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律论文范文

2023-09-20

政治法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政治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把握政治方向,确立政治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建立党心与民心的血肉关系。中共政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一是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二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立足点;三是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全方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四是立足“初心”,践行“使命”,抓住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

【关键词】政治建设;统领地位;初心;新中国;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围绕坚持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进行的自身建设,是直接关系党的宗旨,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直接决定党在政治上成熟程度的根本性建设”。a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明确了其统领地位。正是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确定了政治目标,才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引起全世界注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是坚强有力的。因此,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政治建设的历程及创新,总结其经验,以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远大理想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把握政治纲领,确定政治方向

任何政党都要承载政治使命,实现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其先进性的本质体现。习近平说:“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b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般都在党的政治纲领中得到明确表达,因而,党的纲领在党的政治建设中从来都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时非常重视党的政治纲领,认为党的纲领“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c这说明,党的纲领表明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所以,制定党的纲领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进行政治建设的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纲领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近百年历程中,制定了鲜明的政治纲领,以阐明党的政治主张。党的纲领既包括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制定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包括确定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明确宣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即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经过28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开始了为实现最高纲领而进行的艰苦探索。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至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由理想变成现实。正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所说:“解放后前八年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共产党确立的目标与它使用的方法之间没有任何可以觉察到的不相容之处。”a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中共对当时国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遗憾的是在随后的国家建设中,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上,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作用,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并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二大明确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习近平对中共十八大精神作出高度概括:“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十八大以来,在中共领导下全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面对国内外深刻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共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十九大报告也成为新时代兴党强国的政治纲领。当前,从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核心就是一定要弄明白党的纲领和根本任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毋庸置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有助于涤荡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增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要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坚持问题导向,确立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的制定尤其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确定,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一些党员干部表现出一种“打江山坐江山”的心态,出现贪污腐化、不团结的现象;另一方面,党的组织发展太快,影响了中共先进性的彰显。因此,中共中央緊紧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号召全党继续保持革命时期的战斗精神。1951年,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提出的共产党员八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为“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以后,还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一切党员必须具有为彻底实现党的这些目的而坚持奋斗的决心”。a在“大跃进”高潮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党的组织工作要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这一阶段党的政治纲领大大激发了民众热情,提高了民众政治认知能力,巩固了新生政权,顺利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但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使党和国家的建设经受了重大波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共确立了“四位一体”的党建布局,强调制度治党。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四位一体”的党建布局上又增加了反腐倡廉建设,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党建布局,及时解决了党内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新形势下,中共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尤其一些党员干部不仅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消极、模糊、动摇,甚至政治立场、政治原则产生了严重偏差。这些对党的前途产生严重影响问题的存在,与一段时间以来党的政治建设软弱、不到位密切相关。对此,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告诫全党,要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为此,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要求党员在事关重大是非、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等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

正是从政治建设的高度思考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对此作了解释:“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把准政治方向。当前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党的纲领,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说明,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从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处理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阶段关系,中共的政治方向就不会发生偏差,就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建设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中共的纲领规定了其最终目标和各历史阶段的近期目标,党的政治路线则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具体的途径和道路。党的纲领决定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实现党的纲领的保证。因此,无产阶级执政党要从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不仅要确定正确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以保证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二者紧密相连。

(一)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有无成效,决定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党的自身建设的命运,因此,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毛泽东曾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强调:“党的建设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这样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d他在《矛盾论》中指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e可见,制定一条不同历史时期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正确的政策,认真实行了“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后,毛泽东把握时机,制定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时推进“一五”计划的建设。至1956年,中国不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因此,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八大的决议充分显示了中共超强政治能力和高超的政治水平。新中国初期七年,中共比较好地处理了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问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但在随后二十年的建设中,在处理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建设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上逐渐偏离了中共八大的政治路线,出现了失误,其教训就在于中共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执行了“左”的方针和政策。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制定了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说:“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就是搞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b叶剑英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c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定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指出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经过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中共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路线问题逐渐有了较深入的认识。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国情认识的精准把握,再次显示了中共高超的政治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要求“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e无疑,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问题,江泽民强调全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揭示了“一定要讲政治”的深刻内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根据党的建设新情况指出:“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正確、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干扰,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三)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2012年11月,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党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他强调: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就会沦为一句空话;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进入新时代,党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并要求全党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习近平在推进管党治党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b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就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党的各项建设工作,保持政治定力,切实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无论将党的基本路线上升到党和国家能否经受生死考验的高度来认识,还是视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来看待,都足以说明中共制定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多么不容易,要经过许多困难和曲折,进行不断探索和经验总结,才能认识和掌握它。但先进理论一旦被真正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三、党心与民心血肉相连: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从政党理论来说,政党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通过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的表达获得选民或民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践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就是党心与民心紧紧相连的历史。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说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c这段话鲜明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及其内容。

