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07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基层央行肩负着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责,应积极发挥宣传推动作用、监测评估作用、沟通协调作用、指导监督作用、消防保护作用,积聚正能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央行2013年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排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健全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完善风险防范处置应对预案”,基层央行作为央行的“神经末梢”,肩负着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神圣职责,在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工作责无旁贷。

一、积极发挥宣传推动作用,在辖区营造浓厚的防控风险氛围

针对社会各界对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认识参差不齐,政府将其作为金融系统的内部事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作为监管部门的工作、企业农民对其表示漠视的现状,基层央行做好宣传推动已成为防控风险的首要前提。

一是做好政府领导及金融办、财政、发改、纪检、农林、工商、税务、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的宣传推动,通过上门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让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清楚风险的危害性及防控风险的必要性,从而成立由政府县长或分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防控风险领导工作组,负责辖区防控风险的组织落实及考核工作,将防控风险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施政考核的内容,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做好金融系统的宣传推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培训教育等形式,首先在人行、银监办等金融监管部门形成良好的风险防控处置工作联动机制。其次要让辖区的商业银行、贷款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也充分认识到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防控风险并不只是监管部门的事情更多的是为其自身稳健经营提供保障,从而自觉投入到风险防控工作中去,筑起防控风险的第一道“壁垒”。

三是做好企业、城乡居民的宣传推动,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召开座谈推介会、电视及其它媒体宣传等形式,让他们知道一定的货币信贷政策、金融法律法规、金融基础知识、金融产品的规定要求及风险等知识,从而一方面使他们自觉遵守相关金融规定,增强他们抵制风险的能力,从源头上防控风险;另一方面增强他们对金融风险问题的举报揭发力度,降低风险的形成概率。

二、积极发挥监测评估作用,为辖区防控风险建立基础信息库

为使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掌握风险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基层央行迫切需要建立辖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基础信息库,为做好防控风险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是扩大监测范围,拓展监测深度和广度,将监测收集到的数据集中建立风险基础信息库,基础信息库至少应涵盖以下内容。首先是银行、保险、债券、基金、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融资公司、政府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基本数据信息;其次是辖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财政收入、物价指数、居民收入等基本经济数据信息;还要有辖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微观具体数据信息,这样才能全面客观进行分析。

二是要加大对风险基础信息库动态信息的收集力度,要将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检查出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社会举报问题及处理情况、微观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到奖励及处罚情况、贷款公司、担保投资公司等类似金融机构检查处理情况、民间借贷发生的违规情况、政府融资平台违规情况等也收集到风险基础信息库中,尤其要关注银行创新产品及表外业务、关联企业运行、政府融资平台等信息的监测收集,为准确判断及定性风险提供全方位参考。

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设置不同的风险参数和风险权重,划分不同的风险级次,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科学合理地对辖区风险进行测算评估,给予必要的提示警示,以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防控风险。

三、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成为辖区防控风险的“中枢神经”

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牵涉面广、危害巨大,做好防控风险工作需要多部门“群龙治水”,因此,基层央行要主动充当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协调联络员,推动辖区防控风险的整体联动共同处置。

一是对政府主要领导及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进行风险汇报、请示、沟通、联系,引起他们的重视,并明确他们在防控风险中的职责,清楚他们在防控风险中的操作规程,从而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二是对金融系统包括银行、保险、债券、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担保投资公司等基层央行要积极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茶话会等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国家行业信息及政策信息,及时学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信贷政策等,及时通报风险隐患,及时交流风险防控做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防范风险的目的。

三是基层央行要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农)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活动,自觉发挥中介媒介作用,搭建交流沟通平台,金融机构与企业、农民互通信息,增进了解,避免误解,减轻不理解所带来的抵触矛盾,避免发生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带来的冲突,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

四、积极发挥指导监督作用,确保辖区防控风险工作落地有声

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重在落实,关键在于行动。因此,基层央行一定要走出去,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农村做好防控风险工作。

