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范文

2023-09-22

人类的老师范文第1篇

只要一发动战争,那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满地是尸体,血流成河,就连战争所到处的大自然也会变成面目全非......这些都是战争的罪恶,所以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在这个世界的没一个人都应反对战争,因为经过一次战争可能使人家破人亡。

在我记忆中有一段这样的片段:在某一天里,某一个部队接到上级的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长城。这是解放军对日本军队的战争。开始时,炮声,枪声,呼喊声,号声混成一片。那声音震耳欲聋,地也被炸得地动山摇的。过了许久,解放军的炸弹、子弹剩下不了多少了,这是解放军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和敌人拼命。有的用拳头和敌人双打,有的和敌人抱在一起在泥浆里翻来覆去,有的和敌人在水里打,有的人被敌人砍了三四刀都没倒下去。那里的场景阴沉沉的,硝烟布满了战场。

到最后尸体遍地都是,有横着的,有竖着的,有掉在城墙上的……有时,那些尸体中还有正往城下掉的,那场景是忍不惨睹,虽然最后我方还有5人生存,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我方胜利了,但是是用了多少人的生命换来的,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牺牲了几万人,歼灭敌人也几万人。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不好的结局。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罪恶。

人类的老师范文第2篇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使用时间: 2013年9月23日

主备: 卢炳荣 审核:高二生物集备组 审定: 【明确任务,确立目标】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 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学习重难点: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自学教材,探究目标】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P90 1. 人类遗传病概念: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 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

为 、 、 思考1: 先天性疾病、遗传病、后天性疾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 单基因遗传病 P90 1.概念:是指受 控制的遗传病。 2.类型及实例 (1).显性遗传病

①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隐性遗传病

①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思考2:1.同学们记得这些遗传病的特点吗 2.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三. 多基因遗传病 P90-91 (1)概念:受___________ 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实例:先天性发育异常、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3)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P91 1.概念:由 引起的遗传病。 2. 类型及实例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例如: ________________。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例如: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3: 产生21三体综合征原因? 3.特点: 。

人类遗传病学案

高二生物学案

四.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P92 1.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手段: 和 。 (1). 遗传咨询内容与步骤

①对家庭成员进行 ,了解家庭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 ②分析遗传病 ,判断类型 ③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④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 、进行 (2). 产前诊断

①时期:胎儿出生前

②检测手段: , 、 、 、 。 ③目的: 。

2.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意义: 。 思考4: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健康 P93

1、人类基因组: 。

2.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就是测定 ,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染色体数为 。 思考5: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的意义

【课堂检验,达成目标】

例1.下列各种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病的是 ( ) A.原发性高血压 B.抗维生素D佝偻病 C.先天愚型

D.青少年型糖尿病

例2.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可采取的检测手段有 ( ) ①B超检查 ②羊水检查 ③孕妇血细胞检查 ④基因诊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例3.下列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 ①性腺发育不良(女) ②白化病 ③冠心病 ④哮喘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例4.如下图表示的是人类很少见的一种遗传病——遗传性肌肉萎缩症,这种病症可能是由于一个基因位点突变引起,请判定此遗传病的遗传类型最可能属于 ( ) A.常染色体遗传

B.伴性遗传 C.显性遗传病

D.细胞质遗传

例5.下列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C.苯丙酮尿症 D.先天性愚型

人类遗传病学案

2 高二生物学案

例6. 右图是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 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

受精卵分别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

(1)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

则3号、7号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号是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9号是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 。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的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如果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的几率是_________。

【课后达标, 巩固训练】 一. 选择题

1.下列遗传病中,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是( )

①并指 ②高血压 ③白化病 ④ 先天聋哑 ⑤ 唇裂 ⑥21三体综合症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2.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他们应该( ) A.只生男孩 B.多吃钙片预防

C.只生女孩

D.不要生育

3.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 A.近亲婚配后代易患遗传病

B.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C.近亲婚配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近亲婚配其后代必然有伴性遗传病 4.并指、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

①单基因遗传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 ③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④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⑤常染色体病 ⑥性染色体病 A.①③、⑤、②④ B.①④、⑥、①③ C.①③、⑤、①④ 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A.适龄生育 B.实行计划生育