(一)党的政治建设一定要站稳人民立场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首先要把握根本政治立场,即站稳人民立场。党在制定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时,党员干部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工作时,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个人、集团或政党利益的最大化为工作的出发点,这既是中共根本宗旨的体现,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和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战争年代,中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革命实践中更多是解决政权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广大人民获得解放,翻身做主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这一时期党群关系主要体现为党领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纲领与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广大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进入新时代,中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利益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复杂,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党群关系更多表现为服务群众,与群众沟通,建立民主、协商、平等的党群关系。但不管时代如何发生变化,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变化的是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中,根据时代要求在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着力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评判各项政策成败得失的根本依据、党员干部工作实效的根本衡量尺度、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党员受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公仆”意识淡化,背离群众路线,漠视群众心声,无视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的形象。面对改革开放复杂的局面以及中共党内建设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相信人民的力量和智慧。邓小平甚至认为中国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a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邓小平更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各项政策成败得失的根本依据”。b心中有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邓小平用极为通俗、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实践标准,至今成为检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效的基本遵循。沿着这个基本遵循,江泽民强调,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也要以此作为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从而将这个评判标准进一步上升为党员干部工作实效的根本衡量尺度。随着中国发展路径的创新,胡锦涛则将其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并在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的基础上,要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c这既体现对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尊重,又切实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广大群众对党内存在的作风问题表达强烈不满。习近平明确指出:“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d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告诫全党:“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e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f从这些表达中不难看出,习近平对党风建设超常重视,将其与中共的生死存亡、民心向背紧紧联系在一起。

找到问题后,破题是关键。中共十八大后,中共中央紧紧抓住民心政治,从党内脱离群众比较严重的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入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据统计,自2013至2018年,“中央纪委共通報曝光40批23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形成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g这些举措消除了广大群众的疑虑,使其认识到中央执行八项规定不是运动式的,而是中共政治生活的常态,从而极大提升了中共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中共十九大报告总结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经验,不仅明确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而且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在此共识基础上,习近平特别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h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宗旨和政治本色。习近平这段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宗旨的内在逻辑关系,说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四、党的政治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一)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历来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表明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说明,在近百年风雨历程中,政治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没有缺位,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从理论维度来说,政党是政治组织,这注定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政党天然具有政治属性,它必须讲政治,否则何为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更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即使没有将“政治建设”概念单独表述出来,并出现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但是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则一直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中,起着党的建设的政治引领作用,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的始终。

(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立足点

邓小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这就是当前中国的最大政治;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习近平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就是紧紧围绕人民的幸福线而展开的,其立足点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说道:“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改革遇到阻力时,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将改革成效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切身感受上,落实到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上。同样,习近平也强调“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c进而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说明,一代又一代的中共领导人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都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三)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全方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建设的政治引领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贯彻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得到了印证,但正式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范畴,并明确其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是在中共十九大上,确立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是习近平对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中共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案要案,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指出这些案件不仅说明党员干部在经济上存在严重问题,更暴露出他们在政治上也存在严重问题。“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a在指导党的建设工作中,习近平逐渐形成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系统思维,从“两个务必”到“两个永远”,杜绝“七个有之”,坚持“五个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等,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话语文库,如政治属性、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根基、政治定力、政治能力、政治意识、政治原则、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政治本色、政治风险、政治追求、政治使命、政治标准、政治教育、政治训练等等,并赋予了其深刻的内涵。在习近平的指导下,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涉及中共政治建设的党规党纪,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所有这些加强中共政治建设的举措,不仅突显了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彰显了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而且体现在将有关中共政治建设的具体内容落实到中共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建设系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不断走向完善与成熟。

(四)立足初心,践行使命,抓住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已成为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461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国执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党员淡化甚至背弃了党的宗旨和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松懈,政治立场不稳,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另外,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出现了代际消减,一些年轻党员思想平庸化、庸俗化。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35岁以下党员共有2211.6万,b占党员人数的24.4%。青年一代的党员生活在物质文化比较丰富的环境下,其中的一些人对“理想信念”“吃苦耐劳”“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话题不感兴趣,甚至对这些理念的应有宣传进行讥笑,这些人的政治方向是迷茫的,思想意识是动摇的,忘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忘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征。为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會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c中共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的主题内容。

坚守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灵魂;背离了初心,政治建设也就失去灵魂,党的各项建设无从谈起,党的使命更无法实现。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的血脉相承,是全面加强政治建设的目的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其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已彪炳史册,习近平运用历史思维,站在历史高度,透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忘初心”的政治话语,提出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熊秋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治法律论文范文第2篇

