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论文范文

2023-09-16

保险公司论文范文第1篇

近一段时间,不少国际化道路上的中国企业在董事会管理层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宝钢的股改方案遭到了独董的反对,该独董同时是新桥资本(香港)公司及JP摩根执行董事;此前中海油的收购案中,外籍独董也曾投过反对票。这些情况都意味着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对董事会,包括外部董事的角色能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认为只引进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人才就完成了董事会国际化,而应该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尤其是在国资委将在今后陆续对大型国有企业董事会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

这实际也和西方跨国公司董事会的发展趋势有相似之处。在过去的十年中,西方跨国公司的董事会运作模式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从早期的流于形式的“全体通过”、“举手表决”式运作方式,到萨奥(Sarbanes-Oxley)法案出台后的董事法律责任压身、退而求进的“质询式”、“发问式”运作。尤其是2002年纽约股市金融丑闻席卷全球后,公司股东们纷纷抗议,要求董事会“更上一层楼”,踏上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型之路。这说明,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公司,如果要建立和完善全球化的董事会,都不能只在人员结构、表决办法等形式上下功夫,而应该真正了解董事会的作用,让各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对公司管理层良好的监管和支撑。

验证管理层提交的企业发展战略

董事会的作用不在于亲历亲为设计或制定战略,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在战略质询的过程中帮助管理层测试并验证其提交的战略是否“植于事实,根基稳固”。正如一位成功的CEO曾指出: “董事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与其质询提问的尖酸刻薄程度成正比!”

一般而言,董事会将“强迫”管理层围绕其提交的战略方案回答以下6个问题。

第一: “战略制定的假设前提是否成立?”在验证管理层提交的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董事会首先要判断战略制定时所作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有多大,其中影响假设条件成立与否的关键控制因素是哪些,进而对其进行“千锤百炼”,直到达成一致认可。以AOL与时代华纳为例,两家公司在并购前均将赌注押在“节目内容的捆绑打包与多频道的放送模式对于消费者很有吸引力”这个前提成立上面,认为这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同时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然而事实证明这个假设并未兑现,为这宗巨型并购案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第二: “这个战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将如何创造价值?”有时候管理层会沉迷于战略本身,为了达成某一项财务目标而不去考虑企业在其它财务指标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例如,“此次并购将使我们成为全球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这个战略目标就很可能忽视了企业的财务收益底线及资产负债情况。董事会成员不应将公司的战略走向与盈利这个基础性问题割裂开来,董事会要让管理层对战略进行详尽的阐述,以确保战略的执行能够为企业创造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负债并且确保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如果管理层的回答不够清晰,那么企业的战略则需要返工和修正。

第三:“公司是否能够配置恰当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等)支持战略的执行?”众所周知,任何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资源的投入;而对于战略方向的大调整,更需要管理层未雨绸缪,考虑企业是否拥有与战略相匹配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可能包括:在新发展战略下管理层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全新技能,向现有业务部门追加大量资金投入,使公司销售队伍要做好从产品销售向提供解决方案转型的准备,从公司盈利低的业务单元抽撤出人力财力供成长性高的业务单元使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董事会在战略质询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的。

第四:“管理层是否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全盘性考虑?”正如一位知名企业的董事所言,董事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们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环节中的投入。通过质询这一问题,董事会必须确认管理层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已经对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走势了然于胸并做好了相应准备。例如,若公司面临负债率过高、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激化等情形,管理层是否都能够未雨绸缪,稳坐钓鱼船。

第五:“战略一旦付诸实施,将如何应对竞争者可能的反击?”冒然进入新的市场很可能将“沉睡的巨人”唤醒,导致市场角逐态势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甚至引发原有行业利润池的变动。例如,当南非酿酒集团(SAB, South Africa Breweries)收购米勒啤酒(Miller Brewing)时,啤酒市场上的“老大”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嗅到了危险的味道,进而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为南非酿酒集团并购后的业务拓展带来了不少麻烦。直到现在,SABMiller与安海斯-布希公司之间在战略、战术上还在不断上演拉锯战。因此,董事会必须督促管理层在应对竞争者反应方面事前做足功课,免得事后补课连连。

第六: “资本市场将给这个战略打多少分?”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仅和企业内部人员休戚相关,实际上也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须知华尔街分析师或基金经理对企业战略的评价在相当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股价和市值的浮浮沉沉。例如,2000年底,当可口可乐公司CEO杜达富(Doug Daft)抛出收购桂格麦片旗下佳得乐运动饮料的建议书时,董事会对此投了反对票,原因就在于董事会认为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这项业务收购——债券投资者很可能对于收购估价做出消极的反应。正如《华尔街日报》援引时任可口可乐董事的沃伦·巴菲特所言:“桂格公司的运动饮料业务远远不值可口可乐公司10.5%的股份,这一收购代价太大了!”

此外,董事会验证战略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同样会对战略质询的整体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目前,GE、惠普、杜邦等公司均通过“战略研讨会”来精炼管理层提交的战略,这样的研讨会通常每1-2年举行一次,每次耗时1-2天,并会为公开式讨论与董事间的非正式接洽预留出充裕的时间。

一般而言,战略研讨会有两种形式:全体成员列席的大型研讨以及分组讨论。在进行全体成员列席的集体研讨时,管理层将向董事会清晰阐述战略制定的思路、对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考量,并对战略本身进行详尽解释,同时留给董事足够的提问与质询时间。而分组讨论则是由董事与管理层进行小范围的研讨,对提交的战略以及预先分配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分组讨论有助于成员们能够更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助于碰撞出“智慧火花”。

当然,在战略研讨会开始前,管理层如果能够向董事们提交一份事先精心准备的“战略蓝图”,以概括性的描述使董事们对即将讨论的战略议题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

综上所述,通过质询上述问题,不但能够加深董事对公司战略的理解,同时也使公司战略在双方质询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和完善。当战略明确后,企业未来应该专注于哪些业务领域或进入哪些新领域,应该把握或放弃哪些发展机会也将随之变得清晰起来。也正因为此,保险公司的管理层与董事会才能清楚地了解公司能否进入诸如设备融资、高价值个人理财服务等其他金融服务市场;银行的管理层与董事会才能明确公司未来是否可以提供次优贷款(Subprime Loan)服务;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也才能从容应对,做出是否抓住某一诱人并购机会的战略决策。

