党无限忠诚的本事,检验忠诚最直接的一环就是定力。只有始终保持“剑斩楼兰”的革命激情、“夙夜在公”的革命精神、“纤尘不染”的革命气节、“始终如一”的革命定力,“绝对忠诚”才更有深度,“有本事”才更有价值。二是有不畏惧的心理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说到底就是要具备“坚毅、沉着、勇敢、果断”的素质品质。2008年汶川地震,处在抢险救援一线的部队,既要面对一片狼藉、哭天喊地的惨烈环境,又要承担余震频频、病疫传播的极度危险,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连自己都承受不住,还能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吗?三是有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是能打胜仗的精神力量。一支部队,光是不忘战、愿意战还不行,还必须敢于战。建军8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恶仗,攻克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保持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现在有些同志就缺乏这种精气神,缺乏正能量。新形势下,武器装备、作战样式、任务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战争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再先进的武器也不能代替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所激发出来的力量。

二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作为消防官兵,要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职能使命,就是要完成以灭火救援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在本职岗位上练就过硬军事技能,争当打赢尖兵、业务标兵。这是本分所在、职责所系,也是“有本事”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因为分工的不同,同志们在不同的岗位致力于部队建设。有战斗员、炊事员、卫生员、驾驶员、新闻报道员等等,虽然有的同志不直接参与执勤灭火等任务,但他们都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执勤灭火提供保障和支持。因此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本事、能打胜仗。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名战斗员,就要练就“一招制敌”的过硬本领;如果你是一名炊事员,就要烧得一手战友们喜爱吃的饭菜;如果你是一名驾驶员,就要时刻握好手中的那个方向盘。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革命军人“有本事”就是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每名官兵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基础。那么,革命军人为什么要“有本事”?

第二个问题:谈一谈为什么要“有本事”

习主席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取得这场伟大斗争的胜利,需要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才干”。这里的能力和才干就是本事。

(一)有本事是军人特殊职业的要求。

(二)有本事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途径。

(三)有本事是个人成就事业的关键。 第三个问题: “本事”从哪里来

有本事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长本事如同攀登高山,需要长期而艰辛的努力。

(一)本事从学中来。现代人才学上有一个“蓄电池理论”,就是说未来人才将是一块高效蓄电池,能不断地进行充电适应时代变化。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告诫学子: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天起,大学四年所学知识50%已经老化,“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告终结。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依靠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学习力即是战斗力”的思想,才能把那些“打仗所需、岗位急需、素质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学到手。一方面要紧跟理论创新学。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和遵循,是干好工作、破解难题的“指南针”和“金钥匙”。习主席在德国访问时,他讲了自己读《浮士德》的故事。“那时候,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他又走了30里路来还回这本书。”可以看出当时人的求知欲,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主席一口气点到古今中外90位名人及名著。如果我们在座的都能把这些书读一读,你思想的厚度、理论的深度肯定会上层次。另一方面要立足本职岗位学。本职岗位是践行誓言的平台、成就事业的舞台,对于我们普通战士来说,个人的工作可能微不足道,可它却是培养有本事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必经之路。我们当兵入伍,都是怀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梦想来到部队的,在训练场上龙腾虎跃是在学本事,在普通哨位上站岗执勤、在后勤班养猪种菜同样也是在学本事。

(二)本事从练中来。对于军人而言,就是要牢固树立战斗意识,坚持战斗力标准。从这几年我们总队完成的各项任务看,可以说,所担负任务的关联性、复杂性和敏感性不断增强。而军事训练和重大军事任务,也为我们官兵强本事、长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锻造了能打赢、有战斗力的素质本领。在这里,关于如何在军事实践中砥砺能打胜仗的真本事,我谈一些自己的感悟。一要在履职中历练。本职岗位是我们增长才干的最好平台。只要我们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职,把日常工作干好,日久天长也能增长本领。雷锋同志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也没有令人仰慕的社会地位,他的伟大,就在于他为革命甘当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二要在训练中磨练。“宝剑未砥,犹乏切玉之功;美箭缺羽,尚无冲石之势。”实践告诉我们,过硬的打仗本领离不开严格刻苦的训练。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把训练当打仗,才能从训练中出战斗力。正如浪涛不碰撞礁石就不会撞击出巨大的浪花一样,男儿不遇困难就不会磨砺出过硬的铁拳。做有本事的革命军人,就要积极投身实战化军事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使命任务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三要在任务中锤炼。我们每一名官兵要积极投身重大军事任务实践,主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提高,做到每执行一次重大任务,能力素质就得到一定提升。

