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与数学教学范文

2023-09-28

学习共同体与数学教学范文第1篇

一、发展

(一) “互联网+”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互联网+教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关注, 互联网平台从时间和空间上打破了教育的堡垒, 实现源共享, 具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教育研究者开始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在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与变革, 从反思“互联网+”时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到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 (王亚丹, 2015) 、教育管理模式 (乔玉婷等, 2015) 评价制度 (于成业, 2016) 、培训策略 (王唯嘉, 2016) 、教师专业成长 (王新年, 2016) 、智慧学习生态环境 (胡旺, 2017) 等。韩珍 (2015) 提到在“互联网+”的推动下, 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教育则变得更加具有智慧和活力。马香莲 (2016) 提出在“互联网+”时代, “教师”可能将不再是一种全职职业,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在闲暇时间向他人传播知识。徐群 (2017) 指出以“互联网+”时代作为社会需求背景, 在基础教育师资信息技术素养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2017年8月, 民盟江苏省委主办的第八届江苏教育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 论坛主题就是“互联网+教育”。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也从“现实”走到了“虚拟”, 专业学习共同体也从“现实”走到了“虚拟”即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

(二)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兴起

20世纪初期, “学习共同体 (Learning Community) ”已经有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由于网络的发展及网络的特有属性, 使得学习者能够跨越时空进行交流, 于是出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ty) ”的概念, 又称为虚拟学习共同体,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 如Pallof, Pratt (1999) 归纳出了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步骤, Gilly Salmon提出了构建网络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模式等。国外学者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从平台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到共同体成员互动模式等。20世纪末, 欧美等国家有专门关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项目, 如加拿大的计算机支持的有意学习环境 (CSILE) 和协作可视化学习 (VoVis) , 并建立了一些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 如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国外关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成熟, 为我国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教师学习共同体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师共同体成长受到了阻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关于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逐渐增多。20世纪末期以来, 我国研究者主要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探讨、内在运行机制、平台设计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祝智庭教授 (2000) 提出了一个网络环境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模型, 王陆 (2004) 出版了《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 从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角度进行了实践研究。裘伟廷 (2005) 提出建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研究者开始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平台开发和应用, 如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专业学习网站等, 还有Moodel平台的发展, 更加促进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越来越认识教师网络共同体的价值所在, 正如岳莎 (2014) 认为的解决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知识交流、个人知识获取和创新的问题, 促进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个人及组织知识的获取、整理、交流、共享、创新是改变目前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现象, 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 研究者对不同平台建构网络学习共同体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如基于QQ群 (星南, 2014) 、网络课程 (张红梅, 2015) 、微课展示交流 (赵惠, 2016) 、社交软件 (张帅, 2016) ;同时, 有研究者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建构进行研究, 如何晓青等 (2015) 构建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任务驱动性教师知识管理模型, 李珺 (2016) 建构远程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等。王诗蓓 (2017) 根据价值创造理论根据价值创造理论, 教师在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 将会创造出直接价值、潜在价值、应用价值、实现价值以及重塑价值, 从学习共同体的角度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创造模型。

二、理论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有以下理论支撑, 这些理论为研究提供了坚实地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信息加工活动来建构对客体对象的解释, 而相应的客体根据自身的经验建构知识。其理论主要强调客体对象主动探索、发现和意义建构。知识带有情境性, 不是统一的结论, 而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接受学习的。学习是学习者运用感觉吸收并且建构意义的活动过程, 是学习者接触的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重视学校、课堂中的学习, 而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非正式学习理论:学习无处不在,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非正式学习。学习说话、走路、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是人生的第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但这些都不是在课堂上学到的, 而是必须在走人课堂之前学会的。事实上, 我们学的多数知识和技能都是非正式学习的, 这是非正式的学习。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普遍性, 认为人际交流的本质就是学习。比如朋友之间的聊天、同事之问的讨论等, 这些都是非正式学习的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交流获取知识和信息, 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认为, 75%到80%的学习是非正式的。