一是加强基层央行“窗口指导”。首先,及时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信贷政策等下发各种指导意见,让辖区金融机构自觉遵守相关政策规定,自觉防控信贷风险。其次,定期不定期发放风险提示书,及时提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隐患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情况、民间借贷情况、关联企业情况、表内外业务关联情况、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重大经济事件等,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及贷款公司等类似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再次,定期编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信息汇编,将有关防控风险工作情况通报给政府有关领导、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贷款公司等类似金融机构,指导开展防控风险工作。

二是对辖区金融机构及贷款公司等类似金融机构落实防控风险工作展开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督导其防控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情况、信贷投向及管理情况、保险产品办理及理赔情况、有贷款的关联企业风险控制情况、表外业务风险控制情况、信贷资金流向检查情况等,真正让他们穿上风险“防弹衣”。

三是积极做好金融知识特别是风险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户、进学校“五进”工作,通过讲解指导,增强社会各界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能力,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警惕性,清楚规避风险的途径和办法,共同筑牢防控风险的“屏障”。

五、积极发挥消防保护作用,确保辖区风险可防可控

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还应构建必要的保护机制。

一是基层央行要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畅通金融消费者利益诉求渠道,解决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间的争端和矛盾,化解因消费者权益问题引发的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二是基层央行要做好金融举报问题的解决处理工作,对各类举报问题要认真查实,仔细向举报者说明情况,要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答复。对于重大问题要联合监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认真查处,真正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基层央行要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预案和应急预案,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不断修订完善预案内容,提高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做好风险处置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临汾市中心支行)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和深入,是做好基层央行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方法创新,对于深入推进基层央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明确要求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层央行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这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

一、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一)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先导,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要围绕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党性和宗旨教育;二要围绕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三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通过深入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政治道德,深刻理解权利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绝不能以权谋私、徇私舞弊。

(二)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关键,进一步提高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服务群众和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保障。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在建立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中,围绕着着重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切实改进作风,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来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机制是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三)继续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一是加强民主集中制。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中支全局性的大事,重大财务开支,干部推荐和奖惩等,按照集体酝酿、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党委成员依据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聘请地方财政、税务和金融机构等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适时召开座谈会,积极听取监督员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等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三是实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对中支重大采购和办公楼维修、监控设施的改造、人事调整、财务开支等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方便群众监督。

二、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树立基层央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新形象

当前,基层央行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的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适应新形势、满足央行干部职工的新期待,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形象。

一是树立争先创优的新形象。要在基层央行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经常性地开展着力提高基层干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本领。要以联系基层、企业、群众和对口帮扶等形式,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新形式的争创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央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形象。

二是树立开放开明的新形象。坚持集中基层干部职工的智慧为根本,尊重干部职工在基层央行的地位和创优精神,激发工作创造活力,是基层央行打好改革攻坚战,促进工作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工作中,海东中支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不懈”:坚持不懈培育干部职工,强化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以职工素质提升基层央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水平;坚持不懈强化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拓宽民主渠道,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坚持不懈推进“创支”新成果,努力优化“创支”新环境,时时处处营造“人人参与、个个创争”的良好氛围。

三是树立勤政廉洁的新形象。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让干部职工信服和满意,是树立中支党委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多年來,海东中支党委坚持在服务中支发展、服务干部职工的实践中创先争优、积极作为,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激情干事、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加强服务型央行和廉政中支建设;完善党员干部自我约束机制,实行领导问责制和无为问责制,大力整顿不作为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要求党委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遵守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以良好形象赢得干部职工的尊重和支持。

三、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进一步创新基层央行反腐倡廉的方式方法

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央行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组合改革推动力、教育说服力、制度约束力、监督制衡力、纠纷矫正力、惩治威慑力,系统治理,统筹推进。

一要突出教育和预防基础作用。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使学习贯彻以《廉政准则》为重点的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举办专题,开办专栏等活动,着力于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教育宣传效果。

二要制度建设和源头治理。全面开展党务公开、推行党委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事件处置,建立科学决策、高效执行。运用好廉政档案,实施好《海东中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做到任职前的廉政谈话深入人心,离职后的廉政评估扎实有效,使惩防体系建设细化到岗、落实到人。

