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划分范文

2024-04-22

岗位职责划分范文第1篇

近期各栋主体已经封顶一段时间,砌体已基本到

26、27层左右,装修也已穿插入土建施工过程中,现场零零散散的事情较多,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并争取了大家共同意见,经项目部研究决定,现对栋号长、工长工作范围划分,责任到人,细化管理;明确分工如下:

栋号长:负责各项验收工作(如屋面验收,蓄水试验,沉箱蓄水试验、焦渣回填之前验收,土建与装修工作面移交,装修公共部位封板之前的验收,外架拆除之前验收等各节点验收工作等),屋面工程施工指导及管控(屋面做法、找坡、防水、保温、泛水、女儿墙节点、设备基础节点管控),地下室顶板垃圾清理、防水、保护层、回填土划分区域,施工统筹安排等,安全大检查成员之一,不定期对现场安全方面的问题做个检查,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汇报安全部,并及时协助配合整改,地下室垃圾清理。各工种协调工作(如各工种材料先后上运时间,塔吊先后使用顺序等),各工序组织班组长安排足额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施工完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年前的各个节点做出现场调整,对每天施工任务完成情况做个总结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每天下午16:30开办公室碰头会。

工长:负责砌体,二次结构、粉刷(打灰饼、粉刷时质量检查、管控),打凿、修补,每天对每层出现的质量问题做个统计并组织人员有次序的整改,窗框填塞,U型槽处理,止水坎偏位处理等检查跟踪到位,对精装修移交列出的一些问题安排人员维修整改到位,并跟踪到位,专项尺寸测量,外立面线条施工平整度、垂直度管控,,对质检部提出的问题,检查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整改,对屋面、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定时定点跟踪检查,每天早上在微信汇报当天施工作业的人数及施工状况。

栋号长、工长需协调事宜:各工长需对每天各个工序完成的情况做个汇报至栋号长处,栋号长需把各个验收存在的问题下发到工长处,组织安排人员及时整改。

中太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岗位职责划分范文第2篇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岗位职责划分范文第3篇

一、财会部门的内部职责划分

财会部门的设置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传统的财会部门重点偏向于会计部门, 这样才直接导致了不少人认定财会部门就是一个反映经营状况的部门。科学划分财会部门的内部职责, 合理的设置岗位, 可以提高企业财会部门的管理职责, 改进传统的财会部门。

将企业的财务部门按职能不同划分为:会计核算部门、财务预算部门、成本控制部门、资金管理部门、审计监督部门等等五个部门, 并且规划期相应职责。

(一) 会计核算部门的内部职责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会计核算部们是这个财会部门的基础, 财会的后续工作都是基于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展开的。会计核算部门需要根据我国财经有关的法律法规, 审核原始凭证和各种资料, 填写记账凭证, 登记会计账目等等。并且要向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方便其他部门可以顺利地开展工作。它不仅仅是在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 更多的是在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收集。

(二) 财务预算部门的内部职责

财务预算是一项用来估计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的指标。财务预算必须要全民综合的协调企业各个部门的关系, 是整个企业各个部门职能的统一, 它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目标。财务预算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系统科学, 能够让企业相关人员明确奋斗目标。通过财务预算, 企业可以建立评价自身财务状况的标准, 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且迅速的调整偏差, 使得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按财务预算的目标实行, 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 成本控制部门的内部职责

成本控制部门负责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耗费的控制, 成本控制部门不仅仅只是一个反映费用的部门, 更重要的是, 它关系到企业上下整个环节的费用消耗。因此, 成本控制部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员控制的部门”, 不仅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变动费用要控制, 对企业日常工作所消耗的固定费用也要进行控制。不仅仅要控制生产人员的费用, 也需要控制管理人员产生的费用。成本控制部门对企业成本的因素进行管理和调节, 保证企业的消耗控制在企业计划范围内。

(四) 资金管理部门的内部职责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资金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是否顺利。很多企业的营运飞机来自于资金管理不善。资金管理并不仅仅是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监督。更多的是要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和使用进行计划、控制、考核等。资金的集中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了一个连接环节, 有利于企业的财务预算的准确度, 又可以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标准。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部门的职能, 提高企业资金管理部门的统筹能力, 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 审计监督部门的内部职责

