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范文

2023-09-19

肿瘤治疗范文第1篇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病人中, 男9例, 女3例;年龄在34~65岁, 平均年龄45.4岁;病程4周~3.5年, 平均病程15.4周。

1.2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5例, 恶心呕吐5例, 站立和行走不稳2例。神经科阳性体征:视神经乳头水肿8例, Romberg征阳性6例, 共济失调5例, 眼震3例, 颈强3例。

1.3 影像学检查

全部患者均行头CT及MRI检查, 其中小脑半球肿瘤9例, 小脑蚓部肿瘤1例, 四脑室肿瘤1例, 小脑幕肿瘤1例, 脑积水6例。

1.4 肿瘤性质

全部肿瘤切除术后行病理检查, 其中星形细胞瘤8例, 血管母细胞瘤2例, 脑膜瘤1例, 肿瘤大小在2.2~4.8cm, 平均3.1cm。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 术中使用脑外科手术头架, 蔡司公司显微镜NC 4, 在放大3~16倍下手术。根据影像资料显示的肿瘤位置、大小, 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其中枕下后正中入路8例, 枕下旁正中入路4例。本组患者镜下全切除9例, 次全切除3例。术后预后评分KPS表评估, 90分~100分7例, 70分~80分3例, 40分1例, 30分1例。术后胶质细胞瘤10例, 均采取放射治疗。随访6~24个月, 死亡患者2例, 2例患者术后7~10个月复发, 手术后9~13个月死于肿瘤复发。

3 讨论

3.1 手术体位和手术入路

小脑肿瘤切除手术一般采用坐位或侧腹卧位, 本组患者均采用侧腹卧。采用侧腹卧位优点为, 避免了重力的影响, 导致下肢静脉淤血, 造成心排量的减少, 血压下降, 导致脑组织缺血发生。手术采取坐位可使颅腔内接近负压, 气体经切口进入颅内, 导致出现脑室内出现积气和气颅的发生, 坐位还可能使脑脊液流失过多, 使脑组织塌陷过度, 容易致脑内桥静脉断裂, 术后颅内容易出现迟发性出血。侧腹卧位的摆放可应用脑外科头架, 利于术中暴露术野操作。根据肿瘤位置、大小、性质确定手术入路。枕下正中或枕下旁正中入均可, 有利于暴露肿瘤, 术中损伤较小、容易控制出血。

3.2 手术的要点

(1) 颅内肿瘤显微镜下分块切除, 颅内肿瘤如为囊性, 应先抽取肿瘤内囊液, 肿瘤塌陷后, 切除肿瘤结节, 影像学中未强化的肿瘤囊壁无需切除。对囊性血管母细胞瘤, 囊液抽取后需要切除瘤结节及瘤壁。过分牵拉小脑组织, 可使小脑局部血流量下降, 导致小脑损伤范围增大[1]。 (2) 对于小脑蚓部及四脑室肿瘤采用枕下正中入路切除肿瘤, 在显微镜下直视及良好照明下进行, 小脑部肿瘤一般质地较软, 切开膨隆的小脑蚓部, 暴露肿瘤后, 沿导水管方向用吸引器和双极电凝镊边止血边吸引边除颅内肿瘤, 有脑脊液从导水管流出, 中脑导水管证明已打通, 解除脑积水是手术关键。术中应用小脑棉堵住导水管出口, 防止有血液进入三脑室及出现脑室内积气。小脑肿瘤切除过程中, 注意保护小脑上、下动脉及周围的桥静脉。充分保护脑干, 部分小脑蚓部侵入脑干肿瘤及与脑干紧密粘连, 应小心分离切除肿瘤, 可遗留少量肿瘤组织, 可能出现面丘损伤, 导致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 甚至出现脑干损伤的症状。 (3) 小脑下后动脉与小脑蚓部肿瘤常关系密切, 此动脉及其分支注意保护, 保证脑干和小脑功能区供血, 还要尽量减少动脉血管侵扰, 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一般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对四脑室肿瘤供血, 肿瘤切除时, 应在肿瘤表面电凝阻断供血动脉, 减少肿瘤切除时出血。不应阻断供应脑干小动脉[2]。 (4) 止血充分, 靠近脑干操作时应小心轻柔精细, 止血充分彻底, 可用棉片敷贴压迫小脑的出血点, 尽量少用双极电凝。部分止血可采用明胶海绵。 (5) 手术前出现枕骨大孔疝且并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应行侧脑室外引流2~3d[3]。术中因周围重要结构与肿瘤粘连, 肿瘤难以全切, 出现脑积水, 应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摘要:目的 小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研究。方法 回顾12例小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9例 (75%) , 肿瘤次全切3例 (25%) , 肿瘤复发2例 (17%) 。结论 良好的显微手术术野暴露, 显微手术精细技巧, 对于脑干和重要血管的保护, 是小脑肿瘤全切率提高的关键。

