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风系统调整的报告范文

2023-09-23

通通风系统调整的报告范文第1篇

1.1 工程背景

沙曲二矿隶属于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位于河东煤田中段、离柳矿区西南部, 主采4#、5#煤层。4401工作面是四采区第一个4#煤工作面, 目前已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由于该工作面位于回风斜井主扇担负区域的最末端, 而其回风联络巷位于白家坡回风立井主扇担负区域, 因此该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调整存在涉及区域广、调整难度大、影响因素多等困难, 仅依靠经验, 很难准确解决上述问题。

1.2 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简介

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软件是一款实用性较强的矿井通风仿真模拟软件。该软件使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建立矿井三维通风网络模型, 通过对巷道的断面、风阻等参数进行赋值, 通过风网解算、风流模拟和风量分配, 对通风系统的效果进行模拟检测、控制与优化设计, 从而为矿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以辅助通风和生产决策。

2. 三维通风网络模型的构筑

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为建立4401工作面及其回风系统的三维通风模型, 首先我们在矿井最新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描出4401工作面、3402轨道巷、3402回风联络巷和四采区1#底抽巷等巷道的中心线, 再在中心线的每个节点导入获取的节点标高数据, 然后将Auto CAD图保存为DXF格式。最后将DXF文件导入到三维通风仿真系统中, 就能生成实体巷道, 完成初始三维模型的建立。如图1所示。

四采区三维立体模型

将矿井在通风阻力测定中所得到的巷道断面形状、面积、支护类型、摩擦阻力系数、压降差等参数赋予相应的巷道, 并进行通风解算模拟, 模拟出当前井下的实际状况, 即检测基础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调节某些分支的风阻, 最终使三维立体模型中巷道的风速、风量、温度等与实际巷道基本相符。只有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可靠性, 才能当巷道风量、热源等发生变化时, 准确模拟出改变后的状态, 进而分析其影响。其计算过程如图2所示。

2.2 现状风路描述

4401工作面是四采区第一个4#煤工作面, 目前已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 共有2个风路。其中一个风路为:4401轨道巷进风, 经4401工作面、4401胶带巷、4401胶带巷底风桥, 回入二采区集中回风巷;另一风路为:4401轨道巷进风, 经4401轨道回风巷, 混合四采区1#底抽巷的进风后 (3402回风联络巷) , 经3402轨道巷、4401轨道巷底风桥, 回入二采区集中回风巷。

2.3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的介绍

为确保4401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本次共建立了3种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3种通风系统调整方案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 风网解算和方案优化

3.1 现状模拟

巷道现状模拟数据如表2所示。

3.2 方案风网解算和优化

在建好的三维模型中直接修改要调整的巷道属性值, 然后进行模拟。模拟后的数据如表3所示

4. 结论

(1) 利用Auto CAD矿业工程软件及Ventsim软件建立了沙曲二矿三维立体通风系统仿真模型。

(2) 采用Ventsim软件, 对三维通风系统模型进行现状模拟, 并根据实际要求对4401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的3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应用, 确定了合理的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及时解决了矿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为矿山实际生产和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3) 通过3D建模, 进一步提升了矿井通风管理的能力, 节约了通风管理成本。它科学、准确、快速的进行通风现状模拟、方案模拟等, 满足了沙曲二矿通风管理的要求, 为通风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本文利用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软件构建了沙曲二矿4401综采工作面的三维通风系统网络解算模型, 通过对通风系统进行了风网解算、风流模拟和风量分配, 解决了4401综采工作面在通风系统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涉及范围广、调整难度大、风量难以合理分配的难题。实践证明, 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能够满足沙曲二矿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要求, 实现了矿井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通通风系统调整的报告范文第2篇

通风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杨海涛

2014年4月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概述

龙马矿业隶属于吉林省杉松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白山市靖宇县东兴乡马当村境内,行政划归靖宇县东兴乡管辖。

矿井地理座标为东经:126°59′24″~127°00′42″,北纬:42°26′46″~42°28′14″。

主要河流珠子河全长45km,在矿区下游2km汇入松花江。白山水库蓄水后,最高水位为416.5m。珠子河与松花江合成白山湖,珠子河流域面积95.5km2。靖宇水文站观测记录断面平均流速0.35m/s最大流速2m/s,最大流量244m3/s,最小流量0.1m3/s,珠子河流流经现生产矿区西及西北、北部,两岸形成陡峭的悬崖,每年的11月份开始水位下降至+406m左右。