三要压好担子,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面确定各级领导班子廉政责任,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政承诺书》做好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组织开展中层以上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固化“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机制。

四要想好法子,正反两面结合强化宣教效果。继续开展好家庭促廉活动,签订《海东中支中层干部家庭促廉承诺书》,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廉政示范教育活动多样化,先进典型事例近距化,优化正面宣传效果。坚持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和警示教育讲座,听取职务犯罪剖析,撰写感想心得,交流学习,强化反面教育效果。

五要创新“一把手”廉政教育课形式。以开展好“六个一”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创新一把手廉政教育课的形式,改变以往的上课、听课、写心得等流于形式完成任务式的廉政教育,要在客观分析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上下功夫,做到“知晓”与“践行”结合,“自律”与“他律”结合,“形式”与“实效”结合,“预防”与“养成”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其党员干部从“一把手”廉政教育课中取得“真经”,自觉做到防微杜渐。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信息技术在人民银行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风险问题。文章在总结回顾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民银行; 信息技术; 审计

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到2000年底,人民银行系统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现代化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技术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风险问题。如何做好信息技术审计,促进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合规、安全、可靠、有效运行,便成为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发展情况

人民银行内审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针对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开展信息技术审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发展,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在机构和人员配置、审计工作开展、规章制度建立及内审信息化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

(一)机构和人员配置方面

2000年8月,人民银行系统在贵阳召开了首届信息技术审计工作座谈会。2001年,内审司专门设立了信息技术审计处。此后,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内审部门相继设置了信息技术审计科(室)或信息技术审计岗,明确了科室(岗位)职责、优化了人员配置,确定了信息技术审计的定位和方式方法,使信息技术审计逐步规范化、日常化。

(二)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从2001年开始,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先后对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统计监测、国库业务、货币发行、信贷登记、大额支付等信息系统以及外汇局有关计算机网络和业务系统进行了审计。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审计的力度,开展了机房、局域网、数据库管理等专项审计,还开展了科技服务外包、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管理等审计。2009年,人民银行总行统一组织53家机构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运行管理专项审计;2010年,人民银行全系统共对72家分支机构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与系统运行管理专项审计,此项审计的开展使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由单项审计走向全面审计,整体水平上了新台阶。

(三)规章制度建立方面

在信息技术审计全面开展以前,人民银行总行通过借鉴和探索,2001年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内审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2003年又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规程(试行)》等规章制度,对信息技术审计的对象、内容、程序与方法等做出了统一规定。

(四)信息化建设方面

人民银行十分注重内审信息化建设。2007年,总行内审司在分支行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开发完成了《内审依据电子手册》,为内审人员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2009年,总行内审司完成了“人民银行内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试运行和推广工作,应用范围已覆盖所有地市中支以上的单位,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年,总行内审司购买了ACL审计软件,在有关审计中应用ACL对国库业务进行了审计,促进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在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中的应用。

二、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的实践看,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在加强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建设,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审计在人民银行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制约信息技术审计的发展

部分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由上级行组织开发的信息系统绝对是安全可靠的,即使系统本身存在缺陷,也不属于基层央行处理范围。审计观念滞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的应用与发展。同时,基层央行虽然成立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但个别领导对系统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对信息技术审计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不利于信息技术审计的发展。

(二)系统推广与审计工作脱节,信息技术审计介入滞后

信息技术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对系统功能、层次架构和技术细节等方面有很深的了解,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人民银行系统的大部分信息系统都是由总行科技司统一规划、研发,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信息系统从设计开发、安装调试到推广建设以及内控约束机制的设计和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联合实施的,整个过程缺乏内审部门的介入和参与。业务人员在提出应用系统的需求时,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提出要求;科技人员在开发系统时,也只是简单地满足业务人员提出的需要,并没有考虑审计人员的需求,在编写程序时没有给审计人员预留接口,导致信息技术事前、事中审计不易开展,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审计的审计效率和效果。