联通主义学习观:学习是连接的建立和网络的形成, 是知识的重新联合, 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 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不是直接的转换过程, 而是意义化的过程。影响连接强度的关键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对节点的重视程度以及节点中的矛盾、节点的开放程度和重复性、模式化、逻辑和经验等。知识获取过程包含了丰富的认知和情感参与, 在与他人持续的反馈中认知和情感不断交织。

学习者通过学习发展个人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的发展有利于保持知识的时代性。学习不是单一的事件, 也不是最终的目的, 而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其实质是通过不断的重写, 逐步整合零碎的知识, 实现与个体原有知识体系的对接, 从而实现零到整体的目标, 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这由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所提出的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零存整取。“零存”的关键是学会选择, “整取”的关键是不断写作, 因为写作可以促进思考。其中常见的问题是对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的核心内涵理解不透, 写作能力欠缺, “零取”选择及创新意识不强, 从而无法“整取”等。

三、问题聚焦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关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教育技术的研究者侧重网络学习共同体平台的设计层面, 其他学科的教育研究者研究集中网络共同体的价值、运行机制, 而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的动力基础、有效互动策略等研究较少。今后的研究可能聚焦在:

(1)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如何?其中存在什么问题或者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2) “互联网+”背景下影响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有哪些因素?网络学习共同体运行的动力在哪里?

(3) “互联网+”背景下建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哪些更有效地路径?

(4) “互联网+”背景下在建立“校园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 如何才能建立“区域式”网络学习共同体?

在“互联网+”背景下, 针对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探寻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 构建由参与者、网路平台、支持策略、有效互动等构成的过程模式和实践模型, 研究培育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策略。同时, 利用网络共同体, 开展讨论、研究、分享等活动, 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建立“校园式”“区域式”网络学习共同体, 进行交流协作与意义建构,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发展以及理论基础, 同时提出了以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王诗蓓.“互联网+”时代区域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价值创造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 2017.

学习共同体与数学教学范文第2篇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的介绍一下xx老师。xx老师,现任xx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xx班主任带头人,xx工作室主持人。近年来以课题为载体,研究学习共同体,跟随陈静静博士实践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完整的人的价值取向,从知识传递的教学转向知识建构的教学,为学生主动的多向的协同学习,创建幸福温暖成长性真实性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次培训中,xx老师首先讲解了他学习共同体的个人成长经历,讲了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就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结合自己本班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给老师们进行了辅导。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词语。第1个是倾听,学习共同体要从老师倾听孩子的声音开始,也就是我们不要在高高在上,而是弯下身子来,其实和我国许多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弯下身子搞教学,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做一个平等的教师。我们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姿态的老师,而是走到孩子们的身边,贴近孩子们的身边,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中去。这对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缺乏倾听的能力,有时候没有耐心,所以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第2个是相信。我们要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应该给学生机会,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识都浇灌给孩子,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在交流当中,在沟通当中不断的体会知识,不断的自己去掌握知识。学习变成孩子自己的事,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而不是让老师拽着跑着去学。

第3个关键词是协同。协同,也就是老师起着协助共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互相学习,每一个孩子也是老师的老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在他们身上闪耀着想象力的光辉,闪耀着童心的美丽。也许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也是无穷的,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上的课会让孩子和老师都变得特别的开心。听完这次会议以后,我又去翻看了相关的文章。学习共同体建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我不懂。有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不敢说我不懂。问听懂了吗?他只会应和老师说,老师我听懂了,而共同体就要求我们,敢于说,我不懂,敢于提出疑问。佐藤学先生用交响乐的学习来形容共同体的学习。在他看来,共同性学习不是找出共性,而是找出不同的个性已形成共同体。很多教育家认为,高质量学习在共同体中更有实现的可能。他还特别提到深度学习需要注意的事情,他说现在的课堂小手林立,学生们都想发言,都是我想说我想说,但是如果不把我想说换成我想听,可能不能实现真正的探究,我们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探究不会的东西,现在有一些课堂现场是一种发表的竞争展示的竞争,如果合作学习必须要有这种对话,那就必须要重视倾听。

