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范文

2024-03-06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范文第1篇

[摘要]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把握好“当代性”这个核心命题。这既是中国当前丰富复杂的文艺实践与多元共生的理论生态赋予的时代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革命性品格内在的必然要求。“当代性”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直面大众文化的崛起,重视对消费社会征候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研究,吸纳生态批评的思想成果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与此同时,“当代性”又应该是一种深具理论开新意义的文艺学建构,它必须摈弃粗浅的理论模仿与理论拼凑,以更加开放的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整合理论资源,以深刻的理论思维揭示当代文艺活动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性”

[作者简介]彭松乔,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中文系主任,湖北 武汉430056

在视野全球化、传播媒介化和运作市场化的现实文艺语境下,如何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才能引导与规范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合理阐释新兴的各种文艺现象?在回答这一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创新之路,才能找到走出文艺理论危机的科学办法”(董学文);有人认为“强调问题意识,倾听实践呼声,树立当代文化视野,是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根本道路”(陆贵山);有人强调“应重视对人民文学理论的思考与建构”(冯宪光);有人坚持“要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在当代得以发展,应该从深化认识论研究中来求得突破,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王元骧);有人断言“充分借鉴传统文学理论的精华,敢于面向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现实,敢于面向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就一定能够健康地建立并发展起来”(童庆炳);有人主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的根本途径就是在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过程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熊元义)……应该说,这些见解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文艺现象时面临的新挑战,怎样创造真正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文艺理论新形态,以及因应文艺学在新世纪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探寻,具有积极的理论建构价值。然而,在笔者看来,牢牢把握“当代性”这一核心命题才是我们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关键所在。

我们知道,明确的价值取向、开放的话语体系和彻底的实践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性,因而建构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超越具体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具有深广宏阔的理论视野。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又是鲜活的理论之树,它必须与不同时代的文艺实践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就此而言,立足于当代文艺实际,对各种现实的文学经验和文学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对各种新生的文艺理论思想进行梳理、整合与创新,也就是说“当代性”是我们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中国当前丰富复杂的文学艺术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具有“当代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和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反映中国当代生活状况的文学艺术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深刻变化。各种文学思潮此起彼伏,各种创作现象此消彼长。从“现实主义冲击波”到底层文学和打工文学的兴起;从“70后”作家的欲望叙事到“80后”作者的青春、自我情感表达;从《狼图腾》等生态文学的勃兴到《碧奴》《后羿》等“重述神话”小说的崛起;从休闲文学的提倡到网络玄幻文学、穿越小说的滥觞;从卫慧的《上海宝贝》到九丹的《女人床》和木子美的《遗情书》……中国当代文学以压缩时空的方式,包孕了太多太多的新时代信息。不仅如此,“‘书本’或‘作品’的定义似已悄悄地发生变化。这也已严重地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机制。原先的‘书’是神圣的,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放在书架上,要代代相传;对一些新的创作来说,也需要十年磨一剑之功,作者力求打造出货真价实的东西,跻身于‘书’的行列。然而,现在的书……特别是现在的作品,往往变成了一次性的、快餐性的物品——由于成了商品,消费性和实用性就占了上风。大凡商品,都有一个突出特性,那就是喜新厌旧,追逐时髦,吸引眼球,就是用完即扔,于是文学也就不能不在媚俗,悬疑,惊悚,刺激,逗乐,好看上大做功夫,这样,也就不可能不以牺牲其深度为代价。”面对如此巨大的文学现实变化,诞生于19世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尽管在后来的岁月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理论阐释的边界也逐渐扩大,但它毕竟还不足以涵盖这些新的文学艺术问题,所以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理论姿态,全面地介入“当代性”之中,才能合理解释新的文学现象,并引领当代文学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第二,中国当代多元共生的文艺理论生态决定了作为主流文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具有“当代性”。随着中外文化与文艺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文艺创作领域里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现实相呼应,近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生态也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深刻变化。不仅传统的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马列文论表现出极其活跃的互动、互渗、互补理论态势,而且一些新的文艺理论形态也得以迅速蔓延与扩散。后现代主义的勃然而兴,后殖民理论的跨语境传播,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网络文学的理论探索,生态批评的强势介入,消费主义的话语喧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边界扩容的研讨争鸣……多元共生的理论样态是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的标志,它表明中国当前的文艺理论研究视野开放、心态自由、观念多样,正朝着百家争鸣的良性理论生态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身的发展也显得异常活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和美学研究,冲破拘囿与隔阂,仿佛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思想资源。”中国本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国家主导的“马克思主义工程”支持下也正在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新的理论活力与学术增长点。然而,在这种理论生态表面繁荣的背后,却也暴露出不少深层次问题。“譬如,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同某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文艺学说拼接起来,就声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发展’。”面对如此复杂的文艺理论现实,作为主流文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深入研究并建构自身的“当代性”,才能在“一体主导多样”的中国文艺学格局中获得引领理论思

