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

2024-02-18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第1篇

河南省(非实验区)凤仙草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

11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12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13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14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2007年第2期,有删改)

1. 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2. 母亲从夜市回来,一“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3. 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4分)

(1) 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2分)

(2) 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4. 第13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5. 文章第⑩段 处省略了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表现。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有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描写)(4分)

参考答案:

1.①13元“遗产”最能表现女儿的懂事、孝顺 ②凝聚了母女之间的亲情,最能突出本文主题 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女儿说过碗筷她来收拾,现在却没有收拾 ②吃饭时女儿说自己不舒服(一点1分。共2分)

3.(1)努力装出自己病得不重的样子,不想让母亲为自己担心。(2分)

(2)为自己还能活下去而感到庆幸,更加珍惜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2分)(共4分)

4.女儿生病时给我交代13元“遗产”的事(2分)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第2篇

一、基础积累。(1-10题,共40分)

1、将下面的两个诗句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3分)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祈祷(táo) 孤孀(shuāng) 门槛(kǎn) 气冲斗牛(dóu)

B.校补(jiào) 哺育(bǔ)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殷红(yān) 诘问(jié) 愧怍(zuò) 颠沛流离(fèi)

D.纠纷(jiū) 赘(zhuì) 赤 裸(kē) 深恶痛绝(è)

3、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 滞笨 缈小 鞠躬尽萃 B.婉转 烦锁 茏罩 目不窥园

C.深宵 狂澜 陡峭 仙露琼浆 D.班斓 取缔 绸密 忧心冲冲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7、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我们也许做不了光芒四射的太阳,那就做一盏光线柔和的路灯,照亮行人前方的路;________;我们也许做不了鲜艳欲滴的花朵,那就做一棵翠色 欲流的小草,装点无边的春色。

A.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

B.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

C.我们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D.我们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8、古诗文默写(10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1分)

(2)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1分)

(3)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 ,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 ”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木兰诗》(2分)

(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2分)

(5)杜牧的《泊秦淮》中游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 , 。(《泊秦淮》)(2分)

(6)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 。《游山西村》(2分)

9、名著阅读,依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

作家使用笔名,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老舍就是现代著名作家 的笔名。老舍笔下有真情真性真气,因而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经典形象,例如出自《 》的虎妞(车行老板的女儿)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10、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7分)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分)

本义: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认识。(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认识一:

认识二:

(3)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3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6分)

(一)诗词赏析(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12、从修辞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二)课内文言文(14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选自 ,作者 ,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2分)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3)求石兽于水中( ) (4)棹数小舟( )

(5)湮于沙上( ) (6)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6、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三)课外文言文(8分)

揠(yà)苗助长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曰:“今日病(病,累)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

17、解释下列加线的字。(2分)

⑴谓其人曰( ) 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

18、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2分)

⑴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2分)

(2)苗则槁矣。(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 行示 *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0、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2分)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

21、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段中作者具体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他走到游 行示 *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24、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令人肃然起敬。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常常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5-—27题。(10分)

宗月大师

老舍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象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垫,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的大殿里。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做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出家以后,他不久就作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作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作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象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他是宗月大师。

25、概括宗月大师对我的影响和帮助。用上“不仅…还…更”这样的关联词语。(3分)

26、根据内容填空。(3分)

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其中不乏精彩的描写。文中划线的句子几次对刘大叔的“洪亮”的声音或笑声进行了描写,请结合文段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第一次描写:“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旨在表现 。

第二次描写:“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旨在表现 。

第三次描写:“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旨在表现 。

27、在《朗读者》节目中,演员濮存昕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年少时他曾患有腿疾,被同学乱起绰号。在灰暗的少年时光,他遇到了医生荣国威,助他扔掉拐杖,让他重拾自信。请结合文章,联系朗读者濮存昕的经历,说说他会以怎样的感情来读这篇文章的?如果你朗读这篇文章,你想读给谁,因为一件什么样的事情?(4分)

四、作文(60分)

