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饮食范文

2023-09-23

术后饮食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胃癌需手术患者7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 对照组4例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治疗退出, 2例改变治疗方案退出, 故对照组32例, 2组共70例, 男55例, 女15例。年龄 (59.5±13.0) 岁,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排除标准: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依从性不良如精神病、痴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实施传统饮食护理, 鼻肠管肠内营养期间由护士全权负责, 第6天拔出胃管及鼻肠管自口进食后护士只告知其进食常规知识, 如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饮食, 少食多餐。

1.2.2 观察组术后予以自我饮食护理

(1) 评估。 (1) 患者的胃癌基本知识、检查、治疗、自我护理能力。 (2) 患者的营养状况。记录2组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浓度、转铁蛋白, 了解其饮食习惯。 (3) 生存质量评估采用FLIC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 量表。 (2) 护理诊断。 (1) 营养失调与手术禁食及癌肿导致的消耗增加、缺乏营养知识有关。 (2) 自理缺陷与手术、体力下降有关。 (3) 焦虑和恐惧与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4) 疼痛与手术及癌性疼痛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消化道梗阻、倾倒综合征等。 (3) 护理措施。术后前5d鼻肠管肠内营养期间实施完全补偿系统, 第6天肠蠕动恢复患者自己进食后实施部分补偿系统。 (1) 术后第1天, 患者自护能力缺陷, 将营养状况的评价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 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介绍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维护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都是有益处的;荷兰生产的能全力营养液营养均衡, 利于吸收, 并告之鼻饲时应注意速度、温度和浓度, 以免患者出现腹胀、恶心等不适[4]。并使家属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 共同参与实施。如营养不足时遵医嘱肠外营养。 (2) 术后第6天, 肠蠕动恢复后拔出胃管及鼻肠管自口进食, 实施部分补偿系统。耐心指导患者进食, 当日少量饮水, 第2日进半量流质, 每次50~80mL, 第3日进全量流质, 每次100~150mL, 如进食后无腹痛、腹胀等不适, 第4日进半流质, 如自制菜末肉末粥, 第10~14日可进软食。少量多餐, 开始时每日5~6餐, 以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根据个人爱好选取适合的健康饮食。进食时细嚼慢咽, 减轻胃的负担。勿食辛辣、油炸食物, 保证适当的食物温度。 (3) 进食环境要整洁, 空气清新。播放喜欢的音乐, 创造良好氛围。 (4) 防止早、晚期倾倒综合征:少食多餐, 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饮食, 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餐时限制饮水喝汤。进餐后平卧10~20min。 (5) 情感支持:支持其亲朋好友来帮助其重新设定个人目标, 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立能力, 克服自理的局限性, 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支持对患者心理支持最重要。指导家属给予其关心和支持, 使其获得家庭的温暖。 (6) 信息支持。建立周密饮食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教育患者进行自护。 (7) 出院时一定做好健康教育, 嘱定期随访, 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接受指导。)

1.2.3 评价指标

分别在术前1d和出院前1d进行监测患者体重、血清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并进行生存质量评价。

1.2.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结果均以x-±s表示,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前1d指标情况 (表1)

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前1d2组的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值=8.89, P<0.05。出院前1d2组的体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20, P<0.05, 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前1d胃癌相关知识评分比较情况 (表2)

出院前1d2组的总得分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注:P<0.01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FLIC量表测定结果比较情况 (表3)

出院前1d的总生存质量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胃癌术后饮食护理的重要性:手术治疗是胃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术后前5d, 实施鼻肠管肠内营养, 第6天自口进食, 患者因担心不良反应发生害怕进食, 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不能满足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

传统饮食护理的不足:传统饮食护理只注重了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只有护士在护理, 没有患者及家属的互动, 患者往往情绪低落, 甚至丧失治疗信心, 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存质量。

自我饮食护理的优点:自我护理是护士向患者传授其所缺乏的护理知识和技术, 强调护士的责任是帮助而不是代替, 强调护士的任务是增进患者自我护理的主观能力, 调动和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护士根据其具体自理能力, 为患者提供支持-教育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和完全补偿性护理系统。护士应耐心仔细地帮助患者, 使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处于自愿参与、主动积极的最佳状态, 达到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的目的。本组38例患者无一例因饮食不当而发生并发症, 更使患者明确了遵医行为在科学治疗中的重要性, 提高了护理水准。经随访, 出院后患者学会了菜末肉末粥的制作, 能坚持健康饮食, 以较乐观的态度接受和适应了生活, 使生存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摘要:目的 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自我饮食护理, 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 将胃癌需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自我饮食护理组 (观察组) 和传统饮食护理组 (对照组) 各38例, 观察组患者术后通过营养、自理能力评估, 制定自我饮食护理计划;对照组术后用常规饮食护理。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观察营养监测指标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营养指标改善明显, 生存质量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胃癌术后自我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满足自理需要, 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胃癌术后,饮食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肇汉.临床营养与胃肠外科疾病[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2, 5 (3) :169.