企业监督审计部门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内部监督, 促进企业的合法经营, 维护股东的权益, 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监督部门是企业财务的管理监督部门, 是独立于企业财务的存在。审计监督部门针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等进行监督管理, 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 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 监督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财会部门人员配备合理化设计

财会部门的人员配备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 结合企业业务实况、岗位实际需求来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情况部门人员要符合内部牵制, 一岗一人或者一岗多人, 最后设置财会部门主管, 统筹财会部门中各个部门的人员管理。

(一) 会计核算部门人员配备合理化设计

现阶段, 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早已经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方式, 因此, 企业在会计核算部门人员配备的时候, 可以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 设置基本会计核算人员以及电算化会计人员两个财会人员。基本会计人员应具备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 熟读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电算化会计人员则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以及电算化操作技能等。

(二) 财务预算部门人员配备合理化设计

财务预算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涉及到了财务数据的分析, 更是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状况来进行合理化分析, 因此预算部门需要设置预算资料收集人员以及财务预算管理人员。预算资料收集人员必须根据市场经济情况以及企业经营情况为预算管理人员进行财务预算分析提供资料。当然, 企业业务较小的企业的这个岗位可由一人担任。财务预算部门相关人员不仅仅需要基本的财务预算相关的财务技能, 还需要统筹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 成本控制部门人员配备合理化设计

成本控制部门人员设置和财务预算部门差不多, 需要一人或多人负责生产部门等其他部门的资料收集和成本核算控制的工作。因此, 成本控制部门人员不仅仅需要完善的成本管理、成本预算、成本核算等财务专业知识, 更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确保成本预算、管理以及核算工作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 更要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成本控制的目标。

(四) 资金管理部门人员配备合理化设计

在面对企业资金流动, 很多财会人员容易迷失, 资金管理部门建议设置两门人员, 一名负责资金预算等管理, 另一名则是针对性的进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具体的资金管理工作, 两个部门人员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资金管理部门人员不仅仅需要良好的资金管理、现金流量管理、现金周转率管理等财会专业知识, 更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 审计监督部门人员配备合理化设计

企业应依据自身规模、生产经营特点及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 选取专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监督部门的审计人员应不少于三人。审计监督部门是整个财务部门工作的保障部门, 因此审计监督部门的人员应该同时具备会计、审计以及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 要能熟练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 还需要熟悉财会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更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调查分析能力等综合性能力。

三、结论

财务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就是心脏, 任何血液流动都要经过心脏控制, 因此和资金有任何关系的经营事项都需要财会部门的涉入和管理。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 合理划分财会部门的岗位职责, 严格控制财会部门的人员选择和配备, 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财务部门并不是人们看到的一个简单的无足轻重的部门, 而是真正企业的核心。因此无论是财务部门本身还是企业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负责人都需要重视财务部门的存在, 并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在财务部门的协调下, 为企业的利益共同奋斗。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上占有一席之位。

摘要: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 财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财会部门也是整个企业的核心部门。财会的职能非常的广泛, 包括了会计核算、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等方面, 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顺利实施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完善的企业财务机构、明确的职责划分以及合理的人员配备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依据财务管理的职能, 合理合法地划分财会部门的内部职责, 以及配备合适的人员, 将会使财会部门在企业管理中起到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财会部门,职责划分,人员配备

参考文献

[1] 祝燕.论小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7)

岗位职责划分范文第4篇

1、全面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设备、工艺管理制度。

2、协助段长全面负责工段设备、工艺管理工作。

3、提出工段检修计划经段长审核后上报生产部。

4、审核备品配件计划经工段批准后上报生产部。

5、做好各班次及各班组设备运转统计台帐。

6、每月按要求配合生产部进行产品清盘工作。

7、负责工段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管理。

8、按要求完成公司及生产部下达的工作任务。

9、负责对工段内各班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班组长有提出任免建议权。

10、负责工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11、配合段长参与一般事件、事故调查、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并上报。

12、负责工段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处置前的管理工作。

13、配合段长负责工段信息交流及协商。

三.工作程序

1、全面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设备、工艺管理制度。

2、按时参加公司生产部例会和其它要求参加的会议。

3、负责在班组长例会上总结工段设备、工艺管理工作,并传达布置公司和工段的设备、工艺管理工作。

4、协助段长全面负责工段设备、工艺管理工作。

5、根据公司的设备、工艺和考核办法结合工段实际, 制定完善工段内部的考核制度经段长批准后实施。

6、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向段长提出工段人、财、物调动的建议。

7、每日对工段设备、工艺、巡检并检查巡检记录,对异常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并上报生产部。