28、请以“ 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人生有着许多瞬间,也许是愤怒的,也许是悲伤的,也许是恐惧的;可能是伟大的,可能是细小的,也可能是精彩的。请从生活中攫取某一个让你有不同感受的瞬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2、B

3、C

4、A

5、 D

6、 A

7、C

8、(1)凭君传语报平安(2)百般红紫斗芳菲(3)万里赴戎机 对镜贴花黄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任重而道远(6)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句不得分,共10分)

9、舒庆春 《骆驼祥子》(2分)

10、(1)【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晚辈要好好侍奉长辈)(2分)

(2)【感“孝”心】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3)【说“孝”理】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3分)

二、文言文阅读

11、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1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将“落红”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13、《阅微草堂笔记》、纪昀、

14、(1)倒塌(2)经历(3)寻找(4)划(船)

(5埋没)(6)颠倒、错乱

15、(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带走呢?

(3)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表面现象,而不了解深层本质的情况太多了,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16、启示: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17、 、⑴告诉,对说⑵快步走

18、⑴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⑵代禾苗

19⑴宋国有一个听说自己的禾苗不长而拔禾苗的人。⑵禾苗已经枯萎了。

三、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14分)

20、“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2分)

21、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还”“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将“学者的方面 ”和“革命家的方面”两个部分衔接,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作用1分,具体分析2分,共3分)

22、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 行示 *。(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

23、形象描写,写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2分)

24、我觉得只说不做和说一套做一套都是很不好的。我们应该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观点正确2分,分析言之有物2分,共4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25、宗月大师不仅帮助我入学读书,完成学业,还成就了我的一生,更教会了我与人为善,懂得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和意义。(3分)

26、(1)刘大叔性格爽直,我心生敬重(2)刘大叔心胸豁达,不计得失(3)刘大叔乐善好施(1小题1分,共3分)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第3篇

一题形得分分析:

1.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有7个题难度不大.有3个题稍难,部分学生不会做。所以1班很多同学都能得到21-27分。

2.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只有

11、14,15题较为简单,其余题都有一定难度,很多同学不会做。

3.三大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52分,17,18,23都是计算题,由于有的学生基本功太差,本来能得到一点分的题目都没有得到。可见学生在基础知识上还是掌握得不好。19,20,21,22,24这部分题都是知识应用的题目,只有部分题比较简单,有的大题难度比较大,只有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才能得到较高的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这套题的难度合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达到想要的要求。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错误较多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学生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技能较差,甚至包括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应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些简单的题目都没有办法完成。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三、教学上采取的补救措施

1.在课堂上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把教学的中心转到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把握

知识上来。

2.狠抓基础,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安排课堂检测,及时补救。

3.通过必要的梳理,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4.根据个分数段分清学生好,中,差不同层次。课后分层进行辅导。

5.落实到人,落实到题,哪一个题是哪一个学生出错,哪一个知识不明白必须讲清。

6.考试之前复习注重质量,搞透每一个知识点。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第4篇

1、写出一个在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_______。

2、将点(-2,1)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a、b、c是直线,且a⊥b,c⊥b,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4、如图,已知a∥b,∠1=70°,

则∠2=______度。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cm和10cm,则第三边的长是________cm。

x =

56、写出一个以

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________。 y=-

37.把“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8若多边形内的每一个内角和都是等于150度,

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外角和是()

9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MX+2Y=N,4X-NY=2M-1, 的解是X=1,Y=-1那么M=(),N=()

10,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X+Y=3, 4X-Y=2的解也是方程7MX-4Y=-18X,则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2,-1)、(-2,3)、

(4,-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A、(3,2)B、(4,2)C、(3,3)D、(4,3)

2、如图,已知∠1 =∠2,则 AB∥CD的根据是()

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ΔABC中,∠A=80°,∠B=∠C,则∠B=

A、80°B、60°C、50°D、40°

4. 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是( ) A高B.中线C角平分线D边的垂直平分线

5、如图,ΔABC中,∠A=50°,点D、E分别在 AB、AC上,则∠1+∠2 的大小为()

A、130°B、180°C、230°D、310°

6、方程组()

AC D

2ab

7.如果单项式3x

A.-28.以方程组

y2与x3aby5a8b是同类项,则ab=()

C.-

3D.