地质构造简单,为瓦斯矿井,井田内批准开采煤层三层,即一号层、二号层、三号层,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发火期大于12个月。煤层没有爆炸性。

我矿准备队305上、下顺同时施工。305上顺掘进距离为365米,305下顺350米、开切眼上山100米。通风设计为采用正压通风,安设局部通风机,风机为系列化,可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型号为FBD2X11,功率为2x11千瓦、风量410—230 m³/min。可满足掘进风量需要。矿井主通风机型号为FBCDZ№17.90×2,功率为2×90kw,矿井现在总入风量为2574m³/min,总回风量为2688 m³/min。我矿现采掘布置有206综采准备工作面、207综采面、305上顺掘进工作面、305下顺掘进工作面、306上顺掘进工作面、306下顺掘进工作面。

按采区设计方案,需要改变通风系统,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平稳过渡,经矿班子研究决定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改变矿井通风系统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 领导小组:

长:

周家会(矿长)

副组长:

张立波(总工程师)

王志刚(通风副总)

员:

张文明(生产矿长)

尚士新(安全矿长)

于钦松(机电矿长)

翁晓春(技术副总)

杨海涛

郭立波

宋师良

赵福军

胡东坤

具体分工:

周家会对改变通风系统全面负责。

张立波对改变通风系统的现场指挥全面负责。

王志刚对改变通风系统现场具体施工全面负责。

张文明对现场调度工作全面负责。

于钦松对主通风机的安装供电系统,在线监测设备开安装。

尚士新对改变通风时通风机电系统的安全监察全面负责。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张文明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区(队)干部、各职能科室人员组成。

二、改变系统原则:

1、保证全矿井所有工作面和峒室、变电所风量、风速、温度满足要求。

2、改变通风系统期间不出现通风死角,在计划外没有瓦斯超限

现象。

3、增加305上下顺掘进通风系统的隔离风门。

三、改变通风系统前的通风路线如下:

1、主井→305上顺局扇→+110m平巷→207入风上山→207下顺→207综采工作面→综采回风巷→回风上山→+247m回风平巷→回风斜井→地面。

4、附图1:改变通风系统前的通风路线

四、矿井改变通风系统前井下实际供风点风量分配情况如下:

1、生产布局:

206综采准备工作面、207综采工作面、305上顺工作面、305下顺工作面、306上顺工作面、306下顺工作面,主水泵房(中央变电所)。

2、实际风量

206综采准备工作面

风量562m³/min

207综采工作面

风量550m³/min

305上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256m³/min

306上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298m³/min

305下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288m³/min

306下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273m³/min

主水泵房(中央变电所)

风量120m³/min

矿井需风量为2347/m³/min,实际供风量为2560m³/min,有效风量为2489m³/min,矿井总回风风量为2655m³/min。

五、改变通风系统后的通风路线如下:

1、主井→305局扇→回风上山→付井→地面。

2、附图2:改变通风系统后的通风路线

六、矿井改变通风系统后的生产布局和井下风量情况:

1、生产布局:206综采准备工作面、207综采工作面、305上顺工作面、305上顺工作面、306上顺工作面、306下顺工作面、主水泵房(中央变电所)。

2、实际需风量:

206综采准备工作面

风量 568m³/min

207综采工作面

风量 566m³/min

305上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236m³/min 306上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 232m³/min 305下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 243m³/min 306下顺掘进工作面

风量248m³/min

主水泵房(中央变电所)

风量114m³/min

矿井需风量计为2207m³/min,风量不需要改变。

七、调整通风系统前的准备工作:

(1)、工作导向:

1、通整段必须严格按照措施施工,严把质量关。工程质量由通整段专人负责监督,不符合工程质量的必须重新施工。为了使工程进度有保障,避免施工地点的前后、急缓顺序不清,特对需要施工点进行编号。

2、需要做永久通风设施的地点有:

(1)305上顺联巷砌筑永久行人风门二道。

(2)305下顺联巷砌筑永久行人风门二道。

(3)305下顺副井上山砌筑永久风门二道。

3、需要拆除的永久风门有: 无

4、为了保障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合理、简单、可靠,具体需要施工的通风设施必须按规程标准施工。

八、安全措施:

1、在未改变通风系统前由安检科、通整段、调度室对井下的所有通风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发现有不合格的通风设施立即组织人员处理,同时并对井下所有的通信设施、瓦斯监控设施进行检查,确保通信设施、瓦斯监控系统能正常运行。

