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非遗文化方案范文

2023-11-08

油纸伞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1篇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新的目标要求,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传承中国文化,提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造力,是振兴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非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造物精神,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为例,探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以期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提出有益思考,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非遗文化;南通板鹞;活态传承;创新实践

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积极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活态传承非遗文化,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拓展,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构建非遗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体系。

1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非遗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见证中华传统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活化石,也是振兴中华文化的文脉资源,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挤压了非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少非遗文化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保证人才培养的基地,保护非遗文化、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是高校的使命。现代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开始注重对非遗文化的学习,不少高校已经将其融入课堂,依据非遗文化的文化价值,提炼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设计理念,保护传承非遗文化,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高校已经有了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并开始积极探索,如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就设有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很多高校不但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的项目,还结合当今的创业热潮,将创业和非遗进行了完美融合[1]。但两者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课程结构和教育模式有待优化。非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手工技艺和设计理念,但非遗文化口传心授的特点和传承过程的复杂导致许多技艺难以在课堂上仅仅通过讲授就能得到传承,且高校教师有别于民间艺人,缺乏制作经验和技巧,难以深入传授非遗文化的精髓。有的高校在教学定位上也存在偏差,其将教学重点设置在技能传授上,疏于对非遗文化的溯源,无法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底蕴。其次,缺乏活态传承的生态体系。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财富,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艺术手法多元。在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感受其魅力,并深入探究其设计理念背后的艺术思想,如此才能焕发其内在创造力。最后,高校课堂缺乏把非遗文化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转化途径,非遗文化的活力源于生活与劳动,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传承的要领。因此,要想解决两者在融合过程中的难题,需要构建新型现代性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推进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融合。

2 非遗文化融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路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不但有给非遗文化的发展输送传承人的义务,还承担振兴地方文化的使命。从地区实际出发,利用本土非遗文化資源,让学生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这也是非遗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以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为例,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非遗文化,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了板鹞风筝非遗传承基地,借助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为南通板鹞风筝的发展注入时代因素和新思维,改变过去师徒相传的原生形态,以艺术工坊的新型传承模式,丰富了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路径,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融合的新路径。

2.1 构建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升维的学科体系

非遗文化是表现传统文化的场域系统,是传统审美思想的载体和地域观念的映射,中国文化和美学精神孕育其中,如何提炼其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和艺术符号,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记忆,还需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升维。以南通板鹞风筝进高校的传承为例,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自成立非遗艺术工坊以来就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形式丰富的校内外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非遗场馆、传承人工作室等地进行参观和调研,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技艺,让学生们探究非遗文化的活态演变,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民俗特征,打通了从体验到认知的脉络,增强了学生对非遗文化内涵和造型系统的认知和兴趣,从中学会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人文情怀。非遗文化的综合性很强,其涉及了民俗学、人类学、设计学、工艺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必须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努力促进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构建一套规范且系统的非遗文化学科体系。

2.2 构建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的课程体系

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在与非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积极将设计、技艺、艺术三者融为一体,如此不但能构建更加完备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还能进一步塑造学生的造物观念、审美意识与创新思维,把传统的手工技艺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高校借助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优化等手段,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深入学习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融合,改变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建立以非遗传承人和校内教师联合培养学生的双师培养机制,搭建多渠道的非遗文化学习平台,探索中华文化的时代化表达,以手工技艺和创作类课程的实践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选择性地开设工匠传习、手工技艺研习等实操课程,拓展多维教学模式,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带动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

2.3 搭建非遗文化传承的多元平台

高校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搭建高效的学习平台,以解决非遗文化缺乏传承人的困境。以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为例,为了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传承队伍,保护地域文化资源,2018年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申办,江苏艺术基金资助的“国家非遗南通板鹞的文化价值与制作技艺人才培养”培训班正式开课,其面向全省招收了20余名有志于学习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这次培训通过技艺传承结合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复合型学习方式,全面提升了传承人的制作技艺和艺术素养,并针对南通板鹞风筝进行文创开发和衍生品设计,让传承人深入现代日常生活,发现非遗文化的活力与生命力。与此同时,南通大学还设有非遗传承基地和艺术工坊,让学生系统深入地参与非遗文化实践,探索民间传统技艺的精微匠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参与这一系列的实践,学生掌握了在国际化视野下拓展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并获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3 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非遗文化在高校的教育实践应立足于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此才能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南通板鹞风筝为例,在其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以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工艺创新为导向,在保留非遗文化核心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在造型、纹样、工艺、功能等方面进行拓展,并通过提炼非遗文化中的文化符号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南通板鹞风筝非遗文创衍生品的开发,促进非遗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实现其面向现代生活的活态传承。