(三)信息技术审计工作的内容、手段和方式有待完善

一是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侧重于内控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基础设施管理情况、系统管理使用等方面,审计层次较低。二是由于部门间协调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审计方法以面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文档资料等外围审计方法为主,而计算机系统内部运行安全性审计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方法,如审计软件法、数据检测法、嵌入审计模块法等在基层央行审计实践中却很少用到,信息技术审计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内审部门未实现与其他部门联网,无法从系统处理过程中发现风险苗头,以此来确定审计对象和目标,从而浪费了自身和被审计部门的时间。

(四)信息技术审计的规范化、标准化滞后

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得旧有的某些审计规章制度已不能完全指导和规范信息技术审计实践,而内审部门也缺少对有关信息技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系统有效地将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归纳起来,形成详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指引。同时,部分业务电子化进程加快,而相关管理规定未能及时出台或完善,使得内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的审计标准,审计依据也比较缺乏。

(五)复合型人才短缺,培训模式单一

信息技术审计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有较强的计算机知识,而且要熟悉人民银行的各项业务。目前,基层央行的大多数审计人员尚未完成实施信息技术审计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转型,队伍建设总体上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人民银行系统虽然加大了对审计人员信息技术审计培训的力度,但是培训模式相对单一,培训名额较少,且受训人员的自身素质及接受水平对本单位开展再培训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各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系统推广使用、升级等培训时也是以本专业人员为主,内审人员无法参与其中,很难获得相关最新知识,影响了审计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的建议

(一)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信息技术审计重要性认识

内审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审计。一是要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审计成果利用率。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与被审部门共同分析问题成因,为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提供建议。二是要树立全程跟踪、整体审计的观念。审计人员要参与到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将信息技术审计和风险评估相结合,适时调整审计重点,真正做到信息系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逐步向风险导向型审计转变。同时,基层央行领导对信息技术审计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重视,加大人力、技术、资金等各类资源的投入,树立起信息技术审计的权威性,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强化事前、事中审计

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入运行后改变成本高,所以内审部门应该提前介入,对新系统的立项、开发、测试和验收等阶段进行全过程监督审计,强化事前、事中审计,从而完善审计内容,有效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通过事前介入,内审人员可以及时提出审计业务的功能需求,要求科技人员编写程序时给审计人员预留接口,特别是要求系统最大限度地留下业务人员操作和业务处理流程的痕迹,为审计人员留下充分的审计线索。同时,基层央行要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科技部门和系统应用部门在进行系统开发、购买、重大修改等重要事项时要通知内审部门参加,并及时将制定的操作规程等发送给内审部门;审计人员要积极参加科技和系统应用部门的会议,了解系统的最新情况,并就审计时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技和系统应用部门进行通报和反馈,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审计的作用。

(三)拓展审计内容,完善审计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审计应以风险为基础,将信息系统的开发、购买、验收等方面作为信息技术的部分审计内容,置于内审的有效监督之下,从而有利于及早发现系统的缺陷和漏洞。在审计手段和方法上,要强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由总行牵头,研究开发一套审计软件,在全国推广应用。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在开发审计软件的同时,需要完善和改进央行各项业务系统程序,在各业务系统程序和管理信息系统上留有审计接口,建立起与被审计部门业务接口直接切入、数据信息共享的全方位立体信息系统。同时,基层央行应积极推行参与式审计,充分发挥被审计部门信息技术人员的作用,大力提高信息技术审计的质量水平。

(四)实现信息技术审计标准化,规范审计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根据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和各项业务系统的升级变化,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及时修订完善审计规章制度、补充更新审计依据便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同时,有必要结合多年的信息技术审计实践经验,系统地将有关概念、内容、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详实可行的信息技术工作指南,给审计工作提供指导,规范审计工作。

(五)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基层央行内审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内审部门的科技力量。基层央行在为内审部门配备人员时,要考虑专业结构,合理增加计算机专业人员。通过审计专业培训,使其成为既精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首先,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审计人员充分了解信息系统安全常识及操作规程,更好地与传统审计知识相融合,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其次,注重部门再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基层央行在派员参加总、分行信息系统培训时,要注重选派人员的个人素质,在自身充分掌握培训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部门开展再培训工作,将培训内容完整准确地教授给其他审计人员;再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培训平台,扩大培训覆盖面,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最后,通过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使内审人员有机会参加所有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系统推广升级培训班。同时,内审部门举办培训时,也可以邀请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参加,使得他们既能从信息技术、业务流程控制的角度考虑问题,又能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从而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民生,熊平兴.对我国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的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7(1):24-25.