潮的话语权。

第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革命性品格赋予了它在创新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必须具有“当代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是创始时期的经典马恩文论,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苏俄文论与新中国文论,抑或是当代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它们无一不是面对“当代性”而展开革命性理论言说的。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在同拉萨尔等人的文艺对话中,面对欧洲自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以降,历史地形成的两大文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学与诗学传统,他们没有止步不前,而是针对当时急剧变化的文学现实,特别是革命无产阶级对文学艺术的时代要求,对传统的美学与诗学进行了革命性改造。他们不仅及时提出了文学典型理论与悲剧理论等时代急需的文艺思想,而且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的人学思想方面预留下了“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具有被不断发现和重新创构的空间”。同样,列宁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文论,也是针对当时俄国文学现实和无产阶级对新时代文学的要求,对俄国已有的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作出的革命性变革的结果;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是为了满足当时中国红色根据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而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形形色色文艺理论进行的革命性言说。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他们面对时代问题时的革命性品格也是不容置疑的。从卢卡奇的“整体性”文艺观到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从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论到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论,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主义”文论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研究”文论,从莱易斯和阿格尔的“异化消费”文论到奥康纳和墨菲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论……可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与“当代性”密不可分,都是为解决当代急迫的文艺问题而作出的积极理论回应。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并不因为它贴上“当代”标签就具有天然的当代性。那种丢掉自身文化身份,唯“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家”马首是瞻的理论是不可能具有“当代性”的;那种巧妙地把非唯物史观学说装扮和伪造成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是不可能具有“当代性”的;那种有意忽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的虚无主义理论是不可能具有“当代性”的;那种书斋化、经院化、空泛化,脱离中国当前文学艺术实际的所谓“理论”也是不可能具有“当代性”的。它们不仅与“当代性”无缘,而且也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没有关联。“当代性”应该聚焦既立足于当代社会而又源于文艺本体的一些重要问题。从这一角度看,紧紧把握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关心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诉求,掌握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趋向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发展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直面大众文化的崛起。大众文化是在报纸、杂志、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基础上形成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并被大众广泛信奉和接纳的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市民文化。平面化和批量复制是其显著标志,商业性、通俗性、时尚性和娱乐性是其主要的文化特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正迅速弥漫开来。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众文化就一直是各种文化博弈活动的中心话题。从王朔“痞子文学”的滥觞,到《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电视剧的流行;从蔡志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搅动“网络文学”热潮,到卫慧《上海宝贝》和木子美《遗情书》等“身体写作”的异军突起;从崔健摇滚音乐《一无所有》的苍凉呐喊,到湖南卫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掀起的文化狂澜;从《大话西游》和《Q版语文》等“大话文化”走俏,到《北京人在纽约》和张艺谋专供出口的“东方情调”电影的大放异彩;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星光大道”系列文化节目受到持续追捧,到《喜羊羊与灰太狼》《子不语》等国产原创动漫作品的人气飚升……大众文化,犹如一位刚刚出浴的电眼美人,正风光无限地走秀在中华文化的T型台上。在大众文化冲击下,传统的文学艺术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它们遭受到无情的挤压,受众范围变得越来越狭小;另一方面,为了生存的需要,它们又不得不与大众文化联姻。无论是“百家讲坛”上易中天们对文学经典的精彩演绎,还是影像世界中王安忆们“触电”之作的红红火火,抑或是虚拟空间里网络写手们的新奇创作,他们无不宣示着大众文化的强大审美功效。对于大众文化,西方“法兰克福学派”早就作出了全方位的理论回应,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对此,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因而,如何发掘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论述的当代价值,整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有益成分,吸纳“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创造性地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新境界,是一件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文艺学新课题。这里既涉及文艺学边界扩张的问题,也碰触到文学艺术的本体重构问题,它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性”的重要内涵。

第二,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重视对消费社会征候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研究。所谓消费社会,本是西方学者鲍德里亚、费塞斯通和居伊·德波等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的理论概括,指的是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拉动和刺激生产,才能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一种社会形态。与生产性社会中人们更多关注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价值与实用价值不同,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发达和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先后由生产性社会步入消费社会。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境遇,消费社会步履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很多。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物质财富积累后,近年来也明显表现出消费社会的若干征候。“事实上,由于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全球化影响带来的西方消费文化的广泛传播,不仅使中国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在消费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了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使那些欠发达地区也具有消费社会的某些征候。”较之于物资相对匮乏的生产性社会,建立在物质产品较为丰富基础上的消费社会征候使中国人从物质到精神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于这一点,笔者以为现实社会是最好的注脚,无须再在这里赘述了。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文学艺术也正在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为了“拉动”以文学为基础的文化产业生产,提升报纸、出版社、电影院、电视台、动漫产业、互联网站等行业的利润空间,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审美盛宴”菜单被依次端上了台面:屈原被解读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诗人,李白被考证为混迹江湖的流氓才子,李清照则被解读为私生活肮脏至极的女酒鬼;

青春偶像剧《红色娘子军》里的吴琼花被包装为靓丽的时尚女性,洪常青则透着帅哥的浪漫气质,商业电影《林海雪原》中少剑波与白茹的情感被渲染放大,杨子荣也陷入三角恋,居然与匪首座山雕成为“情敌”,并且还有了“私生子”;电视剧《还珠格格》将清代的康乾盛世戏说成一幕幕具有狂欢色彩的情节和场面,让来自民间的“小燕子”“把整个皇宫弄得鸡飞狗跳”;而《上海宝贝》《啦啦啦》《糖》里的倪可们则肆意地放纵着自己的身体,以吸毒、酗酒和性交的感性方式,不断地“召唤”读者的“期待视野”。对于消费社会征候与文学艺术之间激发出的这些迥异于传统文化的审美景观,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无疑应展开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要探究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关于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辩证关系的当代意义。而且还应当根据当前文学艺术的现实,创造性地开展文艺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文艺的人文精神失落与艺术拯救等各个层面关系的理论探索。

第三,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吸纳生态批评的思想成果。作为一种新型文艺批评范式,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严重制约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从文学与美学角度反思现代性弊端,重新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生态社会愿景中催生出来的。1978年,威廉·鲁克特在《衣阿华评论》上发表《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的试验》,倡导“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文艺理论家应当“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自此以后,文艺学的“生态批评”范式迅速从欧美蔓延到世界各地,并在20世纪后期成为国际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门显学,其热度一直持续高涨至今。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腾飞。一个先前不为中国人所关注的生态危机问题迅速摆在了国人面前,人们深切感受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生态意识不断加强。正是在这一现实语境下。来自西方的生态批评种子很快就落地生根了,并伴随着生态文学创作活动迅速成长为文学理论领域里异常活跃的生力军。生态批评以生态哲学作为思想基础,以现实的生态文学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局限,对现代文明的弊端展开了深刻彻底的批判,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曾繁仁先生在论及生态批评观念的这一突破时,曾将其先进思想内涵总结为六个方面:“1.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角度对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行终极关怀;2.从非本质主义的‘现世性’和人与自然的联系性的新角度界定‘人是生态的人’的本性,是人的现实生态本性的一种回归;3.是对人人有权在良好的环境中过一种愉决而有尊严生活的‘环境权’这一基本人权的尊重;4.倡导一种人类对其他物种关爱与保护的仁爱精神;5.力主人与万物在‘生物环链’之中的一种相对平等,包含着科学的精神;6.作为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追寻一种人的‘诗意的栖居’,是人学、美学和哲学的高度统一。”生态批评的这些思想成果,是深深植根于当代社会现实和文艺实践之中的,具有强大的理论张力。因而,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合理吸纳生态批评的思想成果,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原有的生态精神融合起来,使之成长为一个特色鲜明的理论维度。