学习共同体与数学教学范文第3篇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的介绍一下xx老师。xx老师,现任xx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xx班主任带头人,xx工作室主持人。近年来以课题为载体,研究学习共同体,跟随陈静静博士实践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完整的人的价值取向,从知识传递的教学转向知识建构的教学,为学生主动的多向的协同学习,创建幸福温暖成长性真实性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次培训中,xx老师首先讲解了他学习共同体的个人成长经历,讲了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就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结合自己本班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给老师们进行了辅导。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词语。第1个是倾听,学习共同体要从老师倾听孩子的声音开始,也就是我们不要在高高在上,而是弯下身子来,其实和我国许多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弯下身子搞教学,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做一个平等的教师。我们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姿态的老师,而是走到孩子们的身边,贴近孩子们的身边,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中去。这对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缺乏倾听的能力,有时候没有耐心,所以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第2个是相信。我们要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应该给学生机会,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识都浇灌给孩子,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在交流当中,在沟通当中不断的体会知识,不断的自己去掌握知识。学习变成孩子自己的事,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而不是让老师拽着跑着去学。

第3个关键词是协同。协同,也就是老师起着协助共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互相学习,每一个孩子也是老师的老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在他们身上闪耀着想象力的光辉,闪耀着童心的美丽。也许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也是无穷的,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上的课会让孩子和老师都变得特别的开心。听完这次会议以后,我又去翻看了相关的文章。学习共同体建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我不懂。有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不敢说我不懂。问听懂了吗?他只会应和老师说,老师我听懂了,而共同体就要求我们,敢于说,我不懂,敢于提出疑问。佐藤学先生用交响乐的学习来形容共同体的学习。在他看来,共同性学习不是找出共性,而是找出不同的个性已形成共同体。很多教育家认为,高质量学习在共同体中更有实现的可能。他还特别提到深度学习需要注意的事情,他说现在的课堂小手林立,学生们都想发言,都是我想说我想说,但是如果不把我想说换成我想听,可能不能实现真正的探究,我们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探究不会的东西,现在有一些课堂现场是一种发表的竞争展示的竞争,如果合作学习必须要有这种对话,那就必须要重视倾听。

学习共同体与数学教学范文第4篇

一,教学人员引导以教师为本的学习社区。

教学和研究人员和教师一起构成了集团。在这个小组中,教师们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在教师的思想和行动中给予专业的支持,也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中获得理论研究材料和案例;教师在高级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和研究,从而形成教师与教职员工之间的沟通,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习社区由教学研究人员和主要教师,新疆知名教育专家率领的教育专家组成,高级教师,骨干组成的专家教师组。以专家和学校对的形式,教学和研究人员以骨干为对象,发展学校三年的发展规划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以研究为出发点,实施诊断和参与式培训。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学习社区 原来发展滞后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为中小学的持续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个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设立了多党力量,开发资源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培训队伍。

成立学校专家指导小组。为了满足教师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教师和研究人员带领学校组建中学干部,市,州骨干教师,科目教师等教育教学指导小组。团队成员有更清晰的分工,专业领导和日常管理的有机结合,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教师的不同需求中给予不同的指导,促进教师的自我意识。基于学校的培训必须以基于课程开发的团队研究为基础,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设立教学专家培养工作室。为了使教师在职业发展中被动和积极,在教学与研究人员的领导下,成立国家级骨干教师,学术领导形成教学专家培养工作室。通过建立教学研究人员培训工作室,一方面抓好教学和研究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 带动各种教学专家培养工作室,在体验积累的经验,从而发挥专业的领导作用。每个部分建立的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室,工作室主办有本地顶级人才,国家级学术带头人创造。教师以工作室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支撑,以教学实践为载体,坚持教学路线,充分发挥着名教师典范的作用,鼓励教师不断了解自己,超越自我,提高自我,努力形成教师培训模式。每个工作室通过合作和互动,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引导教学技能工作室的所有成员提高专业素质,教育和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使教学和研究部门真正成为一个重要优秀教师出生地,优秀青年教师教师孵化器的聚集地和未来。