监控企业的财务健康、运营绩效与潜在风险

要想摆脱以往给世人留下的“橡皮章”印象,尤其是对一些中国国有企业来说,董事会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监控职能。须知,董事会的监控模式向管理层传递着强烈的信号指引。

基于我们对国际知名企业董事会监控职能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董事会在监控企业财务健康状况、运营绩效以及潜在风险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起到了很好的“防火墙”角色,这对中国企业无疑有借鉴作用。

· 监控财务健康状况

商界奇才们由于忽视“流动性”这个财务健康的晴雨表而遭遇职业生涯的滑铁卢,这样的惨痛教训早已屡见不鲜。因此,董事会需要提醒管理层时时优先考虑这一问题:“若经营条件恶化,出现市场环境萧条、竞争对手大举猛攻、大额的并购使企业负债大幅增加等情况,企业能否保持足够的资产流动性或兑现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一溃千里,企业的收入是否足以保证偿还银行贷款、支付员工工资、房租水电等固定费用,还能够“支撑”多久,是一年、半年,或者最多一个月?

对于董事会而言,营业现金流是监控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最好利器。通过分析企业现金流的来源以及使用流向,我们能够揭示企业业务运营的实际状况。董事会需要向管理层提问并最终得到确认——即使企业遭遇最恶劣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未来的现金支出与流入亦能够在数量、时限上相互匹配,以免出现现金流断裂所造成的多米诺骨牌式的恶性循环。而对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来说,董事会对于营业现金流诊断的主要目的则在于揭示旗下哪些业务单元是在为集团“造血”,哪些是在“流血”,应如何权衡这两类业务单元的发展等。

此外,资产结构也是衡量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一把重要标尺。一般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与公司必须维持的信用等级是相关联的。以GE为例,公司的管理层均竭尽所能来维持公司的AAA信用等级,这也实实在在地列入了“舵手”伊梅尔特的业绩考核指标当中。因此,董事会每年应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至少进行1-2次详尽的讨论,以确保公司拥有并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

· 监控企业运营绩效

董事会与管理层在寻找与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关联度最大的经营活动的同时,还应明确哪些经营活动会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进而确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国内电信行业为例,固网运营商“保存量,激增量”的发展口号即是这一思路的最好体现——虽然传统电信业务的发展已逐渐呈现颓势,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块存量市场仍将是运营商们最重要的收入与利润来源,因此,存量市场的运营状况必将成为KPI考核的重点;但从长远来看,运营商们必须全力以赴开发新兴业务借此拉动增量市场,以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新业务增长比例和新业务占比权重在业绩考核中亦不可忽视。

同时,董事会亦要提醒管理层不可忽略隐藏在关键经营活动背后的“隐性因素”,并且找到这些隐性因素与公司运营绩效间的内在联系。以美国汽车市场为例,作为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董事会的成员,在监控企业业绩情况时如果仅关注“市场占有率”这一指标,并对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而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市场占有率能够体现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然而其仅能折射出企业运营绩效的一个侧面。不断提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因为高额折扣所致,还是因为公司推出的针对新细分市场的产品线大获成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寻根问底,董事会成员才能与管理层一起探求引起业绩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并了解管理层将采取何种举措来保持优势或挽回颓势,也才能有效预测业绩的未来走向。

自“9·11”事件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风险察别、监控和规避的重要性——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受到经济危机、安全威胁、供应链中断、消费者倒戈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因而许多公司将潜在风险的监控列入了董事会常态工作议程。

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威胁的潜在风险不仅源于财务方面,还可能来自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内部运营、外部政策法规,甚至是自然灾害。以一家60%营业收入来自巴西的美国公司为例,其面临的风险不但来自于供应商和客户在地域上的高度集中,还可能由于巴西国内的政治环境变动和汇率调整等因素使公司蒙受损失。

顺势而变,一些董事会成立了专门的“风险监控委员会”以确保公司管理层对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保持清晰的认知。风险监控委员会一方面与管理层联手,共同研究构建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确定公司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哪些领域可能是风险的高发区; 另一方面着手设计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确定预警指标和不同警戒级别的指标观测值,使管理层能够先行一步,早做准备。(作者为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总裁)

保险公司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受社会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影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保险公司成本信息的需求,因此,使用科学、先进的核算方法对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保险公司 预算管理 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国内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以及外资保险公司都开始进入保险市场中,因此,加剧了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保险公司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我国多数保险公司目前使用的传统核算方法是根据各种保险产品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对费用进行分摊,这种方法使保险公司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数据和利润情况,从而影响了公司的正常发展。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个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以及资金的利用率,纷纷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算方法,在保险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并分析了目前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基础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又被称为ABC法,是以作业为资源消耗的主体,通过资源动因依据将资源成本合理的分配到作业中,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正确的归集到相关服务和产品中。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对于成本管理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业成本法在金融保险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算方法,虽然计算方式比较复杂,但与传统的核算方法相比,其具有不可忽略的优点,作业成本法可以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系统兼容,与其他会计方式相比,其操作原理较为简单易懂。作业成本法制度的建立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与其他业务相兼容的特点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共享,并能有效地满足企业和社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建立是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的,因此,其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弥补了传统核算方法存在的弊端。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發展和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有利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此外,作业成本系统数据可以和企业业务系统数据兼容,通过一个系统实现多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给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会计准则与作业成本法的不断完善,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在不断的消失,从而使作业成本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

二、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资源存在较大的浪费

由于保险公司在使用传统预算管理过程中都是将上年度公司的预算管理执行情况为基础,而影响预算管理的因素会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地变换,针对这一情况,公司通常会通过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预算管理项目,从而确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这种方法极易使公司上年度的资源浪费情况继续延续下去,最终给公司的资源造成较大的浪费。

2.不合理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由于传统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以单一的成本管理为基础,从而造成保险公司在制定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基础较弱,此外,传统的预算管理针对公司绩效和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无法给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使公司的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给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