C.产前诊断

D.禁止近亲结婚

6.下列哪项不属于遗传咨询( )

A.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诊断 B.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C.推算后代再发风险率

A.智力低下

D.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B.身体发育缓慢 7.下列与先天愚型不符的一项是( ) C.染色体异常 D.患儿全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D.①③、⑥、②④

8.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下列有关这种牛的不正确叙述是( ) A.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基因型

B.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C.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能正常 D.双亲中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能出现正常

人类遗传病学案

3 高二生物学案

9.某男孩是色盲,祖父也是色盲,但他的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色盲基因是通过谁遗传下来的( )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母→母亲→男孩 D.外祖父→母亲→男孩

10.一个正常女子和一个患病的男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孩和一个正常的男孩,子女长大后分别与正常人结婚,所生子女都不会患此遗传病。请判断该遗传病最可能属于( ) A.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C.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11.人类的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两个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 A.三女一男或全是女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二男 D.三男一女或二男二女 12.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C、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D、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二. 简答题

13. 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1)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

(2)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

14.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3)Ⅲ11和Ⅲ9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①Ⅲ11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填序号),原因是 。 ②Ⅲ9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填序号),原因是 。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基因检测 C.性别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4)若Ⅲ9与Ⅲ12违法结婚,子女中患病的情况: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人类的老师范文第3篇

篇一:石头的故事

张凡是一个小偷,最近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陶景很有钱。听了这个电话,还不等他问那人是谁,电话就挂了。他半信半疑,通过一段时间采探,终于探听到陶景是本市一位著名作家,据说,每月光稿费收入就有四五万。这让他垂涎三尺。他还发现,陶景一般白天睡觉,晚上通宵写作。而他的妻子米美恰好相反,晚上早早就上床睡了,白天整天泡舞厅,而且暗中有个相好的,叫何东,是陶景的朋友。

张凡决定把偷窃行动定在晚上,这时,米美疯狂了一天,睡得很沉;陶景写作沉入思考之中,也如同睡着一般,自己进去,先捆了陶景,再捆了米美,哗啦响的钞票就会进入自己的衣兜。

计划定好,张凡马上开始行动。

当天晚上,他悄悄摸到陶景住的别墅。这所别墅在郊外,虽不荒凉,也不是闹市区,很适宜偷盗或抢劫。张凡用特制钥匙偷偷开了大门,轻手轻脚进了院子,靠近楼上,突然“啪”地一响,一个毛茸茸的东西跳到身上,一爪抓在他的脸上,很疼,吓得张凡出了一身冷汗,忙一闪身躲到了黑暗处。

陶景夫妻并没有被声响惊动,楼上很安静。

张凡停了一会儿,偷偷摸上去,靠近亮着灯光的窗子一看,原来陶景并没有写作,而是拿着一串钥匙递给米美说:“明天我要去开个笔会,保险柜的钥匙你拿着。”

“亲爱的,你走了,我一个人在家害怕。”米美撒娇道。

陶景不知从哪儿摸索了一会儿,拿出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递给米美:“别害怕,把它放在床头壮壮胆子。”说完,很爱怜地拍拍米美的脸颊,并没有去写作,而是和米美上了床,然后熄了灯。

张凡见了后,转身离开,他改变了计划:今晚情况有变,不能下手。明天晚上来偷,一个女人在家,还不是唾手可得一样方便。

篇二:石头的故事

第二天天黑不久,张凡就骑着摩托悄悄到了陶景别墅外。他知道,米美晚上一般睡得很早,所以,他决定早点下手,钱早些拿到手,心里踏实。

带着一种欢快的心情,他把车放在别墅外僻静处,又一次悄悄进了别墅。让他失望的是米美并没有睡,而是在打电话,一字一句听得清清楚楚:“喂,过来啊。今晚那书呆子走了。什么?你已经在路上了?你听说他走了?”电话显然是给何东打的,打完,米美关了手机,高兴地哼着歌。

