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

2023-09-18

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1、逻辑性、观点合理性(15分): 审题:对所持立场是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进行阐述;对辩题是否有多角度的理解;辩论过程中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

论证: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论据是否充分且有说服力;事实引用是否得当;推理过程是否明晰且合乎逻辑;说理是否透彻。

2、语言表达、风度(5分)

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仪表风度自然大方,尊重对方,尊重评委与观众,表情,手势恰当。

二:攻辩环节(20分) 评分要求:

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对对方的纠缠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三:自由辩论环节(30分)

是否论点明晰,理解深刻,论据充足,合理,有力,引证恰当,有层次,多角度,分析透彻;是否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陈词失误,驳论精到,切中要害;思路敏捷,应对能力强;是否言语清楚达意,陈述条理性强,措辞造句逻辑严密;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团队是否分工良好,默契配合;时间,人员安排合理。 四:总结陈词(20分)

1、逻辑性、观点合理性(15分)

审题:对所持立场是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进行阐述;对辩题是否有多角度的理解;辩论过程中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

论证: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论据是否充分且有说服力;事实引用是否得当;推理过程是否明晰且合乎逻辑;说理是否透彻。 2语言表达、风度(5分)

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仪表风度自然大方,尊重对方,尊重评委与观众,表情,手势恰当。

五:总体印象:(10分)

1、 逻辑性

评分要求:是否自相矛盾,偏离主题,不合正常思维方式。

审题:对所持立场是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进行阐述;对辩题是否有多角度的理解;辩论过程中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

论证: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论据是否充分且有说服力;事实引用是否得当;推理过程是否明晰且合乎逻辑;说理是否透彻。 2.团队配合

是否有团队精神,队友之间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问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以有力打击。 附:辩论会时间安排与分数联系:

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1物理概念渗透的设计方法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含了三项主要内容, 即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学好物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学好物理的首要前提即是掌握物理概念。对于物理概念的渗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了三种思路,即兴趣培养、认知概念和应用概念,即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的眼光来看事物。

第一,在兴趣培养方面,笔者采用了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实例的方法,结合课题知识,以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物理这门学科。如筷子在水中会呈现折射状态,死海不死的原因;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某国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将子弹当做昆虫而随手抓住等等。

第二,在认知物理概念方面,笔者设计了 概念理解 “三部曲”应用于课堂。一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物理;二是更多的创设课堂情境来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三是利用物理学家典型的物理示例来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实践证实,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客观认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在应用概念方面,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课外学习计划,其中包含了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将每天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记录下来, 每周由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总结;二是将学生划分为数个小组, 为每一组都布置课外探究任务,将实验融于其中,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不断动手、动脑课外探索中应用掌握的物理概念, 了解物理概念的内在结构和形态特征。

2物理规律渗透的设计方法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完成从中学到高中的蜕变过程,对于新鲜事物的掌握能力还处在一个界限不甚分明的初级阶段,对物理规律的积累还停留在简单认识的位置。因此,在高中阶段,对于物理规律渗透的设计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对物理学的理论诠释方面,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与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通过一些简单明了的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切实掌握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了解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综合来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规律”理念应体现在四个方面: 1介绍物理学科中涉及到的看似平常的事物原理;2介绍物理学科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3介绍物理学科中涉及到的大自然规律; 4介绍物理学科中涉及到的大自然中的事物运行规律。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首先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通过对这些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疑问, 并且这些问题还是学生迫切需要了解, 以及需要学习的。而这是教师的态度问题,并是理念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切实加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物理学习方法渗透的设计理念

学生的学习方法关系到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对学习方法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育实践中,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每堂课都给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每堂课都为学生解答问题,首先说,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课堂教育的优化工作应当着眼于细节,针对课堂教学内容, 把物理教学的每堂课都当做是解答学生问题的过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课中 ,笔者首先以问题进行引导 :1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2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拿出准备好的实验道具: 质量相同的道具小车、光滑的水平板、砝码、细绳、以及夹子等,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过程,笔者在一旁做教学指导。在实验过程中,作者鼓励学生尝试着通过多种方法对问题进行验证解答,而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验证物体运动的状态以及找到导致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从而对定律内容进行验证,即: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而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如此,通过这样的引导,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最终促进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概念、规律和方法是高中物理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大多各要素的诠释力度,拓展并完善物理基础知识,注重发掘其中潜在的教育价值,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打造高效课堂而服务,并为落实新课改要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摘要:概念、规律和方法是学习物理课程的三个基本要素,物理概念等同于物理思想,而规律和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渗透物理概念、规律和学习方法。本文对如何渗透进行了设计,对渗透的过程进行了诠释,以期为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而献计献策。