2、井下所有的通风设施完工后必须由通风、安检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系统调整。

3、通整段加强系统调整前的瓦斯检查和管理工作,提前制定好措施。

4、在改变通风系统前必须指派专人(王福田 张洪顺)负责关闭305上顺联巷风门(徐爱国 王相波)负责关闭305下顺联巷风门,上下顺贯通后(徐爱国张洪顺)负责关闭305下顺副井上山风门,避免造成改变通风系统后井下风流短路。

5、改变通风系统后至少不少于2小时的试运行,试运行间机运段必须负责准确得记录主通风机的工作电压、电流、轴承温度等物理指标,当主通风机运转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指标后通知调度中心才能对井下送电。

6、系统调整期间,矿井下必须停止生产,通知调度室撤出井下所有人员,并在地面变电站切断井下一切动力电源,通风系统调整

后,首先要先对局扇进行观察是否有循环风,如发现出现风量不足,有循环风现象时,立即停止局扇、设好警戒。查明原因后,由瓦检员对局扇和开关附近瓦斯进行检查,只有当该地点瓦斯不超限符合规程规定方可开启风局扇。如掘进工作面需要排放瓦斯时,应注意事项:

1、排放瓦斯时,必须严格执行排放瓦斯“三联锁”制度,明确停电负责人,撤人警戒负责人和排放瓦斯负责人,严格按照三级排放的原则进行瓦斯排放。

2、采区向各地点送电时,只能送局扇的电源,且必须经检查被送电区域瓦斯在0.5%以下时方可进行。

3、排瓦斯前,必须切断排出的瓦斯流经区域的所有电源,撤出此 区域所有人员,并在各通道口设专人警戒。

4、局扇电源送电后,详细检查局扇20米范围内瓦斯在0.5%以下时,方可人工启动局扇。若发现风量不足时,必须采取措施,待风量充足后方可继续进行。

5、瓦斯排放时,必须采取风流短路的方法进行,由外到里逐段排放,确保瓦斯在全风压混合后瓦斯浓度在1.5%以下,采区回风混合在1%以下时进行,严禁“一风吹”。只有在巷道瓦斯稳定在1%以下时,待30分钟后排放瓦斯工作方可结束。

6、同一采区严禁多头同时排放瓦斯,应按照由外向里先进风后回风的顺序进行,一个采区严禁两台以上局扇同时排放瓦斯。

7、排瓦斯期间,严禁无关人员入井,严禁在井下进行与排瓦斯工作无关的工作。

8、系统调整时,必须有各级领导干部现场把关。

9、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后24小时内,各地点瓦斯检查工必须详细检查,注意通风瓦斯变化异常,有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0、在井下调整系统期间,矿长必须在风机房现场指挥,主扇司机必须随时注意风机运行的各种参数变化,有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要加强个人自主保安,注意安全,安全高效的完成任务。

九:调整系统后的测试及计算

通风部门要进行全面测风和测定通风阻力、压力、矿井内、外部漏风率和等级孔的计算。必须保证矿井各项指标都符合 «规程»规定,有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

以上方案措施涉及的有关人员贯彻学习、落实、会审、签字后方可施工。

( 附;改变通风系统前、后的通风示意图见附图1)。

通整段

通通风系统调整的报告范文第3篇

郑沟湾井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境内, 于1982年建成投产, 生产能力18万t/a。矿井剩余服务年限5a~6a。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1、5、6号三个煤层, 5、6号煤层已回采结束, 现进入1号煤回采阶段。

2 通风系统改造问题的提出及其必要性

矿井开拓方式为主立井、副斜井多水平。由于邻近小煤矿多年来的盗采活动, 回风斜井的保安煤柱受到严重破坏, 致使巷道压力大, 维护困难, 漏风十分严重, 矿井总回风量为21003/min矿井总进风量却只有1250m3/min, 进入该井的一部分风流是邻近小煤矿的乏风。

由于以上问题, 矿井有效风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而被迫采取了减少工作面数量和《规程》所允许的一次串联通风措施。进入1号煤的回采后, 通风线路更长, 通风阻力也更大, 为确保矿井安全和“以风定产”,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已迫在眉睫。

3 通风系统改造的指导思想

(1) 最大限度减少井下漏风, 满足开采1号煤风量需要。

(2) 通风系统合理, 风流线路短, 尽量利用现有通风设备, 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减小矿井通风阻力。

