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识论文范文

2024-03-22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背景下,政治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是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探究的意识薄弱。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然后提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意识原因对策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就是要改变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是问题意识淡薄一直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具体的政治教学实践分析了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

虽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但是大多数高中还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教学也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将大量的知识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根本就不会思考和质疑,更不用说提出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取得高分,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高分低能。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认为思想政治课程不需要理解和讨论,学生只要把教师讲过的重点知识背下来就可以了。所以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不但没有给出积极正确的解答和评价,反而会批评学生在做一些无用功。这样的课堂氛围,不仅打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

3.学生缺乏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可能存在很多的疑惑,但是由于缺乏自信,不敢提出质疑,所以就错过了探究的机会。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教师讲的和书本上说的就是正确的,不敢打破权威,心中有疑惑也不敢提出来。除了学生不自信以外,这主要还是因为课堂的氛围不够开放和活跃,导致学生有话不敢说,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的更不敢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有一个学术自由争辩的氛围。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对策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主动地思考和探究,真正發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比如在讲民主选举这一内容的时候,对于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优缺点,教师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这个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的情境,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对于其中的优点和缺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给予积极的评价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内容的探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解答,对学生自身的见解给予积极的评价,认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的机会,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有问题却不敢说,一方面是学生自身不自信,另一方面是没有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教师至上、书本至上的观念,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在这样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除了教师要转变态度之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定期举行一些辩论赛,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通过这样的辩论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责任编辑柳紫)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生活化角度为切入点,契合了大学生的接受规律,消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并通过通俗易懂的阐释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在现实境遇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的现象,背弃生活真实历史,脱离生活实际需求,消解生活未来愿景。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性,有效回应社会生活重大问题,增强对大学生的说服力;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内容现实性,增强教育过程的鲜活生动,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潜隐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性,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实现,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将高校意识形态与具体生活有效切合,增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的指导力。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09

高校意識形态教育生活化是指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大学生生活中的事实、经验和载体等形式,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方式传递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遵循了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有效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在传递过程中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直接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要坚持理论创新,实现理论的彻底,增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把教育目的潜隐到生活素材当中,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落细、落实、落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必然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了大学生接受价值观念的规律,有效解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抵触之情,通俗易懂的阐释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要旨,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接受和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大学生接受规律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注意把握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阶段、价值观念生成的关键时期”[2],遵循价值观念形成的特定规律有序展开。大学生接受高校意识形态主要受到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的制约,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接受规律有着内在契合。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认知规律是指认知的一般过程是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从人的感觉、直觉认识事物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抽象认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度凝练的高校意识形态,通过具体直观的现实生活内容进行阐释,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的认知。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规律相契合。双向互动规律是指多方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实现信息的交互,进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以大学生共同生活为基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认知共同体,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动大学生自觉的融入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当中。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定向接受规律相契合。定向接受规律是指人们偏向于接受与自身经验和感知相近的事物和观念,而对于与自身经验和感知偏差较大的事物和观念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依托于大学生经验感知来源的日常生活当中,“适应青年的特点和需要,抓住青年关注的问题”[3],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既有经验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熟悉度,深化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接受和认知。

2.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消解大学生抵触情绪

高校意识形态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概括,是对社会历史事实中形成观念的形而上的表达,对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高校意识形态就显得内容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假”而“空”,与自身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有效的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假”是指高校意识形态自身与大学生生活的脱节,只是在理论的范围内兜圈子,碰到真实的生活就退避三舍,避而不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真实的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衔接,用现实的鲜活的生活事实传递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积极回应大学生时刻关注的社会时事和社会问题,增进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认知认同,不断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之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真信真懂。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空”是指高度抽象的理论在指导实践时没有实现有效的转化,以理论解释理论,在文字游戏中乐此不疲。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就是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现实的具体生活进行转化和表达,运用大量的生活素材丰富理论的解读,填补高校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困惑解读乏力的现状,有效解决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感之情,并使大学生能够真正运用高校意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推动理论阐释通俗化