张凡急了,心说得快点下手,迟了,何东一来,一切都泡汤了。他举起手,轻轻摁了摁门铃,不一会儿门开了,米美惊喜地道:“你来得真快啊。”但迅即睁大了眼:进来的不是何东,是一个黑衣黑裤的人,头上套着丝袜,嘿嘿地冷笑。

丝袜罩面的张凡进屋一脚踢上门,米美急了,忙向卧室跑去。张凡见了,急忙赶上去,一把抓住米美的睡衣,米美使劲一挣,睡衣“嚓”地一声被撕开落在地上。张凡的面前,是一具嫩白的身子。一时,他忘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狼一样扑了过去。

就在张凡把米美摁在床上又揉又捏时,米美猛地抽出了放在床头的匕首。可是,她快,张凡比她更快,闪电一样抓住了米美拿匕首的手,准备夺下匕首。米美急了,低下头一口咬在张凡手上,痛得张凡直跳脚,他奋力夺下匕首,红了眼,一下插进米美的胸部。

这一匕首显然捅在了致命的地方,米美哼都没哼一声,摇晃了几下,倒下了。

张凡在米美身上刚刚抽出匕首,门铃声响起。他忙一闪身出来,躲在门后。门铃响了一会儿,接着是锁孔转动的声音。门被打开,何东走进来,边走边道:“米美,路上堵车了,怎么?生气了?”话没说完,感到胸口一痛,一低头,一把匕首插在那儿。

临死时,何东才看清,刺杀自己的是一个蒙面人。

杀了何东,张凡擦擦头上的汗,忙在房子里翻箱倒柜,甚至连梳妆台后的大镜子也看了一遍,可是,一分钱也没找着。“他奶奶的,钱呢?”他仍不死心,又地毯式地在房子里搜索了一遍,结果仍是两手空空,沮丧之下,他摘下米美的碧玉耳坠,一转身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篇三:石头的故事

侦查队长大刘接到报案,是在第二天早晨八点。报案的是一个看山人,满脸灰白,显然吓得不轻。据他说,他在盘山公路上看到一辆摩托车翻在那儿,散了架,一个黑衣人倒在摩托车边,满身是血,已经死了。

接到报案后,大刘马上开着警车,带着助手李语和其他干警,还有报案人,赶往出事地点。

出事地点在本市有名的风景区凤凰山北坡上,这儿山势陡峭,十分荒凉。而山的南边,却林荫遮蔽,特别秀美,成了部分有钱人盖别墅的好地方。一条公路从远处延伸过来,沿凤凰北山蜿蜒而上,翻过山顶,又下了南边别墅区,一直进入市区。

出事的摩托就倒在公路边,驾驶摩托的人倒在车旁,大张着嘴。看得出,出事的一刹那是十分惊讶的。大刘默默地观察着,这儿的山虽陡,公路却蜿蜒舒缓,加上是水泥铺的,不是一个应当出事的地方。

李语在那边忙着,仔细地擦净死者脸上的血,惊呼道:“张凡!”

大刘听了,忙跑过去仔细一看,络腮胡子鹰勾鼻,正是不久前刑满出狱的张凡。这家伙是飙车高手,过去曾多次仗着一辆摩托车和娴熟的技巧逃脱过公安的追捕,没想到现在却在这儿出了车祸。

大刘望望张凡,又望望公路上面的山崖,一路有摩托碰撞的痕迹,心里委实不解,这家伙怎么会在这儿出事呢?就在这时,李语在张凡衣袋里找出了两枚碧玉耳坠,还有一个丝袜头套,两人对眼望望,李语猜测道:“这家伙一定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然后心慌意乱驾车逃跑,翻了车。”

大刘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李语一边继续仔细地检查,一边自言自语:“这家伙伤口不多,咋有那么多血啊?”