(三)本事从苦中来。军人要到条件苦、困难多的地方,去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和苦事,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练本事。作为基层普通一员,我们就要像习主席所说的那样,始终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水滴石穿的韧劲,练好“手中枪”,练出撒手锏,人人争当“训练标兵”,个个都做“技术能手”,在千锤百炼中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本领。

政治教育范文第4篇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当下这个历史新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利益纠葛凸显,改革的复杂性、深刻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总书记在此时提出守纪律讲规矩这个主题,无疑是针对当前广大共产党人提出一次警告、敲响一下警钟、促进一点警省。

作为基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通过此次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不仅让我深受教育,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发了我自我反思,努力自查的决心与态度。

守纪律、讲规矩,要树立大局意识。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着眼全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围绕大局有效履责、充分发挥作用,绝不能各行其是,因小失大,以私废公。要讲政治、顾大局,明辨是非,不谋个人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把聪明才智用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凝聚战斗力和执行力,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要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地方服从中央、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守纪律、讲规矩,要建立廉政意识。德能勤绩廉,廉是基础,失之则一切皆无。“公生明,廉生威”,党员干部要守住廉洁底线,正确行使权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要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行、慎权,管好自己的口、手和脚,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要树立“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信念,始终对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忘得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歪风邪气,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守纪律、讲规矩,要存有敬畏意识。一个人,心存敬畏,就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会从严要求自己,慎言慎行,反之,一个人一旦没有就了敬畏之心,就敢罔顾党纪国法,把自己摆在“特权”位置,做一名“特殊党员”,就敢越“雷池”、闯“红灯”、踩“底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跌倒在权力、金钱、美色等关隘上,就是因为失去了敬畏意识,心存侥幸,胆大妄为,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莫及。

守纪律、讲规矩,大局意识为高度,廉政意识为深度,敬畏意识为广度,一个党员、一个干部,要真真切切抓好三尺度的建设,要实实在在把握三尺度的延伸,才能以尺划定人生标准,以尺丈量人生价值。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当点滴积累汇成大海,当寸土凝实塑成高山,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有了抵御风险、净化污浊的能力。王局长在全县人社系统纪律规矩培训辅导会上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忠诚党员,要做遵规守纪的清醒人、明白人,要严明纪律从严管理。这三个要求是从党员思想建设、行为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来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要自觉自警,要从平常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遵守党章党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党员干部外在的良好形象,培养党员党员干部内在的正气和精神力量,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把党组织的需要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方向,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律已之心,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切实实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尽职尽责、有作为、有担当的人社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要有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决心;要有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勇气;要有健全纪律,完善规矩的实招。”王局长的话又在耳旁,激起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改变学习的决心。结合实际工作与学习,充分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自己决心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反思:

1、深入学习。一是解决认识问题,树立紧迫感,增强自觉性。通过自查自纠,敲起警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学习的危害性。二是积极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各项最新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紧围绕基层办公室的工作职责,积极将守纪律讲规矩渗入到日常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作风。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坚定胜利的信心;面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冷静思考,妥善处理;面临挑战的时候,要沉着应对,勇敢担当;遇到意见分歧,要坦诚相见,及时沟通。

3、创新思想。用新的思维去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加压。以学习为载体,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政治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因此,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国家提供的就业岗位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创业的道路。当然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在他们的心中融合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银(1983—),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助理研究员。