8、收集归纳,整理,设备、工艺方面的图纸资料。

9、负责工段的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管理工作。

10、对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小组进行纠正,提出预防措施,对班组反馈的问题负责组织解决,若解决不了的上报技术部。

11、负责工段一般工序质量事故的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对重大工序质量事故报生产部。

12、设备事故、设备润滑管理严格按《设备管理办法》 执行。

13、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按《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14、针对磨系统生产情况,提出工艺参数的修改建议,报生产部审批。

15、审核车间检修计划经段长批准后上报生产部。

16、负责组织对检修项目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17、备品、配件计划

18、审核备品配件计划经段长批准后上报生产部。

19、负责组织编制每月的备品配件计划。

20、对领用的备品配件亲自或指定专人检验, 如发现质量问题以书面形式上报生产部。

21、每个生产月结束后,用算术平均值等统计方法总结当月生产质量及设备运转率完成情况,并在工段班组长例会上通报。

22、每月收集各班组的设备运行记录表、设备点检记录表。并分类整理,每个生产月结束后,按编号进行编目的归纳保存。

23、对其它质量记录应每月到各班组收集一次,按编目档保存。

24、每月对本部门质量记录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质量记录检查表。

25、按要求完成公司及生产部下达的工作任务。

26、接受公司下达的任务,将任务单分解,安排专人负责实施。

27、检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28、负责检查工段各班组设备、工艺管理工作。

29、按工段设备、工艺管理制度每月对班组进行考评。 30、对日常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考核。

31、以“合理化建议”形式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建议传递给工会。

32、工作现场作业,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33、节约用电、用水,杜绝浪费。

34、将办公垃圾(包括废纸)根据《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上交统一处理。 四.记录:

1、记录检查表

2、巡检记录

3、计量器具台帐

4、工艺技术台帐

5、数据分析记录

岗位职责划分范文第5篇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一、最高的,国家领导人

中央常委及五大班子领导:如人大、政协、国务院领导,当然还有国家主席及其副职;

二、大区(军区)领导:建国初期地方设有大区,比如高岗、尧漱石就是东北区的领导。同时,部队在全国设立大军区,其职务可以平行比照;

三、省部(军)级领导:如13楼所说的,部长(副部长)、各省书记(副书记)省长(副省长),和部队对应的就是军长(副军长)、政委(副政委);

四、厅局(师)级领导:国家和中央各部、委、办的司局长,各省的厅局长,各地级市的党政领导(正副职),部队对应的是师级领导;

五、县处(团)级:县(含县级市)级党政领导正副职,中央和国家机关下属各部委所属的司局再设立处的领导,各省(直辖市)厅局的下属处室领导,地级市下面的局、委、办,部队对应的就是团级首长;

六、科(营)级:这个职务一般在地级以上党政机关有这个职级,但不单独设立机构,人事部门叫不明确职务,如只说某人是科级,但不叫科长。在地、县一级就是明确职务,比如地级市公安局的交警队队长,一般就是科级,县级的各局长也是科级,部队想对应的就是营级职务;

七、股级:在县一级党政机关中,局下面设立的就是股,比如公安局的治安科科长,虽然叫科长,其实就是股级,再如物价局的计量所所长等等。

新的《公务员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公务员的职级层次,分别是: 国家级正职:总理

国家级副职:副总理,国务委员等

省部级正职:各省省长,各部、委、总局的部长、主任、局长等

省部级副职:副省长、副部长,部委归口的国家局局长,副省级市市长等 厅局级正职:各省厅、局长,各部委司、局长,省辖地、市的专员、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巡视员

厅局级副职:副厅、局长,副司、局长,副专员、地级市副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巡视员

县处级正职:县长、地级市的各局(处级局)局长、区长,省部委各司厅局的处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

县处级副职:副县长、副区长,副处长,处级局的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

乡科级正职:乡长、镇长,处级局的科长,县局(科级局)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

乡科级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副科长,科级局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主任科员 科员:基层公务员,个别地区在这一级还分设了正、副股级领导职务 办事员:基层公务员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开国大典三军仪仗队