2B.-

1yx2

的解为坐标的点(x,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yx1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A.第一象限

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

A.13cm

10.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D、B、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125°,则∠DBC的度数为()

B.13cm或17cmC.17cm

D.以上都不对

A.55°

B.65°

C.75°

D.125°

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 解方程( 5分/题) 4M+5N=7

5M-4N=-2

23x+2y=12 2x+3y=28

2、线段AB平行于y轴,AB的长为1,点B

标。(6分)

-1),求点A的坐

3.如果下图所示,已知AB//CD,它们被直线AC所截,,角BAC和角DCA的平分线交于点E,求角E的度数( 6分)

4、如图,已知AC、DF分别与MN相交于B、E,∠1=75°,∠2=105°, 求证:AC∥DF。(6分)

5、如图, BD、CD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BD、CD相交于点D,试探索∠A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6分)。

22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三小时可追向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8分)

21、某商场购进商品后,均加价40%后作为销售价。现商场搞优惠促销活动,决定由顾客抽奖确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7折和9折,共付款399元。已知这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490元,问甲、乙两种商品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8分)

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1)等

2、(3,1)

3、平行(或a∥b)

4、110°

5、10

67、x<

18、2

5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9、D

10、C

11、C

12、C

13、C

14、D

15、D

16、C

三、 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7、解:解不等式(1)得x>1,解不等式(2)得x<6,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

1

118、解:∵AB∥y轴,而点B的坐标为(,-1),∴ 设点A的坐标为(,y),

2

2又AB的长为1,∴∣y-(-1)∣=1,∴∣y+1∣=1,∴y=0,或y=-2,∴点A的坐

1

1标为(,0)或(,-2)。

22

19、证明:∵∠1 =75°,∴∠ABN=∠1 =75°,又∠2=105°,

∴∠ABN+∠2 = 180°,∴AC∥DF。

20、解:∠D=90°+∠A。

证明:BD、CD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

1

1∴∠DBC+∠DCB=(180°-∠A)=90°-∠A,

2

211

∴∠D =180°-(∠DBC+∠DCB)=180°-(90°-∠A)=90°+∠A。

22

21、解:设甲、乙两种商品的进价分别为x元、y元,则

解得答:略。

,众数是18,中位数是18。

(2)该市中考女生 18次较为合适,因为众数和中位数均为18,且50人中达到18次以上的人数有41人,确定18次能保证大多数人达标;

(3)∵41÷50≈80%,∴根据(2)的标准,估计该市中考女生 “一分钟仰卧起

22、解:(1)平均数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第5篇

1. 沿溯阻绝

2. 绝巘多生怪柏

3. 飞漱其间

4. 猿鸣三声泪沾裳

5.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6. 怀民亦未寝

7. 艨艟数百

8. 如履平地

9. 倏尔黄烟四起

10.珠翠罗绮溢目

11.僦赁看幕

12.毳衣炉火

二、解释句中加红字词(28分)

1. 略无阙处

2. 晓雾将歇

3. 夕日欲颓

4.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6.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7.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8. 吞天沃日

9.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10.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11.虽席地不容闲也

1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三、根据原文填空。(22分)

1.郦道元为了说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特点,他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具体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三峡的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对西湖雪景进行了白描,他是这样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6.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四、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10分)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似中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五、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20分)

(一)阅读《三峡》选段,完成题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意思。(4分)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

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

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

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选段中画线语句的意思(3分)。

3.选段都写了三峡的美丽景色,请你分别概括两段内容,再说说两段在表现三峡美景上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题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3分)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画线语句的意思。(3分)

3.这篇短文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3分)

六、按要求填空或作答。(8分)