3.1 以结合非遗文化的引领性与艺术设计的创造性为方向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能赋予人们生活的意義与感知,以南通板鹞风筝的高校传承为例,师生通过对南通板鹞风筝的深入考察和研究,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学习了解南通板鹞风筝的工艺特征,把传统的造物智慧运用于南通板鹞风筝的衍生品设计中,以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引领艺术设计,设计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意产品。“手工艺者在创作物品时,必定不是照原样复制,而是根据自身的理解以及与生活相关的种种因素进行再创作,经历的积累以及对情感的理解很容易使人们与物品产生共鸣。”[2]艺术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是需要通过丰富的艺术感知和实践来培养的,了解学习非遗文化的造物思维,培养学生勇于突破的思维方式,践行让非遗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的创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现代转化,把非遗文化的造物思维转化为现代的艺术设计方式。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可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为切入点,深入淬炼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造目标和审美需求,致力于对非遗文化的动态传承与创新。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师生们的文化素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孵化了面向未来的创造能力。

3.2 以结合非遗文化的衍生性与艺术设计的丰富性为方向

非遗文化衍生品,是“非遗文化创意产业所承载其价值的终极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是为了满足人们差异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现代科技和创意手段的运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生产出来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产品或服务”[3]。衍生品的创意开发是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以南通板鹞风筝的衍生品开发为例,南通大学成立的板鹞艺术工坊开发的衍生品,正是基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推进,其面向现代日常生活的造物理念,体现了非遗衍生品的开发融入了新思维、新创意。学生在设计衍生品的过程中提升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以更丰富的艺术设计方法来保护和创新非遗文化,学生自发地探寻非遗文化的当代转型,从而使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非遗文化的衍生品具有趣味、融合、跨界、创新的特点,并且其运用了面向实际生活的设计方法。把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变成具象的具有艺术气息的文创用品,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并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还能培养出既有设计敏锐度又有传统文化积淀的非遗传承人才。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离不开现代艺术设计的丰富实践和转化,这是强化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有力保障。

3.3 以结合非遗文化的符号性与创新设计的未来性为方向

高校通过将非遗文化中的艺术符号与创新设计相结合,挖掘艺术造型、符号系统,并将之转化为符合时下艺术审美的新产品。“创意不是设计者的灵光一现,而应该基于大量的实践调研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挖掘,再结合巧妙的构思。”[4]以南通板鹞风筝的衍生品设计为例,南通大学非遗艺术工坊的学生们在深入了解南通板鹞风筝造型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中的元素广泛运用于各类产品的文创设计中,目前已设计出手机壳、餐具、被套、服饰、邮票、滑板以及时下流行的盲盒等上百种文创产品,从抽象到具象,赋予了传统图案新的生命力。从南通板鹞风筝中提炼特有的文化符号,并在符号里融入更多现代意识,最终衍生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文创产品,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也推进了非遗文化的向上发展。这些文化符号经过提炼后,不但可以体现在产品的外观、色彩、结构、材质等方面,而且还传达出非遗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现非遗衍生品的文化功能表达,增强非遗衍生品的艺术价值和产品语义,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发展路径。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文化和艺术设计的融合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挖掘非遗文化的符号内涵并结合艺术设计的未来美学特征设计出独特的文创产品,是打破非遗文化传承僵局的重要路径。创新设计驱动下的思维让老手艺再次得到传承,构建互动、立体、活态的传承环境,促使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实现多元创新。

4 结语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充分融合非遗文化,让学生了解非遗文化的生态理念,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传承造物意识,提升艺术设计教育水平,构建艺术设计教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体系,互促互进,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从中汲取优质资源,突破只重图形、色彩等形式因素的思维局限,转向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创新赋能,激发非遗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这是高校应当承担的使命,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 杜虹景.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71-73.