在计算机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研究探索技工教育政治课与信息技术之间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十分必要:一是过去一本教材、一张老脸照本宣科式的政治教学显得落伍而枯燥,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形式学生不愿意接受;二是技工学校学生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对于哲学、方法论等部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有必要采取措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实际的形象的有说服力的生动事例;三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现代化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促使政治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二者结合的可行性有三点:一是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广泛普及,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在加强,完全具备从内容到形式上结合的条件;二是新一代年轻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也在提高,大多数能熟练使用电脑,不少老师能自己制作课件,另外,学生对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较感兴趣;三是目前互联网上政治学习的资源相当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德育、职业指导等网站或资源为老师和学生丰富完善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创造了条件。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有机结合的方式

1.利用政治或德育网站教学

把内容丰富、形式鲜活、贴近技校政治课实际的网站推荐给同学们,或者与同学们一起登录一起研究、学习、提高,把呆板的书本和文字变成入眼入脑入心的典型教育材料,使政治教育变得灵活而富有新意,提高教育和学习效果。

2.恰当运用网上搜索

互联网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提供了方便,应成为学习的有利助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德育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关键词,之后布置一些作业,叫他们结合网上搜索来完成,看谁解决得更为圆满、透彻,在班级里面交流,共同提高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尝试建立校园网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计算机老师帮助建立校园政治或德育网站(有校园网的可以建立政治或德育栏目)。政治课教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叫他们搜集素材,然后由专业的网站制作老师指导,建立政治或德育学习网站或网页,使政治教育的表现力更强。为此,班级可以建立政治或德育兴趣小组,吸收优秀的同学加入,把它当成政治或德育教育网建设的主要力量。

4.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每一名政治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特点,课件是展示自己对政治课内容的把握以及计算机与政治课结合水平的窗口。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要加强政治课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又要适时组织政治教师进行交流推广,为他们提供更多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5.利用电视等媒体加强政治教育

政治课要紧跟党的形势,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外的一些重要事件。主流媒体上的报道理应成为政治学习的材料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认识的机会。比如,组织学生观看党的代表大会,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学习中央对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政策,了解对汶川、玉树地震进行赈灾的基本情况等,以利于广大学生对政治课的理解,有助于其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

三、实践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成为政治课的主导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偏离了国家对技校政治课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政治课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内容,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完善政治课教学,教师的指导、教育作用不仅不能忽视,相反要加强,不是加强其照本宣科的能力而是要加强其运用各种方式实现教育人和塑造人的综合能力。

2.在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的同时加强网络监管

互联网有利有弊,网上信息和资源极其丰富,但青少年的甄别能力有限,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往往乘虚而入,所以要对学生上网给以必要及时的过滤,给他们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3.在政治课教师中普及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多种政治教学的辅助工具中,要重视加强政治课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开展网络知识、课件制作、网站的制作等知识的培训。在计算机广泛普及的今天,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须要做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理所应当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组成部分。

4.加强政治课教师的学习交流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政治课教师学习交流会,推广教学经验,交流授课心得,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研成果展示给大家并逐步推广,以此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龙口市技工学校)

政治法律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层面,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发挥着催生、支撑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作用,因此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较为薄弱,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也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才能切实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 参与型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政治社会化

一、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弗巴于1963年出版的《公民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随后成为政治学的重要概念而被广泛使用。

阿尔蒙德和弗巴根据社会公众对社会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权威以及自己在体系的决策、执行中的作用等层面上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取向为标准,把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政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1)参与型政治文化,也称为公民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在政治民主化水平较高的政治体系中相伴生的就是这种政治文化;(2)臣属型政治文化,也称为臣民文化,是指政治体系的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角色、结构、权威、规范以及自己在体系输出方面的责任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对于政治体系输出方面的取向以及社会成员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自我取向却非常低,集权型政治体系中弥漫的都是这种臣属性政治文化;(3)狭隘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中权威、制度、规范等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处于十分模糊状态,人们没有影响政治决策及其实施的能力,如一些国家边远地区的村落中存在的政治文化就是狭隘型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和弗巴认为,狭隘型政治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政治文化,是与传统的专制政治体系相伴生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也是一种较落后的政治文化,它往往是集权政治体系的政治心理基础;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则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既催生和促进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又有力地支撑着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

参与型政治文化有自己特定的规定性:

(1)强调“理性的国家认同”。所谓理性的国家认同是指社会公众都自觉把国家团结和统一当作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都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存在着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和效忠感。简言之,就是社会公众广泛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法律高于一切、国家的统一高于一切”的自觉意识。