1.陶渊明、郦道元、陶弘景、周密、张岱这五人中,哪两人生活在同一时代?(2分)

2.请你默写两句描写西湖的诗(或词),并注明出自哪朝哪个诗人(或词人)的哪首诗(或词)。(6分)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一、

1.sù

2.yǎn

3.shù

4.cháng

5.qù

6.qǐn

7.chōng 8.lǚ

9.shū

10.qǐ

11.lìn 12.cuì

二、

1.通“缺”,缺口。

2.消散

3.坠落

4.欣赏

5.农历十六日

6.当„„时

7.画着文彩

8.用水淋洗

9.岸

10.高

11.许、使

12.还

13.酒杯

14.客居

三、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夕露沾我衣

5.征蓬出汉塞

6.江入大荒滚

7.衣冠简朴古风存

四、

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3.(健儿们)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若隐若现。

4.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五、

(一)

1.断 急流 茂盛 确实

2.中间相距一千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第一段写了夏天三峡水疾的特点,第二段写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这两段分别表现了奔放美和清幽美。

(二)

1.考虑,想到 于是 只是

2.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相互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3.北宋的苏轼。表达了他复杂的心情,既有赏月的欣喜,又有漫步的悠闲,更有贬谪的悲凉与无奈。

六、

1.郦道元、陶弘景

2.举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之韵

初二(1) 阮兆松

北京的秋天十分短暂,因此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往往万物都有极大的变化。这变化可能潜移默化,可能显而易见,可能突如其来,可能徐徐而行。而秋天的韵味,就藏在这变化中。

没有哪个季节的天气像秋天那样变化无常了。人们刚刚从夏天三十多度的气温里解脱出来,想在秋高气爽的天气中享受自然,放松自我。但接踵而至的冷空气让人猝不及防。气温在十度至二十度间作着跳跃运动,天气也仿佛在秋、冬间不断变化。而有些时候,时令已过立秋,而气候仍然酷暑难耐,“秋老虎”在抖擞精神,以它的神力“煎熬”着人们,使人们感觉夏天没有离开。这样,人们在秋天一季当中体会着三个季节的变化,虽让人们措手不及,但也有许多趣味。

随着天气的风云变幻,万物也都在变换着自己的姿态。一日下楼玩耍,惊奇的看到,有两棵树上结了一个个黄澄澄的、圆圆的果子,看上去像柿子,又像枣,但叫不出名来。看地上,一片片黄中带绿的叶子散落着,有的已经干枯。还记得去年高中部的那棵银杏,树上原本翠绿的叶子好像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金黄。这看似突如其来,即又在不经意间悄悄进行的变化让人们眼前一亮。

一天天气预报说有冷空气,妈妈让我加件衣服。我说:“班里还一堆同学穿短袖呢!”但还是磨不过妈妈的嘴,穿着风衣上学去了。到了学校,发现许多人也穿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衣、外套,与黑白分明的校服形成鲜明对比。到中午,就又是一副场景。毛背心、棉衬衫、套头衫、T恤,实在是风情万种。人们随着天气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穿着,本是为了保护身体,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第6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附和(hè) 离间(jiàn) 称职(chènɡ) 相形见绌(chū)

B.嗜好(shì) 辍学(chuò) 畸形(qí) 安然无恙(yànɡ)

C.惬意(qiè) 挑衅(xìn) 腼腆(tiǎn) 姹紫嫣红(chà)

D.弓弦(xián) 玷污(zhān) 恐吓(xià) 嗟来之食(ji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 陶汰 不计其数

B.恻隐 祈祷 可歌可泣

C.徜徉 狼籍 销声匿迹

D.枢纽 狭隘 一愁莫展

3.下列一段话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俗话说,滴水穿石,绳锯木断。___________ ,金石为开。恒者无敌,只要有了这种矢志不渝、百折不回、 的精神,世界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也是伟人和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A.恒心所至 艰苦奋斗 庸才