高校意识形态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对于非研究人员而言有些“高”而“大”,特别是对于思想活跃而抽象化思考缺乏的大学生而言,对理论化意识形态接受起来较为困难。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将“高”而“大”的理论通过生活的事实通俗易懂的进行阐释,使大学生能够简单明了的通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接地”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就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一种愿景,但却没有有效的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的远大目标与现实生活结合,将长远目标与大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目标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时刻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的密切相关,积极将个人现实目标与社会总目标相结合。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亲民”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主要表现为其关注的主要是宏观层面,紧跟国家的发展形势,“及时把党的创新思想和理论对学生进行宣讲,注重服务国家发展这一‘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缺少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了解和关怀,忽视了服务学生个人发展这一‘小’” [4]。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的“大”内容与大学生“小”的具体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关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在自身生活当中的功能,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境遇

经过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保持了良好平稳态势,为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 [5]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的信息迅速传播,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困境和挑战。

1.高校意识形态被虚无化背弃生活历史

现实生活历史是高校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其内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价值追求是经过社会事实检验的,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卓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现被逐渐的虚无化趋势,突出的体现在对社会生活历史的否定和批判,集中表现为泛娱乐化、求证化和片面化等方面,不断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泛娱乐化。主要是指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被有意的曲解和误解,通过调侃和戏说的方式传递出令人误解的观念。其次,高校意识形态被求证化。所谓求证化是指一些自称专家的人用所谓的科学手段论证历史人物事迹的虚假,这些求证出于不同的目的,不顾具体的历史背景,歪曲事实,得出一些迷惑大众的结论,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历史依据。最后,高校意识形态被片面化。所谓片面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在现实中被以偏概全,用部分理论代替整个体系,用少数社会现象掩盖整个社会事实。集中表现为抓住理论的薄弱环节大加批判进而否定理论的整体,将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和本质相混淆,用日常经验去替代理论观点等方面,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现象等同于其本质,根本上是要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合法性。

2.高校意识形态被知识化脱离生活需求

现实生活需求是高校意识形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为高校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营养。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知识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教程化和认知化,剥离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活基础,只剩下了形而上的知识空壳。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所谓工具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度强调其功能和目的,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单纯的作为控制大学生意识的手段,忽视了大学生的主體性,把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过程变成了单纯的知识学习,导致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在场。大学生表面上虽然参与其中,却只是被作为文字输入和服从指令的机器。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教程化。所谓教程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被作为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如自然科学那样进行课程学习,似乎只要大学生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就可以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完全忽视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忽略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脱离了生活之水,成了无本之木。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认知化。所谓认知化就是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了一种认知性的教育过程,成为了一种纯知识的了解、熟知和记忆。完全脱离高校意识形态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远离大学生实际生活。主要体现在教育结果检验的知识竞赛和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脱离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3.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消解生活愿景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进行偏见化的报道,用柔性的方式扭曲高校意识形态,瓦解党统治的合法性,否定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从而消解大学生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在现实中,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提出的政治极权论、经济崩溃论和文明冲突论。首先,政治极权论消解大学生对党的信念,打击大学生政治生活积极性。新时期,政治极权论的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国人权、政治民主、民意自由表达以及执法等方面,通过社会中一些个别现象来否定和抹黑中国的整个政治生态,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传播一些虚假言论,瓦解大学生对党统治信心。其次,经济崩溃论的观点是通过否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瓦解高校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消解大学生对经济生活发展的信心。经济崩溃论大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出现,如经济危机、产业升级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出现,根本上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国家“焦虑自身国际影响力的下降,忧惧自身中心地位和既得利益受到来自中国的所谓‘威胁和挑战’”。[6]最后,文明冲突论提出实质是西方势力极力阻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的论调。当代,文化威胁论源于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其将文明冲突表述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观点根本上是要削减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打击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消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基因的认同,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

三、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要求

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活化,增强教育结果实效,这就需要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的彻底性,有效阐释社会生活现实重大问题。聚焦现实内容,与现实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将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潜隐到生活事实当中,通过具体生活事实传递出培育目的,增强对大学生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增强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指导力。通过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日常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增强培育的实效性。