3.预算的范围不够全面

保险公司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生成成本的预算,而且还会受到公司内部的控制和管理的限制。此外,保险公司习惯将财务方面的指标作为预算管理中的重点,而忽略了对效率、质量以及信誉等指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三、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基础过程

1.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

加强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是确保保险公司经济效益以及快速发展的关键,而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在于其可以根据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保险公司资金浪费严重的情况,在减少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保险公司中存在的低效作业或无效作业,使公司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以作业成本为基础而制定的预算编制可以实现责任落实到各个层面以及个人,从而有利于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执行。在保险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未出现较大变化的前提下,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可以按照当前的预算计划对公司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公司员工和各个环节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工作,有利于实现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实施。

2.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过程

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作业成本预算过程包括的内容有:作业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所消耗的环境、方法、材料、技术以及人力的结合产物,而作业的划分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并仔细分析公司的经营特点,通过和作业成本相结合,有利于作业成本在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作用的发挥,确保能及时地提供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信息,从而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竞争能力。在实际过程中,公司应该以明确划分作业为前提,划分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公司的相关业务、成本以及发展目标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以确保作业成本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此外,公司的预算过程应该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首先由决策管理层制定出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然后由公司基层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相应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案。

四、作业成本法应用过程中的建议措施

1.加大预算管理目标考核的力度

公司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加大预算管理目标考核力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加大预算管理目标考核力度,从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为基础,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作业成本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制约因素,并及时地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此外,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加强监督管理和控制,从而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2.扩大作业成本管理应用的范围

公司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应用作业成本法,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作业成本为基础条件。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保险公司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做的不够到位,作业成本法的实际实施和发展离公司制定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从而给作业成本法的推广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应用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司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想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也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必须扩大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范围,从而实现公司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保险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传统的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保险公司的发展需要,因此,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核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实践证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有利于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本文通过对目前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基础过程的科学分析,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旨在为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广宇,丁华明.作业成本管理:内部改进与价值评估的企业方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18,307-311

[2]羅伯特·贝尔,费利克斯·施密德,罗杰·米尔斯. 成本管理系统设计——用作业成本法建立成本控制模型.陈良华,杨敏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50.

[3]赵广辉.作业成本法及其在跨国金融机构中的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2000(1):29.

[4]王平心,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会计研究.2010(8):12-13.

保险公司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背景下,基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经验观察发现: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新变化,即从以大城市为基础的点式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向以城市区域为基础的圈式发展模式转变,且相对前者,后者具有更高的自我发展和优化调整能力,也更能促进区域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未来国际金融中心圈将成为主导全球金融发展格局的新力量。

关键词:点式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圈;展望;启示

回顾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轨迹,“金融争霸”长期以来成为主导全球金融中心体系演化和更替的动力,即在“金融战场”的角逐中,某一金融中心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其它金融中心尤其是地理邻近金融中心的衰退,金融中心之间的替代和竞争关系十分明显[1]。依此观察,金融中心几乎都被界定在单个城市乃至城市内部某个狭窄的范围之内,如Porteous(1995)指出金融中心通常是一个城市,更多时候是城市中更小的地域,如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2]。Dufey & Giddy(1997)同样认为金融中心是一个金融机构高度集中的大都市,是一个地理面积不大的区域[3]。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风起云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金融合作和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进程中,国际金融中心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一方面,各金融中心尤其是相邻金融中心逐渐告别以竞争求生存的思维和行动,转向谋求合作分工,为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金融中心区域而努力;另一方面,传统相对孤立封闭的金融中心城市,受困于要素经营成本的提高和金融产业链的延长,把金融产业链所有金融机构集于一身,已经不再是明智之举,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金融产业链空间分离和再布局,向周边城市转移部分金融资源。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中心已经超越单个大城市走向城市群,即从点式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向圈层金融中心发展模式转变。总之,国际金融中心不再是单个城市,更可能是一个协作分工的区域,这对传统认知的金融中心概念提出了挑战。

一、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及全球观察

追溯到中世纪的佛罗伦萨、布鲁日和威尼斯,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类金融中心虽然不断涌现,但是彼此之间相互封闭,联系并不多[4]。因此,全球范围内金融中心布局显得相对零散,这种空间模式下的金融中心实际上就是点式金融中心,即主要依托单个城市而存在,与周边城市并未形成金融分工与合作关系。然而,随着全球经济金融资源竞争的加剧,点式金融中心腹地受限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金融中心寻求与周边城市合作的愿望愈为强烈。在此背景下,金融资源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持续进行集聚和扩散,形成领袖型金融中心和支撑型金融腹地相互依赖、分工互补的发展格局。不仅如此,支撑型金融腹地中一些二线城市通过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在反复向领袖型金融中心输送和承接金融资源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身定位和特色,发展成为专业型金融中心,与领袖型金融中心一道构建形成金融中心圈。与传统点式金融中心相比,圈式金融中心系统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更加明显,它不仅使领袖型金融中心竞争力放大数倍,也是整个区域的金融密度骤然提高。目前,圈式金融中心的轮廓在全球一些主要金融密集区已经初现。