B.精诚所至 一往无前 庸才

C.精诚所至 艰苦奋斗 小人 D.恒心所至 一往无前 小人

4.下列名句、出处、作者、朝代对应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朝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司马迁——汉朝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4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2)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缘身在最高层。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6.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面的一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5字以内)。(2分)

本报讯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美玮日前宣布,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人士,将有机会分享今年福特汽车环保奖准备的100万元大奖。

今年该环保奖的主题是:“保护水资源,共创和谐社会”。报名时间从5月18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详情请访问福特汽车环保奖的中文网(/ceg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简要说说下面一段话的具体含义。(2分)

为了不让鸟语蝶飞的春天变得哑然无声、黯然失色,让我们记住恩格斯的忠告吧:“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17分)

一诺千金

吟 秋

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到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还有多远呀?”我有气无力地问。“快了,一小时吧,再翻两座山。”陪我们的副镇长说。过一条湍急的河时,司机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开。“这水真大。”我说。“这还算好呢,到雨季水都漫过桥,特危险。”

开会时我负责照相,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一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包,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的手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省×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两个月了。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第二天,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镇上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收好啊,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大人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在本子上记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去

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了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拉。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人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书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娘讲哩。

我望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单薄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愧,幸亏寄出去了,要不永远对不起孩子们,伤了他们的心,拿什么来补。

后来陆续又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地透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选自2005年6月17日《扬子晚报》)

9.“我”在陕西李庄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和孩子们谈到了连环画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你读过这些故事吗?请说说这两个故事的题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详细地记录了孩子回信的内容,你能看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文来看,陕西那些孩子们具有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什么“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最后说“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你能说说作者认为什么叫“一诺千金”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9分)

狭路相逢红者胜

姬十三

在《风云》里,步惊云和聂风相继以两种搞怪的方式得到火麒麟的力量:前者从于岳那里继承的麒麟臂令他功力加倍;而后者体内代代相传的麒麟血据说有提升武力的良好效果。由此可见,麒麟不愧为四大猛兽之一,凭借断肢再植和转基因的玄幻古科技,便可以传递一种神秘的超能力。而另一宗麒麟影响人间的公案来自东汉后期,据说关羽的母亲生他的前夜,梦到火麒麟入腹,这段秦皇汉武式剧情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一生出来就是个大红脸,史书上说,“面如重枣”。

虽然现代医学将这种天生红脸现象解释为“面部毛细血管过于丰富”,但麒麟无疑通过这种转弯抹角、隐晦曲折的方式将某种天赋赐予了关羽——在江湖排名相当接近的情况下,他轻松干掉颜良、文丑的事迹证明,在个人能力相近的较量中,红脸是打破平衡的重量级法宝。

有位英国的好事之徒最近证明了这一点:在最近一期的《新科学家》上,杜伦大学进化人类学研究组的Russell Hill说,在个人能力相近的体育比赛中,穿戴红色服装或装备的选手赢得比赛的几率较大。

他对去年雅典奥运会4个项目(拳击、跆拳道、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在随机分配红蓝两色的比赛中,穿戴红色服装或装备的选手胜率为55%。而更有意义的一项统计是,在最终比分接近的比赛中,有60%多的获胜者为红方。

这项结果对于团队来说也是有效的。作者统计了2004年葡萄牙欧洲杯上5支球队的表现,发现这些队身着红色队服时的战绩及进球数都好于他们身披蓝色或白色战袍时。

这股神秘的源于红色的力量据说师承自然。红色是怒火是力量是侵略,是面红耳赤,勇者无惧,是义愤时皮肤下汹涌的血流,是仇人相见的分外眼红。面对红色的人是不幸的,

那是一种危险来临的怯懦,是被侵犯被蹂躏,一旦血流不畅,面呈青紫,便注定要出局。

更深刻的主题来自动物界。对于一些灵长类动物,体色红润常常是睾酮水平高涨的表现,而这种雄性物质的郁郁勃发直接导致性欲旺盛,体能充沛,儿童成年。于是,红色被默认为雄性,化身为表征强悍的面具。而人为地增加红色元素有增强雄性个体支配地位的神奇功效。