(3) 消除或较少小煤矿乏风溢出对本矿的影响。

(4) 不对巷道系统做大的变动, 充分利用现有井巷工程和矿井原巷道系统, 减少工期减少对日常生产的影响和干扰, 尽量不改变或少改变目前井下风流线路和通风设施。

(5) 保证通风和安全生产。

(6) 矿井服务年限仅有5~6年, 应尽量减少投资。

4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制定与选取

方案1:矿井回风侧堵漏。

由于矿井漏风地点多, 漏风线路长, 保安煤柱受到小煤矿的严重破坏, 致使巷道压力大, 变形严重, 虽经奋力补救, 但最终还因效果不理想而被迫放弃。

方案2:回风侧安装辅扇。

该方案的意图是通过在回风侧安装辅扇, 增加矿井的有效风量。但安装辅扇须在回风侧巷道的适当地点开切绕道, 建辅扇机房, 安设多道风门等;另外《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辅扇如安设在回风侧, 必须供给风机电机新鲜风流, 现有条件都不允许。

方案3:更换更大功率的主扇。

该方案的出发点是通过更换更大功率的主扇增大回风侧负压, 以提高1号煤采区的进风量。但因5、6号煤层均已采空及邻近小煤窑盗采造成的漏风裂隙带, 增大负压必然会导致回风侧漏风量增大, 导致增大有害气体的涌出量, 还可能导致回风侧风速超限。由于进风量与漏风量成正比, 故工作面的风量虽会有所增加, 但增加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方案4:由副井抽出式改为主井压入式。

在立井安装压入式主扇, 新风由主立井进入井下, 清洗1号煤采区工作面后, 乏风经副斜井 (主斜井) 排至地面。甩开了由于小煤矿破坏导致斜井浅部漏风的地带, 新风由立井直接进入1号煤主采煤层, 没有漏风的影响, 有效风量可以得到提高, 因而能够保证主采1号煤生产所用风量, 有效抵御邻近小煤窑的有害气体向本井溢出的问题。

综上比较, 方案4有效解决了副斜井受小煤矿破坏区影响漏风的问题, 有效风量得到保证, 能够保证1号煤安全生产所需风量。井下风流的正压状态能有效的抵制邻近小煤窑有害气体向该矿溢出的问题。井下风流路线不变, 巷道系统基本上没有变动, 对正常生产影响较小, 投入少。

5 通风系统改造技术设计

为掌握第一手原始技术数据, 该矿抽调精兵强将对井下进行了一次通风阻力测定, 并根据所掌握的技术数据编制了《郑沟湾井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说明书》, 各项计算数据如下。

(1) 初期 (困难时期) :风量33m3/s。

通风总阻力732.64Pa。

后期 (容易时期) :风量33m3/s。

通风总阻力528.3Pa。

(2) 通风机的风量:Q=35m3/s。

(3) 通风机的静压:Hmax=84.76mmh2O。

(4) 矿井初期通风等积孔1.45m2, 后期通风等积孔1.71m2。

计算结果显示, 现在用的湖南湘潭平安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BCDZ№16的对旋通风机能满足需要。

(5) 通风机运行工况。

初期工况点M1点:

后期工况点M2点:

(6) 电动机的功率。

初期:N1=52 kW后期:N2=33.6k W

现有风机的2×30kW防爆电动机能附合要求。

6 通风改造方案的实施效果

该通风系统技术改造已于2009年完成现在该井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压入式通风。由立井进风, 主副斜井回风。在立井装有两台对旋轴流式风机, 型号为FBCDZ№16, 电机容量为2×30kW, 一台使用一台备用。该矿井总进风量为1996m3/min, 矿井总排风量为2027m3/min, 矿井正压743Pa矿井有效风量率为88.7%, 矿井等积孔为1.4 4m2。通过几个月的运行, 现有的有效风量能够满足1号煤的安全生产需要, 减少了矿井内部漏风, 有效地抵御了小煤窑有害气体侵入本井的问题。

7 结语

蔚州矿业公司郑沟湾井通过技术改造设计, 通风系统改造获得了圆满成功, 矿井阻力得到了削减, 有效风量大幅提高, 达到了优化通风系统的预期目的, 同时费用也很低廉。实践证明, 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老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的问题, 使之达到优化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摘要:针对郑沟湾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矿井通风进行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尽量利用现有生产系统和通风设施, 对改造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比较。论证了一种针对性强、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改造方案, 并在实践中得以证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参考文献