自然,仅仅明了“当代性”的上述几个层面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性”,还必须赋予“当代性”以源于文艺学本体的深刻内涵。从这一视域来看,“当代性”又应该是一种深具理论开新意义的文艺学建构。易言之,“当代性”与创造性密不可分。因为“社会主义文艺运动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指导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则是一种独特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严格说来,它的每一步推进,每一次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探索,都要创造”。故而,建构具有当代中国精神气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超越先在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文论”固有模式,摈弃粗浅的理论模仿与理论拼凑,以更加开放的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整合理论资源,以深刻的理论思维揭示当代文艺活动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创造性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贵的精神品质。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创的无产阶级经典文艺理论,还是列宁、毛泽东接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抑或是本亚明、马尔库塞等人另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们莫不充满了创造情怀,闪耀着创造性的光辉。对照建国后60年多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这种创造性精神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和中国传统的“注经”式理论思维模式的影响而显得相当匮乏。这不仅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文化建设的地位不相称,而且也与政治层面丰富的思想理论建设不能匹配(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和谐社会”思想就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创造性理应成为我们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性”的第一要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性”必须实现理论思维的三个转换:

第一,是从“教科书文本”向“理论家文本”的转换。新中国成立以来,主导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是源自苏联的教科书文本。这种理论样态,由于进入到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缘故,一直受到体制内权力话语的偏爱与推崇,哪怕是极具个性的文艺理论学者最后也都钟爱这一理论样态。应该说,这种理论文本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及起过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造成对现实文艺实践与理论家个人主体性的忽视,以至于败坏了文艺理论应有的思想活力,使之成为一本本枯燥乏味的教条化文字。如不改变这一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性”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因为无论主编们怎样在理论体系上翻新,抑或是在理论体例上突破,甚或是在理论话语中“创新”,它都无法具有真正的创造性。这与编著者的理论素养和个人才华无关,而是由教科书文本固有的性质规定了的。因此,要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我们就必须在理论思维上实现由“教科书文本”向“理论家文本”的真正转换,鼓励更多的文艺理论家独立进行研究,并给予“理论家文本”以应有的学术地位。道理很简单,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家是靠主编教材而青史垂名的。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概莫能外。这就要求我们真正的有出息的文艺理论家,充分发挥个人主体性的创造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上不断探索,推出一本本有价值的厚重力作,以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文库。

第二,是从一元主导下的“照着讲”向一元主

导下的“接着讲”转变。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曾经指出,学术研究有“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基本方式。前者是介绍别人怎么说的,有知识传播之功;后者是从前人说到之处讲下去,重在有所创造发明。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鲜明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其发展之初,“照着讲”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它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境遇,需要人们调整理论姿态才能有效阐释现实的文学艺术状况时,我们就不能再止步于“照着讲”的基本方式了,而是应该勇气百倍地“接着讲”下去。否则,我们的文艺理论就会走向僵化与衰亡,并最终失去理论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新时代的文学艺术之“实”,探求文艺理论之“是”,而不是拾人牙慧地在西方的什么“新观点”、“新理论”基础上进行所谓“翻新”。在这一思维转变过程中,作为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现代形态一‘和谐’理念的全面体现,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吸纳性和包容性”极强的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必定能为文艺理论实现由“照着讲”向“接着讲”的顺利对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第三,是从“本质论”向“本质论与生成论的统一”转化。从研究理路上来看,作为艺术哲学的文艺理论,既要研究文艺的本体性存在,又要研究文艺的生成性存在,应该是文艺存在论与文艺生成论的统一。存在论视野要求文艺理论要追问文学的本质和侧重艺术结构分析,生成论视野要求文艺理论要开掘文学的意义与侧重审美功能的分析。科学形态的文艺学需要实现“本质追问”、“定性思维”、“意义解读”以及“功能分析”的有机统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深层次艺术哲学问题。多数时候,我们钟情于文艺存在论,表现出对“本质追问”和“定性思维”的特殊偏好。“受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科体制化的文艺学知识生产与传授体系,特别是‘文学理论’教科书,总是把文学视作一种具有‘普遍规律’、‘固定本质’的实体,它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提出并讨论文学理论的具体问题,而是先验地假定了‘问题’及其‘答案’,并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确、科学的方法,就可以把握这种‘普遍规律’、‘固定本质’,从而生产出普遍有效的文艺学‘绝对真理’。在它看来,似乎‘文学’是已经定型且不存在内部差异、矛盾与裂隙的实体,从中可以概括出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规律’或‘本质特点’。”因而,纠缠于“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的审美意识论”、“艺术交往论”和“艺术生产论”等“文学本质”问题成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一种“常态”,这对于我们今天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性”显然是不恰当的。近年来,随着文艺学界“反本质主义”话语的兴起,倾向于“意义解读”以及“功能分析”的文艺生成论似乎有了后来居上之势,殊不知这种“反本质主义”也是违背艺术哲学原理的,“事实证明,按‘知识社会学’方法撰写的‘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最终只能成为一种‘古今中外文学理论资料汇编’式文论史著述。它为文艺学知识生产所带来的致命缺陷有三:‘知识碎片化’、‘知识肥胖化’和‘知识空洞化’”。正因为如此,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性”,必须从上述两种“片面的深刻性”中“转身”,在思维路向上实现从“本质论”向“本质论与生成论统一”的视域融合。

综上所述,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牢牢把握好“当代性”这个核心命题。这既是中国当前丰富复杂的文艺实践与多元共生的理论生态赋予的时代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革命性品格内在的必然要求。“当代性”决定了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关心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诉求,牢牢掌握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趋向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发展变化,摈弃粗浅的理论模仿与理论拼凑,去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诚能如此,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定会在世界文论百花园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为人类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责任编辑:戴庆瑄]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范文第2篇

一、作品《红色娘子军》的分析

1961年, 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以后, 好评与奖项, 接踵而至。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来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紧接着在1964年9月26日, 于北京天桥剧场进行了首演, 这场演出也一度被认为是中国芭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尝试。舞蹈以十年内战为背景, 依托中国革命历史为创作素材, 巧妙地将西方芭蕾的舞蹈技巧与东方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相结合, 以中国化的表达方式, 反映了中国人的历史与民族感情。