在欧洲,伦敦金融中心正逐渐拓展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大伦敦金融中心圈。从历史演变的轨迹来看,大伦敦金融中心圈发源于不到一平方英里的伦敦金融城;随后由于集聚的金融和商务机构越来越多,金融城土地租金成本不断爬升,金融资源开始向外扩散,在伦敦金丝雀码头、西敏寺区等形成了新的金融集聚区,分担了金融城的压力,并被称为新金融城。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伦敦金融资源集聚和扩散并没有止于市内,而是逐渐与同在英伦城市群的曼切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利兹等城市发生金融合作分工关系,目前曼切斯特已经成长为英国除伦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利物浦则是英国第二大资产管理中心、伯明翰是英格兰中部的区域金融中心、利兹即是伦敦金融后院和后台基地也是英国北部区域金融中心。从整个欧洲来看,大伦敦金融中心圈的范围以伦敦为中心,已经扩展到包括泽西岛、根西岛、马恩岛、都柏林和爱丁堡、卢森堡、苏黎世、布鲁塞尔等次级金融中心在内的更大区域,形成了由综合型金融中心和专业型金融中心等不同层次金融中心构成相互合作的金融中心体系:泽西岛、根西岛、马恩岛是全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来自世界的众多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将之作为进入伦敦金融市场的跳板。爱丁堡以基金管理而闻名,它是全球基金运营机构最钟爱城市,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基金经理群。都柏林是伦敦金融中心重要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公司财务管理业务最为活跃,其在旧海关码头仓库区规划建设的金融服务中心,基本服务于世界50强银行及20强保险公司,拥有60多家基金后台服务公司和30余家托管机构;卢森堡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是全球第一的基金分销中心。全球领先的私人资本服务商和私人股权经营管理人都在卢森堡,65%的全球跨国基金属于卢森堡,并且全球顶级前五十名跨国基金集团中的80%利用卢森堡这个平台来开展业务。布鲁塞尔是世界著名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所在地,致力于建设卓越的世界级金融交易处理中心。苏黎世则以私人银行而闻名世界。在金融中心圈形成以后,通过证券交易所、银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兼并,欧洲金融业规模经济更加明显,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更好,如今欧元区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券市场和第二大股票市场,银行信贷、债券和股票发行量增长速度大大提高。

在北美洲,几乎在同一时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即纽约国际金融中心逐渐成长为大纽约金融中心圈,后者以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和加拿大多伦多城市群为依托,范围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从发展过程来看,大纽约金融中心圈发迹于纽约的华尔街,随着狭小空间集聚过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导致拥堵和经营成本的急剧上升,美国信托、美国大通、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逐渐将其总部迁出。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金融机构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似乎是一项颇具风险的行为。因此,摩根史丹利把其全球总部迁到了时报广场,高盛的总部则落户于距离曼哈顿更远的新泽西州[5]。如今,大纽约金融中心圈以纽约为领袖,形成以波士顿、新泽西、华盛顿以及芝加哥、蒙特利尔、多伦多次级金融中心的区域金融中心群。在大纽约金融中心圈中,新泽西与纽约隔着哈德逊河相望,依靠相邻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商业环境以及相对充裕的经营空间成为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后台服务基地,德意志证券等大型证券、银行和保险金融机构不约而同选择在此建立后台服务支持和备份系统。如今,新泽西的金融发展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标杆,影响力巨大。波士顿地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历史上曾经是美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但在“金融争霸”年代被纽约超越并开始走向下坡路。随后在20世纪中叶,波士顿在纽约“金融光环”的笼罩下又开始复兴,依托作为全球基金发源地的历史渊源和优势,持续强化在基金行业的竞争力,如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美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全球重要的金融管理中心。芝加哥则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衍生品交易总量占据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总量的65%,居全球第一位。华盛顿是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监管中心和信息中心,美国绝大部分金融监管和服务机构和重要国际金融组织的总部都设立于此。蒙特利尔和多伦多虽然相对远离纽约,但是却在寿险、矿产、能源和金属等贸易金融行业和银行业沉淀出新优势,与大纽约金融中心圈的其它金融中心形成互补之势。

在亚洲,香港一直谋求坐上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头把交椅,成为可以和伦敦、纽约齐驱并驾全球金融第三极。在伦敦金融城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中,香港已经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且其综合得分不断上升。香港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为全球金融中心圈层发展的重要性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事实上,近年来在与东京、新加坡的竞争中香港的金融地位是伴随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深化而得以增强,目前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香港)等银行金融机构已经纷纷把后台服务中心布局到珠三角地区,两地正从制造业“前店后厂”模式升级到金融业“前店后场”新版本。随着CEPA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大珠三角金融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围绕以香港为中心、以广州和深圳为增长极、以澳门和珠三角其他城市为重要支点、连通中国与世界金融市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珠三角国际金融中心圈已具雏形。从分工格局来看,在大珠三角国际金融中心圈中:香港作为全球领袖型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第五大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第五大股票市场、第五大黄金交易中心、亚太区最大的保险市场和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各类金融业务都十分发达。深圳则是全球重要的资本募集市场和中国领先的财富管理中心,前海地区作为深港合作区,正以离岸人民币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为重点深度开展金融合作。广州正致力于巩固提升区域金融管理营运、银行保险、金融教育资讯和支付结算中心功能,加快形成并重点发展区域财富管理、产权交易、股权投资、和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形成与深圳错位发展的金融功能。与此同时,通过南沙国家级新区,广州正与香港深入开展以航运金融为重点的金融合作。澳门则通过横琴加强与珠海合作,旨在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中葡商贸合作金融平台。依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佛山正努力成为大珠三角国际金融中心圈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打造亚洲版的“新泽西”。作为世界著名制造业基地,东莞同样在大珠三角国际金融中心圈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即依托台资经济的深厚基础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打造珠台(珠三角与台湾)金融合作区、区域科技金融中心和产业金融中心,以及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珠海、中山、江门、惠州和肇庆等市作为支点型金融中心,凭借相对接近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着力发展地方性特色金融业务,填补高等级金融中心对城市群外围地区的服务真空,形成合作互补发展格局。

总体看来,在全球区域金融发展格局中,“金融一体化”已经逐步取代“金融争霸”,在早期,各国或者各城市更多时候体现为金融竞争关系,试图争夺区域金融霸权。但是随着金融一体化推动金融中心圈作为一个大方向前进,各城市之间逐渐开展实质性金融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集聚”、“整合”、“分工”成为金融资源空间运动和布局的关键词。即区域内金融资源持续向中心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又具有向外扩散的冲动,一些外围城市如果能把握住这一机会,金融业将重新得以复苏和发展。经过反复集聚、扩散和整合之后,围绕中心城市,次级城市往往能更好地发现和发掘自身的优势,找准金融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逐渐缩小金融业务的“宽度”,集中精力做优做强具有历史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某一类金融业,重获金融专业化、特色化和规模化优势。一旦各个城市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形成专业化和空间分工明确化之后,相对合理的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格局就形成了。此时,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必定要高于运动前的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这就是金融中心圈的生命力所在。

