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石化和中国石化范文

2023-09-23

新中石化和中国石化范文第1篇

1 石油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中安全管理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由于企业组织和管理形式的不同, 因而管理目标也会落实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施工作业等具体环节。管理过程中也存在部分管理者更看重安全目标以及生产目标, 因而在生产任务较为紧凑的情况下, 更看重效益, 忽视生产安全性。

1.2 管理手段和方法更具鲜明性

第一, 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岗位责任制, 将目标做到层层分解, 最终落实到不同的部门以及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 最终让企业管理更具完善性;第二, 企业内部形成较好的安全保障以及激励和约束制度, 主要的实行方式可以具体为制度检查和奖惩条例;第三, 开展不同类型的群众安全管理活动, 运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专业, 改善工艺技术, 带动其安全性能;第四, 严把供应协作关, 要求企业对各类采购的物资和产品做到层层监控, 严格检验各类产品质量, 重点把控设备情况, 评估乙方单位的各项资质, 招标形式与选择形式相一致。

2 安全管理实施过程

2.1 提高人员素质

为了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完成各项施工措施, 最终前提是建立高素质的安全生产队伍, 那么对相关人员素质会有部分要求, 所以需要定期的开展相关培训, 加大各项施工培训力度, 努力提升作业人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让队伍建设更完善, 升华人员素质。若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素质比较优秀, 那么就能缜密的完成相关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可以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 控制施工风险,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2.2 石油石化安全管理新模式

石油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 其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管理过程涉及“以人为本”企业安全运行新模式, 主要分为三个具体实行方式:

2.2.1 岗位责任中心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运行方式, 是把质量、安全活动都落实到个人, 让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承担其相应责任, 由于以往的责任承担都落实在领导身上, 造成职工工作的倦怠, 感觉出了问题有领导担责任, 自己干好干坏影响不大;这样让安全生产的地位下降, 并且中心集中于产量与自己的绩效工资, 忽略生产质量, 不能保障安全目标的实现[2]。

2.2.2安全生产委员会管理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安全领导的的管理和组织形式。但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模式中不利方面主要体现在, 企业的安全委员会属于虚拟机构, 人员不固定, 部分企业该部门的存在都是临时组建, 因而工作人员也不固定, 最终导致企业的安全活动指导较少, 监督不到位, 因而运行该模式的主要前提需要遵循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提高各个下属单位的高度自觉性。

2.2.3 HSE管理模式的推广

在我国市场经济完善的前提下, 部分石油企业也逐渐引进新型管理模式, 逐步靠拢国际化市场。

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在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具有较多经验, 因而完善的地方比较多, 在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 石油企业要建立科学、安全的管理模式。

以往的管理更趋向于非系统性管理, 所以各个要素之间孤立存在, 并且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我国在20 世纪90 年代引入系统安全理论, 但是该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具备软件和硬件条件, 但当前我国引入该系统, 滞后于系统的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过程。

企业管理过程中, 企业领导在各个目标中, 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选择机会, 因而为了提升生产效率, 所以提出一些振奋人心的口号“安全第一”、“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这些口号体现一定的片面性。管理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对任何一个决策和方案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对组织活动的成本目标有控制性, 更能体现出各个目标的管理质量和内在实现形式。

3 结语

石油化工管理需要在发展的前提下更顺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安全管理等方面, 实行管理的标准和经济化均衡, 更看重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发展过程中虽然需要时刻考虑其经济效益, 但是要求将安全、高效、健康列入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内。

摘要:目前石油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受到国际金融风暴影响, 石油化工企业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在长远发展中, 需要融入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针, 这将为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当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生产的特点, 并且详细介绍管理过程和管理新模式, 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做好制度保障。

关键词: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和景.基于现代安全理念的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 2015 (32) :40-42.

新中石化和中国石化范文第2篇

1 月2 1 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召开20 15年年度系统总结表彰大会, 授予1 3 个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2 5 个处室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先进集体”柒誉称号;授予8 3 名同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化工管理》杂志社有限公司获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高峰同志获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先进X作者”荣誉称号。图为大会会场及授奖的场面。

新中石化和中国石化范文第3篇

1 形成此项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培训需求识别不够培训的目的在于运用, 在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而有些管理者没有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 简单为完成任务开展培训, 将纷繁复杂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级文件等不加辨识分析, 强行宣贯。基层员工对那些与自身关系不大的内容, 仅仅机械式抄写, 达不到培训效果。