1.实现理论彻底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根本前提

只有实现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指导,而理论的“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7]。而只有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才能够对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做出科学的解释,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理论彻底性就是要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和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首先,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方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交织愈加隐蔽,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有效释读社会生活现象的实质所指,科学阐释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社会生活现象,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一些西方势力的别有用心,在看到我国社会在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能够认识到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增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其次,坚持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理论最终是要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要积极围绕大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展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和建构理论体系,使理论成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服务,使大学生成为运用理论成果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最后,坚持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高校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和成果。任何理论都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理论只有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检验和创新才能永葆生机。高校意识形态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必然要时刻紧跟大学生生活发展动向,不断满足其变化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2.聚焦现实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内在诉求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聚焦现实内容,将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内容与自身生活内在契合。高校意识形态在教育过程中聚焦现实内容主要表现为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和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空间的快速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内容情景的可创设空间较大,可以有效借助当前多媒体技术,将现实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视觉化、情景化、形象化的方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呈现出来,设计出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场景和事情的真实发展过程,通过情景创设的现实性使大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的感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真理性和实用性,极大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就是将大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运用到教育活动当中,使大学生能够对教育内容感同身受,自觉地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时刻关注大学生身边的生活,及时掌握鲜活素材,并与教育内容有机融为一体,使大学生能够在思考生活同时增进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内化为指导自身生活行为的意识。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所谓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表达方式上注重生活化的表达逻辑和表达语言,避免“进行纯粹思辨和推导演绎,使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之间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8],通过启发、感染和引导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逐渐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大学生在不自觉中升华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理解。

3.潜隐教育目的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持久动力

潜隐教育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非强制性和非预期性,潜移默化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渗透在生活事实中,融入到社会生活过程中,潜隐在一定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不自觉的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持久展开以及教育结果实效持久。首先,目的潜隐于生活案例。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案例都适合用于推动教育活动,必须要筛选甄别。筛选的案例既是大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够有效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传递出来。同时,将目的潜隐于生活素材还需要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去认识生活案例,暗示某些结论,将生活案例与高校意识形态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其次,目的潜隐于生活过程。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大学生生活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新闻、社会热点、国际事件等,及时解读其中的内在蕴含和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使其真正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还要关注大学生虚拟空间,如视频、娱乐节目、电子阅读、游戏等方面,让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生活过程中无形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最后,目的潜隐于生活载体。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主要包括传媒载体、电影、歌曲、论坛、聊天软件等,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这些生活载体就是要通过多样形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传递出来,使大学生在接触这些生活载体过程中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大学生喜爱的电影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制作蕴含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流行歌曲,在论坛或是聊天软件中传递公益广告,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悄然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在大学生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于无形中接受。

4.推动实践自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逻辑归属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最终是要通过大学生的具体实践展现出来,推动大学生的实践自觉必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归属。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就是要求教育活动要做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合必然性,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的实践自觉。首先,教育活动要合规律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规律性就是要符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根据规律有序的设计教育活动,激活大学生实践的内在动力。实践活动生活化规律就是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理论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有效的释读社会现象,解决自身的实际生活问题。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就是要根据大学生阅读信息的特点设计简短、形象、有趣的视屏、信息和图片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兴趣,以此为基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出来。其次,教育活动要合目的性。合目的性就是要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其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就要求首先要切实把握住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调动大学生的情感情绪,激发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实现大学生的个人生活目标与成长目标相结合,个人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以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结合,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高校意识形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最后,教育活动要合必然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必然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时刻与大学生的成长趋势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结合。教育活动只有切实符合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才能有效的调动大学生内在动力,自觉地接受教育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2] 樊泓池,王贵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四维进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3.

[3] 徐辉,刘建军.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85.

[4] 王永友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6(1):70.

[5] 黄蓉生.意识·能力·机制·平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要义[N].光明日报,2016-05-15.

[6] 梁玉春.“中国崩溃论”:西方的意识形态武器[J].红旗文稿, 2015(12):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8] 白顯良.在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130.