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的原因

国际金融中心呈现圈层发展新动向,对传统金融中心概念和理论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主流金融理论诸如金融地理论、金融区位论、金融集聚论等都只关心单个金融中心,试图就单个金融中心而论金融中心。这一研究思路在传统“点式”金融中心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圈式”金融中心的出现,其局限性就变得非常明显。原因在于金融中心的形成已经不再只关乎单个城市或者单个城市内部的某一小块区域,而更多是由该城市所在区域或城市群的经济金融实力决定。因此,撇开区域而论金融中心,研究思维显然是缺乏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只有跳出金融中心,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才能有效把握金融中心形成的机理。

(一)金融机构区位选择和空间运动是国际金融中心圈的微观基础

根据金融产品和服务类型,金融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前、中、后台业务,不同产业链环节的要素投入密集存在差异,因此就具有不同的区位偏好性。在早期,金融产业链比较短,集中于大城市有利于实现全产业链的空间整合和协调,提升金融产业整体效率。但是随着金融创新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出现,金融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链不同环节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此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交通成本、地租成本、人力成本和公共资源使用成本也逐渐提高。大城市本身的变化和金融产业链的变化,使得不同要素投入类型的金融机构开始考虑重新,智力密集型和关系密集型的金融产业链环节将向大城市集聚,而劳力密集型等金融产业链环节将向周边外围城市转移。除此之外,从大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圈和大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圈的发展经验来看,以分散化规避安全风险和竞争风险也是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实行金融产业链跨城市重新组合的重要因素。

(二)信息空间的变化是金融中心圈式出现的诱因

回顾整个金融中心的发展史,全球金融中心之所以能够持续集聚大量的资金,与其作为全球信息交汇地息息相关,伦敦、纽约至今都是世界城市的典型代表。进入21世纪以后,各个城市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城市与城市之间信息能级差距得以改善,信息空间外延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来自实体空间的影响,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随之呈现出新趋势,即某些金融活动仍然持续向传统金融中心集聚,而另一些金融活动则从传统金融中心向外扩散。事实上,金融产品具有多样性,其对信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特殊信息要求的金融交易活动具有在地理上集聚的趋势,相反对于标准化的金融交易活动则对成本更为敏感,往往具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金融中心周边二线城市因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设施而成为金融资源新的聚集地。

(三)国际金融中心圈层体系是传统点式金融中心演化的客观结果

回顾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现实经验,可以清晰看到点式金融中心走向高级化的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区域内存的若干不同等级的金融中心,这些金融中心各自坚守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彼此之间相互孤立缺乏联系,即纯点式金融中心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区域内金融中心开始金融“金融争霸”时代,即金融中心之间相互竞争,而竞争的优胜者将通过极化作用集聚区域内的金融资源,并逐渐在区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一些金融中心开始在竞争中走向衰退,开始以其它产业为发展重点。第三阶段,在经过持续的单向极化过程之后,居于核心地位的金融中心因集聚过多金融机构而开始呈现出某种“不适”,于是开始向外扩散金融资源,外围城市抓住契机承接转移出来的金融业务,实行差异化和专业化金融发展战略,金融业开始重新复苏;第四阶段,点式金融中心走向区域化发展,圈层金融中心体系最终形成。在该金融中心系统中,既有综合性金融中心又有专业性金融中心,两者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密集区。

(四)国际金融中心圈层体系具有相当高的自我发展和优化调整能力

在国际金融中心圈层体系中,一般性信息技术进步意味着区域系统内部各个金融中心之间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得以改善,金融技术进步则意味着金融产品先进性的提高,两者都能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也即提高金融交易效率。而交易效率的任何一次提高都会使金融中心分工效率增加。在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下,分工结构将在一定时期内得以不断稳固和加强,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也更能抵御外部波动带来的风险。由于金融产品交易所需的信息和专业化要求不同,国际金融中心圈层系统内的分工结构往往表现为:透明的也即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将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圈层体系中的领袖型金融中心;半透明的金融产品将主要集中在次级金融中心进行生产和交易;不透明的金融产品因其需要更接近需求者,因此主要集中在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更低层次的金融中心之中。

总之,“点式金融中心”即分散化、孤立化的金融中心由于受城市本身及腹地支撑所限,其影响范围相对狭小。“圈状金融中心”能更好实现金融资源沿着城市网络体系流动和配置,进而更有利于提高区域金融资源空间效率和竞争力。

三、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的展望和启示

一直以来,国际金融中心都以单独个体存在,人们更多关注国际金融中心如何集聚和极化金融资源,进而辐射全世界。然而,诸如纽约、伦敦这样顶级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却已经悄然向外扩张,从城市内部的某个狭小区域走出去携领大区域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圈,不断强化与周边次级金融中心的分工和协作,形成更具全球竞争力的金融中心区域。鉴于金融中心圈比单个金融中心更具有优势,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国际金融中心“圈式”发展将逐步成为一种主流和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资源日渐丰富,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意识引导我国各类金融中心建设正潮起云涌。据统计,我国大约30个左右大中型城市明确提出了要发展成为国际、国家或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而有金融中心功能规划或设想的城市更是达到了200个左右[6]。针对“金融中心热”现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发展金融中心,应该充分肯定地方政府建设世界性、全国性和地区性金融中心的心态和本意[7];另一派则认为中国无需如此多的金融中心[8]。两种观点本质上是对构建我国区域金融中心体系的不同看法,评判的依据(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0页)应以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为准绳。

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和我国新型城市化城市群崛起的大背景下,区域金融一体化行动及其成效将决定区域金融在全球中秩序和格局。因此,对我国而言,或许重要的不是纠结于金融中心的数量,而是如何迎合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群发展的契机,以国际金融中心圈的思路,推动区域内不同等级金融中心之间走向分工、合作,共创富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区域。■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张望.金融争霸——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风险和监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Porteous, 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ur [M].Aldershot: Avebury,1995.

[3]Dufey, G. & Sohnke, M. B. the Impacts of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the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1997,39(5):535-579.

[4]王志军,李新平.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任建新.金融的集聚、漂移和扩散[N].东方早报,2012-05-15.