随着教育的普及,我国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而国家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这就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但是许多大学生无论是在就业竞争方面还是自主创业方面都不具有任何优势。为此,各大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创业教育课,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一、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现状[摘要]

(一)有些高校教师不把教学作为重点

高校教师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职称评审,不像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因此,高校就出现了教师不以教学为工作重点的现象。许多高校教师为了能够实现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跨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研究上。作为一名教师,把其他任务放在高于教学的位置上,本来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更有甚者,许多高校教师直接把研究课题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做。高校教师为了获得研究成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自然被忽视了。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粗略地把一些粗浅的知识自顾自地说一遍,不会顾及学生有没有接受,更不会在课后反思这堂课的目的有没有达到,学生有没有理解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二)教师分学科代课

大学里学科学习的内容加深了,教师需要本领域更专业、更精深的知识才能胜任高校教师的职务,每位教师只能在一个领域进行更深的研究和学习。也就是说,每位教师只能代一门课,即使两门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或联系。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需要不同的教师教授,不同教师的教育风格也许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大学课程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关于一些理论问题没有统一答案,每位教师有各自的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可能还是相反的。这就会给学生造成疑惑:到底该是怎样的呢?学生的注意焦点很容易放在某个矛盾上,这样就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会贯通。

二、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摘要]

(一)高校学生学习依然存在被动性

经历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严格管理,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并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许多学生还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虽然大学生在心理等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他们为准备进入社会必须接受的教育,但是他们依然不能积极地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主动去学习的东西才能很快地记在心里,然后融会贯通。但是大学生学习依然处在被动的状态中,而且没有教师会对他们施加学习的压力让他们去学习,完全靠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制力,这些又是多数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在一定程度上,大学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根本就没有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素质起很大的作用。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也难以真正融合。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要使大学生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状态。

(二)知识不衔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不能融合

高校的教学经常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单独的两个部分分别实施。想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就需要学生在接受一种教育之后及时总结反思,当接受另一种教育时将两者融会贯通。然而,当代的大学生学习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在被动地接受一种教育之后,不会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这就意味着,当他们接受第二种教育的时候很难将两者融会贯通。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就是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两者融会贯通。但是从上述现象来看,虽然学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和创业素质的倡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不是仅仅把大学生培养成学习型的人才,而是培养成真正高素质的、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就要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高,就不会做出危害国家或者有损国家形象的事。创业教育之所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在没有竞争到国家提供的岗位时可以选择创业,从而适应社会。但是,对大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很容易出现有素养但是没有能力的人,或者有能力但没有素养的“危险品”。因此,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共同为培养人才助力。

三、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措施[摘要]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高校创业教育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进入大学之前,学习理论知识是他们最大的目标;进入大学之后,需要全面发展,除了知识的深入学习,还要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创业教育是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大学生对社会更加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面能够凭自己的实力生存下来,这两者的融合并不是要求学校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独立的企业家或者成功的创业者,而是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即使因为就业压力而遭受精神上的挫折,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就业能力应对这些挫折。

(二)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起来,就一定要构建将两者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第一,理论教育课程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门不同类型的文化课,但是随着教育的进步,教育模式也在逐渐进步,两门理论课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两者的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创业教育的课程,当然,这对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更高,教师本身要对思想政治教育非常熟悉,并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就业和创业经验,这样在课堂上才可以和学生分享经验,也更让学生信服。第二,实践教育课程相结合。大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小型社会,学生在这里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参加很多实践活动,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准备。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要善于利用实践教育课程,因为实践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开展的社团活动,参加大学生就业协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更加真切地体会创业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此外,组织校外见习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越.从高校辅导员角度谈如何融合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J].才智,2014(8).

[2]黄文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6).

[3]孙素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6).

[4]王明安,刘旭芳.面向创业教育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3(2).

[5]李民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状况论文[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3(9).

上一篇:停车场管理下一篇:天然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