(2) 师资力量不足多数石化企业都有专兼职培训师, 但目前很多企业出现了这样的矛盾:专职培训师掌握的知识不是企业员工最需要的;兼职培训师要么自身能力不足, 要么工作任务重, 培训精力不足。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 培训实效性不高。可以说, 很多石化企业在培训师队伍自身建设上, 还没有形成规范性、系统性的管理机制。

(3) 工学矛盾主要表现在由于企业生产原因, 员工得不到充足的培训时间。在很多企业中, 愿意参与培训、学习热情高的员工, 往往也是生产上的主力, 很难离开岗位。结果是该参加培训的员工没有时间参加, 无关的员工去凑数, 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

(4) 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对培训效果的考核, 结果的运用不够。缺少竞争机制, 培训结果没有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薪酬、职务的晋升等方面, 还存在“学好学坏一个样”现象。在物质奖励方面, 企业虽然有专项教育经费, 但在实际使用上制约过多, 无法充分刺激员工的积极性, 造成很多员工被动参加培训, 培训效果不好。

2 应对措施探索研究

(1) 识别培训需求, 建立培训标准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首先要在培训需求的识别上下功夫, 即找出什么是员工真正需要培训的。本着“按需培训”的原则, 首先要从培训的类别做好各级员工培训需求界定, 简单从两方面区分“基本需求”与“拓展需求”。基本需求即为了满足特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而必须完成的培训内容, 也就是通常说的岗位“应知应会”内容。属于特定岗位人员必须达到的能力水平, 必须强制培训与考核 (如上岗、转岗培训、特种作业资格培训等) 。而“拓展需求”是从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等多方面识别出的需求, 带有一定的主动性 (如后备人才培养、业务提升培训、一岗多能培训等)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特定情况下, “拓展需求”也会转变为“基本需求” (如企业生产结构调整、岗位职责变化以及国家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的修订等) 。

对于某一特定企业, 特定岗位的员工, 需要培训什么, 培训到什么程度, 都应建立一个岗位培训标准。目前很多石化企业探索性推行的“岗位培训需求矩阵”, 可视为岗位培训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规范的培训需求矩阵, 根据岗位作业单元, 从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安全防护等多方面, 识别梳理每个作业环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即岗位培训“基本需求”内容, 作为员工上岗、转岗培训以及能力评价的主要标准。运用矩阵工具去衡量员工知识技能水平, 对照差距和不足, 制定针对性培训措施, 即“缺什么、补什么”,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对于“拓展需求”, 则要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意愿, 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式和系统的规划设计, 并应在培训和考核标准上有所区分。

(2) 健全培训师动态管理机制专兼职培训师都是企业的宝贵资源, 企业应建立培训师的培养、选拔、聘任制度。一方面, 要安排专职培训师深入企业了解员工素质、年龄结构、岗位培训需求等, 避免专职培训师与企业脱轨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 要定期组织兼职培训师再培训, 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进一步建立培训师动态管理机制, 将培训师教学的理论水平、技巧、培训效果、学员的反馈等纳入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教师津贴标准挂钩, 选拔优秀培训师给予奖励, 考核不合格的可以缓聘或解聘, 强化培训师自身队伍建设。

(3) 提高领导层对培训工作的重视首先明确直线领导在培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谁使用、谁培训”的原则, 实施培训工作。领导层要带头开展培训, 把培训纳入各级领导工作职责, 树立管理者既是培训者的理念, 协调好培训与生产的关系。给予培训工作合理的资金、人力和时间上的保障。

(4) 积极探索, 建立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政策营造“培训是机遇、培训是待遇、培训是福利、培训是奖励”的培训环境, 调动员工主动学习的工作热情。要把员工培训情况与领导业绩挂钩, 有计划的对员工进行培养, 把培训与班组绩效、竞聘上岗、职位晋升挂钩。对上岗考核不合格的员工给予待岗等处理, 做到奖罚公平, 使培训有压力、有激励、有目标、有措施, 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 结语

总之, 提高石化企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是一日之功, 要通过深入分析, 从管理上找出问题的原因, 对症下药。需要给予政策、师资、经费等方面支持, 逐步提高各级员工培训意识, 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 石化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员工培训作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 石化企业普遍存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本文针对此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并就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研究。

新中石化和中国石化范文第4篇

1 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石化企业经营管理中, 会计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内容, 同时也是对企业生产成本和整体效益计算的重要手段, 但是从目前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成本核算的范围狭窄

从目前石化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来看, 受到会计管理理念的影响, 在成本核算范围上还比较狭窄, 在具体核算中某些成本信息数据准确性不足, 造成了成本核算不准确现象的发生。