通通风系统调整的报告范文第4篇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时间和频率划分

这篇文章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信号是被用来进行时间和频率的计量的。文章讨论了GPS接收器能怎样为频率校准和实间同步提供一个参考信号。它也解释了利用了几种类型的GPS信号测量时间和频率。这些包括单向或直接接收测量,单和多通道共视的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讨论了GPS信号可以提供国家的可追溯性和国际标准得可追溯性。 介绍GPS

GPS,众所周知的一种全球定位工具,也已经成为发布时间和频率的主要系统。GPS接收机是电信网络、校准和测试实验室中的固定装置。它们使时钟同步、校准和在任何设施中控制振荡器即可以用GPS卫星视线安置一个室外天线接收装置。

GPS卫星是被美国国防部(美国国防部)来控制和操作的。星座包括至少24个卫星轨道在地球20200公里的高度在6个固定的飞机倾向于从赤道55°。轨道周期是11小时58分钟,这意味着一个卫星绕地球飞行每天两次。通过处理从卫星收到信号,GPS接收器可以确定其位置GPS卫星广播两个载波频率: 在1575.42 MHz L1,L2为1227.6 MHz。每颗卫星广播扩展频谱波形,称为伪随机噪声在L1和L2(打印)代码,并且每个卫星它是由打印标识代码传送。有两个类型的打印代码。第一个类是一个粗糙的收购(C / A)代码与芯片的1023芯片每毫秒。第二种类型是一个精密芯片的速(P)的代码10230芯片每毫秒。C / A码是广播在L1,广播L1和L2 P代码。GPS接收视线,这意味着天空的天线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如果一个晴朗的天空视图是可用的,可以收到近的信号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每个卫星携带铷和铯振荡器,或两者的结合。车载的振荡器为载体和提供参考代码广播。他们带领USDOD地面站和引用协调世界时(UTC)由美国海军维护天文台(USNO)。经双方协议UTC(USNO)维护和UTC(NIST)在100 ns,这两个时间尺度之间的频率偏移是< 1 x 10-13年

GPS接收设备有几种类型的GPS接收器使用和频率计量。成本、大小和设计的从模型的GPS定时接收机有着显著的不同模型,但大多数都有个共同的特性。大多数接收器使用C /代码L1频率播出作为他们的时间和频率参考。最能同时从8到12卫星追踪,可以提供时间和频率信号来自一个平均的卫星视图。大多数提供time-ofday和日期信息在计算机可读的格式,通过rs11彼此。由于频率漂移和老龄化问题,这个需求不可能会见石英振荡器,和困难会见铷振荡器,因为他们需要定期调整。铯振荡器将很容易满足要求,但他们的高成本使它不切实际的购买多个单位。很容易看到GPSDO电信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网络问题。两个其他类型的GPS接收器用于越多本文中描述的专业测量。Common-view GPS接收器实际上是集成结合标准GPS定时接收机的系统测量硬件和软件。这种硬件和软件使系统测量个人卫星和存储结果,这样他们就可以稍后处理。Carrier-phase GPS接收器是大地的设计和测量应用。通常更昂贵的比传统的时间和频率接收器,他们跟踪和衡量L1和L2载波频率。他们的潜力定位性能特殊,L1航空公司只是19厘米波长和定位的不确定性通常是用厘米来衡量甚至毫米。当用于时间和频率测量,收集的数据必须存储可以稍后处理。GPS天线使用大部分的接收器这里描述很小,通常直径< 100毫米。他们通常有内置放大器驱动天线电缆,用于获得多天线导航。使用高增益天线可以使用长天线电缆,只要100一些实例。与GPS接收器用于导航,时间和频率接收器是坐落在一个房间或实验室和一个很长的天线电缆通常是必要的。GPS测量技术所隐含的不同类型的接收器在最后一节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GPS时间频率计量学测量中使用。这些测量可分为三个将军类别:单向、common-view carrier-phase。大多数的GPS测量校准和测试实验室单向测量。单向的测量很容易和他们不确定性是小到足以满足要求几乎所有的校准或测试实验室。Commonview和carrier-phase测量需要更多的努力,包括测量数据的后期处理。为这个原因,他们通常留给国际比较计量实验室的时候测量不确定性必须尽可能小。表1比较了GPS测量技术。表1。典型的GPS测量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时间频率不确定性不确定性24小时、2σ24 h,2σ