建立老师教师制度。学校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他们充满活力和进取心,勇于探索,勇于挑战,但相对缺乏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预研活动。设计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调查显示,38%的教师想上学 为他们建立学徒平台; 42%的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操作指导。 70%的教师希望学校为他们提供讲座,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开拓研究思想等等。这些数据表明,我们应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研讨会,推荐参考书目,加强团队讨论合作,发挥骨干教育和教师教师的推动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根据这次调查,学校启动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教师建立学徒,导师,教师平台,使他们有专业水平,次梯度进展。在校本培训为载体的专业领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初步构建师资培训体系。在小组老师中设立了多个学习小组,也是建立一个学习共同的导师系统。

第二,基于同伴的教师学习社区。

需要在同伴援助领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在学校建立一个基于同伴的教师学习社区。基于学校的培训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 基于学校的课程研究,基于教师个人教育和教学改进计划的基于学校的培训,以及基于校际合作的校本培训。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的校本培训模式是基于网络架构作为一个平台,为教师建立专业发展研究,研究,培训在一个专业的支持系统网络培训模式之一。学校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工作室,要求每个两所学校进行定期网络教学和研究,在社区,网络为教师提供一个通用的学习平台,教师使用网络学习,沟通,确保平等机会,区域差异,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更方便支持教师与交流的相互合作,促进教师个人进行持续学习反馈和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形成教师学习社区是重要的价值。

基于专题研究的校本培训模式是指学校的研究模式,它将教师的理论研究,实践反思,交流研究和成果总结作为一个统一课题的载体进行组织。

学校培训活动以小主题为载体,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始,过滤一些 代表性,有价值的内容,以小主体的形式规划,系统地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日常工作主题,研究日常。在研究中寻找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然后促进研究和研究,促进研究,研究和研究,促进教师的研究与发展,提高教师的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基于教师个人教育和教学改进计划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以改进教师教育和教学行为为特征的培训模式,其特点是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这种模式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规定填写教师专业发展手册,包括教育和教学分析的主要优点,主要缺乏教育和教学分析,目前学校教育和教学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教育教学改进案例记录,教学教学评价记录,教育教学改进学期总结等专栏。定期沟通,提高他们的教学行为。

基于校际合作的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地方优质学校为核心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师教育资源的质量,以联合讲座形式的校际联系, 组织教学观察和学习,开展校本培训课程,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形成合作研究社区,发挥示范老师的辐射,让双方在培训团队培养学校建立文化,创造学校教育和教学规范,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过程中的双赢局面。

三,基于不同人员的网络培训社区。

开展主题教学和研究活动是基于实际学校,依靠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教育和教学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应该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收成也有自己的混乱,需要与其他学校沟通,沟通,相互学习。这需要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建立一个平台: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可能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但缺乏组织是联系组织和管理,这个人应该明白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情况,还要建立研发平台的条件和能力,而且要有责任感,那么作为教学和研究,我们已经成为我最适合的候选人。其实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做这项工作,比如我们的城市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链接 新疆基础教育教师网络培训平台,教学研究人员建立学科教师网络联系组,骨干教师培训组等。这些在线教学和研究工作组不仅为一线教师回答问题,互操作性,并经常上传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着名的教学指导等,为教师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由一线教师和领导喜欢。每个教师每学期组织一次网络培训活动,指导学科教学和研究小组开展网络集体课程准备活动。我们在各级组织了一些大型研究活动,因为时间关系,很多老师都有问题没有时间沟通,我们使用网络到活动场地外,教学和研究在线教师更多开放,每个人都讲他们的心,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高了一个层次。如果这个大型活动在过去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经常举办,那么现在我们要建立一个网络平台,我们已经能够更好地解决很多困难,无法解决过去。通过在线研究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网络研究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为专家,教师和我们的基层教师,教师,零距离 联系提供一个平台,建立一个学习社区,实现密切沟通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使论坛真正参与我们的教学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和研究活动;成为教师在深度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学习社区,成为加油站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共同体与数学教学范文第5篇