(2)强调“政权合法性来源于民主授权”。“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认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民主选举是最佳的授予方式,只有经过人民选举产生的政权才是合法的。这种政治理念是对传统“君权神授”观念、血缘世袭观念的彻底否定和批判,也是对“魅力权威”的合理扬弃。

(3)强调“理性的政治参与”。所谓理性的政治参与是指基于维护和实现公民利益为目的的、积极的、有序的政治参与。理性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理性的政治参与就没有政治民主。理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越大,则政治民主化程度就越高。人们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是受正确的政治参与理念支配的,正确的政治参与理念越深入人心,则人们的理性政治参与程度越高,进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就越快。

(4)强调“开放、合作与宽容”的政治心态。这种政治心态是指政治活动过程中,在一个政治集团内部,或者一个政治集团对其他政治集团存在着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热情的而不是冷漠的、支持的而不是逃避的、宽容的而不是苛求的政治互信。这种政治互信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安全运行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缺少开放、合作和宽容的政治心态,可能造成政治个体或政治集团之间的相互猜忌、相互指责和相互误解,有可能演化成为激烈的政治矛盾或冲突,进而带来政治不稳定。

(5)强调“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并重”的价值取向。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是政治体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两个环节,输入主要是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要求和支持,而输出则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资源提取、产品分配、行为管制等。政治学家们研究发现,在传统政治形态中,人们关注政治输出远胜于政治输入,而在现代民主政治形态中,人们不仅关心政治输出,更关心政治输入。认为要推进政治民主化,就必须提高人们对政治输入的关注程度,确立起强烈的政治输入价值取向。

(6)强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是现代政治生活中被普遍尊重的价值准则,是人类先进的政治认识成果。社会公众只有正确认识、牢固树立、有效践行这些价值准则,才能促进政治文明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956年阿尔蒙德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概念时,就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之中。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从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界定可以看出,政治文化是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公共政策的主观取向,是一套新的政治规则、政治制度、政治程序、政治行为等形成和维持的社会心理根据,存在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规则、制度、行为等。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社会中一旦存在先进的政治文化,即参与型政治文化,它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民主政治不可能五条件地生长起来,它必然有一个启蒙和启动的过程,参与型政治文化正是这个启蒙者和启动者。也就是说,只有社会中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普遍发育和广泛传播,才可能催生出现代民主政治的规则、制度、程序和行为等。譬如,正因为有了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先进政治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才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以民主为主旨,包含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等思想、制度和行为的形成及其不断发展而呈现出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的制度,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可见,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成长不仅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建设现代

政治文明必须以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为起点。

参与型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支撑和保障作用,是巩固政治文明成果的重要工具。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们对民主政治的目标、制度、规则和程序等所保持的坚定信念、高度认同和积极支持。社会中的人们一旦对民主政治保持这样的态度和情感,则民主政治体制的权威性就是不可动摇的。“当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演化为一种政治文化时,那么这种政治制度就获得了普遍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它不仅在法律规定上和国家机器的保障中具有合法性,而且在公民的心理中也具有合法性,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了这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任何个人意志和集团的意愿都必须与它相一致才能被纳入到这个政治体系中来。”可见,正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才能使民主政治得以巩固。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整个社会充斥的主要是臣属型政治文化,即使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由于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支撑和保障,这个体制不过是一个花架子而已,实际政治过程仍然按照集权或者威权政治的规则运行。“当政治文化没有变化,而强行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时,其结果只能导致人们对新制度的认知能力低下,从而使其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样必须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的参与型政治文化。

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直接促进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积累和进步。从结构上来说,政治文明系统由四个层面构成,即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技术文明。由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是直接受政治文化决定和支配的,所以建设具有先进性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能够直接地促进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积累和进步。另外,前面论及过参与型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更具有先导性、支撑性、保障性功能,所以,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还促进了政治制度文明的积累和进步。总之,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不仅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三、当代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社会化措施,进行了广泛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在政治实践层面,也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努力。但由于我国社会背负的历史包袱较重,加上市场经济远未发展成熟,公民社会的发育刚处于起步阶段,致使社会公众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保守和落后的政治文化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如果我们深入观察中国人的内心,就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变化很少。”

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政治文化状况进行过实证研究,我们汲取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来研究分析当代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

对社团的态度。社团是公民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而公民社会是参与型政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对“团体太多,会影响安定与和谐”这一说法,37.9%的人表示同意,45.4%的人表示不同意,5.8%的人说不清;“各种团体向政府提出要求,会伤害所有人的利益”这一说法,36.1%的人表示同意,43.5%的人不同意,8.1%的人说不清。可见,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对社团的存在和发展持否定态度,这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缓慢,而臣属型政治文化仍然广泛影响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因。