大刘听了,仔细看看张凡身上的血迹,突然注意到他的右手,上面一片淤青,不像是摔伤的,是牙印。

“糟了,城郊昨晚一定发生了血案。”大刘道。

李语抬起头望望大刘,看到张凡手上的牙印,脸色也沉了下来。这时,几个干警抬起张凡的尸体,往车上搬,一个干警不小心,险些被一块石头绊倒。大刘忙走过去扶住他,然后望望那块石头,还有旁边滚落的几块石头,默默无语。

篇四:石头的故事

大刘和李语他们回到局里,得到消息,昨晚城郊一所别墅里果然发生了血案,死了两个人。

原来,米美有个姐们儿,两人经常一块儿出去玩。今天一早,这位姐们儿来寻米美,大门开着,她走进去,门虚掩着,喊了两声米美,不见人答应,她推门进去,见一个男人倒在那儿一动不动,地上到处是血,吓得她一声大叫,连滚带爬地跑出来,拨通了报警电话。

大刘和李语听了,又忙驾车来到出事地点,那儿已经有一拨干警在忙碌着寻找线索。

米美死在卧室里,浑身精光,睡衣被撕掉,扔在地面上:看样子,有人入室想强暴她,遭到拒绝,歹徒就痛下杀手。突然,大刘想起一件事,忙看米美微张着的嘴,齿间果然有血痕,却没有任何伤口。

“是张凡,”大刘对李语说,“他手上的牙痕,是米美咬的。”

李语点点头,疑惑道:“这家伙一般只偷钱不劫色。”

“也有例外,譬如这次。”大刘道。

两人看着扔在卧室门口的睡衣,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可能张凡是入室盗窃的,进去之后,发现米美穿着一件性感的睡衣,一时野兽的特征大发,准备非礼,遭到拒绝,就杀死了米美。恰在这时响起门铃声,张凡无处藏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躲在门后,等摁门铃的何东进来后,也一刀杀了他。

可是,何东深夜来这儿干什么?米美穿着如此性感的睡衣,究竟是为什么?

“是幽会?”两人异口同声。

果然,找来米美几个关系较好的朋友,包括那个报案的,得到了证实,米美和何东有婚外情,而且时间已经很长了,只是瞒着陶景一人。“陶景晚上在书房写文章,一写一个通宵,这时,米美表面上早早睡下,其实暗地里悄悄出了后门,去和何东幽会。”那女人说。

大刘和李语点着头,案情的线索渐渐清晰,米美昨夜趁陶景去开笔会不在家,悄悄约好何东,而且早早洗了澡,穿上一袭透明的睡衣等着何东,就在这时,张凡出现了,见了米美准备实施强行性行为,米美不从,咬住了他的手,张凡于是抽出刀子,杀了米美,随后又杀了赴约而来的何东。张凡杀人之后,摘下米美碧玉耳坠仓皇而逃,逃跑途中出车祸而死。

“这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语道。

可是,大刘拿着何东的手机,仍皱着眉头久久不语。

篇六:石头的故事

笔会还没结束,陶景听到凶信,就忙向家里赶。刚下火车,他听到妻子已死,一声惨叫倒在了地上,车站的人忙把他送到医院,经过一番抢救,慢慢醒来,泪水却止不住哗哗地流下来,引得医院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红了眼圈。

大刘和李语也闻讯赶到医院,劝他看开点,人死不能复生。然后告诉他,在房中,还有另一个人被杀,就是他的朋友何东。然后,大刘很谨慎地道:“据推测,你妻子生前可能有外遇。”

“谁?”陶景问,不相信地睁大了眼睛。

“可能是何东。”李语在旁边道。

陶景激动地吼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这是事实。”大刘道。

陶景不说话,过了许久,抬起头来问:“请问凶手是谁?”

大刘笑笑,望着陶景,一字一顿道:“我们还想向你请教呢?”

陶景听了,傻呆呆地望着他们。就在这时,陶景的手机响了。打开手机,陶景脸上变了色,如碰了烧红的熨斗一样扔下手机,道:“何东电话,不……不可能。”

“是何东手机,但不是何东打的。”大刘冷冷地拾起陶景的手机,然后,从自己兜里掏出一个手机,正是何东的。

陶景气愤道:“你开什么玩笑,刘队长?”

“米美与何东的死,是你提前设下的圈套。”大刘道。

“凭什么?”陶景问,“总得有证据吧?”

大刘打开何东的手机,翻到一个电话号码,道:“你走的那天,给何东去了电话,告诉了他你去开会的事。”

“是的,朋友之间打个招呼啊。”陶景道。

“不,你的目的不那么单纯。你希望他早点赶到你家,最好在张凡作案时,或者刚作完案就赶上。这样,他就等于往张凡刀子上送。”大刘分析着陶景的心理。

陶景冷冷一笑:“刘队长是不是常常以猜测做证据?”