研 究 工 作 报 告

执笔人:武孔涛

一、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

1.2007年7月 我校开始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贵阳地区子课题“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乌当区二级子课题“乌当区有效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后,在乌当区子课题组的指导下,成立了洛湾中学子课题组。由校长负总责并担任课题负责人,副校长袁龙、教务主任王辉、教研员武孔涛负责课题研究研究工作及研究人员的指导工作。

2.课题组对如何有效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确定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性学习方式探索研究为切入点,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树立以课题带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研修中教师的有效学习方式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这一理念,以新课程先进的思想指导实验研究,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在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性学习方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确定研究方向后,我们制定了“提升农村教师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性学习方式探索的有效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报区课题组,并对我校教师学习方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学习方式的研究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教师学习比较单

一、学习方式较陈旧,大都以单打独斗,合作性合作性意识还不够好,且教师学习途径与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多数教师不能上网,只通过图书进行学习,暂时还不能以校本研修促进学习方式探索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学习方式支撑,于是我们决定调整研究方向,选择更适合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3.我们在选择更适合的研究切入点时,反思了“十五”期间,我校在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发现我们研修和培训的次数都较多,但效果不好的原因在于研修方式和培训方式不太适合校情所致。

(1)教师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薄弱。我们作为农村中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知识面较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严重不配套,缺编严重,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自我发展空间小。

(2)教师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机会极少。主要是由于我校教育设施设备的局限不能全面为教师接受基础教育新思想、新理念提供保障,我校只有一台电脑能上网,网速极慢,跟本不能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教师工作倦怠感极高,不思进取,缺乏目标。这便是我们为了激发教师进取精神,拓展教师视野,安排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一个原因。

(4)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不高。新形势下提出教育创新思想,可是教师不理解教育创新,总是狭隘地在校内与其他教师比,还夜郎自大,不思自己向前发展,课堂教学不容乐观。这便是我校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并进行同课创新型再构的必要前提。

(5)教师存在“三难”:即教师年龄整体偏大(35岁以上教师占70%),学习应用新理念、新技术难;教师教学程式化,致使课堂教学改革难;教师研究学生不够,总感慨现在的学生难教。这是我们需要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重要前提。

(6)教师教学研究单打独斗而缺乏团队意识,教研组际间不相往来而缺乏勾通,校本研修 1

形式单一,教师学习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难以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教师的增加,致使学校教师年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都有差异,教研必需要不断分化,形式单一的研修活动已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教师之间、教研组际之间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进行校本研修很有必要。

(7)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对校本研修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足,参与培训和研修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要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学习的又一个原因。

(8)从我校教师总体情况来看,我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尤其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内涵有新的认识,也需创建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重新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方式方法。所以,我们决定以全校要以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开展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研究,拟定研究课题为“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决定从“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 师教育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二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筹备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

2、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10年6月)

3、总结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1月)

(一)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特色。

1.工会带领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拓展教师的视野,使教师们凝心聚力,为学习共同体建立奠定基础

学校工会在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展示凝心聚力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其纽带和桥梁作用。

为了让教师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开阔眼界,工会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与交流,释放教师郁闷与消极的心情,让教师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妙而吸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拓展心灵积极的欲望,壑达自身狭隘的视野,舒展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怀。

2、校长带领教师走出去与各校交流,增强教师的自信, 消除教师的自卑感和职业倦怠,为学习共同体建立形成共识。

由于农村教师教学环境和教育条件较差,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各自的内在心理都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为了关爱教师心灵的脆弱、抚平教师灵魂的胆怯激励教师积极的兴致,为了让每位教师能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的愿望,我校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到外地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校际研修交流活动、学科业务培训活动、科研交流研修活动。

3、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及其类型、研修内容、方式、要求和效果。

我校从建设教师幸福成长的家园出发,从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出发对教师需求进行了调研,教师们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教学得心应手,只有形成团队研修,才能共赢、共荣,共享幸福。于是借此东风之机、共识之时,建立了学校“学习共同体”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校本研修一体化。教师在形成的各种类型共同体中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极力支持教师职业发展,培养教师归属感;建立“关怀关系”,培育教师信任感;探索合作学习机制,形成教师互惠感;是加强网络有效学习,拥有教师分享感。