[2] 陈震宇.浅析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济南金融,2007(3):73-74.

[3] 许秋猛,郑莉雯.浅议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工作[J].金融会计,2006(4):56-58.

[4] 刘俊,徐智纲.浅议央行信息技术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上海金融,2008(11):93-95.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基层央行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与履职要求不匹配

基层央行国库人员年龄结构普遍老化、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能力偏低。在国库会计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运用计算机执行相关操作, 基层国库人员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 不能很好地适应标准化建设中的系统频繁升级。由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操作技能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要求, 许多新业务的实施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磨合, 有时经办人员遇到新问题就手足无措, 直接影响国库会计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和质量。此外, 在调研分析方面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上级行的要求, 在普遍兼岗的情况下, 人员配置只能应付日常国库核算业务。

(二) 核算手续不严密, 内控管理不到位

基层国库在会计核算及内控制度的管理落实方面普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一是对于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不严, 由于预算科目或账号错误导致出现错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重要事项登记簿的记载不全面, 县支库普遍存在着人员交接、系统升级加班等重要事项漏登现象;三是与外单位的对账流于形式, 县支库的月度对账注重形式上的加盖预留印鉴、签署对账日期, 个别支库甚至存在不核对数据直接签署“核对相符”对账结果的现象。

(三) 管理手段落后, 监督职能弱化

当前国库会计监督注重事后监督, 缺乏相应的事前事中监督措施。主要表现为:一是监督管理手段落后, 监督管理的内容局限于纸质传票、报表等事后监督, 这种仅依靠手工完成的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 表现为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后, 对财政拨款的审核由事前转向事后, 国库监管职能相对弱化。

二、影响国库会计标准化的因素分析

(一) 缺乏优秀的人才队伍

人才的引进能够极大的推动国库会计标准化的构建进程, 同时, 新型人才能够精准高效的获得前沿的理论支持, 让理论指导实践进行标准化的构建。但是, 现阶段, 基层央行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表现为新进人员稀少, 且新招录的行员未必都分配在国库岗位, 加之县支行待遇条件相对较低, 使得优秀的人才跳槽现象频发。人才的流失对于国库会计标准化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 风险管控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县支行在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方面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对标准化建设的意识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 认为标准化管理是上级行的事情, 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只要自己不出大的资金风险差错就得过且过, 这造成基础国库在落实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不足, 国库会计标准化的建设处于停滞的状态。

(三) 规范化管理制度需待完善

实现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在于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涉及到国库管理的各个环节, 只有对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 才能落实标准化改革。对当前县支行的调研发现, 国库基础业务及会计操作存在较多的制度漏洞, 标准化制度规范体系并不完善, 致使规范化管理难以落地。

三、推进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培养专业人才, 实施从“才”建库

专业人才是实现国库会计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针对当前县支行的人员情况, 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第一是要加大对现有岗位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讲堂、专家讲座、业务操作等, 可对现有人员能力得以提升;第二是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 改变人才引进结构及能力要求, 为国库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二) 规范业务操作, 落实从“细”操作

构建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框架, 需要将国库的操作纳入其中, 建立国库的规范操作流程和制度。首先, 建立关于国库操作的规范流程, 让人们对于国库的职能有总体认识, 让会计人员对国库的作用充分了解。其次, 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保证各项制度的制定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操作。最后, 建立相关的推进机制, 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或者建立示范性试点, 保证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不断向前推进。

(三) 强化监督管理, 推进从“严”治库

监督体系的强化, 将有效保证国库会计标准化实施的效果, 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 随着时间及人员的变动, 无法有效地实现标准化的长远发展。监督管理一方面要注重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的结合, 尤其注重事前监督的实施, 有效避免错误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结合, 实现对国库标准化的全环节、全要素、全内容的有效监督。

摘要:新形势下, 人民银行的职能和财政国库的管理制度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如何对国库会计构建标准化的管理已经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立足现实, 对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了管理策略。

关键词: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路东都.基层央行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银行家, 2017 (10) .