1、舞剧题材选择, 彰显时代特性

最初, 在决定用芭蕾舞改编戏剧时, 周恩来总理建议改编西方革命而不是中国革命, 则是基于对文化隔阂的考虑。之所以有这样的提议, 是周恩来总理在观看了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表演的西方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舞剧后, 对芭蕾舞表演的老师和学生们的一种肯定和期许。虽然总理的建议是改编西方革命故事, 但北京舞蹈学校的师生出于对现实的考虑, 最终决定用《红色娘子军》作为他们的第一次尝试。在我看来, 他们的选择, 是顺应时代的, 70年代初的中国, 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实行, 当时中国的社会风气是很好的, 而在封建社会里, 女性地位低下, 生活贫苦, 所谓重压下必有反抗,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选择它作为芭蕾舞改编的素材, 准确反映了时代的变动以及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

2、舞剧角色分析, 社会意识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出, 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主体对生活的主观理解与再加工使生活成为艺术, 《红色娘子军》取材于贫农生活, 聚焦女性社会存在现状。值得一提的是, 在电影里, 吴琼花是绝对主角, 所有的故事都服务于她的故事, 而在改编的舞剧中, 洪常青不只是吴琼花的恋人、革命友人, 更成为吴琼花故事的绝对引领者, 这一无产阶级男性代表, 以高于主角的英雄形象, 在整场舞蹈中象征党对无产阶级和军队的绝对领导作用。把洪常青这一男性芭蕾角色作为主人公, 可以说是世界芭蕾史上值得深思的一次创举, 这是对西方传统的一次大胆创新, 因为在西方古典芭蕾中, 女性角色是占绝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 文艺作品的社会性要求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自觉适应社会的需求[1], 在一个宽容和民主的社会里, 允许多种的艺术形式存在本身就是社会性的体现。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舞蹈艺术

1、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书中, 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探讨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 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马克思把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艺术”归入上层建筑的范畴。也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质上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自然就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当把文艺当作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理解时, 其基本内含如下, 其一, 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二, 文学艺术以及舞蹈艺术、美术等等这些作为社会现象的精神活动, 必然是会受其它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如政治因素、宗教因素等对艺术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三,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有其在意识形态中的特殊地位, 不同意识形态的各要素在上层建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 离不开实践的总结与梳理。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一部文艺作品,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直接体现者。当然,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诞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那些人民的, 它完美的消化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文艺理论的精髓, 它的出生是经过舞蹈艺术家们思想的加工和改造过的, 它是有其社会和政治属性的, 它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反应堆。它是社会思想不断发展并逐步迈向成熟的过程产物, 无论是舞蹈本身还是舞蹈蕴含的向党精神, 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 它仍然不失为一部艺术精品。时代环境的影响与舞蹈艺术家们思想的沉淀造就了它, 它的传承和发展就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样, 是不受时空的局限的, 时间只会用无尽的生命, 一次又一次证明它的魅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凭借其悲壮的故事、恢宏的场景布置、鲜明的人物塑造以及富有海南岛地域特色的风情, 经历40多年, 经久不衰。不仅成为那一代人的独家记忆, 更成为那段时期在艰苦中生存的人们的精神食粮, 同时也为后代人舞出了生命的激情。

从上述对《红色娘子军》这部芭蕾舞剧作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征分析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阐述可知,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舞蹈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对舞蹈艺术的时代性的要求, 舞蹈作品的编排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符合潮流趋向, 才能在新旧替代之间赢得一席之地。第二, 对舞蹈艺术真实性的要求, 艺术是抽象的, 但是艺术的表现是具象的,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在艺术天马行空中, 守住该有的真实, 是对舞蹈意义的考究。第三, 对舞蹈艺术的世界性要求,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舞蹈的创作应该考虑其文化的融合性, 随俗中不失本我。

摘要: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 从对舞蹈作品《红色娘子军》的分析, 过渡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际探讨, 思考其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特征, 以此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舞蹈艺术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艺术,理论,舞蹈

参考文献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范文第3篇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关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关系,首先要确认的事实是,由于民族复兴这一历史诉求在近代的出现,中国的文化自信经历了内部的蜕变,原有的结构被打破,原先非主流的因素得以突出,形成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自信。

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形成了深厚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可以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形成了我国的“独特优势”。但是,总书记同时提醒人们,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这就是说,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信并非简单地立足于固有传统,而是在变革的基础上的自信。

直到18世纪,中华文化的确因其古老、完备而为世界羡慕,一度还出现了“中学西渐”的局面。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中华古老文化的过时性暴露出来。伴随着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如严复所言,“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总书记在重新肯定儒家传统思想之积极意义时,也指出,“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

“封建统治者”因循守旧,畏惧变革,并不代表全部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人也并非完全不能认识到文化创新之重要。《周易》中早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儒家思想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说,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也提出过圣人“不法其故”、“不循其礼”,“三代不同礼”的思想,这才有了后来的“旧邦新命”的命题,即发生蜕变以后的中国文化自信。

经历170多年的历史探寻,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证明近代以来文化变革运动的选择是符合历史之必然要求的,不能无视这个基本的文化史进程来谈文化自信。

20世纪至今,与民族复兴同步,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处在变革之中,也就有了现代化的,即邓小平所说的“跟上时代”的伟大成果。应该说,今天提出“文化自信”,其意不在于纠缠文化史本身,而在于正确引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完成。

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是,在承认并主张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存在着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只讲变而不讲不变,主张完全放弃中国文化,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用西方的观念及制度来改造中国。

这类主张已经被20世纪的历史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成功,在文化模式上就是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又对“全盘西化”予以拒绝:一方面,革命拒绝了西方资产阶级把中国变成殖民主义附庸的愿望;另一方面,革命还成功拒绝了教条主义“西化”愿望,坚持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美籍学者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 中就从这个角度确认:“二战期间,中共提出了一个公式:改造西方文化以适应中国的形式,即以‘民族的形式’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进社会主义的文化,以适应中国的模式,保留其精髓。”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但历史上发生过的问题还会发生,改革开放以来西化思维定势的泛滥就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为什么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就在于对“全盘西化”思维模式的警惕。总书记2014年考察时,针对把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西方东西的现象,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这里虽然说的只是课本中的古诗词问题,但总书记用了“‘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一重要判断,表明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当下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现实地存在着一种文化危险———“唯洋是从”即唯西方文化是瞻,以“去中国化”为荣的危险。