[2] 郭艺.留住手艺——手工艺活态保护研究[M].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199.

[3] 刘泓,袁用麟.文化创意产业十五讲[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41.

[4] 高静静.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6:22-23.

作者简介:吴玲玲(1974—),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

油纸伞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2篇

一、研究项目概述

2017-2018年寒假, 即春节期间, 组织来自不同学校的对音乐特别是对中国非遗戏曲非常感兴趣、以及对保护非遗戏曲文化有着非常强大的责任心的高校大学生, 其中他们包括来自广州工商学院的学生、江门五邑大学的学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学生, 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以及湛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前往白字剧的发源地——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陶河镇去学习戏曲音乐和检验戏曲音乐能否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的研究项目。

白字剧, 汕尾市三大稀有剧种之一, 流行于广东省汕尾市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白字剧历史悠久, 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粤东, 到了汕尾市海陆丰与汕尾话、民间艺术结合, 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连套体, 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 故俗又叫“啊咿嗳”。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音乐等传统民间艺术,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此次, 高校大学生们去了汕尾市海丰县陶河镇大坑去学习最原始的戏曲文化。跟随当地资深的戏曲音乐家和白字剧戏曲演员学习大坑的白字剧戏曲。在学习过程中, 了解到了戏曲文化特别是白字剧戏曲文化的很多知识, 包括白字剧戏曲的起源历史、创作历史、戏曲器具的用法、口白的编排、戏曲音乐节奏的控制、剧本的来源、戏曲剧本的创作背景、戏曲说唱人员的编排以及每个人物所对应角色。

为了达到事先预想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先根据戏曲角色的编排进行演练。首先在提取白字剧戏曲音乐的精华部分上, 先了解戏曲里面的剧本、剧本里面的口白、说唱等等, 然后按照各自的角色进行分配和演练。其次利用当代的音乐器具, 将戏曲与现代音乐融合, 创造出异于原始传统戏曲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新型音乐。这种音乐综合用到了戏曲音乐里面的口白、戏曲音乐独有的节奏安排以及具有民间故事的剧本、同时用到了需要利用现代音乐器具进行编曲的器材、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等等。其中现代音乐器具包括中西方的现代音乐器具, 如:大提琴、古筝、琵琶、唢呐、锣鼓、大锣、大管弦、二弦、三弦、二胡、大鼓、响盏、以及现代全世界都普遍流行的吉他、钢琴、鼓等。通过将近两年的实地学习、考核以及检验。最终, 证实了非遗戏曲文化是可以借助现代的音乐元素, 创造出能够融合两者优点的音乐元素的新型的优质音乐。

这种别于传统和现代的音乐是将非遗戏曲的精华部分, 即辨识度高、塑造性强的音乐与现代音乐的新颖部分, 即传唱度高、可接受性强的音乐融合在一起, 创造出精妙、新颖、好听的兼具古典的和流行音乐元素的歌曲。

二、项目取得的关键数据

通过结合白字剧戏曲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优点, 创造出异于原始传统戏曲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新型音乐。在当地, 通过公演、录像、记录采访、MP3、MP4储存方式等的传输, 得到了当地男女老少对这种新颖音乐的接受和认可, 特别是对当地年轻人的影响, 我们发现, 在进行公演的时候, 有很多的年轻人特意赶过来现场聆听这种新型的音乐。

三、创新点

准确利用了传统戏曲——白字剧戏曲的独特的音乐形式以及现代新型音乐的新元素, 创作出了兼具非遗戏曲音乐类和现代音乐新元素类的新音乐, 这种音乐还把当地地方方言融进在里面, 不仅给这种新型的音乐增添了与当代音乐不一样的音乐风格, 而且这样的音乐也很好的保护了非物质音乐类的遗产。同时这种兼具中国传统优秀戏曲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作品, 它不仅开创了以前音乐领域上不曾被人们尝试过的音乐风格, 而且也创新了中国的非遗音乐类文化, 并借助音乐的形式传承了下来。