[2] 郑素芳.国库集中支付的会计漏洞与修复模型构建[J].财会月刊, 2016 (22) .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早的是2000年10月1日的《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后经修订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后,标志着人民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日趋走向正规。一是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智能化。随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央行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其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管理的模式,而且还进一步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水平,进一步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二是固定资产管理结构趋于合理化。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结构更加合理,例如2014年人民银行在原来五类的基础上将软件资产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畴,与此同时进一步细化了固定资产分类;三是固定资产管理实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例如银行固定资产所有权属于总行,而银行分支机构则享有使用权,其需要在所在地办理固定资产产权登记手续;四是固定资产由“多部门共管”,有效遏制了固定资产浪费的现象。人民银行财务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综合部门,其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等,而后勤、科技以及发行等财物管理部门则负责相应的验收、保管、维修等管理工作,以此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五是固定资产遵循“统一领导、层级责任”的管理原则:“统一领导”是指总行统一制定全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面、统一的管理固定资产;“层级责任”是指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负责各自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

二、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历史遗留问题突出,造成固定资产信息失真

一是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仍被纳入人民银行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审计发现,某中支机关共计445套的职工房改房仍记在固定资产大账中。二是部分房产资料不齐全。审计发现,某中支培训中心及职工宿舍楼均未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二)固定资产闲置现象严重,抑制资产效能发挥

一是2000年后,县级支行陆续撤销发行库,造成发行库房、发行机械器具、发行库监控报警设备等固定资产造成闲置。二是银监局分设致使县支行人员大量缩减,造成人均使用办公用房面积增加。如某县支行内设“两部一室”三个职能部门,使用四层办公用楼,基本每个职能部门和行领导各用一层楼房,人均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接近100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绩效管理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虽然近些年银行部门大力推行绩效管理体系,例如实施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模式,但是由于习惯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尤其是财务工作人员还没有完全适应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模式,导致部分基层银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四)公有房产出租管理不规范

一是租房合同的条款存在缺陷。通过调阅某中心支行出租合同,发现该行大部分的出租合同,均未要求承租方交纳租房的押金。二是部分房屋资产(包括铺面)的租金极低。通过延伸审计,审计组实地调查了附近同类型、同面积的房屋出租情况,发现市场价均大大高于××中心支行出租房屋资产的租金。三是租赁管理不严,存在部分承租人缴纳租金不及时的情况。经查,截至2012年末,某支行周转房逾期未收的租金为23.7万元。

三、政策建议及对策探讨

(一)加快房改房遗留问题清理,确保账实相符

清理账面仍留存的已房改固定资产,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一是银行审计部门等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房改房改革的相关证明资料,并且要做好相关数据的核实确认工作。例如财务人员要深入到实地进行调查,就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汇总;二是对于产权已经划归到个人的职工,要做好相关的数据准备。另外将相关情况要进行上报,并且要经过严格的申报,收到上级回复后,及时按规定程序对这部分固定资产进行剥离处理。

(二)明晰产权关系,保全央行资产

对于属于人民银行所有但尚未办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房产,基层央行应采取措施及时办理房屋资产产权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建议有关支行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开发商办证进行信息,跟踪情况,创造和争取条件及时办理产权证。二是对于产权证办理难问题,建议以人民银行当地省分行或省会中心支行的名义向所在省市政府反映情况,请求特事特办,及时解决。