关键词:小脑肿瘤,手术,显微外科

参考文献

[1] 陈坚, 沈晓黎, 叶应湖, 等.脑牵拉引出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 5:299.

[2] 杨宏, 梁建民, 林建坤, 等.四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367, 369.

肿瘤治疗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 男性35例, 女性33例, 年龄18~75岁, 平均39岁;病程5d~8年, 平均1.5年。肿瘤直径≤3cm, 一般为无痛性肿物, 形状多不规则, 尚光滑, 质地中等;其中腮腺下极耳垂下57例, 耳屏前11例;术前作详细的专科检查、B超、CT检查和常规穿刺病理检查, 术后均经石蜡切片确诊为多形性腺瘤、其他单形性腺瘤或腺淋巴瘤。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2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切口为典型腮腺手术的“S”型切口, 在腮腺咬肌筋膜深面翻瓣后, 解剖面神经分支及总干, 结扎断离腮腺导管, 于面神经浅面将腮腺浅叶及肿瘤完整切除, 结扎腮腺深叶残端。观察组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切口为常规“S”或“Y”型, 视肿瘤所在部位切口上端或下端可适当缩短。切开皮肤、皮下, 于腮腺嚼肌筋膜浅层或深层翻瓣, 不常规暴露腮腺导管, 从腮腺前缘寻找面神经分支, 如肿瘤位于前缘, 则先寻找下颔缘支, 再沿分支逐渐向主干分离, 在距肿瘤1.0cm处作为切除肿瘤安全边界, 将肿瘤连同周围腮腺组织一并切除, 不必全程解剖面神经, 全部患者均保留腮腺主导管。术后胶片引流24~28h, 创面加压包扎10d。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2组手术时间, 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和P<0.05) , 见表1。

3 讨论

涎腺肿瘤约80%发生于腮腺, 其中70%为良性肿瘤, 以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最为常见, 大多发生在腮腺浅叶,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是其经典术式[1], 它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复发。但对一些较小的良性肿瘤, 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明显使许多患者接受了过度治疗[2]。由于术中去除了大部分腺体组织, 并结扎了腮腺导管, 导致患侧残留的腺体丧失分泌功能, 面部凹陷畸形明显, 同时由于需要解剖暴露面神经, 手术时间较长, 不可避免地造成面神经的暂时性损伤, 容易出现暂时性的面瘫。而采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区域性切除术, 既切除了肿瘤, 同时又有一定的周围正常腮腺组织安全边界, 从而避免切除过多的腮腺组织, 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3]。

与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相比,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优点是:能基本消退肿瘤的复发;可增加面神经免遭损伤的安全系数;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创伤减小;去除腮腺组织少, 对术后病人的面部畸形影响小;尤其适合于老年病人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手术的安全性增加。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必须在熟练掌握腮腺浅叶切除术的基础上进行, 要求术者非常熟悉面神经的解剖并具有娴熟的手术技巧, 否则易损伤神经。如术中发现肿瘤部位较深或体积较大, 或显露面神经有困难而不适宜作腮腺区域性切除, 可改行常规腮腺浅叶切除术。综上所述, 对于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 可以保存腮腺的一部分功能, 手术创伤小, 并发症少, 肿瘤复发率低, 可作为其首选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将6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观察组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对照组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和P<0.05) 。结论 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小肿瘤的疗效比腮腺浅叶切除术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腮腺浅叶切除术

参考文献

[1] 温玉明, 陈润良, 王昌美.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切除范围的病理依据[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 21 (5) :359~360.