在政治信任方面。据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对“不要随便议论政治问题,以免被人抓小辫子”这个问题,有18.4%的人同意,67.4%的人不同意,4.4%的人说不清。官员中都有近两成的人存在着政治不信任心理,在公众中的政治不信任心理会更严重。

在政治游戏规则的取向方面。据肖唐镖对地方官员的调查中显示:67.3%的人认为“民主体制总是要比其他政府体制要好”,14.7%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专制政府比民主体制要好”,4.2%的人认为“民主体制与专制体制都一样”,还有8.9%的回答是“说不清”。据徐增阳对城市农民工的调查:“如果您在工作或生活中发生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通常会向谁求助?”选择最多的为“朋友、熟人”、“同(老)乡”和“家人、亲戚”,比例分别为57.2%、47.9%和40.4%,而选择求助法律的仅占10.4%。这表明中国公众对政治游戏规则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政治输入输出取向方面。据张明澍的调查,当被问及“你是否想当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回答“如果可能就争取”的,占调查对象的22.4%,“如果群众选我当也无妨”的占33.6%,“不想当”的人占35%。这说明“中国公众心理指向的侧重点都是‘输出’,而不是输入,说明中国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从本质上看中国公民尚未走出臣民的框框。”

在政治参与方面。据郭振林的调查,64%的农民从来没有参加过人大代表的选举;只有30.1%的农民想参加村委会主任或委员的选举,剩下的不感兴趣。可见当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仍处在较低水平上。

在政治效能感方面。据冯伯麟的调查,在“对于政治的决策我一点影响力也没有”这项调查上,“很同意”、“较同意”和“不知道”三项态度的总和占总人数的58.8%。这说明当代中国公众政治效能感偏弱。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社会中同时并存着臣属型政治文化和公民政治文化,但对公众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等,影响最深远的是臣属型政治文化,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已经萌芽,并且随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在渐渐地发育和成长。中国公众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更多地是受臣属型政治文化的支配,表现为:习惯于借助传统的习俗和方式来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而不习惯通过现有的政治法律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念和特权意识,尊长贵官,重言轻法,政治盲从突出,容易偏执;宗法观念严重,人身依附突出,缺少政治信任和政治宽容,容易结成各种非正式的政治团体;缺乏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对政治有疏远和逃避倾向,容易产生过激的政治行为等。在这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即使各项民主政治制度都建立起来了,由于缺少足够的政治文化资源的支撑,制度的运行都会流于形式,从而出现畸形化发展态势。

目前,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较缓慢,这与臣民文化盛行,参与型政治文化匮乏有直接的相关性。参与型政治文化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所以,加快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驱散和消解传统落后、封闭、僵化的臣民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四、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须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既然参与型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寻求有效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

文化的方法和路径。尽管参与型政治文化可以在臣属型政治文化的夹缝中慢慢生长起来,但是,我国迫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型发展战略,这两项发展战略都不允许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是缓慢的。这是因为,政治文明建设可以为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等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力地说明:如果没有政治文明的有效进步,那么,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也将受到制约。政治文明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有效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促进政治观念和政治活动方式的改变。市场经济是参与型政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根基,也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生成的最原始的动力。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运作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它在促进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也以其广泛和深刻的渗透力,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政治文化,孕育着社会公众的民主、平等、权利、法治等意识和观念。马克思说得好,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统一的市场将分散封闭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而且促成人们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反映着商品生产关系的概念”的形成。

培育公民社会,以公民社会的成长带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公民社会是指不受国家公共权威于预和支配,却有权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过问国家事务的,具有自治性、自律性和自主性,公私兼顾的公共领域。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就是说公共领域是不受公共权力于预,而由私人组织起来讨论政治问题的领域。可见公共领域是具有强大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领域。社会自组织是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社会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得以产生、发展和传播的社会根基,公民社会的成长,必将带动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普及。目前中国公民社会还处于萌芽期,由于政府对公共领域控制较严,使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极其缓慢,公民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还没有得到开发。所以,政府应该放松对公共领域的管制,把工作的重心从限制和控制公共领域,转移到对公共领域的积极培育,科学引导和依法管理上来。

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公众直接、普遍地参与政治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机制。通过直接参与可以使公众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和了解政治的运作过程,获取有关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信息,增强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特别是通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可以提高公众的政治技能,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确立民主政治的竞赛规则、价值取向,强化对国家和政权的认同感。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等都是重要的政治参与形式,应该以此为契机,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尽快推进乡镇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选举,以拓展公众直接参与政治实践的渠道和方式。不仅把基层直接民主实践变成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而且也成为提高公众民主素质、民主能力、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有效途径。另外,要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开辟更为广阔的参政议政的渠道,使社会公众的政治技能、政治知识和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整个政治参与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强化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学校是最正式、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机构,每个政治体系都很重视学校在培养人们政治情感和形成基本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都力图通过学校来传播有关的政治知识和倡导的政治观念和情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应该针对当前我国公众政治文化的现状,切实改进学校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一是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强化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忠诚感;二是加强对我国政治体系基本知识的灌输和传播,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培养对政治体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他们对政治体系的理性认识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法制观、人权观等。通过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传播,使学生逐步形成民主政治所要求的政治人格。