单向< 20 ns < 2 x 10 – 13 单通道10 ns≈≈1 x 10-13年Common-View多渠道< 5 ns < 5×1015Common-view单向GPS测量单向GPS技术使用的信号从GPS接收机作为标定参考。的GPS信号实时使用,没有后期处理测量结果是必需的。的目的测量通常是同步定时脉冲,或校准频率源。在接收机用于测量之前,它必须完信号采集过程。的一部分收购过程包括测量天线的位置。与GPS导航接收器计算位置修正而移动速度(通常更快位置修正每秒),GPS时间和频率接收器通常不会移动,不需要调查完成后计算位置修正一次。

因此,时间和频率接收器通常存储单一位置固定,使用同样的位置上。许多接收器时自动启动调查他们正在打开。在这个过程结束的时候,前面面板指示器告诉操作员,接收者是准备好了 使用。一旦完成信号采集,输出从接收机连接到测量信号系统。时间同步测量,1 pps信号从接收方通常是作为一个输入时间间隔计数器。频率测量的例如,频率输出(10 MHz)GPSDO作为一个相位比较器的输入,或用作吗外部时基频率计数器。单向性能自带领GPS卫星传输信号同意UTC,长期GPS精度接收方一直都是优秀的。的性能C /代码接收器成为更好的5月2日,2000年(51666年MJD)当USDOD集选择性的可用性(SA)为零。SA是一个USDOD指令,可用于有意引入GPS信号减少噪音它的定位和定时精度。图1是一个阶段情节显示典型的GPS接收器,数据记录在立即SA将之前和之后零。 图1所示。相图显示之前和GPS性能 在SA被设置为0。

10分钟的数据点如图1所示 通过比较平均接收的信号

1 pps典型的GPS定时接收机的输出

UTC(NIST)使用时间间隔计数器。图2显示了 15天内立即收到阶段

2000年5月2日。在此期间,收到peak-topeak变化阶段数据< 50 ns。 相图表明,GPS广播aretightly控制,自振幅相位测量一天比一天相似。这导致优秀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时平均1天或更长时间的使用。然而,信号的相位噪声限制短期稳定,艾伦偏差所示(σy(τ))图(图3)。

图2。GPS接收器和UTC(NIST)在SA后15天时间间隔设置为0。 图3。频率稳定度(Allan偏差)的GPS接收机在SA被设置为0 图3显示的稳定性接收机是near1 x 10 - 1天,相位噪声持续平均下来直到稳定性达到十14部分。虽然不是如图3所示,这个接收器的相位噪声限制了短期稳定在1 s 10 9部分。如果你选择

发布频率从GPSDO获得,或使用它作为参考测量系统,确保其短期稳定满足您的需求。虽然GPSDOs可以校准几乎任何频率标准测量段1天或更长时间,他们通常不适合测量振荡器稳定< 1000年代的平均时间。

与单向GPS建立可追溯性可追溯性的定义告诉我们,可追踪的 测量需要一个“完整的链

比较所有规定的不确定性。“这链通常来源于与国际或国家标准。[1]为了显示跟踪通过GPS,NIST的链必须扩展从GPS测量NIST。我们提供两个例子(表2和图3)如何记录追溯链。两个链显示追溯回UTC(NIST),和回到国际单位制(SI)由局国际des重量等维护措施(BIPM)。记住,每一个环节的追溯链涉及比较引用和被测设备或信号。链接的不确定性A、B和C非常小,几乎没有对大多数测量结果。

通通风系统调整的报告范文第5篇

1.工程案例

在山西长治境内的余吾矿是潞安集团国有控股性质的企业,煤层的开采已经有了一些年限。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的响应国家关于“互联网+”基准制造业的行业号召,实现煤矿内部管理的安全有效性,进一步的实现低成本运行的方针,针对煤矿的通风系统进行建设,将原有的几个基准系统进行统一的改造,进一步的融合为一个联合整体 (图1),通过远程的数据端点就可以实现数据的集约观看,把技术参数进行调整,将上级部门的命令统一实施,便于上级的集中监管。在煤矿通风系统的动态化目标管理中,依托具体的问题去实现主动性、动态化、全方位、多角度、全时段的管理建设。

2.“互联网+”模式下矿井通风管理建设技术的步骤建设

关于总体性质的步骤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通风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阶段。对整个煤矿的通风系统进行统一调研处理,对细节性的问题做出解释,这样可以在管理系统的内部实现数据的联合。

(2)数据的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库储蓄阶段。在互联网模式的参与下,进一步的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促进每一个系统实现数据的集约化处理、数据的整合、数据的共享、数据的统一分析(图2)。