四、项目研究方法与特色

(一) 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

创作此类音乐需要准确把握两种风格不一样的音乐。从它们的差异中, 找到创作的突破口, 这种突破口就是这两类音乐所独具的特点, 并将这两种音乐的特点融为一体,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在创作和学习中, 传统的戏曲比较偏向于老一辈, 而现代音乐则更偏向于年轻的一辈。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融合在一块, 并且能够在男女老少中普遍得到接受和热衷, 便是该项目最终成功的关键。其次在了解和学习非遗戏曲音乐和文化的时候, 通过深层次的认识和掌握它们的最基本的音乐节奏、音乐唱法等, 继而从中提炼出了即保留了传统戏曲的精华部分同时我们又保留现代年轻人比较热衷的音乐元素和风格的精华部分。最后, 通过了解和掌握好现代音乐创作所要具备的要求以及现代音乐创作需要用到的音乐器具。将两者的特点融合在一起, 创造出了别具一番滋味的新型的音乐。

(二) 融合两种风格不一样的音乐

对于该音乐类项目, 本着非遗音乐类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戏曲类的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的主题, 将非遗戏曲类的音乐和现代音乐融合, 设计并创造出了与以往音乐风格完全不一样的新型音乐类作品。

(三) 把握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优势

对比地学好非遗音乐和现代音乐, 特别是在非遗音乐上。由于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外来音乐在中国的传播, 非遗音乐类特别是在非遗戏曲上, 它们的存在本身就距离年轻的这一辈的时间比较长远, 而年轻的这一辈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大都处在萌芽、被动时期甚至是未曾接触过的时期, 因此, 在进行创作的该项目音乐的时候, 特别需要通过亲身实践, 去学习和了解非遗戏曲类文化。当然对于现代音乐,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处处能够接触它们, 对于现代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 因此, 可以更好、更有优势的利用现代音乐。

(四) 利用好现有的条件

首先, 在项目创作中, 来自不同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利用自己院校的现有资源, 前往白字剧的起源地学习当地的音乐和文化。此外将非遗戏曲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融合, 找到和创作出了一种别于现代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新型音乐, 这种音乐即保留了非遗类音乐的特色同时它也将现代流行音乐的新元素融入在里面, 并且也保留民族文化的根须和火种, 守护民族精神的家园, 维护民族文化主权和国家文化安全。

五、结论

(一) 历史底蕴浓厚, 发展潜力大

京剧、昆曲、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曲剧、越调、吕剧、沪剧、白字剧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民声, 与现代音乐融合是被证实的一种非常新颖、独特的方式。在融合传统的戏曲文化与现代文化中, 给予现代流行音乐古典的气息, 给新音乐全新的创造风格, 同时也可以给予现代的音乐多种选择方式。

(二) 具有典型的特色

通过这次的创作实践, 我们成功将非遗类戏曲文化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 这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 将古典的戏曲文化和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 创造出了不同于现代音乐和传统戏曲音乐的新音乐, 此外它不仅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戏曲文化在现代中生活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发扬出来, 而且也可以以将中国的戏曲文化传播给下一代的国人, 让中国的戏曲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

(三) 能够满足大众

这也是首次尝试把地方方言作为新型音乐的唱版, 突出了前所未有的地方特色和音乐风格, 而且还借助现代的流行音乐, 将其融入在一起, 能够创造出即满足老一辈人们审美和钟爱的音乐, 同时又能满足了当代年轻一辈们对音乐的需求。

(四) 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过将非遗戏曲音乐类与现代音乐融合, 创造出的这种新颖的音乐, 它们本身就具备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优点, 借助“融合”的方式, 可以成功将非遗戏曲音乐类保留下来, 不被人们遗忘和忽视, 从而达到了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响盏:中国乐器, 盘内由中央孔处以一小绳拴木珠撞击盘沿发音, 清脆如铃。

摘要:为了探索和研究非遗戏曲文化创新创业研究项目《201713714036》;为了查看当代非遗戏曲与现代音乐的融合程度;为了证实非遗戏曲类对现代生活的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为了唤起人们对非遗戏曲文化的了解与重视以及为了进一步保护中国广东优秀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海丰戏曲 (白字剧) 。通过引导和组织热衷于创作新类型音乐、对非遗戏曲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情感和底蕴、对保护非遗文化有着非常强烈的责任心的当代大学生亲自到非物质戏曲文化遗产之地广东海丰陶河去学习和检验非遗戏曲与现代音乐的融合效果。成功找到了保护非遗戏曲文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非遗戏曲,白字剧,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少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15) :184.