去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标识,后果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西方资产阶级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西化之推行,民族文化之被摧毁,是民族的悲剧,因为那是被西方资产阶级强加于上的,结果是使自己这个民族更加适合于接受西方的奴役和剥削。总书记曾尖锐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破除西化思维的统治,总书记从方法论上指出,“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坚持与运用,其意义即如毛泽东当年对五四运动的辩证分析:反对把传统文化中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去掉,必须和应该保留传统文化中的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甚至如国家治理体系与机制的中国元素,唯保持变与不变的平衡,国家与民族才能健康前行。

在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每一重要关头,依靠不断自省而演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中国人才把握住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日益接近。

学号 2016174104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范文第4篇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中世纪的黑暗统治: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自然辩证法》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 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

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公元590年 ~公元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骑士,或称武士,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种社会阶层。在此阶段的纷乱局势中,国王和贵族都需要一些在战争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兵种,为此他们会悉心培育一些年轻人,使之成为骑士。而骑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继承而来的,其本质也与贵族不同,除了和贵族一样能够获得封地之外,骑士也必须在领主的军队中服役,并在战争时自备武器与马匹。

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实际情况不一定是如此),欧洲的骑士制度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亦有相似。 一 、文艺复兴的背景

1、经济背景: 14世纪开始,意大利的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最为突出。佛罗伦萨(手工业中心) 14世纪的手工工场与资本主义萌芽。呢绒加工业与贵族政治。

佛罗伦萨: 是

13、14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它有极其发达的毛纺织业、丝织业、五金业和建筑业。其商业网遍布于西欧,在土耳其、埃及也有商号,其商人的足迹甚至于远涉中国。佛罗伦萨的金融业最为突出,其银行、钱庄超过100家,所铸造的"佛罗林",为欧洲和近东地区之通用货币。15世纪时,美第奇银行家族控制了城邦政权,不仅包揽了教廷税收,而且是许多君王的债主。

文艺的"保护神":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市民阶级,需要新的文化生活。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柯西莫·美第奇提出"和平、繁荣和文化"的方针,对外实行和平外交,对内注重市政建设,给贫民以实惠,让富人更富有,佛罗伦萨因此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柯西莫崇拜古典文化,他的身边聚集了许多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他还在佛罗伦萨建立了一所柏拉图学院,因此被称为文艺的"保护神"。

罗伦佐大公:罗伦佐·美第奇大公,柯西莫的孙子,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还是一位人文主义诗人,他的宫廷是文学家、哲学家、雕刻家、画家、建筑学家、音乐家和诗人荟萃之处。他有极其丰富的古典杰作收藏,还开办了一所美术学校。佛罗伦萨在美第奇家族统治时期,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被历史学家称为"文艺复兴的摇篮"。

2、文化背景: 意大利继承了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又通过拜占庭、阿拉伯文化的联系,得到许多古希腊的许多典籍和艺术珍品。意大利学者通过对这些来自东方世界的文化珍宝的研究,发现了与欧洲中世纪文化绝然不同的文化宝藏。

1453年,基督教世界的坚固堡垒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大批的希腊人涌入西欧,他们带来的古典文化成果引起好一阵的文化休克。接着,一个对古典文化模仿和复兴的过程就开始了。

3社会心理背景:自14世纪以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罗马天主教的庇护,越来越文雅化的意大利人对中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鄙陋状况越来越不满,人们纷纷指责古典文化结束以后,直到14世纪,在西欧没有出现过稍有水平的文化作品。

4、意大利人的文化秉性背景: 文艺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意大利人的文化秉性与古典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间,古典文化只不过是一种媒介,而意大利人固有的功利主义、感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才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

崇拜感性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是一种艳丽的感性文化。意大利人当时还处于崇拜权威的阶段,只不过他们用古典时代的权威代替了中世纪的权威,而实际上他们又用感性主义的权威取代了古典时代的权威,于是,古典权威成了愰子,而崇拜感性主义才是实质。 人的感性的解放: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是人性的解放。而这里所说的人性的解放,主要是指人的感性的解放。他们以感性意义上的人性反对抽象的神性,用人的正常情欲和感官享乐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普遍虚伪。这种时代精神所规定的基本社会生活原则,就是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文学

(一)人文主义

中世纪早期,神学是至高无上的学科。从14世纪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以人类和人类社会为内容的学科,如哲学 、语言学、文学 、历史、政治、经济等 。人文主义这一名称,就由此而来。

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人的发现: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把自己研究的学问叫做"人学",或"人文学",自称"人文主义者"。以后,人们就称他为世界上第一位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的特征:

1、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2、提倡个性解放,意志自由。

3、追求知识,重视实验科学,主张探索自然,用科学方法了解自然。

4、否认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权威,揭露教会的腐败,嘲笑僧侣的无知。

正面的人文主义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者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一种我行我素的自由人格。这有力地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复兴和文学艺术的繁荣,特别有利于使人从中世纪普遍虚伪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觉醒。

人性的觉醒首先表现为个性的解放,普遍人格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对每 一个个别人格的尊重。人道主义就首先表现为个人主义。要摆脱抽象的神性对人的生活的主宰,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打出感性的个体的大旗。

由于个性解放和人格的发展而导致的普遍的人性觉醒,与崇高典雅的古典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这一时期意大利所独有的"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负面的人文主义

1、 道德方面,就更为糟糕。

马基雅弗里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的道德堕落与他们的艺术成就一样著名。在北欧人的心目中,一个意大利化的英国人,就等于是魔鬼的化身。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 (《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

布克哈特认为,由于个性的高度发展,非道德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许多人把犯罪作为体验的对象,为犯罪而犯罪。 他们抨击教士,不是针对教士们人性的弱点,而是针对他们由于过分的唯灵主义理想所导致的普遍虚伪。