[6]向东明.当前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银行家,2011(11):73-76.

[7]夏斌,陈道富,李南.十问中国金融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8]潘英丽等.国际金融中心:历史经验与未来中国(上、中、下卷)[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

保险公司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全球迎来互联网络时代。保险公司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开展网络营销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保险网络营销打破了传统保险的销售模式,拓宽了保险营销的渠道,这必将会极大的增强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外资保险公司的引入,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日趋上涨,同时,由于外资保险公司产品研发技术及理赔速度等方面均比我国突出,导致传统保险营销方式趋于饱和,竞争趋于稳定,如果保留原有的营销模式,很难提高保险行业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只有不断的提升业务水平与产品研发技术方面的突破,结合现在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才能迎头赶上国际保险市场的步伐。

一、引言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普通的商品相比具有无形性、不确定性、非即时性等特点。本文主要是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联系实际,以毕业实习单位—平安保险公司为例,采取了文献综述法、实地考察法等以平安保险公司网络营销渠道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为出发点,根据目前平安保险公司的网络营销实际情况,发现其营销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提出了适合平安保险公司网络营销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对平安保险公司今后在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平安保险公司网络营销产品简介

目前平安保险公司网络营销产品包括:汽车保险、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旅游保险、健康险等。

三、平安保险网络营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险网络营销全流程运营模式尚未建立

虽然网络营销渠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保险在网络营销渠道的销售模式还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寻找到一个顾客所能广泛接受的运营模式,而且在投交保费、支付保费、享受理赔与服务的跟进等流程环节的问题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地解决方式。网络营销并不像大部分的保险公司只注重产品购买方式,他更注重的是将互联网等虚拟媒介和人与人当面的沟通相结合,实际上,我国的保险公司在线上线下的运用上还只是一系列简单的网站平台广告投放和各种渠道的客户资料、信息的记录。保险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线下的人与人的操作得以完成,主要是保险的报价投保办理,以及保险费用和保险单据的上门送交。线上的服务还只是在线下的基础上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其次,在平安保险公司的传统营销中,不同的操作是由不同的部门所负责,由于平安保险公司的直线组织结构导致横向各个部门缺少沟通,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只是像客服或者营销人员接触,而不能明确的将自己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像产品研发部门传达,因此,要想做好网络营销这一广阔的市场,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各个部门接收消息及意见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二)保险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匮乏

在平安保险公司网络渠道业务中,是由公司各个部门调过来的成员,在上海总部组成了一个只有十几个员工的网络部门,负责平安保险公司所有线上业务的进展。尽管他们在保险理论与实践领域有着良好的造诣,但对网络营销方面却不是十分在行。所以,一个不仅有着丰富的网络营销技能,又精通保险理论与实践、且对信息技术也有所涉及的人才是平安保险公司乃至整个保险业都急需的。由于网络营销这一工作特殊的属性,使其对于员工有着极高的标准与条件,在具备相应技能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富有高创新意识及能力,面对新的挑战不退缩,在保险的网络营销方面有着异于他人的想法,同时,能够为公司创造可观的利益。

平安保险公司在发展网络营销这一新渠道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主要是由于公司缺少在网络营销渠道方面的专有人才,由于互联网的超越时空和实时性等特点,需要公司人员对客户的需求立即做出回应,这对保险公司的网络营销渠道人员的专业知识具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目前平安保险公司业务发展过程最大的限制。

(三)保险网络营销产品单一,客户选择范围狭隘

对于平安保险公司来说,由于存在网络安全、在线核保困难等问题,导致网上营销成为所有营销渠道中保费收入最少,营销产品种类简单的渠道。目前,平安保险网络渠道的产品种类较少,主要包括汽车保险、意外保险、旅游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等,而且汽车保险占了网销产品保费的很大一部分,由于平安保险网销产品的种类单一、导致客户所能选择投保的种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客户所能选择投保的产品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平安保险网销产品的种类单一,阻碍了平安保险公司其网络保险市场的推广与发展。而且,由于网络的无限性,使得价格更加的透明,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的容易改变,为了使平安保险公司更好地打开网络市场,发展其网络营销渠道产品,平安保险公司应该不断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要推出并制定符合客户的产品,从而使平安保险公司品牌更具影响力。

其次,对于保险代理人来说,每个月公司都会推出相应的活动和礼品来推动代理人进行保险的销售,例如在平安实习的一个月过程中,推出了购买2份至尊版大小平安福可以节省一年保费、购买相应保费的平安福可以获得动感单车一台等的活动,但针对于网络营销渠道类似的大型促销活动却几乎没有,无论从活动的次数,大小,影响力等都不及传统渠道对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如何通过高效率,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推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才是平安保险公司目前发展网络营销渠道的重中之重。

四、平安保险发展网络营销策略的建议

(一)采用专属网络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作为保险公司的一种全新销售渠道,在开发建设平台初期必定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其需要开发与淘宝、去哪儿网、微信等平台合作的系统,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应该采用公司总部网络技术团队与系统研发团队共同开发的策略,虽然前期在平台建设,系统维护等方面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但与传统营销渠道相比,运作成本相对较小。传统营销渠道需要通过保险代理人、专业代理机构或者是银行代理进行销售,不仅需要保险公司雇佣大量人工,更需要支付高额的人员工资、展业费用、代理费用等。经过多年来的保险公司经营证明,这种销售方式不仅效率低,其经营成本甚至也占到了保险费的30%乃至更多。但如果客户自己在网上购买保险产品,并在网络上进行索赔,那么这将为保险公司节省部分业务代理费用,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必定会促进公司日后的经营与发展。

(二)引进和培养保险网络营销人才

当今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决定竞争结果的重要性因素。保险营销的网络操作,和传统营销方式相同,不仅需要营销人员对保险理论与实务有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对网络技能有所掌握,对保险营销开发的过程能进行恰当的维护,同时对营销人员的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也有所要求。与此同时,营销人员也需要严格的道德自我控制,因为网络营销人员有着相对自由的业务工作空间,所以要对网络营销部进行一定的监控。综上所述,对营销人员的培训至少要两方面:一方面是业务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道德约束的强化。

