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2023-10-02

意识形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是及时传达,全面部署。我局及时召开班子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制定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及全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要求各二层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意识。

二是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坚持问题导向,逐项对照中央《实施办法》和自治区《实施细则》要求,认真从组织领导、体制机制、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进行了一次意识形态工作自检自查。按照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原则,对全局各类意识形态阵地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地清查,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做到可管可控。

三是传递上情,宣传政策。近两年,我局中心组先后5次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来宾市及县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件,专题研究开展全局意识形态工作。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2次,专题学习贯彻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要求做好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组织丰富多样的正面舆论宣传,开展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严防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四是制订方案,落实责任。我们根据自治区、来宾市及县委的文件精神,及时制订了《象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梁伦伟同志具体分管意识形态工作;安排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按照县委的要求,兼职网络评论员,适时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引导。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宣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和引导管理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新形势下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满足干部职工文化需求的工作有待加强;四是对外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党组工作报告、纪律检查、干部考核,以及平安建设考核当中去。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成就的展示宣传,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先进单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意识形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意识形态培训心得体会

领导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解决了意识形态的问题,就为解决工作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目的、没有指导思想,我们的工作就不能干好”。总书记之所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说得大一点,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说的小一点,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要想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首要解决的就是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

20年前,曾拥有19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为何一夜之间垮台、消亡?这个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但不得不承认,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当时苏联国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出了问题。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重的。当前,我们的党内,也有一小部分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却迷信鬼神、气功大师,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社会正处于意识形态活跃、矛盾复杂期,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我们的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其次,我们必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建设。全党同志特别是做思想宣传工作的同志,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善于研究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学习。最后,我们必须要强化舆论引导。要借助各种传播媒体,及时有效传达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引导人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意识形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目标责任

1、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2、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纳入干部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领导班子组织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

3、坚持常态化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各支部每季度至少向天祝县教育局党委书面报告1次、每半年(每年5月底前、11月底前)总结上报半年意识形态工作。

4、辅导站各支部部要积极配合党总支以及上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以上率下,层层压实目标责任,传导工作压力。要实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考核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

5、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把手”亲自抓本辅导站互联网管理使用,重视校园网络,教师的“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建设和管理,设立专职网络监督员和网络举报员,管住网络,抓好学校内局域网党建工作全面覆盖,推进网络监管队伍建设。

6、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按规定接受采访,防止发生舆情事件。重视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对错误思潮、错误观念和言论,敢抓敢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责任书

二、责任追究

意识形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共青团组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团员建设,提高团员素质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更好地完成党赋予共青团的历史使命和重任的需要。按照团县委文件精神,在全校广大共青团员中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及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五大和团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财税塑先锋”为主题,切实增强广大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推动团组织建设;二是坚持理论学习贯穿始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三是坚持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体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四是坚持充分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五是坚持充分尊重团员创造性;六是坚持区别情况,提倡灵活性,多样化;七是坚持以点带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目标任务:一是增强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构筑广大团员的精神支柱,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保障和维护团员的基本权利,明确团员的各项义务,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组织意识;引导团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二是活跃工作。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团的工作水平。以增进团员青年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为目标,不断增强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着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推动各项任务深化落实,努力构建有效服务青年、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工作体系。

二、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

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时间从××年月底开始到××年月上旬基本结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时间月底至月初。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宣传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团员队伍和团支部建设的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阶段,时间月初至月中下旬。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理论知团情”主题学习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和以团章为主要内容的团史团情教育,广泛开展“新时代新风采”团员标准大讨论活动,确保每一名团员至少上一次团课、学一遍团章、读一本学习辅导材料,写一篇心得体会、参加一次讨论、过一次民主生活。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时间月中下旬至月上旬。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好长效机制的建立,巩固教育活动的成果,让团员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三、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计划:

阶段完成时限主要活动事项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月底至月初月日成立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月日召开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月日传达、学习市财政局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文件

月日制定本单位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计划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月初至月中下旬月初至月中下旬⒈组织一次团课学习

⒉学习党章、团章;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文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团十五大精神、温州市委九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

⒊以“新时代新风采”为主要内容,组织讨论活动

⒋听专家讲座

⒌观看先进人物事迹

⒍召开主题生活会,团员撰写总结,民主评议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月中下旬至月上旬月中下旬至月上旬⒈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红色之旅”;重温入团誓词

⒉进行一次为团支部建言活动

⒊帮扶一名困难青少年

四、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学习方案

为认真做好集中学习教育工作,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制定如下学习方案:

⒈学习方法

学习以团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期间要组织团员结合学习内容对当前团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团员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通过邀请党支部书记作形势报告、举办辅导班、领读原文、演讲、