人文主义不是廉洁和自律的运动,其目的是想让教士小偷小摸的欲望满足和感官享乐成为所有人的理直气壮的行动。

它还是美第奇等显贵家族支持的豪华运动,是意大利享乐主义和古典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本身是贵族式的,根本与人民大众无缘。

(二)文学三杰

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献中寻找在中世纪文化中失落了的古典文化精神。

他们研究古代的文献,不是从中去寻找神学的合理性证明,而是因为他们由衷地欣赏这些宝贝。

人文主义者从古代文献中领略到许多新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感到惊异的是感到自己与古 人的距离竟然比自己和中世纪文化的距离小得多。

他们意识到直抒胸臆是一件很值得一做的工作,就这么作了,于是就有了人文主义的文学创作。

1、 但丁(1265-1321)

出身于佛罗伦萨没落贵族之家。早年曾在波伦尼大学学习,深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后又留学英国和法国。但丁在政治上属于代表市民阶层和下级贵族的圭尔弗派,曾任佛罗伦萨执政官之一,后因反对教皇,于1302年被逐出佛罗伦萨,最后客死他乡。

但丁最负盛名的作品《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份。

但丁在《神曲》中对教会、教士、贪官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指斥教皇的宫庭是"基督整日被买卖的地方",他对在烈火中受煎熬的教 皇的灵魂说:"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做你们的上帝",他甚至在作品中为当时在世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地狱的火窟中预留了一个位置。

在《神曲》中,但丁歌颂了人的理性、自由意志、才能和智慧。他说,人"生来就有理性的力量",人有天赋的自由,自由一种崇高的力量,"人生来不是为了象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

但丁歌颂现实生活,激励人们投入现实世界的斗争,去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把但丁救出困境并引导他游历天堂的不是天使,也不是圣徒,而是童年时代倾慕的美女(贝亚特丽契)。但丁仰慕荷马、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等先贤,尊称他们为"大师"、"圣哲",并以能见到他们的亡灵为荣。这反映了他对古典文化的高度推崇。

2、彼特拉克(1304-1374)

生于佛罗伦萨的阿雷佐城。十二岁入大学学法律。后改学文学 、修辞和宗教,他经常外出旅游,到过法国和德国。长期在教会供职,对个中黑幕所知甚详,但对其仍表敬意。

他热爱古典文化,到外搜求古希腊、古罗马的手稿、文物,专心研究,声称要来一个"古代学术的复兴"。他把自己的研究称为"人文学",与以宗教为主研究的神学区分开来。其主要著作有《歌集》《意大利颂》等 。

1324年,彼特拉克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

彼特拉克在研究当中,因接触到古罗马西塞罗的作品而热情倍增。在思想上,他深刻地体验到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冲突,感到中世纪与近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博学,极有文化气质,并敏感到了人的生命本质和人的生活态度之类的大问题,却生活在中世纪和近代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在山上与上帝对活的飘渺之感,那是完完全全的灵的召唤;但现实 世界的生活又总是把他从美梦中拉回,又不得不回到人间,与愚昧的人们讨论各种愚蠢的问题。

彼特拉克认为,人应当首先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就决不能认识上帝。他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凡人,既极力追求善良美好的生活,又为自私的欲望而烦恼;既向往永恒不朽的价值,又企求尘世的声誉;时而踌蹰满志,时而心灰意冷。他是一个行动、企求、和创造着自己的美和尘世命运的人。

"凡人的幸福" :主要是爱情和荣誉。其所作《短歌集》,是赞美其情人劳娜的十四行诗集。他说:"我同时爱她的形体和灵魂",这种爱,与中世纪所提倡的精神之爱大相迳庭。

彼特拉克还反对人们迷信权威。他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伟人,但仅仅是人而不是神,其著作不可能也的确没有穷尽一切的知识。因为在他出生之前,人们就已经有了许多知识,而在他死了以后,人们还在不断地发展知识。因此,亚里士多德并不是空前绝后的权威。

3、薄伽丘(1313-1375)

佛罗伦萨一个商人的私生子,儿时所受的教育非常马虎,十岁去巴黎学习经商,几年后成了他父亲的推销员。他的父亲发现,他所买的书籍,比他卖出的货物要多得多。其父因他学商不成,就打发他去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法律。他学习努力 ,但法律实非他的心中所爱。在那不勒斯,他有机会出入宫廷,结识了许多人文主义者,也接触到了不少的古典著作。

1430年,他回到故乡。在政治斗争中,他站在代表市民利益的共和派一边,曾多次代表共和派出使其他城邦。在佛罗伦萨,他结识了彼特拉克,受益非浅。

薄伽丘的代表作: 《十日谈》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使绘画和雕刻在思想内涵、风格和题材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呆板的宗教画被世俗生活的新画卷所代替。

人的发现,是艺术家的重大成就。一方面 ,艺术家力图表现人的复杂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人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是把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要求熔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时代精神和个人的风格。 与人的发现具有同等是自然美的发现。在艺术家的笔下不再是清一色灰暗的天空和大地,而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艺术家都努力地表现大自然的秀美和壮丽,并用自然风光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艺术家们还将解剖学、光学、几何学等的成果引进了文艺创作,使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创作肖像和雕刻作品时,首先考虑的是骨骼、肌肉,然后才是外形、肌肤、衣饰。光学和几何学引进绘画,确立了三维空间的度量概念,使画面呈现层次和立体感。艺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把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推向了高峰。

(一)早期绘画

1、 乔托(1267-1337)

佛罗伦萨画家。文艺复兴绘画的先驱。

他把人文主义精神和新的技法带到绘画中,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他的代表作《逃亡埃及》《犹大之吻》都取材自《圣经》,却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乔托绘画的创新意义,在于发明了一套直接观察自然,以再现客观现实的绘画实验方法,开创了绘画早期的科学时代。

他所塑造的宗教人物犹如雕像般的浑厚,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世俗男女,不再是中世纪的幽灵;在画面艺术处理方面,力求在平面上再现立体空间的效果,空间具有空气感和深度感,画中形象具有体积感和量感;在人物安排上,善于突出主体形象,具有视觉的吸引力,这种艺术处理的方法,成为后来欧洲绘画的典范。

乔托是公认的使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美术程式的第一人,从而成为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乔托打破了平面结构的传统画法,开创性地运用了透视的新技巧,使绘画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立体感。他开始用自然景色作为绘画的背景,而且正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感情世界。