[责任编辑:张俊华]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3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又坐在一起,共同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大讨论活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人无规矩则废,家无规矩则殆,党无规矩则乱。《党章》第三十七条明文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作为组工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要严守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守好规矩,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名组工干部应尽的政治本分。

一、守纪律、讲规矩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党纪党规相继出台,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成为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围绕“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严明党的纪律,首要是严明政治纪律”、“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创新党内法规制度,把各项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使

1 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等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要求各级党组织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

二、 守纪律、讲规矩是一位合格组工干部的先决条件。组织部负责全县干部队伍管理、基层党建和党员监管发展,全体组工干部要切实增强讲规矩、守纪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上走在前头。要按照讲规矩、守纪律的要求,带头强化纪律意识,做到敬畏规矩、熟悉纪律、恪守规矩。要自觉坚定地把守纪律、讲规矩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履职尽责过程中,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体现在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每一个细节,使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守纪律、讲规矩,关键是抓落实、作表率。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习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只有全体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作表率,守纪律、讲规矩才能蔚然成风。我们组工干部要带头加强对纪律和规矩的学习,在明纪律、懂规矩上走在普通干部群众之前;带头将纪律、规矩落实到行动中,在守纪律、讲规矩上行在普通干部群众之先;带头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敢于向违反纪律、规矩的人和事亮剑,在树纪律、护规矩上做在普通干部群众之上。组工干部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要始终把实践作为唯一的标尺,既要把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落实到心有所

2 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上,又要把守纪律、讲规矩的目的落实到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自觉把人民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在守纪律、讲规矩的框架和背景下扎实工作、主动作为,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真正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适应新常态,争创新业绩,实现新作为。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4篇

1 培养责任意识的依据和意义

(1) 从社会角度看, 2 1世纪的中国, 生产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发现道德冷漠、诚信失落, 责任丧失等不良风气日渐危机人们的生存与和谐发展。这样的社会环境必将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在我们的教育中没有对其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必将腐蚀青少年的心智。尤其是眼下功利主义风气在社会上愈演愈烈, 波及家庭和学校,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成为一些青少年的“座右铭”, 最终将导致更多的不负责任的事件发生, 甚至违法犯罪, 殃及社会发展。

(2) 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看, 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 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履行义务首先须要具备责任意识。当下, 青少年的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 但是, 权利和义务的天平却不能保持平衡, 社会上“想多享受权利, 少履行义务甚至不履行义务”的大有人在, 这样的现实需要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 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 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 从学校教育看, 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可以分为智育、体育和德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智育都是学校的发展之本, 学校对智育的重视无可指责, 但是这种重视往往导致厚此薄彼, 德育和体育只是成为学校的点缀。如今, 德育已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 但德育是否得法, 德育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 学校德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当属责任意识的培养。须知, 教育终归是为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政治教学应首当其冲地成为责任意识培养的重地。

(4) 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的角度看, 前面的三个角度都是“利他”的角度, 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利己”的角度。但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要求个人价值需要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个人价值需要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 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 个人利益是整体利益的“流”。个人价值的实现, 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 在于主动承担责任, 具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公民只有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才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每次承担责任都是一次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2 培养责任意识的途径