知识竞赛、观看电教片、主题团日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团员学习的自觉性。团员个人的自学贯穿整个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⒉时间安排

月日月日。分为宣传动员、学习教育、总结提高三个环节。

⒊学习主要内容

()重点学习党章、团章;()学习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文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学习团十五大精神、温州市委九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胡锦涛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报告会上的专题报告。

⒋具体要求

()团支部要认真组织好学习和交流,确保人员、内容、效果落实。集中学习一般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时间不少于个学时。切实做到“六有五落实”,即:有学习计划、有学习资料、有学习记录、有学习考勤、有学习心得、有学习园地,组织领导落实、学习时间落实、必学内容落实、检查考核落实、参学人员落实。

()团员要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工作、作风实际,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个团员都要记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体会。查找自身差距,剖析思想根源,搞好自我总结,明确努力方向,形成个人总结分析材料。对心得体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专门进行检查。

意识形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落实呢,笔者以为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不计得失,乐于奉献,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真学习理论,提升工作能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

一是转变自身学习观念。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新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思想补"钙",从转变学习观念,全方位增强自身知识出发,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作为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根本手段和生活常态,养成勤学、好学的习惯,不断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努力使自身理论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需要,切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 "总开关"。

二是时刻注重党性锻炼。践行好党的根本宗旨,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在作风建设上狠下功夫,自觉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解放思想,随时提高个人素质,创新开创工作。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从办公室中走出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深入群众和委员,多接触地气,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带着感情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工作方法和措施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要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其他党员的监督之下,勇敢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性对自己照镜子,对缺点错误立说立改,以新视角自省,睹视自己的现状,树立起敢于正视自己、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

三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古诗云: "纸上学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缺乏实践的东西是拿得来,留不住,更用不了的。要坚持学用结合,用实践来推动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学习中掌握新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新才干,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社会治理、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根据履职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紧事要事及时做,可预见、能想到的事超前做,不搞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事情。要遇事多冷静思考,多换位思考。与同事多沟通、多交流,克服急躁情绪。求大同、存小异,形成整体合力,为涪城美好明天、为政协事业发展尽到绵薄之力。

四是勤于实践履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天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每时每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饱含真情,满腔热情,牢记"为人民服务",作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要坚持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多干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当好潜艇更加深入到基层,不做蜻蜓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犹如蜗牛广泛接触群众,为他们多做力所能及的实事。要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和升华了的党性修养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自己是否学会、学懂,党性修养是否得到升华。

意识形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生活化角度为切入点,契合了大学生的接受规律,消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并通过通俗易懂的阐释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在现实境遇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的现象,背弃生活真实历史,脱离生活实际需求,消解生活未来愿景。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性,有效回应社会生活重大问题,增强对大学生的说服力;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内容现实性,增强教育过程的鲜活生动,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潜隐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性,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实现,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将高校意识形态与具体生活有效切合,增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实践的指导力。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09

高校意識形态教育生活化是指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大学生生活中的事实、经验和载体等形式,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方式传递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遵循了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有效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在传递过程中被虚无化、知识化和偏见化,直接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要坚持理论创新,实现理论的彻底,增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把教育目的潜隐到生活素材当中,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落细、落实、落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必然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了大学生接受价值观念的规律,有效解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抵触之情,通俗易懂的阐释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要旨,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接受和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契合大学生接受规律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注意把握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阶段、价值观念生成的关键时期”[2],遵循价值观念形成的特定规律有序展开。大学生接受高校意识形态主要受到认知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和定向接受规律的制约,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接受规律有着内在契合。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认知规律是指认知的一般过程是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从人的感觉、直觉认识事物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抽象认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度凝练的高校意识形态,通过具体直观的现实生活内容进行阐释,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的认知。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规律相契合。双向互动规律是指多方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实现信息的交互,进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以大学生共同生活为基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认知共同体,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动大学生自觉的融入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当中。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的定向接受规律相契合。定向接受规律是指人们偏向于接受与自身经验和感知相近的事物和观念,而对于与自身经验和感知偏差较大的事物和观念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依托于大学生经验感知来源的日常生活当中,“适应青年的特点和需要,抓住青年关注的问题”[3],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既有经验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熟悉度,深化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接受和认知。