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 成本核算的范围划定十分重要, 只有明确成本核算的范围, 并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会计成本核算工作, 才能保证会计成本核算取得积极效果。但是从目前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来看, 会计成本核算范围相对狭窄, 仅仅只对生产制造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 而忽略了企业其他经营管理成本的核算, 使得会计成本核算的结果在准确性有一定的偏差。

1.2 成本核算会计账目设置与企业实际情况不匹配

在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 会计账目设置只有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匹配, 才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整体效果。结合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 重点做好会计账目设置, 并保证会计账目与企业实际相符是十分必要的。

在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 成本核算会计账目设置关系到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实际, 现有的会计成本核算只关注会计账目的设置, 忽视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导致了企业的成本核算难以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造成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因此, 企业的成本核算会计账目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会计成本核算的关键。

1.3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缺乏合理性与完整性

在核算内容方面, 石化企业对于众多资产项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计量, 例如对于特殊的资产, 土地和一些自然资源等, 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并没有进行准确的计量, 也没有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进行体现。

石化企业的资产项目较多, 除了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资产, 还有一些其他的资产。对于资产的核算一直是会计成本核算的关键, 如何提高资产核算对于会计成本核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结果来看, 对于企业其他资产的核算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不但核算内容缺乏合理性, 在核算内容的完整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失误。因此, 提高会计成本核算内容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十分重要。

1.4 会计成本所采用的核算方法不够合理

目前, 从石化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来看, 大部分选用的是分步法和品种法两种核算方法, 而对于分批法则很少采用。

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 具体的核算方法对核算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际, 石化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多数都将分步法和品种法作为主要的核算方法, 对分批法给与的关注不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所选取的角度有着直接关系。因此, 正确选择核算方法, 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针对性, 才能满足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

2 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主要应对策略分析

基于会计成本核算对石化企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只有做好会计成本核算工作, 才能保证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基于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要想提高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整体效果, 就要立足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际,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拓宽会计成本核算范围, 实现会计成本核算的全覆盖

在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 不但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核算, 还要在石化企业的所有经营过程中进行全面的会计成本核算, 保证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推动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全面进行。同时, 为了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全面性, 应根据会计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 实现会计成本核算的全覆盖, 确保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在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得到有效开展, 满足石化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 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整体效果。

2.2 会计成本核算账目设置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

结合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实际, 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 合理的账目设置是确保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关键, 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基于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 在具体的账目设置中, 除了要按照会计成本核算规则进行有效设置之外, 还要与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 确保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在整体性和准确性上有所提高, 保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得到全面开展。因此, 核算账目设置应特别注意。

2.3 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应提高核算内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在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 核算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基于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 会计成本核算内容既要包括正常的生产过程和主体资产, 还要包括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其他隐性资产, 使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在核算内容上更加合理, 同时也在完整性上有所提高。结合石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 提高核算内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并加强会计成本核算内容的控制, 对石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会计成本核算应做好核算方法的选择

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 核算方法较多, 如何做好核算方法选择并提高核算方法的有效性, 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 在核算方法选择中, 既要体现一定的针对性, 同时也要提高核算方法的科学性, 保证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因此, 做好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以及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结合石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 会计成本核算是计算企业当前效益的重要手段,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从石化企业目前的会计成本核算来看, 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无论是会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还是有效性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 我们应对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结合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实际, 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

摘要:石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做好会计成本核算是保证企业获得合理利润的关键。基于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对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考虑到石化企业生产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石化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不但不利于石化企业总体成本的控制, 同时也影响了石化企业的财务核算。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确保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取得积极效果。

关键词:石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 鲁成岗.我国石化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4年04期.

[2] 刘晖.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运行及完善[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01期.

[3] 陈洪伟.石化企业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14年02期.

[4] 刘嘉.对石化公司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03期.

[5] 李国良.论我国石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年14期.

新中石化和中国石化范文第5篇

适应新常态, 构建生产经营优化长效机制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由于国家炼化产能严重过剩, 同时受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石化产品进口量大、国内煤化工崛起等因素影响, 炼化行业面临严峻形势, 同时吉林石化公司又是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老企业, 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远离目标市场, 原油资源不足, 人员包袱沉重, 造成企业经营压力巨大、困难重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必须用超常的思维、强有力的措施扭转被动局面。吉林石化公司科学分析公司装置、产品、技术及市场实际, 提出了构建生产经营优化长效机制的新思路。

第一, 构建炼化一体化生产经营优化长效机制, 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司总量和结构的矛盾尤为突出, 虽然炼油能力达到千万吨, 但炼油二次加工能力不匹配, 高效产品比例偏低, 黑色低效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炼油和化工结构不匹配, 化工业务原料需要大量外购;乙烯上下游不匹配, 产品差别化和高端化比例仍然偏低;公用工程与生产装置能力不匹配, 同时存在着部分装置亏损的情况。为解决这些总量和结构的矛盾问题, 生产经营优化是必要和有效的手段。