大刘对陶景点点头,又对李语笑着示意,李语小心地拿出一个袋子,打开,取出一张指纹图片,道:“知道这指纹是哪儿来的吗?在张凡翻车的公路旁几块石头上提取的。”

陶景一听,吓白了脸,汗珠一颗颗滚下来,瞪着眼睛良久道:“你们怎么想到石头的?”

“很简单,石头上有车轮的痕迹,说明摩托车在路上撞了石头。如果再加上是被放了气的车胎,能不翻车?所以,我们就猜测到有人做了手脚。”李语分析道。

陶景低下头,颤抖着手掏出烟,可怎么也点不着。大刘替他点上,他吸了几口,然后缓慢地交代了犯罪事实。当他得知妻子和朋友偷情后,怒火中烧。也就在这时,他听到张凡已经出狱,而且仍在暗中干着老营生,一个计划于是也在他的心中成熟。他给张凡去了个匿名电话,告诉他陶景很有钱。果然不久,他就发现自己被张凡盯上了。那晚,听到外面有响动,他猜测到可能是张凡上门,因此,特意告诉米美,自己明天去开笔会。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避免张凡当晚下手,可能伤及自己。

至于那把刀,是他特意买下的,为的就是让米美搏斗时用的。这样,就会将她置于死地。

第二天下午,他表面上走了,其实没走远。他想到,一旦案发,张凡被逮捕,很可能供出打匿名电话的人。所以,得让张凡闭上嘴。

他首先给何东打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去开笔会。然后,等到天黑,张凡来后,把摩托停下,进了院子。他悄悄将张凡摩托前胎扎个小孔,才暗暗离开,去了后山山坡,在公路上放下一排大石头,自己躲在旁边。半个小时后,张凡经过,黑漆漆的夜里,跑漏气的车轮撞在石头上,连人带车,一声惨叫,滚下了山崖。

人类的老师范文第4篇

一、语用预设的定义

语用预设,也被称为语用前提,这一的概念最早是由Robert Stalnake提出。他认为,语用前提是话语表达和理解的内在隐含共识,也是说话人在组织语言信息时所设定的前提关系。Stalnaker(1974)认为:“如果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前提;这个命题就是说话人本人设想或相信的;它是说话人设想和相信他的说话对象能够清醒认定的。”通常来说,语用预设被解释为是交流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者是至少能通过交流上下文可以得出的信息。在交流中,有些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已知的不需要单独陈列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语用预设。这种方式可以使交流更简洁而且高效。

何自然教授(1997)曾定义语用预设是指“有关的前提关系”。“前提”暗示预设是一种推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的推理。在言语结构上,根据逻辑,场景,交际目的,社会关系等推断出话语意义。

二、语用预设的特征

合适性和共知性是Levinson和何自然(1998)为语用预设总结的两个基本概念和特征。语用预设必须依赖于语境,其合适性就是指预设要与语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合适性是与语境紧密结合,前提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老师对学生说:

(1)课代表收一下作业。

老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合适是有一些了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的。比如,班上确实有一位课代表,老师之前确实布置了作业,等等。

共知性则是基于说话者与听话者共同的知识系统的, 说者先设定的某些特定信息若是想要被理解, 接受者必须具备先设信息的相关知识。共知性其实交流双方能互相理解,达到共鸣的先决条件。广告语的预设达到效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观众能理解广告的含义。任何一个语用预设,都应该,且必须,能让交流双方相互理解且产生共识。如:

(2)A:“美剧冬歇要结束啦”

B:“太好啦我又可以继续看破产姐妹了”

这里的共知性是,美剧冬歇导致美剧破产姐妹不能播放。这是双方理解彼此的基础。

此外,语用预设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

单向性这里是指语用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作出的。单向性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来说的,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语用预设只对与说话人而言存在。语用预设并不是共享的,也不是设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通过对话,我们可以对语用预设进行建立,修改和订正。如:

(3)A:“你知道李荣浩这周要踢馆么?”