[2] 管芝玲, 韩敬莲.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2 (11B) :73~74.

[3] 计惠民, 徐归英.慢性疾病的自我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4, 13 (6) :254.

术后饮食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6例均为女性, 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83例, 年龄28~56岁, 平均42岁, 对照组83例, 年龄27~59岁, 平均43岁, 2组患者间年龄、病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取手术治疗)

(1) 乳癌根治术。是将病变乳房、腋下的淋巴结以及一些胸腔壁的肌肉切除, 这种手术的创伤较大, 术后对上肢功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2) 改良乳癌根治术。这种手术是将乳房和一些腋下的淋巴结切除, 而不切除胸壁的肌肉。由于胸腔壁的肌肉得到完整保留, 因此, 胸腔壁和手臂肌肉的形体均不受影响, 身体可以迅速恢复。 (3) 保留乳房手术。所谓保乳是指保留乳房的基本形状, 仅切除病变的部分。其中包括:象限切除、区段切除、局部切除, 加上腋窝淋巴结清扫。这种手术乳房外形没有多大的变化, 深受女性患者的欢迎。

1.2.2 术后化疗 (治疗组)

辅助化疗宜术后早期应用, 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 最迟不能超过术后1个月, 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 将降低疗效。对乳腺癌术后主张连续进行6个疗程的化疗[3]。

1.2.3 术后中药治疗 (对照组)

(1) 肝郁脾虚型。治法:舒肝解郁。方用:加味逍遥散。药用:当归9g、白芍9g、柴胡9g、桂皮6g、白术9g、茯苓9g、山栀6g、甘草9g。 (2) 正气不足型。治法:补气养血, 健脾疏肝, 化瘀解毒。方用:芪苡汤。药用:黄芪60g、白术20g、白芍15g、党参30g、郁金15g、当归15g、旱莲草30g、重楼10g、丹参30g、薏苡仁10g、料姜石60g。 (3) 肝郁气滞型。治法:疏肝理气, 攻坚破瘀。方用:调神攻坚汤。药用:柴胡15g、王不留行90g、牡蛎30g、白芍30g、川椒5g、黄芩15g、夏枯草30g、瓜蒌30g、石膏30g、陈皮30g、苏子30g、党参30g、大枣10枚、甘草6g。 (4) 血热炽盛, 火毒伤阴型。治法:清热凉血, 解毒泻火。方用:紫根牡蛎汤。药用:当归15g、赤芍9g、紫草根15g、牡蛎粉15g、川芎6g、银花6g、升麻6g、川芎6g、银花6g、黄芪6g、大黄适量 (后下) , 甘草3g。以上药方水煎服, 每日1剂, 日服2次。

1.3 疗效及评价方法[4]

治愈:治疗后5年生存的, 行体检、乳腺B超、钼钯检测肿瘤消失;有效:治疗后生存不足5年但>3年的, 行体检、乳腺B超、钼钯检测肿瘤缩小的;无效:治疗后生存不足3年的, 或者行体检、乳腺B超、钼钯检测肿瘤大小无变化甚至增大的。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2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 卡方检验, 应用SPSS 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 说明有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治疗组:治愈49例 (59.04%) , 有效26例 (3 1.3 2%) , 无效8例 (9.64%) , 总有效率90.36%。

(2) 对照组:治愈34例 (40.96%) , 有效25例 (30.12%) , 无效24例 (28.92%) , 总有效率71.08%。

2 组数据比较, 治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 P<0.05, 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具有关资料报道, 多数肿块位于外上象限, 其次是内上及乳头乳晕区, 下方较少[5]。肿块大小不一, 以2~3cm大小比较常见, 多数乳腺癌患者缺乏疼痛症状。由于疼痛发生较少, 乳腺癌不易被早期发现。乳腺癌中医学称之为“乳石痈”、“乳岩”、“炻乳”等。中医治疗从扶正和驱邪两方面来进行。目的是防止复发转移的, 且应用简便, 副反应轻微, 但是疗效不理想。笔者采用手术治疗再加上化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现证明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当乳腺癌发展到>lcm, 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 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 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 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而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 减少局部复发, 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 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 采用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治疗组83例术后采用化疗治疗与对照组83例术后用中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49例 (59.04%) , 总有效率90.36%;对照组治愈34例 (40.96%) , 总有效率71.0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乳腺癌手术治疗后配合化疗能够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并有效地控制了癌肿的扩散和转移, 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化疗,中药,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 祝孔发.早期乳腺癌诊治进展[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0, 5 (7) :17390.