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商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商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商标的必备要件包括两项:

第一,应当具备法定的构成要素。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来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视觉不能感知的音响、气味等商标不能在我国注册。

第二,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商标的显著特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标志本身固有的显著性特征,如立意新颖、设计独特的商标;二是通过使用获得显著特征,如直接叙述商品

二、地名商标是指什么?

地名商标是指将行政区划的地理名称或其他地理区域的名称、历史地名作为文字商标的内容或主要内容进行使用或予以注册的商标。

如果该地名不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或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可以作为商标注册。否则,只须当该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组成部分时,才可能获准作为商标注册。例如:“景德镇”是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本不能作为商标注册,但是,作为证明商标“景德镇瓷器”的组成部分,可以被核准注册。

地名注册商标一般受到严格限制:商品或服务的产地名称应该留给同一产地的其他厂商自由使用,使用并非其产地的地名作为商标一般又可能误导消费者,因此只有与商品或服务的产地毫无关系而又不会误导消费者的地名才可以作为商标受到保护。TRIPS协议严格禁止葡萄酒及烈性酒的地理名称作为商标注册。但原则上,产地名称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注册保护。

我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由此可见,地名注册商标是受到限制的。但该款后半段规定,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由该规定可知,地名并非是商标注册的绝对障碍。

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一、地理国情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1) 资料收集。地理国情普查前的资料收集工作十分重要, 这些资料主要指的是以景为单位的全色剂多波段卫星影像, 1:10000和1:50000DLG数据, 从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民政部门等多个部门收集而来的各种专题资料以及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搜集到的与本次地理国情普查有关的资料信息等。具体来说专题资料包括普查水系资料及附属的各种蓄洪、行洪区的基础数据资料, 土地权属数据信息, 普查区域内的所有新建或者改建的公路设施的相关资料信息, 各文化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地质公园有关的资料内容等。这些资料信息的来源比较分散, 地理国情普查小组的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与各部门建立良好的联系, 保证这些资料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 为后期的普查工作打好基础。

(2) 软硬件配置。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离不开各种软硬件装置, 本次普查主要选用的外业使用仪器有手持测距仪、计算机、亚米级手持GPS等装置, 软件系统选择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质量检查系统、“数字描绘系统”等。

二、地理信息数据及专业资料信息的获取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能够对上文所述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整合归纳, 对两种不同比例尺的DLG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组织重构、坐标系转换等处理, 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具体要求提取了本次普查工作需要使用的各种内容, 形成基础数据。

1:10000DLG数据中现势性比较弱, 或者缺乏这一数据信息的区域, 可以从1:50000DLG信息中提取其要素实体及属性信息;如果某一区域的两种比例尺的DLG数据信息都比较全面, 且二者差别比较小的时候, 区域要素及实体信息提取时应尽量选用1:10000的数据信息, 以1:50000DLG信息作为补充参考即可。DLG数据信息提取时主要包括植被、境界、交通、水系等信息, 总而言之, 凡是被归类到地理国情基本要素中的信息内容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提取, 从而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专业资料信息提取时要严格按照地理国情普查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已经提取出来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要进一步的进行完善补充。

地理国情基本要素采集更新工作中, 要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 要将采集误差控制在5~10个要素之间;要处理好按照影响采集更新要素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 确保要素相互位置关系准确, 且各要素之间的连续性, 尽量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悬挂点或者伪节点。地理国情基本要素的数据分层、属性内容等需要按照《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方案》进行执行。

三、外业核查

外业核查工作的内容比较繁杂, 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将卫星影响数据信息与地理国情基本要素信息叠加起来, 然后进行分幅制作外业普查工作底图数据, 一般区域的分幅的比例为1:25000, 市区密集区域的分幅比例为1:50000。如果判译工作以及业内分类工作中难以确定地理要素实体的属性、边界以及类型图斑, 需要通过实地核实进行确定以及补调, 调查核实工作开展的同时需要就各专业部门最新更新的资料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更新。除此之外, 如果业内圈绘难以圈定地理要素实体的属性、边界, 需要收集分析与这两个问题相关的参照资料, 填补属性, 如果无法填补, 需要依靠外业实地核实完成这一工作。