[2] 李振东, 余卫星, 蔡现良.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 2003, 23 (2) :92~93.

肿瘤治疗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年龄及性别分布

本组共4 20例, 其中男2 02例, 女218例;年龄最小的9岁, 最大的83岁, 平均年龄47岁, 其年龄结果分布见表1。

1.1.2 职业分布

工人82例、农民105例、公务员71例、商人61、教师43例、其他58例。

1.1.3 恶性肿瘤的类型及分期, 见表2。

1.2 放疗方法

采用国产钴机西门子加速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根治或姑息性放疗超分隔放疗和适形放疗, DT量为40~70GY/4~7周, 常规分割1.0~2.0GY/次, 每周5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体表包块缩小、X光胸片块影缩小、B超包块缩小均超过50%, 食道钡餐示狭窄明显改善进食有明显改善者;有效, 即体表包块、胸片块影、B超示包块有缩小<50%者, 食道狭窄部分缓解进食稍有改善者, 上述两种情况均列为有效。无效: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或中途死亡, 或自动放弃而停止放疗, 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本组显效337例 (80.22%) , 有效71例 (16.91%) , 有效率97.13%;无效12例 (2.87%)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最长3年, 最短1年, 3年内失访者视为死亡, 病人生存期超过1年者279例, 1年生存率为66.55%。

2.2 毒副反应

放射治疗的近期毒副反应比较普遍[1], 几乎所有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放疗副反应, 多数患者是几种副反应同时或先后出现。其中皮肤粘膜反应349例 (83.09%) , 胃肠道反应367例 (87.41%) , 白细胞下降150例 (35.61%) , 血红蛋白下降63例 (15.11%) , 血小板下降21例 (5.04%) 。一般经对症治疗和适当休息后大部分都能坚持完成预计的放射治疗。

3 讨论

恶性肿瘤疗效至今仍没有达到理性的效果, 但其治疗进步已经有目共睹。随着新疗法、新治疗设备和新药陆续进入临床实践, 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报告, 全球50%~55%的恶性肿瘤可以根治。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肿瘤, 70%以上患者可以长期生存。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超过半数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会接受放射治疗[2]。放射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射线对恶性肿瘤细胞的直接、间接的杀伤作用来杀伤肿瘤细胞, 达到缩小和消灭肿瘤的目的, 但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伤。因此, 如何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 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

本组接受放疗的患者普遍病期较晚, Ⅲ病例达48.20%, IV期28.06%, Ⅱ期21.94%, 而I期仅为1.80%。由于发现较晚, 大部分患者已失去根治的机会, 虽然总有效率达97.13%。但只能实施姑息性放疗的比例较大, 1年内的死亡率达33.45%。因此早期发现仍然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放射治疗的副反应率较高, 主要是皮肤、粘膜的放射性损伤、口腔腺体功能障碍、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白细胞数下降等。一般经对症治疗和适当休息后大部分都能坚持完成预计的放射治疗。

综上所述,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规范化治疗, 并根据肿瘤的病期、病种, 恶性程度来决定其最有效放疗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 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420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97.13%;1年生存率为66.55%。结论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规范化治疗、超分隔放疗和适形放疗, 并根据肿瘤的病期、病种, 恶性程度来决定其最有效放疗方案。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

[1] 余树观.头颈部恶性肿瘤[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1990:95.

肿瘤治疗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用的32例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 收入我院并根据Tile分型[1,2]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本组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有22例, 女性患者有10例, 年龄为18~52岁, 平均为36.6岁;受伤原因有车祸16例, 坠落伤7例, 重物砸伤5例, 土墙倒塌4例;其中合并髋臼骨折2例, 股骨骨折1例, 尿道损伤4例, 膀胱损伤2例, 失血性休克18例。根据Tile分型:B1型 (外旋不稳定) 11例, B2型 (内旋不稳定) 12例, B3型 (桶柄状损伤) 2例, C1型 (单侧) 3例, C2型 (双侧) 4例。