《逃亡埃及》 在这幅画中,乔托把画中的人物极为平静,连驮人的驴子似乎也停止了迈动蹄子,马利亚的恐惧收敛得到家,一点也看不出来,只是急行在前的约瑟强调了这一事件的危急和可怕。一个忧愁的天使飞翔在前方的上空引路,背景的山树画得单纯,质朴,显示文艺复兴初期,人的思想意识总是放在"人"上面的。

《犹大之吻》 画中,犹大紧抱着老师,身体前倾,紧皱的眉重重地圧在眼眶上,目光灼灼,燃烧着痛苦的火焰。肥大的衣袍包裹着颤抖的他和目光绝望而内心平静的耶稣。基督的必死和犹大的负罪,都 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已把酒交到子的手上,把吻交到犹大的嘴上,尽管他们都不情愿。乔托在画中把犹大拥抱并亲吻老师时的无奈、痛心表现得十分深刻。

2、 波提切利 (1445-1510年)

波提切利真名叫亚历山大·菲利普 。少年时代就酷爱绘画,开始时当金银艺匠学徒,因为有绘画天资,15岁时被做皮革匠的父亲送到画家菲利普 ·利比的画室学画。

利比带着波提切利一同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并借鉴古希腊艺术中的理想,所以他们创作的圣母子和神话人物都具有世俗的情态:和蔼可亲、动作轻盈、身着绢纱、临风飘逸。

后来波提切利又转从委罗基奥门下,与比他小7岁的达·芬奇同窗。

《春》里,一群象征春天的女神在阳光灿烂、树木葱茏、鲜花盛开的林间草地上翩翩起舞。小爱神丘比特自天而降,射来了爱情之箭。此画使人感到春回大地、爱洒人间的盎然生机。本图是波提切利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从右边起,画中的人物依次是西风神泽费罗斯,花神克洛莉丝,花神弗洛拉(弗洛拉是克洛莉丝和泽费罗斯结婚后变成的成熟女性),画面中央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接下来是美惠三女神,她们分别象征华美贞淑欢悦,接着是众神的使者墨丘利。人物从右向左的排布顺序象征情欲转变为知性之爱,而维纳斯则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

《维纳斯的诞生》,作于1485年,描绘美神维纳斯从碧波荡漾的爱琴海 中诞生,赤裸着身躯踩着贝壳飘然而来。节奏舒缓,韵律优美,色彩明丽。

(二)文艺三杰

达·芬奇,力求探索人的理性,人与自然的奥秘,有如深邃的大海; 拉斐尔,表达人的善良情感和美好心灵,有如明媚的原野。

米开朗基罗,表现人的斗争精神和蕴藏着的强大力量,有如峻峭的山岳。

1、 达·芬奇(1452-1519) 达·芬奇出身于佛罗伦萨一律师之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哲人、还精通文学和音乐,以至于有"旷世奇才"之称。

从小爱绘画。14岁入佛罗基阿画坊。此地为艺术中心,亦为人文主义者聚会之所。受其影响,把理解世界、反映自然作为创作的原则。

为画好作品,亲自解剖30多具尸体,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故其画,不仅能反映人的外部特征,还能表现人的肌肉、骨骼、以至于流动的血液。又研究光学,便于用色彩的变化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研究力学与数学, 以便精确地表现人体的比例和运动中的人体结构;研究植物学、地质学、以便使画面背景反映出壮丽的自然景色。

以往无一画家用如此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绘画,故人称"科学的画家"。

他的《画论》把绘画诸要素:光线、明暗、透视、构图等整理成科学的法则,以人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情感。

代表作《蒙娜丽莎》。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美、人的丰富、复杂、微妙的内心生活的赞美。少妇的右手被认为是美术史上啊完美的创造,如玉似脂的手上似乎可以看到内部流动的血液。蒙娜丽莎淡淡的微笑,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启迪人去探寻女性内心世界的奥秘。仅凭微笑,就能表达出如此丰富、变化不定的情感,真是神来之笔,空前绝后,不可模仿。还用透视法在背景上画出了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整幅作品中人生和自然的颂歌,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为米兰城圣马利亚教堂作的大壁画。耶稣神态镇定安详,且流露出对叛徒的轻蔑。门徒露出不同的姿态与神情:惊愕、气愤、怀疑、表白自己,耶稣右二的犹大,震惊、恐惧,且身子后缩,脸部处于灰暗的阴影中,露出惶恐的心情,颤抖的手紧握钱袋。

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和谐地统一于同一作品中。

2、 拉斐尔(1483-1520) 出身于意大利中部乌尔宾诺城绘画世家。成年后在许多著名的画坊里学画。1540年来佛罗伦萨,接触到人文主义。他一直得到贵族的保护,过着优裕的生活,还得到教皇的赏识,为梵蒂冈宫殿画壁画,并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工程。

最著名的作品是圣母像。有《西斯廷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圣母子》(一称奥尔良圣母,因良家族收藏而得名)等 。

世俗化的圣母: 他是用人文主义思想来画圣母,圣母成为一个健康、美丽、温柔、善良的世俗女性,充满了母爱。《草地上的圣母》近乎农村风光画,一位母亲领着孩子在阳光下的原野上嬉戏,洋溢着天伦之乐。《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抱着孩子降临人间,表现出把爱子奉献给人类的慈母的崇高心灵。拉斐尔的圣母像以秀美、温柔著称,但过于纤弱,可能是画家本人常出入于贵族社会之故也。

拉斐尔在梵蒂冈教皇宫大厅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壁画。其中最有名的是《雅典学派》 《雅典学派》,描绘的是古希腊著名学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等人的群像。有的在辩论,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创作,画面上一共有50多位名人,其神情不一,个性突出,但画面又是一个整体。由于对透视法掌握纯熟,背景显得十分深远、浑厚,带有雄浑、笃实、深沉和老到的风格。

3、米开朗基罗(1475-1564)

他的成名之作《哀悼基督》。

大卫像: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非利士巨人哥利亚,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肩扛着投石器,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作品解剖准确,人体结构表现细腻,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