[2] 左倩虹.乳腺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8) :72.

[3] 胡龙威.乳腺癌26例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6) :5 1.

[4] 朱淑花.乳腺癌诊治进展[J].健康天地, 2010, 4 (3) :53.

术后饮食范文第3篇

目前趋势:ERCP手术的优点(和传统外科手术比,ERCP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

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禁忌症

1.严重心功能不全,急性心梗,哮喘发作期,不能合作者 2.急性胰腺炎

3.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的消化道狭窄 4.碘过敏者

5.胰腺假性囊肿 6.颈椎畸形 7.急性咽喉炎

8.有麻醉药过敏史

方法与配合 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

术前患者禁食、禁水6 h以上

穿着要适合摄片的要求,不宜太厚,去除义齿和金属饰品或其他影响造影的衣着织物等

术前用药:术前30 min肌注654-2 10mg,安定10mg,杜冷丁50mg,术前1 5min口服去泡剂(利多卡因胶浆)及咽喉局麻 必要时在患者右下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留置。 2设备及器械的准备

内镜:侧视式十二指肠镜JF或TJF 附属用具:Olympus聪明刀直接插管和切开,COOK公司产超滑导丝,OlympusPSD-20高频电发生器,(机械碎石网篮,取石网篮,气囊导管,扩张球囊,取石球囊,支架推送器,胆道金属及塑料支架,鼻胆管,鼻胰管,胰管塑料支架) 其他:X线机,心电监护仪,输氧设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检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X线屏调到最清晰,调试好高频电的强度。

造影剂:欧乃派克, 配置方法是欧乃派克:生理盐水=7.5:20/1:1. 以往采用76%复方泛影葡胺,用之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碘过敏试验,造影剂配置方法是76%复方泛影葡胺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5%。 无菌生理盐水

专业的医生与护士配合进行操作

术中配合要点

体位:多取俯卧位或者左侧卧位,俯卧位时头偏向右侧,以利操作 进镜中配合:协助患者将牙垫咬好,用胶布固定

治疗时配合:准确的将术者所用的各种导管,导丝,切开刀支架等物品放在操作台附近,以便随时取用

术中过程:插管—打造影剂-显影-诊断-治疗。医生进镜找到乳头后,根据乳头大小、形态选择造影导管,用

10、20ml注射器分别抽吸造影剂,排尽空气,待医生将造影导管送至乳头开口,插管成功后,回抽是否有胆汁。明确为胆管后,用10ml注射器低压慢速注射,如有阻力立即停止并报告医生调整方向,不可强行注射。首次造影量应<5ml,确定在胆管后可将药量适量加大,使胆管充分显影,如果胰管显影,立即回抽造影剂,用黄斑马导丝或用乳头切开刀明确胆胰管走向代替造影剂显示胆胰管走向。造影部位为胆总管的下段;推注时选择

10、20ml注射器,以0.2~0.6ml/min速度推射;浓度为25%;首次量<5ml,总量l0~20ml,显影充分后尽量回抽出造影剂。 术中操作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抽送导管及导丝时均用酒精无菌纱布包裹,导丝、导管操作条较长,操作中避免污染,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表情变化,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物品;

配合医生:专业护士完成。操作时弄清医生意图,紧密配合。器械的收放不可粗暴,导丝不可插入过深,反复轻柔试进,网篮忌骤放骤收。保持视野清晰,备生理盐水必要时冲洗视野。置入支架时应注意进退导丝与医生保持步调一致,既要防止导丝插入过深,又要防止导丝从胰管或胆管滑脱。

术后放置鼻胆管或鼻胰管,妥善固定鼻胆管,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

护理

术前护理

休息:术前无明显不适的患者可以自由活动,适当增加休息时间;疼痛明显卧床休息,。

心理护理:说明操作的基本原理,ERCP的程序,体位(左侧俯卧位),插镜时的吞咽配合、学会张口呼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及治疗达到的效果。可能存在的风险、手术成功的百分率,增加患者对ERCP的了解和信任,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促进患者的主动合作。 1. 2. 3.