1.2 方法

根据骨盆骨折Tile分型及患者的一般情况, 手术治疗分为以下几种方式[3], 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一般入院后先行股骨髁上牵引术及骨盆悬吊牵引术, 在病人全身情况有所改善以及呼吸循环等功能达到稳定后实施手术, 一般需要7~10d。手术原则:对于B型不稳定骨盆骨折, 一般采用单纯前路或前、后路同时固定;对于C型不稳定骨盆骨折, 均采用前、后路同时固定[4]。具体方法如下:先取侧卧位 (患侧在上) 取骶髂关节后入路, 复位固定骶髂关节脱位 (用2枚直径6.5mm的螺钉) 及髂骨翼后部骨折 (用2~3块4~6孔钢板) , 然后平卧位, 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或者髂腹股沟切口, 分别用4~6孔链式重建钢板复位固定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枝骨折, 用8~12孔骨盆重建钢板固定耻骨骨折或髋臼底骨折。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辅助牵引或外固定。术后卧床1~1.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平卧位, 架固定的患者给予钉道清洁护理, 抗凝药物使用, 对于有神经损伤的患者给予口服神经营养药物, 指导患者行双下肢功能训练。外固定架通常在术后6~8周拆除。4~6周患者可以坐起, 负重情况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及合并损伤的情况决定。

2 结果

采用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对各病例进行功能评定, 分为优、良、中、差4级。关节功能优良率占93.75%, 见表1。

3 讨论

我们知道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 其发病率较高。骨盆骨折占全部骨骼损伤的近3%。成年人骨盆骨折致伤原因主要包括:机动车碰撞57%, 行人被车辆撞伤占18%, 摩托车碰撞占9%, 高处坠落伤占9%, 挤压伤占5%。青少年患者不稳定骨盆骨折发生率较低, 大约在0.5%~7%, 其最多见的原因是机动车辆事故、行人被车辆撞伤以及高处坠落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 交通事故和工伤等意外伤害的增加, 高能量损伤致骨盆骨折发生率显著增高[5], 其中不稳定骨盆骨折约占7%~20%,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率在5%~30%之间。本组研究的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因采用了手术治疗方法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优良率93.75%。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样,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疗效很好。为避免诱发原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出现, 应当对患者全身情况和所选择的手术方法特点及方法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手术时应该注意: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应采用既积极又谨慎的态度, 首先处理基本情况, 待全身情况允许, 可以耐受手术之后, 再行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减少术中对患者不必要的创伤。患者下地时间和锻炼负重程度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根据Tile分型不同予以不同手术治疗方案, 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3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0.5~1.8年, 平均为12个月, 且均恢复骨盆骨折前后环的稳定。采用Majeed功能评分, 分为优、良、中、差4级。功能优良率占93.75%。结论 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要选择手术方法及时治疗, 根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进行治疗, 恢复骨盆骨折的解剖结构及重建骨盆的稳定性。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Tile M.Acte pelvic fractures:I.Causation and classifi cation[J].Am Acad Or thop Surg, 1996, 4:143~151.

[2] Tile M.Acte pelvic fractures:I.Causation and classifi cation[J].joiut surg (Br) , 1989, 71:304~306.

[3] 吴新宝, 杨明辉, 朱世文, 等.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 7:619~624.

[4] 马维虎, 徐荣明, 冯健翔, 等.C型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 (4) :217.

肿瘤治疗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 年龄16.5~68.2岁, 平均35.5岁, 由于会阴部骑跨伤2~5h后来院就诊。主要表现:伤后患者均伴会阴疼痛、下腹胀痛、排尿困难、尿道滴血。