第二, 构建炼化一体化生产经营优化长效机制, 是公司生产装置连续平稳运行的需要。吉林石化公司是以炼油为龙头的炼化一体化大型企业, 拥有炼油、烯烃、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氨、合成气于一体的各类生产线, 共生产115种产品, 合计有60套生产装置, 年商品量900万吨, 外购原料近千万吨, 原料保供、产品出厂和生产运行出现阶段性矛盾和瓶颈是大概率事件, 物料平衡变数较多, 为确保公司装置连续的平稳运行, 前瞻性的、及时的生产经营优化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 构建炼化一体化生产经营优化长效机制, 是及时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需要。因大宗原料和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 市场机会稍纵即逝, 基于及时价格预测基础上的生产经营优化是捕捉市场机会, 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吉林石化公司产品种类多、吨位大, 每一种产品的市场变化都对公司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 及时掌握市场、适应市场就更显得重要。

第四, 构建炼化一体化生产经营优化长效机制, 是公司业务流程的必要补充。计划是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首要环节, 是衔接市场和生产的关键因素, 如遇到市场和内部生产经营出现变化, 需要及时对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 通过生产经营优化, 可以对周、月、季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 并指导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行。

搭建新平台, 形成相互协调、综合管控的生产经营优化工作机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化是一项全局性、创造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工程, 既要全面了解生产运行、又要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既要注重内部协调, 又要做好外部衔接, 必须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 确保生产经营优化工作的顺畅运行。

第一, 建立两级生产经营优化组织体系。按照公司总体安排, 建立了公司和工厂两个层面的优化组织机构, 分别明确领导分工, 明确工作归属, 建立组织体系, 保证生产经营优化目标的实现。在公司层面成立了以公司党政一把手统一领导, 公司各专业副总分工负责, 以计划、调度、生产技术为主体, 物采、销售和生产厂积极配合的公司生产经营优化领导小组, 以周生产经营优化例会为平台开展工作;在工厂层面, 以工厂一把手统一领导, 生产厂长分工负责, 以生产科、技术科为主体, 分析、综合车间和生产车间积极配合的工厂生产经营优化领导小组, 以周生产经营优化例会为平台开展工作。

第二, 建立生产经营优化运行联动机制。经过实际摸索和运行, 吉林石化逐步形成了大宗原料平衡会、价格例会、周生产经营优化例会联动机制。每周一下午由计划部门会同调度、商务管理、物采部门召开大宗原料平衡会, 对大宗原料落实情况、采购价格情况进行分析, 暴露出大宗原料采购工作存在的矛盾问题。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 当时研究方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周三或以后的生产经营优化例会上进行专题研究。每周二由商务管理部门召集计划、财务、物资采购等部门召开价格例会, 针对价格异常活跃的品种, 需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 以及在销售工作中存在矛盾当期解决不了的, 转由周生产经营优化例会研究解决。1~9月份公司层面召开生产经营优化例会35次, 实施优化措施72项, 实现效益3800万元。

第三, 建立生产经营优化评估和考核机制。为保证生产经营优化例会上提出的意见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公司建立了生产经营优化评估和考核机制。采取现场检查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对生产经营优化议题进行实时跟踪, 对生产经营优化项目实行销号管理;计划部门定期现场抽查, 检查是否真正给予落实;每季度组织计划、生产、财务等专业骨干形成专家组, 对当季主要生产经营优化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项目完成进度, 测算经济效益, 提出分析改进措施, 并在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对生产经营优化进行全面分析讲评。年底对全年生产经营优化工作进行全面梳理, 总结经验, 树立典型, 并在年末给予表彰。3年来, 公司共下发生产经营优化专项奖励180万元, 有效带动了全员参与生产经营优化的热情和积极性, 本着有奖有罚的原则, 也对生产优化工作中工作不积极, 敷衍应付的单位在月份经济责任制综合管理考核中给予扣分。

采取新措施, 以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优化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

多年来, 吉林石化公司的优化工作始终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挖掘现有资源潜力, 不断扩大盈利点、增加造血点、止住出血点。