4. 5. 6.

7. 饮食护理:胆源性胰腺炎的病人住院期间均禁食,择期做ERCP的病人未作手术时可以进食,以清淡饮食为主,术前禁一餐。

病情评估:既往病史、现病史、生命体征 、 诊疗情况 、 特殊检查的阳性结果。

评估病人对手术的了解程度。

介绍手术的相关事项: 如手术医生、大致方法,操作体位、插镜时的吞咽配合、 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及治疗达到的效果。 术前准备:

检查医嘱是否开立,核对检查单 出凝血时间 、胸片、心电图, 通知胃镜室准备治疗用物 术前晚10点以后禁饮禁食 建立静脉通道 佩戴腕带

备齐药物带至胃镜室 ,利多卡因胶浆一支, 安定 10mg 、欧乃派克75毫升

8 护送病人至胃镜室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

1. 接病人回病房,交接病人的病情 术中治疗情况、治疗方式、有无出血 2.体位:绝对卧床休息

3.鼻胆管引流的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鼻胆管引流管的护理

要向患者解释引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常检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在体外要做到双固定,即固定在鼻翼侧(T形胶布)、颊部和床旁,并连接负压引流袋,避免逆行感染。保持鼻胆管通畅和有效引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以助于判断病情。引流初期,引流量较多,每日可达500~1000ml,后期逐渐减少,如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引流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应警惕引流管堵塞或是否置入胰管,应调整体位,保证引流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协助医生用甲硝唑100ml 1次/天鼻胆管冲洗,预防胆道内沉渣堵塞鼻胆管,并可控制胆道感染的发展,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压力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4],如胆汁澄清,每日引流量在300~400ml以上,无感染征象者可暂时不必冲洗。

3. 遵医嘱给药 执行医嘱立即补液,抑酸,消炎,质子泵抑制剂,补液,止血,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生长抑素要求24小时泵入,连续不间断。 4.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及家属更要热情细心体贴关怀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患者的紧张度。

5. 饮食护理 禁饮禁食,具体禁食时间根据病人情况(腹部体征、有无并发症、血尿淀粉酶的情况)进行饮食调整,术后常规禁食,如无并发症发生,学淀粉酶正常就可以开始进食,开始进食以流质(米汤)食物为主,无不适逐步过渡到半流、软食,要求清淡饮食。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防止十二指肠乳头摩擦导致渗血.

6. 基础护理 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大小便护理,合适的室温(发热病人),保持舒适 7. 病情观察 1 .监测生命体征,T P R BP SaO2等

2. 观察有无发热、腹痛、腹胀及出血等症状

3. 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引流管留置时间根据引流量的多少、病人症状缓解情况,最重要根据再次胆管照影的情况决定是否拔管。一般5~7天再次行鼻胆管照影。 4.监测血尿淀粉酶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8. 术后并发症:

较常见的是注射造影剂后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败血症、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术后应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全身的一般状况,复查血尿淀粉酶,一早发现,早期处理。预防感染:观察T,遵医嘱用抗生素,检测血常规 9. 健康教育

1. 术后注意休息

2. 饮食清淡易消化 ,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回家后3个月内饮食要控制,限制脂肪的摄入。

3.病情稳定后胰腺炎基本控制时,可逐渐恢复患者的饮食,向患者解释进食不影响引流。当患者基本能进半流质时,可以考虑拔除引流管。

出院指导

术后饮食范文第4篇

1做好对人(驾驶员)的预防预控工作

抓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宣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车辆及驾驶员管理,通过坚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比武等形式,增强驾驶员自身防范意识。

教育驾驶员必须确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

一个驾驶员,必须真正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头脑里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第

一、谨慎操作”的职业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并要逐步确立起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具有安全责任感的驾驶员会时时刻刻注意安全行车。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其实不然。只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心中;始终有一种责任感,安全行车是可以做到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教育驾驶员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和单位制定的《行车安全管理办法》

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制度,力争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学习交通法规,掌握基本精神,熟知法规内容。不学法、就不懂法,不懂法、怎么用法、守法呢?交通法规是机动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行为规则,必须掌握它、熟悉它。二是严格要求,遵章守纪,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道德习惯。每一名机动车驾驶员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认真执行法规,一丝不苟。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自觉地按交通法规办事。出现了违章情况,要主动纠正,即使没有造成恶果,也不能原谅自己,这样久而久之;遵守交通法规就成为一种道德习惯了。三是杜绝侥幸心理。安全行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往往就是在万分之一时出了事,有的老驾驶员开了一辈子安全车,临到退休时因违章出了事。所以一定要杜绝侥幸心理,严禁违章驾车。