在团队中让每位成员都有了学习的机会和权力,都得到了温馨的人文关怀,都有了进步,教师的共同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有效研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针对我校教师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新路子,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坚持以自主研修为主与团队研修相结合;将教师个人成长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将现实需要与教师长远发展相结合,为教师搭建学习共同体通向专业成功的桥梁。在实施进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探索与实践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途径与方式方法:一是通过校长培训提升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素质 ;二是专家引领进行校本有效研修;三是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四是教材大练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五是走“同课异构”到“同课创新型再构”途径,其中以“五指合一”教学反思法为基础同课再构的方式方法的实践运用是本课题研究中创新;六是网络研修;七是电子备课,网上评课评价——这是本课题建立和实施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的新方式、新方法;八是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九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十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果评价。

三、点面结合,有序开展课题研究,初获成果。

1.创建了农村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实践了团队校本研修方式方法,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科研意识,发挥了团队协作互助作用和创新精神;并初步实现了“共研、共享、共创、共赢、共荣”的格局,实现了有效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2.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有效研修,初步探索与实践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十种途径与方式方法。

3.逐步提升了我校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素质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及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QQ群聊”、“网上论坛”、“博客交流”、网络视频专家培训的方式,为学校校长及教师找寻和搭建交流学习心得、管理体会、理论提升、思想进步的平台。

4.学校已树立起以“学校、教师、学生”为本的“终身学习、三维塑造”的教育理念,让我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放眼看世界,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通过骨干教师培训班,新教师培训班,学科老师培训,全员教师培训,聆听专家报告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提升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及教学水平。

5.教师在校本研究中的所得

专业化的有效发展,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快乐。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热情高涨,自我约束和自主进取意识明显提高,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形成了自主研修,自我提高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研修的驱动下,教师专业化素质得到有效发展。

6.教师的科研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课题的开展,激发了我校教师积极主动进行教育科研的热情,同时,将热情转化为研究动力,促进了该课题的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

7.我校将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整理汇编了集体和个人成长与发展文集。主要有《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学反思集》《教育故事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工作报告、研究报告专集》《个人课题研究成长案例集》以及教师授课光盘、题库、自制试卷等。

(二)实践成果

1、2007年——2010年,教师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论文

一、

二、三等奖共210多篇。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

一、

二、三等奖共213项。

四、总结研究成果,为课题的区域推广作准备。

1.总结出适合我校校情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共同体平台 。

2.总结出网络环境下,利用QQ群、教育博客、K12网、网络视频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研修亮点。

3.总结出以“五指合一”反思法为基础的“同课创新型再构”校本研修的有效研修方式方法。

4.坚持抓好岗位练兵活动,总结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修方式。

五、研究人员变动情况

研究小组主要成员的变动

本课题由乌当区洛湾中学承担课题研究工作,研究主要成员李海堂和赵琦通过研究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中期(至2009年12月)因教学工作的原因而离开了课题组。

贵阳市乌当区洛湾中学课题组

学习共同体与数学教学范文第6篇

1 文化领航, 共愿景

1) 给文化定魂, 打造发展共同体。校训: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校风:明礼、诚信、求实、创新。教风:躬行实践, 和易以思。学风:笃实好学, 立德立志。