(3)由互联网阶段到物联网阶段的过度。在各种实施阶段,将设备与互联网的信息进行沟通相连,对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在行业的通讯范围内依托智能化的手段去进行识别、定位、追踪以及行业内部的管理监控。

(4)实现通风系统的全阶段智能化。

3.“互联网+”煤矿的安全管理统筹建设

(1)“互联网+”的系统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在具体的监测与检测阶段,对仪器的数据进行采集后分析处理。在数据库的匹配下,可以很好的针对瓦斯的浓度、通风机械的实时状态、巷道内风压风速、风门温度、各个气体的含量、烟雾系统监测以及供氧量等安全系数的指标进行监测维护,利用大数据的功能实现上传,这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数据共享。矿区内的人员可以同时在自己的设备端看到这样的信息,及时的发现自己所在位置的隐患。从另一方面,解决了人员的调度问题,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监控,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

(2)“互联网+”系统的控制下主系列风机远程端的监测

原来的系列风机远程端的监测采用的是外国的品牌按钮,依据现实的发展状况,换成国产的联合组件,这样可以实现远程编控的系统联合对接。可以实现操作器的虚拟化操作。在系统运行的各个阶段,为了更好的保障通风机械的安全有效运行,特别设置了快捷键的启动以及停止性的按键,这样的一种操作模式可以直接的降低安全操作的风险性,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

在通风机的远程监控端,也进一步的设置了实时监控性质的数据表,对整体性的运行进行监督。而且更为先进的功能就是依托数据的显示情况,对设备的故障保护以及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图3)。

(3)“互联网+”的整体系统监控

井下的系统性监控利用JSG-6型仪器,利用专业性的设备配合完成一些操作。在整体性的检测环节,对一些特殊的气体进行24小时多维度的监测(图4)。仪器具备着自动报警的功能,一旦空气中的气体浓度超标,仪器会自动根据事先设定的数值进行提前预警。在先期的预测中,对煤层的各种样式进行区别性的划分。通过早期的预测煤层的自然发火,让仪器对煤层的燃烧过程进行标志性的划分,依托浓度的变化,防止一些其他现象的产生。在煤矿的开采区,对一些情况集中分析原理,系统化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的灭火做出提前的预防预警控制。

4.阶段化现象实施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以及智能型科技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处理,在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下,可以充分的实现各种各样数据的完美融合以及各种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在煤矿的传统通风的系统模式下,完全采用的是人工进行操作,依托人力进行各种信息的采集、设备的操作运行、数据的联合处理。在一系列传统通风数据的管理模式下,这样会显著的降低信息传递的效率,无法实现安全有效的信息传达,从根本上不能实现现代化的矿井安全管理的需求,对矿井的通风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煤矿在安全的管理建设方面投入很大的力气,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风速检验测定、风向风流的设置方面投入巨大的物力、人力、财力。虽然在实践化的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去看,这样的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之间无法实现系统化的联系,保持着独立的运行。为了煤矿的安全管理,我们要把系统化的联系全部的控制在一个端点,依托具体的运行模型以及安全的观点进行理论化的建设,尽最大的可能去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在煤矿通风技术的联合管理领域,通过技术的不断整合去实现一系列的操作,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管理技术的行业整合,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管理效率,而且可以促进煤矿企业的联合发展。

煤矿在通风系统的一系列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的举措,这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提升了矿井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改革以及提升安全操作运行的水平。在煤矿的生产效率方面,通过一些措施可以显著的降低运行的成本。互联网的模式下,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整合以及资源的统筹性对接,可以更好的实现煤矿井下的信息共享,信息沟通,可以为现场的操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沟通渠道,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束语

煤业煤矿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就是充分的利用到JSG-6型号的检测仪器,在互联网的支撑下,依托大数据库去发展全面化的监测。在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矿井下实施的视频监控。同时工作交流的流程得以简化,可以进行数据的分析记录、处理。在煤矿的大生产中,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提升企业发展的效率,更好的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断更新下,依托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的技术管理,在新时代、新视野、新背景下对煤矿中的通风系统进行集约化的管理,依照系统中各项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技术、设施的不断提升,在东北某地进行现实的煤矿矿井的通风性设计。在实践化的处理下,经过多方位的处理可以实现全面的管理,最大化的实现经济的效果,从根本上实现矿井通风技术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矿井通风系统,智能化,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通通风系统调整的报告范文第6篇