动物的这一膜拜曾令Hill头疼不已。在一些鸟类实验中,为了在长时间区分动物,他们常常在鸟的爪子上系红色带子——这些不知幸运还是可怜的家伙在一堆崇尚红色的雌性中疲于交配。

虽然Hill无法像鸟类一样依靠着装而轻易赢得异性的青睐,但另一来自足球的消息还是让他十分开心——作为利物浦队的铁杆球迷获悉,5月25日在伊斯坦布尔的冠军杯赛,因为AC米兰放弃了主队队服,而使利物浦重新获得了穿着红色传统队服上场的机会。

(选自《读者》2005年第17期)

15.文章在开头即举出了步惊云、聂风和关羽的例子,其目的是要说明什么道理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作者所要证明的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最后一段中说到Hill对一来自足球的消息让他十分开心,这是什么消息?为什么让他开心?(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全文写作的线索是怎样的,请简要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最终比分接近”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4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2)始指异之

. (3)游于是乎始

.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原文回答。(3分)

(1)(甲)文中写所见到景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文中描写攀登山顶动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始游西山后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两文都写了观赏自然景物后的主观感受,试比较其异同。(4分)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5.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我的一个节约点子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作文。

有一个日本男孩,自幼酷爱自然,喜爱画画。十二三岁时,因家境贫困,为了求生,来到井山宝福寺出家为僧。但是,他常为了习画而误了诵经,以至触犯了长老。为此长老严令不准在寺内作画,这孩子由于不忍割舍,仍然时常为了作画触犯佛门圣规。长老气极了,竟令人用绳子将他反绑在寺院的柱子上。男孩的伤心之泪滴落脚下,不料却触发了创作灵感,他用大脚趾蘸着泪水,画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老鼠。

这种无以复加的挚情、专注使长老大为震撼,他立即令僧徒给男孩松绑,并从此不再干涉他作画。对作画一往情深的孩子,经过身心一致的磨砺,对大自然的风骨、神韵终获不同凡响的理解,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流派,成为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他就是十六世纪中叶的日本画圣雪舟。雪舟以他的热情和执著,终于成就了自己无比绚烂的人生。

提示: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会被雪舟的热情和执著所感动。这种热情和执著也就是恒心,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或见闻,以“恒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从两个题目中选择一题作文,若选择题二须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作文字数不少于600;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参考答案:

一。1。C。2。B。3。B。4。A。5。(1)曲径通幽处 (2)举杯销愁愁更愁 (3)老骥伏枥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不畏浮云遮望眼 (6)醉翁之意不在酒 6。(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7。示例:保护水资源可获福特环保奖 8。人类应重视对自然、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二。

(一)9。把胶卷盒给孩子们;分圆珠笔给孩子们;答应给孩子们寄连环画;记下通讯地址和收信人。 10。黑猫警长 丑小鸭 11。为了反映出孩子们盼望“我”寄图书及对图书的喜爱程度。 12。朴实、真诚、渴求知识 13。因为这枣是自己爱心所得来的回报,以此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和幸福。 14。不管对谁,只要是自己承诺的,就应该去实践。做人必须讲究诚信。

(二) 15。说明在个人能力相近的较量中,红脸是打破平衡的重量级法宝。 16。红色有一种潜在的力量 17。利物浦队重新获得了穿着红色传统队服上场的机会。因为他是利物浦队的铁杆球迷,而他又相信球员身披红色战袍是的战绩要好。 18。由中国古代火麒麟有关的人物说明红色的力量;引用Hill的研究证明红色的力量。 19。不能。因为“最终比分接近”是一个前提,说明势力是相当的,去掉后,语言就不严密了。 20。文章标题活用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俗语,突出了红色的力量,非常恰当,言简意赅的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上一篇:产业招商思路与策略范文下一篇:财政局创新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