油纸伞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3篇

现如今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背景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到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威胁。而所有文化将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输入或是输出,更多的是生活、经济、科研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推广和发展非遗文化不能仅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要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针对这些社会的痛点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缩影,代表着这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这一历史文化因素为出发点,将非遗和助农攻坚有效的结合起来支持非遗的发展。在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打开并拓宽海内外市场、建立新的产业链,使其成为乡村地区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对其非遗文化加入新鲜的时代元素,实现进行改造和再加工的目的;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文化发展新模式。通过各地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基础上,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对此我们不但是“深入”更是“身入”参与到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当中,切实承担起了责任。以郯城县为调研点深入了解非遗现状,展开了如下的论证研究。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和文化基因,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实施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性选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际挂钩,利用学校的资源平台,把优秀的非遗产品介绍给外教和留学生。对此我们采用校园文化产品的推广形式,让非遗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限制,最大化的提高郯城手工、画、音乐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其次,我们亲临郯城县,走访了许多传承非遗文化的手艺人,发现了非遗文化存在与社会相脱节,非遗传承点较为分散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归类和集中宣传,我们与郯城县文化馆对接,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为大学生假期活动搭建了一个学习实践的平台;开展研学活动,将学生带进非遗传承手艺人的家里,解决了非遗文化传播难的问题;把五大调与当代民谣等音乐风格相结合,创新表现形式,展现出新的活力;广泛征集民间存留的优秀木版画作品,通过了解郯城版画的演变过程,以史料的形式到各地展演宣传,使艺术家和劳动人民思想的结晶为大众所知。

将“互联网+非遗”实现高度融合。以积极“融入”的姿态,提高新媒体时代“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效率;从“凸显”的高度,丰富新媒体时代"非遗"的发展和转化成效。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对鲁南五大调、传统手工编织、版画进行宣传,有效的利用网络的影响力,提高其知名度,从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把郯城县的柳编技艺通过与电商的结合实现了让村民致富,通过网上的订单、淘宝的发展,这一个个“鲜活实践”,表明“非遗扶贫”不是概念,而是贫困地区发展致富的新路,让非遗产品不受地域的限制,让技艺人与电商平台实现了共赢。

同时,在线下我们采用多元文化传播手段,使非遗文化以一种更加亲和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开设手工艺体验课,让青少年儿童能够亲身体验编制乐趣;在景区以演艺的形式向游客展出,不仅是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活化,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传播,也引导了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意愿。

通过走访、调研、参观、考察、研学、汇演、宣传等方式助推非遗文化与产业传承和发展,为扶贫振兴注入非遗文化的催化剂。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富”农、国际化联系起来。我们只有不断与世界接轨,才能使非遗的发展更具有展望性。将每一位大国工匠的“匠心”精神更好的传承下去,我们相信“非遗传承扶贫”的路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摘要:针对当前非遗保护为热点的社会趋势,并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展开的调查研究。此次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当地的文化市场。通过进行手工制作,结合书面和亲身实践,切实体验非遗的内在力量,感受精神冲击。深入挖掘非遗保护重建改造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将新鲜的时代“血液”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此实现非遗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反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连带式效应。打造非遗文化的“活态”继承和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振兴,最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非遗,传承保护,扶贫助农

参考文献

[1] 段超,孙炜.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06):3.

[2] 张岩,王策.“互联网+”环境下非遗文化的整合推广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5):125-128,135.

[3] 刘金祥.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5):87-92.

上一篇:医院卫生大扫除总结范文下一篇:中班语言南瓜车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