提高大众传媒的普及水平,充分发挥它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大众传媒的出现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以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书籍、互联网等为载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政治信息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的出现和不断普及,以及其传播方式的不断多样化,使它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大众传媒对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引导公民政治倾向,培养公民政治情感的重要价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太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广大农村地区大众传媒的发展较为缓慢。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广大农村地区较城市来说大众传媒的普及率还很低,传播的技术水平和手段都很落后,这限制了它在政治社会化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尽快发展和普及农村地区的大众传媒,提高对公众进行参与型政治文化传播的覆盖率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应该注意保持各种传媒所传播政治信息、政治知识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增强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要重视传统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挥这个系统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建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这套系统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曾发挥了出色的功能。只要对这个系统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进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调整,就可以把它建设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和渠道,成为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上阐述了中国政治社会化的几个主要方式和途径。应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具有连续性的过程,社会化的手段也较多,有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也有同辈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学校教育、大众传媒施加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有些是自发形成的,且不可控的,有些则是可以控制和施加影响的。上述都是政治体系可以直接控制、直接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政治体系既然要推进政治民主化,首先就该认识到这些方式和途径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价值,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可控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社会化活动,集中利用社会化的所有可控手段,形成整体合力广泛传播参与型政治文化,渐次地排挤和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生存空间,实现政治文化的转型,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法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現形式较为单一,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枯燥而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影响学习的效果。而政治学科由于其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时事政治教学,在帮助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时事政治渗透教学;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时代敏感性;综合能力培养

一、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渗透的可行性

政治学科学习的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采用一种较为概念化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及事物的关系,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将最新的时事新闻融入学生的政治课堂,同时结合相应的课本知识,让学生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更为深入透彻地理解课内所学到的知识,了解其使用范围的广阔性,培养正确的适应新时代的政治观念。

二、高中政治时事政治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政治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较大,学生需要理解掌握较多文字性的知识,长时间学生必然会感觉到枯燥与无聊,逐渐失去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同时,政治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也较多,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学生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阅读很难做到深入理解,死记硬背效率也很低。为了解决这些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采用融合时事政治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一些热点事件,如公交车抢方向盘导致公交车坠江事故,学生就可以联系到课本内部关于个人利益以及集体利益的问题,同时事发后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该如何评判这件事,相关的立法机关应该如何处理这一类事件等等。对于现如今热点事件的分析,学生可以做到对知识的熟悉以及应用,不再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能够将知识更加灵活生动地运用到生活中。

另外,政治课堂上进行时事热点的分析,也能极大程度地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展示出一个时事案例,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同时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动自己的思想,且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理解方向都是不同的,对于时事案例的分析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件事情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能力以及氛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案例理解剖析很难做到全面深入,因此在课堂上引入的时事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进步,同时教师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找到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没有想到的方向或者是没有用过的知识,与学生一起进步。

三、时事政治教学渗透的具体措施

高中政治主要学习经济、政治、哲学等几大板块,其涉及的知识与定理都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在生活中直接地感受并运用课内的知识。其讲解的知识也较为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机械地学习、记忆与运用,也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采用时事案例引入教学的方式,选取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时事案例作为引导,让学生首先对于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与认知,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思考氛围,同时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教学引入时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图片、视频、音频等呈现直观的画面。例如在讲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给学生播放一些典型企业的经营模式,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是采用怎样的模式来运营,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的区别,熟悉股票期货等经济学名词,同时对于专有名词有初步的记忆与思考。又比如在学习法律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违反法律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反例教学也是政治教学中经常会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触犯法律的案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的法律以及自己今后应该如何避免犯这样的错误。这样的时事案例分析,做到了在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对学生人品道德的塑造,真正实现了教育部门所提倡的“素质教学”。

通过时事案例的分析将学生引入本堂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就要开始结合时事案例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在课堂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刚开始所展示的时事案例进行再一次深入的剖析,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与论述,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大家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能否做到有理有据,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再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每一个观点都要搭配课内知识作为论据,最后再进行总结。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正是向教师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辨别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政治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时事案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于课本内知识的结合程度,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检测与反思,如果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教师就需要反思是否是自己选取的时事案例与课内知识的联系过少,或者是知识讲解得过快学生无法吸收等等。