1.2 手术方法

开放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 取下腹部正中切口, 显露膀胱, 切开膀胱, 钝性切口, 经尿道外口插入金属导尿管, 食指经膀胱插入后尿道, 与前方的金属导尿管会师, 在食指的指引下将由尿道外口插入的金属导尿管导入膀胱内, 将一段长约30cm的一次性输液管经金属导尿管尾端引出, 退出金属导尿管, 引出管用缝线连接一条18号Foley导尿管顶端, 将其带入膀胱内, 尖顶用缝线与膀胱造瘘管连接, 充胀气囊, 留置于膀胱内。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采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 取截石位, 备WOLF8.0/9.8F硬性输尿管镜、斑马导丝、灌注泵、膀胱穿刺造瘘针等。用输尿管镜先行尿道镜检, 抵达损伤部位, 仔细寻找到尿道损伤的近端, 插入斑马导丝。输尿管镜沿斑马导丝越过尿道断裂端进入膀胱, 检查膀胱无破裂, 留置斑马导丝, 退出输尿管镜。将三腔气囊导尿管头端剪除部分, 套入斑马导丝, 循导丝推导尿管入膀胱。气囊注水30m L抽出导丝, 连接引流袋, 向外适当牵拉导尿管, 利于断端对拢吻合。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3~4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Graph Pad Prism4.0软件包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确切概率法。

2 结果

(1) 2组成功率比较。开放手术组手术中成功尿道会师26例, 另4例因术中血压下降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尿道会师术全部成功。 (2) 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 (P<0.01或0.05) , 见表1。

3 讨论

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 早期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 对减少创伤、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尿道损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引流膀胱尿液和防治尿道狭窄。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性尿道会师术和尿道吻合术。虽能早期修复尿道损伤, 恢复尿道连续性和完整性, 清除血肿, 解除尿外渗, 但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 甚至加重了患者尿道的损伤, 出血多, 术后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孙颖浩等[1]提出对球部尿道损伤行尿道膀胱镜下的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新方法, 认为可一期达到恢复尿道连续性及引流尿液, 术后无性功能障碍、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输尿管镜比尿道膀胱镜更纤细, 更容易进入尿道损伤的近端。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有着传统手术所不具备的优点:由于是在尿道管腔内进行, 避开了对尿道周围及耻骨后间隙的解剖, 因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未造成尿道及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 术后发生尿道狭窄和性功能障碍的几率亦低[2~3]。

输尿管镜沿斑马导丝进入更安全准确。输尿管镜进入膀胱后, 可检查膀胱内情况, 又可对尿道断端起扩张作用, 利于三腔气囊尿管顺利推入膀胱。输尿管镜进入到断端创面, 用生理盐水冲洗, 清理创缘, 不会加重出血或盆腔组织损伤, 还可减少感染机会, 缩短尿道远近断端距离, 减轻对支配阴茎勃起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和压迫, 减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术中灌注液采用生理盐水, 手术时间短, 不易引起水中毒。如寻找尿道断端近端困难, 应果断改为耻骨上穿刺会师法, 避免灌注液过多外渗吸收。

通过开放性手术治疗和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可以看出, 后者治疗后无尿道狭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发生。所以我们认为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操作简单、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 疗效确切的优点, 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手术观察了解尿道损伤治疗疗效的临床体会。方法 比较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组30例和开放性手术组30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情况。结果 尿道会师术全部成功, 开放手术组26例手术成功;尿道会师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开放手术组 (P<0.01或0.05)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组术后留置导尿管约3~4周, 拔除导尿管后作不定期尿道扩张。结论 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具有安全性高, 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疗效好的特点。

关键词:输尿管镜,尿道损伤,尿道会师术,开放性手术

参考文献

[1] 孙颖浩, 许传亮, 钱松溪.尿道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J].临床泌尿科杂志, 1995, 13:551~552.

[2] 周凤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56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0:207~209.

肿瘤治疗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7例, 女9例, 年龄18~69岁, 病史1月~6年。垂体瘤11例, 下丘脑胶质瘤4例, 脑膜瘤3例, 均经手术获得病理诊断。18例患者均于手术前行内分泌检查, 包括血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抗利尿激素, 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 以及化验血、尿常规、电解质、渗透压、血糖、肾功等, 均正常。术前均无尿崩现象。尿崩症标准:尿量>3000m L/24h, 尿比重<1.005, 尿渗透压<200mmol/L。尿量250~350m L/h为轻度尿崩症, 351~450m L/h为中度尿崩症, >451m L/h为重度尿崩症。