(一) 实行军队干部级别时期(1952年-1965年,9等21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

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

军委委员级; 正兵团级;

副兵团级; 准兵团级;

正军级; 副军级;

准军级; 正师级;

副师级; 准师级;

正团级; 副团级;

准团级; 正营级;

副营级; 正连级;

副连级; 正排级;

副排级

注:

1、1955年1月,取消军委委员级;1960年,军委主席、副主席级改为元帅级。

2、野战部队改为野战军(与大军区同级)、兵团、军、师;军区唯一级军区(大军区)、二级军区(兵团

级)、三级军区(军级)、军分区(师级)。

3、兵团、军、师、团均有准级,各级正职为正级,幅职为副级,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准级。

(二) 实行国家机关干部级别时期(1965年-1980年,21级)

定级幅度 基准职务

3级、4级 总参谋长

5级、6级 总政治部主任

4——7级 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 军区、

军兵种司令员、政委,军事科学院、高等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5——8级 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军区、军兵种副司令员、副政委、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兵团、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司令员、政委

7——9级 军区、军兵种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部长,兵团、

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副政委,军长、军政委,省军区、

要赛区、守备区、海军基地、舰队航空兵司令员、政委

8——10级 副军长、副军正委、军参谋长、军政治部主任

10——13级 军副参谋长、军政治部副主任,师长、师政委,军分区司令员、

政委

11——14级 副师长、副师政委、师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

13——15级 副师参谋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后勤部部长,团长、团政委

14——17级 副团长、副团政委、团参谋长、团政治部主任

16——18级 副团参谋长、团政治部副主任,营长、营教导员

17——19级 副营长、副营教导员

18——21级 连长、连指导员

19——21级 副连长、副连指导员

21级 排长,司务长,大学本科、专科毕业,实习期满担任军官职务的

22级 从士兵中提升的干部和中等军事学校毕业的士兵学员担任军官

职务的

23级 中专毕业生,实习期满担任军官职务的

补充

(二) 实行国家机关干部级别时期(1965年-)

基准职务 定级幅度

1,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 大军区级定3级或4级

正兵团级定5级或6级

2,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 大军区级一般定4级

总后勤部部长、政委, 正兵团级一般定5级

军区、军兵种司令员、政委 副兵团级一般定5,6级

准兵团级一般定6级

正军级级一般定6级,有的7级

3,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 副兵团级一般定6级,有的5级

军区、军兵种副司令员、副政委 准兵团级一般定6级,有的7级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正军级一般定7级,有的6级

兵团司令员、政委 副军级一般定7级,有的8级

准军级一般定8级

4,军区、军兵种副参谋长、 正军级一般定7级

政治部副主任、 副军级一般定

7、8级

兵团副司令员、副政委, 准军级一般定8级,有的9级

军长、军政委 正师级一般定9级

5,副军长、副军政委、 准军级一般定8级,有的9级

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正师级一般定9级,有的10级

副师级一般定10级

准师级一般定11级

6,军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 副师级一般定10级,有的11级

师长、师政委 准师级一般定11级,有的12级

正团级一般定12级

副团级一般定13级

7,副师长、副政委、 准师级一般定11级,有的12级

师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 正团级一般定12级,有的13级

副团级一般定13级

准团级一般定14级

8,师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 副团级一般定13级,有的14级

团长、团政委 准团级一般定14级,有的15级

正营级一般定15级

9,副团长、副团政委、 准团级一般定14级,有的15级

参谋长、政治处主任 正营级一般定15级,有的16级

副营级一般定16级,有的17级

10,团副参谋长、政治处副主任 正营级一般定16级

营长、营教导员 副营级一般定17级

正连级一般定

18、17级

11,副营长、副教导员 副营级一般定17级,有的18级

正连级一般定18级

副连级一般定19级

12,连长、指导员 正连级一般定18级,有的19级

副连级一般定19级

正排级一般定21级,有的20级

13,副连长、副连指导员 副连级一般定

19、20级

正排级一般定21级

副排级一般定21级

14, 排长 正排级一般定21级

副排级一般定22级

(三) 实行职务级别与行政级别两个级别体系时期(1980年-1988年)