(三)对闲置固定资产开辟新的管理途径

闲置固定资产是央行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闲置固定资产:一是要建立闲置资产盘活奖励机制。例如央行要鼓励将闲置固定资产进行盘活,积极提高闲置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对于提高闲置固定资产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二是合理利用闲置用房。例如对于闲置的办公楼可以将其出租给金融机构作为经营场所,以此增加闲置资产的价值;三是要做好闲置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所获得的收入要交给总行进行统一的管理。

(四)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制定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办法,注重结果导向,通过确立目标责任,实现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效率的目标。其次,构建固定资产效益评估机制,从购置、使用、维修、处置等各环节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科学的效益评估方法,制定对多种选择方案,优化固定资产的配备标准、更新维修、报废处置等各项管理内容设置。再次,推进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相关平台进行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全面地掌握资产占有和使用状况,建立完整、动态、准确的资产信息数据库,为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五)进一步规范公有房产出租管理

建议基层央行加强对出租房屋资产合同的制定、签订、管理等工作。一是基层央行法律部门应制定规范的《XX行房屋资产租赁合同》标准文本,避免出现承租方不交押金、承租方拖欠租金无罚则、合同期内租金价格无变动条款等问题。二是在签订租赁合同前,必须经本行或上级行法律部门审核,防范资产风险、声誉风险。三是加强监督,及时予以处理和纠正违反合同、制度的行为。

摘要:本文结合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特点,指出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对如何提升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进行了对策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基层央行,固定资产管理,思考

参考文献

[1] 郭庆平,杨立杰.中国人民银行内审转型案例汇编[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2] 宋鑫鑫.中国人民银行L市中心支行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06-01.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要突出一个主题。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纲要》为依据,坚持创新,注重结合,通过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央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工作,为促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实现“不发一案,不误一人”的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二要坚持四项原则。即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

- 1不断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和责任,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一抓领导,确保稳步推进。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将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基层央行“家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确保有人抓、有事做,形成工作合力。二抓督促,推动工作落实。明确各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并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充分发挥好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三抓交流,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发挥网络、简报等媒体的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互动和沟通,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形成共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五要开展多种活动。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注意把传统的活动形式与创新相结合、把教育与引导相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建立健全与社会、家庭及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网络,通过联合举办党风廉政建设文艺汇演,开展学习党章知识竞赛,组织歌咏演讲征文比赛、开办廉政文化专页、制作廉政文化屏保、征集廉政建设格言、集体外出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无形中扩大了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声势和效果。

二、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没有吸引力,群众参与度不高。

三、加强基层人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的具体反映,其内容主要是把我们党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要求,通过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奉献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央行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基层央行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5交流、提高的平台,推进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内容

1、落实领导责任,强化求真务实。加强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干部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各级党组织要把廉政文化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制,把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落实到岗位人员。建立督查和评价激励机制,定期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考核,推动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健康顺利地开展。

2、坚持与时俱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把央行廉政文化建设与央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央行结合起来,使廉政文化成为和谐社会的粘合剂、润滑剂。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各项反腐倡廉规章制度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评选先进之中,大力弘扬遵纪守法,廉洁勤政,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

3、拓宽领域,扩大央行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在空间上,开展廉政文化进单位、进家庭的活动,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日

- 7强整体合力,推动工作。

(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形成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做好职工廉政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央行形象。基层人民银行是社会服务窗口,加强金融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行要继续弘扬银行“铁款、铁账本、铁算盘”的“三铁”精神和以“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十字”行风,打造央行服务品牌,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展现基层央行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各行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干部职工获取更多的廉政知识和廉政信息,从而形成强大的廉政文化舆论攻势。通过组织“识国情、知荣辱、讲奉献”,“学党章、守纪律、做表率”、“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提炼廉政文化,紧扣时代主题,让廉政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借助社会新闻媒介力量,做好自身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让社会各界、商业银行和企业了解、关心,并参与评议。通过内部网站、宣传栏,组织职工观看廉政专题片等开展正反两方面的专题廉政警示教育,营造一种以廉为美、以贪为耻的风尚和人人促廉,人人反贪的环境,从而促进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

上一篇:提高员工素质教育培训论文范文下一篇:保安人员流失物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