平安保险公司可以在保证内部员工网络营销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和发掘在网络营销方面具有搞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其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务。同时为了避免客户信息数据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应加强对用户数据的监督和员工道德方面和风险防控方面的教育,减少风险隐患和人为因素引起的信息安全问题,全力打造一个高度专业化,强力学习型和综合素质全面的网络营销团队。

(三)转变营销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市场和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以这种理念,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服务的开发,研发出客户愿意购买的产品。消费者通过网络游览更多的选择,也可以更方便的改变自己的选择,这使得各个保险公司的价格趋于一致。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谁能更快的追随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并由此开发和推出适合客户和市场的险种,谁就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客户,从而使公司更加盈利。在消费者采购过程中,消费者只有在代理人和其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有了一定的信任度的基础上,通过保险代理人对保险产品的介绍以及了解之后发现其满足她的基本需求,便会选择购买,且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很大一部分决定了她重复购买以及推荐给身边朋友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客户不同的个性需求及时创新服务品种,从而打开网络营销市场。

同时,网络双向的互动,会让公司收到更多的反馈信息,公司应成立专属部门并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的管理。公司的邮箱、公众号以及公司网站的留言每天一定会收到很多的反馈信息,因此,公司若只有一个邮箱地址就需要分配多个专属工作人员员把反馈信息整理好之后分别的发放给各个涉及到的部门,从而提高公司处理问题的速度及效率;或者直接让各个部门设立自己的邮箱地址,让网络营销更有序的开展,通过对消费者留言的筛选,选出对公司网络营销发展有建设性的留言,按照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改进与提高,从而加快平安保险公司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先以平安保险公司网络营销渠道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为出发点,根据目前平安保险公司的网络营销实际情况,发现其营销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提出了适合平安保险公司网络营销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对平安保险公司今后在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公司平台在前期建设时,应采用公司总部网络技术团队与系统研发团队共同开发的策略,在合理控制平台建设成本的基础上,借助像支付宝这样的三方网站,实现新的营销模式,同时采用互联网等虚拟媒介和人与人面对面接触相结合的方式,高效便捷的为客户服务。

其次在当今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量引进和培养在网络营销方面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其专业的保险知识與实务是平安保险公司发展网络营销渠道的重中之重。

最后应把公司发展的重点放在客户的需求上,研发出满足客户需要以及适应市场趋势的险种,从而培养出个多潜在客户,占领整个保险市场,促进公司日后的经营与发展。从而保证股东的利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保险公司论文范文第5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保险事业不断成长壮大,其前进历程是一段自身不断突破变革、为国计民生提供有力保障,为百姓带来安心生活,助推社会进步安定的成长岁月。

起步: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成立

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中国保险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然而,1958年底,在“左倾”思潮影响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这一停就是20年。

发展:国内金融业第一个开放的领域

改革开放复苏了中国的保险业,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会议纪要》,作出“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自此,新中国的保险事业获得了新生。

保险业务恢复后,我国保险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1986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获批设立,打破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独大垄断我国保险市场的局面,自此,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批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进一步促进了保险市场的竞争。

保险业在国内金融领域率先开放,1992年,第一家经批准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分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设立。截止到今年8月,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34个营业机构,保险市场呈现了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格局。

规范:新中国第一部保险基本大法颁布、第一个全国性的保险监管机构成立

1995年6月30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保险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这部法律为规范我国保险活动,保护保险当事人权益,促进保险事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针对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后来分别进行了二次修订,第二次修订的方案将于今年祖国60岁生日时开始正式施行。

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我国保险监管开始走向专业化,正规化,保监会成立后,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保监会颁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我国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三支柱”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形成。我国保险监督管理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推进: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首家推出投资连结保险,保险资金被批准入市

1999年10月25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首家在上海推出投资连结保险,投资型保险给我国寿险市场带来深刻变化,拉开了我国新型保险产品迅速发展的序幕。此后,我国各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型人身保险产品,这些产品兼具投资功能和保障功能,设计更加透明,种类更加丰富,推动了我国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

1999年10月,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对保险公司开放,保险资金可以间接入市。自此,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保险资金运用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了向现代化保险迈进的步伐。此外,近年来我国还成立了集中管理和运用保险资金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大大提高了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目前,我国各保险机构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速: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和第一家在境内外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2003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革。同年11月,内地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金融机构中国人保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以H股成功上市;12月,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寿险股份公司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2007年,人寿股份公司又成功回归A股市场,成为境内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同时也成为我国也是全球第一家在境内外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在股份制改革前,我国国有保险公司在保险业中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中国人保占财险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中国人寿占寿险市场的60%左右,中国再保险则是我国当时唯一的再保险公司。可是,它们普遍存在着机制不顺,资本金及偿付能力不足以及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力度较大的行业之一,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三家国有保险公司根据当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正式启动改制。

改制后的国有保险公司充实了资本金,提高了偿付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股权结构,建立了全新的组织和公司治理结构。改制与上市使我国保险业为进一步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保险公司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作为资本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其面临的法律风险是企业整体风险的风向标,是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目前,辽宁省上市公司在法人治理、法律纠纷、大股东规范、关联交易、法律纠纷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严重制约了该省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及IPO的数量。文章通过借鉴国外上市公司法律风险防范规制的主要实践和做法,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相关法律规制完善以有效防范辽宁省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

[关键词]辽宁;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法律规制

纵观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各个角落,这也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出了一个警告,那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法治的框架之内,建立在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督之下,作为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防范各种法律风险,创造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2009年,在公布的进入排名测评的1435家中国上市公司(不包括银行、保险业)中法律风险成本指数最高的100家公司,净利润为35亿元,平均法律风险成本高达358。这就意味着这100家上市公司,挣100元钱,仅付出的法律风险成本就高达358元。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管理现状令人堪忧。而原来的金融法律对实体经济的调整在现代的虚拟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的情况之下,明显滞后了。如何通过相关规制的制定以加强对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防范已迫在眉睫。