既保留1至23记得行政级别,又恢复军队职务级别。干部工资由职务级别 (百分之三十)和级别工资(百

分之七十)组成。

军队干部基准职务等级(17级):

军委正、副主席; 军委常委;

大军区正职; 大军区副职,正兵团职;

副兵团职; 正军职;

副军职; 正师职;

副师职; 正团职;

副团职; 正营职; 副营职; 正连职; 副连职; 正排职;

副排职

注:

1、军队转业干部设置单独级别:科技、文化级设15级,1给予大军区政职工资相同,15级与副排职工资相同;体育设11级,1级与副军职工资相同,11级与副排职工资相同。

2、1985年,军委常委级改为军委委员级;工资由职务工资(百分之五十八)、级别工资(百分之三十六)、

军龄津贴(百分之六)组成。

(四) 重新实行军队职务等级时期(1988年以后)

取消了行政级别,军官薪金由职务薪金、军衔薪金、军龄薪金组成。

军官基本职务等级(15级):

军委正、副主席; 军委委员;

大军区正职; 大军区副职;

正军职; 副军职; 正师职; 副师职;

正团职; 副团职; 正营职; 副营职;

正连职; 副连职; 正排职; 副排职

将原科技、文艺级和体育级合并,设专业技术等级1-14级,1级与军委委员工资相同,14级与正排职工资相同,文职干部分专业技术与非专业技术两类,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级别与专业技术军官相同,为1-14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等级设9级,依次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后又在正局级职之上加了3级,分别按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待遇。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军事、政治、 专业技术军官、 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后勤军官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正军职 四级 按正军职待遇

副军职 五级 按副军职待遇

正师职 六级 正局级

副师职 七级 副局级

正团职 八级 正处级

副团职 九级 副处级

正营职 十级 正科级

副营职 十一级 副科级

正连职 十二级 一级科员

副连职 十三级 二级科员

排 职 十四级 办事员

国家级正职: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黄菊]、李长春、罗干)。

国家级副职:

中央政治局委员(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长春、吴仪、吴邦国、吴官正、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罗干、周永康、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郭伯雄、[黄菊]、曹刚川、曾庆红、曾培炎、温家宝),候补委员(王刚),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

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

),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

吴仪、回良玉、[黄菊]),国务委员(周永康 曹刚川 唐家璇

华建敏 陈至立),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 廖晖 刘延东 阿沛·阿旺晋美 巴金 帕巴拉·格列朗杰 李贵鲜 张思卿 丁光训 [霍英东] 马万祺 白立忱 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郝建秀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徐匡迪 李兆焯 黄孟复 王选 张怀西 李蒙)。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湖南省省长周强、天津市市长戴相龙)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郑志栋、16军军长孟凡生)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铁道部副部长、公安部副部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湖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长沙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郴州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湖南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长沙市教育局局长、岳麓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郴州市副市长雷渊利)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湖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文仕知)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长沙卫生局副局长、北湖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郴州市劳动局局长李齐娇、永兴县县长谢光辉)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雷锋团政委修长智)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郴州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苏仙区卫生局

局长张莲芝)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永兴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华强、资兴市副市长谢旺)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一般就是些镇乡级别的干部了)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

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资兴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

为郴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

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岗位职责划分范文第6篇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一、最高的,国家领导人

中央常委及五大班子领导:如人大、政协、国务院领导,当然还有国家主席及其副职;

二、大区(军区)领导:建国初期地方设有大区,比如高岗、尧漱石就是东北区的领导。同时,部队在全国设立大军区,其职务可以平行比照;

三、省部(军)级领导:如13楼所说的,部长(副部长)、各省书记(副书记)省长(副省长),和部队对应的就是军长(副军长)、政委(副政委);

四、厅局(师)级领导:国家和中央各部、委、办的司局长,各省的厅局长,各地级市的党政领导(正副职),部队对应的是师级领导;

五、县处(团)级:县(含县级市)级党政领导正副职,中央和国家机关下属各部委所属的司局再设立处的领导,各省(直辖市)厅局的下属处室领导,地级市下面的局、委、办,部队对应的就是团级首长;

六、科(营)级:这个职务一般在地级以上党政机关有这个职级,但不单独设立机构,人事部门叫不明确职务,如只说某人是科级,但不叫科长。在地、县一级就是明确职务,比如地级市公安局的交警队队长,一般就是科级,县级的各局长也是科级,部队想对应的就是营级职务;