2.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消解大学生抵触情绪

高校意识形态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概括,是对社会历史事实中形成观念的形而上的表达,对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高校意识形态就显得内容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假”而“空”,与自身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有效的解决“假”而“空”的问题,化解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之情。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假”是指高校意识形态自身与大学生生活的脱节,只是在理论的范围内兜圈子,碰到真实的生活就退避三舍,避而不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打假”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真实的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衔接,用现实的鲜活的生活事实传递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积极回应大学生时刻关注的社会时事和社会问题,增进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认知认同,不断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之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真信真懂。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功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空”是指高度抽象的理论在指导实践时没有实现有效的转化,以理论解释理论,在文字游戏中乐此不疲。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填空”就是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现实的具体生活进行转化和表达,运用大量的生活素材丰富理论的解读,填补高校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困惑解读乏力的现状,有效解决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感之情,并使大学生能够真正运用高校意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推动理论阐释通俗化

高校意识形态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对于非研究人员而言有些“高”而“大”,特别是对于思想活跃而抽象化思考缺乏的大学生而言,对理论化意识形态接受起来较为困难。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能够将“高”而“大”的理论通过生活的事实通俗易懂的进行阐释,使大学生能够简单明了的通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接地”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就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一种愿景,但却没有有效的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将高校意识形态的远大目标与现实生活结合,将长远目标与大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目标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时刻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的密切相关,积极将个人现实目标与社会总目标相结合。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亲民”功效。所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主要表现为其关注的主要是宏观层面,紧跟国家的发展形势,“及时把党的创新思想和理论对学生进行宣讲,注重服务国家发展这一‘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缺少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了解和关怀,忽视了服务学生个人发展这一‘小’” [4]。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的“大”内容与大学生“小”的具体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关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在自身生活当中的功能,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境遇

经过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保持了良好平稳态势,为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 [5]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的信息迅速传播,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困境和挑战。

1.高校意识形态被虚无化背弃生活历史

现实生活历史是高校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其内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价值追求是经过社会事实检验的,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卓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现被逐渐的虚无化趋势,突出的体现在对社会生活历史的否定和批判,集中表现为泛娱乐化、求证化和片面化等方面,不断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泛娱乐化。主要是指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内容被有意的曲解和误解,通过调侃和戏说的方式传递出令人误解的观念。其次,高校意识形态被求证化。所谓求证化是指一些自称专家的人用所谓的科学手段论证历史人物事迹的虚假,这些求证出于不同的目的,不顾具体的历史背景,歪曲事实,得出一些迷惑大众的结论,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历史依据。最后,高校意识形态被片面化。所谓片面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在现实中被以偏概全,用部分理论代替整个体系,用少数社会现象掩盖整个社会事实。集中表现为抓住理论的薄弱环节大加批判进而否定理论的整体,将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和本质相混淆,用日常经验去替代理论观点等方面,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现象等同于其本质,根本上是要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合法性。

2.高校意识形态被知识化脱离生活需求

现实生活需求是高校意识形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为高校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营养。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被知识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教程化和认知化,剥离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活基础,只剩下了形而上的知识空壳。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工具化。所谓工具化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度强调其功能和目的,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单纯的作为控制大学生意识的手段,忽视了大学生的主體性,把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过程变成了单纯的知识学习,导致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在场。大学生表面上虽然参与其中,却只是被作为文字输入和服从指令的机器。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教程化。所谓教程化就是高校意识形态被作为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如自然科学那样进行课程学习,似乎只要大学生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就可以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完全忽视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忽略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脱离了生活之水,成了无本之木。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认知化。所谓认知化就是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了一种认知性的教育过程,成为了一种纯知识的了解、熟知和记忆。完全脱离高校意识形态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远离大学生实际生活。主要体现在教育结果检验的知识竞赛和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脱离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3.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消解生活愿景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进行偏见化的报道,用柔性的方式扭曲高校意识形态,瓦解党统治的合法性,否定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从而消解大学生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在现实中,高校意识形态被偏见化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提出的政治极权论、经济崩溃论和文明冲突论。首先,政治极权论消解大学生对党的信念,打击大学生政治生活积极性。新时期,政治极权论的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国人权、政治民主、民意自由表达以及执法等方面,通过社会中一些个别现象来否定和抹黑中国的整个政治生态,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传播一些虚假言论,瓦解大学生对党统治信心。其次,经济崩溃论的观点是通过否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瓦解高校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消解大学生对经济生活发展的信心。经济崩溃论大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出现,如经济危机、产业升级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出现,根本上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国家“焦虑自身国际影响力的下降,忧惧自身中心地位和既得利益受到来自中国的所谓‘威胁和挑战’”。[6]最后,文明冲突论提出实质是西方势力极力阻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的论调。当代,文化威胁论源于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其将文明冲突表述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观点根本上是要削减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打击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消除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基因的认同,从而否定高校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