外业核查工作中, 针对不同的对象, 核查技术要求各不相同。本文重点就道路、水系的外业核查技术要求进行简单的介绍。

(1) 道路。道路包括铁路、公路、城市市政道路、乡村道路等多种类型, 不同道路核查时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别, 比如, 铁路外业核查时, 需要重点检查道路的线路编码、单复线、起终点等相关的信息。普通的乘机公路核查时主要需要检查道路的编号、管理等级、名称、技术等级、单双向、车道数等资料信息。城市市政道路主要指的是地级市或者以上城市内部宽度超过6m的城市街道及快速路, 外业核查时主要需要检查道路的车道数、名称、路宽等资料信息。乡村道路指的是道路超过5m的公路, 需要核查名称、路宽、铺设材料等资料信息。外业核查工作中, 如果难以通过内业判断道路的属性信息, 核查人员需要利用手持GPS、测距仪等工具对道路的信息进行勘测, 并统计在对应的表格中;

(2) 水系。河流、水渠、水库、湖泊等都属于水系领域范围, 河流外业核查时针对实地宽度不同的河流采集的地理国情基本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别, 河流的实地宽度超过20m时, 需要核查的地理国情基本要素主要指的是河流的河范围线, 如果河流的宽度没有超过20m, 需要核查的地理国情基本要素主要指的是河流的中心线。水渠核查时, 可以参考上述技术标准, 水渠实地宽度在20m以上时, 需要核查的地理国情基本要素主要指的是水渠的围线, 反之, 指的是中心线。湖泊、水库、坑塘核查时, 分别指的是实地面积超过1、5000、10000km2的岸线。

结束语

现阶段国家已经认识到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但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作业之中要不断的探索创新新的工作思路, 完善工作方法, 加强质量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质量,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打好基础。

摘要:地理国情在基本国情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 能够全面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信息, 为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章就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要素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地理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 董冬, 龚伟.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 (08)

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第一,说话的时机

古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也是如此,话不在多,时机一定要对。能在最适宜的时机,说出最适宜的话,这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否则,如果说话的时机把握得不好,相反,还会给你带来反面的效果。《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大概就是如此。杨修作为曹操身边一个直接参与机密要务、总领营帐诸事的行军主簿,在战事失利的紧急情况下,口无遮掩,自作聪明地从“鸡肋”口令中随意妄猜,并在军中肆无忌惮散布消极言论,最终落得个被曹操以“乱我军心”罪处死。杨修空有真才实学,却因为说话时机不对,而招来“杀身之祸”。

那么,什么时候是说话的最佳时机?比如,在讨论会上,什么时候是最佳发言的机会?如果你第一个发言,虽然能够给听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况是,因为时间尚早,气氛难免显得沉闷,听众尚未适应,不太好调动他们的情绪。可是如果到了后边再讲,好处是能够吸收别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显得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可是因为时间太晚,很多听众都会觉得疲倦,希望尽快结束发言而不愿再拖延时间,因此效果

也不理想。根据这些情况,经过研究证明,最好的发言机会是在第二或第三个人发言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的效果最好。在这个时候,说话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如果你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孔子曾在《论语•季氏》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有3层意思:一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做急躁; 二是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三是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贸然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瞎说。选择时机,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同时更是发挥说话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对方对你所谈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话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事实证明,说服他人的最佳时机是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由于劳累、不顺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他们是没有心情来听你说话的。

第二,说话的场合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其丈夫阿尔伯特相亲相爱,感情和谐。妻子是一国之君,整天忙于公务和应酬,而丈夫却不太关心政治,对社交缺乏兴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已经深夜了,她回到卧室,见房门紧闭,就敲起门来。

问:“谁?”