七、股级:在县一级党政机关中,局下面设立的就是股,比如公安局的治安科科长,虽然叫科长,其实就是股级,再如物价局的计量所所长等等。

新的《公务员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公务员的职级层次,分别是: 国家级正职:总理

国家级副职:副总理,国务委员等

省部级正职:各省省长,各部、委、总局的部长、主任、局长等

省部级副职:副省长、副部长,部委归口的国家局局长,副省级市市长等 厅局级正职:各省厅、局长,各部委司、局长,省辖地、市的专员、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巡视员

厅局级副职:副厅、局长,副司、局长,副专员、地级市副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巡视员

县处级正职:县长、地级市的各局(处级局)局长、区长,省部委各司厅局的处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

县处级副职:副县长、副区长,副处长,处级局的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

乡科级正职:乡长、镇长,处级局的科长,县局(科级局)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

乡科级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副科长,科级局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主任科员 科员:基层公务员,个别地区在这一级还分设了正、副股级领导职务 办事员:基层公务员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开国大典三军仪仗队

(一) 实行军队干部级别时期(1952年-1965年,9等21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

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

军委委员级; 正兵团级;

副兵团级; 准兵团级;

正军级; 副军级;

准军级; 正师级;

副师级; 准师级;

正团级; 副团级;

准团级; 正营级;

副营级; 正连级;

副连级; 正排级;

副排级

注:

1、1955年1月,取消军委委员级;1960年,军委主席、副主席级改为元帅级。

2、野战部队改为野战军(与大军区同级)、兵团、军、师;军区唯一级军区(大军区)、二级军区(兵团

级)、三级军区(军级)、军分区(师级)。

3、兵团、军、师、团均有准级,各级正职为正级,幅职为副级,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准级。

(二) 实行国家机关干部级别时期(1965年-1980年,21级)

定级幅度 基准职务

3级、4级 总参谋长

5级、6级 总政治部主任

4——7级 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 军区、

军兵种司令员、政委,军事科学院、高等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5——8级 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军区、军兵种副司令员、副政委、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兵团、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司令员、政委

7——9级 军区、军兵种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部长,兵团、

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副政委,军长、军政委,省军区、

要赛区、守备区、海军基地、舰队航空兵司令员、政委

8——10级 副军长、副军正委、军参谋长、军政治部主任

10——13级 军副参谋长、军政治部副主任,师长、师政委,军分区司令员、

政委

11——14级 副师长、副师政委、师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

13——15级 副师参谋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后勤部部长,团长、团政委

14——17级 副团长、副团政委、团参谋长、团政治部主任

16——18级 副团参谋长、团政治部副主任,营长、营教导员

17——19级 副营长、副营教导员

18——21级 连长、连指导员

19——21级 副连长、副连指导员

21级 排长,司务长,大学本科、专科毕业,实习期满担任军官职务的

22级 从士兵中提升的干部和中等军事学校毕业的士兵学员担任军官

职务的

23级 中专毕业生,实习期满担任军官职务的

补充

(二) 实行国家机关干部级别时期(1965年-)

基准职务 定级幅度

1,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 大军区级定3级或4级

正兵团级定5级或6级

2,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 大军区级一般定4级

总后勤部部长、政委, 正兵团级一般定5级

军区、军兵种司令员、政委 副兵团级一般定5,6级

准兵团级一般定6级

正军级级一般定6级,有的7级

3,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 副兵团级一般定6级,有的5级

军区、军兵种副司令员、副政委 准兵团级一般定6级,有的7级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正军级一般定7级,有的6级