三、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要求

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活化,增强教育结果实效,这就需要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理论的彻底性,有效阐释社会生活现实重大问题。聚焦现实内容,与现实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将高校意识形态目的潜隐到生活事实当中,通过具体生活事实传递出培育目的,增强对大学生的渗透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自觉性,增强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指导力。通过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日常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增强培育的实效性。

1.实现理论彻底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根本前提

只有实现意识形态理论彻底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指导,而理论的“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7]。而只有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才能够对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做出科学的解释,为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理论彻底性就是要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和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首先,坚持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实质的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方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交织愈加隐蔽,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有效释读社会生活现象的实质所指,科学阐释社会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利益,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社会生活现象,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一些西方势力的别有用心,在看到我国社会在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能够认识到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增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其次,坚持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人民性。理论最终是要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要积极围绕大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展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和建构理论体系,使理论成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服务,使大学生成为运用理论成果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最后,坚持紧跟生活变化的发展性。高校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和成果。任何理论都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理论只有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检验和创新才能永葆生机。高校意识形态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必然要时刻紧跟大学生生活发展动向,不断满足其变化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为大学生现实生活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2.聚焦现实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内在诉求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聚焦现实内容,将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内容与自身生活内在契合。高校意识形态在教育过程中聚焦现实内容主要表现为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和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首先,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情景创设的现实性。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空间的快速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内容情景的可创设空间较大,可以有效借助当前多媒体技术,将现实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视觉化、情景化、形象化的方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呈现出来,设计出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场景和事情的真实发展过程,通过情景创设的现实性使大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的感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真理性和实用性,极大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内容素材的现实性就是将大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运用到教育活动当中,使大学生能够对教育内容感同身受,自觉地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时刻关注大学生身边的生活,及时掌握鲜活素材,并与教育内容有机融为一体,使大学生能够在思考生活同时增进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内化为指导自身生活行为的意识。最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所谓内容具体表达的现实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表达方式上注重生活化的表达逻辑和表达语言,避免“进行纯粹思辨和推导演绎,使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之间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8],通过启发、感染和引导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逐渐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大学生在不自觉中升华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理解。

3.潜隐教育目的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持久动力

潜隐教育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非强制性和非预期性,潜移默化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渗透在生活事实中,融入到社会生活过程中,潜隐在一定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不自觉的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持久展开以及教育结果实效持久。首先,目的潜隐于生活案例。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案例都适合用于推动教育活动,必须要筛选甄别。筛选的案例既是大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够有效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传递出来。同时,将目的潜隐于生活素材还需要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去认识生活案例,暗示某些结论,将生活案例与高校意识形态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其次,目的潜隐于生活过程。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大学生生活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新闻、社会热点、国际事件等,及时解读其中的内在蕴含和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使其真正感受到高校意识形态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还要关注大学生虚拟空间,如视频、娱乐节目、电子阅读、游戏等方面,让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生活过程中无形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最后,目的潜隐于生活载体。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主要包括传媒载体、电影、歌曲、论坛、聊天软件等,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于这些生活载体就是要通过多样形式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传递出来,使大学生在接触这些生活载体过程中内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大学生喜爱的电影传递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制作蕴含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流行歌曲,在论坛或是聊天软件中传递公益广告,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悄然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潜隐在大学生的生活载体中,使大学生于无形中接受。

4.推动实践自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逻辑归属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最终是要通过大学生的具体实践展现出来,推动大学生的实践自觉必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归属。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就是要求教育活动要做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合必然性,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的实践自觉。首先,教育活动要合规律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规律性就是要符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根据规律有序的设计教育活动,激活大学生实践的内在动力。实践活动生活化规律就是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理论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有效的释读社会现象,解决自身的实际生活问题。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化规律就是要根据大学生阅读信息的特点设计简短、形象、有趣的视屏、信息和图片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兴趣,以此为基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出来。其次,教育活动要合目的性。合目的性就是要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其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就要求首先要切实把握住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调动大学生的情感情绪,激发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实现大学生的个人生活目标与成长目标相结合,个人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以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结合,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高校意识形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最后,教育活动要合必然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活化的合必然性是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时刻与大学生的成长趋势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结合。教育活动只有切实符合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才能有效的调动大学生内在动力,自觉地接受教育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2] 樊泓池,王贵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四维进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3.

[3] 徐辉,刘建军.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85.

[4] 王永友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6(1):70.

[5] 黄蓉生.意识·能力·机制·平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要义[N].光明日报,2016-05-15.

[6] 梁玉春.“中国崩溃论”:西方的意识形态武器[J].红旗文稿, 2015(12):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8] 白顯良.在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2):130.

[责任编辑:张俊华]

上一篇:国庆旅游安全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意识形态半年总结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