2) 主题教育活动, 打造育人共同体。“读经典书、写隽秀字、做文雅人”, 是我们坚持了四年的主题教育活动。早上7:40到8:10是经典诵读时间。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分别编写了三个读本, 包括120首唐诗宋词, 另外低段有弟子规, 中段有三字经, 高段有论语选读。为促进学生对国学的喜爱, 每周排了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天12:50到1:10练字20分钟, 要求学生静心书写, 潜心揣摩, 把汉字写得规范整洁。“一笔一画练字, 一言一行立德。”方块汉字, 中国书法, 其间蕴含着华夏子孙行世立人的道理, 所以在教育学生读书写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因此我们分学段提出了育人目标。低段主要是“懂礼貌, 爱学习”等礼仪常规和学习习惯教育;中段主要是“讲诚信, 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教育;高段主要是“树理想, 爱祖国”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3) 民主管理, 打造管理共同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我们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德育共同体。首先让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召开中队长以上的会议, 讨论修订《包鸾中心校一日常规》, 制定《一日常规考评细则》, 然后各考评组成员竞争上岗, 组成一个在辅导员参与下的管理共同体。规矩大家定, 执行大家干, 既公平公正,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班级管理也是这样的, 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 同样在班主任的参与下成立管理共同体。

2 课改启航, 共行动

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从2008年开始参加市级课题《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研究》, 2011年被丰都县定为整体推进实验学校。这一系列的课改实验也是学校建设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历程, 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与建立师生共同体密不可分。

2.1 小组合作学习, 建立学习共同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丰都县“卓越课堂”的有效方式。通过几年的实验, 学校对小组合作学习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如《小组建设的一般策略》《组长培训方法》《组员培训方法》《小组成型标志》《小组合作学习分工策略》等。现在学校三至六年级都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2.2 专题研究, 建立研修共同体

专题研究是我们课改的一把利器。一般以年级组为单位, 找出上期研究存在的问题, 确立专题, 同一专题的老师组成研究共同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推动专题研讨。学校建立网络博客, 教师不仅可以上传资料, 还以此平台形成网络共同体进行研讨。近两年, 我们创建并完成研究了不少优秀专题, 其中获市级一等奖2个, 二等奖2个, 三等奖4个。

2.3 集体备课, 建立教学共同体

集体备课是学校建立教学共同体的主要方法。以各年级学科组为单位, 施行“单元整组、集中研讨”。即开学初, 各备课组长按单元分配任务, 各主备教师提前备课并交年段负责人检查后, 于每周星期四下午统一集体备课, 校长亲自检查。通过一边培训, 一边开展, 老师发现无论是教材解读还是学法选择, 往往能在集备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从中受到不少启发, 上起课来更是得心应手。

3 活动续航, 共追求

3.1 综合实践活动, 组建探究共同体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共同体之一。学校除学科实践活动之外, 学校3~6年级每期有1至2个综合实践活动, 有学校根据本地情况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活动主题, 也有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活动主题, 指导老师则由校指派或学生选择。其中《美丽的包鸾河》《大棚里的秘密》《包鸾竹席》《桂花飘香》等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欢, 屡做不烦。不同的共同体会研究出不同的成果, 学生一边享受着过程的快乐也一边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3.2 课程辅助活动, 组建兴趣共同体

学校有两个课程辅助活动日深受学生喜欢, 一个是开学初的课程辅助活动报名日, 那天凡是开展课程辅助活动的老师都在操场张贴海报设立报名处, 学生纷纷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另一个是课程辅助活动展示日, 孩子们最高兴的是带上自己的家长来看自己的活动展示, 最兴奋的是和别的兴趣小组进行比赛。学校也会在那一天对各个兴趣小组进行考评。目前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设置了29个课程辅助活动项目, 全体师生参与, 每周二至周五第六节课集体参加活动。几年来, 学校课程辅助活动蓬勃发展, 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其中舞蹈小组参加市级比赛获等级奖, 并在重庆作汇报演出。科技小组多次在重庆科技大赛中获市级等级奖。

3.3 社团活动, 组建服务共同体

目前学校主要有两个社团, 分别是“山鹰文学社”和“红领巾广播站”。“山鹰文学社”是一个综合型的学习共同体, 指导老师有语文、美术、书法学科的, 文学社成员也是由相应学科爱好者组成并担任社长、主编、编辑、美编等工作。《山鹰》校刊完全由文学社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编辑成册。“红领巾广播站”在德育处主任和辅导员指导下选稿, 分栏目播出。全校学生均可以向相应栏目投稿。这两个社团共同体不仅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也丰富了校园生活。

4 制度护航, 共努力

上一篇: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下一篇: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