兵团司令员、政委 副军级一般定7级,有的8级

准军级一般定8级

4,军区、军兵种副参谋长、 正军级一般定7级

政治部副主任、 副军级一般定

7、8级

兵团副司令员、副政委, 准军级一般定8级,有的9级

军长、军政委 正师级一般定9级

5,副军长、副军政委、 准军级一般定8级,有的9级

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正师级一般定9级,有的10级

副师级一般定10级

准师级一般定11级

6,军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 副师级一般定10级,有的11级

师长、师政委 准师级一般定11级,有的12级

正团级一般定12级

副团级一般定13级

7,副师长、副政委、 准师级一般定11级,有的12级

师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 正团级一般定12级,有的13级

副团级一般定13级

准团级一般定14级

8,师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 副团级一般定13级,有的14级

团长、团政委 准团级一般定14级,有的15级

正营级一般定15级

9,副团长、副团政委、 准团级一般定14级,有的15级

参谋长、政治处主任 正营级一般定15级,有的16级

副营级一般定16级,有的17级

10,团副参谋长、政治处副主任 正营级一般定16级

营长、营教导员 副营级一般定17级

正连级一般定

18、17级

11,副营长、副教导员 副营级一般定17级,有的18级

正连级一般定18级

副连级一般定19级

12,连长、指导员 正连级一般定18级,有的19级

副连级一般定19级

正排级一般定21级,有的20级

13,副连长、副连指导员 副连级一般定

19、20级

正排级一般定21级

副排级一般定21级

14, 排长 正排级一般定21级

副排级一般定22级

(三) 实行职务级别与行政级别两个级别体系时期(1980年-1988年)

既保留1至23记得行政级别,又恢复军队职务级别。干部工资由职务级别 (百分之三十)和级别工资(百

分之七十)组成。

军队干部基准职务等级(17级):

军委正、副主席; 军委常委;

大军区正职; 大军区副职,正兵团职;

副兵团职; 正军职;

副军职; 正师职;

副师职; 正团职;

副团职; 正营职; 副营职; 正连职; 副连职; 正排职;

副排职

注:

1、军队转业干部设置单独级别:科技、文化级设15级,1给予大军区政职工资相同,15级与副排职工资相同;体育设11级,1级与副军职工资相同,11级与副排职工资相同。

2、1985年,军委常委级改为军委委员级;工资由职务工资(百分之五十八)、级别工资(百分之三十六)、

军龄津贴(百分之六)组成。

(四) 重新实行军队职务等级时期(1988年以后)

取消了行政级别,军官薪金由职务薪金、军衔薪金、军龄薪金组成。

军官基本职务等级(15级):

军委正、副主席; 军委委员;

大军区正职; 大军区副职;

正军职; 副军职; 正师职; 副师职;

正团职; 副团职; 正营职; 副营职;

正连职; 副连职; 正排职; 副排职

将原科技、文艺级和体育级合并,设专业技术等级1-14级,1级与军委委员工资相同,14级与正排职工资相同,文职干部分专业技术与非专业技术两类,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级别与专业技术军官相同,为1-14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等级设9级,依次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后又在正局级职之上加了3级,分别按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待遇。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军事、政治、 专业技术军官、 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后勤军官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正军职 四级 按正军职待遇

副军职 五级 按副军职待遇

正师职 六级 正局级

副师职 七级 副局级

正团职 八级 正处级

副团职 九级 副处级

正营职 十级 正科级

副营职 十一级 副科级

正连职 十二级 一级科员

副连职 十三级 二级科员

排 职 十四级 办事员

国家级正职: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黄菊]、李长春、罗干)。

国家级副职:

中央政治局委员(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长春、吴仪、吴邦国、吴官正、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罗干、周永康、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郭伯雄、[黄菊]、曹刚川、曾庆红、曾培炎、温家宝),候补委员(王刚),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

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

),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

吴仪、回良玉、[黄菊]),国务委员(周永康 曹刚川 唐家璇

华建敏 陈至立),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 廖晖 刘延东 阿沛·阿旺晋美 巴金 帕巴拉·格列朗杰 李贵鲜 张思卿 丁光训 [霍英东] 马万祺 白立忱 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郝建秀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徐匡迪 李兆焯 黄孟复 王选 张怀西 李蒙)。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湖南省省长周强、天津市市长戴相龙)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郑志栋、16军军长孟凡生)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铁道部副部长、公安部副部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湖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长沙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郴州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湖南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长沙市教育局局长、岳麓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郴州市副市长雷渊利)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湖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文仕知)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长沙卫生局副局长、北湖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郴州市劳动局局长李齐娇、永兴县县长谢光辉)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雷锋团政委修长智)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郴州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苏仙区卫生局

局长张莲芝)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永兴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华强、资兴市副市长谢旺)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一般就是些镇乡级别的干部了)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

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资兴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

为郴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

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上一篇:公文写作问题范文下一篇:公司总会计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