一、影响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要素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是其整体风险的风向标,法律风险往往是其他风险的一个源头,是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任何一次法律事务上的变化,一些重大法律事件的出现、形成,实际上都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发生直接的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对上市公司本身的股票价值走向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类是直接的因素,可以直接体现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包括违规处罚,高管被追究责任以及相关的诉讼。另外一些间接因素,主要涉及公司治理,市场结构,经营范围,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

二、上市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的特殊性

上市公司跟一般公司不一样,是公众公司也是利益共同体,这使得上市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目的是多元的。

(一)注重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是单个公司事务,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运作,从市场总体来看,它的法律风险防范由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公共性,往往存在保护上市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区别化、类别化的区分,特别是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细化的处理,因为投资者的种类很多。

(二)信息披露是关键

上市公司的法律安排是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当中的核心环节,是重要内容。所有制度环节当中,如何实施规范的治理,如何进行信息披露,又与上市公司法律制度、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运行发展当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可以说,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防腐剂,很多都是围绕信息披露展开的,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方面。

(三)法律风险的易发性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具有防范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功能,但是如果运行不到位,又会产生新的法律风险。

三、辽宁上市公司防范法律风险的现状

对于辽宁的上市公司来说,大多是审批制下由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的,改制不彻底,上市后“三分开”又不到位;从经营看,产业结构老化也是企业发展的致命伤。辽宁上市公司大多分布在制造业、电力、建筑业等传统产业方面,而信息技术、金融保险、传播和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处于相对劣势。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较差,ST类、*ST类上市公司数量较多,法律风险很高。在2010年公布的法律风险最大的20家公司中辽宁就占了两家,分别是*ST金城(法律风险指数为61.45)和*ST锦化(法律风险指数为81.147),这充分暴露出辽宁省上市公司在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着不足之处。

四、构建防范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相关法律规制体系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内控的法律规制研究

从法律风险的角度说,法人治理与公司内控是一个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其他法律风险爆发的根源。在辽宁省58家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公司占三分之二,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达到69.2亿元,占上市融资总额的20%,这暴露了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因此,我国公司章程以及《公司法》相关规定应先考虑从以下几点入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一,我国《公司法》第22条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作出的规定仅仅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因此,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救济措施可以尝试事前救济,即主要是限制相互股和自己股份的股东与特别利害关系股东的表决权。第二,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第54条主要是从消极方面赋予监督权,而积极方面的职权赋予的较少。第三,对于设立3名以上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可以在公司治理改革中提出的首席独立董事制度。此外还包括扩大独董的比重和范围,进行产权改造,引入多元的投资者主体等等。

(二)解决纠纷裁决的上市公司法律规制研究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诉讼仲裁的涉案金额为536亿元,涉及法律风险行为一共有1487个,其中,由于疏于法律风险防范导致诉讼仲裁的涉案金额占比达到了27%。这一数据说明上市公司忽略了对法律风险的选择性主动防御,也暴露出配套法律的薄弱。相关法律应从保障仲裁机构的独立性和仲裁活动的公正性、扩大仲裁范围、完善仲裁程序规则,例如第57条关于“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第9条第2款关于“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等规定,均有作适当修改的必要。以及增设临时仲裁制度和增设司法监督失误的救济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三)加强上市公司“上市信用”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

上市公司信用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信用,因而可以称之为“上市信用”。这种信用是借助证券市场表现出来的,反映在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交易中。自“黎明股份(600167)成为辽宁省第一家因财务报表造假数额巨大被证监会查处以来,辽宁境内的上市公司又相继出现了蓝田股份、鞍山一工、环保股份等因信用缺失引发退市的事件,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信用水平,必须建立实现信息充分的法律规则,以最大限度地纠正“信息不对称”。根据“信息充分”原则,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凡不属于法律规定特别保护的,均应采一定的方式公开。同时,不同政府部门掌握的上市公司的公共信息,应通过一个开放的系统,让社会成员共享。“政府有责任提供必要的信息,降低组织(或个人)获得相关信息的费用。”

(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研究

信息披露制度对内幕操纵的行为动机具有重要影响,信息披露质量与披露强度同内幕操纵行为呈反比例关系。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对有效监管内幕操纵行为至关重要。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上市公司信批法律问责问题涉及几个界限,首先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沪深交易所信息披露指引和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其次涉及到机密事项或存在不确定性的事项是否必须披露,是否有意隐瞒所要披露的事项。关于申请豁免披露、暂缓披露、豁免程序问题上述几种特殊情况披露的具体申请条件、申请方式及监管层针对此特殊情况所采取监管手段和处分措施、定量披露标准和定性披露标准等方面的。

(五)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法律规制研究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最有特色的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这些装备制造业企业很多都是老旧的国有企业,在振兴东北的刺激下,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同时加快改制通过并购重组,从而有机会获得重生。上市公司中,与此有关的包括百科集团、ST东电、大冷股份(000530,)、ST松辽、沈阳机床(000410,)、SST合金、华锐铸钢(002204,)等。目前,沈阳机床还在策划战略重组,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港口,此外大连港欲将收购锦州港第一大股东东方集团(600811,)的股份,但直到今天仍未能实现。2010年10月13日,为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实践的需要,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定价的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保护债权人和公众股东的利益。为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仍然很有必要制定出台一部规范科学、内容完备的法律体系,如应修改完善现行的相关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使之与其他并购法律配套衔接、尽快制定反收购制度,建立统一的竞争法体系等。

此外,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防范还应对包括关联交易与重大担保法律风险、对外投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社会责任法律风险和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等相关法律规制完善。自第一届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管理论坛召开以来,中国关于上市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的研究已日益被人们关注。2010年11月6日《2010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成本指数分析报告》首次根据公开资料,全面核算出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成本,是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第一次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全样本系统识别上市公司实证法律风险,核算法律风险成本。为各行业、各类企业提供评价自身法律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参照,以期推动中国上市公司在法律风险管理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今后,我们应通过不断修订相关的法律规制,以维护股市稳定与广大中投资者利益,促进中国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攀,白建军.证券市场与法律[M].法律出版社,2005.

[2]杨志华.证券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辽宁省依法行政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LNYFXZC014。

上一篇:国际贸易运输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民币国际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