政治教学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质,政治教师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作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学习的兴趣以及好奇心,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中学生也需要做到关心时事,了解时事,对国内外的大事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思考,还要具备一定的时事敏感性,能够对当下时事热点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学”。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237400)

政治法律论文范文第5篇

刘曼卿1906年出生于拉萨,父亲刘华轩有汉族和回族的血统,精通汉、藏、英等多种语言,曾任清王朝驻藏大臣的汉文秘书,母亲则是地道的藏族人,他们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在拉萨。

1921年,15岁的刘曼卿考入北平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刘曼卿在婚恋观上自然不同于旧式女子。1925年,在父母的包办下,19岁的刘曼卿被迫辍学,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萧嘉木。然而,很快,当发现两人缺少共同语言后,刘曼卿选择了分手,继续自己的学业。

1928年,因在蒋介石与十三世达赖喇嘛会晤中有出色的翻译表现,22岁的刘曼卿成了行政院文官处的一等书记官。孤身在南京工作的刘曼卿遇见了比自己长2岁的格桑泽仁。当时,格桑泽仁是蒙藏委员会的委员,两人早在北平时就相识,南京的重逢让双方倍感亲切。工作之余,两人彼此有了好感,常促膝长谈。正当这对才子佳人被亲朋好友看好时,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刘曼卿的亲妹妹刘曼云。

那是在一次郊游中,初次与格桑泽仁见面的刘曼云对他一见钟情,生出嫁给他的念头。

据《巴塘县志》:“刘曼卿和妹妹刘曼云后来一起嫁给了格桑泽仁。”又据樊前锋《真实刘曼卿》一文,为了断了妹妹的念想,刘曼卿想尽快宣布自己与格桑泽仁的婚事。然而,1929年,婚礼当天,看着痛苦的妹妹和“唯唯诺诺、纠葛不清”的丈夫,众目睽睽下,她微笑着提笔“在写有‘格桑泽仁先生、刘曼卿女士结婚志庆’字样的大红对联上,添补了‘刘曼云女士’的名字”。

按藏区婚俗,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也很正常。但这恐怕是刘曼卿所不能接受的,她在日记中写道:一个女人,倘若心灵空虚的话,总想努力抓住些什么,然而环顾四周,除了寂寞的空气,剩下的只是虚空一片。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作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婚礼结束后,刘曼卿离开了,她在这个虐心的三角恋中退出了。

正当刘曼卿为爱情纠结的时候,偏远的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关系一度紧张,国民政府一直有意重建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但受到1904年英国人强迫西藏代表签订的《拉萨条约》的影响和牵制,为了破解这盘根错节的局面,国民政府决定派人赴西藏。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此时,刘曼卿产生了去西藏考察的想法,并很快向行政院递交了赴藏考察的申请。或许,遥远的蓝天白云能涤掉内心的痛苦,艰涩的边疆政治能填补爱情的空虚。

读完刘曼卿的申请书,文官处的文官长古应芬“喜出望外”,23岁的刘曼卿虽是个年轻的女子,但综合考察,却也是个合适人选。

由于前述的多民族家庭背景、童年在拉萨的经历,以及在父亲身边的耳濡目染,她对西藏地方政府和军民有一定的了解,也关心那个地方的发展,而且,刘曼卿精通汉语和藏语。

古应芬心里决定,就是她了。

去局势动荡、土匪横行的边疆,其危险可想而知。得知刘曼卿将赴西藏,许多亲朋坚决反对,纷纷劝阻。然而,刘曼卿去意已决。当她告诉妹妹刘曼云这件事时,刘曼云的反应是:“沉思许久,才轻轻地说,我一边求学,一边给姐姐看家。”

爱情毕竟是自私的,一夫多妻恐怕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姐妹俩都不能接受的,与其相见尴尬,不如天各一方。

刘曼卿成全了自己的妹妹,此后,妹妹与格桑泽仁相守相依,育有一子一女,而刘曼卿却再没有涉足爱情。

1930年2月18日,刘曼卿一行克服路途遥远、天气恶劣等困难,终于到达圣城拉萨。拉萨民众、司伦渣绒和藏军总司令龙厦等人听说中央政府派来了一位“女钦差”,纷纷前来打听动态,表达汉藏团结永远长久下去的希望。但是,英国人从刘曼卿一行出发就开始暗中关注了,还派莱登拉来监视会谈。