第一, 注重结构调整, 炼油高效产品比例持续增加。面对油价震荡走低的市场形势, 吉林石化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 建立了优化测算模型, 应用实际流程和最新价格体系, 开展“周优化、旬决策、月分析”的生产经营预测、优化监控和纠偏工作, 将效益思想深化到装置的生产组织中。公司的成品油产量占公司商品量的50%以上, 去年以来, 低油价对效益冲击较大, 但低凝点柴油、国四柴油和97号汽油由于产品附加值高, 在低油价下效益得到释放。为此, 2015年, 吉林石化对炼油装置的生产组织始终坚持将提高高效产品比例放在首位, 炼油厂共组织实施优化汽油干点, 精细油品调合等12项优化措施, 1~9月份炼油高效产品比例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 增效8500万元。

第二, 注重瓶颈攻关, 化工高效装置实现满负荷运行。在行业产能普遍过剩的局面下, 炼化装置要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实现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吉林石化的ABS、苯乙烯、航煤等产品由于市场开发原因和生产瓶颈问题始终不能满负荷运行。年初公司提出了“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把可能变成现实”的管理理念, 并确定了ABS做好50万吨市场开发、航空煤油实现25万吨优化运行的攻关项目。相关单位为确保攻关任务完成, 详细分解生产进度, 每周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每月分析完成情况并提出下步措施, 做到了以日保月, 以月保季, 以季保年。目前ABS、苯乙烯、航煤产销两旺, 1~9月份ABS产量38.52万吨, 在有年度检修的前提下同比增产7.38万吨。苯乙烯和航煤分别同比增产2.6万吨和10万吨。

第三, 注重产品定位分析, 消灭亏损装置。我们坚持“企业不消灭亏损, 亏损就消灭企业”的理念, 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在生产经营优化工作中, 将“1吨亏损的商品也不要”作为方向和目标。公司装置众多, 相互联系紧密, 牵一发动全身, 限产和关停低效装置难度极大, 如测算不精准、方案不详细、措施不到位, 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甚至会引发安全质量事故。为此公司对每套亏损装置进行研究, 详细论证方案, 在确保安全环保前提下, 全产业链测算、各专业处室分工把关, 详细论证方案, 工厂精心组织, 一年来关停了亏损严重的丙烯酸和AES产品, 阶段性停产低效环氧乙烷装置, 控制高价位原料采购, 实施苯酚、丁醇、丁苯橡胶最低负荷运行。9月份公司所有运行化工装置, 均有边际利润, 盈利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

第四, 全力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 追求低成本, 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吉林石化公司的产品链围绕乙烯向下延伸, 如何降低乙烯成本是生产经营优化工作关注的重点, 而优化乙烯原料资源是关键。公司建立了各种乙烯原料性价比数据库, 结合外购资源按效益进行加工, 结合炼化一体加以统筹分析, 按宜芳则芳、宜烯则烯、宜油则油的原则优化炼油自产乙烯的原料方案, 炼油厂通过优化加氢裂化和烃重组装置生产, 全力增产乙烯料, 物采公司在东北地区乙烯原料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开辟外埠轻烃采购渠道, 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成果。

600万吨二常减压装置

第五, 注重价格预测, 强化库存优化。利用恰当的库存调节, 通过时间差、库存差和价格差, 实现原料的降采和产品的增效。实质就是在原料和产品价格上涨之前, 按高罐存进行控制, 在原料和产品价格下降之前, 按低罐存进行控制。1~9月份实现库存优化效益8100万元。在2015年大检修期间, 由于检修中装置停工, 而原油管输正常运行, 造成检修后原油库存达到29万吨, 在原油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跌价风险较大,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积极协调采购等手段, 原油库存仅用1个月时间, 就降到18.8万吨以下, 比检修后下降10万吨。

新中石化和中国石化范文第6篇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

管理上的原因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深入不细致,管道保护、规划、市政、安监等部门履行职责不力,事故风险研判失误。

三、处理意见

根据调查事实和有关法规规定,对中石化管道分公司运销处处长裘冬平、安全环保监察处处长廖达伟、潍坊输油处处长兼副书记靳春义,青岛市黄岛区委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应急办主任汪啸,青岛经济开发区安监局副局长李宝

三、石化区分局局长任献文等15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8人。其中,给予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行政记过处分,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天普行政记大过处分,中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石化股份公司总裁李春光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中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安全总监王永健行政记大过处分、免职;给予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党委书记田以民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党委常委、总经理钱建华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副省级)行政警告处分,市委常委、副市长牛俊宪行政记大过处分,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张大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恒勤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开发区安监局局长薛凌行政撤职、留党察看二年处分,开发区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局)副局长马启杰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黄岛区薛家岛街道工委书记薛仁龙(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任青岛市规划局黄岛分局局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山东省油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杨希珍行政记过处分。

上一篇:交警大队工作情况汇报范文下一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