B:“踢馆?什么意思?李荣浩是谁?”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说话者A假想的预设,即说话者B知道他所指的节目,这个前提并不存在,所以导致对话不能继续下去。这正是说明了语用预设的单向性。

其次,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是带有想象和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一定的真实性或者正确性。Stalnaker认为,语用预设不但同语境有关,也同说话人有关。Leech把语用预设解释为“在说X的事说话人理所应当的认为Y是真的”。

最后,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预设的部分是隐藏的而非暴露的。

很明显,利用语用预设这些特点,可以衍生出交际所需要的策略性。而广告用语的设计对语用预设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策略性。

三、广告用语预设

广告语言是功利而且商业化的语言,特点是精悍,煽动力强,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人们去购买其所传播的产品和服务。语用预设就可以尽量完善广告相对简短的, 它能够帮助广告好的达到其交际目的。

(一)事实预设

Tanaka曾指出观众对于广告的内容普遍持有一种不信任感,其焦点主要在于广告是否含有夸大的成分。考虑到存在这样的心理,广告商应该尽量避免在广告中过度吹嘘他们的产品,以免引起观众的反感。广告的可信度与消费者是否做出购买决定息息相关。但是,倘若消费者接受的讯息包含着难以反驳的事实,那么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就会受到微妙的影响甚至改变。就如同俗话所说,“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能够让广告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力。如:

(4)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De Bierres)

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所以这句广告词通过对钻石的事实描写,加入钻石本身附带的情感价值,能更大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5)全心全速全球。(EMS)

EMS是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它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该业务享有优先处理权,它以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内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由以上的产品介绍可知,广告词中的“全心“对应的是”“ 以高质量为用户传递资料和物品”;“全速”对应的是”优先处理权”;而“全球”则是对应“国际快递邮件服务”。这样与事实联系紧密的广告,更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

(二)信念预设

广告对消费者施加影响目的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受到世界观、人生信念、对具体事物的看法等的支配。因此, 广告用语经常采取的一个较为深层次的做法就是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信念或看法。广告中的语用预设就体现了广告制作者的这种策略。

人类的老师范文第5篇

肃宁县邵庄乡逸夫小学 袁杏连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听着这首熟悉的歌,回忆着自己这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我始终觉得,如果没有爱,如果不用心去教学生,是永远教不好学生的。直到现在,我的微信里面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我那在中学教体育时候的学生。每年过年的时候,我那些训练过的学生,都不会忘记,来我家看看,聊聊天,谈谈心。有的人问我,为什么都十几年了,你的学生,还要来你家看你,和你聊天,谈心。我笑着说,“因为他们喜欢我啊!呵呵”。别人一听,也一笑了之,也只有我知道,那个时候,我和学生一起训练的日子,是别人无法想象的,说白了,就是因为爱,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永远站在学生的高度看事情。

爱是全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私的奉献,当你在因为某一名学生的顽皮,让你烦恼的时候,当你因为某一名学生不完成做作业,要生气的时候,当你听到某一名学生在和外班的同学打架,要发怒的时候,当你因为某一名学生做课间操在乱比划,要上去教训他的时候„„请你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先问学生一个为什么?找到导致他的根本原因,分析原因,你也许会发现,生气,发怒,教训学生,永远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而是让学生产生反感,造成逆反心理。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慈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们将不比那种虽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那么,究竟我们应该怎么样爱学生,究竟怎样做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人格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呢?下面我将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学会倾听 走近学生的内心深处

有一次,我在教授武术操的时候,一个学生总是在那里瞎比划,根本不认真练习,当时面对那么多的学生,我没有过多的去说他,下课之后,我单独留下他,问他,学会了没有,他告诉我没有,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学这有什么用,又不是真正的武术。你想学武术?恩,我想学武术,我想和电视上那些大侠一样,武功高强,暴打不平。老师问你,你知道武功高强,是怎么练成的么?不是说人一出生,他就是武功高强,它需要付出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就拿咱们的武术操来说吧,实际上,是武术许多动作的组合,你像这一个动作„„.在我的耐心的引导下,他的脸上写着大大的惊讶,告诉我,“老师,我错了,我下次一定要好好的练习,认真听讲,老师,你能教我一下,刚才学的几个动作吗?”我笑着说,“当然可以”。从那以后,他做武术操特别带劲,最后他还成了我们学校的领操员呢。如果我们不会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如果这次,我直接叫过他,训他一顿,我想结果,也不会太理想,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倾听,要懂得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来教学生。