莱登拉找到刘曼卿,询问南京中央政府信件内容,打听西藏地方政府是否派代表赴南京参会等事情。刘曼卿义正词严地对莱登拉说:“你问这些事情,与你的身份并不相符,中央与地方的事务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见面起初并不顺利。直到3月28日,十三世达赖喇嘛才在罗布林卡会晤刘曼卿。那天,刘曼卿将中山全集一部、总理像一张、哈达等礼品送上,十三世达赖喇嘛很是高兴,伸出右手对她摩顶,并说:“咱们都是雪域高原的儿女!”这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第一次破例为一个女人摩顶。

刘曼卿向十三世达赖喇嘛转达了中央政府的问候和对西藏的关心,介绍了内地的情况和自己这次来藏的使命。她强调说,“国民政府的要员,都痛惜中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希望今后不受英国人的挟制,让西藏永久立于中国版图之内。愿得一切机会,互相了解,和好如兄弟。”听了这些话,十三世达赖喇嘛表示:“你这次万里奔波,为西藏利益而赴身的善意,我很赞许。我一定会给你此行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5月25日,刘曼卿再次前往罗布林卡会晤十三世达赖喇嘛。这次会晤中,十三世达赖喇嘛态度明确,表示:“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之真正和平统一。”并诚恳地委托刘曼卿向国民政府表示,西藏根本没有依附英国人,一切还要中央政府的支持。

这次会晤,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此后,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开始直接进行联系。

刘曼卿西行的传奇故事通过中外报纸传播,成为街头传奇式谈资。后来,刘曼卿继续在南京、上海等地宣传西藏,还出版了《康藏轺征》一书,以唤起人们对西藏问题的关心。她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沟通的纽带。

1942年9月25日,时年35岁的刘曼卿在重庆巴县的一处乡间宅院中孤苦病逝。不知道所有这些成就是否弥补了她失去的爱情,是否填补了她内心的空虚。

政治法律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高中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及法治意识的重要学科,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将政治理念融入现实事件的分析中,教师需要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基础上,深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时事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   时事政治   教育渗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需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促使学生在时事分析中提升政治素养。将时事政治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何通过合理的途径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一、课前五分钟的时事播报

在教育体制不断变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独裁者”,学生也由过去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如今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5分钟的时事播报,以此让学生了解时事热点,提高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政治理论进行剖析,以此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促使学生提升政治素养。

课前时事播报不仅限于小组和个人的资料收集、展示,学生还可以通过设计时事主题、参与集体讨论的方式,对时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了将政治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两会”的内容与高中政治必修2的政治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前5分钟对“两会”的内容进行收集和播报,以此促使学生了解“两会”的热点问题,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生活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时事新闻

在日常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穿插时事新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分析现实问题,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热点问题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为此,教師应该多关注时事,将时事政治的分析融入教学中,有效利用社会热点,增加高中政治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政治素养,从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了解现阶段党和国家的大事,对复杂的社会形成初步认知,增强辩证思考的能力。

高中政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该重视时事政治和教材内容的结合,发挥时政在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政治课的党史教育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党的百年历史,让学生体会这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有多么不容易,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三、形象化分析时事政治

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不仅需要自由的社会环境的支持,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前会进行备课并制作幻灯片,为了清晰地解释一些枯燥的政治概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一些热点新闻,发展与时政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以此让学生多多关注时政,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教师要制定好教学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帮助、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时事政治,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

例如,在教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包括哪些方面。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发学生对人民的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思考,并提出问题:①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②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③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最后,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提问探究的方式,教师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意识奠定基础。

四、组织时事专题汇报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主题资料,用专题汇报的方式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政治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国内外大事件进行信息收集,并且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信息收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政治意识,也对课本上的政治知识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把东京奥运会作为时事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体育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全世界的运动健儿在奥运会的大平台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不断突破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各国运动员互相学习,不断进步,如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纷纷向我们学习乒乓球、跳水技巧,而我们则向他们学习田径、拳击方面的技巧,这就是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学生会感到政治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五、 融入生活中的时事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理论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为了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治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例如,以《经济生活》这本书为例,虽然《经济生活》中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但是它们相对于快速变化的社会来说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将所学的经济知识和具体的时代发展现状结合在一起,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以经济结构改革的相关知识为例,书本上涉及的经济结构改革知识内容不够全面,并且有一部分过时的内容。对此,教师需要收集一些和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改革内容,不仅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关注生态的建设和发展,展现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除此之外,经济结构不仅能和新的发展理念结合在一起,还能和供给、消费、精准扶贫等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将这些时政和课本知识相联系,教师能够开阔学生的政治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从而促使学生学好相关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养。

总之,将时事政治渗透到高中政治课程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激发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分析,加深对政治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以此更好地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静.探索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运用时事政治进行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8):59-60.

[2]武红霞.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乔晋伟.渗透时事政治,提升政治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7):59-60.

上一篇:教学情况总结范文下一篇:妇产科麻醉管理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