1.2 方法

(1) 所有患者行头颅MRI检查, 证实鞍区占位性病变。 (2) 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状等选择手术入路。经蝶手术12例, 经额颞入路6例, 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3) 术后开始监测每小时尿量及累加尿量, 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改变。常规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mg/d;多尿或尿崩症, 增加液体入量。未使用脱水剂。尿量>3000m L/24h或400m L/h且排除输液量多的因素时给予垂体后叶素皮下注射, 根据病情用6~12U/d, 控制尿量在200m L/h左右, 尿量减少后3d逐渐停用垂体后叶素, 每日复查尿常规、电解质、血糖、肾功等。

2 结果

16例患者肿瘤全切, 2例患者由于瘤体过大, 且瘤组织粘连于垂体柄处, 行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共12例出现尿崩症, 每天尿量平均4500m L, 尿比重平均1.004, 血、尿糖及尿蛋白均阴性, 低血钾2例, 血钾最低3.14mmol/L;高血钠3例, 最高163mmol/L;高血氯2例, 最高119.2mmol/L;未有低钠低氯者。其中轻度4例, 中度6例, 重度2例。4例在1周内恢复, 6例在1~3周恢复, 2例重度尿崩症者死亡。

3 讨论

鞍区是颅内占位病变发生最高类型、最集中的解剖区域, 解剖部位深在, 周围毗邻许多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 手术风险极大, 术后并发症多, 其中以尿崩症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 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术后出现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主要是由于切除肿瘤过程中损伤了或干扰了下丘脑-垂体柄-垂体后叶轴, 即使是残留部分病变也对术后产生抗利尿激素有重要影响[1]。尿崩症和电解质紊乱的处理至关重要, 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危及患者的生命,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1 尿崩症的诊断

尿崩症分为神经源性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所致, 后者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无反应或反应较差所致。鞍区手术尤其是鞍上区手术经常累及垂体柄及其他下丘脑结构, 导致术后抗利尿激素产生或分泌障碍, 血抗利尿激素降低, 导致肾脏不能将过滤液内的水分即时回吸收, 尿液不能浓缩, 尿比重低达1.001~1.005, 尿渗透压低至50~200 mmol/L, 尿量每天达3000~5000m L以上, 血渗透压增高。严重者明显脱水, 血压降低, 甚至休克死亡。

3.2 尿崩症的防治

尿崩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关系很大, 切除肿瘤时必须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 解剖要清晰。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如损伤鞍膈以上的垂体柄及下丘脑, 则可能会出现永久性尿崩症;如损伤鞍膈以下的垂体柄和垂体后叶, 则往往是暂时性尿崩症[2], 本组病例中2例下丘脑胶质瘤术后尿崩症持续时间相对长, 也可能与损伤位置较高有关。术后尿崩症多为一过性, 处理上主要为控制尿量。本组1例水电解质紊乱未及时发现, 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失去抢救机会。另1例出现严重脱水、高钠高氯, 虽监测及时, 但补液、使用垂体后叶素的方法不当, 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脏器功能衰竭。在吸取2例死亡病例教训的前提下, 其余12例密切监测尿量, 如上应用了垂体后叶素, 治疗效果佳, 好转出院。

3.3 水电解质紊乱

术后出现高钠高氯可因手术干扰下丘脑或原发损伤所致, 但也应注意医源性因素。在开展该项手术时, 医生护士应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对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性。24h内发生的急性高钠血症对机体损害较大, 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可出现休克症状, 如心悸、冷汗、体位性低血压等[3]。目前, 基层医院逐渐开展难度较大的手术, 借本组病例治疗的教训与体会, 提醒基层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切实为患者服务, 高度重视鞍区术后并发症, 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摘要:目的 探讨鞍区病变术后尿崩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我科18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呈一过性尿崩者10例, 2例严重尿崩者死亡。尿崩症所导致的电解质紊乱与术后的处理有关。结论 鞍区病变术后尿崩症的正确处理是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鞍区肿瘤,尿崩症,治疗

参考文献

[1] Yasargil MG, Curcic M, Kis M, et al.Total removal of craniophar-yngiomas approaches and long-term results in144patients[J].J Neurosury, 1990, 73 (1) :3~6.

[2] 陈明振, 何东升.经蝶窦切除垂体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J].临床外科杂志, 2004, 12 (4) :203~204.

上一篇:石钟山记原文范文下一篇:统计局监督检查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