2.1 以“讲新闻”为突破口培养责任意识

在论及责任意识培养方法前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意识, 是指思考和解决问题时, 不完全从个人角度考虑, 而是把自己和他人, 包括个人所处的环境都看作与自我息息相关, 意识到自我对他人的责任, 从内心深处驱使自己负责任的意识。具体到责任公民, 除了关心自己享有的权利, 也要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鉴于此, 笔者在政治教学中以讲新闻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新闻, 关乎国内国际, 社会生活各种新鲜事件的发生, 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进程。学生讲新闻, 首先要关注民生, 关注社会, 关注国家发展, 关注世界形势, 先有对他人、对社会的了解, 进而才谈得上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从实践上看, 笔者曾执教高中政治教学, 在课堂之初的几分钟时间里设置学生讲新闻的活动,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从很多学生的新闻讲述中发现他们很少关注时事, 关注生活, 似乎国内国际等重大事件以及社会生活都与自己无关, 从他们身上我感觉到了责任意识的欠缺, 所以, 无论课时如何紧张, 我都坚持利用时间进行讲新闻活动, 并且对学生的讲述及时点评交流看法。渐渐地, 学生们讲新闻的水平越来越高, 不仅讲清事件本身, 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两会召开期间, 学生们都不约而同谈两会, 而对民生问题谈的尤为多, 学生们的思想也与时俱进, “低碳生活”这样的新概念已经深入学生的心中, 并有学生在班级中倡导同学们加入“低碳族”, 为我们的环保尽一份力;在云南广西等地发生重大旱灾之时, 远在西北的学生们也密切关注着灾区人民的生活, 连续几天学生们都在议论着要如何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过;在福建南平市发生的残杀小学生的事件披露之时, 我的学生们在上课前到笔者办公室与我讨论交流对此事件的看法, 并且在讲新闻时谈到如何防范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我想这些就是学生责任意识的体现。虽然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似乎被“耽误”了, 但从长远来看, 责任意识地培养将于国家于民族有利。

2.2 加强回馈教育

前文中我们提及到人生价值的实现, 是在社会提供条件的基础之上, 通过自身努力得以实现。实际上, 一个人只有出于对社会的责任, 并履行社会责任, 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其价值。在我们的政治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高度的回馈责任感。回馈家庭、回馈社会、回馈国家。从对家庭负责开始, 进而帮助他们超越个人和家庭利益, 进而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2.3 激发榜样力量

榜样是指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或事。学生的榜样主要来自家长、教师、大众传媒、学校环境等。在教学中, 我们在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中要有意识地选取那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伟人或名人作为事例, 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对学生进行点拨, 加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教师, 我们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的言行举止等各方面表现, 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敬业精神, 对从事的教育工作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对学生产生实际影响。另外, 同龄人具有相似的成长阅历和心理, 同龄人更真实、更亲切, 因此容易引起共鸣, 容易使榜样的力量得到更好的发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有高度责任感的典型, 以使其他学生仿效, 力求在教学过程中, 在班级和学校中扬正气, 促和谐, 促发展。

总之, 当今社会, 加强公民责任建设, 是保证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 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需要。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在政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要:公民责任意识的淡漠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政治教学应首当其冲地成为责任意识的培养重地, 本课题旨在探讨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的依据和意义, 以及培养责任意识的途径。

政治意识论文范文第5篇

1 创新教师教学思维, 丰富课堂形式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求教师突破原有教学思维的局限, 抛弃那种初中政治课是附属科目, 可有可无的教学思想, 改变过往照本宣科走过场的讲课形式, 把创新性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具体的教学创新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1 引入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场景, 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理解教材, 达到教学目的。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是“新学校, 新同学, 创建新集体”, 在授课时笔者没有古板地向学生灌输热爱班级, 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的观念, 而是巧妙设置了游戏场景, 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动脑筋, 发展思维。基于孩子们刚刚进入初中阶段学习, 对学校和同伴都比较陌生的情况, 笔者上课之初就向同学们宣布:“今天的课堂要做一个小游戏, 大家分为四个组各个成员都要在组内介绍自己, 竞选组长, 让组长带领大家设计自己的组徽和组歌, 最后每个组都要轮流上讲台展示自己组的风采, 喊出获胜口号, 我们看看哪个组最团结, 做得最出色!”孩子们一听说可以玩游戏, 还要相互竞争, 都来了兴致。不仅争着竞选组长, 还绞尽脑汁设计组徽组歌, 不少内向的学生受到团队热烈工作氛围的影响, 也纷纷出谋划策, 和新同学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在展示风采时, 各个组都非常团结亮出了自己的风采, 不少孩子的创意被组员和组长采纳, 集体认同感和集体自豪感大大增强了, 比枯燥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1.2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现代教学设备是科学的结晶, 本身就是研发者创新思维的成果, 教师只有充分使用这些设备, 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创新效果。初中政治课贴近生活, 以学生情操陶冶为目标, 这为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提供了便利。以七年级下册中“做意志坚强的人”一课为例, 笔者在上课时首先给同学们播放了《铿锵玫瑰》这首歌曲, 琅琅上口的节奏和掷地有声的演唱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了配合歌曲内容, 笔者又给学生播放了女足比赛的录像以及本次奥运会上各国选手艰苦拼搏的场景, 让学生领悟到坚强不是在课堂上随便说说, 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去。受到音乐和录像的激发, 在课堂中不少孩子主动举手告诉老师同学自己做过最坚强的一件事情, 内容几乎遍及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自己在球场上争夺胜利;面对较低的学习成绩不气馁;爬山的时候非常累可还是坚持到底等等。通过实例的分享大大拓宽了学生对坚强的理解, 有学生提议在班级内部搞一个励志歌曲比赛, 在得响应的学生非常热烈, 可以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思路的拓展是很有益处的。