二、相信学生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件事对我影响特别深刻。那是在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叫我们写作文,作文的题目我忘记了,当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把写好的作文教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结果老师却说了一句让我很伤心的一句话,作文写这么好,是抄的作文书上的吧。我当时,根本没想过和老师争辩,说这是我自己一字一字写的,当我从老师手口接过自己的作文本的时候,我的心在淌着泪,老师,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写出你所谓的作文书上的作文呢?或许老师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一句话,竟然伤了自己学生这么久。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是啊,信任是一种心理,同时信任也是一种动力,它能激励学生,也能激励我们自己,它能使学生树立起信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能发掘他们的潜力,信任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容易。

三、懂得尊重 站在学生的高度想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理解学生不能仅仅是头上说说,要养成理解学生的习惯,就是说理解要发自内心,例如当学生与你迎面向问候时,你的回应如果是出自内心、亲切,而不是应付了事,学生会读懂你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门口值班,有一名学生走进校门,对我说:“老师好!”,我回了一句“你好”。又过来一个学生说了一句“老师好!”,我回了一句“恩”。结果两个学生走到一起说了一句话,让我觉得我做得没有公平对待,其中最开始的那个学生对后进来的学生说,“老师没有对你说你好!”„„后面的话,我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我突然发现,我伤害了一个学生的心。从那以后,如果有很多学生走过来说“老师好”的时候,我不能一一回应,我就回一句,“同学们好!”。教师理解学生要遵守学生的自尊、善于做个倾听者、疏导者,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尊重,并会和你敞开心扉,并且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

人类的老师范文第6篇

在欧美各国,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的发展理论研究出现在二战之后。从发展观的角度看,占主流位置的发展理论主要有这样几个流派: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甚至是惟一尺度;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这种发展观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自一开始就受到了激烈的批判,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试图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代化为样板,从社会进化论角度描绘发展的图景。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莱克提出了“比较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对现代化理论的“欧美中心主义”倾向进行修正。该理论认为,现代化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化,非现代的和非西方的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并不是用一个简单的“西方化”概念就可以概括的复杂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它反对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

增长极限论的发展观。70年代初,美国学者梅多斯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这一理论认为,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需要,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受到的破坏。实际上,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因此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发展内涵,是增长极限论的重要贡献。

综合发展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83年出版的《新发展观》一书,对综合发展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这种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的”,就是要突出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地位,强调发展应当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所谓“综合的”,就是指各个部门、地区和社会阶级要在发展中求得协调一致,发展应该使各个部门、地区与社会阶级之间增强内聚力。所谓“内生的”,则是指发展要充分依靠和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同时,内生发展也表现为人的各种因素和权利的意义,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强调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包括环境资本。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人类发展观。这一理论是联合国开发署在1990年提出的。它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都应以人为中心。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增强,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

演进趋势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外发展理论经历了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从总体上说,发展观的内涵逐渐丰富,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力求从单一的视角逐渐走向多元的、综合的考察。

第一,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发展。按照传统发展观,发展即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等同于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观并没有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相反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增长”不等于“发展”。到了80年代,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仅仅谈经济发展是片面的,发展还应该包括社会发展;如果忽视社会改革和进步,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80—9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则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终动力。

第二,从欧美中心主义到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早期发展观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是不发达国家的榜样。所谓发展,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70年代后,这种欧美中心主义受到了激烈批判,学者们开始注意从不发达国家的国情出发来研究发展问题,探索不发达国家发展的新途径。从90年代开始,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在发展观上实现了新的变革。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一国的发展再也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对一国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制约性,也有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但是,对于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方面的观点并不一致,特别是对如何协调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方面的经济、政治利益,争议更大。但不管如何,强调发展的全球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发展问题、调整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上一篇:乡村治理研究综述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销售总结范文