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

加大教育力度,按时召开驾驶员周五安全例会,坚持驾驶员安全学习制度,利用有关宣传材料、报刊等,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特别要做好季节性(恶劣天气、雨、雪、雾天)行车安全常识的教育。

创新培训方式

要根据驾驶员年龄,驾车年限分别进行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水平,对驾驶员进行分类排队,认真排查找出三类驾驶员进行重点教育培训。严格把关,认真做好驾驶员上岗前的两级考核,杜绝无上岗证驾车对象。 对肇事驾驶员的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肇事驾驶员的教育要纵到底、横到边。

2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做好预防预控工作

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督促各有车部门做好本部门车辆的日常维护和自检自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局有车部门的车辆技术状况,驾驶的安全学习培训进行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其认真整改并及时回访,确保交通安全管理目标,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加强管理,提高维修质量,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完好

由于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驾驶员操作等原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故障,影响车辆正常运行,造成行车晚点,有的甚至造成机械事故。因而驾驶员要加强车辆维护。以确保车辆能正常运行。驾驶员必须加强车辆日常维护,增强责任心,做好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提高车辆完好率,同时,发现故障,及时排除。车辆管理部门要定期做好车辆的安全大检查工作

对车辆制动、转向、灯光、轮胎、传动,消防器材等技术性能进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及时修复,确保运行车辆完好率达到100%,坚持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 3抓好预控工作

坚持以安全性评价为重点,认真加强危险点,危险路段的分析预测和预控防范工作。预想在前、预控在前,紧抓业务技能培训,使每位驾驶员能熟练掌握、规范操作驾驶车辆,做到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排除,提高驾驶员紧急排险能力。

提高交通安全宣传重要性的认识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交通安全教育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充分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领导要将宣教工作作为职责范围内的一项重点工作,要亲自抓、靠上抓、负总责,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道路交通有着十分明显的季节特点,每个季节的气候、群众出行习惯不同,诱发交通事故的成因也各有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时节,采取相应的对策,选择适当的交通安全宣传方式和内容,切实提升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违法超速、争道抢行、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安全行车,文明驾驶,保证全局各项生产经营运输任务的安全畅通。

加强车辆的检测与维护

术后饮食范文第5篇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茶店中心卫生院湖北十堰442512)【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术后的优质护理体会,为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术后护理患者,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早日解除病痛,恢复健康。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明显提高,且缓解了医患关系。结论:外科手术后采取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外科手术;护理;优质服务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外科术后疼痛是一种有创伤刺激,表现为心理和行为的一系列反应。进行优质护理时,护士正确掌握评估方法,有效参与病人的后期护理,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术后疼痛期。心理护理也是优质护理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疼痛,从而提高患者潜意识里控制痛觉。在护理期,通过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其觉得自己处于逐渐恢复健康过程。鉴于医患关系紧张,护士也应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最大的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并及时想医师及护理人员报告康复进展,及时处理,促进患者下床活动,最大程度降低手术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甘飞儿.创新护理模式在妇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71-72.[2]陶丽霞.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安庆医学,1997,18(3):48.

作者:胡高琴

术后饮食范文第6篇

一、舌癌手术前护理:

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透、血常规、出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等检查,肝胆B超、头颅MR排除器官转移;术前三天漱口,用呋喃西林液或朵贝氏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做好口周备皮,配血、药物过敏试验。术前禁饮食10小时。

二、舌癌手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颈部制动,防止牵拉胸大肌血管蒂。术后24小时后可予半坐卧位、拍背、勤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保持室温22~25℃。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气管切开,注意及时吸痰,防止阻塞致窒息,做好气管套护理,予α糜蛋白酶+氯霉素眼液滴套管q2h.超声雾化吸入冶疗、拍背有利于痰液的咳出,指导病人有效咳痰。

3、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扭曲、漏气。记录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术后观察皮瓣存活,可用皮温计测量温度。如术后72小时发现皮瓣苍白,皮温低于2~3度为动脉供血不足,若皮瓣暗红,皮温低于3~5度,多为静脉回流障碍。应报告医生,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或复方丹参液静滴,扩张血管,改善皮瓣供血。

5、做好口腔护理。予2%双氧水+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交替冲洗,每日2次,冲洗管放于健侧,防止伤口暴裂。

上一篇:受委屈的作文范文下一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