2 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 扩宽课堂内涵

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 扩宽课堂内涵,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另一个主要措施。初中政治课主要以情感教学内容为主,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融入生活, 但是这并不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就不需要理性的思考, 相反, 思考是很重要的, 尤其当这种思考结合了学生学习生活积累, 并且提出自己的主张时, 显得更有创新价值。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 可以采用以下提问技巧。

2.1 模7糊提问

所谓模糊提问就是指教师在问题答案存在一定分歧的前提下, 采用模糊的, 笼统的提问方式向学生发问, 引导学生开拓思维, 设想不同情景并做出不同的回答。例如在“师友结伴行”一课中, 笔者故意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觉得男生好还是女生好?问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答案的维度五花八门, 自然而然答案也就多种多样了。有的孩子回答男生身体壮, 男生好。有的孩子回答女生学习认真, 女生好。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 笔者请学生归纳出男生好和女生好的种种理由, 到最后大家得出了结论:男生女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要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互相团结!

2.2 发散提问

发散性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拘泥于一个标准答案的满足, 引导学生从答案中迁移发散到其他领域, 达到“回答一个问题, 有多重收获”的目的。针对当前学生对网络接触较多的特点, 笔者在课堂上故意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告诉我, ‘人肉搜索’是什么意思?”熟悉网络术语的学生纷纷站起来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进一步又问:大家有没有试过人肉搜索呢?多数同学都回答参与过。笔者再问学生, 你们觉得人肉搜索好还是不好?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回答。有的学生从相互尊重的角度回答, 有的学生才个人隐私的角度回答, 也有些学生从诽谤的角度作出回应, 充分体现出了角度视角的多样性和发散性。在课堂讨论快要结束的时候, 笔者让学生课后为讨论做出总结, 以文字形式交上。在上交的总结中, 大部分学生都无一例外地意识到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部分学生还从法律角度征援一些没有学过的法律条款并加以思索形成汇报, 实在是出乎笔者的意料。同时, 笔者还了解到, 学生会还为这个专题发起了一个维护互联网中的个人权利的签名倡议活动, 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由此也可见发散提问对孩子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2.3 让学生自行提问

反客为主, 让学生充当提问的主体, 考验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办法。2008年、2009年都是体育年, 学生对奥运会和全运会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而在“走向自立”一课里面, 笔者特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员, 搜集运动员的相关资料, 根据运动员的成长经历提出细节性问题。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换位采访。通过采访与被采访, 不少孩子都感觉到了与运动员的差距, 从生活的各方面可以逐渐拜托依赖, 向心目中的运动员靠拢!

笔者相信, 只要创新教师教学思维, 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 扩宽课堂内涵, 就能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从而达到提升素质、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

摘要: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同时涉及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变革。本文结合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提出两大培养途径:创新教师教学思维, 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 扩宽课堂内涵。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罗亚丽.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J].科教文汇, 2009.

[2] 王鹏万.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关注学生生活[J].中国农村教育, 2009.

[3] 周泽福.小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技巧[J].教育·科研, 2009.

上一篇:真理伦理论文下一篇:照明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