《创世纪》: 1508年,米开朗基罗受教皇之聘,负责绘制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穹顶的壁画。工作十分艰巨。《创世纪》,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大800平方米,有300多个人物。这件雄伟的杰作,是米开朗基罗用4年的时间完成的。 晚年,他还完成了祭坛画《末日审判》。他努力使他们的作品"要使希腊人和罗马人黯然失色"。

四、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国家 代表人物 作品

英国

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 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法国

拉伯雷

《巨人传》 荷 兰

伊拉斯谟

《愚神颂》

西班牙

塞万提斯

《唐吉诃德》

1、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的创作:莎士比亚在20多年间共写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他的作品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

历史剧: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英国历史剧共9部,其中8部可以归纳成为两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此外有《约翰王》。

他写历史剧的主旨:要求在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巩固国内和平与统一。 喜剧:约从1593至1600年,莎士比亚写了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威尼斯商人》、《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和一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喜剧各有特色但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莎士比亚主张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

悲剧:从1601至1607年,莎士比亚写了 "四大悲剧"、 5部以希腊罗马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和两出"喜剧"。

这一时期的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的深度大增。

莎士比亚写的悲剧是他对他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的成果,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最生动的形象的再现。

2、塞万提斯(1547-1616)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唐吉诃德》没落贵族的后裔 唐吉诃德因读骑士了迷,自己决心成为一名游侠骑士,于是带着侍从桑 却,出门去行侠仗义。

他沉浸于幻想中,把乡村旅店当作城堡,把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作军队,把理发匠当作武士,闹出许多笑话。

这部小说反映了西班牙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现实,塑造了唐吉诃德这一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的生动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国外地里的一朵奇葩。

五、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1、文艺复兴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唤起了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激扬起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2、文艺复兴是人类向精神世界的大进军,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日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范文第5篇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4课 教学理念:

1、强调文化情境和人文精神 综观艺术长河,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作者在创作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把它放到浩瀚的人文海洋中,从生活实际中加以诠释。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只有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被正确地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作品与特定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

2、主动研讨和探索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一般的美术作品鉴赏中,特别是相对学生来说时空久远的美术作品鉴赏往往会陷入教师费力解说,学生理解困难的尴尬境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本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协调、提供资料、组织讨论、回答一些学生的疑问。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背景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迫切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评价为是“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性变革”。

本课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重点分析了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加深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重大贡献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3、初步掌握欣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4、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2、文艺复兴美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 教学手段: ppt课件 教学方法: 图片投影引导式 分组合作交流式 师生综合探讨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广泛收集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及其他们的主要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发展概况,创造一种鉴赏的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显示:《蒙娜丽莎》和《圣母子》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两幅画的名字吗?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出示课题《“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设计意图:

1、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对两个形象的评价,奠定了学生鉴赏的氛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欧洲文艺复兴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复兴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设计意图:在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解决了本课鉴赏内容的历史背景,拓展了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三、主要美术家及作品的研讨

1、达·芬奇 ⑴、画家介绍

请学生讲一讲,教师作适当补充。 ⑵、作品分析

▲显示《蒙娜丽莎》

提示学生从构图、明暗及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去分析。

(描述举例:从她的脸上,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流露着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地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益出来。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湛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姿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在流动,这是活鲜而富有灵性的生命体。体现出人本身的价值和自然美感,宏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比较《蒙娜丽莎》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之处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其次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

▲显示《最后的晚餐》

提示学生从构图、人物神态及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深入鉴赏达芬奇的作品,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风格和造型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鉴赏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2、拉斐尔(学生分四组讲评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西斯庭圣母》:学生分析讲评 ▲显示《雅典学院》:学生分析讲评

3、米开朗基罗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大卫》和《摩西》:学生分析讲评 ▲显示《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学生分析讲评

4、丢勒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四使徒》:学生分析讲评

5、扬·凡·爱克 ⑴、画家介绍 ⑵、作品分析

▲显示《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学生分析讲评

⑶、画家的贡献(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

1、用分组比赛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激烈竞争的情境。

2、把评价权给予每一位学生,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弊病。

3、加强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

四、练一练 学生抢答

五、课堂回顾

六、课后话题建议

1、联系世界历史课的学习,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为什么能取得突出的成就?

2、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巨匠?

(注:有兴趣的同学可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出现)教师推荐参考图书、网络等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一堂课不在于45分钟所学的东西,而是在于45分钟后,学生还是否有兴趣学下去。)

附:板书设计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1、达·芬奇 (1)《蒙娜丽莎》

梦幻 人文精神 成角、平行透视法 (2)《最后的晚餐》

全新 爱憎鲜明 平行透视法

作品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2、拉斐尔 (1)《西斯庭圣母》 (2)《雅典学院》

作品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3、米开朗基罗 (1)《大卫》和《摩西》 (2)《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4、丢勒 《四使徒》

作品画风严谨,主题深刻。

5、扬·凡·埃克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范文第6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的特点,从而领略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使学生理解雕塑的艺术语言,并能够感受作者通过雕塑所表达的内心情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通过对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的分析,体会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提问:上节我们欣赏了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谁能说一说古希腊雕塑的总体风格是什么? 引入:继古希腊之后,西方美术史上出现了又一个辉煌的高峰,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空前的艺术繁荣,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今天我们就来讲

一讲“文艺复兴时 ——引出教学内容。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1、简介“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提问:我们曾在历史课中学到文艺复兴,谁能够说一说文艺复兴发起的时间和地点,你能不能说出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名字?教师简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在意大利,最早发起时间是公元14世纪,至

15、16世纪推广到欧洲。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晚期,也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是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和发展,历史学家们称之为“人文主义”。为与基督神学进行斗争,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饱含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重新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掀起了如醉如狂的搜求,学习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热潮,使意大利乃至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被史学家们称之为“文艺复兴”。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要求。

2、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所具有的艺术风格①欣赏一系列作品(录像)②总结: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家敢于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用人文主义思想去破旧立新,开始用世俗的思想感情和写实技巧来描绘人物,并且开始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代替中世纪长期以来的用金色或蓝色作背景的旧习,使画面增添了生气。“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借用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语言唱出新文化的赞歌,特别是雕塑饱满地赞颂了人的内在力量与智慧,表现了巨大的信心与宏伟的气魄。

上一篇:我校课改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无锡旅游景点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