答:“我是女王。”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维多利亚。”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你的妻子。”门开了,维多利亚走了进去。

女王回到家里,场合改变了,她就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位妻子。在宫廷上对着王公贵族说话是一种情形,回家说话应该是另一种情形。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人的一种拙劣表现。著名作家李存葆说过: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宣传鼓动不会是长篇大论,有时面对敌人痛骂一声,回头向战友一招手,喊一声:“有种的,跟我上!”这比宣传鼓动更有效。这也告诉我们,说话只有根据场合,灵活运用语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场合不同,氛围不同,人们的心情也不同,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会不同。同样一句话,在此场合被认为合理、有见解、在彼场合则可能引起人家的厌恶和反感。设想一下,我们跟一个六七十岁的贫苦老农交流时大谈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会是一个什么情形,我想这位好农一定不知道你所云的是什么,说不定还会认为你脑子有毛病。这就叫“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拿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第三,说话的对像和身份

我们都知道有一条成语叫“对牛弹琴”,它讽刺的就是“说话不看对象”。琴弹得再好,对牛也没有任何意义。说话也一样,不看人说话也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要了解听话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所说的话才有意义,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据说古代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魏明帝觉察之后,便派人去抓他。他的妻子为了揽过局面,告诉许允:“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因为她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依皇帝的

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

所以,在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处罚。”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确实很称职,于是不仅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的任官制度,许允提拔同乡一事,不管妥不妥当,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认可的“理”。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来选择说话方式的绝好例子了。

说话不考虑对象,就等于射击不瞄准。而关于什么样的对象,说什么话。可以参考鬼谷子《权篇》中说的:“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第四,说话的方式和分寸

所谓说话的方式和寸,就是同一件事,你会选择说哪一段,站在哪个角度说,比如,你太太炒菜,四个菜中只有一个好吃,你吃饭的时候会说那三个不好吃,还是说那一个好吃呢?一定是说那一个好吃,因为你说那三个不好吃也没有用,再说好不好吃她和你一样清楚,为什么要说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当过放牛郎,交了一些穷朋友。称帝后,有两个从前的穷朋友来见他。因两人的话说得不一样,两人的命运也各不一样。第一个人被引进宫内,他一坐下便指手划脚地说:“我主万岁!皇上还记得吗?从前你和我都替财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青豆放在瓦罐里煮。没等煮熟,大家都抢着吃。你把罐子都打烂了,撒了满地的青豆,汤都泼在地上了。

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叶送进嘴里,卡住了喉咙。还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叶吞下,才把卡在喉头的草叶咽进肚里去。”朱元璋听了他的述说,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为了保住体面,他把脸一沉厉声喝道:“哪来的疯子,替我乱棍打出去!”

这个抱头窜出的倒霉蛋,去给朱元璋的另一位旧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说了这件事。那个放牛娃泯嘴一笑,说:“你看我去,保得富贵。”于是他大摇大摆走进宫来,一见朱元璋,纳头便拜,然后叙起旧来:“皇上还记得吗?当年微臣随着你大驾都骑着青牛去扫荡芦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汤元帅在逃,你却捉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在了咽喉之地,多亏菜将军击退了他。那次战斗我们大获全胜。”朱元璋对旧友吹嘘的那场战争心知肚明,但他却把丑事说得含蓄动听,面上有光。又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难同当时的情景,心情激动,立即封这位旧友为御林军总管。

对于同一件事,一个人是直通通地说,结果被推出斩首;一个委婉曲折地说,结果做了大官。话说的方式不一样,所取得的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话说多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同样,在生活中,精辟的见解往往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容易招人生厌。实践证明,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赢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

人,总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在不同人场合,面对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事件,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所以,开口说话不能只照着自己的思路走,要考虑对方对自己说的话是否有兴趣,要考虑对方的立场,以及自己的观点能够被接受的程度。能看对象说话的人虽不是老实人,但绝对是精明

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第6篇

核心提示: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达3小时,是全球均数的2倍。学生们因此成了熬夜族,普遍睡眠不足7小时。尽管如此,每天仍有未解决的作业难题,相应地,有超过三成的家长选择帮孩子写作业。

给孩子创建一个舒适的作业环境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 这个“环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个是硬件环境,即要为孩子准备好一个完成作业的空间。其中包括光线充足的、 安静的、无噪音的房间,干净整洁的书桌,软硬、高低合适的椅子或板凳,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文具、工具书、书本等。

另一个是软件环境,即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少 说话, 少干预, 少打扰。 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受到影响的。 如果在桌子上放着与完成作业无关的课外书或者玩具的话, 甚至一面小镜子,都可能使孩子写一会儿看一会儿,不仅耽误作业时间,也容易分散孩子作业时的注意力,造成作业速度慢、正确率低。所以, 桌面上一定要干净、整洁。

上一篇:有趣的对联故事范文下一篇:土木工程走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