1、煤矿通风系统自动化控制

进行煤矿通风系统的自动化安装和运行, 主要是为了保持井下空气状况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通风巷道, 将井上和井下的空气加以交换, 给工人提供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 保持矿井内部的空气的新鲜, 将井下的有害气体以及热量、水蒸气等加以排出, 得到适合安全生产的矿井工作条件。检测的内容包括瓦斯的含量的监控, 系统通风量的及时调整, 瓦斯含量如果发生了异常的升高或者涌出, 应该警惕是否有安全事故或者隐患存在。目前采用的人工管理的方法, 对于监控和调度的自动化程度来说, 是不足以维护煤矿安全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高的煤矿通风系统, 能够控制风量计算模型, 运用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的管理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2、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2.1 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是集中控制和分散检测的方式, 建立了

动态检测煤矿的监控分站, 对煤矿内部的气体、风压、温度等状况进行检测, 由煤矿通风总站将数据加以传输, 得到了关于监控分站的各种数据的汇总, 然后采用推算的算法, 得到了煤矿风量的分布的情况, 将风量控制方案, 反馈给变频装置等监控分站中的重要位置, 达到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2.2 自动系统的原理, 是以煤矿通风主站、分站, 进行检测和

控制, 通过风压、风量、气体、温度的传感器将系统的数据加以传输、汇总、分析和运行。自动系统包含了通风系统、中央控制以及传感器系统等内容。传感器系统包含了信号发生器等, 将不同的信号加以传输和接受, 得到了监控的指令和数据。信号经过传输分为频分制和时分制度, 按照计划将各路信号按照频率进行接收和发送。频分制的电路较为简单, 故障较少, 频率的接收和发送使用载频器进行定型生产, 吸纳后通过动力线传递线进行传输, 并对元件进行检测。矿井的环境状况等通过风量的控制得到精确的测量, 测量到的数据包括了风量、风压和温度以及有毒的气体, 巷道中被放置了很多传感器, 如风速检测元件可以对风量进行精确的遥测。这些元件包括了恒流式风速仪、恒温风速仪、三杯电涡流式传感器、光耦感应器传感器等。采用热敏元件的温度遥测可归为红外线辐射技术, 风压的遥测可以采用差压变送器进行。而红外线吸收可以使用光谱法或者定点位电解法进行CO气体浓度的遥测。

2.3 通风系统的自动化设置, 采用风门和百叶窗的方式加以风

量的控制和调节。频率发送器将风门和叶片的状态加以发送, 最终传送到地面控制室, 根据叶片和风门转动发出的吸纳后, 通过改变通风机的转速产生的变频信号, 可以得到局部井下通风机的定时控制, 另外, 在定时器装置的外部安装爆破冲击装置, 实现自动通风, 采用工作面作业机器运行的方式, 引发气体浓度或者空气的温度的变化, 最终对工作面的作业机器的元件进行控制, 保证其良性运转。

2.4 中央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微型计算机作为核心装备的设置方

案, 这种设置扩展能力较强, 接口较大, 在自动化控制中能够优化控制过程, 精度较高, 速度较快, 对通风自动化系统的需求是绰绰有余的。中央控制系统包含了报警和监控功能, 能够帮助监控站发出指令, 处理反馈的监控信息, 修改监控获取的数据, 执行选定的控制方案, 对通风设备的工作进行监视。当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 相应的处理程序就会启动并且报警。

3、自动化通风系统控制应用

值班人员根据显示屏上的风量大小、风压数值、有毒气体含量等相关参数进行数据的检测, 然后负责将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曲线绘制, 将数据曲线变化加以统计和汇总, 得到系统的工作情况, 帮助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或者故障, 最后将数据报表进行打印, 供使用者查询。进行通风系统的通风机的运行过程中, 一旦出现故障, 应启动备用风机, 通过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 将故障风机电源关闭, 并实行自检, 确认无误后再重新启动。

结语:

通风系统要实现监控的自动化运行, 无人值守, 突法事件的处理, 需要对控制单元采用风量计算算法等, 这种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对通风系统的运行的实时监控, 大大提高煤矿工作安全, 降低通风系统运营成本, 因此应在自动化运行中加以推广。

摘要: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举措已经实施了很多, 例如煤矿通风工作中引进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不仅提高了矿井的通风安全系数, 也降低了煤矿管理的成本, 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安全效益来讲, 都是很好的技术手段。本文围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从自动化整体设计以及通风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功能进行讨论, 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自动化,煤矿通风,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 邬如梁.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 2013, 32 (4) :62-63, 72.

[2] 幸大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 2013, (10) :88-89, 90.

上一篇: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方案范文下一篇: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致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